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教学文案

合集下载

浅谈如何搞好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如何搞好爱国主义教育

论文:浅谈如何搞好爱国主义教育方城县赵河镇第六中心小学仝付旺浅谈如何搞好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所以要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就必须搞好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要以新的思维方式破除陈旧的观念和僵化的旧模式,建立新时期的德育观念,教育学生心中有祖国,心中爱祖国,先做人后成才,用爱国主义的热情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化爱国热情为动力,从小事上培养情操。

具体措施如下:一、爱国主义教育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不管是思想品德课,还是语文、数学,以及自然、社会课,只要能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就可根据情况适当进行。

二、寓爱国主义教育于丰富多采的系列活动之中我们结合少年儿童实际,采用灵活和少年儿童容易接受的方法,组织了丰富多采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使少年儿童在美的意境、美的形式、美的环境、美的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提高其思想素质。

首先,我们举行了“国家基本知识展览”活动;接着,我们又搞了“讲传统、继遗志、缅怀先烈”的活动;后来,我们又举办了“爱组国演讲会”、“国家基本知识竞赛”;还有,为了化少年儿童的爱国热情为学习文化知识的强大动力,我们接下去又组织了“爱祖国发愤读书”、“百科知识有奖赛”、“名人名言汇集”等系列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少年儿童对课外阅读的兴趣,调动了他们为祖国而学习的积极性,开辟了第二课堂,涌现出许多个“小读书迷”、“小读报迷”。

三、教育少年儿童热爱祖国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通过我们的家访,发现一些在校的“三好学生”、“文明少年”回到家里竟然成了“小太阳”、“小皇上”、“小霸王”,唯“享”是图,更不用说关心体贴别人了。

这怎么行呢?这些人长大后什么都干不了,如何建设我们的伟大祖国?热爱祖国要看实际行动,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为祖国练就一双灵巧的手”活动是转化“小皇帝”、“小公主”诸多高棋中的一着。

活动在同学们中间展开,事情从同学们身边做起。

在此基础上,不同年级、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小小巧手表演赛”拉开了帷幕,“小皇帝”、“小公主”们洗手绢、整书包、叠衣服、钉钮扣……台上争先恐后,台下群情激昂。

浅谈在教学中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在教学中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在教学中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教师不但要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在这个物质需求被充分扩大化的时代里,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尤其是爱国主义教育,更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行为习惯,自然地巧妙地将爱国主义教育寓于教学过程之中,使爱国主义教育在学生的价值观形成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面对新世纪以来各种低俗文化的冲击,当前部分中学生存在无纪律、无道德,集体观念淡薄、法制意识弱化的现象。

而作为担负教育祖国未来希望的教师,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内心深处提高对爱国主义的认识,是十分有必要而又刻不容缓的,而历史教学更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充分探寻爱国主义教育素材我们中华民族向来以刻苦耐劳、富有智慧,有着无限的创造力著称于世界。

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有充分体现。

几千年来绵延不断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典籍是我民族的光荣和骄傲。

历史教材中有丰富的爱国主义内容,爱国情感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他体现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推动祖国前进的巨大动力。

历史教学,老师要培养引导学生分辨是非,积极向上,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倘若学生对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毫无感情,对祖国的历史一无所知,还怎能谈得上热爱祖国,献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在历史教学中,有比其他课程更为明显的特点,他比较真实,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以八年级抗日战争的复习为例,在讲述长达八年的抗日历史中,从杨靖宇讲到张学良,从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到南京大屠杀,从抗日义勇军到西安事变,从台儿庄战役到“密苏里”号,在这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难之时,在这保卫华夏、保卫炎黄子孙之时,看到了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一次次壮烈的历史事实,让学生牢记历史,不忘国耻,在国与家的选择中,进一步对爱国主义进行了升华,真正领略到什么叫作“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让学生真正明白,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

浅谈辅导员教育工作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辅导员教育工作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辅导员教育工作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辅导员作为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力量,也需要在辅导员工作中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爱国主义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其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和爱国情感,更能够增强学生的国家责任感和社会担当,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辅导员如何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1. 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

辅导员在爱国主义教育中需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确立引导思想。

辅导员要为学生明确爱国主义的概念,引导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情感。

3. 创设适合的教育环境。

辅导员要通过课堂教学、社团活动、主题班会等形式,营造能够增强爱国主义氛围的校园。

4. 开展有实效的活动。

辅导员要加强学生的实践教育,开展红色文化传承、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结论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作为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力量,辅导员应当在辅导员工作中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教育引导,传递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与精神,培养出真正的爱国者。

