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甘肃省特色优势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甘肃省特色优势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甘肃省是全国重要的粮食、水果、肉类、中药材、特色经济、生态农业区域之一。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基础设施条件限制、品牌意识不够等因素,甘肃省的特色优势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本文将分别从现状和对策两个方面探讨甘肃省特色优势农产品品牌建设的问题。
一、现状1、品种单一甘肃省的主要农产品以小麦、玉米、马铃薯等为主,对于特色优势农产品的品种单一,缺乏品种多样化、特色化的问题比较突出。
同时,许多优良的品种缺乏知名度,导致其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2、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滞后,农产品运输、储存、销售环节中缺乏合理的网络,限制了特色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和销售。
甚至许多高品质的农产品因为路途遥远而不能畅通无阻地流入市场。
3、品牌意识不够由于历史原因、教育水平、行业自觉等原因,全社会对于品牌意识的重视还不够,许多农民和企业缺少对品牌的认同和重视。
品牌建设缺乏战略及规划,品牌宣传和营销方案的推广力度不足,品牌声誉和市场影响力低下。
4、缺乏标准化生产体系许多农民在生产过程中,缺乏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生产方式,导致农产品的品质参差不齐,生产效率低下,缺乏国家认证和质量监督,并不符合市场与消费者的需求。
二、对策加强品种多样化和特色品种的培育,丰富甘肃省的优势农产品品种,提高产品品质和竞争力。
同时鼓励农民投入资金和技术,进行品种的开发和改良,提高农产品的品质与附加值。
完善田间配套和农业物流配套设施,建立健全现代化的农产品生产、流通和销售网络。
尤其在农村道路交通、物流设施建设、农业信息化等方面,将大力投资和加快推进,实现生产、流通和销售的现代化。
针对全社会的品牌意识不足问题,要加强宣传教育和意识引导,尤其是要针对农民和企业加大品牌意识教育力度。
告知重视品牌、建立品牌的优点和实际价值,鼓励企业专注于品牌策划和推广,不断积累品牌知名度。
强化标准化生产体系,建立标准化的生产过程。
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和推广,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符合市场与消费者的需求。
地方老字号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地方老字号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老字号品牌建设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地方老字号作为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企业,承载着传统技艺和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是中国传统工艺和文化的重要代表。
地方老字号品牌在建设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发展地方老字号品牌,需要思考并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将从地方老字号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 品牌认知度不高地方老字号缺乏有效的品牌推广和宣传,导致品牌认知度较低,尤其是在年轻一代消费者中。
相比起国际知名品牌和互联网新兴品牌,地方老字号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较弱。
2. 产品品质参差不齐部分地方老字号企业在传统技艺传承和产品品质保证方面存在不足,有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无法满足现代消费者的需求。
这也使得地方老字号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不足。
3. 市场定位模糊地方老字号在市场中的定位不够清晰,有些企业一味地寻求规模扩张,忽视了品牌的文化价值和传统特色,导致品牌形象混乱,缺乏核心竞争力。
4. 缺乏创新意识部分地方老字号企业在品牌建设中缺乏创新意识,无法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导致产品和营销策略滞后,难以吸引年轻消费者。
5. 营销手段单一传统的地方老字号企业营销手段相对单一,缺乏创新的市场推广方法,无法有效吸引和保持客户群体。
二、对策建议1. 提升品牌认知度地方老字号企业需要通过多种渠道提升品牌认知度,可以通过加强线上线下的宣传推广、参与各类展览活动、与知名企业展开合作等方式来提升品牌知名度。
借助互联网平台,积极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吸引更多的年轻消费者。
2. 提高产品品质地方老字号企业需要加大对产品品质的把控和提升,通过加强质量监控和技术创新,确保产品品质的稳定和优质。
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提高客户满意度。
