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习题(2).doc
化学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测试题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测试题1.在可逆反应中,改变下列条件一定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A.增大反应物的量B.升高温度C.增大压强D.使用催化剂2.过程的自发性的作用是()A.判断过程的方向B.确定过程是否一定会发生C.判断过程发生的速率D.判断过程的热效应3.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υ(A)=0.5 mol/(L·s)B.υ(B)=0.3 mol/(L·s)C.υ(C)=0.8 mol/(L·s)D.υ(D)=1 mol/(L·s)4.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g)+ B(g) 2C(g)+D(g) 。
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 mol,在前10秒钟A的平均反应速度为0.12 mol/(L·s),则10秒钟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 )A.1.6 mol B.2.8 mol C.2.4 mol D.1.2 mol5.一定条件下反应2AB(g) A(g)+B2(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2,同时消耗2n molAB B.容器内,3种气体AB、A2、B2共存C.AB的消耗速率等于A2的消耗速率D.容器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变化6.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可逆反应2X(g) 2Y(g) + Z(g)中,生成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ψ)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 )7.α1和α2分别为A、B在两个恒容容器中平衡体系A(g)2B(g)和2A(g)B(g)的转化率,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均增加A的物质的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α1、α2均减小B.α1、α2均增大.α1减小,α2增大D.α1增大,α2减小8.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3 B(g) 2 C(g)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A)∶n(B)∶n(C)=2∶2∶1保持温度不变,以2∶2∶1的物质的量之比再充入A、B、C,则( )A.平衡不移动B.再达平衡时,n(A)∶n(B)∶n(C)仍为2∶2∶1C.再达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增大D.再达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一定能发生化学反应②普通分子间的碰撞有时也能发生化学反应③活化分子比普通分子具有较高的能量④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⑤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过程⑥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活化分子有合适取向时的有效碰撞A.①③④⑤B.②③⑥C.③④⑤⑥D.②④⑤10.设C+CO 22CO(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速率为v 1;N 2+3H 22NH 3(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速率为v 2。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一、单选题1.可逆反应mA(s)+nB(g)⇌eC(g)+fD(g),反应过程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C 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达到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平衡右移B .达到平衡后,加入催化剂C%增大C .化学方程式中“n >e +f”D .达到平衡后,增加A 的量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2.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222NO(g)2CO(g)N (g)2CO (g)++;Δ746.4kJ/mol H =-,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 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A .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B .加催化剂同时缩小容积C .降低温度同时充入NOD .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 3.可逆反应2HI(g)H 2(g)+I 2(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B .混合气体总分子数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C .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D .c(H 2)与c(I 2)保持相等4.2SO 2(g )+O 2(g )2SO 3(g )是制备硫酸的重要反应。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催化剂V 2O 5不改变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B .在t 1、t 2时刻,SO 3(g )的浓度分别是c 1,c 2,则时间间隔t 1~t 2内,SO 3(g )生成的平均速率为2121c -c t -t C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将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D .增大容器体积,反应速率一定增大5.在2CH4(g)+2NH3(g)+3O2(g)===2HCN(g)+6H2O(g)反应中,已知v(HCN)=n mol·L -1·min-1,且v(O)=m mol·L-1·min-1,则m与n的关系正确的是( )2A.2m=n B.3m=2n C.2m=3n D.m=2n6.298 K时,各反应的平衡常数如下,则常温下,NO、H2O、CO2这三个化合物分解放氧的倾向最大的是①N 2(g)+O2(g)2NO(g)K=1×10-30;②2H 2(g)+O2(g)2H2O(g)K=2×1081;③2CO 2(g)2CO(g)+O2(g)K=4×10-92,A.NO B.H2O C.CO2D.无法判断7.用氢气还原氮氧化物的反应为2H2+2NO=2H2O+N2,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满足关系:v=k c x(H2)∙c y(NO),其中k是一个常数,x、y的值可由实验测定。
