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朝阳拳

合集下载

少林内功

少林内功

(3)拇指运动向左右外侧倾斜,四指齐着力,屈肘缓缓蓄劲收回,处于两胁。
(4)将在两胁之仰掌化俯掌下按,两臂后伸,同于站裆或指定的裆势。
10.运掌合瓦
(1)站好大裆或指定的裆势,两手屈肘仰掌于腰待势。
(2)右手由仰掌化俯掌,运劲于臂贯指向前推足,肩欲松开,肘欲伸直,指端朝前,掌心向下,蓄力待发。
2.练功时要求全身肌肉静止性用劲,呼吸要自然,不能进气,即所谓“外紧内松”。呼吸可采用腹式呼吸,练久熟练后可采用逆式腹式呼吸,可配合练功动作而呼吸。
3.上肢和腰部运动时,要求刚中有柔,刚柔相济。
4.练功因人而宜,在站裆的基础上再选练其它裆势和其中若干功势进行锻炼。
5.练本功时,因汗出较多,切忌当风。
(3)五指内收握拳,旋腕,拳眼朝天,屈肘紧紧收回护腰。
(4)将收回之仰掌变俯掌下按,两臂后伸,同于大弓裆。
【主治病症】
本功既能增强腰力、腿力、臂力和指力,又能调整内脏功能,增强体质,有利于消除疼痛,是一种扶正祛邪的强健功。
【注意事项】
1.练功时以意运气,以气生劲,循经络而达四肢。
(3)五指向内屈收,由掌化拳如握物状,劲注拳心,旋腕,拳眼朝上,紧紧内收。徐徐行至达两胁,身微前倾,臀部微收。
(4)由拳变直掌下按,两臂后伸,恢复站裆势或指定裆势。
3.单掌拉金环
(1)与倒拉九头牛势(1)相同。
(2)右手前推,边推边手掌缓缓向下,渐渐内展,待虎口正朝下时,掌心朝外,四指并拢向前,拇指外分,臂欲蓄劲,掌侧着力,肘、腕伸直,松肩,身体勿随之偏斜,头勿顾盼,两目平视,呼吸随意。
少林内功是河南少林派气功的基本功法之一,是以站裆为基础,着重于腰腿(根基)的霸力和上肢运动的锻炼。锻炼时,以意运气,以气生劲,循经络而达于四肢。

十路少林拳的各路歌诀

十路少林拳的各路歌诀

十路少林拳的各路歌诀十路少林拳,又名为"少林行功拳"也叫"少林看家拳"(均为后来起的名),是河南嵩山少林寺早期院内的主要的古老的传统拳种之一,同其它拳种一样,随着那些被官府通缉追捕的武士侠客入寺落发为僧的人们,从民间带进少林寺的,经过多年众僧们汇集各地数种拳术加以锤炼,不断地丰富起来的,由宋初禅师福居编成不同内容、不同特点的十套主拳,从而基本定型,因而得名为"十路少林拳",名冠于天下。

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十路少林拳的各路歌诀。

十路少林拳各路歌诀(拳谱)十路少林拳的各路歌诀第一路功力拳十路少林出嵩山,出势按掌是真传,霸王举顶力托天,恨步坐虎掌前穿,担裆擒虎闪身拦,梳妆台上拾金簪,二郎担山一条鞭,风摆莲花转银汉,歇步双捶两边磕,上步双峰把耳贯,镜前巧女绾金簪,骗马弯弓射大雁,分手捧踢力达尖,铁腿扫地起尘烟,骑马巨臂撑双捶,晃动两捶遮住天,抓打十字巧腰间,踩膝捋臂势不断,骑马巨臂撑双捶,晃动两捶遮住天,左蹬右跺鸳鸯脚,湘子挎篮护胸前,猿猴摘果向前献,将军抱住搂膝前,野马倒蹄分鬃式,黄鹰落架把枝攀,分手捧踢力达尖,铁腿扫地起尘烟,金勾挂帘踝边踢,铁腿倒挂整半圈,翻身埔地虎剪腿,铁腿扫地起尘烟,骑马巨臂撑双捶,卧势亮掌猛拌腕,踮步滚身向前翻,二起旋风卷上天,脚踏银河双摆莲,鸿门弯弓射大雁,梅花小手臂回环,卸步请示把礼献,以上全是功夫诀,不遇诚者莫轻传。

