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大悲拳内外功

合集下载

大悲拳与内家拳的关系

大悲拳与内家拳的关系

相 扣 ,式 势 相连 ,技击 威 力 非 同一 般 。大 悲拳 动
作 中 有很 多 都是 模 仿菩 萨 、金 刚 、罗汉 、佛 的本 相 。全 套 拳构 成 的框 架形 势 是 以6 3 {  ̄ B 式为 主 而逐 步 展 开 。它 最大 的 特点 就 是 升要 升 到极 点 ,降要 降 到 最低 限 ,开 要 开到 最 大 ,合 要 合到 最 小 ,极 而 后 变 ,外 方 内圆 。它 与 太极 拳 的 弧形 运 动 “ 用 意 不用 力 ,拳 出七 成 留三 分 ”的 留 有余 地 是截 然 不 同 的 。太极 拳 讲 究柔 中 有 刚 ,而 大悲 拳 讲究 抟 气致 柔 ,先柔 而 后 刚 ,刚 柔相 济 。我 认 为 , “ 伸 筋拔 骨舒 经络 ,内调 五 脏 身安 康 ” ,是 大 悲拳 至
仙人 穿袖
金 蝉脱 壳
太公 钓鱼
金鹏单 展翅 推 窗 望月 捧 箫式 中的转 身双 推 掌 马 步撕 拳
二 、大 悲拳 与 形意 拳相 近相 似 的拳 路 如下 :
形 意 拳 大 悲拳
顺风 扬 帆 推窗 望 月 猛虎 撞 山 带手 拉 弓式
鹃子 钻天 ,提 膝右 钻拳 ( 钻 ) 蹲 身压 拳 、弓步 舔拳
鹞 子 入林 ( 炮 ) 罗 汉撞钟
通 过 以上 两 套 拳 法 的对 照 ,大 家不 难 看 出 ,大悲
拳 吸取 融 会 了戳 脚 中的 许 多有 实 用 价值 的 东 西 ,其身
法 、腿 法 与 手 法是 那 么 的 相 同 ̄ n Nf L X。同样 ,戳 脚 和 . 形 意 拳 模 仿 动物 技 击 的 形 象 ,在 大 悲拳 中也 同样 是 涵 盖了 整 套 拳法 。这 就足 以证 明大 悲 拳 是 以6 3 势金刚、

少林内功五拳:精、气、神、骨、力都可练到!内含五行,外练筋骨

少林内功五拳:精、气、神、骨、力都可练到!内含五行,外练筋骨

少林内功五拳:精、气、神、骨、力都可练到!内含五行,外练筋骨少林武术最大的特点是以刚为主,刚中有柔,刚柔相济。

在战略上强调沉着果断,内静外猛,虚实兼用,声东击西;在战术上,讲究变化无常,失局时退而引敌入伏,利局时攻而猛狠,势如破竹,如此才能重创对手。

少林武术讲五行相克,五行相合。

五行外应以之五官,内应人之五脏。

如“心属火,心动通力生;肝属木,肝动火烙冲;肺属金,肺动沉雷声;肾属水,肾动快如风;脾属土,脾动大力医。

此五行之属于内也。

”少林武术讲合自己之五行以克敌之五行。

龙拳练神练时周身无须用力,遍体活泼,伸缩自然,起落有方,暗听气息沉于丹田。

古谱曰:龙拳之运使,以运气为主,周身无须用力,暗听气注丹田,遍体活泼,两臂沉静,五心相印,如神龙游空,夭矫不测,骨节通灵,身心手足,均一气贯串,上下相印,苦修不辍,自有神应矣。

