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

合集下载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热》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热》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热》主要围绕热现象展开,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热的相关概念,如温度、热量、热传递等。

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实验和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热的现象,探索热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对热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深度和广度上,还需要通过学习进一步拓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验、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掌握热的相关概念,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温度、热量、热传递等基本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探究热现象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温度、热量、热传递的概念及其关系。

2.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热现象,探究热的规律。

2.观察法: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发现热现象中的规律。

3.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交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4.生活实例法:将热现象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温度计、热量计、热源、冷源、实验用品等。

2.教学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等。

3.作业准备:相关练习题、拓展阅读材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热现象,引导学生关注热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温度、热量、热传递等基本概念,并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它们之间的关系。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探究热的规律。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实验现象,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利用生活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四单元)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四单元)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教学设计第1课《昼夜交替现象》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第1课。

为什么地球上昼夜会不断地交替呢?对这个问题学生一般都能回答的出来,是因为地球在自转.但是不是只有地球的自转才能造成昼夜的交替实际上,引起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可能性有好几种,虽然结合生活的实际,一些昼夜交替的解释是不合理的,但只从地球自转这个角度来阐述昼夜的交替显然也是不客观,不科学的.但要清楚地解释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还要运用到地球的自转,公转等方面的知识。

《昼夜交替的解释》中的"解释"是指学生要根据自己对各种地球和太阳之间的不同运动方式可能引起昼夜交替的不同假设,设计模拟实验对自己假设进行验证后,根据验证结果做出的解释.这样目的是想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加深对地球运动的认识.让学生知道对地球上昼夜交替的解释有很多种,并不是只有地球自转才会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经历小学五年系统化的学习后,思维发展开始逐步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经过两年多的科学探究学习后,学生初步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可以进行独立的科学探究活动。

对地球运动也有初步的认识,大多数知道地球在自转并且围绕太阳公转,但如果让学生说出自转或公转的证据,那就很少,甚至会有错误的观点:如,认为月球的运动也会使地球产生昼夜交替现象、不清楚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方向等。

【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1、昼夜交替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2、昼夜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

(二)过程与方法:1、提出地球产生昼夜现象的多种假说,并且进行验证;2、做好模拟实验和运用实验收集证据;3、根据实验的情况修正自己的解释。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积极参与讨论,并发表有根据的解释是重要的;2、认识到同一现象,可能有多种不同的解释,需要用更多的证据来加以判断;3、培养主动探究,积极合作的态度。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 科学 下册 第四单元 《岩石与矿物》复习题 知识点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  科学  下册   第四单元 《岩石与矿物》复习题 知识点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岩石与矿物》知识点一、填空1、岩石的用途有(建筑房屋)、(铺路搭桥)、(石桌、石凳)、(制作观赏石)等。

2、(岩石)是天然形成的石头,不是经过人为加工的混合物。

3、可以用放大镜观察岩石的(颜色、结构),用锤子敲击观察岩石的(软硬)、用滴盐酸观察岩石(是否冒气泡)等方法,了解常见岩石的特征。

4、地质学家按岩石的(生成方式),把岩石分成(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类。

5、由岩浆冷却形成的岩石叫(岩浆岩);由泥、沙、岩石碎屑沉积形成的岩石叫(沉积岩);在高温高压下发生变化形成的岩石叫(变质岩)。

6、属于岩浆岩的岩石有(花岗岩、玄武岩、橄榄岩);属于沉积岩的岩石有(砂岩、页岩、砾岩、石灰岩);属于变质岩的岩石有(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板岩)。

7、(沉积岩)里常有(化石)、(煤)、(石油)、(天然气)。

8、化石是古代动植物的(遗骸或痕迹)。

9、(煤)是埋在地下的(古代植物),在高温高压下经历复杂的化学变化后形成的。

10、(石油、天然气)是(湖泊、海洋里的生物)死后沉积到水底被泥沙覆盖,经过千百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11、可以从(颜色)、(结构)、(透明度)、(光泽)、(形状)、(硬度)等方面认识矿物的性质。

