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中语文《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教案(苏教版选修《唐解读

合集下载

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导学案专题七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专题整合Word版含解析

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导学案专题七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专题整合Word版含解析

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导学案专题七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专题整合Word版含解析专题整合词词,亦称“乐府”、“长短句”、“诗余”、“琴趣”等,是我国古代诗歌园地中的一朵奇葩。

约始于南朝,定形于中晚唐,盛行于宋代。

原指合乐歌唱的歌词,故又称为“曲”或“曲子词”等。

后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或称“倚声”。

再后,则依前人作品的字数、句数、声律、韵律而填定。

自此,方与音乐分离,成为诗的别体,故称为“诗余”。

词有“令”、“引”、“近”、“慢”等。

“令”一般较短,“引”、“近”一般较长,“慢”又比“引”、“近”长。

根据字数又分为“小令”、“中调”、“长调”:小令,限58字以内;中调,指59字至90字;长调,指91字以上者。

词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的区别:单调的词往往是一首小令;双调就是把一首词分为前后两阕,有的是小令,有的是中调或长调;三叠就是三阕,四叠就是四阕,一般三叠、四叠词很少见。

词的格律,即词律,其特征是:①字数一定。

每一词调都规定一定字数。

短的如《十六字令》只有16个字,长的如《莺啼序》有240字。

②讲究平仄。

③句式参差不齐。

少的为一字句,多到十几字句,各种句式都有。

④押韵的位置各个词调不同。

有上下句押,有隔一句押,有隔二句押,有隔三句押,还有句中押;有一韵到底的,也有中间换韵的。

古诗中的修辞一、理论讲解本专题诗歌中《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中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十分典型,它属于高考中“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考点范畴。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它要求语言精炼而形象,音调和谐而有鲜明的节奏和韵律。

诗人在写作时感情特别强烈,想像特别丰富,所有这些,都依靠修辞手法。

因此,掌握常用的修辞手法,明确其作用,对理解和鉴赏古代诗歌是很有帮助的。

下面来介绍一下古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方法(修辞格):诗歌中常称之为“比”。

“比者,以此物比彼物也。

”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做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苏教版】语文选修系列《唐诗宋词选读》导学案: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教师用)

【苏教版】语文选修系列《唐诗宋词选读》导学案: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教师用)

高二语文导学案——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命制人:时间:【学习目标】1、通过品味名言警句,对诗词描写的形象及手法的赏析,了解花间词、南唐词的艺术风格。