[安在峰解析]:此路是十路少林拳系中的头路,又名为“领路拳”也叫“九力十八功”。

它内容丰富,上肢包括“拳、掌、爪、勾”等四种手型,和“冲、推、穿、劈、撩、捋、挑、分、架、格、截、摇”等基本手法;下肢包括“马步、弓步、仆步、虚步、歇步、跪步”等基本步型,和“上步、倒步、跳步、击步、恨步”等步法;另外还含有“弹、蹬、踹、外摆、里合、扫趟腿、勾挂腿、虎剪腿、和二起脚、旋风脚、腾空摆莲”等空中腿法;还有“滚翻动作”。

少林拳术十法(下)

少林拳术十法(下)

少林拳术十法(下)作者:嘉琪来源:《少林与太极》2021年第09期五、步法步法有寸步、踮步、过步、快步、前步。

如二尺遠近即用寸步,寸步者,一步可到也。

如四五尺远,即用后脚踮一步前进,步形不变。

至于身大力勇者,即进前脚急过后脚。

若一丈八尺远,即用快步。

快步者,起前脚带后脚平飞而去,非跳跃而往也。

如遇人多,或遇有器械,即连腿带脚并箭而上,如彩脚二起、摆莲、箭弹之类。

与人击斗时,要注意远近,懂得老嫩(争斗打人时,距离对方远了叫嫩,过近叫老),更要知道进步低、退步高的要诀。

步法要轻利稳健,手脚协调,运用自如,随心所欲。

练习套路时,步形要准确,步幅要蹬开。

攻防对练时,则要适当缩小步幅,以利于进退。

步法精妙全在于平时的勤苦练习,只有功夫精娴,应用时才能得心应手,随心所欲,动不露形。

六、手足法手法有出手、起手、领手、截手。

少林拳谱说,当胸直出谓之出手;筋稍发有起有落,曲而非曲,直而非直者,谓之起手;筋稍发而未落者,为领手;顺起顺落,参以领搓者,为之截手。

起前手如鹞子钻林,要束翅束身而起。

催后手如燕子吸水,长身而落。

这是两单吊手之法。

两手交互并起并落,起如瘵鼎,落如分砖,这是双手之法。

起手时要手捧阴起、肘护心发,起时要有猛虎扑人的威猛之力,落时要有雄鹰抓物的狠劲。

南派少林的手法与嵩山少林的手法大同小异。

少林拳术秘诀中有关手法的论述说,北派尚长手,南宗尚短手,长手贵力迅,短手贵自顾。

平时练习非长手不能达气,对搏时非短手不足以自保。

练习时要注意长短互用,刚柔相济。

足法的要点是“起翻落躜,忌踢宜踩”。

腿起望膝,膝起望怀,脚打膝分而出。

其形上翻如手起时的撩阴,落时似以石钻物。

忌踢的缘故是起脚浑身空,容易为对方所乘。

宜踩是因踩对方之脚即不容易为对方所踩,而又可克制对方。

鹰捉四平、足下存身即手足的落法。

手法足法,取其轻利稳疾,万万不可呆板僵滞。

如少林拳谱所说,万不可习科滞气,自陷于败亡。

所谓滞气不打人也。

手足之法应与开法、顾法、截法、追法结合在一起来理解。

甘凤池少林拳秘要

甘凤池少林拳秘要

70南派一、少林拳真旨少林拳,初练之时,须一伸一屈,一招不苟,由缓渐快,由快而加紧,由紧而神化。

犹之临帖然,由真字(注:真字指楷书)而行书,由行书而草书,由草字而脱胎,其中有笔未到而神已完,有拳未到而意已达。

故可以分,可以合;可以连,可以不连;可以不连而连,连而不连,是在历练功深者,随心变化而已。

本拳法固简单,而动作甚完备,腿法虽不多,而步法甚稳固,能使人气力内长,外透拳足,虽竭毕生之精力,亦莫能穷其变化。

初练之时,首宜求姿势之准确,次谋劲力之发展,再次方能求其神速,因姿势准确以后,如欲发劲,一凝一挺,自然劲贯拳足。

待练至推拳劲响,发腿有风,自能旋转自如,得心应手,而有龙行虎奔之势。

切忌拳路尚未记清,即想迅快神化,是犹真字尚未能写,骤学草书,岂不大谬,习者勉之。