人教版选修4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全章复习作业【有答案】

人教版选修4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选择题1.已知反应①:CO(g)+CuO(s)CO 2(g)+Cu(s)和反应②:H 2(g)+CuO(s)Cu(s)+H 2O(g)在相同的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 1和K 2,该温度下反应③:CO(g)+H 2O(g)CO 2(g)+H 2(g)的平衡常数为K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 1=c (CO 2)·c (Cu )c (CO )·c (CuO )B .反应③的平衡常数K =K 1K 2C .对于反应③,恒容时,温度升高,H 2浓度减小,则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D .对于反应③,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 2浓度一定减小2.关节炎是因为在关节滑液中形成了尿酸钠晶体,尤其是在寒冷季节易诱发关节疼痛,其化学机理如下: ①HUr +H 2OUr -+H 3O +,尿酸 尿酸根离子 ②Ur -(aq)+Na +(aq) NaUr(s)。
下列对反应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C .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 .降低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3.在反应N 2+3H 22NH 3中,经过一段时间后,NH 3的浓度增加了0.6 mol·L -1,在此段时间内用H 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45 mol·L -1·s -1,则此段时间是( ) A .1 s B .2 s C .44 s D .1.33 s4.在相同条件下,做H 2O 2分解对比实验时,其中①加入MnO 2催化,②不加MnO 2催化。
下图是反应放出O 2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5.与外界隔热、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2X(g)+Y(g)3Z(g)+M(s) ΔH =-akJ·mol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容器的温度不再升高,表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 .容器压强不变,表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 .达到化学平衡时,反应放出的总热量可能为a kJD .反应过程中,气体的密度始终保持不变6.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数值如下: ①2NO(g)N 2(g)+O 2(g) K 1=1×1030②2H 2(g)+O 2(g)2H 2O(g) K 2=2×1081③2CO 2(g)2CO(g)+O 2(g) K 3=4×10-9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1=c (N 2)·c (O 2)B .该温度下,反应2H 2O(g)2H 2(g)+O 2(g)的平衡常数的数值约为5×10-80C .该温度下,反应①、②的逆反应、反应③产生O 2的倾向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 >H 2O>CO 2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7.在1 L 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N 2和3 mol H 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 2+3H 2===2NH 3,1 min 后测得生成0.06 mol NH 3,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 .v (NH 3)=0.06 mol·L -1·min -1B .v (NH 3) =2v (N 2)C .v (NH 3) =0.12 mol·L -1·min -1D .v (N 2)∶v (H 2)∶v (NH 3) =1∶3∶2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增大压强,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化学反应速率增大B .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C .加入反应物,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D .使用催化剂,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9.在一密闭烧瓶中,在25 ℃时存在着平衡:2NO 2===N 2O 4(正反应放热)。
高二化学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及的答案.doc

