《美丽的植物和动物》课件

合集下载

《我们身边的植物和动物》校园植物自然课

《我们身边的植物和动物》校园植物自然课

《我们身边的植物和动物》校园植物自然课在我们的校园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各种各样的植物和动物与我们共同生活在这片小小的天地中。

它们或许并不起眼,但却在默默地为我们的校园增添着色彩和趣味。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校园的角落,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一排排高大的树木。

杨树挺直了腰杆,像一个个威严的士兵守卫着校园;柳树则垂下柔软的枝条,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是大自然赋予的绿色丝带。

这些树木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清新的氧气,还在炎炎夏日为我们遮挡了炽热的阳光,给我们带来了一片清凉。

沿着校园的小径漫步,你会发现花坛里种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朵。

春天,娇艳的桃花和杏花争奇斗艳,粉色的花瓣如同少女羞涩的脸庞;夏天,金黄的向日葵迎着太阳绽放,展现出灿烂的笑容;秋天,金黄的菊花开满了一地,给校园增添了一抹浓郁的秋意;冬天,虽然大多数花朵都已凋零,但那傲雪绽放的梅花却依然散发着淡淡的香气,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坚韧。

除了树木和花朵,校园里还有许多不起眼但却十分重要的植物。

比如,那一片片绿油油的草地,不仅让我们的校园看起来更加整洁美观,还为许多小昆虫提供了栖息的场所。

还有那些攀爬在围墙上的爬山虎,它们的叶子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换着颜色,从嫩绿到深绿,再到火红,仿佛是大自然为我们绘制的一幅美丽的画卷。

校园里的植物不仅美丽,还具有很多实用的价值。

例如,校园里的桂花树,每到秋天,桂花盛开,香气四溢。

这些桂花可以被收集起来,制作成美味的桂花糕和香甜的桂花糖。

而那几棵银杏树,其果实银杏果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在校园的池塘边,生长着一些水生植物。

睡莲安静地躺在水面上,粉色和白色的花朵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美丽。

池塘里的水草随着水流轻轻摆动,为小鱼和小虾提供了藏身之处。

说完了植物,让我们来看看校园里的动物。

清晨,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仿佛在唤醒沉睡的校园。

麻雀、喜鹊、鸽子等各种鸟儿在校园里穿梭,它们时而停在树梢上,时而落在草地上,寻找着食物。

有时候,你还能看到一只调皮的小松鼠在树枝间跳跃,它那灵活的身姿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新课标】20.美丽的植物和动物第二课时(欣赏评述)教案

【新课标】20.美丽的植物和动物第二课时(欣赏评述)教案
3.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科学价值等。
-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保护措施、法律法规、自然保护区等。
4. 植物和动物的艺术表现
- 艺术作品中的植物和动物:绘画、摄影、雕塑等艺术形式。
- 植物和动物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表达情感、象征意义、营造氛围等。
强调保护植物和动物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相关知识。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美丽植物和动物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六、知识点梳理
1. 植物的美丽
- 植物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成熟植株。
- 植物的分类:根据生长习性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根据繁殖方式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
通过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植物和动物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或作用。
3. 植物和动物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植物和动物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植物和动物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保护植物和动物解决实际问题。
- 如果有实验活动,设置专门的实验操作台,并确保台面整洁、安全。
- 在教室周围布置一些植物,营造自然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
五、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美丽的植物和动物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身边的植物和动物有哪些吗?它们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4. 行为习惯:学生在课堂上的良好行为习惯有助于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教师需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观察、主动思考、积极表达等。

人教版一年级美术:第二十课 美丽的植物和动物 教案4.doc

人教版一年级美术:第二十课 美丽的植物和动物 教案4.doc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二十课:美丽的植物和动物教学目标:1、感受动植物的生命现象,知道它们是人类的好朋友,维系着大自然的生态平衡,给人类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2、懂得要爱护动植物,对破坏植物、残杀动物的行为表示气愤,在日常生活中能自觉做到爱护动植物,不做破坏动植物生态环境的事,积极参加保护动植物的公益活动。

活动重点:感受动植物的生命现象,懂得爱护动植物。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寻找生命现象,并记录最让你感动的或认为最美丽的生命现象。

教师准备课件。

课前活动:介绍一种你最喜欢的动物或植物,用动作、声音或语言来描述一下,介绍给大家。

一、谜语导入,引出动物1、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则谜语,你们想不想猜啊?(1)大象----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

(2)袋鼠---此物生得怪,肚下长口袋。

宝宝袋中藏,跳起来可真快。

(3)兔子------耳朵长, 尾巴短,爱吃青菜和萝卜。

师:小朋友们太能干了,一下子都猜出来,回想一下,我们刚才猜出的这些,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是什么?生:动物。

