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层交换机测试方案

合集下载

(整理)二层交换机测试方案.

(整理)二层交换机测试方案.

目录
基本功能测试 (2)
管理功能测试 (2)
Vlan测试 (3)
Port -Based vlan (3)
802.1Q vlan (6)
Trunk (13)
MAC Bind (18)
802.1x (21)
802.1X 协议帧透传 (22)
Flow-control (24)
Autonegtation (26)
Software update (27)
端口限速功能 (30)
保护Vlan功能 (32)
SNMP测试 (34)
广播风暴控制功能 (36)
仿真测试 (37)
综合测试 (39)
基本功能测试管理功能测试
测试连接图:
Vlan测试
Port -Based vlan 测试连接图:
测试连接图:
802.1Q vlan 测试连接图:
测试连接图:
测试连接图:
测试连接图:
Trunk
测试拓扑图:
测试拓扑图:
测试拓扑图:
MAC Bind
802.1x
测试连接图:
Flow-control 测试连接图:
测试连接图:
Autonegtation 测试连接图:
Software update 测试连接图:
测试连接图:
测试连接图:
端口限速功能测试连接图:
测试连接图:
保护Vlan功能测试连接图:
测试连接图:
SNMP测试
广播风暴控制功能
测试连接图:
仿真测试
Client
Client 综合测试
使用测试资源:Smartbits或TestCenter以及相应测试软件、PC、管理软件,认证计费软件等。

网络测试方案

网络测试方案
八、测试风险及应对措施
1.测试过程中可能对网络正常运行造成影响,应提前通知相关部门和用户,做好备份和恢复措施。
2.测试过程中发现严重安全漏洞,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避免造成损失。
3.测试数据泄露风险,应加强数据保护,确保测试数据安全。
九、测试成果
1.网络性能测试报告:详细记录测试数据,分析网络性能,提出优化建议。
3.安全测试执行:开展安全测试,记录测试结果,评估安全风险。
4.结果分析:综合性能和安全测试结果,分析网络现状,识别问题点。
5.优化建议:针对测试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建议。
6.测试报告:整理测试数据、分析结果和建议,形成正式的测试报告。
六、测试工具与技术选型
1.性能测试工具:选择具备广泛认可的性能测试工具,如Wireshark、Iperf等,确保测试结果的权威性。
3.识别网络瓶颈和潜在故障点,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三、测试范围
1.网络物理层:包括但不限于交换机、路由器、光纤、双绞线等基础设施。
2.网络协议层:涵盖TCP/IP、DNS、DHCP、HTTP等常用协议。
3.安全防护层:涉及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访问控制策略等安全设施。
四、测试方法
1.性能测试:采用业界公认的测试工具,模拟真实业务流量,对网络的吞吐量、响应时间、并发处理能力等关键指标进行测试。
九、测试成果与交付物
1.测试报告:详细记录测试过程、结果、问题分析和优化建议。
2.优化方案:根据测试结果,提供网络优化和升级的具体方案。
3.维护指南:为网络日常维护提供指导,确保网络长期稳定运行。
十、结语
本网络测试方案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制定,旨在全面评估网络性能和安全状况,为网络系统的优化和升级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测试过程中,应严格控制风险,确保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通过本次测试,预期将显著提升网络质量,保障业务发展需求。

交换机测试方案

交换机测试方案

5 三层控制访问列表测 .............................................................................................25
5.1.1 IP地址访问控制表功能测试 ...............................................................................25 5.1.2 四层端口访问控制表功能测试 .......................................................................25 5.1.3 出方向访问控制表方向测试 ...........................................................................26 5.1.4 访问控制表数量及性能测试 ...........................................................................27
1 二层交换性能测试
1.1 MAC地址学习速度
测试编号 1.1 测试项目 MAC 地址学习速度 测试目的 测试设备的 MAC 地址学习速度。
测试环境
测试步骤
1.建立实验环境,占用端口有 9,10,11,12!测试接口 PortA,PortB,
PortC,PortD. 2 . 配 置 测 试 仪 表 , 在 端 口 A 、 B 之 间 构 造 源 MAC 地 址 从 00-00-00-00-00-01 开始递增的 10000 个数据流。向被测设备线速发 送报文,并开始计时。端口 C 作为广播监视端口 3.在被测设备上不断查看学习到的 MAC 地址数量,直到完全学习 到 10000 个时停止计时(仪表端口 C 接收不到广播包)。 4.记录学习 10000 条 MAC 记录所花的时间,并计算出被测设备的 MAC 地址学习速度。 5.对各端口分别测试,记录测试结果。