12、大自然中成分集中,有一定结构的石头叫做(矿物)。

13、(岩石)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

14、在(白色无釉瓷板)上刻划,可以看到矿物的颜色。

15、赤铁矿是(棕红色)的。

早在古代,人们就已知道把(赤铁矿)磨成粉末,与液体混合,可以做成颜料。

16、(石墨)是制造(铅笔芯)的主要原料。

17、(方解石)和(白云母)是两种常见的能透光的矿物。

(白云母)一层一层的薄片,橡书本里一页一页的纸张。

18、做眼镜和放大镜镜片的矿物是(石英)。

19、(手指甲、铜钥匙、小刀刃、玻璃)是按照由软到硬的顺序排列的。

20、(滑石)是(最软)的矿物。

纯净的滑石是生产(化妆用品)的好原料。

21、(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矿物。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

第一种种可能的解释 地心说
托勒密的思考:
2、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而且且静止不动。
a、如果地球转动,就必然带动其他物体一起转动,如 (云、人类)而而实际上人类、云彩和鸟类都可以自由运 动。
第一种种可能的解释 地心说
托勒密的思考:
3、所有的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转,并且 每天都做一次圆周运动,因为人们每天看到 这些日月星辰都在有规律的东升西落。
有多少种可能的解释
对于地球,人类的思考一直没有停止过——
为什么太阳每天会东升西落,每天地球都有白天黑夜之分? 地球是方的还是园,或许是天圆地方?
困扰人类
探索解密
第一种种可能的解释 地心说
代表人物:托勒密
第一种种可能的解释 地心说
托勒密 古希腊地理学家, 天文学家。长期 进天文观测。他 是世界上第一个 系统研究日月星 辰的构成和运动 方式并作出成就 的科学家。
摆摆动方向
前后来回
我们的结论
实验证明摆具有保持摆方向不变的特点。
思考:
• 如果地球表面竖立一个巨大的摆,当地球 这个圆盘转动后(自转),会出现什么现 象? • 反过来,如果真的有这样一个摆,而且摆 动的方向发生了偏移,又说明了什么?

质疑在300年后
傅科
法国物理学家。在家里 研究摆的规律时偶然发现 摆的特性。为此他开始着 手实验证明哥白尼日心学 说的关键:地球是否自转。 1851年,傅科完成了举世 瞩目的傅科摆实验,从而 使人类第一次亲眼看到了 地球是在自转,从而使更 多的人开始接受哥白尼的 日心学说。
实验步骤:
1. 把转盘放端正 ,放平 2.把摆放上去以后,调整好,不要让 它晃动 4.每一次实验做好以后,必须要重新 回到静止时的位置,继续下一次实验 5、平稳、缓慢的转动底盘,减少外力对摆 方向的影响。 6、不可以对着摆吹气,不可以碰着摆。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
13、摩擦力对我们有时是有用的,有时是有害的。再工作时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时需要减少摩擦力。
14、赛车的设计特点:
9、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0、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方式。滚珠轴承是一种将滑动转变为滚动的装置。
11、增大摩擦的例子:鞋子底上有花纹;车轮上有花纹;雪地上铺稻草、 足球鞋鞋底有鞋钉等。
减小摩擦的例子:在拉链上涂蜡烛;往齿轮里加点油、滚珠轴承等。
12、自行车上需要增大摩擦力的地方:前后轮胎、脚蹬的表面、刹车橡皮、手柄(设计花纹或增加压力);需要减小摩擦力的地方:前轴、中轴、后轴、脚蹬的轴、大小齿轮与链条(安装滚珠或加润滑油)。
7、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物体的重量、接触面的大小、运动的方式:滚动还是滑动等因素有关。
8、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或水平匀速运动)
五年级科学下册
《第四单元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点》归纳汇总
1、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
2、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衣裤松紧带、票夹、弓箭、拉力器和各式各样的弹簧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
3、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烟花、喷气式飞机、火箭、气垫船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4、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的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要使运动的物体停止运动,必须对物体停止施加动力(用阻力)。

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 第04单元《简单机械》知识点梳理、教材问题解答

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 第04单元《简单机械》知识点梳理、教材问题解答

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简单机械》知识点梳理、教材问题解答第13课撬重物的窍门一、知识点梳理:1、用来撬动重物的装置叫作杠杆,它包括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硬棒。

