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及答案(中考考点专项训练汇总) (1)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物质属于晶体的一组是()A.海波、玻璃B.沥青、蜂蜡C.金属、松香D.冰、海波2.如图所示,小鹏在收到的快递海鲜包装中发现装有冰袋,冰袋在海鲜运输中所起到的作用是()A.熔化吸热B.凝固放热C.汽化吸热D.升华吸热3.在水凝固成冰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不变,从外界吸收热量B.温度降低,向外界放出热量C.温度升高,从外界吸收热量D.温度不变,向外界放出热量4.如图中表示晶体凝固图像的是()A.B.C.D.5.在0℃的环境中,把一块﹣10℃的冰投入0℃的水中,将会发生的现象是()A.冰全部熔化B.冰有少部分熔化C.水有少部分凝固D.冰和水的原有质量不变6.如图所示,将一支盛水的试管插入足够多的冰水混合物中,那么试管中的水A.很快就会结成冰B.只要经过足够长的时间,水肯定会结成冰C.在短时间内水不会结成冰D.时间再长水也不会结成冰7.当某晶体物质的温度正好是熔点或凝固点时,它的状态为A.一定是固态B.一定是液态C.可能是液态D.一定是固态、液态共存8.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AB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升高,它的熔点也在升高B.在第6min时该物质开始熔化C.该物质熔化过程用时6minD.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二、填空题9.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有:晶体有规则,而非晶体的碎块没有规则形状,晶体有点,而非晶体没有。
10.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为“化雪”过程的物态变化是,在这个过程中雪要(选填“吸热”或“放热”),从而使周围环境的温度(选填“升高”或“降低”)。
11.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熔化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此固体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CD段是态。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第二节熔化与凝固同步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第二节熔化与凝固同步练习(含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第二节熔化与凝固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 “糖画”是我国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以糖为材料来造型。
如图所示,先把糖加热成糖汁,在绘制造型时,用汤勺舀起糖汁,在石板上飞快地来回浇铸,画出各种造型后,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粘在竹签上即可。
关于“糖画”制作过程中糖的吸、放热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直在吸热B. 一直在放热C. 先放热,后吸热D. 先吸热,后放热2. 图甲为探究冰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为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实验装置。
已知标准大气压下,冰和碘的熔点分别是和。
对比两实验有以下判断:冰和碘都经历了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冰和碘在物态变化过程中都需要吸收热量,这两个判断( )A. 只有正确B. 只有正确C. 都正确D. 都错误3. 图示为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的图象。
根据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B. 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C. 在第,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 在第到第之间,由于物质温度不变,所以不吸收热量4. 如图所示是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由此可判断( )A. 海波是非晶体B. 海波的熔化时间是C. 海波的熔点是D. 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5. 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由于熔化形成的是( )A. 立春时节冰化成的水B. 白露时节草叶上的露珠C. 大雪时节落在地上的雪D. 冬至时节房檐上的冰挂6. 下表列出了几种晶体的熔点,可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固态氢固态酒精固态水银金钢钨A. 在时,氢是固态B. 灯丝用钨制成,不容易熔化C. 钢掉入纯金水中一定不会熔化D. 水银温度计在时不能使用7. 用打印技术可以打印钛合金眼镜架。