谈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谈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如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八荣八耻”中,第一条就指出了“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爱国主义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祖国的情感,振奋其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从而增强民族凝聚力。

所以,爱国主义是各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必将是伟大生命力的源泉。

有人说“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

”这话一点不假,作为学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尤为重要。

因此多年来,我校始终坚持把学生的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坚持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德育的主要内容。

为了把爱国主义教育落实到实处,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基本内容。

要在帮助学生了解祖国壮丽河山、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中华民族对人类世界的巨大贡献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帮助他们客观的分析我国近代所以落后的原因和未来美好的前景,激励他们刻苦学习、发奋图强的精神。

生活在开放改革的年代,处身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的社会转型期,生活空间全方位的特点,决定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必须确立以学校为主阵地,社会是大课堂,开通各种教育渠道,全方位加以落实。

学生时代是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学生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培养“四有”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在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坚持日常教育与主题教育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确保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性和连续性。

学校的德育工作,一定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寻找爱国主义教育的结合点,并与主题教育紧密结合,进一步深化日常教育,保证教育的有效性。

让学生首先学习《日常行为规范》,规范自己的言行;对学生进行“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教育,坚持“五爱”教育,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具体化,引导学生为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首先必须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通过“升国旗、唱国歌和国旗下演讲”等一系列活动的落实,以及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课外活动,形成高雅、具有爱国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中小学生爱国XX范文

中小学生爱国XX范文

近年来,中国教育界的爱国主题教育已逐渐深入到中小学校园中,成为党委政府在教育领域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新一步。

实施爱国主题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爱国意识,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感、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思想和道德品质,引领他们扎根祖国、为民族复兴作出贡献。

在中小学生中开展爱国主题教育,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强化国家意识作为爱国教育的核心,加强国家意识教育是最主要的方向。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思想道德往往是在家庭和学校环境中形成的,在学校中,应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使同学们更多地了解国家的历史、文化、制度和民族精神,培育他们的爱国情怀和认同感。

比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物和地标建筑,让他们领略祖国的悠久文化和美丽风景;也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阅读经典作品、聆听名人演讲和音乐会等文化活动,使同学们领略祖国的文化品位和艺术魅力;同时,还要在教材中加入一些优秀的国家历史、文化和地理知识,这样能够让同学们在学习中感受到爱国的责任和荣誉,从而促进国家意识的增强。

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除了加强国家意识教育外,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新时代中小学教育发展的关键。

在学校中,教育机构要全面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学校应该以优秀的人物为榜样,引导同学们认真学习英雄事迹,尤其是先祖的历史和事迹,这样能够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国家的历史和发展。

同时,教育机构还可以通过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方式,加强同学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他们的成长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

同时,学校要加强家庭教育的协调工作,这样才能让同学们形成全面的教育体系,培养出更多爱国主义超凡人物。

只有这样,才能够支持国家的发展,促进中华民族的繁荣。

三、强化国家意识教育在进行爱国主题教育时,还要注意加强学生的辨别能力,让他们能够评判有关国家发展基础问题的观点和事件,加强他们的理智判断能力。

浅谈如何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如何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如何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当代大学生在国家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爱国主义的培养就成为当务之急。

作为学校
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当前教育实践中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教育已被广泛重视。

首先,要科学把握大学生爱国主义培养的内涵,把爱国主义教育与人文素养、思想品德教育、学习教育和心理教育结合起来,像对大学生进行全面发展一样,帮助其成为理想的模
范以及身心及精神健康的新一代爱国者。

第二,学校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多措并举,在新的氛围中教育学生。

学校要全面开
展爱国主义教育,在教学和实践中营造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氛围,注重发展学生爱国事业
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
国家精神,使他们既有国际视野又有国家意识。

第三,要把贯彻爱国主义教育的言行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实践中
加强共同体意识。

各种活动和实践中都要宣扬正确的价值取向,灌输正能量,让学生的爱
国主义情感不断坚定和深入,在实践中加强共同体意识,使学生不仅有正确的认识,而且
有极强的实践和投入。

最后,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学校要加强与社会各界的互
动沟通,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认清心中的真正内涵,主动真正融入社会,形
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参加各项爱国主义工作,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和责任感,实践自我价
值观,肩负构建社会主义精神家园的神圣使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浅谈如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浅谈如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浅谈如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是民族自强的巨大精神力量,热爱祖国并立志献身于祖国和民族,是每个公民应有的政治素质,是树立远大理想和确立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思想基础,也是每个学生为祖国、为人民刻苦学习的思想基础和基本动力。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过程中,更需要有为国效劳,为国献身的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而这种民族精神的来源之一是学校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学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能让学生懂得过去,热爱今天,去追求祖国美好的未来,激发学生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去发奋学习,积极进取。

