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0-V10车型焊装车间项目技术协议

合集下载

焊接工装技术协议

焊接工装技术协议

XX公司XX焊接工装技术协议技术协议年月日夹具及电控1. 项目简介:1.1甲方提供产品最新版本3D和2D及工作站的相关技术资料(弧焊机器人焊枪,三轴水平翻转变位机安装尺寸和工作台安装尺寸),安装尺寸:1850mm(变位机回转半径600mm),机器人Motoman—MA2010,焊机为FRONIUS CMT-3200,保护气体为纯氩气。

1.2乙方制作焊接夹具与电控,最新3D数模需要甲方评审确认。

2. 夹具描述甲方需要乙方提供四付弧焊焊接夹具(OP10/OP20)和 (OP30/OP40),主要用于仪表板横梁的焊接,焊接设备为机器人工作站。

因实际需要,夹具、电气系统外包。

乙方负责夹具、电气设计、元器件选型、购买、安装;产品尺寸、焊缝的调试、现场操作人员的培训。

产品需满足焊接节拍及尺寸、焊缝熔深和外观的要求。

3. 焊接夹具及变位机周边配套概况:3.1夹具与变位机连接部分3.2工作站采用单轴翻转变位机结构,夹具翻转需要和机器人协调联动。

3.3动作顺序,在夹具上合适的位置安装双手按钮自动状态工作顺序:装件→按安全检测按钮(双手按钮)→工作指示灯绿灯亮→夹具夹紧→PLC检测诸工作单元状态是否满足条件→检测安全光栅→机器人开始工作,装配区夹具气缸自动打开→PLC检测夹具打开状态→人工取件,再次装件前按安全检测按钮(双手按钮复位出销)→装件→按安全检测按钮→程序进入预约状态→循环上次动作。

更换工装状态动作顺序:更换某型号A工位工装夹具→对接好数据总线航插、气管接头、电控接头→安装B工位工装夹具→按钮确认→系统自动识别,自动调出该型号的程序→人工再次确认→进入工作状态→换装完毕4. 工装配置表5.工装夹具技术要求:5.1夹具具有良好的刚性,具有足够的夹紧力;夹紧力≥350N。

夹紧的位置应为正基准面(夹紧面积≥70﹪定位面积),焊接工装上所有滑动部分要安装防焊渣和飞溅防护罩,护罩材料为黄铜皮或者紫铜皮,厚度为1.0mm以上;5.2 防错防漏,包括工件本身的正反倒装、前后倒装,相似工件、对称工件的防错装(附表格)及小件的防漏,传感器要易更换,螺母螺钉在夹具上必须有保护及检漏,漏件检测传感器选用IFM或巴鲁夫品牌(直径不小于8mm)并铜套保护距离焊缝大于20mm(特殊情况除外) ,零件传感器信号线需要与磁性开关信号线等一起采用红色软皮防烫管包裹,防止烫坏,不准使用传感器直接一根线到底的方式,感应距离不得小于5mm。

车身焊装总成控制系统设计说明

车身焊装总成控制系统设计说明

车身焊装总成控制系统设计说明天津爱信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郝春芳【摘要】车身焊装总成生产线是焊装主线中最为核心的生产部分[1],本文基于MPI/PROFIBUS DP通讯协议,利用S7-300系列PLC,设计了某焊装车间车身焊装总成生产线控制系统,主要对其设计原理和控制过程进行介绍。

【关键词】车身焊装总成;PLC;设计说明1 工作原理该控制系统采用Siemens S7-300系列PLC,分别设计左侧围控制箱,右侧围控制箱,地板控制箱及主控制机柜,分别安装在相应装置位置。

触摸屏采用MP 277-10寸触摸屏,安装在主控制机柜正面,方便工艺人员进行操作。

主站采用CPU 315-2 PN/DP,组合了MPI/ PROFIBUS DP-主/从接口,从站搭配ET 200S实现分布式组态,分别利用以太网及DP网络通讯的方式,将PLC、操作面板组成为一个车身总拼控制系统。