2、杠杆的三要素是支点、用力点、阻力点。

3、当杠杆的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省力,这种杠杆是省力杠杆,如开罐头的螺丝刀、修剪花枝的剪刀、拔钉子的羊角锤、压水井等。

4、当杠杆的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费力,这样的杠杆是费力杠杆,如扫帚、理发剪刀、镊子、筷子、食品夹子等。

费力杠杆虽然在使用时比较费力,但是能节省距离,更方便。

5、当杠杆的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不费力,这样的杠杆是一种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如天平、跷跷板等。

6、小杆秤称重物利用了杠杆的原理,根据被称物体的轻重,人可调节阻力点(秤砣)的位置使杆秤平衡,根据此刻阻力点(秤砣)的位置读出物重。

在称重时,杆秤实为一个省力杠杆。

7、不同的剪刀,被剪物体在剪刀的不同位置,所属杠杆的类型也不同。

8、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在前人使用吊杆和撬棍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杠杆原理。

9、为了说明杠杆原理的威力,阿基米德曾经说过:“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推动地球。

”二、教材中问题解答:1、下面两种抬起重物的方法有什么不同?(P38)图一图二答:图一这种方法很费力,要几个同学才能抬起讲台。

图二这种方法很省力,只要一个同学就能撬动讲台。

2、这些杠杆类工具中,哪些是省力的?哪些是费力的?费力杠杆不省力,为什么还要用它?(P39)答:花剪、开罐头的螺丝刀是省力杠杆。

扫帚、理发剪刀、镊子是费力杠杆。

生活中的不省力杠杆,即费力杠杆,并非真正“费力”,用它是为了省距离、更方便。

3、成人坐在哪里,跷跷板另一端的小朋友才能翘起他?(P40)答:成人应尽可能往支点靠近,小朋友才能轻松翘起大人。

4、你知道小杆秤称重物的原理吗?(P40)答:小杆秤称重物利用了杠杆的原理。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昼夜交替现象一、判断题1. 在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中;手电筒代表太阳..2 地球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3.地球上有白天和黑夜;而且白天和黑夜是交替出现..4. 地球是围绕着太阳公转而且同时自传的..5. 关于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说有很多种..二、选择题6. 最早提出地球自转的科学家是A哥白尼B托勒密C 牛顿7. 昼夜形成的原因是A太阳的东升西落B乌云的遮盖C地球的自转..8.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就形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年B天C小时9.下列哪种现象是昼夜交替的解释A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转; B 太阳不动;地球围绕太阳转..C地球在自转;D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同时也在转..10.下列哪种现象中与昼夜交替有关的是A猫头鹰B 大雁南飞C 小草枯萎11. 地球自转一周为..A一天B一个月C一个季度D一年答案:1 √2. √ 3 √4 √5√6A 7C 8 B 9D 10A 11A第2课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一、判断题1. “地心说主张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所以天体围绕着地球运动..”2.“日心说”主张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自转的同时也围绕太阳转..3.哥白尼认为地球包括其他星星都是围绕着太阳转动的..4.托勒密认为所有的日月星辰都是围绕着太阳转动的..5.托勒密和哥白尼都是著名的天文学家..二、选择题6.在“地心说”示意图中; 处于宇宙的中心..7.A地球 B 太阳C月亮三填空题7. “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提出的;他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是围绕地球旋转的;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8. 波兰天文学家▁▁▁▁▁提出了“地心说;”它他认为不是太阳在运动;而是地球围绕着太阳在旋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9. 不朽的名著《天体运动论》是_________的著作..10. 认为地球居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太阳、月球、行星和恒星都围绕地球运动的学说称为________地球的形状是______的..11. 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围绕太阳运动的学说称为_________12. 