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高考理综试卷及答案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试题(重庆卷)全解析(生物部分)

重庆市生物卷真题解析
1、[解析]:本题考查糖代谢及调节过程,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血糖浓度高,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A错。
饥饿时首先被利用的是肝糖元,而不是肌糖元,B错。
糖类不能转化为必需氨基酸,D错。
糖类分解后释放的能量主要贮存形式是ATP,C正确。
[答案]:C
2、[解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过程,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U为吸收传递光能的色素,A 正确。
V为吸收转换光能的色素,吸收光能后被激发,从水中夺取电子,使水分解,B正确。
W为NADPH,C正确。
CO2生成Y是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完成,D错。
[答案]:D
3、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分裂过程,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植物细胞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的形成,A正确。
纺锤体是在前期才形成,B错。
分泌蛋白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加工,C错。
质粒是小型环状DNA,无膜,D错。
[答案]:A
(2)AABB×AaBB,AABB×AaBb。
新课标重庆(理综物理)高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新课标重庆(理综物理)高考试卷(附答案解析)1.B4[重庆卷] 如图所示,某人静躺在椅子上,椅子的靠背与水平面之间有固定倾斜角θ.若此人所受重力为G,则椅子各部分对他的作用力的合力大小为()A.G B.GsinθC.GcosθD.Gtanθ1.A[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受力分析和平衡条件的应用. 以人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他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椅子对他竖直向上的合力而处于静止状态,由人受力平衡可知:椅子各部分对他的作用力的合力大小与重力大小相等,故选项A正确.2.O2[重庆卷] 铀是常用的一种核燃料,若它的原子核发生了如下的裂变反应:23592U+10n―→a+b +210n,则a+b可能是()A.14054Xe+9336KrB.14156Ba+9236KrC.14156Ba+9338SrD.14054Xe+9438Sr2.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核反应方程中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题目的核反应方程中左边的质量数为236,电荷数为92;A项代入右边后,质量数为235,电荷数为90,选项A错误;B项代入后,质量数为235,电荷数为92,选项B错误;C项代入后,质量数为236,电荷数为94,选项C错误;D项代入后,质量数为236,电荷数为92,选项D正确.3.I4[重庆卷] 如图所示,高速运动的α粒子被位于O点的重原子核散射,实线表示α粒子运动的轨迹,M、N和Q为轨迹上的三点,N点离核最近,Q点比M点离核更远,则()A.α粒子在M点的速率比在Q点的大B.三点中,α粒子在N点的电势能最大C.在重核产生的电场中,M点的电势比Q点的低D.α粒子从M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对它做的总功为负功3.B[解析] 本题考查带电粒子在点电荷电场中运动时速率、电势、电势能的变化情况及做功正负的知识.把位于O点的重原子核看成点电荷,其周围的电场为由O点指向无穷远,且离O点越近,场强越大,电势越高,Q点比M点离核更远,故M点的电势比Q点的高,C错;α粒子在运动过程中,受到重原子核的排斥作用,离重原子核越近,电势能越大,动能越小,速率越小,三点中,N点离核最近,Q点比M点离核更远,所以α粒子在M点的速率比在Q点的小,在N点的电势能最大,A错,B对;α粒子从M点到Q点,电势能减小,动能增大,电场力对它做的总功为正功,D错.4.C5[重庆卷] 图1为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的示意图,让小球由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滑下,然后在不同的θ角条件下进行多次实验,最后推理出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加速直线运动.分析该实验可知,小球对斜面的压力、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和重力加速度与各自最大值的比值y 随θ变化的图像分别对应图2中的( )A .①、②和③B .③、②和①C .②、③和①D .