本套系统的工作原理为:系统采用一个主站、三个从站DP通讯的基本网络结构,通过以太网通讯至触摸屏。

首先通过触摸屏MP277选择生产模式,可设定自动生产模式或手动生产模式及其他参数,即把各种设定值传送到PLC,通过其内部程序,监控现场各设备(如气缸、电磁阀等)的运行,及时根据内部程序调整各设备及仪表的输出,并把故障及时传送给触摸屏,然后通过指示灯及音乐报警器进行报警提示,以人机对话的方式,提示现场操作人员处理故障,达到生产条件后,可根据自动生产工艺流程进行生产及相应操作,逐步完成“下车身/左右侧围上件-车身拼接-焊接部分-打开部分”一系列生产。

2 系统硬件在PLC主机柜内,主要布置有PLC控制系统1套,开关电源若干个,继电器若干个,电源开关若干个和电源端子排,左右侧板装分别配风扇和过滤网。

柜顶装有三色指示灯(红、黄、绿);主机柜正面安装黄色220V电源指示灯,红色系统故障指示灯,自复位按钮,紧急停车旋转复位按钮,以及触摸屏。

左侧围控制箱布置有1块IM151-1标准模块(用・57・于连接ET 200S和PROFIBUS DP的接口,并处理与PROFIBUS-DP主站的所有数据交换),若干块PM-E电源,1个电源开关,若干块I/O终端版和若干块DI/DO 卡件等,正面安装了24V电源指示灯。

涂装车间技术协议书模板

涂装车间技术协议书模板

涂装车间技术协议书模板甲方(委托方):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技术提供方):____________________鉴于甲方需要在涂装车间进行技术升级及优化,乙方拥有相关领域的专业技术及经验,双方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经友好协商,就甲方涂装车间技术升级及优化达成如下协议:第一条服务内容1.1 乙方根据甲方的需求,提供涂装车间技术升级及优化的方案设计。

1.2 乙方负责对甲方涂装车间现有设备进行技术评估,并提出改进建议。

1.3 乙方负责提供涂装车间技术升级所需的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

1.4 乙方负责对甲方涂装车间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第二条技术方案2.1 乙方应根据甲方提供的车间现状和需求,设计符合行业标准的技术升级方案。

2.2 技术方案应包括但不限于设备选型、工艺流程、环保要求、安全标准等内容。

2.3 技术方案经甲方确认后,乙方应按照方案执行技术升级工作。

第三条技术支持与服务3.1 乙方应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确保技术升级工作的顺利进行。

3.2 乙方应保证所提供的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符合甲方的要求和行业标准。

3.3 乙方应根据甲方的需求,提供定期的技术维护和升级服务。

第四条培训服务4.1 乙方应根据甲方的要求,对甲方涂装车间的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4.2 培训内容应包括设备操作、维护保养、故障排除等。

4.3 乙方应保证培训质量,确保甲方操作人员能够熟练掌握相关技术。

第五条质量保证5.1 乙方应保证所提供的技术升级服务符合甲方的要求和行业标准。

5.2 乙方应保证所提供的设备和技术服务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5.3 如因乙方原因导致技术升级服务不符合约定标准,乙方应负责无偿修复或更换。

第六条保密条款6.1 双方应对在合作过程中获悉的对方的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6.2 未经对方书面同意,任何一方不得向第三方披露、泄露或允许第三方使用上述秘密。

第七条违约责任7.1 如一方违反本协议约定,应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对方因此遭受的损失。

焊机技术协议书

焊机技术协议书

焊机技术协议书1. 引言本文档旨在确立焊机技术协议,规定双方在焊机技术合作中的权利和义务。

为了保障双方的利益,提高焊接质量和效率,特制定以下协议。

2. 协议内容2.1 焊机技术需求甲方(以下简称“需方”)对焊机技术存在以下需求:•需要一台适用于焊接不同材料的焊机。

•焊机需要具备高精度控制系统,确保焊接质量。

•希望焊机具备自动化操作功能,提高焊接效率。

•欲拥有焊机生产的相关技术文档和设备维护手册。

2.2 焊机技术提供乙方(以下简称“供方”)将提供以下技术支持:•为需方定制一台适用于不同材料焊接的焊机,并确保技术性能满足需方要求。

•焊机将配备精确的控制系统和自动化操作功能。

•供方将提供相关的技术文档和设备维护手册,确保需方能够独立进行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

