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误食后的急救

合集下载

急救常识--噎住--黄金抢救时间只有4分钟

急救常识--噎住--黄金抢救时间只有4分钟

急救常识噎住黄金抢救时间只有4分钟宝宝噎食如何急救?宝宝看到什么都觉得新鲜,还喜欢将一些小东西,不声不响地往嘴里塞。

等到家长发现时,孩子已呼吸困难、面色发紫。

我们该如何处理这样的紧急状况呢?又该如何预防这样的事情发生?如何辨别孩子噎住了?1、孩子呼吸困难、脸色发青、发紫……这种情况异物可能已经进入气管内了。

2、咳嗽剧烈、喉咙有呼噜呼噜的声音。

3、挤压胸部时,孩子会感觉疼痛。

这很有可能是吞入回形针、玻璃、或其他金属片了。

家长第一时间的抢救非常重要抢救的黄金时间是4分钟据医生介绍,小孩子如果被食物噎到,并且进入气管了,抢救的“黄金时间”是在4分钟内,如果4分钟内还无法将堵塞物取出,那孩子窒息死亡的可能性就很大。

因此,一旦发生此类情况,家长第一时间的抢救,就成为了挽救孩子生命最宝贵,甚至是最后的机会。

怎么救?想方设法让哽噎物吐出来小而硬的东西小玩具或玩具零件、糖果、钮扣、果核或坚果类的食物都有可能使宝宝噎住,这时,所采用的催吐方式是:1、曲起一条腿,用膝盖抵住孩子的心窝,面朝下,拍打孩子的背部。

2、如果还是无法吐出,请将孩子从后面抱起,头朝下;用拳头抵住孩子的心窝,然后用进行挤压。

3、发现呼吸依然困难、脸色及身体开始转成紫色时,请尽快叫救护车。

并在救护车到达之前,施以人工呼吸。

软而粘的东西年糕、口香糖、软糖,甚至面包这些软而粘的东西对孩子来说也危险,孩子噎着了,这时所采取的催吐方式是:1、让孩子侧躺。

2、要孩子将嘴巴张开,如果您可以看到噎在喉咙里的东西的话,请用手指将东西抠出来。

3、看不到时,可用食指用力压在后舌根。

帮助孩子催吐。

吞进鱼刺卡住了1、让孩子的嘴巴张开,如果可以看得到鱼刺的位置,就用小镊子将鱼刺夹出。

2、如果无法看到或无法取出时,就请前往耳鼻喉或外科就医。

专家特别建议:一旦发生孩子被噎住的情况,不能让孩子喝水,否则水吸入气管后果更加严重。

另外不要自己上街喊出租车,防止延误时间,应及时叫救护车,上面有医务人员会及时进行救治。

幼儿园安全教案 宝宝误食后的急救

幼儿园安全教案 宝宝误食后的急救

幼儿园安全教案宝宝误食后的急救教案标题:宝宝误食后的急救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误食危险物品的严重性。

2. 学习并掌握宝宝误食后的基本急救步骤和方法。

3.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误食危险物品的危害讲解。

2. 宝宝误食后的急救步骤和方法:包括观察症状、及时呼救、进行初步处理等。

3. 实际操作演练:模拟宝宝误食后的急救场景,让幼儿亲自参与并实践急救步骤。

三、教学准备:1. 教学用具:仿真食物模型、急救道具(如假电话、假医疗箱等)。

2. 教学资料:关于宝宝误食危害和急救方法的图片、视频等。

3. 安全环境:确保教学环境安全,避免在模拟过程中出现真正的危险。

四、教学过程:1. 引入主题:通过故事、动画等形式,引入宝宝误食危险物品的主题。

2. 讲解危害:讲解误食危险物品可能带来的危害,让幼儿明白其严重性。

3. 学习急救:讲解并演示宝宝误食后的急救步骤和方法,强调每个步骤的重要性。

4. 模拟演练:组织幼儿进行模拟急救演练,教师在一旁指导和纠正错误。

5. 分组讨论:分组讨论在实际生活中如何预防宝宝误食,以及遇到此类情况应如何应对。

五、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与父母分享所学知识,并在家中进行模拟急救练习。

2. 生活实践: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食品安全,避免误食危险物品。

六、教学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宝宝误食后的急救重要性和正确步骤。

表扬幼儿在学习和实践中的优秀表现,鼓励他们在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

七、教学评估:1. 观察记录: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并记录幼儿的学习态度、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2. 模拟演练评价:对幼儿在模拟急救演练中的表现进行评价,看他们是否能正确执行急救步骤。