3. 明确市场定位地方老字号企业需要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在品牌建设中突出传统文化和特色产品,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以此吸引消费者,建立品牌忠诚度。
地方老字号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地方老字号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地方老字号品牌建设是重要的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任务。
然而,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难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本文将探讨地方老字号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问题一:文化内涵不足,品牌形象老化。
地方老字号品牌的文化内涵是其核心竞争力。
但是,由于很多品牌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其文化内涵可能已经过时或不完整,品牌形象可能也过于老化,难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
此时,需要对品牌进行重新塑造,注入新的文化元素和理念,使其与时俱进,符合市场需求。
地方老字号品牌在重新塑造时,需要注重强化品牌的文化内涵。
通过重新梳理品牌历史、文化传承、核心价值和品牌使命,确立品牌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使其具有更强的认同感和价值感。
对策二:创新品牌形象设计。
在品牌形象设计方面,可以采用现代化、科技化的设计手法,注入符合市场需求的元素,以更加年轻、时尚、环保、健康等形象出现,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问题二:市场营销策略不当,缺乏市场竞争力。
地方老字号品牌建设需要具备市场竞争力。
然而,很多品牌由于市场营销策略不当,导致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不足,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此时,需要采取针对性营销策略,重点突出品牌特色和品牌魅力。
对策三:加强品牌推广。
品牌推广是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可以采用多种营销手段,如在网络、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体上进行广告宣传,举办品牌形象推介会、产品展示会和特色文化活动,提高品牌曝光率。
对策四: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是影响品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地方老字号品牌需要注重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可以采用加强品牌管理、质量控制和服务体验等手段,提升品牌形象和竞争力。
问题三:品牌建设资源缺乏,经济资金不够充足。
地方老字号品牌建设需要进行资源投入和资金支持。
然而,很多品牌由于资源缺乏和经济资金不足,无法进行有效的品牌建设和发展。
此时,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现状与对策农产品品牌建设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产品生产水平的提高,品牌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还可以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本文将论述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现状以及对策,以期为未来的农产品品牌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现状1.品牌知名度不高。
目前,大部分农产品品牌仍然相对较小,市场知名度不高。
这主要是由于农产品生产企业规模较小,生产流程不规范,缺乏统一的品牌标识和市场推广手段所致。
2.品牌质量不稳定。
部分农产品品牌存在质量不稳定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农药、化肥等不规范的现象较多,导致产品质量无法保证。
3.市场营销手段不足。
由于农产品生产企业的规模较小,缺乏市场营销能力,导致品牌推广和市场销售能力较差,无法形成竞争优势。
二、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对策1.建立标准化生产流程。
农产品生产企业应建立起统一的生产标准和流程,加强农作物的种植、养殖管理,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供基础。
2.设立品牌标识。
农产品生产企业应设立统一的品牌标识,以区分其他农产品,增加品牌的辨识度和市场价值。
同时,还要加强对品牌标识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品牌知名度。
3.加强市场营销能力。
农产品生产企业应增强市场营销手段和手段,与各大商超及线上电商平台合作,进行农产品的推广和销售。