初习少林拳时,注重姿势,似乎纯刚而不柔,实则外方而内圆。

纯熟之后,随意表演,又似纯柔而不刚,实则外圆而内方;似乎全为直劲,殊不知直里有圆;似乎全为圆劲,殊不知圆里有直。

其步法,或一虚而一贯。

甘凤池少林拳秘要文/金佳福 金一明少林拳之真旨为何?曰“刚”“柔”“动”“静”“逼”“吸”“吞”“吐”八字而已,神而化之,自无分乎内外,亦莫别其刚柔,庶乎得个中之三昧矣。

二、少林拳姿势歌诀今人练拳,原为强身而习,不须研究对击之法;然妇人女子学拳,尽可不知进退之方;若军人警士练拳,则不可不明趋避之法。

金老先生尝云:拳无定格,打无定例。

不过在初学拳术者,灵活身腰,便利手足,不得不有定律,以作研究标准,在方家见之,原不值其一哂也。

兹将进退、趋避、行功各歌诀,述之如下。

(一)少林拳第一路闯少林歌诀善恶分明把手扬,穿花左右换弓裆。

黄莺落架寒鸡步,向左偏身抱月忙。

左起冲天拳左挑,连环踩腿势坚强。

马裆蹲坐冲拳发,贯耳双拳撞太阳。

平沙落雁翻身转,弓步顶心肘莫当。

其手法,则一攻而一守。

伸者一变,即为屈;吞者一变,即为吐。

吸一进,即为攻;逼一退,即为守。

其静也,如波平浪静;其动也,如倒海翻江。

第十二届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竞赛规程 (国际组)

第十二届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竞赛规程 (国际组)
1
长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 2.南拳类(不设年龄组别) 南拳、南刀、南棍。 3.太极拳类 42 式太极拳、42 式太极剑、其它规定太极拳、其它规定太 极器械。 (三)其它传统项目(少林拳项目除外) 1.传统拳术 太极拳类: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等其它传统太 极拳(请在报项表中填写具体套路名称)。陈式、杨式、吴式、 武式、孙式太极拳等规定套路均为传统太极拳。 南拳类:咏春拳、五祖拳、蔡李佛、虎鹤双形、地术拳等 其它南拳项目(请在报项表中填写具体套路名称)。 其它拳术类:形意拳、八卦掌、八极拳、通臂拳、劈挂拳、 翻子拳、地躺拳、象形拳、查拳、华拳、炮拳、红拳、花拳、 武当拳、峨眉拳等其它单项拳种的传统拳术(请在报项表中填 写具体拳种和套路名称)。 2.传统器械 单器械:刀、剑、棍、枪、朴(大)刀、扇子、匕首、鞭 杆、杖、棒、拐、铲、叉、太极剑、太极刀、太极枪、南刀、 南棍、其它器械。 双器械:双刀、双剑(含长穗双剑)、双鞭(含刀加鞭)、
论是否包括其他物资,在无任何限制下,使用本人的姓名、地址、声音、动作、
图形及传记资料以电视、电台、录像、媒体图样、或任何媒介设备,乃至今后有
所需要的时候,本人将不做任何追讨及赔偿。
本人在此签字承认,同意及确定我已经阅读,明确了解并同意遵守以上所列
的所有条款/事项:
申请人姓名:签名/日期 (未满 18 岁的运动员请由家长签名) 见证人(代表队负责人): 见证人姓名:签名/日期 注:本声明每人 1 份,独立填写。
人,医生 1 人,运动员和观摩人员人数不限。 (二)每名运动员限报拳术 1 项、器械 1 项。可兼报对练
和集体项目。 (三)每队限报对练 1 项。编组限 2 人或 3 人,男、女可
混合编组,不设年龄组别。 (四)每队限报集体项目 1 项。人数不得少于 6 人,少于 6