3. 权利与义务3.1 需方的权利与义务•需方有权对提供的焊机技术进行评价和测试,并提供及时的反馈意见。

•需方应按照约定的支付方式和时间节点支付相关费用。

•需方应妥善保管提供的技术文档和设备维护手册,并不得向第三方透露或使用。

3.2 供方的权利与义务•供方有权根据需方的具体要求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与咨询服务。

•供方应按时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焊机和相应的技术文档、设备维护手册等资料。

•供方应确保提供的焊机技术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并承担相应责任。

4. 保密条款双方同意遵守以下保密条款:4.1 保密责任双方均对协议中涉及的技术信息、商业机密和合作事项承担保密责任。

未经对方书面同意,任何一方不得向外界公开披露或使用。

4.2 保密期限保密期限为协议签署之日起五年。

协议到期后,双方可根据合作需求进行适当的保密期限延长或解除。

4.3 违约责任在保密期限内,若一方违反保密约定导致泄露或损失,应承担赔偿责任,并受到可能的法律制裁。

5. 交付与验收5.1 交付方式供方将按照约定的时间和地点将焊机及相关技术文档、设备维护手册等交付需方。

5.2 验收标准需方可以对交付的焊机和相关文件进行验收。

焊接夹具技术协议书范本

焊接夹具技术协议书范本

焊接夹具技术协议书范本协议书编号:__________甲方(买方):__________乙方(卖方):__________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的原则下,就焊接夹具的技术要求和供应事宜达成如下协议,以资共同遵守:一、协议背景为了满足甲方生产需求,确保焊接工艺的稳定性和精确度,甲方决定向乙方采购焊接夹具。

甲乙双方经过充分沟通,达成一致意见,特制定本技术协议书,以明确焊接夹具的技术规格、质量要求、交货时间及售后服务等事项。

二、产品规格产品名称焊接夹具规格型号详见附件《焊接夹具技术参数表》。

乙方应根据该表格提供相应规格和型号的焊接夹具。

技术要求a. 材质要求b. 设计要求焊接夹具的设计应符合甲方提供的工艺要求和技术图纸,具备精准的定位和夹紧功能,能够适应不同工件的焊接需求。

c. 精度要求焊接夹具应具备高精度的加工和装配精度,夹具的公差应符合相关标准,以保证焊接工艺的准确性。

三、质量标准质量认证乙方提供的焊接夹具应通过ISO9001等相关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保证产品质量符合国际和国内的质量标准。

检验标准a. 外观检查检查焊接夹具的外观是否存在明显的机械损伤、缺陷或不良工艺。

b. 功能测试对焊接夹具进行功能测试,确认其夹紧、定位功能正常,操作灵活可靠。

c. 尺寸测量使用专业工具对焊接夹具的尺寸进行测量,确保各项尺寸符合技术参数表中的要求。

四、交货安排交货时间乙方应在协议签订后的______个工作日内完成焊接夹具的生产和交付。

具体交货日期应在双方确认的生产计划中明确。

交货地点交货地点为甲方指定的地址。

乙方负责将焊接夹具送达指定地点,并进行必要的装卸操作。

运输方式乙方应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确保焊接夹具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

运输费用由乙方承担,除非另有约定。

五、技术支持与培训技术支持乙方应提供焊接夹具的使用说明书、维护手册及相关技术资料。

若甲方在使用过程中遇到技术问题,乙方应提供电话或邮件等方式的技术支持,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最新设备技术协议

最新设备技术协议

企业公司技术协议协议编号:甲方:乙方:二零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总则1. 概况1.1本技术规范书适用于天津市通洁高压泵制造有限提供的清洗机组及辅件的功能设计、结构、参数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 2本技术规范书所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乙方保证提供符合现行技术规范书和现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3乙方提供的产品应完全符合买方以书面方式提出的有关各供货设备的技术条文。

1. 4在签订合同之后,甲方有权提出因规范标准和规程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一些补充修改要求,具体款项由甲、乙双方共同商定。