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吸收热量变成液态,再定型成为镜架。
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熔化和凝固B. 升华和凝华C. 汽化和液化D. 液化和凝固8. 如图所示是北京冬奥会上的人工造雪机。
(中考)物理《熔化和凝固》专项模拟练习(含答案) (678).doc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熔化和凝固》测试卷学校: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2分)图1是海波的熔化图象,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海波在BC段没有吸热 B. 海波在CD段是气态C.海波的熔点是48℃ D. 6 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2.(2分)如下图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由图可知此种物质为__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点为_________℃。
3.(2分)如图是小明绘制的某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图线中间的水平线段表示这段时间内物体不吸热B.图线可能是冰的熔化过程]C.图线可能是蜡的熔化过程D.图线表示晶体的熔化过程4.(2分)如图是某种物质的熔化图像,根据图像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物质是一种晶体B.该物质的熔点为50℃C.图像中的BC段表示该物质的熔化过程D.在第10分钟时该物质的状态为液态.5.(2分)初冬的某个夜晚,放在屋外的金属盒内的水结了冰,这说明夜里的气温()A.一定比0℃低B.可能是0℃,也可能比0℃低C.一定是0℃D.可能是0℃,也可能比0℃高.6.(2分)雕塑艺术家在塑造铜像的时候,需要把铜水灌入模具中。
图2的四幅图象里能正确反映铜像成型过程的曲线是()7.(2分)我们在冬天睡觉时会盖上被子,但夏天卖冰棍的人也会用被子把冰棍盖上,这其中的主要理由是()A.防止冰棍被破坏B.防止冰棍因吸热而熔化C.防止冰棍的冷气跑掉而熔化D.防止外界的温度传给冰棍.8.(2分)在 0℃的房间里,把正在熔化的冰块投入到 0℃的水中,过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质量增多B.冰质量增多C.水和冰质量不变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9.(2分)在北方寒冷的冬季,把室外冻得冰冷的一些冻梨拿到屋子里,浸没在冷水盆中,则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盆中一部分水结冰,梨的温度不变B.盆中有水结冰,梨的温度不变C.盆中的水都结成冰,梨的温度降低D.盆中的水都结成冰,梨的温度不变.10.(2分)如图,这是某种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二节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熔化)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二节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熔化)含答案知识点熔化和熔点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熔化的是()A.食盐放入水中变成盐水B.冰变成水C.铁块在炼铁炉中变成铁水D.玻璃在高温下变成液态2.用手分别接触温度相同的冰和水,会觉得冰比水凉,这是因为()A.冰的温度比水低B.冰熔化时要从手上吸收大量的热C.冰是固体,水是液体D.这是人的错觉3.要使物体冷却,用质量相等的0℃的冰和0℃的水,冰的效果好些是因为()A.冰比水凉B.冰的温度比水低C.冰容易传热D.冰熔化成水需要吸热,可使物体的温度降低得更多些知识点晶体和非晶体4.下列物质中,均属于晶体的一组是()A.沥青、石蜡、钻石B.萘、铁、松香C.海波、冰、水银D.水晶、玻璃、金属知识点熔化吸热5.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的原因是()A.没有吸收热量B.吸收的热量正好等于放出的热量C.吸收的热量用来使晶体熔化D.吸收的热量用来使晶体变为非晶体6.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晶体和非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B.晶体和非晶体吸收热量时都可能变成液体C.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且温度保持不变D.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慢慢地变软、变稠、变稀,最后变成液体7.化雪时天气格外寒冷,原因是()A.晶体熔化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致使气温更低B.晶体凝固时放热,使气温更低C.晶体凝固时吸热,使气温更D.