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北区2021届新高考一诊物理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重庆市渝北区2021届新高考模拟物理试题(市模拟卷)含解析

重庆市渝北区2021届新高考模拟物理试题(市模拟卷)含解析

重庆市渝北区2021届新高考模拟物理试题(市模拟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所示,某生产厂家为了测定该厂所生产的玩具车的性能,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玩具车A 、B 并排放在两平行且水平的轨道上,分别通过挂钩连接另一个与玩具车等质量的货车(无牵引力),控制两车以相同的速度v 0做匀速直线运动。

某时刻,通过控制器使两车的挂钩断开,玩具车A 保持原来的牵引力不变,玩具车B 保持原来的输出功率不变,当玩具车A 的速度为2v 0时,玩具车B 的速度为1.5v 0,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仅与质量成正比,与速度无关,则正确的是( )A .在这段时间内两车的位移之比为6∶5B .玩具车A 的功率变为原来的4倍C .两车克服阻力做功的比值为12∶11D .两车牵引力做功的比值为3∶1【答案】C【解析】【详解】B .设玩具车、货车质量都为m ,动摩擦因数为μ,那么两车的挂钩断开与货车分离,玩具车的速度为v 0,牵引力F=2μmg ,加速度为a=μg ,电机输出功率P=Fv 0=2μmgv 0变为原来的2倍,则B 错误;A .玩具车A 保持原来的牵引力不变前进,那么加速度不变,那么当玩具车A 的速度为2v 0时,位移2200202322()A v S g av v μ-== 功率P A ′=F•2v 0=2P A克服摩擦力做的功2032f A W mgS mv μ==牵引力做的功: W FA =Fs A =3mv 02;玩具车B 保持原来的输出功率不变前进,当玩具车A 的速度为2v 0时,玩具车B 的速度为1.5v 0,由动能定理可得:()2200002111.522B v v P mgS m v mv a μ-⋅-=- 所以位移20118B v S gμ= 所以s A :s B =12:11;则A 错误CD .克服摩擦力做的功:20118fB B m W mgS v μ==所以 W fA :W fB =12:11;牵引力做的功:200022FB v v W P mv a-=⋅= 所以 W FA :W FB =3:2故C 正确,D 错误;故选C 。

重庆市渝北区2021届新高考物理一模考试卷含解析

重庆市渝北区2021届新高考物理一模考试卷含解析

重庆市渝北区2021届新高考物理一模考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平直公路上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出发,两车位移x 和时间t 的比值x t与时间t 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车的加速度大小为5m/s 2B .6s 末乙车速度减小到零C .甲车追上乙车前,2s 末甲乙两车相距最远D .乙车速度减小到零时,甲车速度为30m/s【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 .根据2012x v t at =+可得 012x v at t =+ 甲车的加速度大小为22111022m/s 10m/s 2a k ==⨯= 选项A 错误;B .由图像可知,乙车的初速度为v 0=15m/s ,加速度为222252-2m/s 5m/s 2a k ==⨯=- 则速度减为零的时间为023s v t a == 选项B 错误;C .当两车相距最远时速度相等,即021v a t a t -=解得t=1s选项C错误;D.乙车速度减小到零时需经过t=3s,此时甲车速度为130m/sv a t==选项D正确。

故选D。

2.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一个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受到发后最多可以辐射三种不同率的光子,则被吸收光子的能量为A.10.2eV B.12.09ev C.12.75eV D.13.06eV【答案】C【解析】【详解】一个氢原子处于激发态最多可以辐射三种不同频率的光子,则该氢原子处于n=4激发态,该氢原子处于基态时吸收的光子能量为:hv =(-0.85eV)-(-13.6 eV)=12.75eV.ABD.由计算可得被吸收光子的能量为12.75eV ,ABD错误;C.由计算可得被吸收光子的能量为12.75eV ,C正确.3.真空中的可见光与无线电波()A.波长相等B.频率相等C.传播速度相等D.传播能量相等【答案】C【解析】【详解】可见光和无线电波都是电磁波,它们的波长与频率均不相等,则传播能量也不相等,但它们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一样的,都等于光速,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重庆市渝北区(六校联考)2021届新高考模拟物理试题含解析