2、乙方的责任2. 1乙方应严格按照甲方的要求进行生产,保障甲方的需要。

2. 2乙方负责履行设备制造和交货进度。

乙方保证不能因正在履约的其它项目及其他任何原因,而影响到本投标设备按期保质保量的完成与交货。

2. 3乙方与甲方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二、设备明细及参数:35Mpa机组:50Mpa机组:50Mpa清洗机备件明细表50Mpa清洗机随机工具明细表:机组附件21/35型高压泵技术参数高压泵性质:高压柱塞泵高压泵型号:意大利UDOR GKC21/3型数量:一台套压力:350bar流量:21L/min驱动方式:电机驱动电机功率:15KW电机规格:普通4级电机输入转速:1460r/mi n泵速:1460rpm介质:一次性清水进水压力:1-2bar3D2-SZ型高压泵技术参数泵型号:3D2-SZ 数量:一台套箱体内的锻造曲轴常规流量:57L/min 柱塞直径:26mm 最高工作压力:50MPA 柱塞直径:26mm 泵介质:清水泵静吸入压力:2-3bar所需功率:55kw输入转数:1480转/ 分钟泵速:405三、交货期1、交货期:预付款到后20个工作日发货2、交货地点:宝光路1号四、制造及检验标准1.按买方提供技术文件。

2.卖方制造合同产品时所采用的标准、规范、使用的材料应符合国家最新颁发的现行有关标准规范。

3.卖方提供设备《使用维护说明书》和产品合格证。

焊机技术协议书范本

焊机技术协议书范本

焊机技术协议书范本甲方(需方):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供方):___________________鉴于甲方需购买乙方提供的焊机设备及相关技术服务,双方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经友好协商,达成如下技术协议:一、产品规格与技术要求1. 乙方应提供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行业规范的焊机设备。

2. 焊机型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额定功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工作电压:______________________5. 工作频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6. 焊接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7. 其他技术参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8. 乙方应提供详细的产品说明书和操作手册。

二、质量保证与售后服务1. 乙方保证所提供焊机设备为全新产品,无缺陷,符合甲方要求。

2. 乙方应提供至少一年的设备保修服务。

3. 保修期内,若设备出现非人为因素导致的故障,乙方负责免费维修或更换。

4. 乙方应提供及时的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

三、交货与验收1. 交货时间:乙方应在合同签订后____天内完成交货。

2. 交货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3. 甲方在收到货物后应在____天内完成验收,如有异议应及时通知乙方。

四、付款方式1. 甲方应在合同签订后____天内支付合同总价的____%作为预付款。

2. 余款在设备验收合格后____天内一次性支付。

五、违约责任1. 如乙方未能按时交货,应按日支付合同总价____%的违约金。

2. 如甲方未能按时支付货款,应按日支付未付款项____%的违约金。

六、不可抗力1. 因不可抗力导致不能履行或完全履行合同的,双方互不承担违约责任。

2. 不可抗力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灾害、战争、政府行为等。

七、争议解决1. 本协议项下发生的任何争议,双方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

T200-V10车型焊装车间项目技术协议

T200-V10车型焊装车间项目技术协议

T200-V10车型焊装车间项目技术协议技术协议编号:XXXX有限公司T200/V10车型焊装车间项目技术协议书目录一、项目前提说明一)、概述二)、产品和生产纲领信息三)、甲方厂房和公用动力四)、语言、设计软件、沟通二、供货范围一)、焊装车间整体布置和T200/V10车型工艺及装备设计二)、以下系统的设计、采购、制造、拆卸、包装、运输、落地、安装、调试三)、需要乙方提供资料四)、培训五)、售后服务三、工艺描述四、主要技术要求一)、主要设备分包预选供应商清单二)、主焊线焊接夹具的技术要求三)、输送机技术要求四)、EMS自行小车技术要求五)、安全系统的技术要求六)、电气控制系统的技术要求七)、能源参数八)、工装设备色彩要求九)、利旧工装拆卸运输要求五、功能验收、预验收、拆卸、包装、发货、运输、卸货、安装、调试、设备交付使用、问题整改、终验收六、甲乙双方的公用动力分工七、项目进度时间八、未尽事宜焊装车间生产线技术协议甲方:XXXXX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方”)乙方:(以下简称“乙方”)一、本项目前提说明一)、概述1、本条生产线为T200/V10两条旧有生产线的搬迁利旧改造,搬迁改造后实现两车型批量混线生产。

生产线实施原则是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2、本项目为乙方总承包合同,整个项目的进度管理、质量管理、现场管理等各项有关此项目的项目管理均由乙方负责,甲方全过程进行监控。