哥白尼认为答案:1√2√3√4×5√6A 7托勒密8. 哥白尼9 哥白尼10 地心说11日心说12 球形第3课证明地球在自转一、判断题1. 傅科摆利用了摆具有保持方向不变的特点;证明了地球在自转..2.太阳的东升西落是因地球自转发生的现象..3. 向前行驶的汽车里看外面的景物在向后移动..4. 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二、选择题5. 下列哪项现象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A潮涨潮落 B 冬去春来 C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6. 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了A昼夜现象 B 日食现象 C 四季现象7.阳的东升西落;昼夜的交替;正确的解释是A地球不动;太阳围绕着地球转B太阳不动;地球围绕着太阳转C地球围绕着太阳公转的同时也自转8.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C 顺时针9.傅科是通过过程而发现地球在自转的..A星星 B 摆 C 水流三、填空题10.昼夜现象与▁▁▁▁▁有关11. ▁▁▁▁摆动后;地面的刻度会与摆的摆动方向发生偏移;这证明▁▁▁▁▁12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或▁▁▁▁▁▁;周期为▁▁▁▁▁;地球围绕着地轴自转13. ▁▁▁▁是证明地球自转的关键证据..答案1√2√3√4√5C 6 A 7C 8A 9B 10地球自转11 摆地球在自转12 自西向东24小时13 傅科摆第4课谁先迎来黎明一、判断题1. 乌鲁木齐比北京先迎来黎明..2. 世界时区图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3. 经线每个15度为一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差相差一个小时..二、选择题4. 下列城市中;一天中最先迎来黎明的城市是 .. A北京B上海C乌鲁木齐5 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个区时..A、12B、24C、366. 在“谁先迎来黎明”的模拟实验中;围成一圈的同学对表A、太阳B、地球C、地球自转轨道7. 在世界时区圈中;每相邻的两个时区的时间相差..A1小时B12小时C24小时三、填空题8. 我国目前统一采用的地方时是▁▁▁▁..9.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这就意味着越是▁▁▁▁▁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10. 不同地区所处的▁▁▁▁▁▁决定了地区之间▁▁▁▁▁▁..答案:1× 2 √3√ 4 B 5A 5B 6C 7A 8 北京时间9 自西向东东边10 经度差时差第5课北极星“不动”的秘密一、判断题1. 人们在观星时方向;天上的星星每天围绕着北极星顺时针旋转..2.一年四季中;其他的星星都围绕着北极星东升西落..3. 其他的星星都围绕着在逆时针的运动..4. 晚上迷路时;可以通过北极星找到方向..5. 北极星的位置并不在头顶正上方;而是在人们视线上倾斜的北方的天空中..二、选择题6. 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A头顶正上方 B 北极星 C 北斗星7. 在星星的旋转的照片中;圆环中心的亮点就是..A月亮 B 北斗星C北极星8.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指示南北的线叫做A赤道 B 纬线 C 经线9.地球仪上环绕一圈指向东西;并且长短不一的线叫做A赤道 B 经线 C 纬线三、填空题10. 天空中星星围绕着▁▁▁▁旋转;北极星相对不动;是▁▁▁产生的现象..11. 天空中星星围绕▁▁▁▁顺时针旋转;北极星相对▁▁▁▁;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12. 地球是围绕着一个假象的轴在转动;称作▁▁▁▁▁▁▁13 ▁▁▁▁就处在地轴的延长线上答案:1. √2√3×4√5√6B 7C 8 C 9C 10 北极星地球自转11北极星地球自转12 地轴13 北极星第6课地球会公转吗一、判断题1. 恒星的周年视差;也能够证明地区在围绕着太阳不停地转动..2. 恒星周年视差是历史上证明地区公转的关键证据..3. “日心说”提出地球围绕太阳转动;这与地球的公转的意义是一样的..4. 地球自转的方向跟地球公转的方向一样..二、选择题5.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A自东向西 B 自西向东C自南向北6. 每年的国庆节假日期间;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是A 渐渐加快B 逐渐减慢C先加快后减慢D 先减慢后加快7. 在不同的夜晚的同一时间观察星座时;会发现天空中的星座的位置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移动..A由西向东 B 由东向西 C 由北向南8. 下列地球绕着太阳公转造成的现象的描述中;你认为不合理的是..A太阳的东升西落B 一年四季的变化C昼夜长短的变化..9. 打扰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A24小时 B 一个月 C 一年三、填空题10.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绕着太阳转动;称为地球的▁▁▁▁..11. 