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热处理变形及开裂问题探讨
金属材料热处理变形的影响因素及控制策略

金属材料热处理变形的影响因素及控制策略一、影响因素1. 金属材料成分与结构金属材料的成分与结构是影响热处理变形的关键因素。
合金元素、晶粒大小及组织结构都会影响金属材料的热处理过程。
例如,合金元素的含量会影响材料的膨胀系数,进而影响热处理过程中的变形量。
2. 加热与冷却速度加热与冷却速度对金属材料热处理变形也有重要影响。
快速加热或冷却可能导致材料内外温差增大,产生热应力,进而引起变形。
同时,高温时材料屈服强度的降低也可能导致塑性变形。
3. 应变时效与残余应力应变时效和残余应力也是引起热处理变形的重要因素。
应变时效是指在热处理过程中,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内部应力集中,进而导致变形。
残余应力则是指在冷却过程中产生的内部应力,同样可能导致材料变形。
二、控制策略1. 优化金属材料成分与结构通过调整合金元素的含量及优化金属材料的晶粒大小和组织结构,可以降低热处理过程中的变形量。
例如,通过细化晶粒、提高材料的强度和韧性,可以降低热处理过程中的塑性变形。
2. 合理控制加热与冷却速度为减少热处理过程中的变形,应合理控制加热与冷却速度。
可以通过预热、均温处理、缓慢冷却等方式,减小材料内外温差,降低热应力与残余应力,从而减少变形。
3. 合理安排热处理工艺流程合理安排热处理工艺流程可以有效降低变形量。
例如,采用多步加热和多步冷却的方式,可以降低应变时效和残余应力对变形的影响。
此外,适当安排中间退火和回火处理也可以减小变形。
4. 强化金属材料表面处理金属材料表面处理可以有效提高材料的抗腐蚀性能和耐磨性能,从而降低热处理过程中变形的可能性。
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涂层、渗碳、渗氮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提高材料的硬度和稳定性,从而减少热处理过程中的变形。
金属材料热处理变形的影响因素和控制策略

金属材料热处理变形的影响因素和控制策略
金属材料热处理变形是指在金属材料进行热处理过程中,由于温度、压力和力学应力的作用,导致材料发生形变。
热处理变形是金属加工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对材料的性能和工艺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影响因素和控制策略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影响金属材料热处理变形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温度:温度是影响金属材料热处理变形的重要因素。
在高温下,金属材料的塑性增强,易于发生变形。
但是温度过高会导致材料的晶粒长大,使材料的性能下降。
在热处理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的选择,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材料的不良影响。
2. 压力:压力是热处理过程中的控制参数之一,对材料的变形起到重要作用。
适宜的压力可以加快变形过程,改善材料的性能。
但是过大的压力可能会导致材料的破裂和损坏,因此需要根据材料的性质和工艺要求确定合适的压力。
3. 力学应力:在热处理过程中,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容易发生塑性变形。
力学应力的大小和方向对材料的变形有决定性影响。
不同形状和尺寸的材料在受力时会产生不同的应力分布,因此需要合理设计热处理装置和选择适当的应力状态,以控制材料的变形。
4. 热处理时间:热处理时间是影响金属材料热处理变形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材料的晶粒长大和析出相的生成,使材料的性能下降。
在热处理过程中需要精确控制热处理时间,避免时间过长对材料的不良影响。
金属材料热处理变形的影响因素和控制策略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需要综合考虑材料的性质、工艺要求和设备情况等因素,通过合理的策略和控制手段,实现对金属材料热处理变形的控制和优化。
浅析金属材料热处理过程变形及开裂问题

172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浅析金属材料热处理过程变形及开裂问题张均红(武汉市汉阳区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0)摘 要: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为机械设备制造行业的发展注入了充足的动力,随着各个行业对金属材料需求量的不断增加,相关企业必须加大金属材料的生产,才能从根本上满足我国工业化发展的需求。