在本技术协议范围内,甲方不负责向乙方提供任何设备、任何工具、任何人员等。

有协议要求按照协议要求进行。

本项目所有新增的设备、工装、电气元件等不得使用二手货。

3、本项目任何过程中,乙方所有人员的食宿、饮水、交通、翻译等都由乙方自行处理,甲方不负责提供。

4、本项目的土建基础由甲方负责,乙方提出技术要求,乙方提出的有关需要甲方提前准备的工程(例如:土建、动能)等要求,甲方施工结束后书面通知乙方,在1个星期之内,乙方必须到现场进行实地勘察,确认是否满足其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协议编号:
XXXX有限公司
T200/V10车型焊装车间项目
技术协议书
目录
一、项目前提说明
一)、概述
二)、产品和生产纲领信息
三)、甲方厂房和公用动力
四)、语言、设计软件、沟通
二、供货范围
一)、焊装车间整体布置和T200/V10车型工艺及装备设计
二)、以下系统的设计、采购、制造、拆卸、包装、运输、落地、安装、调试
三)、需要乙方提供资料
四)、培训
五)、售后服务
三、工艺描述
四、主要技术要求
一)、主要设备分包预选供应商清单
二)、主焊线焊接夹具的技术要求
三)、输送机技术要求
四)、EMS自行小车技术要求
五)、安全系统的技术要求
六)、电气控制系统的技术要求
七)、能源参数
八)、工装设备色彩要求
九)、利旧工装拆卸运输要求
五、功能验收、预验收、拆卸、包装、发货、运输、卸货、安装、调试、设备交付使用、问题整改、终验收
六、甲乙双方的公用动力分工
七、项目进度时间
八、未尽事宜
焊装车间生产线技术协议
甲方:XXXXX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以下简称“乙方”)
一、本项目前提说明
一)、概述
1、本条生产线为T200/V10两条旧有生产线的搬迁利旧改造,搬迁改造后实现两车型批量混线生产。

生产线实施原则是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2、本项目为乙方总承包合同,整个项目的进度管理、质量管理、现场管理等各项有关此项目的项目管理均由乙方负责,甲方全过程进行监控。

在本技术协议范围内,甲方不负责向乙方提供任何设备、任何工具、任何人员等。

有协议要求按照协议要求进行。

本项目所有新增的设备、工装、电气元件等不得使用二手货。

3、本项目任何过程中,乙方所有人员的食宿、饮水、交通、翻译等都由乙方自行处理,甲方不负责提供。

4、本项目的土建基础由甲方负责,乙方提出技术要求,乙方提出的有关需要甲方提前准备的工程(例如:土建、动能)等要求,甲方施工结束后书面通知乙方,在1个星期之内,乙方必须到现场进行实地勘察,确认是否满足其要求。

5、所有影响进度的需求,需要乙方根据影响的时间长短相应的提前向甲方提出书面申请,否则造成的影响由乙方承担。

6、设计变更的处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如出现设计变更(产品或工艺)情况,由双方进行友好协商,原则上在进入加工制造阶段前的相关设计变更不另计费用,在进入制造阶段后相关变更需要双方确认好技术方案即开始实施,变更总额超出项目总额的0.5%以上的费用,则由双方商务部门协商。

7、本项目为利旧搬迁改造,除主线夹具大部分新制外,所有分拼夹具均为利旧,甲方需要对本项目完成车身工艺的现有利旧设备数量负责,如果出现设备数量不够的情况,由乙方负责提出追加,双方通过友好协商后,明确该新增设备的分工及费用。

8、本项目为利旧搬迁改造,夹具为众泰永康基地所使用多年的设备并且各性能数据严重缺失,夹具完整性、功能性及精度没有准确数据。

确保夹具搬迁到达铜陵现场后能够正常使用。

本方案是默认为夹具在理想状态下。

一但夹具在泰新现场使用出现问题,乙方可对夹具进行整改修复,所产生费用本合同中含有。

(如定位机构、气动元件、气路辅件、焊机焊钳等)
二)、产品和生产纲领信息
1、生产车型
T200车型与V10车型
T200车型/V10车型数据:技术协议签定后,提交给乙方;
数据提供时间见下表
2、本项目的生产节拍、纲领
产能:生产纲领为单班3万台/年,每班工作8小时。