③、①和②图1 图24.B [解析] 本题考查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图像问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由图可知:小球对斜面的压力F N =mgcos θ,其最大值F m =mg ,故比值y F =F NF m=cos θ为图像③;小球运动的加速度a =gsin θ,其最大值a m =g ,故比值y a =aa m =sin θ为图像②;整个过程重力不变,重力加速度不变,比值y g =1为图像①,故选项B 正确.5.K3 [重庆卷] 如图所示,一段长方体形导电材料,左右两端面的边长都为a 和b ,内有带电量为q 的某种自由运动电荷.导电材料置于方向垂直于其前表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内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当通以从左到右的稳恒电流I 时,测得导电材料上、下表面之间的电压为U ,且上表面的电势比下表面的低.由此可得该导电材料单位体积内自由运动电荷数及自由运动电荷的正负分别为( )A.IB |q|aU ,负B.IB |q|aU ,正C.IB |q|bU ,负D.IB |q|bU,正 5.C [解析] 本题考查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组成的复合场中的运动情况,要求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较强.导电材料上表面的电势比下表面的低,故导电材料内部的电场方向为竖直向上.由于电流方向为水平向右,假设运动电荷为正电荷,则由左手定则可知电荷受到的洛伦兹力竖直向上,而运动电荷受到的电场力也竖直向上,不能平衡,所以运动电荷不是正电荷,即该电荷一定是负电荷.取长为l 的这段导电材料进行分析,电荷通过这段导电材料所用的时间为t ,则自由运动电荷运动的速度v =lt ;时间t 内通过的电荷量Q =It ,导电材料内部的电场E =Ua .根据自由运动电荷水平通过导电材料时受力平衡,即受到的电场力等于洛伦兹力,所以qE =qvB ,代入后有:U a =l t B =lIB Q ,所以Q =IBlaU .在这段导电材料中,所含自由电荷的个数N =Q |q|=IBla |q|U ,而这段材料的体积V =abl ,所以该导电材料单位体积内自由运动电荷数n =NV =IB|q|bU,选项C 正确. 6.J3[重庆卷] (19分)(1)我国舰载飞机在“辽宁舰”上成功着舰后,某课外活动小组对舰载飞机利用阻拦索着舰的力学问题很感兴趣.他们找来了木板、钢球、铁钉、橡皮条以及墨水,制作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准备定量研究钢球在橡皮条阻拦下前进的距离与被阻拦前速率的关系.要达到实验目的,需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钢球由静止释放时的________和在橡皮条阻拦下前进的距离,还必须增加的一种实验器材是________.忽略钢球所受的摩擦力和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已知,根据________定律(定理),可得到钢球被阻拦前的速率.6.(1)[解析] 本题考查物体机械能守恒.要求钢球到达水平面被阻拦前的速率,就必须知道钢球被释放前的高度;钢球被释放前的高度和在橡皮条阻拦下前进的距离都需要用刻度尺进行测量;钢球在斜面上运动过程中,在忽略摩擦力和空气阻力的情况下,机械能守恒,故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动能定理)可求出钢球被阻拦前的速率.6.(2)某同学对有故障的电热毯进行探究.图1是电热毯的电路示意图,其中电热线和导线通过金属接线片连接.图2为测试电路实物图,A、B为测试表笔,电压表内阻很大,可视为理想电表.12①请在虚线框中画出与图2对应的电路图.K②断开K1,用上述测试电路在1和1′之间检测得知电热线无故障,然后测得电热线的U-I曲线如图3所示.已知电热线材料的电阻率为2.8×10-7Ω·m,电热线的直径为0.200 mm.可求得此电热线的电阻为________kΩ,总长度为________m.(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③为了进一步检查故障,该同学闭合开关K1和K2,用表笔A和B分别对图1中所示的各点进行测试,部分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由此测试结果可判断出电路有断路,位置在__________之间(在“1和2”“1′和2′”“2和3”“2′和3′”中选填一项).36.(2)[解析] 本题考查电路图的作法、图像的分析及故障的排查.①根据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经过各用电器回到负极的方法,作出电路图;②由U-I图像可知,图像的斜率即为电热线的电阻,由于图线是一条倾斜直线,表示电阻不变,由某一特殊点的坐标可求出电热线的电阻R=UI=2.0 V3.45×10-3 A=0.58×103Ω=0.58 kΩ,根据R=ρlS=ρ4lπd2,有l=πRd24ρ=65 m.③在3和3′之间有电压无电流,说明3-2-1-1′-2′-3′之间有断路;在1和1′之间有电压,也有电流,说明1-1′之间电路完好;1和3之间有电流无电压,说明1-3之间电路完好;1和2′之间有电压无电流,说明1-1′-2′之间有断路;2′和3′之间有电流无电压,说明2′-3′之间电路完好.因此电路中的断路位置在1′和2′之间.7.L4[重庆卷] (15分)小明在研究性学习中设计了一种可测量磁感应强度的实验,其装置如图所示.在该实验中,磁铁固定在水平放置的电子测力计上,此时电子测力计的读数为G1,磁铁两极之间的磁场可视为水平匀强磁场,其余区域磁场不计.直铜条AB的两端通过导线与一电阻连接成闭合回路,总阻值为R.若让铜条水平且垂直于磁场,以恒定的速率v在磁场中竖直向下运动,这时电子测力计的读数为G2,铜条在磁场中的长度为L.(1)判断铜条所受安培力的方向,G1和G2哪个大?(2)求铜条匀速运动时所受安培力的大小和磁感应强度的大小.7.