热处理技术作为当前金属材料深加工过程中最常用的改变金属材料结构特点与使用性能的技术,该技术的应用虽然有助于金属材料稳定性能的增强。
但是由于金属材料在热处理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变形或者开裂的问题,导致金属元件的性能、强度以及硬度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操作人员必须准确的把握金属材料热处理工艺的温度,才能在提升金属材料整体质量的前提下,降低金属材料的变形量。
文章主要是就金属材料热处理过程中的变形与开裂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金属材料;热处理;变形;开裂中图分类号:TG1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0)17-0172-2收稿日期:2020-09作者简介:张均红,男,生于1973年,汉族,湖北红安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金属材料热处理实际上采用特定工艺对金属材料进行加热,保温或者冷却,改变固态金属的形态,然后在机械或化学的作用下,优化和改善金属材料内部结构与性能,从而达到提高金属产品制造质量的目的[1]。
1 金属材料热处理工艺的优点为了达到提升金属材料性能的目的,工作人员必须通过对金属材料进行热处理加工的方式,在多种方式的淬炼下,降低金属材料中可能出现的网状碳化物等杂质,然后通过对金属材料颗粒的细化,消除金属材料的内应力,促进金属材料强度与韧性的全面提升,才能发挥出金属材料在工业生产中应用的效果。
通过对金属材料进行热处理,帮助金属材料塑形,然后在热应力与重力势能的双重作业下,破坏原子结构,从而达到降低金属材料塑型难度的目的。
浅析金属材料热处理过程变形及开裂问题

浅析金属材料热处理过程变形及开裂问题金属材料热处理是一种重要的工艺方法,能够改善材料的性能和使用性能。
热处理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变形和开裂等问题,影响材料的质量和效果。
本文将就金属材料热处理过程中的变形和开裂问题进行浅析。
热处理过程中的变形问题是非常常见的。
变形主要分为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两种情况。
弹性变形是指在材料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由于热应力的作用,材料发生的可逆性变形。
而塑性变形是指材料在加热过程中,由于高温下晶格的运动和变形,发生不可逆性的塑性变形。
这些变形可能会导致材料尺寸和形状的改变,甚至破坏材料的整体结构。
造成变形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温度梯度引起的热应力。
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由于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不同,温度梯度会在材料内部产生热应力,导致材料发生变形。
2.相变引起的体积变化。
在淬火过程中,材料内部可能发生相变,由于相变引起的体积变化,导致材料发生变形。
3.晶格结构变化引起的塑性变形。
在高温下,晶格结构可能发生变化,导致材料发生塑性变形,从而造成变形问题。
针对变形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控制和解决:1.合理设计热处理过程。
包括控制加热和冷却速率、控制温度梯度等,以减小热应力和塑性变形。
2.使用适当的热处理工艺。
针对不同的金属材料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热处理方法,以避免或降低变形问题的发生。
3.机械加工补偿。
对于存在变形问题的材料,可以通过机械加工等方式进行补偿和修正。
金属材料热处理过程中还容易发生开裂问题。
开裂主要包括热裂纹和冷裂纹两种情况。
热裂纹是指在材料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由于温度梯度和应力的作用,材料发生的裂纹。
而冷裂纹是指在材料冷却过程中,由于内部残余应力的作用,材料发生的裂纹。
这些裂纹会严重影响材料的使用性能和寿命。
金属材料热处理变形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金属材料热处理变形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摘要:在实际情况中,通过热处理使得金属材料性能得到改变,也正是利用这一点,金属材料性能的改变也可以通过热处理技术来进行。