虎拳练骨练时须鼓实全身之气,一气整贯,始终不懈,关节开放,骨节通灵,骨壮坚实,功力大增。

古谱曰:虎拳运练之法,须鼓实全身之气,臂坚腰实,腋力充沛,一气整贯,始终不懈,起落有势,努目强项,有怒虎出林、两爪排山之势。

豹拳练力豹喜跳跃,必须短马起落,全身鼓力,两拳紧握发出,五指如钩,指坚似铁,气达劳宫,力达指梢。

古谱曰:豹之威不及虎,而力则较虎为巨。

因豹喜跳跃,腰肾不若虎之弱也。

练时必须短马起落,全身鼓力,两拳紧握,五指如钩铜屈铁。

故豹势多握拳,又名曰金豹拳也。

蛇拳练气气练吞吐抑扬,以沉实、静柔为主。

蛇有进退自如、回环自然之趣。

蛇缠蛇脱,练久则有柔软如链、内实如钢之功。

古谱曰:蛇拳之运练,气之吞吐抑扬,以沉静柔实为主。

如蛇之气,节节灵通,其未着物也,若甚无力者;一与物遇,则气之收敛,胜于勇夫。

有经验者自能知也。

练气柔身而出,臂活腰灵,骈两指而推按起落,若蛇之有两舌,且游荡曲折,有行乎不得不行、止乎不得不止之意。

所谓百练金刚而化绕指之柔,即为此写照也。

鹤拳练精练时须凝神铸神,舒臂运气,神闲志暇,上吸下呼,手心相应。

少林外轻功的功法介绍

少林外轻功的功法介绍

少林外轻功的功法介绍世人不知内壮则外强的奥妙,练拳习功所用都是较低级的纯外功练法,例如插砂、击铁、石担、石锁等。

凡练习外功首先必须具有-走的内功功底,再配合真传外功秘法将气血贯注在全身各个部位进行训练,则内部坚实、外部钢筋铁骨,神勇无敌。

少林宗门之下外功练法众多,尤其是"遍体铜人"一法,世俗人很少知道,即使知道的也不很全面,属于"偷艺"之流:想当年师门高僧练功之时闪转翻腾、如飞鸟穿林一样灵敏飞纵;遍身芳是法,象猛虎扑食那般威猛,然而时至今日,真功绝技已将近失传了,故此,我特将"遍体铜入"的练法又称弥勒布袋活步功记述于下,以期前承后教,艺术绝传。

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少林外轻功的功法介绍。

少林外轻功的功法介绍遍体铜人法(弥勒布袋活步功)布袋制法:练功所用的布袋,要受到人量的冲撞击汀,因此戍选择坚韧牢实的札料多层缝制,市袋的尺寸,高约一尺二寸余,中空直径约八寸在布袋中装入石砂或铁砂.重量由二十四斤、三十六斤、四九斤的数目增加)袋口牢牢扎紧后用一根粗绳约二尺许将布袋吊挂空中,袋高约齐人的胸口.这叫做"走马一元袋",也林为"单袋"。

当"单袋"练习纯熟后,可再照前面所说的制一个布袋,将两个市。

袋用一根长的山丈六尺的粗绳,各系于两端,绳上距离各袋口三尺高处各安放一个木抽(注:滑轮),吊袋空中,两袋相距约丈余,袋与人腰部同高,这叫做"双环朝坤袋",又称"阴阳袋"。

在这之后则更有四方袋,九宫袋等法,均以上述制法多制布袋,在练功房中分四方或九宫悬挂、此不多言。

走马一元袋(单袋)练法:立步于袋前,以拳法招式出击将布袋推动,待布袋荡回之时,以头、肩、肘、手、膝、足、胯、正侧各面迎击布袋,将其再次冲出,如此循环练习,时间以长为妙、力尽为度,初习时用力应由轻渐重,仅以进退部练习。

少林内外兼修铁拳功

少林内外兼修铁拳功

少林内外兼修铁拳功铁拳功顾名思义,就是练习铁的拳头的。

只有具备深厚的拳功拳力、增加拳面的韧度和击打力。

才是一个实战搏击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铁拳硬功就是一种内外兼修、动静结合,提高拳功臂力、增加拳面硬度和攻击力的好功法。