2、透过唐五代词独特的艺术特点,探究词中蕴含的深刻意蕴,体悟唐五代时期独特的文人情怀。

3、积累古典诗词中带有特定情怀的意象、词语,为进一步鉴赏宋词打下基础。

【知识链接】【知识链接】1.词的常识:又名诗余、长短句。

分上、下片。

词牌一般与词的内容无关,规定词的格律、字数、句数。

个别词作特殊。

比如姜夔的《扬州慢》。

词的鉴赏要点和诗基本一致,只是要特别留意宋代词人的创作心境和上下片的转折过渡句。

2.唐五代词分为花间词和南唐词两大词派。

(1)花间词派得名于后蜀赵崇祚所编的《花间集》。

这是唐五代词人词作的一部总集,其中收录的十八位词人除温庭筠、皇甫松、和凝外,多是蜀地人,其余的也是或流亡蜀地,或在蜀地做官,因此,花间词派又被称作“西蜀词派”。

其词多写男女相思离别的闺情,男女主人公置身珠光宝气的环境氛围中,互相追逐、思念,而没有什么社会责任感和伦理道德观念,词风“浓艳婉媚,香软绮靡”。

但也有一些书写边塞生活、兴亡之感的词作。

代表词人是温庭筠、韦庄,温词如簪花仕女,浓艳华美;韦词如淡妆美人,疏淡明丽。

◆花间词祖温八叉:温庭筠,本名岐,字飞卿,唐初宰相温彦博后裔,晚唐词人。

生于太原,但少年时就迁居江南,因此一直把江南当做故乡,自称“江南客”、“吴客”。

温庭筠才华横溢、精通音律词调,在考场上八叉手成八韵,后人以“温八叉”称之,也指一些文思敏捷的人。

因其一生行为不检、任性桀骜、愤世嫉俗,所以他一生怀才不遇,但也造就了他不慕权贵的孤傲品格。

◆秦妇吟秀才醉花阴:韦庄,字端己,长安杜陵人,初唐宰相韦待价裔孙,中唐诗人韦应物玄孙,晚唐词人。

他少时刻苦,长大颇有游侠之风,做事不拘小节,后逢战乱,虽一心科举却屡试不第,五十二岁中进士,七十二岁做前蜀宰相。

他亲历农民起义风暴的冲击,又饱尝兄弟离散、相思无期的苦楚,因此他的词作中的离情相思并非尽是柔情,更寄托了深刻的人生感悟,因此被称作“花间别调”。

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教案(4份) 苏教版1

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教案(4份) 苏教版1
但李后主对故国之思,只限于对淫靡的荒唐生活的回忆,只表达了亡国之悔之痛,全没有对之所以亡国的深刻反省,因而不为阅世深者,全凭一腔真情。
五、总结:
这首《浪淘沙》是李煜降宋后被掳到汴京软禁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故国、家园和往日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思,反映出词人从一国之君沦为阶下之囚的凄凉心境。
六、作业:
背诵《浪淘沙》
李煜的词现存约首,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
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的,主要为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
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因亡国的深痛,对往事的追忆,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当中的杰作包括《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皆成于此时。此时期的词作大都哀婉凄绝,主要抒写了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景,表达了对“故国”、“往事”的无限留恋。
二、作者简介:
李煜,字重光,号钟隐,徐州人。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他嗣位的时候,南唐已奉宋正朔,苟安于江南一隅。宋开宝七年(974年),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其北上,均称病推辞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明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太宗即位,进封陇西郡公。太平兴国三年(978)七夕是他四十二岁生日,宋太宗恨他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词,命人在宴会上下药将他毒死。追封吴王,葬于洛阳。
四、词文赏析:
.白描手法:“雨潺潺”形容细雨滴落声,说说它所传达出来的神韵。
以声写静,传达出词人亡国后的孤寂之感。
以雨滴声声写出词人内心愁绪纷扰。
以春雨之寒,衬托人物内心的悲凉。
总结:白描手法,以粗细条的景物勾画,营造深沉的意境,传达出丰富的内心活动。
.梦境与现实:“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的表达作用。
以梦的短,写现实之长;以梦的欢,写现实的悲;以梦中的主,写现实的客:表达了词人沦为亡国奴的孤寂凄凉。

高中语文 专题七 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专题整合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高中语文 专题七 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专题整合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专题七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词词,亦称“乐府”、“长短句”、“诗余”、“琴趣"等,是我国古代诗歌园地中的一朵奇葩。

约始于南朝,定形于中晚唐,盛行于宋代.原指合乐歌唱的歌词,故又称为“曲"或“曲子词”等。

后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或称“倚声"。

再后,则依前人作品的字数、句数、声律、韵律而填定。

自此,方与音乐分离,成为诗的别体,故称为“诗余"。

词有“令”、“引”、“近”、“慢"等.“令”一般较短,“引”、“近”一般较长,“慢”又比“引”、“近"长。

根据字数又分为“小令”、“中调"、“长调”:小令,限58字以内;中调,指59字至90字;长调,指91字以上者。

词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的区别:单调的词往往是一首小令;双调就是把一首词分为前后两阕,有的是小令,有的是中调或长调;三叠就是三阕,四叠就是四阕,一般三叠、四叠词很少见。

词的格律,即词律,其特征是:①字数一定.每一词调都规定一定字数。

短的如《十六字令》只有16个字,长的如《莺啼序》有240字。

②讲究平仄。

③句式参差不齐.少的为一字句,多到十几字句,各种句式都有。

④押韵的位置各个词调不同.有上下句押,有隔一句押,有隔二句押,有隔三句押,还有句中押;有一韵到底的,也有中间换韵的。

古诗中的修辞一、理论讲解本专题诗歌中《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中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十分典型,它属于高考中“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考点范畴.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它要求语言精炼而形象,音调和谐而有鲜明的节奏和韵律。

诗人在写作时感情特别强烈,想像特别丰富,所有这些,都依靠修辞手法.因此,掌握常用的修辞手法,明确其作用,对理解和鉴赏古代诗歌是很有帮助的.下面来介绍一下古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方法(修辞格):1.比喻诗歌中常称之为“比"。

“比者,以此物比彼物也。

”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做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高二语文《唐诗宋词选读》获奖教案: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第4课时)苏教选修