今天,我们培养的学生将面对世界、面对祖国,面对二十一世纪,如果从小以爱国行为严格要求学生,长大后就能以赤诚之心热爱祖国,为祖国作出奉献。

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一、努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这种精神必须从青少年抓起,从小学生抓起。

爱国是一种情感,要善于运用一切可激发学生爱国之情的因素,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浸润,要充分发挥我们这五千年文明古国所提供的爱国教材的作用,更要善于运用社会主义祖国的无数光辉事例、英雄人物去感染学生,培育爱国情感。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要充实、形式要活、感情要真,充分运用现有的各种教育基地及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的生动材料,让学生看得见、感受得到,要充分发挥班队作用,组织多种有成效的活动,从低层次到高层次,努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如:①、可以通过“领袖事例”教育让学生从一个个侧面了解我国近现代史,让领袖们走过的革命征途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开展牢记领袖的教导的活动。

②、通过“英雄事例”教育可以用一个个为国捐躯、英雄献身的先烈们可歌可泣的业绩来激励学生;还可以将一些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流血流汗、无私奉献的英雄们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方案

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方案

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方案一、工作目标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使学生在参与、感受、体验中接受爱国主义思想,培育爱国主义情感,自觉履行爱国主义责任,进而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效果。

此外,还要在教育教学中引导学生依法理性表达爱国热情,把爱国热情转化为树立志向、勤奋学习、全面发展的实际行动。

二、实施措施课堂教育:在思想品德课和语文课上,充分挖掘爱国主义教育因素,适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班队活动:班队活动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

各班级要充分利用班队活动时间,通过唱国歌、国旗下的讲话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节日活动:利用清明节、国庆节等重要节日,组织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如祭扫烈士陵园、举行升旗仪式等。

宣传教育:学校要充分利用宣传栏、广播、电视等渠道,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社区服务、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祖国的伟大和爱国的必要性。

教材编写:要选用优秀的爱国主义教育教材,如革命传统故事、国家发展成就等,引导学生全面了解祖国的历史和文化。

家庭教育: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在生活中注重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感。

三、工作要求要注重整体规划,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和方案。

要注重实效性,避免形式主义和走过场。

要注重创新性,根据时代发展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要注重引导性,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

总之,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们应该按照方案的要求,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具有爱国情怀和责任感的时代新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爱国主义是民族自强的巨大精神力量,热爱祖国并立志献身于祖国和民族,是每个公民应有的政治素质,是树立远大理想和确立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思想基础,也是每个学生为祖国、为人民刻苦学习的思想基础和基本动力。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过程中,更需要有为国效劳,为国献身的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而这种民族精神的来源之一是学校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学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能让学生懂得过去,热爱今天,去追求祖国美好的未来,激发学生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去发奋学习,积极进取。

今天,我们培养的学生将面对世界、面对祖国,面对二十一世纪,如果从小以爱国行为严格要求学生,长大后就能以赤诚之心热爱祖国,为祖国作出奉献。

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
一、努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这种精神必须从青少年抓起,从小学生抓起。

爱国是一种情感,要善于运用一切可激发学生爱国之情的因素,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浸润,要充分发挥我们这五千年文明古国所提供的爱国教材的作用,更要善于运
用社会主义祖国的无数光辉事例、英雄人物去感染学生,培育爱国情感。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要充实、形式要活、感情要真,充分运用现有的各种教育基地及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的生动材料,让学生看得见、感受得到,要充分发挥班队作用,组织多种有成效的活动,从低层次到高层次,努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如:
①、可以通过“领袖事例”教育让学生从一个个侧面了解我国近现代史,让领袖们走过的革命征途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开展牢记领袖的教导的活动。

②、通过“英雄事例”教育可以用一个个为国捐躯、英雄献身的先烈们可歌可泣的业绩来激励学生;还可以将一些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流血流汗、无私奉献的英雄们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③、在“学雷锋、学英雄”的活动中,可以发动学生开展为学校贫困学生献爱心活动,以及为身边的小伙伴分忧解难,为孤寡老人送温暖等。

④、通过“国情系列”教育,使学生在了解基本国情以后,深入浅出地讲清个人与祖国的关系,“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的道理,确立长大以后要报效祖国的观念。