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共9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υ(A)=0.5 mol/(L·s)B.υ(B)=0.3 mol/(L·s)C.υ(C)=0.8 mol/(L·s)D.υ(D)=1 mol/(L·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B.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C.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3.过程的自发性的作用是A.判断过程的方向B.确定过程是否一定会发生C.判断过程发生的速率D.判断过程的热效应4.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g)+ B(g) 2C(g)+D(g) 。
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 mol,在前10秒钟A的平均反应速度为0.12 mol/(L·s),则10秒钟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A. 1.6 molB. 2.8 molC. 2.4 molD. 1.2 mol(g)+B2(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5.一定条件下反应2AB(g) A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2,同时消耗2n molABB.容器内,3种气体AB、A2、B2共存C.AB的消耗速率等于A2的消耗速率D.容器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变化<P2)下,可逆反应2X(g) 2Y(g) + Z(g)中,生成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6.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的体积分数(ψ)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7.α1和α2分别为A 、B 在两个恒容容器中平衡体系A(g)2B(g)和2A(g)B(g)的转化率,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均增加A 的物质的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α1、α2均减小 B .α1、α2均增大 C .α1减小,α2增大 D .α1增大,α2减小 8.对可逆反应4NH 3(g )+ 5O 2(g(g )+ 6H 2O (g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达到化学平衡时,4υ正(O 2)= 5υ逆(NO )B .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 的同时,消耗x mol NH 3 ,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 .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少,逆反应速率增大D .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υ正(NH 3)= 3υ正(H 2O ) 9.已知反应A 2(g )+2B 2(g2AB 2(g )△H <0,下列说法正确的A .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B .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C .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D .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10.常温常压下,在带有相同质量活塞的容积相等的甲、乙两容器里,分别充有二氧化氮和空气,现分别进行下列两上实验: (N 2O2NO 2 △H > 0)(a )将两容器置于沸水中加热 (b )在活塞上都加2 kg 的砝码在以上两情况下,甲和乙容器的体积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A .(a )甲>乙,(b )甲>乙B .(a )甲>乙,(b )甲=乙C .(a )甲<乙,(b )甲>乙D .(a )甲>乙,(b )甲<乙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测试题.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人教版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测试题(测试时间:40分钟(不含附加题))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2分)一、单项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设C + CO2 2CO;△H>0,反应速率为v1,N2 + 3H2 2NH3;△H<0,反应速率为v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和v2的变化情况为A.同时增大 B.同时减小 C.v1增大,v2减小 D.v1减小,v2增大2.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度,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A.NaOH(固体) B.H2O C.NaCl(固体) D.CH3COONa(固体)3.右图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X(g)+Y(g) Z(g)+M(g)+N(s)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A.升高温度B.加大X的投入量C.加催化剂D.增大体积4.利用反应:2NO(g)+2CO(g)2CO 2(g)+N2(g) △H=-746.8kJ·mol-1,可净化汽车尾气,如果要同时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措施是A.降低温度B.增大压强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 D.及时将CO2和N2从反应体系中移走5.反应4NH3(g) + 5O2(g) 4NO(g) + 6H2O(g)在5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v xA.-v (O2) = 0.01mol·(L·s) –1 B.-v (NO) = 0.008mol·(L·s) –1C .-v (H 2O) = 0.006mol ·(L ·s) –1D .-v (NH 3) = 0.002mol ·(L ·s) –16. 对可逆反应, , 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 .R 、P 、Q 、S 浓度相等B .