高二语文《唐诗宋词选读》获奖教案: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第4课时)苏教选修

高二语文《唐诗宋词选读》获奖教案: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第4课时)苏教选修高二语文《唐诗宋词选读》获奖教案: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第4课时)苏教选修先强调前三首词各自的写作特色;背诵;然后导入新课。

〔四〕诵读李璟词《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浣溪沙李璟菡萏..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香销翠叶残,西风细雨梦回鸡塞....寒。

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

..远,小楼吹彻玉笙1、诵读几遍;解释划线的词句及加点的词语.2、找出《浣溪沙》词押韵的平仄规律。

李璟〔916-961〕字伯玉,徐州〔今属江苏〕人,一说湖州〔今属浙江〕人,李昪长子,史称南唐中主。

璟多才艺,好读书,文士韩熙载、冯延巳、李建勋、徐铉时时在其左右,相与讲学.《江南野史》说他“时时作为歌诗,皆出入风骚〞。

但流传下来的作品,只有一首律诗和四首词。

其词蕴藉含蓄,深沉动人。

王安石盛赞其“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王国维则称其“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1、这首词中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这首词中塑造了思念远人的思妇形象,抒发了孤单寂寞之情。

2、为什么历来人们都称颂“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两句?因为这两句词在写法上虚实结合,寄托深远:“梦回鸡塞远〞是虚景,在睡梦中见到遥远的边关而去找寻想念的人;“细雨〞是醒来后的实景,细雨迷蒙正与梦境的迷离相结合——边关何其遥远。

后句“玉笙吹彻〞为实,“寒〞字写人的内心凄冷,为虚,渲染了抒情女主人公不堪迟暮的感伤心情.3、请说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词眼可以是“愁〞,也可以是“恨〞;但南京大学傅庚生先生却别有会心地以“残〞字为词眼。

他说:“意以为全词固脉注于一‘残’字耳.‘菡萏香销翠叶残'是荷残也,‘西风愁起绿波间'是秋残也,‘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是人在残年对残景,诚然其不堪看也。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词是唐五代时兴起的一种配合音乐歌唱的新体诗。

它在隋唐之际已经产生,中唐以后逐渐有较多文人从事创作,晚唐五代趋于繁荣,而极盛于宋代。

唐五代时,词的表现内容逐步开拓,词的情感和意境进一步深化;诗歌中新的审美追求对词的内在特质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词人的出现及其性格特征的趋同性、词集的出现与词之主体风格的形成,则意味着词作为一种独立文体已经确立。

而且唐五代词的美学理想、艺术精神和表现特征,直接启迪了北宋词,唐五代时期成为词萌芽、成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

唐五代词主要有花间词和南唐词两大词派。

(一)花间词花间词派是以晚唐词人温庭筠、五代前蜀词人韦庄为代表,以写男女相思离别为主要特征的词派,亦称作“西蜀词派”。

温词秾艳华美,韦词疏淡明丽,代表该派的两种风格,其他人的词作多蹈袭温、韦余风。

(二)南唐词南唐词以宫廷为中心,以君臣为主体,以“二主一相”(中主李璟、后主李煜父子和中主朝宰相冯延巳)为代表,他们凭借共同的高雅而全面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情趣,以及独特的个性禀赋和情感体验,赋予南唐词独特的感伤情调和开阔的词境,确立了他们结束“花间”开启北宋的承上启下的词史地位。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是温庭筠写的十多首《菩萨蛮》中的第一首。

它写了一个女子从起床到梳洗、画眉、簪花、照镜等一系列动作,描绘了她慵懒的情态,暗示了她空虚寂寞的心境。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极力描写了江南水乡的景色之美、生活之美和人物之美,表达了作者对江南水乡的依恋之情,也抒发了作者漂泊难归的羁旅之愁。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所表现的是一种孤寂惆怅之感,不仅传达了一种感情的意境,而且表现出强烈鲜明的个性。

《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从思妇感叹自身的身世着眼,洋洋表达出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再者作者通过思妇对景伤情,也借花叶凋零来寄托家国的衰败。

《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是一首即景抒情的小词,词人通过描绘春残花谢的自然景象,抒发了人生失意的无限怅恨。