(1)安培力的方向竖直向上,G2>G1(2)安培力的大小F=G2-G1磁感应强度的大小B=1L (G2-G1)Rv[解析] (1)当铜条AB向下运动时,根据右手定则可判断电流方向为B→A,那么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也会受到安培力的作用.再根据左手定则,可判断安培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在铜条AB静止时,没有感应电流,也就不受安培力的作用,此时的G1就是磁铁的的重力.当铜条AB向下运动时,它受到安培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磁铁也受到向下的安培力的作用,那么,G2就是重力和安培力的合力,即G2>G1.(2)由(1)分析可知安培力的大小F=G2-G1感应电动势E=BLv,安培力的大小F=BIL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知I=ER=BLvR,即F=BIL=B2L2vR=G2-G1解之得B=1L () G2-G1Rv.8.D6[重庆卷] (16分)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半球形陶罐,固定在可以绕竖直轴旋转的水平转台上,转台转轴与过陶罐球心O 的对称轴OO′重合.转台以一定角速度ω匀速旋转,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落入陶罐内,经过一段时间后,小物块随陶罐一起转动且相对罐壁静止,它和O 点的连线与OO′之间的夹角θ为60°.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1)若ω=ω0,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恰好为零,求ω0;(2)若ω=(1±k)ω0,且0<k 1,求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8.(1)ω=2g R(2)当ω=(1+k)ω0时,摩擦力方向沿罐壁切线向下,大小为f =3k (2+k )2mg当ω=(1-k)ω0时,摩擦力方向沿罐壁切线向下,大小为f =3k (2-k )2mg[解析] (1)对小物块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由于小物块在竖直方向上没有加速度,只在水平面上以O 1为圆心做圆周运动,F N 的水平分力F 1提供向心力.所以有⎩⎪⎨⎪⎧F 2=F N cos θ=mg F 1=F N sin θ=mrω20r =Rsin θ 代入数据得ω0=2gR乙(2) ①当ω=()1+k ω0时,由向心力公式F n =mrω2知,ω越大,所需要的F n 越大,此时F 1不足以提供向心力了,物块要做离心运动,但由于受摩擦阻力的作用,物块不致于沿罐壁向上运动.故摩擦力的方向沿罐壁向下,如图乙所示.对f 进行分解,此时向心力由F N 的水平分力F 1和f 的水平分力f 1的合力提供⎩⎪⎨⎪⎧F 2=f 2+mg F n =F 1+f 1=mrω2 再利用几何关系,并将数据代入得f =3k ()2+k 2mg.丙②当ω=()1-k ω0时,由向心力公式F n =mrω2知,ω越小,所需要的F n 越小,此时F 1超过所需要的向心力了,物块要做向心运动,但由于受摩擦阻力的作用,物块不致于沿罐壁向下运动.故摩擦力的方向沿罐壁向上,如图丙所示.对f 进行分解,此时向心力由F N 的水平分力F 1和f 的水平分力f 1的合力提供⎩⎪⎨⎪⎧F 2+f 2=mg F n =F 1-f 1=mrω2 再利用几何关系,并将数据代入得f =3k ()2-k 2mg.9.F4[重庆卷] (18分)在一种新的“子母球”表演中,让同一竖直线上的小球A 和小球B ,从距水平地面高度为ph(p >1)和h 的地方同时由静止释放,如图所示.球A 的质量为m ,球B 的质量为3m.设所有碰撞都是弹性碰撞,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忽略球的直径、空气阻力及碰撞时间.(1)求球B 第一次落地时球A 的速度大小;(2)若球B 在第一次上升过程中就能与球A 相撞,求p 的取值范围;(3)在(2)情形下,要使球A 第一次碰后能到达比其释放点更高的位置,求p 应满足的条件.9.(1)2gh (2)1<p<5 (3)1<p<3[解析] (1)A 、B 两球都做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相同,B 球下落h 的高度时,A 球也下落h 的高度,由v 20=2gh 得v 0=2gh.(2)B 球下落后又反弹,若刚弹起时与A 球刚好碰撞,则设B 球的下落时间为t 1,则h =12gt 2解得t 1=2hg,即t A >t 1,2phg>2hg,故p>1 若反弹至最高点时与A 球相撞,则可得2()p -1h g <22hg可解得p<5 因此1<p<5.(3)设B 球下落后与地面碰撞又上升L 的距离,刚好与A 球相撞,此时,0<L<h ,则两球从开始下落到发生碰撞所经历的时间相同.对A 球,t A =2()ph -L g对B 球,先下落至地面,历时t B1=2hg,后又做竖直上抛运动,初速度为v =2gh由L =2ght B2-12gt 2B2得 t B2=2gh -2g ()h -L g∴t B =t B1+t B2=22hg -2()h -L g由于碰撞时A 、B 球的运动时间相同,因此2()ph -L g=22h g-2()h -L g解之得L =10p -9-p 216h ………………①由(2)知1<p<5,碰撞前一瞬间,v A =2g ()ph -L =()p +3gh8……② 因碰撞过程中内力远大于外力,此碰撞过程可看成动量守恒的过程,若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B v B -m A v A =m A v A ′+m B v B ′…………③ 又是弹性碰撞,机械能也守恒,即12m A v 2A +12m B v 2B =12m A v ′2A +12m B v ′2B …………④ 由以上四式,并代入数据得,v′A =9-p42gh 而根据题意知,A 球反弹的高度比其释放点高,设A 球上升s 米, v 2A =2gs 得s =v ′2A 2g >ph -L =6ph +9h +p 2h 16即9-p42gh>()p +3gh8可解得p<3 由(2)知p>1 因此1<p<3 10.