以上说法都不对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吸热时,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放出热,温度一定下降C.物体在物态变化的过程中,无论吸热还是放热它的温度都将保持不变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9.玻璃在200℃时开始融化,当温度上升到300℃时还没有熔化完,这说明()A.玻璃是晶体B.玻璃是非晶体C.玻璃不会完全熔化D.玻璃的熔点高于300℃10.冬天,将一块冰从寒冷的室外拿进温暖的房间内,下列描述中符合事实的是()A.冰立即熔化,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B.冰不会立即熔化,但冰的温度会逐渐升高C.冰立即熔化,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D.冰不会立即熔化,冰的温度也不会升高11.炎热夏天的中午,柏油马路会变软,这是因为()A.柏油是晶体,受热后达到熔点开始熔化B.柏油是晶体,受热后未达到熔点,所以先变软C.柏油是非晶体,受热后达到熔点就变软D.柏油是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受热后逐渐变软答案1.A2.B3.D4.C5.C6.B7.A8.D9.B10.B11.D。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测试:第3章第2节 熔化和凝固

3.2熔化和凝固1.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的是()A.湿衣服晾干B.把白糖加水后化成糖水C.树叶上的露珠D.春天到来,江河中的冰化成水【答案】D【解析】A.湿衣服晾干了,液态的水变为气态的水蒸气,是汽化现象;B.把白糖加水后化成糖水,属于扩散现象,不是物态变化;C.树叶上的露珠,气态的水蒸气变为液态的水,是液化现象;D.春天来了,江河中的冰化成了水,固态的冰变为液态的水,是熔化现象;故选D.【点睛】熔化是指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冰是固态,水是液态,冰变成水是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据此解答!2.下列固体中属于晶体的是()A.沥青B.冰C.松香D.石蜡【答案】B【解析】沥青、松香、石蜡没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都属于非晶体;冰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属于晶体,故选B。
考点: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3.2015年5月26日印度出现高温天气.首都新德里的一条道路上的沥青被烤化,斑马线变得扭曲模糊,如图所示.关于这个情景的说法正确的是()A.沥青被烤化属于熔化现象B.沥青属于晶体C.沥青被烤化过程放热D.沥青被烤化时其温度降低【答案】A【解析】沥青被烤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A正确为答案。
沥青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因此沥青属于非晶体,故B错误。
沥青熔化过程中吸热,凝固过程中放热,故C错误。
沥青被烤化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故D错误。
4.市场上有一种“55℃保温杯”,外层为隔热材料,内层为导热材料,夹层间有“神奇物质”.开水倒入杯中数分钟后,水温降为55℃且能较长时间保持不变.“神奇物质”在55℃()A.一定处于固态B.一定处于液态C.一定处于固、液混合态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答案】D【解析】根据题目中的描述可知,此物质属于晶体,有固定的熔点为55℃,处于熔点温度的物质的状态可能为液态,也可能为固态,还可能是固液共存的状态,故应选D。
5.北方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使窖内的温度不会过低,菜不致冻坏,这主要是因为() A.水是热的不良导体,不善于传热B.水的温度比气温高C.水结冰时要放热D.水能供给蔬菜水分【答案】C【解析】冬天在菜窖中放几桶水,水受冷就会凝固,凝固要放出热量,使菜窖的温度不至于过低而将菜冻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32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 含答案.doc

A 、-40°C 的水银变成0°CB 、冰变成C 、食盐放入水中化成D 、玻璃在高温状态下变成液态A 、用水效果好,因为水容易B 、用冰效果好,因为冰温C 、用水和冰的效果D 、用冰的效果好,因为冰熔化时D .以上三种都有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3. 2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 (含答案)1.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的原因是( )A .没有吸收热量 C .吸收的热量用来使晶体熔化B .吸收的热量正好等于放出的热量 D .吸收的热量用来使晶体变为非晶体2. 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物质 熔点/°c 沸点rc酒精 -117 78水银 -39 357铅 328 1740A. 