反应前后压强不变C .反应前后质量不变D .R 、P 、Q 、S 浓度不变 7.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3242422Na S O +H SO =Na SO +SO +S +H O ,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A .0.1mol /LNa 2S 2O 3和H 2SO 4各5mL ,加水5mL ,反应温度10℃B .0.1mol /LNa 2S 2O 3和H 2SO 4各5mL ,加水10mL ,反应温度10℃C .0.1mol /LNa 2S 2O 3和H 2SO 4各5mL ,加水10mL ,反应温度30℃D .0.2mol /LNa 2S 2O 3和H 2SO 4各5mL ,加水10mL ,反应温度30℃8.已建立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生成物的体积分数一定增加 (2)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 (3)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 (4)反应物浓度一定降低(5)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 (6)加入催化剂可以达到以上目的 A.(1)(2) B.(2)(5) C.(3)(5) D.(4)(6)二、多项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有关化学平衡常数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化学平衡常数的大小决定于化学反应的内因,与其他外界条件无关B.相同温度下,反应A+B C与反应C A+B的化学平衡常数相同C.反应2SO 2(g)+O2(g)2SO3(g) ΔH<0 温度升高,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不变D.反应A(g)+B(g)2C(g)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2(C)/[c(A)·c(B)]2.在一定温度、一定体积条件下,能说明下列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反应2SO 2(g)+O2(g)2SO3(g)容器内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B.反应A 2(g)+B2(g)2AB(g)容器内A2的消耗速率与AB消耗速率相等C.反应N 2+3H22NH3容器内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变化D.反应4A(s)+3B(g)2C(g)+D(g)容器内气体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3.可逆反应a A(g)+b B(g)c C(g)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下列关系式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av(A)正=bv(B)正B.bv(A)正=av(B)逆C.cv(C)正=av(A)逆D.av(A)正=bv(B)逆4.已知2SO 2(g)+O2(g)2SO3(g)ΔH=-197 kJ·mol-1。
向同温、同体积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气体:(甲)2 mol SO2和1 mol O2;(乙)1 mol SO2和0.5 mol O2;(丙)2 mol SO3。
恒温、恒容下反应达平衡时,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A.容器内压强p:p甲=p丙>2p乙B. SO3的质量m:m甲=m丙>2m乙C.c(SO2)与c(O2)之比k:k甲=k丙>k乙D.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数值Q:Q甲=Q丙>2Q乙5.四个试管中都装有5 mL 0.1 mol•L﹣1Na2S2O3溶液,分别在不同温度下加入0.1 mol•L﹣1硫酸和一定量的水,最先出现浑浊的是()A. 20℃,5 mL硫酸,2 mL水B. 20℃,4 mL硫酸,3 mL水C. 30℃,4 mL硫酸,3 mL水D. 30℃,5 mL硫酸,2 mL水6.某化学研究小组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m A(g)+n B(g)p C(g)的速率和平衡的影响图像如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由图1可知,T1<T2,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由图2可知,该反应m+n<pC.图3中,表示反应速率v正>v逆的是点3D.图4中,若m+n=p,则a曲线一定使用了催化剂7.化学平衡常数K的数值大小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在常温下,某些反应及其平衡常数数值如下:2NO(g)N 2(g)+O2(g)K1=1×10302H 2(g)+O2(g)2H2O(g)K2=2×10812CO 2(g)2CO(g)+O2(g)K3=4×10-9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NO分解产生O2的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1=c(N2)·c(O2)c(NO)B.常温下,水分解产生O2,此时平衡常数的数值约为5×10-80C.常温下,NO、H2O、CO2三种化合物分解放出O2的倾向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H2O>CO2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8.冰醋酸CH3COOH沸点较高(117.9 ℃),且能形成二聚物(CH3COOH)2,其反应式为2CH3COOH(g)(CH 3COOH)2(g)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若采用测气体密度的方法测醋酸相对分子质量,为尽量接近真实性,在测定时应采用()A.高温低压B.低温低压C.加催化剂D.低温高压9.下图中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X(g)+Y(g)Z(g)+N(s)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若只改变一个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A.升高温度B.加大X的投入量C.使用催化剂D.缩小体积10.某温度下,2A(g)+B(g)3C(g)的平衡常数K=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K越大,达到平衡时,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B.K越小,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C.对于某一可逆反应,在任何条件下K均为一定值D.K越大,化学反应的速率越大11.现有反应: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A.答案AB.答案BC.答案CD.答案D12.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 和气体Y各0.16 mol 充入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2Z(g) Δ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答案