重庆市渝北区(六校联考)2021届新高考模拟物理试题含解析

重庆市渝北区(六校联考)2021届新高考模拟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关于近代物理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结合能越大,原子核内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B .铀核裂变的一种核反应方程为2351419219256360U Ba+Kr+2n → C .2382349290U Th+X →中X 为中子,核反应类型为β衰变D .平均结合能小的原子核结合成或分解成平均结合能大的原子核时一定放出核能【答案】D【解析】【详解】A. 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内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选项A 错误;B. 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方程中,反应物必须有中子,选项B 错误;C. 2382349290U Th+X →中X 质量数为4电荷数为2,为α粒子,核反应类型为α衰变,选项C 错误;D. 平均结合能是核子与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平均每个核子放出的能量,平均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平均结合能小的原子核结合成或分解成平均结合能大的原子核时出现质量亏损,一定放出核能。

故D 正确。

故选D 。

2.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 v-t 图像如图所示。

已知两车在t=3s 时并排行驶,则( )A .在t=1s 时,甲车在乙车后B .在t=0 时,甲车在乙车前7.5mC .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sD .甲、乙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5m【答案】B【解析】【分析】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表示位移,根据位移关系分析两车位置关系.可结合几何知识分析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并求出两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详解】A. 根据“面积”大小表示位移,由图象可知,1s 到3s 甲、乙两车通过的位移相等,两车在t=3s 时并排行驶,所以两车在t=1s时也并排行驶,故A错误;B. 由图象可知,甲的加速度a甲=△v甲/△t甲=20/2=10m/s2;乙的加速度a乙=△v乙/△t乙=(20−10)/2=5m/s2;0至1s,甲的位移x甲=12a甲t2=12×10×12=5m,乙的位移x乙=v0t+12a乙t2=10×1+12×5×12=12.5m,△x=x乙−x甲=12.5−5=7.5m,即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m,故B正确;C.1s末甲车的速度为:v=a甲t=10×1=10m/s,乙车的速度v′=10+5×1=15m/s;1−2s时,甲的位移x1=10×1+12×10×12=15m;乙的位移x2=15×1+12×5×1=17.5m;在1s时两车并联,故2s时两车相距2.5m,且乙在甲车的前面,故C错误;D. 1s末甲车的速度为:v=a甲t=10×1=10m/s,1到3s甲车的位移为:x=vt+12a甲t2=10×2+12×10×22=40m,即甲、乙两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m,故D错误。

重庆市渝北区2021届新高考物理一月模拟试卷含解析

重庆市渝北区2021届新高考物理一月模拟试卷含解析

重庆市渝北区2021届新高考物理一月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块在质量为M 的长木板上滑行,木块与长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2μ,长木板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1μ。

若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则长木板受地面摩擦力大小为( )A .()1m M g μ+B .()2m M g μ+C .2mg μD .21mg Mg μμ+【答案】C【解析】【详解】 隔离分析长木块,如图甲,受重力mg 、支持力N F 、向左的滑动摩擦力f 2F mg μ=①隔离分析木板,如图乙,受重力Mg 、木块的压力mg 、向右的滑动摩擦力f F 、地面的支持力N F 地与向左的静摩擦力f F 地。

水平方向受力平衡f f F F =地②解①②式得2f F mg μ=地竖直方向受力平衡N ()F m M g =+地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时(临界点),为11f N ()F F m M g μμ='=+地地由题可知长木板静止不动,所以1f ()F m M g μ<+地所以C 正确,ABD 错误。