公转就是地球围绕着▁▁▁▁转动;公转的方向是▁▁▁▁;公转一周的时间是▁▁▁答案:1√2√3√4√5B 6 A 7B 8A 9C 10 公转11太阳逆时针一年第7课为什么一年有四季一、判断题1. 北半球在冬季时;太阳直射点在南极..2. 同一时间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是一样的..3. 阳光直射的地区;比阳光斜射的地区温度低..4. 地球在围绕着太阳公转过程中;离太阳近时是夏季;离太阳远时是冬季..5. 如果地轴不是倾斜的;而是垂直的;地球上也还会有四季..6 秋分时;太阳直射在A南极B长度C北极7. 在不同的季节;同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A地球公转轨道不断变化;B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 C地球自转的轴不断发生变化8.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是北半球的A春季B 夏季 C 冬季9...下列四个节气中;白昼最短的是A劳动节B儿童节C教师节D国庆节填空题10.阳光的____射与____射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气温的不同..11.四季的形成与地球运动的两个特点有关..即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12.在四季中;白昼最长的一天是________..答案1 ×2×3×4×5×6B 7 B 8C 9D 10 直斜11地球的公转地轴是倾斜的12夏至第8课极昼和极夜的解释一、判断题1. 极地一年中有长长的白天或长长的黑夜现象..2. 北半球到了夏季;北极中心地带的白天甚至可以长达半年之久;这种现象叫做极昼..3. 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4. 地轴倾斜角度的大小可以影响极昼和极夜现象发生的地区范围..5. 去南极考察时最好时期是北极出现极夜的时候..二、选择题6. 引起极昼、极夜时间不等长是由于A地球自转周期的变化..B地球在公转的轨道上运行速度不同C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D地球是不规则球体..7.几个月见不到太阳;在极地附近有半年时间处于黑夜之中;这种现象称为A极昼B黑夜C极夜三、填空题8. 极昼与极夜现象与▁▁▁▁▁▁▁▁、▁▁▁▁▁▁▁▁▁▁▁和▁▁▁▁▁▁▁有关.9. 北半球的夏季时;太阳挂在天空就是不会落下;北极中心的地区的白天甚至可以长达半年的时间;到了冬季;就几个月见不到太阳;北极点附近有半年的时间都处于黑夜之中..人们就把这样的现象叫▁▁▁▁▁和▁▁▁▁..10. 地轴倾斜度大约是▁▁▁▁度..11. 公转过程中;地球倾斜方向▁▁▁▁▁▁;形成极昼和极夜..12. 地球的轨道是一个▁▁▁▁▁;地球距离太阳远近会影响地球上的气温..答案:1√2√3√4√5√6B 7C 8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9极昼极夜10 23 11 保持不变12 椭圆..。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课件(全单元)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课件(全单元)
地球每日绕地轴自转了一周
2.落体偏东
• 在地球上,朝着地心的方向为下,反之 为上。受地心引力的作用,物体从高处 向下落,若没有别有因素影响,它应该 一直朝向地心下落。大量的实验证明, 物体下落过程中并不是直向地心,而是 略向东偏。落体东偏现象的产生与地球 自转有关,因而可以用它来证明地球的 自转运动。
地球绕着太阳转,同时自转.
1、调节手电筒跟地球仪的距离,差不 多正好能照亮半个地球仪。
2、确定一个点来观察昼夜交替现象。 3、有顺序的选择你们要验证的情况, 讨论方法后再进行。
4、当几个同学在做时,其他同学一起 来观察能否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并把 结果记录在记录表的第二列。
由于科技的发展,经过科学家们的努力研 究和科学计算,我们终于知道,太阳和地球的 距离是1.5亿千米。
单摆沿一个平面缓慢地摆动起来。傅科仔细地 测量了单摆的摆动角度以后,就打开一本书看 起来,想过一会儿再量一次。几个小时过去了, 傅科从沉思中抬起头来,这时一个意想不到的 现象出现了:开始时单摆的摆动方向是跟自己 接近平行的,现在居然偏向自己了。傅科不相 信地揉揉自己的眼睛,一点儿没错!他干脆放 下书,找来一些细沙铺在地板上,使单摆的尖 端在沙面上划过。一段时间后,单摆留下的痕 迹就偏离了原来的方向,沙面上形成了两个对
3.水平运动的偏向
• 在地球上作水平运动的一切物质,都会 发生偏向。假设从北极向位于赤道上的A 地发射一枚火箭,当火箭到达赤道时, 不是落在A处,而是落到了A以西的B地。
4、深井测量
• 有人曾在很深的矿井中进 行试验.试验结果是:自井口 中心下落的物体,总在一定 的深度同矿井东壁相撞,从 另一个侧面证实了地球的 自转运动.
在“北极昼”的日子里,街上的路灯都是通夜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炮弹法
地球时刻不停地自转,那么,地面上水平运动的 物体,必然相对地发生持续的右偏(北半球)或 左偏(南半球)。
根据这种观点,人们分析射出炮弹运动的方向, 结果证实了上诉观点的正确性。
地球的自转有什么影响和表现?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