气温接近-50°C 时,应选用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B. 铅的凝固点是-328 °CC. -39°C 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D. 80°C 的酒精是液态3. 探究“冰熔化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实验,把碎冰装在大试管中,将大试管放在水中加热,实验中发现冰熔化的 速率过快,记录数据太少,下列方法能够延长熔化时间的是( )A. 降低冰的初温B.提高水的初温C.增加冰的质量D.停止搅拌4. 在一次“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小志同学发明了一种“神奇恒温杯”,他在双层玻璃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海波晶体(熔点为48 °C),开水倒入杯中后,水温会迅速降至48 °C 左右,并能较长时间保持水温不变。
此杯 能迅速降低水温主要是利用海波( )A. 汽化吸热 B .熔化吸热C.液化放热D.凝固放热5. 每到夏日都会有部分地区出现高温天气,一些道路上的沥青会被烤化,斑马线变得扭曲模糊,关于这种情景下列符合上述叙述的图象是6、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熔化的是:7、用质量相等的水或冰冷却食品时:8.某物质凝固点是8 0 °C,在8 0 °C时该物质所处的状态时(A. 一定是固态 B . 一定是液态C固液共存9.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信息正确的是(A.海波是非晶体B.海波在AB段是液态C.海波在BC段吸热,温度不变1 I a iolJ图2 酎旬/min D. 海波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用时约8min10. 冻豆腐做菜味道鲜美,原因在于内部有许多小孔,这些小孔的成因是() A.豆腐自身冻缩形成的B.豆腐里的水先凝固成冰,再熔化成水形成的C. 外界的冰扎进豆腐形成D.豆腐自身膨胀形成的11、 某固态物质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请分析并回答:(1) 这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的—图象(选填“熔化”或“凝固”)(2) 第lOmin 时该物质处于—态(选填“固”或“液”)。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二节熔化和凝固习题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二节熔化和凝固习题含答案一、课内练习知识点1:物态及其变化1.水变化万千,它不仅可以变成云、雨、雪,而且还可以化为露、雾、霜。
其中雪、霜属于_______态,雨、露属于______态。
(均填“国”“液”或“气”)2. 2.下列现象中没有发生物态变化的是( )A.扫地时灰尘到处飞舞B.洒在地上的水变干C.早晨地上的霜变成水D.冰雕化了知识点2:熔化和凝固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熔化或凝固现象的是( )A.冬天,湖面结冰B.夏天吃冰棒解热D.糖放入锅内,加热变成糖浆C.糖放入水中变成糖水4.在工厂里用铜块浇铸铜件的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凝固B.熔化C.先熔化后凝固D.先凝固后熔化知识点3:晶体和非晶体熔点和凝固点5.在标准大气压下,萘的熔点是80℃,则此温度下的萘( )A.一定是固态B.一定是液态C.一定是固液共存态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知识点4:熔化吸热、凝固放热6.冬天穿棉衣可以有效阻止人体热量向外散发,使人感到暖和,而棉衣自身并不发热。
据说法国准备生产一种夹克,其衣料纤维中添加了一种微胶囊,这种胶囊所含物质在常温下呈液态,温度降低时会结晶,人们穿上它气温较高时,胶囊中的物质_______,使人感到凉爽;气温降低时,胶囊中的物质_______,使人感到温暖。
课时达师7.北方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使窖内的温度不会14.如图过低,菜不致冻坏,这主要是因为( )A.水是热的不良导体,不善于传热B.水的温度比气温高C.水结冰时要放热D.水能供给蔬菜水分8.市场上有一种“55℃保温杯”,外层为隔热材料,内层15.深为导热材料,夹层间有“神奇物质”。
开水倒入杯中伤数分钟后,水温降为55℃且能较长时间保持不变。
然“神奇物质”在55℃( )A.一定处于固态B.一定处于液态C.一定处于固、液混合态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9.在北方的冬天,汽车驾驶员常用水和酒精的混合液作为汽车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这是由于这种混合液具有( )A.较低的沸点B.较低的凝固点C.较高的凝固点D.较好的冷却效果10.(易错题)两盆水里面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盆放在阳光下,一盆放在阴凉处,在盆内冰块均未熔化完前,两盆水的水温相比( )A.在阴凉处的那盆水的温度高B.两盆水温度一样高C.在阳光下的那盆水的温度高D.无法确定11.