温度变形、机械加工二者之间既是共存关系,同时在很多情况下也需要避免的。
由此看来,掌控好其中的尺度和范围,在金属材料热处理过程中也非常关键。
时下,在工业制造领域的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对金属部件进行热处理的过程中,金属部件的制造和生产技术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在生产技术管理方面也有了进一步向前发展的趋势。
我国工业不断飞速发展和进步,制造业也取得了持续的推进和发展。
金属材料的应用范围也涉及深入到了各个领域,根据不同种类的金属材料构件,通过某种合理的方式进行加工处理,促使其形态发生改变,已经成为了整体发展变化中的一个较为火热的势头。
关键词:金属材料;热处理变形;影响因素;控制一、金属材料热处理变形的影响因素1.1受应力状态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在金属材料热处理的过程中,受金属材料自身的密度影响,会使金属材料本身由于受热不均而出现变形。
金属材料热处理需要经过加热、保温和处理三个环节,通常情况下,在加热和保温的过程中,金属材料表面的温度会导致其呈现不同的状态,温度越高金属越软。
1.2受淬火介质的影响据调查指出,在对金属材料实行热处理的过程中,淬火介质对于金属变形的影响是较大的,所以说,操作人员就需要依照不同的金属材料和施工场地合理科学的选择淬火介质。
优质的淬火介质质量不光能够控制金属材料的变形,其在搅拌的过程中还能够提升金属材料的稳定性,强化金属材料热处理效果。
1.3受预处理的影响在金属材料的热处理过程中,施工人员最常用的方式就是预处理方法,此种方法能够快速的消除应力,但是会受到场地的约束,在正火时,导致金属材料出现堆冷情况,这样就会导致金属材料的表面受热不均而出现变形的情况,假如施工技术人员使用的方法不当,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金属材料的变形效果,影响热处理效果。
浅析金属材料热处理过程变形及开裂问题

浅析金属材料热处理过程变形及开裂问题热处理是金属材料加工过程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加热和冷却的过程,可以改善金属材料的物理和机械性能。
然而,在热处理过程中,金属材料经常会出现变形和开裂的问题,这对后续加工和使用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从变形和开裂两方面对金属材料热处理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变形问题金属材料热处理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变形。
因为热处理过程中,金属材料发生了高温变形,如果不加以控制就容易导致材料失去原本的形状和尺寸,并成为废品。
热处理过程中的变形主要有两种类型: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1、弹性变形弹性变形是在热处理过程中最普遍的变形形式。
在热处理过程中,金属材料会受到热膨胀和冷缩的影响,这种变形是可逆的。
也就是在完成热处理后,金属材料可以回弹到原来的形状和尺寸。
塑性变形是非常复杂的变形过程。
当金属材料在热处理过程中受到热作用时,材料的原子开始流动,从而导致材料的微观结构发生变化。
如果这种变化超过材料的变形极限,就会导致塑性变形。
这种变形是不可逆的,并且金属材料的形状和尺寸将永久改变。
二、开裂问题除了变形问题,金属材料在热处理过程中还可能会出现开裂的问题。
开裂是金属材料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一个严重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地修复,就会损坏整个工件。
那么金属材料在热处理过程中容易出现开裂的情况,因为存在以下几种原因:1、应力过大在热处理过程中,金属材料的表面和内部会产生应力。
如果这种应力超过了材料的强度极限,就会导致开裂。
所以需要在热处理过程中进行应力放松,避免材料过度应力。
2、温度过高金属材料在热处理过程中需要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但是过高的温度会导致材料的热膨胀过大,从而超过了其极限。
此时也会发生开裂的情况。
3、冷却速率过快热处理过程中的冷却过程同样需要进行控制,过快的冷却速率可能导致金属材料内部产生应力过大,从而导致开裂发生。
总之,要避免金属材料在热处理过程中发生变形或者开裂的问题,需要在控制好加热、保温、冷却的温度和速率等因素的基础上,也要对金属材料的材质、形状、尺寸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把握,以确保热处理过程的成功进行。