⑤、通过“成就系列”教育,了解改革开放的新气象,激励学生增强努力学习、练好本领的紧迫感。

⑥、开展“校史系列”教育,培养学生从小爱他人、爱集体、爱
学校、爱国家的情感。

总之,应抓住有利时机,有的放矢开展各项活动,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是十分重要的。

二、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之中。

现行的各科教材都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不管是语文、数学、历史,还是音乐、体育、美术,无不蕴藏着爱国主义思想。

各科教师应认真研究挖掘所教科目知识潜在的德育内容,再根据学生思想品德状况,制订爱国主义教育目标和德育计划,将具体的要求落实到知识的传授之中。

例如:数学教学中,讲授《圆的周长》,介绍圆周率的知识时,让学生知道我国南北朝数学家祖冲之是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六位小数的人,他比欧洲数学家得出同样的结论早六百多年,让学生有一种民族自豪感;在体育教学中,介绍我国射击运动员许海峰平时刻苦训练,终于在第二十三届奥运会上实现金牌零的突破,鲜艳的五星红旗首次在奥运赛场上升起,作为中国人是多么的骄傲和自豪!在音乐教学中,要求人人会唱《国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陶冶学生的情操;在历史课教学中,通过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对学生灌输爱国主义思想;在语文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做到文以载道、文道统一,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并举;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要阵地,作为任课老师可把德育内容变成喜闻乐见的活动,努力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通过各科教师的不懈努力,共同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以影视活动为手段,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电影电视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可视读物,它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胜过家长的罗嗦,胜过老师的说教。

好的影视节目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可以经常组织学生观看一些爱国主义影片,如《虎门销烟》、《雷锋》、《孔繁森》等,让一个个英雄走进学生的心中,让中华民族的苦难史、发展史和新中国的强国史一幅幅宏伟画卷展现在学生面前。

同时注意关注反映新时期建设事业的影视动态,及时引进时代活水;再是一有合适的影视作品,就千方百计组织学生观看,然后再组织学生开展影评、征文等活动,通过讨论交流,加深对影片的理解。

如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大决战》,同学们观后围绕着影片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他们不仅会认识到我解放军的英勇无畏,同时深深体会到没有革命前辈打江山,没有英雄烈士流热血,就没有新中国,使学生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使爱国主义情感在学生心中一次又一次点燃、升华。

四、运用历史和现实的典型事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①、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教育,奠定爱国思想基矗即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地理、历史书籍,对学生进行国史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凝聚力;引导学生重温中国近代史,帮助学生充分认识我国国情。

如组织学生观看《南京大屠杀》影片等,使学生真正懂得祖国的生存和发展是个人生存发展的基础,真正理解“国破则家亡,国兴则家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

②、教于乡土教材之中,使学生的爱乡之情升华为爱国之情。

乡土教材对学生说能耳闻目睹,有具体感受,易于理解,应有意识地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和地理状况,了解家乡的特产及名胜古迹,知道家乡今昔变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五、课内外结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要把爱国主义的教育内容变为学生的爱国思想、变为学生的爱国情感、变为学生的爱国行动,以至于变为学生矢志不移终生难忘的爱国信念;但单单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还要把课堂教学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寓爱国主义教育于生动活泼多姿多彩的形形色色的活动中,才能加深对学生的教育,才能更好地取得教育效果。

如组织学生到江永一中参观红军树,以先烈们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不畏艰难勇于献身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当然,课内外结合方式很多。

如与班队会结合、举行专题讲演会、故事会等等一系列活动。

课内外结合能扩大学生视野,使学生有亲身体验,能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使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生动活泼,可信度强,实践的可能性大,因此能产生巨大的教育效果。

诚然,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我们在科学化、规范化、经常化的实施过程中,不断地采取新的方法,注入新的内容。

只要我们在各种教学活动中突出爱国主义这个核心,全面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就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成效。

学校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重要的阵地之一,在学校教学活动中除了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外,还必须挖掘爱国主义教育的教育因素,使知识能力和思想教育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存于教学与活动之中。

然而,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从身边的、具体的“小题”做起,给学生以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启蒙到形成“主义”的教育过程。

爱国情感的培育,光靠一、二次活动是难以成功的,学校应该制订长久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计划,且能适时地、因地制宜地、经常地进行讲求实效的教育,教师本身必须具有真实的爱国情感,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时,才能激起学生的真情,把爱国主义的种子播在学生的心田中。

千家峒学校:吴荣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