故选C 。

2.如图所示,aefc 和befd 是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I 、II 的边界,磁场I 、Ⅱ的磁感应强度分别为B 1、B 2,且B 2=2B 1,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电粒子垂直边界ae 从P 点射入磁场I ,后经f 点进入磁场II ,并最终从fc 边界射出磁场区域.不计粒子重力,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总时间为( )A .12πm qB B .13π2m qB C .1πm qB D .13π4m qB 【答案】B【解析】【详解】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只受洛伦兹力作用,故粒子做圆周运动,洛伦兹力做向心力,故有2v qvB m R= 则有mv R qB= 粒子垂直边界ae 从P 点射入磁场Ⅰ,后经f 点进入磁场Ⅱ,故根据几何关系可得:粒子在磁场Ⅰ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磁场宽度d ;根据轨道半径表达式,由两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大小关系可得:粒子在磁场Ⅱ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磁场宽度2d ,那么,根据几何关系可得:粒子从P 到f 转过的中心角为90︒,粒子在f 点沿fd 方向进入磁场Ⅱ;然后粒子在磁场Ⅱ中转过180︒,在e 点沿ea 方向进入磁场Ⅰ;最后,粒子在磁场Ⅰ中转过90︒后从fc 边界射出磁场区域;故粒子在两个磁场区域分别转过180︒,根据周期2π2πr m T v qB==可得: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总时间为121113π222m t T T qB =+= 故选B 。

重庆市渝北区2021届新高考中招适应性测试卷物理试题(1)含解析

重庆市渝北区2021届新高考中招适应性测试卷物理试题(1)含解析

重庆市渝北区2021届新高考中招适应性测试卷物理试题(1)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图示为两质点P 、Q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a 随半径r 变化的图线,其中表示质点P 的图线是一条双曲线,表示质点Q 的图线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

由图线可知,在半径r 逐渐增大的过程中( )A .质点P 的线速度大小保持不变B .质点Q 的线速度大小保持不变C .质点P 的角速度不断增大D .质点Q 的角速度不断增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A .由向心加速度2v a r=可知若a 与r 成反比,即图线是双曲线,则线速度大小保持不变,选项A 正确;C .由角速度vrω=,线速度不变,则P 的角速度与半径成反比,选项C 错误; BD .根据2a r ω=,若a 与r 成正比,即图线是过原点的直线,则角速度保持不变,即质点Q 的角速度保持不变,而线速度v r ω=,可见Q 的线速度与半径成正比,选项BD 错误。

故选A 。

2.在如图所示装置中,轻杆一端固定着一个质量可以忽略不计的定滑轮,两物体质量分别为m 1、m 2,轻绳一端固定于a 点,悬点a 、b 间的距离远大于滑轮的直径,动滑轮质量和一切摩擦不计。

整个装置稳定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α可能大于βB .m 1一定大于m 2C .m 1可能大于2m 2D .轻杆受到绳子的作用力22cos 2m g β【答案】D 【解析】 【分析】对m 1分析可知绳子的拉力大小,对滑轮分析,由于滑轮放在一根绳子上,绳子两端的张力相等,故可知两绳子和竖直方向上的夹角相等,由共点力的平衡关系可得出两质量的关系. 【详解】对m 1分析可知,m 1受拉力及本身的重力平衡,故绳子的拉力等于m 1g ; 对于动滑轮分析,由于滑轮跨在绳子上,故两端绳子的拉力相等,它们的合力一定在角平分线上;由于它们的合力与m 1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合力竖直向上,故两边的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和β相等;故A 错误;由以上可知,两端绳子的拉力等于m 1g ,而它们的合力等于m 1g ,因互成角度的两分力与合力组成三角形,故可知1m 1g >m 1g ,即m 1一定小于1m 1.但是m 1不一定大于m 1,故BC 错误。