生产条件:1班×300天、单班有效工作时间:8×0.9(开动率)=7.2小时。

生产节拍:T200车型与V10车型10JPH,259S/台。

共线要求:主焊线为T200车型与V10车型共线,其余分总成利旧原有设备不共线。

使用寿命:新制设备10年以上。

2.1、手工线操作者在单个节拍内的打磨电极时间为X/4秒(X为操作者单台车打的焊点数)
2.2、手工线操作者在单个节拍内的焊点撬检时间(秒)为X*5*5/单班产量(X为操作者单台车打的焊点数)。

2.3、电极打磨时间和焊点撬检时间必须包含在单个时间节拍内
2.4、车间整体工作效率≥85%,供应商须计算并提供足够缓存数量来确保效率。

三)、甲方厂房和公用动力
1、甲方厂房的大门高度为4.5M,宽度为4M。

乙方需要根据甲方的厂房的相关规格和要求选择合适的运输设
备和包装箱。

否则造成的影响由乙方负责。

2、甲方工厂的本项目厂房已经开始施工。

厂房结构:轻钢结构。

厂房温度:(屋架下弦处)-5℃---40℃。

3、厂房的地基的承载为3吨/平方米。

特殊设备基础及构造由乙方提供给甲方。

4、甲方工厂的供电、供水、供气的参数如下:
供电:三相、交流、380V±10%,50HZ±0.5%;单相、交流、220V±10%,50HZ±0.5%。

循环水:温度≤32℃。

供气:压缩空气压力为0.4-0.6Mpa,无任何润滑剂。

其他气体、水蒸汽等均无。

CO2气、Ar气根据需要采用气瓶进行供气。

四)、语言、设计软件、沟通
1、本技术协议以及本项目产生的任何文件都必须以中文为基准语言。

如果发生任何歧义,都以中文加附图为准。

2、双方往来的相关信息沟通、传递采用中文。

乙方采购的标准设备的相关说明书、合格证采用英文或者中文,乙方自己(包括分包商)提供的文件、图纸、资料等采用中文。

3、本项目中的3D设计软件为CATIA V5版本、2D设计软件为Autocad2007版本(格式为CATProduct、CATPart,DWG)、数字化仿真用ROBCAD提供原始文件。

要求文件中的结构、装配等必须非常清晰,每份文件必须提交相应的目录。

4、在信息交流方面,双方要求使用书面文件,在书面传真过程中,双方必须进行签字回传确认。

5、本项目产生的经过双方签字确认的文件或备忘录或会议记要等具有同本技术协议同等的法律效力。

(本技术协议生效后)
6、乙方主要的外购件选型、设备选型、电气元件的选型、设计图纸等必须经过甲方书面签字认可后,才可以进行购买或投入制造,否则所造成的损失由乙方负责。

二、供货范围:
本项目为交钥匙工程,工程及设备的设计,合理性、可行性论证、加工制造、部件采购、运输、安装调试等设备最终正式验收前所有工程环节,如无特殊说明,都属于乙方责任范围。

乙方应对供货范围内最终交付的工装设备的数量和质量负责,最终需完全满足甲方量产要求。

一)、焊装车间整体布置和T200/V10车型工艺及装备设计
1、焊装车间生产线(两车型混线)的整体平面布置。

1.1、乙方设计详细的线体布置图,它包括生产线及工作站的工艺设备的布置、物流布置、安全门的位置、紧急停止开关(两个相临的紧急开关的距离不超过20米)、料箱位置、防撞装置等。

布置图应包含地面、空中布置,如操作平台高度、断面、空中输送装置断面图。

1.2、设备的布置应充分考虑人的操作性及设备维修的方便性,便于维修人员接近设备需维修的部位。

1.3、乙方设计时应考虑现场情况,处理与环境以及与地面情况有关的问题(如:地平度、混凝土的质量和厚度,冷却循环水管网、车间内动力管网、输送设备高度等…)。

1.4、每个工位应有详细的工位布置图。

1.5、每个工位要有工位编号标牌,标牌要求同一高度,图纸会签时确认。

乙方按照甲方提出的初步平面布置图进行重新细化,达到能施工的程度,参考《铜陵泰新焊装车间平面布置图》。

乙方必须对最终的平面布置进行负责,在合同签定并得到最新工厂布置图后,2周内将初版的平面布置(基础要求)提交给甲方。

1.6、工艺开发过程参考下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