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新兴媒体渠道,宣传产品的独特价值和特色,吸引更多消费者。
4.建立品牌形象和文化。
农产品品牌建设不仅需要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还需要在品牌形象和文化上进行建设。
农产品生产企业可以在产品包装、广告宣传等方面突出品牌形象,塑造具有独特市场竞争力的品牌。
5.加强品牌合作和交流。
农产品生产企业应加强与其他企业、组织和农民合作,共同开展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
通过品牌合作,共同分享资源和市场,提高农产品品牌的市场竞争力。
三、总结农产品品牌建设是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我国中小企业品牌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中小企业品牌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品牌管理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品牌管理存在一系列问题,影响着它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本文将从中小企业品牌管理的现状入手,探讨其问题所在,提出相应的对策。
1、品牌认识不足许多中小企业对于品牌认识不足,将品牌仅仅理解为一个标志、一个名称,忽视了品牌带来的利润和价值。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会忽略品牌建设的重要性,流于形式,无法为企业的发展带来真正的帮助。
2、品牌理念不明确有些中小企业在品牌建设过程中,没有明确的品牌理念,没有清晰的品牌定位。
由此导致的问题就是,在市场竞争中难以找到自己的位置,同时也无法向消费者传达自己的品牌价值。
3、品牌宣传冷门中小企业在品牌宣传方面的投入不足,往往依赖于传统的广告宣传方式,缺乏新颖创意。
由此,企业的品牌形象在消费者心中难以产生稳定的印象。
4、品牌保护意识淡薄中小企业在品牌保护方面缺乏必要的意识和重视,没有完善的品牌保护机制和理念,一旦出现侵权行为,难以保护自己的品牌权益。
中小企业必须明确品牌带给企业的利润和价值。
这需要企业从全局考虑,加强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需求,实现品牌与市场的深度结合。
企业应该探索新颖有创意的品牌宣传方式,比如社交媒体营销,内容营销等。
通过不断地创新,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企业必须意识到品牌保护的重要性,建立健全的品牌保护机制。
可以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品牌权益,维护企业的形象和声誉。
结论: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品牌管理将越来越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了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中小企业应该通过提高品牌认识、明确品牌理念、创新品牌宣传、加强品牌保护等措施来改善品牌管理现状。
企业品牌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企业品牌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引言企业的品牌文化对于其长远开展和业务成功具有重要影响。
良好的品牌文化可以提高员工士气、增强企业形象、促进客户忠诚度等。
然而,目前许多企业在品牌文化建设方面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探讨企业品牌文化建设的现状,并提出相关对策。
现状分析1. 缺乏明确的品牌定位许多企业在品牌文化建设中没有明确的品牌定位,导致品牌形象模糊、难以传达给消费者。
2. 内外部员工的理解差异企业品牌文化在内部和外部员工中理解差异明显,内部员工对品牌文化的认同程度不高,往往无法在与外部员工的沟通中传递出真正的品牌价值。
3. 文化融合困难许多企业在文化融合方面面临挑战,特别是当企业进行全球扩张时,不同地域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可能对企业的品牌文化产生冲突或隔膜。
4. 品牌参与度低局部企业的领导层对品牌文化建设的参与度不高,缺乏品牌文化的重视和投入。
对策建议1. 明确品牌定位和核心价值观企业应对品牌定位和核心价值观进行重新审视和明确,并将其传达给全体员工和消费者。
这有助于形成积极的品牌形象和统一的品牌文化。
2. 提高内部员工的品牌认同度企业可以通过加强培训和沟通,提高内部员工对品牌文化的认同度。
例如,可以组织品牌文化培训、内部沟通会议等,以帮助员工理解和传递品牌价值。
3. 融合多元文化企业在全球扩张时应重视文化融合,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的员工。
可以组织文化交流活动,建立多元文化价值观,并在企业文化中表达。
4. 提升领导层的品牌意识企业的领导层应加强对品牌文化的理解和重视,成为品牌文化建设的典范,并将其落实到企业的战略规划和决策中。
5. 建立绩效考核体系企业可以引入品牌文化相关的绩效考核体系,让员工知道他们在品牌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和责任,并给予他们相应的鼓励和奖励。
结论企业品牌文化建设对于企业长期开展至关重要。
通过明确品牌定位、提升员工认同度、融合多元文化、提升领导层意识以及建立绩效考核体系,企业可以更好地开展其品牌文化。