重庆市渝北区2021届新高考物理仿真第一次备考试题含解析

重庆市渝北区2021届新高考物理仿真第一次备考试题含解析

重庆市渝北区2021届新高考物理仿真第一次备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所示,一倾角为30°的匀质圆盘绕垂直于盘面的固定对称轴以恒定角速度ω转动,盘面上离转轴距离d 处有一带负电的电荷量为q 、质量为m 的小物体与圆盘始终保持相对静止.整个装置放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2mg E q=,则物体与盘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至少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 为重力加速度)( )A 23(34)g d ω+B .22(31)3d g ωC 23(4)g d ω+D 23(2)g d ω+ 【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 物体以恒定角速度ω转动,所以,物体在垂直盘面方向上合外力为零,故支持力1333024N F mg mg cos mg ⎛⎫=+︒= ⎪⎝⎭物体在盘面上的合外力即向心力2F m d 向ω=则最大静摩擦力至少为2133024f F mg mg sin m d mg ω⎛⎫=++︒=+ ⎪⎝⎭向 故物体与盘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至少为)22333449334N m d mg g d f F g mg ωω++== 故A 正确,BCD 错误.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电子由外层轨道跃迁到内层轨道,原子的能量减少,电子的动能增加B .中子与质子结合成氘核时吸收能量C .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D .入射光照射到某金属表面发生光电效应,若仅减弱该光的强度,则不可能发生光电效应【答案】A【解析】【详解】A .电子由外层轨道跃迁到内层轨道时,放出光子,总能量减小;根据22Qq v k m r r= 可知半径越小,动能越大,故A 正确;B .中子与质子结合成氘核的过程中有质量亏损,释放能量,故B 错误;C .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C 错误;D .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 KM =hγ-W 0知,入射光的频率不变,若仅减弱该光的强度,则仍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故D 错误。

重庆市渝北区2021届新高考物理第一次押题试卷含解析

重庆市渝北区2021届新高考物理第一次押题试卷含解析

重庆市渝北区2021届新高考物理第一次押题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行星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历程,符合史实的是()A.哥白尼通过整理第谷观测的大量天文数据得出行星运动规律B.牛顿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量出了地球的质量C.牛顿指出地球绕太阳运动是因为受到来自太阳的万有引力D.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比较准确地测量出了万有引力常量,并间接测量出了太阳的质量【答案】C【解析】【详解】A.开普勒通过整理第谷观测的大量天文数据得出行星运动规律,故A错误;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测量出了万有引力常量,并间接测量出了地球的质量,故B错误,D错误;C.牛顿通过研究指出地球绕太阳运动是因为受到来自太阳的万有引力,万有引力提供地球做曲线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故C正确。

故选:C。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公式v=ωr可知,圆形轨道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则其速度越大B.由公式vC.地球同步卫星在其圆形轨道上运行时的线速度小于7.9km/sD.地球同步卫星在其圆形轨道上运行时的角速度小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答案】C【解析】【详解】A.由公式v A错误;B.由公式v B 错误;C.第一宇宙速度是所有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的最大速度,则地球同步卫星在其圆形轨道上运行时的线速度小于7.9km/s,选项C正确;D.地球同步卫星在其圆形轨道上运行时的角速度等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选项D错误;3.跳伞运动员打开伞后经过一段时间,将在空中保持匀速降落,已知运动员和他身上装备的总重量为G 1,圆顶形降落伞伞面的重量为G 2,有12条相同的拉线(拉线重量不计),均匀分布在伞面边缘上,每根拉线和竖直方向都成30°角。

那么每根拉线上的张力大小为( )A B .)1218G G + C .1212G G + D .16G 【答案】A【解析】【详解】以一根拉线为例,每根拉线拉力向上的分力1302F Fcos F =︒= 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知:12F 1=G 1解得:F =A .118,与结论相符,选项A 正确;B .)1218G G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 错误;C .1212G G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 错误; D .16G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 错误; 故选A 。