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由表格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铜锅熔化钢块B.铜球掉到铁水中不会熔化C.在-265℃时氢气是固态D.-40℃的气温可用水银温度计测量12.的冻豆腐以其孔隙多、弹性好、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深受喜爱,人们制作冻豆腐主要是想办法去除新鲜豆腐中的水分。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情景中属于物态变化的是()A.一块铁放在炉子上烧红了B.阳光下,小雪人“流汗”了C.玻璃杯被打碎D.一瓶水,越喝越少2.关于熔化和凝固之间的联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熔化和凝固是互逆的过程B.发生熔化和凝固时,必须达到一定温度才能进行C.晶体熔化和凝固时,温度都保持不变D.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3.如图,燃烧的蜡烛会流下烛液,在太阳下蜡烛也会变软。
分析蜡发生熔化需要的条件是()A.需要吸热B.必须放热C.不一定吸热D.不能确定4.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对釜的铸造有“铁化如水,以泥固钝铁柄勺从嘴受注”这样的记载,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铁化如水”这个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这个过程中铁温度不断升高B.这是一种凝固现象C.这是一种熔化现象D.在这个过程中铁不断放热5.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物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如图中表示球内材料熔化图像的是()A.B.C.D.6.根据下表中所列出的几种物质的熔点,判断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物质名称固态水银金铜钢固态氢熔点/℃-39 1064 1083 1515 -259A.在-265℃时,氢是液态B.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C.钢可以用铜锅来熔化D.水银温度计在低于-40℃时不能使用7.如图所示,把装有﹣4℃碎冰的大试管放入装有﹣4℃碎冰的大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加热,在烧杯内的冰没有熔化完的过程中,试管内的冰()A. 熔化一小部分B. 全部熔化C. 不会熔化D. 温度高于0℃8.如图甲所示为小松探究“海波的熔化特点”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海波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熔化和凝固同步试题(中考典型考点)知识点1 熔点和凝固点例 1 下表中列出了几种物质的熔点,根据表中的数据,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在-265℃时,氢是固态B.纯金掉人钢水中不会熔化C.水银温度计在-40℃时不能使用D.把铜、金、钢放在一起加热,铜先熔化解析:从表中可以看出,由于固态氢的熔点是-259℃,则其凝固点也是-259℃,即当温度低于-259℃,氢为固态,A正确;钢的熔点大于金的熔点,当钢变为钢水时,金早已熔化,B错误;由于水银的凝固点为-39℃,所以在-40℃时,水银已凝固而失去测温性能,故C正确;但当铜、金、钢放在一起加热时,由于金的熔点最低,所以金最先熔化,故D错误。
答案:BD【解法点拨】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而晶体有,且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当物质的温度高于其熔点时就会熔化,低于其凝固点时就会凝固,所以根据物质所处的温度可以判断物质所处的状态。
知识点2 熔化吸热凝固放热例2 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半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A.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 C.一点也不熔化 D.无法判断解析:根据题意,大试管和烧杯中均有碎冰。
对烧杯加热,烧杯内的冰块吸热熔化,当烧杯内的一部分冰块熔化后,烧杯内为冰水混合物,它的温度为0℃不变,大试管放在烧杯里,与烧杯内的冰水混合物之间没有温度差,不能吸热,所以试管内的冰不会溶化。
答案:C【解法点拨】在判断晶体是否熔化(或凝固)时,要根据晶体熔化(或凝固)时必须满足两个条件进行分析:一是温度要达到熔点(或凝固点);二是要不断吸收(或放出)热量。