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响速率和化学均衡测试题1.反响A(g)+3B(g)2C(g)+2D(g),在不一样状况下测得的反响速率中最快的()是A.υ (D)= mol /L·s B.υ (C)= mol /L·sC.υ (B)= mol /L· min D.υ (A)= mol /L·s2.某反响:△H== —122 kJ/mol, ? S== 231 J/(mol·K),则此反响在以下哪一种状况下可自觉进行()A .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觉进行B.在任何温度下都不可以自觉进行C.仅在高温下自觉进行D.仅在低温下自觉进行3.可逆反响N2+3H22NH3的正逆反响速率可用各反响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以下关系中能说明反响已达到均衡状态的是()A.υ正(N2)= υ逆 (NH3)B.3υ正 (N2)= υ正(H2)C.2υ正 (H2)=3 υ逆 (NH3)D.υ正(N2)=3 υ逆(H2)4.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增大压强,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响速率必定增大B.高升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响速率可能增大C.加入反响物,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响速率增大D.一般使用催化剂可降低反响的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响速率6molB,发生以下反响: 4A(g)+6B(g)4C(g) +5D(g) 。
5.在 2L 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A和若经5s 后,剩下的 A 是,则 B 的反响速率是()A. mol /L·s B . mol /L·s C . mol /L·s D . mol /L·s 6.已知: X(s) + 3Y(g)2Z(g),H< 0。
为了使该均衡向生成Z 的方向挪动,应选择的条件是()①高温②低温③高压④低压⑤加催化剂⑥分别出Z A.①③⑤B.②③⑤C.②③⑥D.②④⑥7.同质量的锌与盐酸反响,欲使反响速率增大,采用的反响条件正确的组合是()反响条件:①锌粒②锌片③锌粉④ 5%盐酸⑤ 10%盐酸⑥ 15%盐酸⑦加热⑧用冷水冷却⑨不停振荡⑩快速混淆后静置A.③⑥⑦⑨B.③⑤⑦⑨C.①④⑧⑩D.②⑥⑦⑩8.某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响A(g)+3B(g)2C(g)达到均衡时,n(A) ∶ n(B)∶n(C)=2 ∶ 2∶ 1。
选修四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试题 附答案

姓名:班级:化学选修四第二章电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情况下,反应速率相同的是A.等体积0.1 mol/L HCl和0.1 mol/LH2SO4分别与0.2 mol/L NaOH溶液反应B.等质量锌粒和锌粉分别与等量1 mol/L HCl反应C.等体积等浓度HCl和HNO3分别与等质量的Na2CO3粉末反应D.等体积0.2 mol/L HCl和0.1 mol/L H2SO4与等量等表面积等品质石灰石反应2CO ΔH1>0,反应速率v1;N2+3NH2NH3ΔH2<0,反应速率v2。
2. 2C+O如升温,v1和v2的变化是A.同时增大 B.同时减少C.v1增大,v2减少 D.v1减少,v2增大3. 仅改变下列一个条件,通过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率来提高反应速率的是①加热②加压③加催化剂④加大反应物浓度A. ①④B. ②③C. ①③D. ③④4.下列是4位同学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一章后,联系工业生产实际所发表的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品B.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用有限原料多出产品C.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提高原料转化率D.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原料尽可能多地转化为产品5.可逆反应A(s)+C达到平衡后,B的转化率与压强、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是固体,C是固体,正反应是吸热反应B.B是气体,C是固体,正反应是吸热反应C.B是气体,C是固体,正反应是放热反应D.B、C都是气体,正反应是放热反应6.可逆反应a X(g)+b Y(g) c Z(g)在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内达到平衡后,t0时改变某一外界条件,化学反应速率(v)-时间(t)图像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a+b=c,则t0时只能是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B.若a+b=c,则t0时只能是加入催化剂C.若a+b ≠ c,则t0时只能是加入催化剂D.若a+b ≠ c,则t0时只能是增大体系的压强7.化学平衡常数(K)是化学反应限度的一个重要参数,该常数表示的意义是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K值越大,表示的意义错误的是A.温度越高B.反应物浓度越小C.反应进行的越完全D.生成物浓度越大8.