清远市农产品品牌建设现状及对策

清远市农产品品牌建设现状及对策清远市地处广东省北部,农产品种植业是该市的重要支柱产业。
目前清远市的农产品品牌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本文将从现状和对策两个方面对清远市农产品品牌建设进行分析。
目前清远市的农产品品牌建设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1. 品牌知名度低。
清远市的农产品品牌在广东省以及全国的知名度较低,缺乏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
2. 品质不稳定。
由于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清远市的农产品品质不稳定,难以保证每个批次的品质一致。
3. 缺乏市场推广。
目前清远市的农产品在市场推广方面投入较少,缺乏品牌形象宣传和市场推广活动,导致消费者对清远农产品了解不多。
针对以上问题和不足,提出以下对策:1. 加强品牌建设。
清远市的农产品应加大对品牌建设的投入,通过市场营销手段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建设农产品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账号,定期发布农产品品牌信息和活动,引起消费者的关注和兴趣。
2. 提高农产品品质。
清远市应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和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提高农产品的品质稳定性和一致性。
建立品质管理体系,加强品质检测和监控,确保每个批次的农产品都符合标准。
3. 加强市场推广。
清远市可利用广东省的区域品牌优势,开展农产品品牌宣传活动。
可以参加农产品展览会、农产品推介会等活动,向外地商家和消费者展示清远农产品的品质和特色。
鼓励农产品企业采取多种渠道进行市场推广,如在超市、农贸市场等地设立展示和销售点,开展市场促销活动等。
4. 引导农产品企业创新发展。
鼓励农产品企业创新发展,加大研发力度,推出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品种和新产品。
鼓励农民合作社等组织方式,加强农产品加工和包装,提高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5.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清远市应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并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提高消费者对清远农产品的信任度。
清远市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现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通过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品质稳定性、加强市场推广、创新发展以及强化质量管理等一系列对策,打造出具有市场竞争力和消费者认可度的清远农产品品牌。
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现状与对策随着农产品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农产品品牌建设成为提高农业附加值、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然而,当前农产品品牌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一、现状分析:1.品牌认知度不高:当前大部分农产品品牌知名度较低,很难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消费者普遍对农产品的品牌缺乏了解,更多地关注价格等因素。
2.品牌影响力不强:许多农产品品牌宣传不到位,品牌影响力较弱。
缺乏有效的品牌推广和宣传手段,无法在市场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3.产品质量不稳定:农产品品牌在产品质量上存在波动。
由于生产条件、技术水平等原因,农产品品质的稳定性难以保证。
这不仅影响了品牌形象,也减少了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
二、对策提出:1.提升品牌认知度:加强农产品品牌宣传,通过多种渠道提升品牌知名度。
例如,在电视、网络、杂志等媒体上进行广告宣传,开展品牌推广活动等,加强消费者对农产品品牌的认知。
2.注重品牌建设:加大对品牌建设的投入,提升品牌影响力。
建立专门的品牌管理团队,研究制定品牌战略,注重品牌形象塑造,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农产品生产过程的管理,提高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确保农产品的品质稳定,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
4.强化渠道建设:建立健全的销售渠道,提升产品的分销能力。
与超市、连锁店等建立合作关系,拓展在线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市场覆盖率和销量。
5.加强品牌文化建设:注重品牌文化的建设,以增加品牌的文化内涵。