(课件)是啊,他们都是动物,跟我们人类一样都是活的有生命的。

二、寻找生命,感受生命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很多美丽可爱的动物。

你们想不想去认识一下。

看到自己喜欢的朋友你可以亲切的叫一叫他的名字好吗?(播放动物课件。

)2、喜欢他们吗?最喜欢哪一样?为什么?(生答)3、王老师知道不仅我带来了这些美丽的可爱的朋友,我们小朋友也带来了很多是吧!请你跟大家说一下你带来了什么。

师:小朋友带来了那么多小动物,想不想和你的动物朋友亲密接触一下?你想怎么接触啊?(摸一摸,喂食物-----)4、好,等一下我们就来和这些动物朋友亲密接触接触,好好观察一下,想想从哪里可以看出他们是活的,是有生命的?然后把你的观察结果写在这张表格上。

(课件)(学生观察5分钟)6、好,现在请小朋友把你们的小动物轻轻地放到地上,我们来汇报一下,你所看到的动物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们是活的,是有生命的啊?生答:会吃东西,会睡觉,会飞-------7、(课件)我们通过仔细的观察发现我们的小动物们会游,会爬,会吃东西,还会睡觉,这些都是动物的生命现象。

《第20课 美丽的植物和动物》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美术人教版12一年级上册

《第20课 美丽的植物和动物》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美术人教版12一年级上册

《美丽的植物和动物》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对植物和动物的基本特征有初步的认识,了解其形态、色彩和纹理等美感元素。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尊重。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体验到绘画的乐趣,增强对美术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植物和动物,发现其美感元素,并尝试用绘画语言表达出来。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绘画技巧和方法,展现植物和动物的美丽。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括各种植物和动物的图片及相关的美学元素。

2. 准备绘画材料,如彩色铅笔、蜡笔、水彩颜料等。

3. 准备观察工具,如放大镜、显微镜等,帮助学生更深入地观察植物和动物。

4.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创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美丽的植物和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向学生介绍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包括绘画技巧、色彩运用、构图等。

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简单的线条和色彩来表现植物和动物的美。

3. 实践:学生开始进行实践操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植物或动物进行绘画,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属于自己的生物。

教师鼓励学生在绘画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和创意。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和评价。

学生之间可以互相欣赏、交流和学习。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美术技巧。

5. 总结:对本课程进行总结,强调本课程的主要知识和技能,鼓励学生继续保持对美术的热爱和兴趣。

6. 作业:让学生回家后,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或动物,运用所学的技巧和知识,再画一幅画。

这样可以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

五、教学注意事项: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进行指导和帮助。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PPT课件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PPT课件
选择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进行观察。
习作内容
写完后,把你认为写得好的部分读给小组同学听,展示你的观察所得。交流习作之后,试着用一句话说说最近的观察感受,和同学分享心得。如:◇观察时要细致一些。◇观察时不仅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可以用手摸,用鼻子闻,又是还可以尝一尝。◇观察时要注意事物的变化。
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
从小鸟的羽毛、嘴的颜色这些方面进行了观察和描写,让我们体会到了小鸟的美丽。
2.用多种感官观察事物。
多种感官观察,包括视觉(形状、颜色等)、听觉(声音)、嗅觉(气味)、触觉(质地)、味觉(味道)。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能让我们笔下的事物更加形象、具体。
①观察动作
“冲”“飞”“衔”“站”“吞”等动词写出了小鸟捕鱼时动作的敏捷。
精彩句子
丝丝缕缕的阳光照射大地,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照亮了千山万水,照遍了千家万户。真奇怪,今天的水仙怎么懒洋洋的,一点儿精神都没有?我一看盆底,哦,原来是因为这几天太阳公公出来闲逛,把水仙的养料都偷去了,怪不得它们无精打采的。精彩开头Fra bibliotek1.开门见山式
暑假里的一天中午,我在郊外的一片草丛中看到了一只威武的螳螂,它一下子引起了我的兴趣。(节选自《捕虫高手——螳螂》)
你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事物或场景
我印象最深的是天边的晚霞,因为它的颜色太绚丽了,色彩和形状的变化非常多,令我陶醉。
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家的猫,因为它太有趣了,那身体真的像是没有骨头,仿佛水做的一样,从几厘米宽的一个缝里就“流”出来了。当时看到这一幕,我惊呆了!
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家的芦荟,因为它的生命力太顽强了。有一次大概二十多天没给它浇水,花盆里的土都干裂了,后来我给它浇满了水之后,它竟然又恢复了生机。
恰当运用多种感官进行描写。

爱护动植物崇尚自然主题班会PPT课件

爱护动植物崇尚自然主题班会PPT课件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利弊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能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吸收大自然的能量可以让我们身心愉悦、心情放松。保护环境也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确保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得到妥善保护。

如果过度依赖自然资源而不加节制,也会造成资源枯竭。有时为了发展经济,人类也会破坏自然环境。此外,自然灾害也可能给人类生活带来一定的不便和损害。
企业参与
企业可以提供资金、专业技术和资源支持环保事业。
教育倡导
学校和教育机构可以开展环保知识教育,培养环保意识。
社区参与
社区居民可以组织环保活动,共同维护当地生态环境。
政府引导
政府制定法规政策,引导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环,未来我们有望看到动物和植物的数量持续增加,生态系统得到修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这需要政府、企业和全体公民的共同努力,为子孙后代营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绿色家园。
政府和相关部门的保护措施
1
制定完善的环保法规
政府颁布严格的环保法律法规,规范各行业的环保行为,加大执法力度。
2
加大资金投入
政府和相关部门拨付大量资金用于保护动植物及修复生态环境。
3
加强监管力度
相关部门加强对濒危动物非法交易、破坏野生植被等行为的监管和打击力度。
4
推广环保理念
政府和部门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公众树立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关爱动植物的重要性
维护生态平衡
动植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它们对维护自然界的平衡至关重要。
增进人与自然和谐
关爱动植物能培养人们尊重自然、热爱生命的价值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拯救濒危物种
保护濒危动植物不仅能维持生物多样性,也传承了宝贵的自然遗产。
制定爱护动植物的行动计划