金属材料热处理变形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

金属材料热处理变形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摘要:在金属制品制作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技术就是热处理技术,工作人员可以利用这种技术来提升技术材料的整体性能。
但是这种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问题,比如在金属制品热处理时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导致金属材料变形,如果工作人员不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金属材料的变形,就会导致技术材料的精度、质量无法满足生产要求。
基于此,本文将对影响金属制品热处理变形的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并且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金属材料;影响因素;热处理前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金属制品的要求不断提升,而金属制品热处理技术的熟练运用可以一定程度上提升金属制品的整体性能,使金属材料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所以金属材料加工人员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对影响金属制品变形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且制定详细的应对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金属材料的整体加工质量。
因此,对金属制品热处理变形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进行深入探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金属材料热处理的基本概述金属材料热处理通常是指利用金属材料在一定温度下的变形和转变反应,使其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得到优化和调整的过程。
基本包括以下几个概念:第一,加热:工作人员需要将金属制品加热到一定程度之后,然后让其缓慢冷却,从而改变金属晶体结构和化学组成,以调整其硬度、强度、延展性和导电性等物理性能。
常用于改善加工硬化后产生的材料内部应力和晶界的组织。
第二,淬火:将金属材料加热至临界温度,然后迅速冷却,以改变其晶粒结构和组织,使材料显著地增强硬度,并提高其抗拉强度和疲劳极限等力学性能。
第三,固溶处理:这需要工作人员将金属制品的温度保持在一定温度下,使材料中的固溶体或混合物溶解为单一相,然后迅速冷却以避免沉淀形成,从而获得均匀的微观组织结构和化学成分,以增强金属的抗腐蚀性、可加工性和机械性能等。
第四,沉淀强化处理:将金属材料进行固溶处理后,再退火至特定温度下让固溶体于固溶体中析出沉淀相,从而形成分散的硬质相,使材料得到强化。
金属材料热处理变形的影响因素和控制策略

金属材料热处理变形的影响因素和控制策略
金属材料热处理是一种重要的加工工艺,通过控制金属材料的温度和时间,在特定条件下改变其组织结构和性能。
而在金属材料热处理过程中,热处理变形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它会直接影响金属材料的质量和性能。
本文将就金属材料热处理变形的影响因素和控制策略进行探讨。
一、影响因素
1. 温度
金属材料在热处理过程中,温度是影响热处理变形的关键因素之一。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导致金属材料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
在热处理过程中,应根据金属材料的种类和性能要求合理选择热处理温度,避免热处理变形的产生。
二、控制策略
1. 合理选择热处理工艺参数
在金属材料热处理过程中,应根据金属材料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热处理温度、冷却速率、热处理时间和加工方式等参数,以减少热处理变形的产生。
2. 加强工艺监控
在金属材料热处理过程中,应加强工艺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热处理变形的问题,避免对金属材料的质量和性能产生影响。
4. 加强人员培训