【选修3-3】H3[重庆卷] (1)(6分)某未密闭房间内的空气温度与室外的相同,现对该室内空气缓慢加热,当室内空气温度高于室外空气温度时( )A .室内空气的压强比室外的小B .室内空气分子的平均动能比室外的大C .室内空气的密度比室外的大D .室内空气对室外空气做了负功10.(1)B [解析] 本题考查内能和热力学定律.由于房间未密闭,室内外空气的压强相等,A 错误;对该室内空气缓慢加热,室内空气温度高于室外空气温度,由于在微观上温度是物体大量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所以室内空气分子的平均动能比室外的大,B 正确;由于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当室内空气温度高于室外空气温度时,室内空气膨胀,对室外空气做正功,室内空气的密度比室外的小,CD 错误.10.(2)(6分)汽车未装载货物时,某个轮胎内气体的体积为V 0,压强为p 0;装载货物后,该轮胎内气体的压强增加了Δp.若轮胎内气体视为理想气体,其质量、温度在装载货物前后均不变,求装载货物前后此轮胎内气体体积的变化量.10.(2)-ΔpV 0p 0+Δp[解析] 本题考查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由于轮胎内气体是质量、温度均不变的理想气体,由玻意耳定律有:p 0V 0=(p 0+Δp)(V 0+ΔV),所以体积改变量:ΔV =-ΔpV 0p 0+Δp.11.【选修3-4】G2[重庆卷] (1)(6分)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某时刻该列波上正好经过平衡位置的两质点相距6 m ,且这两质点之间的波峰只有一个,则该简谐波可能的波长为( )A .4 m 、6 m 和8 mB .6 m 、8 m 和12 mC .4 m 、6 m 和12 mD .4 m 、8 m 和12 m(1)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波的图像的识别和波长的理解.如图可知,满足题意的两点可能有以下情况:①O 点和A 点:此时λ=2OA =2×6 m =12 m. ②O 点和B 点:此时λ=OB =6 m.③A 点和D 点:此时λ=23AD =23×6 m =4 m.故选项C 正确.11.[重庆卷] (2)(6分)利用半圆柱形玻璃,可减小激光光束的发散程度.在图所示的光路中,A 为激光的出射点,O 为半圆柱形玻璃横截面的圆心,AO 过半圆顶点.若某条从A 点发出的与AO 成α角的光线,以入射角i 入射到半圆弧上,出射光线平行于AO ,求此玻璃的折射率.11.(2)[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光的折射率的计算.如图可知,玻璃的折射率n =sinisinr.由于出射光线O′B 与AO 平行,所以∠r =∠AOO ′;而∠i 是∠△AOO ′的一个外角,由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有:∠i =∠α+∠AOO ′=∠α+∠r ,即:∠r =∠i -∠α.所以玻璃的折射率n =sin isin (i -α).。
重庆高考理科试题及答案

重庆高考理科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A.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B. 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C. 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D.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答案:C2. 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生物进化的机制是:A. 自然选择B. 人工选择C. 突变D. 基因重组答案:A3.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蛋白质?A. 胰岛素B. 血红蛋白C. 淀粉D. 抗体答案:C4.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B. 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C.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D. 光合作用不需要水答案:B5.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 原子核由质子和电子组成C. 原子核由电子和中子组成D. 原子核由质子和原子组成答案:A6. 下列关于遗传的描述,错误的是:A. 基因是遗传信息的载体B. 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C. 基因突变会导致遗传性状的改变D. 基因突变是可遗传的变异答案:D7.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描述,错误的是:A. 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不变B. 