武术拳种

武术拳种
296.白猿偷桃拳
297.白猿攀枝拳
298.黑虎交叉
299.插捶拳
300.摘要拳
301.乱接
302.柔灵
303.贴刺
304.崩补
305.梅花路
306.崩步
307.短捶
308.照面灯
309.截手圈
310.藏花
311.蹦步拳
312.猴拳
313.小子拳
314.大子拳
315.白猿拳
316.穿针弹跳
317.游四门
397.虎形鹤拳
398.春花鹤
399.铁龙滚江拳
400.雪山拳
401.雪红拳
402.十字扣打拳
403.八扣拳
404.三进拳
405.小伏虎拳
406.三角桩
407.三战拳
408.小梅花拳
409.五马巡城
410.少林花拳
411.龙虎会
412.白模拳
413.刘家拳
414.鸡拳
415.练手拳
416.虎鹤双形拳
257.六大开
258.四郎宽
259.应手拳
260.金刚八式
261.散手八极
262.花八极拳
263.柔八极拳
264.十二大蹚子
265.通臂二十四手
266.二堂拳
267.飞虎拳
268.大架子
269.大跨步
270.大淑拳
271.六路行状
272.北套拆拳
273.连手大架
274.青龙拳
275.南套拆拳
276.通背拳
277.通背连环掌
278.通背弹腿
279.通背老架
280.鹞子穿林
281.翻子拳
282.十路行拳
283.健宗翻

少林武功练习的四个阶段

少林武功练习的四个阶段

25禅武少林精论一、基本功阶段基本功的学习是习练少林武术的基础,需分四个步骤进行。

(一)肩臂功、腰功、腿功、桩功的训练。

通过这些的练习,加大肩部、腰部、臂关节、腿关节的活动范围,提高这些部位的柔韧性及灵活性,增强下盘的力量及稳固性,为学习拳法及器械打下扎实基础。

(二)手型、步型、手法、步法的学习少林武术中常见的手型有拳、掌、爪、勾、指五种,了解这五种手型的特点并学握其动作要领、反复练习、直至完全掌握。

少林武术中常见的步型有马步、弓布、仆步、虚步、歇步、独立步、丁字步七种,掌握这七种基本步型,反复练习增进腿部力量,规范上肢动作,提高两腿的稳固性。

少林武术中的手法练习,拳法主要有冲拳、贯拳、砸拳、劈拳、崩拳、勾拳、摆拳七种;掌法主要有迎面推、劈面打、反掌扳击、搂来按、上下劈、左右拨六种;爪法主要有迎面抓、龙爪托、猴爪偷疾抓、鹰爪把眼挖、花爪封闭捕龙娃五种;钩者,左右拐拨后拦爪也。

指法有点、挖、敲、铲四种。

少林武功中的步法主要有上步、退步、跳步、箭步、飞步、移步、纵少林武功练习的四个阶段文/王宗仁少林武功的习练,就其学习内容及习练结果的影响而言,需要经过四个阶段,即基本功阶段、套路练习阶段、提高自身功力阶段和拳把实战阶段。

26禅武少林精论步、垫步、跟步、盖步、击步、弧形步十二种。

练好步法,对学习套路及实战有很大的帮助。

(三)腿法练习拳谚曰:“手是两扇门,全靠脚踢人。

”少林武功中的腿法往往是与脚法结合在一起的,因为脚为腿之梢节。

少林腿法主要有弹腿、蹬腿、踹腿、横钉腿、缠丝腿、点腿、里合腿、外摆腿、后撩腿、前扫腿、后扫腿、踩脚、飞脚、旋风脚十四种。

腿法的练习须以基本功中的腿功、桩功的练习为基础,否则就不能击敌时收效。

所以,少林腿法虽然很多,历代武僧传艺时多强调“用腿不高膝”,认为“抬腿多身空”,易为敌所乘所制。

(四)跌扑滚翻练习跌扑滚翻动作,对提高前庭器官的稳定性以及发展协调、灵敏、速度、力量素质和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等意志品质都有良好的作用。

北派少林拳的简介

北派少林拳的简介

北派少林拳的简介北派少林拳长拳类长拳类以远距离攻握的技法为主,具有代表性的套路有少林长拳、少林大战拳等;与长拳同类型的有北派太祖拳、梅花拳、北派罗汉拳、六合拳和螳螂拳中的小虎燕;此外与查拳和大、小洪拳等拳种也有不少相同之处。