二层交换机测试方案

二层交换机测试方案

二层交换机测试方案一、背景介绍二层交换机是网络中常用的设备之一,用于实现局域网内的数据转发和通信。

为了确保二层交换机的正常运行和性能稳定,进行测试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文将提出一个二层交换机测试方案,以确保交换机的功能和性能符合预期。

二、测试目标1. 确保二层交换机的基本功能可靠,能够正常转发数据包。

2. 测试交换机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性能,包括吞吐量、端口带宽利用率等指标。

3. 验证交换机的环路检测和广播抑制功能,防止网络发生环路和广播风暴。

4. 测试交换机的冗余备份机制,确保在主设备出现故障时备用设备能够顺利接管。

三、测试内容1. 二层交换机的基本功能测试a) 确保交换机能够正常学习和维护MAC地址表,实现准确的数据转发。

b) 测试交换机的VLAN功能,确保可以在不同的VLAN之间进行隔离和通信。

c) 验证交换机的Spanning Tree Protocol (STP) 功能,防止网络中出现环路。

2. 性能测试a) 测试交换机的吞吐量,通过发送大量数据包进行数据转发能力的测试。

b) 测试交换机的端口带宽利用率,模拟不同负载下的网络流量。

c) 验证交换机在满负荷条件下的性能表现,确保可以处理高强度的数据交换。

3. 环路检测和广播抑制测试a) 测试交换机的环路检测功能,模拟环路出现时的行为,并验证环路检测算法的有效性。

b) 验证交换机的广播抑制功能,防止网络中出现广播风暴,影响正常通信。

4. 冗余备份测试a) 测试交换机的冗余备份机制,验证备用设备是否能够正常接管主设备的功能。

b) 模拟主设备故障的情况,观察备用设备的切换时间和数据传输的连续性。

四、测试方法1. 使用专业的网络测试工具,如IxNetwork、Spirent TestCenter等,进行性能测试和功能测试。

2. 通过构建实际的网络拓扑,模拟真实的网络环境进行测试。

3. 结合物理设备和虚拟设备进行测试,以覆盖不同类型的二层交换机。

五、测试结果分析1. 根据测试结果,对交换机的性能指标进行评估和分析,包括吞吐量、带宽利用率等。

交换机测试

交换机测试

思科园区交换机测试方案目录1. 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引用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缩略语................................................................................................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测试环境和仪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测试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测试仪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测试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网络工程——实验报告

网络工程——实验报告

网络工程——实验报告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计算机系
学生校内实验实训报告2011 --2012 学年第一学期
系部:
课程名称:网络工程与综合布线
专业班级:
组员: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计算机系制
填写说明
1、实验项目名称:要用最简练的语言反映实验的内容,要与实验指导书或课程标准中相一致。