金属材料热处理工艺是一项技术活动,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和经验。
在金属材料热处理过程中,应加强人员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和经验,以减少热处理变形的产生。
5.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在金属材料热处理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热处理过程的监管和管理,确保金属材料的质量和性能满足要求。
金属材料热处理变形受多种因素影响,在实际生产中需加强工艺控制,合理选择热处理工艺参数,加强工艺监控,优化工艺,加强人员培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以减少热处理变形的产生,确保金属材料的质量和性能达到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材料热处理变形及开裂问题探讨
摘要变形和开裂是热处理较难解决的问题,目前热处理变形的复杂规律尚未被彻底认识和掌握。
本文简要分析了热处理变形的开裂原因、影响变形的因素以及减小热处理变形防止开裂的具体措施。
而影响变形和开裂的因素及防止变形和开裂的方法有很多。
关键词热处理变形;开裂;热应力;组织应力
1 热处理变形开裂的原因
工件的变形包括尺寸变化和形状变化两种,无论哪种变形,主要都是由于热处理时工件内部产生的应力所造成的。
根据内应力形成的原因不同,可以分为热应力和组织应力。
工件变形是这两种应力综合影响的结果,当应力大于屈服极限就会永久变形,大于材料的强度工件就会开裂。
1.1 热处理引起的变形和开裂的原因
钢件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将产生热胀冷缩的体积变化,零件加热到淬火温度时,屈服强度明显降低,塑性则提高,当应力超过屈服强度时,就会产生塑性变形。
如果造成应力集中并超过了材料的强度极限,就会使零件淬裂。
导热性很差的高碳合金钢,如合金模具钢Gr12MoV,高速钢W18GrV之类的工具钢,淬火温度很高,如不采用多次预热和缓慢加热,不但会造成零件变形而且会导致零件开裂而报废,所以在对高速钢淬火时,首先在860±10℃的盐浴炉中进行等温预热,对于较细或较粗的零件应在预热前,在550℃炉进行2小时以上的回火,这样就会减小热处理变形,冷却时,由于温差大,热应力是造成零件变形的主要原因。
1.2 组织应力引起的变形
组织应力有两个特点[1]:(1)工件表面受拉应力,心部压应力。
(2)靠近表面层,切向拉应力大于轴向拉应力。
组织应力引起工件变形的特点与热应力相反,使平面变凹,直角变锐角,长的方向变长,短的方向变短。
淬火零件的变形时热应力和组织应力综合作用的结果,除内应力外,零件的变形还要看材料成分、工件的形状和介质、冷却速度的影响,实际情况要复杂很多,因此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全面分析是热应力还是组织应力起主导作用,以便判断变形的趋势或裂纹产生可能性,并采取各种措施予以控制或防止。
2 影响变形及开裂的因素
在生产实际中,影响热处理变形的因素很多,其主要包括:钢的化学成分、冷却过程、钢的几何形状尺寸、淬火介质的选择等。
2.1 钢的化学成分
在低碳钢中,由于淬火时体积变化较小,特别是淬透性差,故其淬火变形常以热应力为主;中碳钢中因其淬火时质量体积变化较大,淬透性也较低,但MS 点还比较高,故当零件尺寸较小,淬火变形将以相变应力变形为主;当然,随着零件尺寸增大,硬度层深入减小,将会逐渐过渡到以热应力变形为主;在高碳钢中,由于MS点较低,残留奥氏体较多,故淬火变形主要是热应力变形。
2.2 钢的淬透性
钢的淬透性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决定钢材淬硬深度和硬度分布的特性,例如:合金钢的淬透性比碳钢号,淬透性好的钢在淬火冷却时可采用比较缓和的淬火介质,减少工件淬火的变形及开裂倾向,因此对重要的、形状复杂、大截面的零件应选择淬透性好的合金钢,经淬火及回火处理,既能获得所需要的力学性能又能减少变形及开裂。
2.3 钢的原始组织
零件淬火前的组织状态对零件淬火质量有很大影响。
如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轴承钢等。
这些钢在锻造加工以后,必须进行球化退火,淬火加热时,奥氏体形体不易长大,冷却时工件变形和开裂倾向小,材料的本质晶粒度越细,屈服强度越高,对变形的抗力越大,工件淬火后的变形量就相应减小。
2.4 淬火介质的影响
一般认为,淬火介质300℃时冷却速度对变形的影响是关键,应根据钢的淬透性,零件截面尺寸和表面粗糙度合理选择淬火介质。
常用的淬火介质有水、油、盐类水溶液、熔盐、空气等。
一般情况下,碳钢采用淬火裂纹大的水或水溶液作为淬火介质。
合金钢一般采用油作为淬火介质。