其动作大体上是在一条横线上往复演练,还包含有二起脚、旋风脚、扫膛腿等动作。

北派少林拳基本信息中文名称 :北派少林拳基本姿势:八式代表性的套路:少林长拳、少林大战拳主要:以远距离攻握的技法北派少林拳北派大致可分为长拳和短打两个系统。

[1] 长拳类长拳类以远距离攻握的技法为主,具有代表性的套路有少林长拳、少林大战拳等;与长拳同类型的有北派太祖拳、梅花拳、北派罗汉拳、六合拳和螳螂拳中的小虎燕;此外与查拳和大、小洪拳等拳种也有不少相同之处。

其动作大体上是在一条横线上往复演练,还包含有二起脚、旋风脚、扫膛腿等动作。

[2]短打类短打类以近战技法为主,用肘、膝、肩从近距离进行攻击的技法多,具有代表性的套路有文短打、少林短战拳,同类型的有练弹腿的人多习练的六路短拳和六通短打等,一般人们都是长拳、短打兼练。

无论是长拳,还是短打,行拳的基本姿势都是共同的,都是采用弓箭式、骑马式、虚式、四六式、丁步式、独立式、坐盘式、仆腿式等八式。

八式姿势~构成拳路,这些原则与大架太极拳也完全相同。

世上有不少人认为少林拳和太极拳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拳法,实际上两者不同的地方只是练法和应敌法不同,基本姿势和击技都是相同的。

少林寺在河南登封县嵩岳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北魏孝文帝和十九年一说太和二十年兴建。

关于少林拳的源流,1919年出版的《中国体育史》记载,达摩“所创十八罗汉手即为后世少林拳之滥觞”,而1930年出版的《少林武当考》,经过若干考证,认为是“附益伪妄之说”,“不足信也”,这种争议久无定论。

达摩、亦作达磨,全名菩提达摩或菩提达磨,南天竺僧,或云波斯人,后世论述其生平,多从北魏杨衍之《洛阳伽蓝记》和唐释道宣《续高僧传》之说,自宋《景德传灯录》流行后,传说颇多失实,附会日益增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段预备势动作要领:并步站立,两脚尖向外,成外八字,两手自然下垂,目视前方(图1)。