即物体间必须存在着温度差,否则不能吸、放热。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熔化和凝固同步试题(中考典型考点)【本节知识点】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及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基础达标测试】1、炎热的夏天,放在碗中的冰棒慢慢的熔化,在熔化的过程中冰棒的温度()A.降低 B. 不变 C.升高D.先降低后升高2、松香在熔化过程中会()A.放热,温度不断降低 B.吸热,温度不断升高C.吸热,温度不变 D.放热,温度不变3、在 0℃的房间里,把正在熔化的冰块投入到 0℃的水中,过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质量增多B.冰质量增多C.水和冰质量不变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4、海波的熔点是 48℃,那么 48℃的海波是()A.固态B.液态C.固液共存D.以上三种状态都有可能【能力提高训练】5、下雪天,路面上积有厚厚的一层白雪,为了使雪很快熔化,常看到洒水车往路面上喷洒盐水,这是因为()A.盐水使冰的熔点降低B.盐水使冰的熔点升高C.盐水使冰的温度升高到0 ℃而熔化D.洒上盐水后,雪变成了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 ℃,而使冰熔化6、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在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如图所示.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A.也熔化一部分B.全部熔化C.一点儿都没熔化D.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熔化7、甲、乙两盆水里都有冰块,甲盆中的冰多些,乙盆中的冰少些;甲盆放在阳光下,乙盆放在背阴处,在两盆里冰块都还未完全熔化时,那么()A.甲盆水的温度比乙盆水的温度高B.乙盆水的温度比甲盆水的温度高C.两盆水的温度相同D.不用温度计测量无法比较两盆水的温度8、如图是对冰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A.BC段是一个放热过程 B.冰的熔点是0℃C.CD段该物质处于气态 D.DE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9、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冰的熔点是℃,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在第6min该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2)另一个小组为了使物质更快受热,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你认为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10、小阳学习了热学知识后,知道晶体凝固过程会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由此引发了他的思考,晶体凝固过程放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1)他猜想:晶体凝固过程放热的多少可能与晶体的质量有关.你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阳根据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探究:取不同质量的海波让它们刚好完全熔化,迅速放入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两烧杯冷水中.如右图所示,待海波刚凝固完毕后,迅速用温度计测出各自烧杯中水的温度,通过比较________来确定质量不同海波凝固过程放热的多少.(3)在探究过程中,小阳发现海波凝固完毕后,温度计示数变化不太显著,请指出造成此现象韵一种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B 2.B 3.C 4.D 5.A 6.C 7.C 8.B9.(1)0;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固液共存状态; (2)物质受热不均匀.10.(1)晶体凝固过程放热的多少可能与晶体的种类有关(其它合理说法均可得分)(2)温度计升高的示数(其它合理说法均可得分)(3)烧杯中水的质量太大(其它合理说法均可得分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熔化和凝固同步试题(中考典型考点)快乐套餐1.用钢浇铸铜像的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一个凝固过程B.一个熔化过程C.先熔化后凝固D.先凝固后熔化2.在图 1.3-6四个图像中,表示海波熔化的图像是()图1.3-63.水的“自白”:我是水,我现在的体温如图1.3-7所示,并且我还在放热.请你告诉我,我现在的体温是℃,我正在(填“熔化”或“凝固”).图1.3-74.在日常生活中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给我们带来不利影响的事例有、.5.上物理课复习时,老师写下一副热学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和,反映的一个共性是.6.甲、乙两个试管中装有白色粉末状的物质,要判断哪个试管中装的是晶体,哪个试管中装的是非晶体,张海采用如图1.3-8装置,对两试管分别加热,并绘制出图像.(1)图1.3-9中,是晶体,是非晶体(填“甲”或“乙”);图1.3-8 图1.3-9(2)实验中将试管放人水中加热,它的好处是,为达到这个目的还应采取的措施有:.7.冬季,菜农贮菜时,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如图 1.3-10甲,这利用了.