高中语文《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教案(苏教版选修《唐解读

高中语文《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教案(苏教版选修《唐解读

《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对温庭筠、韦庄词的鉴赏,初步了解花间词的艺术风格。

2、能通过对冯延巳、李璟、李煜词的鉴赏,初步了解南唐词的艺术特色。

3、能用浅近的文言文拟写一两则词话。

(第一课时)一、词的简介词最初作为配合歌唱的音乐文学,对它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音乐。

词在唐五代时期通常称为“曲子”或“曲子词”,它在体制上,与近体诗最明显的区别是:有词调;多数分片;句式基本上为长短不齐的杂言。

词与诗不同,它必须是配乐吟唱的。

唐五代词与汉魏乐府所不同的是:汉魏乐府一般先有歌词,后配乐;而唐五代词是先有乐,后填词。

词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

从隋唐到初盛唐,传世作品有限。

到中唐,有张志和、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等较多词人从事填词,词的写作才从偶发走向自觉。

晚唐五代衰乱,一般文化学术日渐萎弱,但适合女乐声伎的词,在部分地区城市商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却获得了繁衍的机运。

到了五代十国,在西蜀和南唐形成了两个词的中心。

二、、简介花间词和南唐词唐五代词主要有花间词和南唐词两大词派。

(一)花间词派是以晚唐词人温庭筠、五代前蜀词人韦庄为代表,以写男女相思离别为主要特征的词派,温韦外尚有薛昭蕴、牛峤、张泌、毛文锡、牛希济、欧阳炯等共18人,后蜀赵崇祚将此18人词编为《花间集》,故名。

亦称作“西蜀词派”。

温词秾艳华美,韦词疏淡明丽,代表该派的两种风格,其他人的词作多蹈袭温韦余风。

(二)南唐词以宫廷为中心,以君臣为主体,以“二主一相”(中主李璟、后主李煜父子和中主朝宰相冯延巳)为代表,他们凭借共同的高雅而全面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情趣,以及独特的个性禀赋和情感体验,赋予南唐词独特的感伤情调和开阔的词境,确立了他们结束“花间”开启北宋的承上启下的词史地位。

(三)花间词派,向来是“温韦”并称。

温词如周昉、张萱笔下的簪花仕女,簇金结绿,韦词如吴道子笔下的淡妆美人,疏朗清秀;温词如富丽堂皇之牡丹,韦词如清新明丽之芙蓉。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之《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 》课件 (共36张)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之《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 》课件 (共36张)
• “迟”又呼应了前面的“懒”字,又进而渲染了女主人公无情无绪的神态。
• (2)反衬。容貌服饰的描写,反衬人物内心的寂寞空虚。
• (3)比喻、借代。“鬓云”指女子象流云的鬓发;“香腮雪”指女子那香 而白的,娇美无比的脸庞。 “小山重叠金明灭”,以“小山”借指眉妆或 屏风。
• 词作是如何构成听觉之美的?作品又是如何营造视觉之美的?
只有一片,称为单调;有的分两片一调,称双调,这是词曲的基本形式,双调分 上下片或上下阕;分三片或四片,称三叠或四叠。
三、词的价值
• 正如林庚先生所说:词以表现女性美的生活基调和儿女风流作为 其主要内容,生活的情调便由关塞江湖的广大缩小到庭院闺阁之 间。所表现的只能是对青春消逝的感伤,这就限制了词的境界和 气派。然而词到底为诗坛创造了一次新的诗歌语言,从句式到语 法到词汇都出现了再度诗化的新鲜感。它唤起一片相思,创造了 画桥、流水、秋千、院落、小楼、飞絮、细雨、梧桐等一系列敏 感的意象,支持了词长达百余年的一段生命。
• 所选内容都是“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 纤之玉指,拍案香檀。不无清绝之辞,用助娇娆之态”。
• 温词秾艳华美,韦词疏淡明丽,代表该派的两种风格,其他人的词作多 蹈袭温韦余风。温词如周昉、张萱笔下的簪花仕女,簇金结绿,韦词如 吴道子笔下的淡妆美人,疏朗清秀;温词如富丽堂皇之牡丹,韦词如清 新明丽之芙蓉。温词多“密而隐”,富于美感的联想;韦词多“显而 疏”,易于直接触发情感的感动。
• 《鹊踏枝》 •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 •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 本词的词眼是什么?塑造了一位怎样的主人公? • 明确:闲情。(“闲情”既可以指爱情的苦闷,也可以指人生的失意、理想的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