(图1)1. 起势动作要领:左脚跨步,两手握拳抱于腰间,头迅速摆向左侧,拳心向上,目视左侧方(图2)。

易犯错误:抱拳姿势不正确,摆头不到位。

纠正方法:两拳心向上,摆头至左肩上方。

(图2)2. 白蛇吐信动作要领:右拳变掌,掌心后上,向右平削,然后左腕内旋,掌心向右下方插掌不动,目视右手(图3)。

易犯错误:左拳在腰间松弛。

纠正方法:左拳紧抱腰间。

(图3)3. 提膝按掌动作要领:身体右转,右腿提膝,左拳变掌,两掌下按至身体两侧,目视前方(图4)。

易犯错误:提膝不稳,脚尖不到位。

纠正方法:膝高于腰,脚尖绷直。

(图4)4. 弓步双抢手动作要领:右脚向前成右弓步,两掌向前击出,目视前方(图5)。

易犯错误:弓步脚跟离地。

纠正方法:后腿蹬直,挺胸、抬头。

(图5)5. 虚步按掌动作要领:右腿后撤成左虚步,两臂内旋,两掌下按至身体两侧,目视前方(图6)。

易犯错误:左脚着力过大。

纠正方法:重心在后脚上,前脚虚点地面。

(图6)6. 七星切掌动作要领:右脚向前成右七星步,左拳收于腰间,右掌向外侧切至右膝旁,目视右掌(图7)。

易犯错误:右掌下切不到位。

纠正方法:右掌向内、向下切掌,力达掌根。

(图7) 7. 金鸡独立 动作要领:右掌变拳,上架至头上方,右腿支撑,左腿提膝上抬力达右前臂,左拳放至左膝上方,目视前方(图8)。

易犯错误:独立步重心不稳,。

纠正方法:五趾抓地,右腿伸直站稳。

(图8)8. 击手炮动作要领:左脚向前落地,右脚并步震地,两腿屈下蹲,左手变掌,掌心向下,右拳经后向前与左掌心击打右拳拳面,目视前方(图9)。

易犯错误:两手击响不到位。

纠正方法:两手在两腰间击响,高与腰部平行。

(图9) 9. 蛟龙出海动作要领:身体起立后仰,右腿向前弹踢,两掌上挑于双肩上,目视脚尖(图10)。

易犯错误:右脚尖不到位。

纠正方法:右脚尖绷直,高度过腰。

(图10) 10. 弓步三推掌动作要领:身体左转270度,右脚向前落地成右弓步,两掌交叉于胸前,右掌前推,左掌收至腰间,然后推左掌,右掌收至腰间,右掌前推,左掌收于腰间,再左右冲拳,目视前方(图11)。

易犯错误:推掌时另一只手收放位置错误。

纠正方法:一掌前推,另一掌要收至腰间。

(图11)11. 腾空拍脚动作要领:左脚跟进,右腿踢起,右掌击打右脚面,左拳收于腰间,目视前方(图12)。

易犯错误:拍脚时含胸、弯腰。

纠正方法:右脚蹬起高与肩齐。

(图12)12. 提膝下栽拳动作要领:右脚落地,身体左转90度,右拳经胸前向下方冲出,左膝提起外展,上身右倾,目视前下方(图13)。

易犯错误:提膝、栽拳不协调。

纠正方法:拍脚后拳收于腰间然后下冲。

(图13)13. 震脚下冲拳动作要领:左脚落地,身体左转,右拳收于腰间,左掌向外格出,左前臂竖起,右脚向左脚处并步震脚,左手变拳,拳心朝内收至右腋窝,右拳向下栽击于右膝前(图14)。

易犯错误:冲拳不到位。

纠正方法:拳先提至肩处,然后冲下。

(图14)14. 震脚冲天炮动作要领:两腿伸膝站立,右臂屈肘,右拳向上方冲拳后屈肘,左拳放于右腹前,目视前方(图15)。

易犯错误:冲拳、屈肘不一致。

纠正方法:上肢动作要快,屈肘与冲拳同时完成。

(图15)第二段15. 云顶三冲拳动作要领:右腿向前成右弓步,左拳收于腰间,右手变掌经头顶向后变拳向前冲出,然后冲左拳收右拳,反复冲拳三次,目视右拳方向(图16)。

易犯错误:拳自头上冲出。

纠正方法:掌云至头上变拳冲出。

(图16)16. 豹子翻身动作要领:左脚提起,身体右转一周,左脚向前落成左仆步,两手变掌,相交于胸前。

右掌收于腰间,左掌切出,目视左掌(图17)。

易犯错误:仆步腿弯屈。

纠正方法:仆步腿膝关节伸直。

(图17)17. 弓步冲拳动作要领: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左掌收于腰间,右拳冲出,目视前方(图18)。