2、实验类型:一般需要说明是验证型实验、设计型实验、创新型实验、综合型实验。

3、实验室:实验实训场所的名称;组别:实验分组参加人员所在的组号。

4、实验方案设计(步骤):实验项目的设计思路、步骤和方法等,这是实验报告极其重要的内容,概括整个实验过程。

对于操作型实验(验证型),要写明需要经过哪几个步骤来实现其操作。

对于设计型和综合型实验,在上述内容基础上还应该画出流程图和设计方法,再配以相应的文字说明。

对于创新型实验,还应注明其创新点、特色。

5、实验小结:对本次实验实训的心得体会、思考和建议等。

6、备注:分组实验中组内成员分工、任务以及其他说明事项。

注意:
①实验实训分组完成的,每组提交一份报告即可,但必须说明人员分工及职责。

不分组要求全体成员独立完成的实验实训项目可由指导老师根据个人完成情况分组填写。

②实验成绩按照百分制记,根据教学大纲及课程考核要求具体区分独立计算、折算记入两种情况。

③本实验实训报告是根据计算机系实验的具体情况在学院教务处制的实验实训报告的基础上进行改制的。

特此说明。

成绩单
计算机系实验报告册成员:栗志强吴娟娟张小平托亚张芳。

二层交换机测试方案

二层交换机测试方案

二层交换机测试方案锐捷网络有限公司目录一概述 (5)1.1 测试说明 (5)1.2 引用标准 (6)二测试项目 (7)2.1 性能测试 (7)2.1.1 转发性能测试 (7)2.2.1.1全网状端口线速转发能力测试 (7)2.1.1.2全网状端口转发时延测试 (7)2.1.1.3 二层汇聚转发性能测试 (8)2.1.1.4超长帧转发能力测试 (8)2.1.1.5异常帧检验能力测试 (9)2.1.1.6端口最长传输距离测试 (9)2.1.1.7 MAC地址列表容量 (10)2.1.1.8 MAC地址学习速度 (11)2.1.1.9 MAC地址老化时间 (11)2.1.2端口链接性能测试 (12)2.1.2.1端口强制/自适应能力测试 (12)2.2设备维护性测试 (12)2.2.1 网管用户管理测试 (12)2.2.2网管访问控制测试 (13)2.2.3设备状态信息查询测试 (14)2.2.4设备文件管理测试 (14)2.2.5设备软件管理测试 (15)2.2.6设备配置管理测试 (16)2.2.7 CLI辅助功能测试 (16)2.2.8 Syslog测试 (17)2.2.9集群网管测试 (18)2.2.10 SNMP版本测试 (18)2.2.11 SNMP View访问控制测试 (19)2.2.12 SNMP Trap功能测试 (19)2.2.13 SNMP MIB读写功能测试 (20)2.3功能测试 (20)2.3.1流量限制功能测试 (20)2.3.1.1入/出端口速率限制 (20)2.3.1.2 广播风暴控制 (21)2.3.1.3 DLF速率限制 (22)2.3.1.4 组播速率限制 (22)2.3.2 vlan功能测试 (23)2.3.2.1 基于端口的VLAN功能 (23)2.3.2.2 VLAN交换功能测试 (23)2.3.2.3 802.1q vlan功能测试以及最大活动vlan数验证 (24)2.3.2.4 Q-in-Q 功能测试 (25)2.3.2.5 TPID值可配制功能 (25)2.3.2.6 VLAN堆叠扩展功能测试 (26)2.3.2.7 Pvlan功能测试 (27)2.3.3端口功能测试 (27)2.3.3.1 端口全双工线路流量控制 (27)2.3.3.2 端口半双工线路流量控制 (28)2.3.3.3 端口对头阻塞 (29)2.3.3.4 端口镜像 (29)2.3.3.5 基于VLAN的镜像功能测试 (30)2.3.3.6 远程镜像功能测试 (30)2.3.3.7 端口安全MAC (31)2.3.3.8 端口静态mac (32)2.3.3.9 端口用户数目限制 (32)2.3.3.10 端口聚合功能测试 (33)2.3.3.11 端口链路检测 (33)2.3.3.12 端口环回检测 (34)2.3.4 igmp-snooping功能测试 (35)2.3.4.1组播成员之间的通信功能 (35)2.3.4.2 跨VLAN的组播复制功能 (35)2.3.4.3 IGMP-Snooping条目数验证 (36)2.3.4.4 IGMP-Filter功能测试 (36)2.3.4.5 IGMP-Filter条目数验证 (37)2.3.4.6 IGMP-Snooping加入离开时间测试 (37)2.3.5 ACL功能测试 (38)2.3.5.1 基于二~四层的ACL功能 (38)2.3.5.2 ACL条目数验证 (39)2.3.6 生成树系列功能测试 (39)2.3.6.1 Stp功能测试 (39)2.3.6.2 rstp功能测试 (40)2.3.6.3 mstp功能测试 (41)2.3.7 QoS功能测试 (42)2.3.7.1 基于端口的QOS功能 (42)2.3.7.2 基于802.1P流的QOS功能 (43)2.3.7.3 基于IP五元组的QOS功能 (44)2.3.7.4 基于MAC的QOS功能 (44)2.3.7.5 基于VLAN ID的业务分级测试 (45)2.3.7.6 802.1p优先级mark标记功能测试 (45)2.3.7.7 IP优先级与COS相互映射功能 (46)2.3.7.8 802.1P优先级的重置 (46)2.3.8 802.1x及radius功能测试 (47)2.3.8.1 802.1X功能测试 (47)2.3.8.2 RADIUS功能测试 (47)2.3.8.3 802.1X认证用户容量验证 (48)2.3.8.4 TACACS认证功能测试 (49)2.3.9 防代理功能测试 (49)2.3.9.1防代理测试(路由器NA T方式) (49)2.3.9.2 防代理测试(代理软件方式) (50)2.3.10 其他功能测试 (50)2.3.10.1 ESR功能测试 (50)2.3.10.2 DHCP RELAY功能测试 (51)2.3.10.3 DHCP Option82功能测试 (52)2.3.10.4 DHCP SNOOPING功能测试 (52)2.3.10.5 SNTP功能测试 (53)2.3.10.6 GVRP功能测试 (53)2.3.10.7 设备堆叠 (54)2.3.11 稳定性测试 (55)2.3.11.1 防攻击测试 (55)2.3.11.2短包转发稳定性测试 (55)2.3.11.3长包转发稳定性测试 (56)2.3.11.4设备的连接端口两端双工状态匹配时的稳定性 (57)2.3.11.5 设备的连接端口两端双工状态不匹配时的稳定性 (57)2.3.11.6 综合稳定性测试 (58)一概述1.1 测试说明本规范主要参考我国相关标准、RFC标准、国际电信联盟ITU-T相关建议以及《中国电信IP城域网设备测试规范-园区交换机》、《中国电信城域接入交换机测试方案》,参照工程反映的问题和现今积累的测试经验进行编写。