可逆反应m A(固)+n B(气) p C(气)+q D(气)反应过程中其他条件不变时C 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达到平衡后,使用催化剂,C%将增大B.达到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方程式中n>p+qD.达到平衡后,增加A的量有利于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9.α1和α2分别为A、B在两个恒容容器中平衡体系A(g)2B(g)和2A(g)B(g)的转化率,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均增加A的物质的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α1、α2均减小B.α1、α2均增大C.α1减小,α2增大D.α1增大,α2减小10.同温度下,体积均为0.25 L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N 2(g)+3H2(g)2NH3(g) ΔH=-92.6 kJ/mo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练习一、选择题1.一定温度下,向一容积为2 L 的真空密闭容器中(事先装入催化剂)通入1 mol氮气和3 mol 氢气。
3 min 后测得容器内氮气的物质的量为0.8 mol 。
在此时间内,用氢气的量的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2H υ是A. 0.6 mol /(L ·min )B. 0.3 mol /(L ·min )C. 0.2 mol /(L ·min )D. 0.1 mol /(L ·min )2.在等温、等容条件下有下列气体反应:2A (气)+2B (气)C (气)+3D (气)。
现分别从两途径建立平衡:I A 和B 的起始浓度均为2mol/L ;II C 和D 的起始浓度分别为2 mol/L 和6mol/L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I 和II 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混合气体的体积分数相同B.I 和II 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混合气体的体积分数不同C.达平衡时,I 途径的反应速率等于II 途径的反应速率D.达平衡时,I 途径混合气体密度为II 途径混合气体密度的1/23.向4 L 容器中充入0.7 mol SO 2和0.4 mol O 2,4 s 末测得剩余SO 2是0.3 mol ,则υ(O 2)为 A . 0.100 mol /(L ·min ) B. 0.025 mol /(L ·s )D. 0.050 mol /(L ·min ) D. 0.0125 mol /(L ·s )4.勒沙特列原理是自然界一条重要的基本原理, 试运用此原理分析:氯化银在下列溶液中溶解度最少的是A. 饱和食盐水B. 0.1 mol /L 的盐酸C. 0.1 mol /L 的CaCl 2溶液D. 新制的饱和氯水5.将气体A 2和B 2等物质的量注入容积为1 L 的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C ,平衡时测得c (A 2)=0.58 mol /L ,c (B 2)=0.16 mol /L ,c (C )=0.84 mol /L ,则C 的分子式为A. ABB. A 2BC. AB 2D.A 2B 36.在容积为1 L 的固定真空容器中,加入3.68 g N 2O 4无色晶体,升温至20℃,晶体逐渐气化成无色气体,并部分离解为红棕色的NO 2气体,直至达到化学平衡:N2O 4(g) 2N 2O 4(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从化学反应刚发生直到化学平衡的全过程中,以下量的变化正确的是(温度不变)A. 气体总压强减小B. 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C. 气体的密度增大D. 气体的密度减小7.在一定体积和一定条件下有反应N 2+3H 22NH 3,现分别从两条途径建立平衡:I.起始浓度N 2 1mol/L ,H 2 3mol/L ,II .起始浓度N 2 2mol/L ,H 2 6mol/L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I和II 两途径达到平衡时,体系内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相同B.达到平衡时,I途径的反应速率v (H 2)等于II 途径的反应速率v (H 2)C.达到平衡时,I途径体系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为途径II 的1/2D.达平衡时,II 途径体系内混合气体的压强是I途径的2倍8.对于一可逆反应,当确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物的转化率将提高B. 生成物的产量将增加C. 生成物的浓度将增大D. 生成物的百分含量将增大9.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m mol A 、n mol B 发生下列反应:m A(g)+n B(g) p C(g),平衡时C 的浓度为W mol /L 。
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起始时放入a mol A 、b mol B 、c mol C ,要使平衡后的浓度仍为W mol /L ,则a 、b 、c 必须满足的关系是A. a ∶b ∶c =m ∶n ∶pB. a ∶b =m ∶n ;m ap +c =p C. p mc +a =m ;n pc +b =n D. a =3m ;b =3n ;c =32p 10.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为 X(g)+3Y(g) 2Z(g),X 、Y 、Z 的起始浓度依次为0.1 mol / L ,0.3 mol / L ,0.2 mol / L ,当反应达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可能是A. X =0.2 mol / L ,Y =0.6 mol / LB. Y =0.5 mol / L 或Y =0.1 mol / LC. Y =0.3 mol / LD. Z =0.4 mol / L11.在容积相同的两密闭容器A 和B 中,保持温度为423K ,同时向A 、B 中分别加入 a mol 及b mol 碘化氢(a >b ),待反应2HI I 2 (g)+H 2(g) 达平衡后,下列说法肯定正确的是A. 从反应开始到建立平衡所需时间:t A <t BB. 平衡时I 2的浓度:c (I 2)A = c (I 2)BC. 平衡时碘蒸气在混合气体中的百分含量:A 容器中的大于B 容器中的D. 平衡时HI 的分解率:αA = α B12.