易犯错误:弓步动作不准确。

纠正方法:头上顶,肩下沉,右腿蹬直。

(图18)18. 马步架打动作要领:右拳变掌抓握后变拳,收于腰间再冲出。

右脚上步成马步,左掌架打至头顶上方,目视右侧方(图19)。

易犯错误:脚尖外展,马步过高。

纠正方法:脚尖内扣,两腿平蹲成水平。

(图19)19. 上步架打动作要领:身体右转180度,左脚向右侧上步成马步,左掌变拳收于腰间后向前冲出,右拳变掌上架于头顶,目视左前方(图20)。

易犯错误:脚尖外展,马步过高。

纠正方法:脚尖内扣,两腿平蹲成水平。

(图20)20. 虚步勾手动作要领:身体右转,左脚向前上步成左虚步,两手变掌划弧,左掌下推向前变拳,右掌变拳,自腹前上勾拳,目视左前方(图21)。

易犯错误:两手勾拳,位置不当。

纠正方法:右前臂贴于腹部,左上臂靠于胸前。

(图21) 21. 虚步击掌(右势)动作要领:身体右转90度,右脚向左侧并步成左虚步,两拳变掌后展,然后在胸前击掌,目视前方(图22)。

易犯错误:目视方向不准确。

纠正方法:抬头、挺胸,目视正前方。

(图22)22. 马步冲拳动作要领:身体左转180度,右掌下按,左手变拳收于腰间,右脚向前上步成马步,同时右拳向右冲出,左拳收于腰间, 目视左侧方(图23)。

易犯错误:含胸、驼背。

纠正方法:两肩外展,抬头、挺胸。

(图23)23. 虚步击掌(左势) 动作要领:左脚收于右脚前成左虚步,两手变掌,击于胸前,目视前方(图24)。

易犯错误:虚步过高,重心不稳。

纠正方法:重心移于左腿,左脚五趾抓地。

(图24)24. 马步冲拳动作要领:身体右转180度,左脚向左胯步,左掌下按于左侧,右手变拳收于腰间,左脚向左侧上步成马步,左拳向左冲出,右拳收于腰间,目视左方(图25)。

易犯错误:马步过高。

纠正方法:马步两腿高于水平。

(图25)25. 鸭子吸水动作要领:身体右转90度,右腿后撤成左弓步,同时右掌下按,左腿后撤成右弓步,右拳收于腰间,左掌下按,目视前方(图26)。

易犯错误:两掌下按时机不对。

纠正方法:两掌交叉下按。

(图26)26. 霸王举鼎 动作要领:两腿不变,两手变掌,两臂向上推出,掌尖相对,目视前方(图27)。

易犯错误:两臂上推不直,有夹角。

纠正方法:两臂上推与身体成一条直线。

(图27)27. 并步冲拳动作要领:左腿跟进成并步站立,两手变掌,右拳绕至左拳后冲出,左拳收于右腋下(图28)。

易犯错误:左拳回收不到位。

纠正方法:左拳后拉收至右掖下。

(图28)28. 腾空拍脚动作要领:两脚跳起,右腿提起与右手相击后并步,两拳收于腰间,目视前方(图29)。

易犯错误:拍脚后两臂下落不到位。

纠正方法:拍脚后两手收于腰间。

(图29)29. 回头望月动作要领:身体右转90度,右腿后撤成右弓步,两掌交叉,右掌放于右耳处,左掌放于左腿上方,目视左侧方(图30)。

易犯错误:两手交叉外拉不到位。

纠正方法:两手交叉、抡臂、外拉动作连贯。

(图30)30. 弓步双卧枕动作要领:身体左转,右腿向左上步成左弓步,两拳交叉,左拳收于左胸前,右拳置于右腿处,然后身体右转,左脚向右上步成左弓步,两拳交叉,右拳收于右胸前。

左拳置于左腿处,目视左侧方(图31)。

易犯错误:前后两动作抡臂不到位。

纠正方法:先左手在内侧下指,后右手在内侧下指。

(图31)31. 猛虎出洞 动作要领:身体右转,左腿向右侧上步成左弓步,两拳收于腰间,然后贴两耳向前侧方冲出,目视左前方(图32)。

易犯错误:两臂距离过大。

纠正方法:两臂距离与肩同宽,两拳贴两耳冲出。

(图32)32. 击手炮 动作要领:身体右转180度,左脚在右脚处震踏,左掌心与右掌背相击至腹前方(图33)。

易犯错误:两掌相击位置不对。

纠正方法:左掌心与右掌背在腹前相击。

(图33)33. 马步冲拳动作要领:右腿向右跨步,左拳收至腰间,右掌下按于右膝处后变拳收至腰间,同时身体右转180度,左腿向右跨步成马步,左拳向左侧方冲出,目视左拳方向(图34)。

易犯错误:马步与冲拳不协调。

纠正方法:左拳竖拳冲出。

(图34)34. 童子拜佛动作要领:右腿支撑,左腿屈膝放于右膝上,两手变掌,合掌于头顶上,随即落于胸前,目视前方(图35)。

易犯错误:右腿支撑不稳,腿盘过高。

纠正方法:右腿屈膝90度,支撑腿五趾抓地,腿盘于膝关节上。

(图35)收势动作要领:左腿后撤,右腿迅速跟退并步,两手划弧至身体侧后方,两掌收于腰间,目视前方(图36)。

(图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