化学反应中原子的数目不变C. 化学反应中原子的质量不变D. 化学反应中原子的体积不变答案:D8. 下列关于电磁波的描述,错误的是:A. 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光速C. 电磁波的波长和频率成反比D. 电磁波的波长和频率成正比答案:D9. 下列关于牛顿运动定律的描述,错误的是:A. 第一定律描述了物体的惯性B. 第二定律描述了力和加速度的关系C. 第三定律描述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D. 第三定律描述了力和质量的关系答案:D10. 下列关于热力学的描述,错误的是:A.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B. 热力学第二定律描述了熵增原理C. 热力学第三定律描述了绝对零度的性质D. 热力学第三定律描述了能量守恒定律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 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________。
重庆高考理科综合试题试卷及答案

重庆理科综合高考试题及答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S 32 Cl 35.5 As 75 I 127Sm 15013678一、选择题:本题共个小题,每小题分。
共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真核细胞的内质网和细胞核中能够合成的物质分别是.脂质、A RNAB.氨基酸、蛋白质C RNA DNA.、.、蛋白质D DNA2.马铃薯块茎储藏不当会出现酸味,这种现象与马铃薯块茎细胞的无氧呼吸有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葡萄糖B.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是由丙酮酸转化而来.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的过程不能生成C ATPD.马铃薯块茎储藏库中氧气浓度的升高会增加酸味的产生3H.某种﹢-ATPase是一种位于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ATP水解酶活性,能够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逆浓将某植物气孔的保卫细胞悬浮在一定pH pH 度梯度跨膜转运H﹢。
①的溶液中(假设细胞内的高于细胞外),置于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 不变。
再将含有保卫细胞的该溶液分成两组,一组照射蓝光后溶液pH ②的抑制剂(抑制水解),再用蓝光照射,溶液的pH明显降低;另一组先在溶液中加入H﹢-ATPase ATP的pH不变。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 H位于保卫细胞质膜上,蓝光能够引起细胞内的﹢转运到细胞外.﹢-ATPase H.蓝光通过保卫细胞质膜上的﹢-ATPase H发挥作用导致﹢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B H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所需的能量可由蓝光直接提供.﹢-ATPase HC H.溶液中的﹢不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质膜进入保卫细胞D H4.当人体失水过多时,不会发生的生理变化是A.血浆渗透压升高B.产生渴感C.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D.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降低5.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
2008年重庆市高考理综(物理)试卷及答案(精美解析版)

2008年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理科综合物理部分αβ衰变会生成氧,其衰变方程为23290Th→22080Rn +xα+y β,其中A.x =1,y =3B.x =2,y=3C.x =3,y =1D.x =3,y =214、D ,此题考查放射性元素衰变的有关知识,此题为较容易的题目。
由衰变方程:ey He Rn Th 01-422208623290++→x ,由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得:232=220+4x,90=86+2x-y可解得:x=3、 y=2。
15.某同学设计了一个转向灯电路〔题15图〕,其中L 为指示灯,L 1、L 2分别为左、右转向灯,S 为单刀双掷开关,E 为电源.当S 置于位置1时,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A. L 的功率小于额定功率B. L 1亮,其功率等于额定功率C. L 2亮,其功率等于额定功率D. 含L 支路的总功率较另一支路的大15、A ,此题考查电路分析的有关知识,此题为中等难度题目。
由电路结构可知,当S 置于1位置时,L 与L 2串联后再与L 1并联,由灯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可知,L 1和L 2的电阻相等。
L 与L 2串联后的总电阻大于L 1的电阻,由于电源电动势为6伏,本身有电阻,所以L 1两端电压和L 与L 2的总电压相等,且都小于6伏,所以三只灯都没有正常发光,三只灯的实际功率都小于额定功率。