因此选择淬火介质的正确原则是保证淬硬性的前提下,尽量选择淬火裂度小的淬火介质,以减小淬火变形及开裂。
2.5 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
从热处理工艺角度出发,零件设计最好采用对称结构,尽量避免尖角,要求截面过渡均匀,必要时开工业用槽。
如樘杆上接两条对称的槽,其中一条是减小热处理变形而设计的。
形状复杂的如零件的尖角处,由于应力集中更容易产生淬火裂纹。
因此必须合理选择材料避免淬火裂纹的产生。
2.6 淬火方法
为了使淬火时最大限度地减小变形及开裂,除正确地进行加热及合理选择淬火介质外,还应根据工件的成分、尺寸、形状和技术要求选择合理的淬火方法。
双介质淬火的内应力小,变形及开裂少,所以主要应用碳素工具钢制造的易开裂
的工件如T8制造的各种零件
总之热处理变形及开裂的影响因素十分复杂,在热吹了淬火时应充分考虑工件的形状,根据工件所要求的力学性能合理选择淬火方法及冷却介质,防止变形及开裂,提高产品质量。
3 减少变形及开裂的措施
3.1 合理选用钢材
对形状复杂、截面尺寸相差悬殊的工件,最好选用高淬透性的合金钢,以便在缓冷介质中冷却时能见效应力与变形;对形状复杂且轻度要求较高的模具、量具等,可以用微变形钢(Cr12MnV);对于易变形、淬裂的零件,选用合金钢(CrMn9CrSi)等;对于硬度要求不高的结构件,在满足硬度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的选用碳含量分布较小的碳钢,如(45号)以减小变形。
3.2 运用合理的冷却方法
合金淬火后冷却过程对变形的影响是很重要的一个变形原因。
热油比冷油淬火变形小,一般控制在100±20℃,油的冷却能力对变形的影响也至关重要。
淬火搅拌方法和速度均影响变形。
金属热处理冷却速度越快,冷却越不均匀,产生的应力越大,变形也越大,可以在保证硬度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采用预冷、分级冷却淬火能显著减少金属淬火时产生的热应力和组织应力[2]。
如T8、45号采用水、油分级淬火。
对于体积较小,容易变形的细杆或金属薄片采用硝石冷却能显著减少变形。
3.3 合理选择加热温度
在保证淬硬的前提下,一般应选择低一些的淬火温度,但对于一些高弹合金钢工件,可以通过适当提高淬火温度而降低MS点增大残留奥氏体量。
如有些(Cr12MoV)的高硬度模具,有的就选择1040℃的淬火温度,以此来防止弧状裂纹。
3.4 合理锻造及预热处理
淬火前的原始组织对淬火变形有很大的影响。
尤其对高碳工具钢,必须进行合理的锻造以消除网状碳化物及偏析,尽可能使其均匀分布。
对变形要求较严格的工件,在加工过程中,要求进行去应力退火,对变形复杂的零件在淬火前进行退火、正火或调质处理,以减少变形或避免零件变形和开裂。
钢件的预备预热处理,一般是在铸造后立即进行退火或正火,依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预备热处理方法[3]:(1)低碳钢应选用正火处理,以获得均匀的铁素体加细片状得珠光体组织。
(2)中碳钢及合金钢一般采用完全退火或等温球化退火获得铁素体加片状或球状珠光体组织。
(3)如果仅为了消除铸造应力,则采用去应力退火即可。
(4)较大的大型铸件可采用均匀化退火处理。
3.5 采用合理的热处理工艺
(1)采用一次或多次预热
为了减小热应力缓慢加热,以减小工件的温差,尤其对形状复杂或导热性差的高合金钢制工件模具,采用一次或多次预热,减小变形、防止开裂。
此外,适当降低淬火温度或采用预冷淬火,有利于减小变形。
(2)采用分级或等温淬火
分级淬火是工厂中消除淬火裂纹的行之有效地重要方法,碳素钢合金钢均收到预期效果。
双液淬火是将原件先后在两种淬火介质中进行冷却的方法,多用于碳素工具钢及大截面的低合金工具钢的工件,即在高温区用盐水的快速冷却抑制过冷奥氏体的分解,在低于400℃温度时立即转入油中缓慢冷却以减少淬火内应力,防止淬火裂纹。
4 结束语
关键/重要件都要进行热处理,有的热处理工件就会出现变形甚至开裂,因此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废品率、减少热处理变形、防止开裂是我们首要也是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我们要重视现阶段热处理技术,并充分掌握。
另外,在生产过程中要综合分析,找出问题的关键,采取有效地措施,减小热处理变形,避免开裂,达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胡光立.钢的热处理[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11.
[2] 崔振铎.金属材料及热处理[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10:67.
[3] 国家工业委员会统编.中级热处理工工艺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