第20课 美丽的动物和植物(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一年级上册-人教版

第20课 美丽的动物和植物(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一年级上册-人教版

第20课美丽的动物和植物(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一年级上册-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以《美丽的动物和植物》为主题,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动物和植物,发现它们的特点,从而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认识常见的动物和植物,了解它们的特点。

2. 学会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技巧表现动物和植物的美丽。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并描绘出常见的动物和植物,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增强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动物和植物的美丽特点。

2. 如何运用绘画技巧表现动物和植物的美丽。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画纸、彩笔、水粉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美丽的动物和植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观察与讨论让学生分组观察身边的动物和植物,讨论它们的特点,总结出美丽的表现形式。

3. 技能讲解与示范讲解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等,并示范如何运用这些技巧表现动物和植物的美丽。

4.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所学技巧,自主选择动物或植物进行绘画实践。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指导。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反思自己的绘画过程,提高审美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第20课美丽的动物和植物2. 教学内容:认识动物和植物的特点、绘画技巧、保护生态环境意识3.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观察与讨论、技能讲解与示范、学生实践、作品展示与评价、总结与反思七、作业设计1. 绘画作业:选择一种动物或植物,运用所学技巧进行绘画。

2. 观察作业:观察身边的动物和植物,记录它们的特点和美丽之处。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美术《第20课美丽的植物和动物》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美术《第20课美丽的植物和动物》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美术《第20课美丽的植物和动物》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美丽的植物和动物》是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美术第20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和描绘身边的植物和动物,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植物和动物图片,供学生欣赏和参考。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这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绘画基础相对较弱,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还在培养中。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基础的绘画技巧的讲解和实践,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身边的植物和动物的美,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观察和描绘出身边的植物和动物,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讨论和创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观察和描绘出身边的植物和动物,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身边植物和动物的美,以及如何运用绘画技巧表现这种美。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讨论、示范和创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植物和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同时,教师现场示范绘画技巧,让学生直观地学习。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自然界中的植物和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教师讲解植物和动物的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和构图等,为学生创作提供指导。

3.示范:教师现场示范绘画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绘画技巧的应用。

4.创作:学生根据观察和讨论的结果,进行植物和动物的绘画创作。

5.展示:学生将作品展示给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6.总结: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总结课堂教学内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课题《美丽的植物和动物》、教学重难点、绘画技巧等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索新知
艺术创作
总结拓展
(2)植物的成长 植物从发芽到开花结果,每一阶段都有着不同的美。
发芽
发芽
发芽
植物的每一个生长阶段都展现着它的生命力,有着独特的色彩和模样。
情境导入
探索新知
艺术创作
总结拓展
(3)画家笔下的植物
画家们也喜欢把美丽的植物画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吴花



昌鸳
美丽的
MEI LI DE
植物和动物
ZHI WU HE DONG WU
情境导入
探索新知
艺术创作
总结拓展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去看看那些美丽的植物和动物。
情境导入
探索新知
艺术创作
总结拓展
(1)走进植物园 植物园的四季真美,每一季都有盛开的鲜花。
在生活中你还见过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花儿?
情境导入



硕鸯











情境导入
探索新知
艺术创作
总结拓展
(1)进入动物园 下面有四种不同的斑纹,每一种都那么独特、那么漂亮,到底是谁的
斑纹呢?点击图片我们来看一下吧。
情境导入
探索新知
艺术创作
总结拓展
再来欣赏一下这些动物美丽的条纹吧。
动物有着不一样的颜色、花纹,形态各种各样,是大自然中的一幅美景。
情境导入
探索新知
艺术创作
总结拓展
(2)画家笔下的动物 动物这么可爱,自然也成为画家们喜爱的绘画题材。
画家会时时地发现身边事物的美好源自并把它们画下来,我们也 要做这样的有心人。
情境导入
探索新知
艺术创作
总结拓展
作业要求: 想一想,你觉得哪一种植物和动物最美丽。 说一说,你为什么最喜欢它?它美在哪里?
情境导入
探索新知
艺术创作
总结拓展
作品赏析:点击播放动画
情境导入
探索新知
艺术创作
总结拓展
作业评价: 说说你画了什么动物?画出了它的哪些特点?哪里画得最美丽?
情境导入
探索新知
艺术创作
总结拓展
今天的旅行让我们懂得,是植物使我们的家园变得更美, 是动物使我们的生活更有生机。让我们共同爱护大自然,爱护 美丽的植物和动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