3. 反馈收集:收集家长和幼儿的反馈,了解教学效果和改进方向。

通过以上教案,希望幼儿能够充分认识到宝宝误食的危险性,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宝宝误食后的急救》教案

《宝宝误食后的急救》教案

《宝宝误食后的急救》教案1.1 设计该课程的初衷:为了提高家长们对宝宝误食后急救的知识和技能,减少宝宝因误食导致的意外伤害。

1.2 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宝宝好奇心强,容易误食危险物品,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

1.3 适用人群:家长、幼儿园教师和护理人员等与宝宝密切接触的人群。

二、知识点讲解2.1 宝宝误食常见危险物品:玩具、药品、尖锐物品等。

2.2 误食后的症状观察:宝宝可能会出现呕吐、腹泻、腹痛、昏迷等不同程度的症状。

2.3 急救步骤:2.3.1 保持冷静,迅速评估宝宝的症状。

2.3.2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送宝宝去医院。

2.3.3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或前往医院的途中,对宝宝进行简单急救措施,如保持呼吸道畅通、人工呼吸等。

三、教学内容3.1 误食后的正确处理方法:3.1.1 了解宝宝误食后的症状,能够迅速判断病情。

3.1.2 掌握正确的急救电话拨打流程,能够迅速联系急救中心。

3.1.3 学习简单的急救措施,如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等。

四、教学目标4.1 使学员了解宝宝误食后的常见危险物品及症状。

4.2 使学员掌握正确的急救电话拨打流程。

4.3 使学员学会简单的急救措施,提高宝宝误食后的急救能力。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如何判断宝宝误食后的症状及病情,以及在不同情况下的急救措施。

5.2 教学重点:掌握正确的急救电话拨打流程,学会简单的急救措施。

教案剩余的五个章节内容请提供,以便我为您完成整个教案。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具:PPT、教学课件、误食物品模型、急救模拟人等。

6.2 学具:学员手册、笔记本、笔等。

6.3 准备步骤:提前将教具和学具准备好,并确保它们的功能正常,以便在教学中能够顺利进行。

七、教学过程7.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员思考宝宝误食后的急救重要性,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

7.2 讲解:利用PPT和教学课件,讲解宝宝误食后的常见危险物品、症状及急救步骤。

宝宝噎着急救方法

宝宝噎着急救方法

宝宝噎着急救方法
一、宝宝噎着急救方法1. 宝宝噎着急救方法之倒提法2. 宝宝噎着急救方法之拍背法3. 宝宝噎着急救方法之推压腹部法 4. 宝宝噎着急救方法之海氏手法二、宝宝噎着的急救误区三、引起宝宝噎食的坏习惯宝宝噎着急救方法
1、宝宝噎着急救方法之倒提法倒提法是适合1岁以下小孩。

如果发现宝宝被异物噎住了,可以使用倒提法。

注意:1岁以下的婴幼儿,异物梗塞在气管时不可以进行海姆立克急救法急救法,以免伤害腹腔内的器官。

1.1、马上把宝宝抱起来,一只手捏住颧骨两侧,手臂贴着孩子的前胸;
1.2、另一只手托住孩子后颈部,让其脸朝下,趴在救护人膝盖上;
1.3、在宝宝背上拍1-5次,并观察宝宝是否将异物吐出。

如果上述操作异物没出来,接着采取以下措施:
可以采取另外一个姿势,把宝宝翻过来,让宝宝骑在你的的大腿上,面朝前;以两手的中指或食指,放在宝宝胸廓下和肚脐上的腹部,快速向上重击压迫,但要很轻柔;重复,直至异物排出。