只要依法练习,就可以大大提高搏击者的实战能力。

下面把具体功法献给广大功夫爱好者学习参考,由于水平有限,不当之处,恳请行家不吝指正。

准备式:两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脚趾扣地,双目微闭,舌顶上腭,头顶如悬。

自然呼吸,全身肌肉、关节放松,两臂自然下垂于体侧。

要求:无意无守,静站1分钟左右。

一、马步行桩两膝下蹲呈马步桩,膝盖不能超过脚尖,两脚距离为自己脚长的3倍。

舌顶上腭,头顶如悬,脊柱正直,胸部微含,双目微闭。

两手内外劳宫相叠贴于丹田处(男左手在内,女右手在内),意守丹田,呼吸自然。

要求:习功15分钟左右后活动一下,改练下式。

本式为筑基内功,是其它各式的基础,习者要重视。

二、铁拳贯力依上式,马步桩型不变,两手握拳收于腰际。

右臂内旋,打拳出去。

同时,意想丹田精气注于拳面。

接着,右臂外旋收拳。

同时,意想外界精气收归丹田。

打拳时呼气,收拳时吸气。

左拳练法同右拳,左右交替进行。

要求:打拳次数依自己的身体素质量力而行,但要循序渐进,不能一上去就猛打,防止臂部僵硬。

本式主练拳功,日久拳力惊人。

三、卧虎功习者双拳拄地,拳心相对,拳眼朝前。

双脚尖支撑地面,头颈正直,全身形如一条直线。

功架类似现代体育的俯卧撑。

吸气全身下俯,呼气全身又恢复原状,这样为1次。

要求:不能塌腰,不能撅屁股,不能低头,保持正确的功架。

开始时做20次,以后可逐日增加。

习完本式后,抖动双臂,改练下式。

本式主练臂力和拳面硬度,日久功夫深厚。

四、铁拳击壁习者功前准备一沙袋固定在墙壁上,沙袋为长方形或正方形均可,但不能太大,内装均匀细沙。

习者以格斗式面对沙袋,假想面对敌人,左右由轻到重各击拳100次,然后再以最快的速度各击拳50次。

要求:注意不能用悬挂的沙袋,固定于墙的沙袋有较强的阻击力。

少林七十二绝技具体功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分享给大家

少林七十二绝技具体功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分享给大家

少林七十二绝技具体功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分享给大家01.一指金刚法一指金刚法,为硬功外壮,属阳刚之劲。

练习精纯,一指到处,能洞胸撤腑。

其法每日于往来经过之墙壁及树木,或其他物体,以手之食指,向墙壁及物体,轻轻点之,渐渐增力,三年后则技成。

以一指触任何物体,必有显然之痕迹。

触木木可洞,触石石可碎,触人身则立见伤亡。

盖三年苦功习之一指,聚精会神,其功纯,其志坚,故有此惊人效力。

惟以防误伤起见,可见左手食指,非至万不得已,切勿轻事伤人也。

此种功夫与阴手一指禅功,有异曲同功之妙,惟须恒字为功。

02.双锁功双锁功,为硬功外壮,属阳刚之劲。

精习之,可空手破白刃,两臂相接,如铡刀者然,且习之最易。

其法:以两臂之小臂,互相撞击,其初也痛难忍,殆习之既久,则筋肉坚实,不但不觉痛苦,而相撞之下,竟砉然有声,则第一步功夫成。

再以两腕两拳,两掌二指,一指独伸,互相撞击,俟声隆止,则第二步功夫成。

再以两臂与腿之上部颠倒互相撞击(左右膝上提),至皮肤柔软为止,则大功成矣。

03.足射功足射功,硬功外壮,属阳刚之劲。

其练法至简且易,晨昏散步之际,以足尖踢砖石等物。

初则足尖(即足趾)痛甚,习之即久,则筋肉坚实,且富于弹力,并须渐踢渐重,至斗大砖石,能一足踢出至丈外者,则初步功夫成矣。

再踢砖石向欲击之物体,瞄准击之,能应声而中者,则全功成矣。

于是交手之际,远则出其不意踢砖石以击之,近则以足踢其下部,无不应声而跌者,且下盘因之稳固。

04.拔钉功拨钉功,为硬功外壮,属阳刚之劲,为手上功夫之一。

注重拇指、食指、中指之抓劲,其练法至简且易。

用枣木厚板一块,三寸长大铁钉百零八个,用铁锤入木板,用拇指、中、食三指徐徐拔之,能应手脱落,则第一步功夫告成。

然后将铁钉锤入木板,喷水使生锈,再照法拔之,能应手脱落,则全功成矣。

惟此种功夫,初则苦之,甚至皮破血出,练后须以青盐、地骨皮,煎水洗之,以消毒去肿。

最后向空中抓取,如牵千斤之意,则兼阴柔之气,交手之际,出三指抓之,无不受重创,如著穴道(拿穴),亦有性命之虞,诚可畏也。

少林七十二绝技之掌指功!附内功心法!补阳不需要采阴!

少林七十二绝技之掌指功!附内功心法!补阳不需要采阴!