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N 2和3 mol H 2,在催化剂存在下建立如下平衡:N 2+3H 2 2NH 3测得平衡时H 2的体积分数为 a %,在维持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再向上述平衡体系中充入1mol NH 3,待新平衡建立后,测得H 2的体积分数为b %,则a 与b 的关系为A. a <bB. a =bC. a >bD. 无法判断13.在一定条件下,将1 mol CO 和1 mol 水蒸气混合后发生如下变化:CO(g)+H 2O(g) CO 2(g)+H 2(g)若反应达平衡时测得CO 转化率为21.75%,则平衡混合气体的密度为相同条件下H 2 密度的A. 5.75倍B. 11.5倍C. 30.67倍D. 46倍14.次氯酸是比碳酸还弱的一种酸,当反应Cl2+H 2O(l) HCl(l)+HClO(l) 达平衡后,为了增大溶液中HClO 的浓度,应采取的措施是A. 加入CuCO 3固体B. 加入NaOH 固体C. 加水D. 加压15.反应2A(g) B(g)+x C(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后,容器内压强增大了p %,A 的转化率为p %,则x 的值为A. 1B. 2C. 3D. 415.当密闭容器中反应m A(g)+n B(s) p C(g)已经达到平衡后,将密闭容器的体积缩小,发现A 的转化率也随之降低。
那么,下列几个表示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关系的式子中, 普遍适用于上述一类反应的是A. m +n >pB. m +n <pC. m >pD. m <p16.某温度下,X(g)+Y 2Z 反应达到平衡,在升高温度或减小压强的情况下,平衡向右移动,则下列有关反应的各种叙述中正确的是A. 正反应是吸热反应,Z 是固体B. 逆反应是放热反应,Y 是固体,Z 为气体,Y 的转化率增大C. 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只有Y 不是气体,X 转化率减小D. 正反应是放热反应,Y 和Z 均为气体,X 转化率增大17.对于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N2+3H 22NH 3,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A. 百分组成 NH 3%=N 2%B. c (NH 3)不变C. 压强不变D. c (H 2)∶c (N 2)∶c (NH 3)=3∶1∶218.在体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NO 和1 mol O 2,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NO 的转化率为95%,此时容器内压强与开始时的压强之比是A. 等于305.2B. 小于305.2C. 大于305.2D. 等于32 19.在一密闭容器,a A (g )b B (g )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 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A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B .物质A 的转化率减少了C .物质B 的质量分数增加了D .a >b20.能增加气体反应中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的是A . 升高温度B . 使用催化剂C . 增大压强D . 增加浓度21.在t ℃时,将0.2 mol X 和0.8 mol Y 充入密闭容器中,当反应X(g)+Y(g)n Z(g)+R(g)达到平衡时,若将反应混合气体中各物质浓度均增大一倍,X的转化率不变,并知c (X ) c (Y )=c (Z )n c (R ),则X 的转化率为A. 80%B. 65%C. 45%D. 37%22.已知298K 时2SO 2(g)+O 2(g) 2SO 3(g);△H =-197 kJ/mol ,在相同温度下,向密闭容器中通入2 mol SO 2和1 mol O 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a 1,向另一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 mol SO2和0.5 mol O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a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2a2=a1=197 kJ B.2a2<a1<197 kJC.a2>a1>197 kJ D.a1=a2>197 kJ23.加热装有1 mol HI气体的定容密闭容器,发生反应:2HI(g)H2(g)+I2(g);△H>0,在t1 ℃反应达到平衡时,I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x1;若起始时在该容器中加入2 molHI,在t2℃达到平衡时,I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x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若t1=t2,则x1=x2B.若t1=t2,则x1<x2C.若t1<t2,则x1=x2D.若t1<t2,则x1<x224.将1摩SO2和1 摩O2通入一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应:2SO2+O22SO3,反应达平衡时SO3为0.3摩。
此时若移走0.5摩的O2和0.5摩的SO2,则反应达新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是A.0.3摩B.0.5摩C.大于0.15摩,小于0.3摩D.小于0.15摩二、填空题1.如右图所示将4molSO2和2molO2混合置于体积可变的等压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 2SO3(g);ΔH<0。
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时,测得气体总物质的量为4.2mol。
若SO2、O2、SO3的起始物质的量分别用a、b、c 表示,回答下列问题:(1)在达到平衡状态A的容器中通入少量O2,体系中SO2的体积分数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若要使SO2的体积分数再变到与平衡状态A相同,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
(2)若起始时a=1.2mol,b=0.6mol,且达到平衡后各气体的体积分数与平衡状态A相同,则起始时c的取值为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