IPTV测试方案组播复制点二层汇聚交换机

IPTV测试方案组播复制点二层汇聚交换机

IPTV测试方案(组播复制设备大二层汇聚交换机)1.概述1.1 目的IPTV业务对于承载网提出高的要求,包括需要对用户的STB进行认证,支持组播,提供高QOS、可靠性和安全保证。

在组播方面,需要支持二三层组播协议,实现对用户的组播控制和复制;在QOS方面,需要为用户提供高带宽,低的丢包率、延迟、抖动,并实现频道快速切换;在安全行方面,需要实现用户的业务管理和对信源的管理控制;在可靠性方面,提供对于网络中关键节点(组播源、RP)的保护。

为了验证IPTV业务的开展能力和方案的可行性,BAS和SR作为关键业务的接入设备,本测试主要验证大二层汇聚交换机DSW组播复制能力。

1.2 名词解释PIM-SM:独立于协议的多点广播稀疏模式IGMP:互联网组管理协议IGMP2:互联网组管理协议版本2RP:集合点MSDP:组播源发现协议2.测试环境2.1 测试组网拓扑图STBSTBIPTV(组播复制点)LAN交换机OLTSTB STBONU(DSLAM)DSLAMONU本次选取XX城域网作为测试点,主要涉及的设备是NE5000E、NE40E、ME60、S7806、S8508、OLT、DSLAM和LAN交换机等。

测试组播源与城域网连接,本次测试以精品网SR7750作为RP,业务复制点部署在汇聚交换机。

从组播源到组播路由器通路上的接口启用PIM-SM协议。

业务控制点的测试用户业务测试逻辑接口启用IGMPv2协议,DSW支持IGMP Proxy、IGMP Snooping、DHCP Snooping等协议,下挂二层接入设备支持IGMP 协议透传。