重庆市渝北区2021届新高考模拟物理试题(校模拟卷)含解析

重庆市渝北区2021届新高考模拟物理试题(校模拟卷)含解析

重庆市渝北区2021届新高考模拟物理试题(校模拟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所示,将一交流发电机的矩形线圈abcd 通过理想变压器外接电阻R=5Ω,已知线圈边长ab=cd=0.1m , ad=bc = 0.2m ,匝数为50匝,线圈电阻不计,理想交流电压表接在原线圈两端,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 1︰n 2=l ︰3,线圈在磁感应强度B=0.2T 的匀强磁场中绕垂直磁场的虚线轴以ω=200rad/s 的角速度匀速转动,则( )A .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线圈中产生的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 e=40sin200t (V )B .交流电压表的示数为2 VC .电阻R 上消耗的电动率为720WD .电流经过变压器后频率变为原来的2倍【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 . 线圈绕垂直磁场的虚线轴匀速转动,产生正弦式交流电,交变电动势最大值:E m =NBSω=50×0.2×0.1×0.2×200V=40V图示位置为与中性面垂直的位置,感应电动势为最大,则从此时开始计时,线圈中产生的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e=40cos200t (V )故A 错误;B . 线圈内阻不计,则电压表示数为交变电动势的有效值202V 2m E == 故B 正确;C . 根据变压比可知,副线圈输出电压:21602V n U E n =⋅= 电阻R 上消耗的功率:21440W U P R== 故C 错误;D . 变压器不会改变交流电的频率,故D 错误。

故选:B 。

2.如图所示,三条平行等间距的虚线表示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电势分别为10V 、20V 、30V ,实线是一带电粒子(不计重力)在该区域内的运动轨迹,a 、b 、c 是轨迹上的三个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粒子在三点所受的电场力不相等B .粒子必先过a ,再到b ,然后到cC .粒子在三点所具有的动能大小关系为E kb >E ka >E kcD .粒子在三点的电势能大小关系为E pc <E pa <E pb【答案】D【解析】【详解】A .因表示电场中三个等势面的三条虚线是平行且等间距的,由此可判断电场是匀强电场,所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各点受到的电场力相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渝北区2021届新高考一诊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原子核92238U 有天然放射性,能发生一系列衰变,可能的衰变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过程①的衰变方程为210210483812Bi Tl He →+B .过程①的衰变方程为210206483812Bi Tl H →+C .过程②的衰变方程为210206484822Po Pb He →+D .过程②的衰变方程为210210083841Bi Po e -→+【答案】D【解析】【详解】AB .由核反应过程中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得,过程①的衰变方程为210206483812Bi Tl He →+ 故AB 错误;CD .由核反应过程中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得,过程①的衰变方程为210210083841Bi Po e -→+故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

2.我国自主研制的绞吸挖泥船“天鲲号”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若某段工作时间内,“天鲲号”的泥泵输出功率恒为4110kW ⨯,排泥量为31.4m /s ,排泥管的横截面积为20.7 m ,则泥泵对排泥管内泥浆的推力为( )A .6510N ⨯B .7210N ⨯C .9210N ⨯D .9510N ⨯【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设排泥的流量为Q ,t 时间内排泥的长度为:1.420.7V Qt x t t S S ==== 输出的功:W Pt =排泥的功:W Fx =输出的功都用于排泥,则解得:6510N F =⨯故A 正确,BCD 错误.3.电梯在t=0时由静止开始上升,运动的a t -图像如图所示,电梯总质量m=2.0×103kg 。

电梯内乘客的质量m 0=50kg ,忽略一切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第1s 内乘客处于超重状态,第9s 内乘客处于失重状态B .第2s 内乘客对电梯的压力大小为450NC .第2s 内钢索对电梯的拉力大小为2.2×104ND .第2s 内电梯对乘客的冲量大小为550N·s【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 .第1s 内和第9s 内加速度均竖直向上,乘客处于超重状态,故A 错误;B .第2s 内研究乘客,根据牛顿第二定律00F m g a m -=代入数值解得电梯对乘客的支持力为550N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乘客对电梯的压力为550N ,故B 错误;C .第2s 内研究乘客和电梯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00T m m g m m a -+=+代入数值解得钢索对电梯的拉力为22550N ,故C 错误;D .a t -图像的面积表示速度变化,得第2s 内速度的变化量为1v ∆=m/s第2s 内研究乘客,根据动量定理00I m gt m v -=∆代入数值解得电梯对乘客的冲量为550N ⋅s ,故D 正确。