少林七十二绝技之掌指功!附内功心法!补阳不需要采阴!'掌指功'的内功法是少林秘传功法中'内外兼修'的功法练习。

这种内功法的练习,不仅可使人体的力量得到较明显的增长,而且可使筋骨强健,内脏及呼吸功能加强,使人体的三宝'精、气、神'得到程度不同的有益锻炼,促进人体经络的顺通、气血运行的旺盛,达到强健体能,精力充沛,祛病延年的功效。

同时对培养正确的体态姿势,对各种正确手型的不同技击意识的理解和感觉,都有较好的锻炼作用。

一、马步抓拳(三心合一)1.动作说明①按马步姿势要领站好,同时配合腹式自然呼吸,眼看前方。

②接上动,两拳变八字掌,同时由腰间向体前用力撞出,两掌平行,距离与肩同宽,掌指朝上,力达掌心(劳宫穴),同时配合呼气,眼看前方。

③接上动,两臂不动,两掌十指端同时用力内扣成虎爪型,力达十指端,眼看前方。

④接上动,两手虎爪同时以腕为轴,分别外旋约180度,两臂曲肘内收,两手虎爪指端同时用力卷握成拳(中指抵住劳宫穴),并随势收至腰间,拳心向上,力达掌指,同时配合动作吸气,眼看前方。

2.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①上体要保持正直,做到下颏内收,收腹含胸,立腰沉肩,提裆收臀,扣足展膝,重心稳实。

②双推掌要迅速、用力。

肩部顺达,肘部微沉屈,背部略有后撑,上述动作可反复进行。

③两手变虎爪外旋时,腕部要用力,做到灵活、沉稳,两肩、臂、腕部不耸不僵。

④两手抓拳收至腰间时,做到拧旋,稳缓有力。

⑤呼吸与动作配合要密切、自然(充分发挥'丹田'的鼓荡之劲),练功时思想要集中在力点。

⑥练功时间宜在清晨,初学练功时间不宜过长。

选择环境安静、空气新鲜的林间、草地进行练习,这样对身体的健康和锻炼的情绪最有益。

二、双撞掌(千斤掌)1.动作说明①按马步姿势要领站好,两臂屈肘置于体前,肘端下垂,两手成柳叶掌,掌指朝上,掌心相对,意守劳宫穴(两掌心),采取自然腹式呼吸,眼微看前方。

②接上动,两掌同时迅速平行向体前用力撞出,两肘微曲,掌指朝上,力达掌外缘,两掌与肩同宽,配合动作同时呼气,眼看正前方。

少林武术七十二艺之一,少林内劲一指禅

少林武术七十二艺之一,少林内劲一指禅

少林武术七十二艺之一,少林内劲一指禅少林内劲一指禅功为少林武术七十二艺之一,乃众多少林先辈心血的结晶,其功法特点是:将全身劲力集于一指,攻敌之身达到“打其表面伤其内,击中前心震后心”之目的。

一、内功功法:内功即桩功。

选一空气清新之地,直身站立脚距与肩同宽,脚尖稍内扣,脚趾微抓地,两手自然垂于腰两侧,下颏微收,百会上顶,嘴轻闭,舌抵上腭,目视前方。

如此自然站立数分钟后两掌心相对,由大腿外侧向前慢慢地提起,抬至与肩平,掌指向前。

随后翻掌朝上,屈肘收手,双臂向后扭转置于体前,同时屈膝下蹲呈马步桩,两肩放松,沉肩坠肘,前臂与地面平行,两臂同肩宽并互相平行,肘关节部位与胸部外侧相距一拳,掌心向下,手指呈梯形,食指略高,中指与前臂同在一条直线上,收胯松腰,臀部内敛。