2、宝宝噎着急救方法之拍背法对于意识清楚的孩子:可取立位或坐位,急救者站在孩子的侧后位,一手置小患者的胸部以围扶孩子,另一手掌根在患者肩胛区脊柱上给予6-8次连续急促拍击,拍击时应快而有力。

对于意识欠清或不清的孩子:应使小患者屈膝蜷身,面向急救者侧卧,头低于胸部水平,急救者以膝和大腿抵住孩子胸部,然后迅速、用力地拍击6-8次。

3、宝宝噎着急救方法之推压腹部法将孩子仰卧于桌子上,家长双手叠加放在其腹部脐与剑突之间,紧贴腹部向上往胸部方向适当加。

幼儿误服急救措施

幼儿误服急救措施

幼儿误服急救措施幼儿误服会让大家防不胜防。

消化道异物、气管异物、误服药物或药物过量,极易造成消化道损伤、肝肾功能损伤,甚至导致脑病、心肌炎以及多器官的损伤。

在此向广大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等家有小儿的人敲响警钟,防止小儿误服迫不及待!一、典型案例分享1、3岁小儿吃瓜子,哭闹玩耍之下将瓜子呛到气管里了,立即呛咳,呼吸困难,予全麻下纤维支气管镜取出后恢复通气。

气道是人呼吸气体交换的唯一场所,人可以几天不吃饭,但大气道堵塞几分钟不呼吸是都活不成的。

2、4岁小儿吞服8cm长削好的铅笔一根,既长又尖锐,划伤食道造成消化道出血,所幸没有穿孔伤及心肺与腹腔,给予全麻胃镜艰难取出后对症治疗,禁饮食数天,反复出现呕血,经历半个月后出院。

3、奶奶喂孙子吃药,本来只需要1ml的量,却喂了一整瓶20ml,喂完后隐约觉得不对,遂到医院,经过洗胃,输液,监护等治疗后,总算康复了。

4、一岁小儿吞服5角硬币一个,正常饮食,一天后5角硬币在大便里发现。

5、妈妈夜里给咳嗽的儿子喂药,没有开灯漆黑里将台面上的一瓶油漆当作咳药水喂了约20ml,儿子当即吐出来一半,喝掉了一半。

6、1岁小儿偷吃了爷爷10粒降压药,被爷爷及时发现,带着剩下的药来医院,经过洗胃、药物治疗、血液透析等一系列折腾,一个星期后才度过了危险期,接下来的是漫长的康复治疗。

7、一岁小儿误服了几颗伴过鼠药的豆子,家长没有察觉,以为是普通哭闹腹痛,错过了最早的抢救时机,但为时已晚。

鼠药、农药是最传统最恶毒的毒药,就算及时发现都要经历生死搏斗。

二、小孩误服的原因4岁以下的小孩更容易发生误服,这个年龄懵懂无知,好奇心强,喜欢模仿大人的行为,自主活动范围大,对危险食物缺乏正确的判断能力,往往有将异物放入口中的不良习惯。

小孩在玩耍、进食时剧烈哭闹或受到惊吓,也可能不慎将异物吸入。

家长缺乏儿童意外伤害意识,发生误服后不知所措,慌乱中易导致异物陷入更深部位。

三、小儿误服的物品种类都知道瓜子、花生、果冻这些是误服的高危食品。

误吸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误吸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误吸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首先,当发生误吸情况时,首要任务是保持镇定。

不管是自己
还是他人误吸,都要冷静应对,避免因慌乱而加重事态。

其次,及
时判断误吸物的性质,如果是固体物体,可以采取背部轻拍或者进
行人工呼吸;如果是液体,应该立即采取头部低垂的姿势帮助排出
异物。

同时,要确保周围环境安全,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在处理流程上,我们可以根据误吸物的性质和患者的情况来进
行具体的处理。

对于婴幼儿,可以采取俯卧抚背或者背部轻拍的方式,帮助他们排出误吸物。

而对于年长者或者意识不清的患者,可
以采取人工排出异物的方法,同时及时呼叫急救人员进行处理。

此外,预防误吸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
给婴幼儿或者年长者食用易造成误吸的食物,如坚果、小鱼干等,
同时要保持环境整洁,避免让易误吸的物品散落在地面上。