含L 的支路的总电阻大于L 1支路的电阻,由于两条支路的电压相等,所以。
含L 的支路的总功率小于另一支路的功率。
16.地面附近有一正在上升的空气团,它与外界的热交热忽略不计.已知大气压强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则该气团在此上升过程中〔不计气团内分子间的势能〕 A.体积减小,温度降低 B.体积减小,温度不变 C.体积增大,温度降低 D.体积增大,温度不变16、C ,此题考查气体的有关知识,此题为中等难度题目。
随着空气团的上升,大气压强也随着减小,那么空气团的体积会增大,空气团对外做功,其内能会减小,因为不计分子势能,所以内能由其温度决定,则其温度会降低。
2009年重庆市高考理综(物理)试卷及答案(精美解析版)

2009年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理科综合物理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126分)14.密闭有空气的薄塑料瓶因降温而变扁,此过程中瓶内空气(不计分子势能) A .内能增大,放出热量 B 内能减小,吸收热量C .内能增大,对外界做功D 内能减小,外界对其做功 答案:D解析:不计分子势能,空气内能由温度决定、随温度降低而减小,AC 均错;薄塑料瓶因降温而变扁、空气体积减小,外界压缩空气做功,D 对;空气内能减少、外界对空气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空气向外界放热、B 错。
15.同一音叉发出的声波同时在水和空气中传播,某时刻的波形曲线见题15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声波在水中波长较大,b 是水中声波的波形曲线。
B .声波在空气中波长较大,b 是空气中声波的波形曲线C .水中质点振动频率较高,a 是水中声波的波形曲线D .空气中质点振动频率较高,a 是空气中声波的波形曲线 答案:A解析:同一音叉发出的声波,声源相同,频率f 相同、周期T 相同(CD 均错);又声波在水中传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快、速度V 大,根据波长λ=VT 可知声波在水中波长较大;由题15图波形曲线可知b 比a 的波长长,b 是水中声波的波形曲线,A 对、B 错。
16.某科学家提出年轻热星体中核聚变的一种理论,其中的两个核反应方程为11H +126C →137N +1Q 11H +157N →126C +X+2Q方程式中Q 1、2Q 表示释放的能量,相关的原子核质量见下表:A X 是32H e ,21Q Q > B. X 是42H e ,21Q Q > C, X 是32H e ,21Q Q < D. X 是42H e ,21Q Q < 答案:B解析:11213167H C N +→中质量亏损为Δm 1=1.0078+12.0000-13.0057=0.0021,根据根据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可知11312176H N C X +→+中X 的电荷数为2、质量数为4,质量亏损为Δm 2=1.0078+15.0001-12.0000-4.0026=0.0053,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可知Q 1=Δm 1C 2、Q 2=Δm 2C 2,则Q 1<Q 2。
高考试题——理综(重庆卷)(精校版含答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以下数据可提供解题的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1 C 12 O 16 Cu 40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6分)本部分包括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每意义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6.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是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 会议的议题,下列反应不产生温室气体的是A 用纯碱制玻璃B ,用煤炭作燃料C 用铁矿石炼铁 D. 用氨制碳酸铵7.下列实验装置(固定装置略去)和操作正确的是A ,分离4CCl 和水B 酸碱中和滴定C 吸收Hcl 尾气D 中和热的测定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铝制容器可盛 装热的浓2H 4SOB 。
AgI 胶体在电场中自由运动C ,K 与水反应比LI 与水反应剧烈D ,红磷在过量2Cl 中燃烧生成3PCl9.能鉴别2MgI 、3AgNo 、23Na Co 、22Na Alo 四种溶液的试剂是A 3HNoB KOHC 2BaCLD NaClO10.2CoCl (g )ƒCO (g )+ 2()Cl g ;△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①升温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③增加CO 浓度④减压⑤加催化剂⑥恒压通往惰性气体,能提高 2CoCl 转化率的是A ①②④B ①④⑥C ②③⑤D ③⑤⑥11.贝诺酯是由阿斯匹林、扑热息痛经化学法拼合制备的解热镇痛抗炎药,其合成反应式(反应条件略去)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3FeCl 溶液可区别阿斯匹林和扑热息通B .1mol 阿斯匹林最多可消耗2mol NaOHC . 