故选D 。

4.有关原子物理学史,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A .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枣糕模型B .能量量子假说是普朗克首先提出的,光子假说则是爱因斯坦首先提出的C .汤姆孙首先发现了中子,从而说明原子核内有复杂的结构D .玻尔在光的粒子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光电效应方程【答案】B【解析】【详解】A .卢瑟福从1909年起做了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实验结果成了否定汤姆孙枣糕原子模型的有力证据,在此基础上,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故A 错误;B .能量量子假说是普朗克首先提出的,光子假说则是爱因斯坦首先提出的,故B 正确;C .查德威克通过用α粒子轰击铍核(94Be )的实验发现了中子,汤姆孙首先发现了电子,从而说明原子有复杂的结构,故C 错误:D .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假说,建立了光电效应方程,故D 错误。

故选:B 。

5.如图,一圆形闭合铜环由高处从静止开始下落,穿过一根质量为m 、竖直悬挂的条形磁铁,细绳对磁铁的拉力为F 。

若线圈下落过程中,铜环的中心轴线与条形磁铁的中轴始终保持重合,则下列图中能正确描述拉力F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是( )A .B .C.D.【答案】B【解析】【详解】铜环闭合,铜环在下落过程中,穿过铜环的磁通量不断变化,铜环中产生感应电流;由楞次定律可知,当铜环在磁铁上方时,感应电流阻碍铜环靠近磁铁,给铜环一个向上的安培力,则铜环对磁铁的力向下,细绳对磁铁拉力大于重力;当铜环位于磁铁下方时,铜环要远离磁铁,感应电流阻碍铜环的远离,对铜环施加一个向上的安培力,则铜环对磁铁的力向下,细绳对磁铁拉力大于重力;当铜环处于磁铁中央时,磁通量最大,没有感应电流,铀环对磁铁没有力的作用,细绳对磁铁拉力等于重力。

A.靠近和远离时拉力都小于重力,与上述结论不符,故A错误;B. 靠近和远离时拉力都大于重力,与上述结论相符,故B正确;C.靠近时拉力大于重力,远离时拉力小于重力,与上述结论不符,故C错误;D.靠近时拉力小于重力,远离时拉力大于重力,与上述结论不符,故D错误。

6.表是某逻辑电路的真值表,该电路是()输入输出0 0 00 1 01 0 01 1 1A.B.C.D.【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由图中真值表可知,当输入端为:00、01、10、11时,输出分别为0、0、0、1;则可知只有两输入端均输入高电平时,才能输出高电平,即只有两输入端均为1时,输出端才为1,故该逻辑电路为与逻辑关系;A.该图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B.该图与结论相符,选项B正确;C.该图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D .该图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 错误;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门电路中真值表的分析;学会根据真值表理清逻辑关系,会区分门电路并理解其功能.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如图所示,在坐标系xoy 平面的第I 象限内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B 1,在第IV 象限内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另一个匀强磁场B 2,在x 轴上有一点()23,0Q a 、在y 轴上有一点P (0,a )。

现有一质量为m ,电量为+q 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P 点处垂直y 轴以速度v 0射入匀强磁场B 1中,并以与x 轴正向成60︒角的方向进入x 轴下方的匀强磁场B 2中,在B 2中偏转后刚好打在Q 点。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磁感应强度01mvB qa= B .磁感应强度02mv B qa= C .粒子从P 点运动到Q 点所用的时间043a t v π∆= D .粒子从P 点运动到Q 点所用的时间042a t v π∆=【答案】BC【解析】【分析】【详解】AB .粒子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由几何知识可知11cos60r r a ︒=+解得12r a =在B 2磁场中根据几何知识有212sin6023sin60r a r ︒︒=-解得2r a =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00v qv B m r= 将半径代入解得0012,2mv mv B B qa qa== 故A 错误,B 正确;CD .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02π=r T v ,粒子的运动时间为 1212+63T T t t t ∆=+=解得 04π3a t v = 故C 正确,D 错误。