通过举办品牌文化活动、开展公益活动等方式,加深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感和好感度。
6.加强品牌合作:与其他相关品牌进行合作,增强品牌的综合实力。
通过与农业科研院所、食品加工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提升农产品品牌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7.加大政府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农业企业投入品牌建设。
提供财政性支持、优惠税收等政策,引导和推动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引言2011年手机行业精彩纷呈。
苹果iphone的彻底崛起成为了主角,HTC品牌的强势,Samsung、Motorola、Lg的东山再起,NOKIA的没落都成为了这一年的配角。
进入2011年以后,国内手机市场主要份额依然被国际品牌占有,同时国内手机制造商也后来发力。
Huwei、中兴、魅族、coolpad、小米等。
这些国内后起之秀凭借着走在市场前沿的产品和价格上的优势正在建立属于自己的品牌。
市场经济的规律决定了:一个成熟的行业发展到最后往往只有2到3家优秀的企业。
而如何在这种多品牌相持阶段生存下来,在这种多足鼎立的格局中发现自身问题、解决问题、建设起属于自己的独特品牌,是联想手机必须面临的问题。
2国内外手机品牌发展的概括在《牛津大辞典》中,品牌被定义为:“用来证明所有权,作为质量的标志或其它用途。
”AMA(美国市场营销协会)的定义,品牌是用以识别某人或某群消费者的产品或劳务,并使之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相区别的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及其组合。
简单地说“品牌”就是一种无形资产,知名度,就是企业的文化。
联想手机要加强品牌建设就是要增加这种无形资产,扩大知名度与企业文化,主要针对其产品进行的设计、生产、宣传、销售、服务的行为和实施。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发布《2007~2008年度中国手机市场分析报告》,在经历了2006年的衰退之后,由于政策环境不断开放,产业规模日益扩大,国内品牌手机的出货量呈现出上升趋势,2007年,国内品牌手机的出货量达到48%,占据中国手机市场半壁江山。
当前手机市场已经成为我国IT领域中最活跃的、带动整个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随着手机制造行业的进入门槛逐渐降低,使得手机市场的参与者数量不断增加。
截至2007年底,国内拥有品牌的手机企业数量为87家,比2006年增加15家,拥有品牌数为102个,比2006年增加16个。
在08年我们国内就拥有手机品牌102个之多,手机领域的竞争可见一斑.但08年的金融危机过后国产手机品牌在今天依然活跃的是少之又少。
在此列举现在在国内市场前沿的十大手机品牌,如表一[17]所示。
表一苹果iPhone 世界500强企业,1976年美国,多媒体时尚智能高端手机品牌,世界上市值最大的高新科技公司,苹果公司。
诺基亚NOKIA 世界500强企业,1967年芬兰,全球领先的移动通信产品制造商,世界上最大的通讯设备供应商之一。
三星Samsung 于1938年韩国,世界财富500强企业,全球消费电子领域龙头企业,全球电子产业的领导者,三星集团。
索尼爱立信Sony Ericsson,世界500强企业,组建于2001年,全球领先手机制造商,索尼和爱立信的合资公司。
多普达中国智能手机第一品牌,手机十大品牌,行业领先者,台湾宏达HTC旗下公司摩托罗拉世界500强,1928年美国,全球芯片制造/通讯行业的领导者,发明了第一款移动电话LG世界500强,1947年韩国,领导世界产业发展的国际性企业集团,韩国第三大公司宏达(HTC)台湾宏达HTC,最大智能手机代工厂商之一,全球最大智能手机制造商之一黑莓1984年成立,移动电脑键盘式邮件系统终端手机,世界知名高端商务手机品牌联想Lenovo 世界500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全球PC领军企业,上市公司,跨国大型企业,联想集团有限公司。
国内市场前沿十大手机品牌一览表由表一知在国内手机市场上“洋”品牌仍然占了绝对优势,10大品牌中本土手机品牌只占了多普达(HTC)和lenovo两席,国内市场已被国际品牌瓜分。
国际上,2011年二季度IDC(互联网数据中心)数据显示,全球手机市场份额最大的品牌仍然是诺基亚,但其份额已经由去年同期的30.3%下滑到了22.8%,优势地位岌岌可危;排名第二、三位的厂商依然是三星和LG两个韩国品牌,份额分别为16.3%和5.7%;苹果公司依然是全球第四大手机厂商,但其份额已经从去年同期的2.4%增长到了4.6%,增幅达91%。
前五大厂商中唯一发生变化的,就是中兴通讯取代了RIM公司,排在了第五位。
在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中,Android (谷歌系统)系统的份额高达43.4%,同比增长152%;苹果的iOS系统份额从14.1%增长到18.2%;塞班系统的份额则下滑了46%。
[17]3联想手机品牌发展历程3.1联想移动通信科技公司的建立1984年联想控股有限公司创立。
联想控股采用母子公司结构,涉及IT、投资、地产等三大行业,下设联想集团、神州数码、联想投资、融科智地、弘毅投资、神州租车六家子公司。
2002年成立联想移动通信科技公司属于联想集团旗下子公司,标志着联想手机产业的建立。
至此联想集团旗下包括联想电脑和联想手机两大产业。
3.22002~2008年联想手机品牌的发展历史介绍2002年02月联想集团与厦华电子股份公司在北京签署合资协议,组建了联想厦华(厦门)移动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标志联想手机业务启航。