XX城域网大二层汇聚交换机只有华为S8508/S8505和S7806本次测试选取S8508和S7806设备进行测试。

2.2 测试设备3.测试内容3.1 S8508汇聚交换机3.2 S7806汇聚交换机备注测试人员4.测试脚本4.1 IPTV测试脚本NE5000ESR7750ME60NE40E汇聚交换机OLTONU。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基本功能测试 (2)
管理功能测试 (2)
Vlan测试 (3)
Port -Based vlan (3)
802.1Q vlan (6)
Trunk (13)
MAC Bind (18)
802.1x (21)
802.1X 协议帧透传 (22)
Flow-control (24)
Autonegtation (26)
Software update (27)
端口限速功能 (30)
保护Vlan功能 (32)
SNMP测试 (34)
广播风暴控制功能 (36)
仿真测试 (37)
综合测试 (39)
基本功能测试管理功能测试
测试连接图:
Vlan测试
Port -Based vlan 测试连接图:
测试连接图:
802.1Q vlan 测试连接图:
测试连接图:
测试连接图:
测试连接图:
Trunk
测试拓扑图:
测试拓扑图:
测试拓扑图:
MAC Bind
802.1x
测试连接图:
Flow-control 测试连接图:
测试连接图:
Autonegtation 测试连接图:
Software update 测试连接图:
测试连接图:
测试连接图:
端口限速功能测试连接图:
测试连接图:
保护Vlan功能
功能测试连接图:
测试连接图:
SNMP测试测试拓扑图:
测试拓扑图:
广播风暴控制功能测试连接图:
仿真测试 测试编号 2.1.1
项目:
仿真测试 测试子项目:
兼容性测试 测试目的:
验证DUT 通过802.1Q Vlan 与Cisco 设备级连
测试连接图:
测试过程: 1.如图搭建测试环境,DUT 与Cisco 设备级连的端口分别设置为vlan2~vlan20
的tag 成员,DUT 与Cisco 的另一个端口分别连接Smartbits 对应端口;
2.将DUT 和Cisco 设备与Smartbits 级连的端口设置成vlan2~vlan20的tag 成
员;在Client 上启动SmartWindow 软件,并将Smartbits 的端口设置成vlan2~vlan21的成员;
3.通过设置的Smartbits 的两个端口互发目的端指向对方的单播数据包,观察
DUT 的转发情况,并在接收端口进行抓包分析,可见结果1;
4.将cisco 设备更换成其他厂商设备重复上述操作,可见结果1.
测试结果:
结果1:DUT 可以转发vlan1~vlan20的数据包;
Cisco
DUT 1 Client Smartbits
测试编号 2.1.2
项目:
仿真测试 测试子项目:
设备兼容性测试 测试目的:
验证DUT 与Cisco Trunk 级连测试
测试连接图:
测试过程: 1.如图搭建测试环境,DUT 和Cisco 交换机的1-4端口互连,5-8端口连接
Smartbits ;
2.DUT 和Cisco 设备分别设置1-4端口的Trunk ;
3.将Smartbits 两个端口配置成1打1,观察DUT 的转发状态;
4.改变数据流的原mac 地址和目的mac 地址,观察DUT 转发状态;
5.将Smartbits 四个端口配置成2打2,观察DUT 的转发状态;
6.通过端口指示灯观察DUT1的数据转发端口,拔出此端口,观察DUT 的转
发状态;
7.插上此端口,观察DUT 数据转发状态;
8.将Smartbits 四个端口配置成3打3,观察DUT 的转发状态;
9.将Cisco 设备更换成Extreme 设备重复以上操作。

测试结果:
步骤3:DUT 根据转发规则选路转发数据;
步骤4:DUT 的转发链路符合选录规则;
步骤5:通过调节MAC 地址可以实现4条链路线速转发;
步骤6:DUT 可以根据选录规则重新选路;
步骤7:DUT 可以根据选录规则重新选路;
步骤8:DUT 可以线速转发数据,但是有些数据被丢失;
Cisco
DUT 1 Client Smartbits
综合测试
使用测试资源:Smartbits或TestCenter以及相应测试软件、PC、管理软件,认证计费软件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