总的来说,误吸是一种常见但危险的急救情况,建立一套完善
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对于减少误吸造成的伤害至关重要。

在平时,我们更应该加强对误吸的预防意识,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希望
每个人都能够了解误吸的危害,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为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宝宝误食后的急救3

宝宝误食后的急救3

幼儿园安全教育与家长分享宝宝误食后的急救3可爱的小宝宝,总是喜欢用嘴巴来探索世界。

一切新鲜好玩的东西,他们还无法从概念上进行判断,便一股脑塞进嘴巴,先从味觉上来认识吧!可是,这可急坏了父母们!宝宝和体发育不完善,一旦误食,比起成人更容易受伤,且症状更为严重。

不过,愈是紧要时刻,愈不可慌张。

沉着镇静地采取有效措施,才是帮宝宝度过危关、健康成长的不二法门。

一、误食纽扣像纽扣、珠子、小石子等小、圆并且光滑的小物品,如果宝宝误食,父母也不用太过担心。

这些东西一般都可以通过肠道排出体外,粗纤维类食物,对其排出有促进作用。

二、误食香烟如果宝宝误食了烟缸中的烟头,会引起中毒症状。

因为烟头在烟缸中可能会经过水的浸泡,从而尼古丁大量释放。

而尼古丁与婴儿的尼古丁受体结合,轻则呕吐、腹泻,重则痉挛、心律失常。

父母一旦发现宝宝误食香烟,需立即清除其口中的余渣,然后喂食牛奶,手法催吐,并及时送往医院。

因此,为了宝宝的安全,爸爸最好不要在家里抽烟,或在宝宝能够到的地方存放香烟。

三、误食墨水“一肚子墨水”,文学上是形容人充满智慧,但医学上就不是好事啦。

如果宝宝误食墨水,少量的话,可先催吐、再喂水。

四、误食电池纽扣型的电池,也会是宝宝误食的对象,而且杀伤力极大。

因为电池四周的金属保护膜一旦被溶解,里面的有毒物质大量释放,会破坏胃黏膜、灼伤食道,甚至导致急性肾衰竭或压力性气胸而猝死。

最好的办法便是千万不可耽搁时间,尽快送往医院,由专科医生尽速帮宝宝拿出来,越快越好。

五、误食煤油、汽油父母发现宝宝误食煤油、汽油的话,千万不可催吐,以防窒息,而应该立即送往医院处理。

同样不能催吐的异物有:洁厕剂、洗洁精、油漆稀料、木头防腐剂、苛性钠等。

六、误食化妆品化妆品如口红、眼影、指甲油、止汗香露等的成分一般都不会引起全身性反应的急性中毒症状,但有可能对局部皮肤引起过敏反应。

但如果误食的量比较大,也会出现严重症状。

如果父母发现宝宝误食化妆品,一方面应该咨询厂家,一方面须立即让宝宝多喝水,并用手法催吐,或送往医院处理。

育儿知识:误吞异物急救三法

育儿知识:误吞异物急救三法

误吞异物急救三法
每一个宝宝都是淘气鬼,对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充满好奇,他们会用小手去触摸各种物体,用嘴巴品尝各种物品,虽然,每位父母已经反复告诫宝宝,但是还是难免会出现误吞小物品的情况,而且这种事情并不罕见,那么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1、催吐法
当发现宝宝吃了什么东西或有些不太正常时,家长可以用一只手捏住宝宝的腮部,另一只手伸进他的嘴里,把东西掏出来;若发现已将东西吞下去时,可刺激他的咽部,促使宝宝呕吐,把吞下去的东西吐出来。

2、拍背法
如果怀疑吞下果冻等食物,应立刻把小孩倒拎起来,头朝下,拍其背部,使宝宝咳出异物。

3、海默立克手法
假如宝宝翻白眼,救护者抱住患儿腰部,用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顶压其上腹部,用力向后上方挤压,压后放松,重复而有节奏进行,以形成冲击气流,把异物冲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宝误食后的急救
可爱的小宝宝,总是喜欢用嘴巴来探索世界。