下蹲时上身保持不动,百会与会阴呈一直线,鼻尖与肚脐呈一直线,两小腿互相平行,膝盖不超过脚尖。

膝关节弯屈程度因人而异,按各人身体状况量力而行,以不喘气为度。

自然呼吸,如此站桩50分钟即可收功。

收功时两掌慢慢翻转,使掌心向上,双手慢慢作弧形运转,抬至头顶上方;同时吸气,直腿慢慢站起。

双手上提时掌指尖相对,掌心向后,拇指斜朝上;随后翻掌吐气,掌心向下,慢慢沿胸前下落至腹部,散步数分钟,功毕。

二、外功功法:1、铁锁横江:选一干净平滑水泥地面侧身倒地,左腿放在右腿上,右手屈肘收臂紧夹于腋下,头不可低垂,头与脚保持水平呈一直线,双目垂帘,舌抵上腭。

用鼻细长匀深地吸气,意想气自百会下入丹田;随即微用力将气自口中呼出,同时发“嗨”声,意想丹田之气由左手五指冲出,左手伸直将身体撑起。

如此反复练习,左手练习后可换右手练习。

内容来自武术丹道气功。

本式练30天后,将无名指减去,又练30天后,将大拇指减去,最后仅以左手食、中两指支撑身体。

练功达15分钟,可将中指除去,仅以左手食指支撑身体练功。

待以食指单臂支撑身体练功适应以后,可增加腿部高度,到最后达到仅以双腿、靠壁、左手食指撑地的境界。

少林秘传内功十式

少林秘传内功十式

少林秘传内功十式本方法共分十势,每个势前加练预备势再按本节要领进行。

每势练完后全身可自然放松片刻,再继续进行。

现分别介绍如下。

第一式少林站桩运动要领:少林站桩姿势要求下蹲较低平,架势展开强度较大,锻炼时两腿分立,两脚平行站立(距离为自己脚长的3倍),两膝夸曲下蹲,两脚尖内扣,十趾抓地,重心落在两腿正中,膝部外展与脚尖垂直,档部撑圆,头正颈直,含胸腰直,沉肩收膊,两臂屈肘,环抱于胸前,两手呈八字掌,手心朝下,中指尖相对,四指微松开,两手臂与肩平齐,两跟微视两中指间。

收势时将两掌合拢于丹田片刻后,两手自然放于体侧。

站桩时间,每次不少于3~5分钟,间隔时间与总练习时间不少于30分钟。

然后保持原站桩势,再以双手掌及臂做内合外推,运丹田气,上下揉按动作;内合时呼气,外推时吸气;重复操作3分钟(图5-1)。

运动作用:练少林站桩,能使全身内外兼练,主要是增强腿力,提高弹跳力和脚趾的抓力。

它不仅锻炼武术中的底盘功夫,培养正确的体态姿势,增强两臂、腰背、胯部及各关节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更重要的是长期锻炼,还有强肾壮腰和丹田之气的功效。

第二式力士蹲起运动要领:两足分开站立与肩同宽,双手握拳屈肘,下蹲(图5-2),然后站起,要求丹田运气于拳(掌)和足,意念由手掌一丹田一腿一足。

采用自然呼吸随势运行的方法,重复上述蹲起锻炼9~18次。

运动作用;有助于促进上下丹田及周身的血脉贯通。

可增强筋骨。

壮腰强肾,增强体力及全身的耐力。

第三式丹田拍打运动要领;丹田拍打法,是形意拳练内力壮内丹的拍打方法之一,历代锻炼者与武术家对此都很重视。

丹田为内力聚会之处,运动者在选练丹田拍打法时,宜在练习少林站桩基础上进行。

首先将双手臂于体侧上举,两手臂再翻掌经胸前下扶交叉贴于腹部(丹田处)。

此间要求意念上接天阳之气,下按采地阴之气,使阴阳之气汇聚中丹田(脐下1.5寸处)。

当气贯丹田后,再随意力集中于丹田处,称丹田注聚点(图5-3),另一种练法,要领与要求同少林站桩势,然后将两手臂提于体侧平伸,五指分开,掌心向上,向下翻掌,向内合于少腹部(丹田处),进行拍打,先是左手拍打,后是右手拍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林大悲拳内外功
大悲拳注重内外兼修,在练法上强调气沉丹田,沟通任督。

一、内功法
1 预备式
两足左右开立,距离同肩宽,身
体自然直立,两臂自然下垂,手心向
内;头项正直,眼向前平视,口轻闭,舌
抵上腭(图1)。

立身要中正安静,全身放松,不
得有丝毫僵劲,含胸拔背,两臂下垂,
要松肩坠肘,手指自然微叉,手心要
空,要开裆敛臀,尾闾中正,气沉丹田,
神贯于顶。

大悲拳预备式的步法、身法、手法和其要点要求,无一不是内功(气功)的要求。

这就给拳术的开式和全套动作,打下了良好的气功基础。

2 双垂掌式
两手拇指自然叉开,其余八指自然靠拢,然后两臂徐徐平举,与肩平,成双垂掌式(图2)。

双臂平举不可一高一低,不得有前有后,要求与肩、胸成直线,随两臂徐徐左右平举,气沉督脉吸入脑海,两臂要明三节,即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都要松开,以使气血贯通。