故选BC 。

8.如图,空气中有两块材质不同、上下表面平行的透明玻璃板平行放置;一细光束从空气中以某一角度θ(0<θ<90°)入射到第一块玻璃板的上表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第一块玻璃板下表面一定有出射光B.在第二块玻璃板下表面一定没有出射光C.第二块玻璃板下表面的出射光方向一定与入射光方向平行D.第二块玻璃板下表面的出射光一定在入射光延长线的左侧E.第一块玻璃板下表面的出射光线一定在入射光延长线的右侧【答案】ACD【解析】【分析】【详解】A、光线从第一块玻璃板中的上表面射入,在第一块玻璃板中上表面的折射角和下表面的入射角相等,根据光的可逆原理可知,光在第一块玻璃板下表面一定有出射光,同理,在第二个玻璃板下表面也一定有出射光,故A正确,B错误.C、因为光在玻璃板中的上表面的折射角和下表面的入射角相等,根据光的可逆原理知,从下表面出射光的折射角和开始在上表面的入射角相等,即两光线平行,所以第二块玻璃板下表面的出射光方向一定与入射光方向平行,故C正确.D、根据光线在玻璃板中发生偏折,由于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可知第二块玻璃板下表面的出射光一定在入射光延长线的左侧,故D正确,E错误.故选ACD.9.如图所示,在范围足够大、磁感应强度为B的垂直纸面向里的水平匀强磁场内,固定着倾角θ=30°的足够长绝缘斜面,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小物块置于斜面的顶端处静止状态,现增加一水平向左的场强E=3mgq的匀强电场。

设滑动时小物块的电荷量不变,从加入电场开始计时,小物块的摩擦力f大小与时间t、加速度大小a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可能正确的是()A.B.C.D.【详解】加电场后,滑块受到水平向左的电场力,大小为F电=3mg,和竖直向下的重力合成可得合力为F=2mg,方向沿斜面向下;此时斜面受到的正压力为零,滑块受摩擦力为0;滑块沿斜面做加速运动,则受到垂直斜面向下的洛伦兹力,随速度的增加,洛伦兹力变大,则滑块对斜面的正压力变大,摩擦力逐渐变大;根据2mg-f=ma可知,加速度逐渐减小,当2mg=f时,加速度a=0,滑块做匀速运动,则图像BD正确,AC错误。

故选BD。

10.质谱仪用来分析带电粒子的质量与电荷量,其构造原理如图所示。

将第-种粒子源放于S处,经加速电场(电压为U)加速后垂直于磁场方向、垂直于磁场边界进入匀强磁场。

在磁场中运动后到达磁场边界上的P点。

换第二种粒子源也放在S处,其粒子同样到达P点。

粒子从粒子源射出的初速度均为零,不计粒子重力。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第二种粒子的电性与第一种不同,需同时改变电场方向与磁场方向B.若第二种粒子的电性与第一种不同,只需改变电场方向或磁场方向即可C.若第二种粒子与第--种粒子是同位素,其质量比为2627,保持电场电压不变,则磁场磁感应强度需调整2627D.若第二种粒子与第--种粒子的质量比为1314、电荷量比为1213,保持磁场磁感应强度不变,则电场电压需调整为原来的168 169AB .如图所示带电粒子运动有3个子过程。

两种粒子要在电场中加速,则电场力方向相同。

因电性不同,则电场方向相反。

粒子进入磁场时速度方向相同,在磁场中均向下偏转,所受洛伦兹力方向相同,由左手定则知粒子电性不同,则磁场方向不同,故A 正确,B 错误;CD .加速电场加速有212qU mv = 磁场中圆周运动有2v qvB m r= 解得12mU B r q=第二种粒子与第-种粒子是同位素,其电荷量q 相同,若质量比为2627,则 22112627B m B m ==解得22111212141681313169U q m U q m =⨯=⨯= 故CD 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