常温下贝诺酯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扑热息痛D . 89C H NO 是扑热息痛发生类似酯水解反应的产物12.已知2H (g )+2Br (l)=2HBr ;△H=-72KJ/mol ,蒸发1mol 2Br (l)需要吸收的能量为30KJ ,其它相关数据如下表: 2H (g ) 2Br (g ) HBr (g )1mol 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 KJ 436a 369 A 404 B 260 C 230 D20013 PH=2的两种一元酸x 和y ,体积均为100ml,稀释过程中PH 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题13图所示,分别滴加NaOH 溶液(c=0.1mol /L )至PH=7,消耗NaOH 溶液的体积为Vx,Vy,则A , x 为弱酸Vx<VyB , x 为强酸Vx>VyC , y 为弱酸Vx<VyD , y 为强酸Vx>Vy第二部分26.(15分)金属钙线是炼制优质钢材的脱氧脱磷剂,某钙线的主要成分为金属M 和Ca ,并含有3.5%(质量分数)CaO 。
2021年高考真题——理综生物重庆卷 Word版含解析

1.比较胚胎干细胞与胰腺腺泡细胞,相同的是A.线粒体的功能B。
发育的全能性C.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D.内质网上核糖体的数量【答案】A【解析】线粒体均能通过呼吸作用为真核细胞提供能量,A项正确;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而胰腺腺泡细胞已高度分化,不具备发育的全能性,B项错误;胰腺腺泡细胞能分泌多种蛋白质产物,因而其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内质网上核糖体的数量均较多,C、D项错误。
2.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的丰富农业生产经验,至今许多仍在实践中应用。
下列叙述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A.适时打顶去心,可促植株开花结实。
(据《农桑辑要》)B。
肥田之沃,种绿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
(据《齐民要术》)C.正月种白稻,五月收获后,根茬长新稻,九月又成熟。
(据《广志》)D.前摘未熟红杮,每篮放木瓜两三枚,得气即发,涩味尽失。
(据《格物粗谈》)【答案】B3。
下表为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据此分析,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A。
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B.血糖含量低于正常C.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D.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加速【答案】C【解析】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因而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A项错误;胰岛素含量偏低,血糖含量高于正常水平,B项错误;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因而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C项正确;胰岛素含量降低,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的速率减缓,D项错误。
4.将题4图所示细胞置于密闭容器中培养。
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细胞内外的CO2和O2浓度在短时间内发生了相应变化。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黑暗条件下,①增大、④减小B.光强低于光补偿点时,①、③增大C.光强等于光补偿点时,②、③保持不变D.光强等于光饱和点时,②减小、④增大5.结合题5题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或RNA的核苷酸序列中B.核苷酸序列不同的基因可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C.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D。
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含遗传信息相同的两条单链【答案】D【解析】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或RNA的核苷酸序列中,A项正确;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核苷酸序列不同的基因可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B项正确;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C项正确;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含两条单链,但其碱基序列互补,因而遗传信息不同,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