在两臂上举时,其着力点在手腕上端,腕就像吊着一桶水似的那样沉重。

肘部还应有下坠之感,肩部要切实松开,使气贯于手指,并有发麻、发热和热流冲撞十指感。

3 立掌式
接上式,由肩部再往下沉松,逐渐缓缓以内劲将双掌翘起,形成立掌(图3)。

五指自然叉开,手心要空,中指微翘,以引气上行。

此时要沉肩、坠肘、坐腕(塌腰),以使气贯于十指,随缓缓立掌动作,气沿任脉归于丹田。

上述两式,系一吸一呼。

一吸气入脑海,一呼气入丹田。

一呼一吸形成任督循环,与所谓的“小周天”循环相似。

4 合掌式
接上式,双臂立掌以小臂缓缓向前合拢,指肚相对(先以中指相对,后食指、无名指、小指及大拇指相继而对),掌心合紧,拇指与喉齐,要松肩坠肘,徐徐向胸前回收,深吸气于脑海,形成合十手(图4)。

5 下垂掌式
接上式,手尖向前渐渐下垂,合掌下垂至裆部,要松肩坠肘,长呼气,形成下垂掌,气沉于丹田(图5)。

以上是大悲拳开始的五个立身动作,在全套复杂的动作中,下盘功夫繁多的情况下,也要掌握深长的腹式呼吸。

做到呼吸与动作相结合,以形成任脉、督脉循环。

6 贯气式
面南而立,本身肌肉放松,两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两手下垂于两侧,舌抵上腭,眼平视,两牙齿轻叩,形神安静,此同预备式。

身体稍前倾,腿与身体成120度角。

用嘴吸入一口清气,意想清气吸入体内,呼气时,意想体内浊气从口呼出,如此反复3次;再恢复预备式;然后再用嘴吸气,吸气时发出“服”声,把气从牙缝吸入肺,同时,两手向上、向外展。

至两掌高举于头上时,两掌掌心相对,与此同时,两脚跟也随之提起(图6、7)。

当提到最高时,吸气满,然后闭气,两掌向下作弧,掌指相对,掌心向下,经印堂、天突、膻中至下丹田,意想胸部之气随手下压沉入丹田,同时,脚跟也随之下落(图8)。

当脚跟落地时,闭气满,两掌向外展收于两腰侧,掌心向上,同时丹田之气也收于两腰侧,呼气(用鼻轻轻呼出),恢复预备式。

如此共做9次。

然后收功,即将脚跟提于最高度,放松脚部,使身体自然下沉,震动全身。

共做3次。

二、外功法
1 铁头功
身体呈内功修养法预备式,面墙而立。

运气,意想丹田之气下沉至会阴,再沿督脉上行至百会。

当百会穴有气感时,左脚上一步为左弓步,两拳收于两腰侧,全身肌肉绷紧,牙齿咬紧,右腿用力前蹬,身体向前倾,使百会穴与墙壁相碰。

撞墙次数由少到多,力量要由小到大。

2 铁掌功
身体姿势同上,面向沙袋,沙袋放于与腰同高处。

意想丹田之气沿任脉上行经膻中,后外分至两手劳宫穴。

当手有气感时,两手轮流拍击(用小指侧、掌背、掌心轮流拍打)沙袋,拍打的力量由小到大,拍打次数可因人而异。

3 铁臂功
身体姿势向上,面对桩子。

意想丹田之气沿任脉上行至膻中外分两小臂。

当两小臂有气感时,两臂轮流碰击桩子,碰击力量由轻到重,由小到大,碰击次数也少到多。

4 铁腿功
身体站成大马步桩,两手变掌收于腰侧,当两腿打颤时,意想丹田之气下沉至两腿。

辅助者可用木棒排击两腿。

排击力量要匀,由轻到重,排打次数依习者体格而定,逐日增加排打次数。

5 桶子功
身体呈内功修养法预备式,然后脚尖内扣,膝关节弯曲,平稳站立,两臂上举,两拳至头前上方,运气左胸,全身肌肉收紧。

辅助者可用木棒排打左胸,排打次数由少到多,力量由轻到重。

再以上法排打右胸、左肋、右肋、小腹、背部,但要注意意守排打之处。

一般而言,练内功法20天左右才有明显气感,少数人3个月可打通小周天,本功法的硬功外练法五式可全练可选练。

此外,铁肘、铁拳、铁指、铁膝盖等功也可参照练习,这里不一一叙述。

【注意事项】
1 练内功法时,若出现头晕、头痛,意守印堂片刻即消失。

2 打通小周天后方可练硬功修养法,切不可急于求成。

3 好斗者忌练。

4 一知半解者忌练,有气功基础者修习此功,则可事半功倍。

5 习内功法每日早晚各一次,不可间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