接着在同一年联想提出了“三年主流,五年一流”的发展目标,举办了手机的新品发布会,主要推出了G808和G608两款手机。
采用40和铉铃声体系,共有20首风格各异的乐曲可供选择,外壳为“贝壳机”中不多见的金色,金属键盘,弹性翻盖设计。
同年还更改了公司名称为“联想移动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2003年这一年是联想手机发展的加速年。
推出了使用“lenovo”新标的第一批产品。
同时联想手机被评为“全国手机市场首选十佳品牌”。
同年10月联想公司为了“整合资源,统一决策,提高效率”把原在北京的营销中心与产品部一并移师厦门。
2004年联想手机在北京、西安、成都、长沙、杭州、哈尔滨等六地召开“引领百万像素新时代――联想手机新年新品抢鲜会”,这是04年最大规模的国产手机新品发布会,向市场展示了联想引领百万像素手机市场的决心和实力。
期间联想手机为抢占市场主要推出了ET560,分辨率达到了240*320像素,支持35万的摄像头,并支持内存扩展和手写输入。
2005年联想手机市场份额升至中国手机整体市场第四,国产手机第一。
由于业绩表现良好,联想收购了厦华剩余股份,联想移动成为联想集团全资子公司。
2006年到2008年这两年间联想手机同样在不断创造着。
推出全球首款中文版Windows Mobile6电脑手机。
成为了中国首批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生产许可商。
期间联想主要推出了ET980、i908、i909、i968、S9、S7、P900等明星产品。
普遍采用雅马哈芯片,钛合金喇叭,2.1的声道,音效出色,像素320万,支持近2000种游戏,3.0日立Q级屏幕,支持手写。
[16]3.32008~2011联想手机品牌的发展现状放弃手机业务。
2008年1月31联想集团宣布以一亿美元出售手机业务。
决定专注于个人计算机业务,并退出手机市场。
2007年第二季度联想手机业务销量就下降17%,综合营业额为1.22亿美元,占集团总营业额的3%。
与去年同期和上季度相比,手机业务占集团总体营业额的比重明显减少。
出售手机业务有助于联想贯彻其长期战略发展重心,使集团及管理层可以专注发展个人电脑业务,同时也使其手机业务得以独立运营,制订自己的战略方向。
购回手机业务。
2009年11月27日,联想集团宣布以2亿美元全面收购联想移动所有股权。
此项决议距2008年3月联想以1亿美元出售联想手机业务时间仅过去20个月。
在此列举2009年底国内手机市场份额如表二[17]。
表二排名品牌份额份额变化1诺基亚nokia33.3%-0.5%2三星samsung20.1%0.3%3联想lenovo 4.5%0.4%4摩托罗拉motorola 4.4%-0.2%5lg 3.6%0.3%6天语tianvu 3.6%-0.2%7华为huawei 3.2%0%8金立gionee 2.4%0%9oppo 2.3%0%10索尼sony 2.3%0%2009年底国内手机市场份额分布表联想集团购回手机业务以后做了大量的市场拓展工作。
推出了注重时尚的S 系列手机S910、S710、S300;注重商务的MP系列手机P500、P85、P717;注重娱乐的Mi系列手机i520、i300、i62;注重性价比的MA系列手机A368、A180、A1、A60等。
抢占了2009年国内手机市场4.5%的市场份额,市场份额增长了0.4%位例第三。
[16]4联想手机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4.1品牌定位不准德鲁克说过,首先要做对的事情,然后再把事情做对。
这里说的做对的事情便可以理解为定位。
4.1.1产品定位不准智能手机是指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通过此类程序来不断对手机的功能进行扩充,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的这样一类手机的总称。
手机市场中对2010~2015智能机发展的预测如表三[17]所示。
表三2010~2015智能机发展的预测图表三所示手机发展到2015年智能机将会从2010年的市场份额不足10%增加到超过50%,而这离我们只有短短的3年时间。
列举联想手机同HTC、三星手机机型对比如表四[17]所示。
表四4G3G智能商务时尚电视女性拍照平板音乐总计机型品牌联想0512422606241024212 HTC2314316031121363115452三星29199148343051220415486联想手机同HTC、三星手机机型对比由表四知联想的手机机型共212种,智能机有24种,细查发现智能机中有9个机型属于未上市的,实际上只有15中智能机型。
智能机占所有机型的比例为7.1%。
HTC的机型共有452种,其中智能机机型160种,智能机机型占所有手机机型比例达到了35.4%。
三星的机型共486种,其中智能机机型148,智能机机型占所有手机机型比例达到了30.5%。
在市场向智能机发展的潮流中联想手机却只有7.1%的智能机比例。
联想手机这样逆流的市场定位策略,可知联想手机在发展中不把握主流,手机机型战略定位不准。
4.1.2手机系统定位不准手机市场规律是朝着智能系统发展的,表五[8]是市场上智能机手机中按操作系统划分的数据。
表五排名操作系统2011年市场份额2010年市场份额1Android35%(30%)2Symbian25323iOS18164黑莓14145Bada336Windows Mobile227Windows Phone722智能机手机按操作系统划分分布数据北京时间2011年12月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市场研究公司comScore 称,在10月,Android操作系统的市场份额达到了46.3%,较9月44.8%的份额增长了1.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