一切新鲜好玩的东西,他们还无法从概念上进行判断,便一股脑塞进嘴巴,先从味觉上来认识吧!
可是,这可急坏了父母们!宝宝和体发育不完善,一旦误食,比起成人更容易受伤,且症状更为严重。

不过,愈是紧要时刻,愈不可慌张。

沉着镇静地采取有效措施,才是帮宝宝度过危关、健康成长的不二法门。

误食药物
误服药物是最为常见的状况。

宝宝在好奇地探索世界到处爬的时候,常将药片当作糖果而吃下;有时甚至捡了沾满灭鼠药或灭蚊蝇药的食物而误食。

当父母一旦发现宝宝表现有些异常,如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或极度兴奋等,便应该立即检查成人药箱是否被动过,以确认宝宝误食了哪种药物;如果刚好撞见宝宝正好奇地把药物往嘴里塞,应立即阻止,然后及时地对症应付。

首先,搞清宝宝误服了什么药,服了多长时间,服了多大的剂量。

这对于自己的紧急处理以及医生的治疗都很有帮助。

然后,稀释、催吐和排毒。

如果误服的药物副作用很小,而且剂量很少,例如普通中成药或者维生素等,可喂宝宝大量的水,从而稀释药物并及时使其从尿中排出;如果误服的药物副作用大,或者剂量较大,便应该采取催吐排毒的对策。

父母应立即用手,刺激宝宝的咽喉部位或者舌根,使其呕吐,从而把胃内的容物排出。

同时,喂其大量白开水,反复刺激催吐。

必须注意的是,如果宝宝情况比较严重,例如丧失意识,便千万不可催吐,要立即就医。

另外,根据不同的药物,可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降低风险。

例如,对于强碱药物,可立即服用食醋、柠檬汁、橘子汁等,弱化碱性;对于强酸药物,可服用肥皂水、生蛋清,以保护胃黏膜;对于碘酒或来苏水儿等具有强烈刺激和腐蚀作用的药物,应立即口服稠米汤或面糊等含淀粉的液体,减轻对胃黏膜的损伤。

此外,及时送往医院。

急救措施不等于万无一失的治疗,如果发现宝宝误服药物,应及时送宝宝去医院,进行洗胃、解毒的治疗处理。

同时,不要忘了把宝宝误服的药物以及吐物的“样品”随身携带,以协助医生的诊断。

误食蜡笔
1岁半的宝宝便开始喜欢涂鸦画画了,蜡笔将是其重要的益友之一,可是,也往往是宝宝误食的重要对象之一。

按照质监局规定,所有的蜡笔、涂料都应该不含有有害物质,因为它们极有可能进入宝宝的嘴中。

因此,购买时应特别注意商品的成分说明,并选择正宗厂家的商品。

所以,如果误食的量很少,并不用特别担心,只要让宝宝多喝水,使其稀释及时排除即可。

但是,根据质监局和中消协对蜡笔进行的抽检和实验结果显示,有将近20%的产品不合格,即金属元素(铬、铅)含量超标,蜡笔因此上了“3?15”的黑名单。

铅中毒的症状隐蔽而难以被发现,但是危害却非常严重,例如食欲不振、失眠、恶心、贫血,甚至影响宝宝的智能发育和体格生长。

所以,如果发现宝宝误食蜡笔,而且量比较大的时候,也应该及时催吐排毒。

另外,如果蜡笔哽住小宝宝,千万不可大意。

因为48~72小时内,未将蜡笔吐出,就可能会因缺氧而造成局部性肺水肿或细胞坏死。

这个时候反而不要用手伸入口中催吐,以免将硬物推进更深的地方。

这时,父母可采用以下方法:
1.抱起宝宝,使其脸部朝下,张开手掌虎口,以托住宝宝下巴。

2.后用手掌轻拍宝宝肩胛骨之间,直至蜡笔吐出,及时送往医院检查。

误食肥皂
肥皂是最普遍的洗涤用品,主要成分是含有脂肪酸的钾、钠、铵盐以及部分游离脂肪酸,有些加了水软化剂,如硅酸钠、碳酸钠和磷酸钠等,呈碱性。

在生活小窍门中,它也可以作催吐品使用,例如误食某些有毒食物或酸性药物,可以在就医前先喝少许肥皂水,促使腹中异物吐出,便于治疗。

但是,如果宝宝误食了肥皂,会出现恶心、腹痛、腹泻和呕吐现象。

这时候,父母应尽快想办法让他吐出来,并让宝宝喝牛奶或水,以冲淡胃内肥皂水的浓度。

一般经1天即可缓解。

但严重的话,也应该及早送去医院治疗。

误食防虫剂
家庭常用的防虫剂一般是卫生球和樟脑丸。

宝宝误食防虫剂,一般会表现出呕吐、腹泻、痉挛、皮肤黏膜青紫、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等。