高烧的病人常用冰袋降温(如图1.3-10乙),这利用了.图1.3-108.根据最新的天气预报,晚上气温将继续下降,这可急坏了橘子场主,因为严寒的天气可能毁掉一年的收获.怎么办?农场主只好吩咐他的工人给橘子树喷水,随着气温降低,水结成了冰(如图 1.3-11),橘子保住了.请你说说农场主这样做的物理原理.图1.3-119.当我们买来冻鱼、冻鸡、冻肉等食品时,为了化开冰把它放在凉水中浸泡.泡到相当长时间,就会发现冻鱼外面结了一层冰.当这层冰的厚度不再增加时,揭掉鱼身的冰层可见到鱼已化冻,有人把这种现象说成是“冷水拔冰”.请你解释为什么要用冷水而不用热水?10.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一定为0℃吗?请设计实验用温度计测一测,并说明理由.11.随看生活水平的提高,热疗已走进我们的生活,如家里的“热敷”(如图1.3-12).市面上的“足疗”、体育场上的“蜡浴”.其中“蜡浴”就是将熔化的蜡用刷子刷在肿胀部位,一段时间后,肿胀消失,疼痛减轻.请问“蜡浴”运用了什么物理原理?图1.3-1212.为了从酒精和水的混合溶液中分离水和酒精,张明同学依据已学过的知识,提出了一种方案.依据水和酒精凝固点不同可将水和酒精分开.为此,他利用家中电冰箱的冷冻室做了如下实验:他将配有不同比例的水和酒精的混合物放入冷冻室中,并用温度计监测混合液的温度,定时观察,他所测的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说明:所用冰箱的冷冻室的最低温度为-8℃.(1)请你仔细看一看表中的数据和记录的现象,张明同学是否能将水和酒精从混合液中分开?(2)在水中添加酒精对水的凝固点有何影响?(3)这个结论在实际中有何应用?13.(海口实验区中考题)关于“纯水和盐水哪一个结冰更快”这一问题,小红作出了如下猜想:纯水可能比盐水结冰更快.利用家中冰箱和其他器材,请你设计实验对小红的猜想加以验证.14.在做研究某物质熔化时的规律的实验时得出如下数据:加热时间(分)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温度(℃)64 68 72 76 80 80 80 80 84 88 92 96 则由上表可知:(1)此物质一定属于体(填“非晶体”或“晶体”);(2)此物质的熔点是,开始加热8分钟时,物质处于态;(3)在图1.3-13中用笔线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图 1.3-1315.阅读材料冰冻豆腐寒冷的冬天,吃上一碗热乎乎的“冻豆腐”,那真算得上是一种别具风味的美菜.豆腐本来是光滑细嫩的,冰冻之后,它的模样为什么会变得像泡沫塑料呢?豆腐的内部有无数的小孔,这些小孔大小不一,有的互相连通,有的闭合成一个个小的容器,这些小孔里面充满了水分,我们知道,水有一种奇异的性质:在4℃时,它的密度最大,体积最小;到0℃时,结成冰,这时体积不是缩小而是胀大了,比常温水的体积要大10%左右.当豆腐的温度降到0℃以下时,里面的水分结成冰,原来的小孔便被冰撑大了,整块豆腐就被挤压成网络形状.等到冰融化成水从豆腐里跑掉以后,就留下数不清的孔洞,使豆腐变得像泡沫塑料一样,冻豆腐经过烹饪,这些孔洞里都灌进了汤汁,吃起来不但富有弹性,而且味道也格外鲜美可。
近年来,工业生产上出现了一种巧妙的新工艺“冰冻成型”,也是冰冻膨胀原理的应用,办法是:根据零件的形状用强度很大的金属,做一个凹形的阴模和一个凸形的阳模,把要加工的金属板放在这两个模的中间,在阳模和密闭的外壳之间,灌满4℃左右的水,然后把这个装置冷却到0℃以下.这时,由于水结冰,体积变大,所产生的巨大力量把阳模压向阴模,便会把金属板压成一定形状的部件.由于水在4℃时,密度最大,体积最小,水温低于4℃时体积反而增大,所以,在4℃时水就不再上下对流了,因此,到了冬季,寒冷地区的江河湖泊,表面上虽然结了厚厚的冰层,但下面的水的温度却保持在4℃左右,这就给水生物创造了生存的环境.冰冻也会给人们带来危险,它能使水缸冻破,自来水管冻裂.因此在冬季来临的时候,要及时做好保暖防冻工作.回答下列问题:(1)读了这篇文章后,你学到了一些什么知识?(2)冰冻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好处,也带来了许多危害,除文章中提到的你还能列举一至两例吗?参考答案[探究体验] 低;不同;冰箱中,并插上温度计;盐水;水凝固时水中含盐量越多,凝固点越低[快乐套餐] 1.C 2.D 3.0;凝固 4.雪熔化时气温降低;钢水倒入模型凝固时要放出大量的热 5.凝固;熔化;水溶化和凝固时温度不变 6.()乙;甲(2)使固体均匀受热,用水传热,增大受热面;装入试管中的固体不宜过多;试管内外温差保持2~3℃左右 7.水凝固放热;冰熔化吸热8.水凝固放热,使橘子温度不致降得太低9.因冷水较热水易凝固,水凝固时放热,使食品上的冰较易熔化10.当外界气温升高时,冰水混合物中的冰熔化,熔化时温度保持0℃不变;当外界气温降低时,水凝固成冰,凝固时温度保持0℃不变,所以无论外界气温怎样,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均为0℃11.蜡凝固放热,人体吸热后,加快血液流动12.(1)不能(2)会使水的凝固点降低(3)寒冷地区汽车循环水中加少量酒精可以防止循环水在低温下结冰13.(1)取两个相同的杯放人相同的水,其中一杯加盐一杯不加盐;(2)将两杯水同时放入冰箱,每过5分钟观察一次效果14.(1)晶体(2)80;固(3)图略15.(1)水凝固成冰体积增大;水在0℃~4℃之间温度升高体积减小,温度降低体积增大;湖底温度为4℃(2)内燃机内冷却水在冬天结冰易冻破机体;黄河水在冬天凝固堵塞河水流动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熔化和凝固同步试题(中考典型考点)[知识提要]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