父母一旦发现宝宝有这种异常现象,便应检查其是否误食了防虫剂。

如果是误食卫生球,应立即让宝宝喝茶水或白开水,压迫其舌根催吐,但切记在3个小时以内,不可喂食牛奶和脂肪高的物质。

误食痱子粉
夏天宝宝痒痒,涂上痱子粉便舒服不少。

可是,宝宝好奇心强,误食痱子粉便烦恼不少。

痱子粉的主要成分为滑石粉,添加有薄荷脑、香味剂等。

薄荷脑的大量摄用,会使宝宝产生中毒症状,如恶心、呕吐、手足麻木、呼吸减慢、面部潮红,严重的话可导致窒息、肺炎、气管炎,甚至心跳停止。

父母一旦发现宝宝误食痱子粉,应立即用干净的手或筷子抵压舌根或喉咙催吐,并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误食口香糖
口香糖不可吞食,但是一旦发现宝宝误食口香糖,也不用惊慌。

医学研究表明,口香糖的胶质经胃酸和肠酶的消化作用,会完全分解成失去粘性的残渣,对身体不会产生不良影响,而且会随粪便排出体外。

建议多吃点粗纤维类食物,如玉米、番薯、豆类、黄花菜、韭菜、芹菜、青椒等,刺激肠蠕动,有利于大便通畅。

误食纽扣
像纽扣、珠子、小石子等小、圆并且光滑的小物品,如果宝宝误食,父母也不用太过担心。

这些东西一般都可以通过肠道排出体外,粗纤维类食物,对其排出有促进作用。

误食香烟
如果宝宝误食了烟缸中的烟头,会引起中毒症状。

因为烟头在烟缸中可能会经过水的浸泡,从而尼古丁大量释放。

而尼古丁与婴儿的尼古丁受体结合,轻则呕吐、腹泻,重则痉挛、心律失常。

父母一旦发现宝宝误食香烟,需立即清除其口中的余渣,然后喂食牛奶,手法催吐,并及时送往医院。

因此,为了宝宝的安全,爸爸最好不要在家里抽烟,或在宝宝能够到的地方存放香烟。

误食墨水
“一肚子墨水”,文学上是形容人充满智慧,但医学上就不是好事啦。

如果宝宝误食墨水,少量的话,可先催吐、再喂水。

误食电池
纽扣型的电池,也会是宝宝误食的对象,而且杀伤力极大。

因为电池四周的金属保护膜一旦被溶解,里面的有毒物质大量释放,会破坏胃黏膜、灼伤食道,
甚至导致急性肾衰竭或压力性气胸而猝死。

最好的办法便是千万不可耽搁时间,尽快送往医院,由专科医生尽速帮宝宝拿出来,越快越好。

误食煤油、汽油
父母发现宝宝误食煤油、汽油的话,千万不可催吐,以防窒息,而应该立即送往医院处理。

同样不能催吐的异物有:洁厕剂、洗洁精、油漆稀料、木头防腐剂、苛性钠等。

误食化妆品
化妆品如口红、眼影、指甲油、止汗香露等的成分一般都不会引起全身性反应的急性中毒症状,但有可能对局部皮肤引起过敏反应。

但如果误食的量比较大,也会出现严重症状。

如果父母发现宝宝误食化妆品,一方面应该咨询厂家,一方面须立即让宝宝多喝水,并用手法催吐,或送往医院处理。

家有宝宝,父母便需要用心地为宝宝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一方面保护宝宝尽情探索世界,一方面要将意外发生的可能性减到最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