谁先迎来黎明
这两个城市分别在我国的什么位置?
北京
• 哥白尼的观点:
1、认为地球是球形。如果在船桅杆顶放一个 光源,当船驶离海岸时,岸上的人们会看见 亮光逐渐降低,直至最后消失,这说明地球 表面是球形的。
2、地球是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圈。因 为天空比大地大得太多,如果无限大得的天 穹在旋转,而地球不动,实在很难想像。 3、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处于宇宙的中心,地 球以及其他行星都一起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因为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太阳、月亮、星星东 升西落。
世界时区图
根据时区图上的五大城市位置你能说哪个城市 最先迎来黎明,哪个城市最迟迎来黎明?
世界时区图
最先迎来黎明的城市:北京
最迟迎来黎明的城市:纽约
观察世界时区图:
• 北京比乌鲁木齐早迎来黎明几小时? 我国目前统一采用的地方时是北京时间。 • 北京和巴黎的日出时间相差几小时? • 北京和纽约日出时间相差几小时呢?
我们组发现:_________先迎来黎明。
我们组发现:_________先迎来黎明。
推测:我们每天看到太阳星星东升西 落,据此你可知地球是如何运动的?
地球自东向西or自西向东旋转?
地球自转的方向
自西向东
(逆时针)
西

乌鲁木齐
北京 ☆
• 动画世界时区图
以经线为标准,将全球分为24个时区。
世界时区图
室墙上贴一颗星星当作北极星,请一位同学坐 在转椅上,当眼睛盯着北极星看时,北极星好 像是不动的,如果视点落在哪一颗星星上,周 围的星星就会围绕哪一颗星星运动。
模拟实验三:观察陀螺运动,想象:陀 螺转动时,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能想 象地球是怎样运动的吗?
地球自转也有轴,地轴相对不动, 地轴也可以倾斜
北京比乌鲁木齐早迎来黎明几小时? 北京和巴黎的日出时间相差几小时? 北京和纽约日出时间相差几小时呢?
2 8 13
世界时区图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怎样证明?
5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北斗七星
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 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 指天下皆冬。
“圆心”北极星
照片一 : 这张照片是人们在夜晚较长一段 时间内连续对着北极天空拍摄而得到的。
地心说
托勒密的思考:
2、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且静止不动。 a、如果地球转动,就必然带动其他物体一起转动, 如(云、人类)而而实际上人类、云彩和鸟类都 可以自由运动。
地心说
托勒密的思考:
3、所有的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转,并 且每天都做一次圆周运动,因为人们每天看 到这些日月星辰都在有规律的东升西落。
150年前 傅科摆实验 所用的 沙盘 和标尺 现仍 保存于巴黎 万神庙大厅。
北京天文馆“傅科摆” “傅科摆”作为地球自转的有力证据,现已为世界所公认。我国北 京天文馆的大厅就有一个“傅科摆”,一个金属球吊在高高的圆穹顶上, 摆下面是一个有刻度的大圆盘。摆摆动时人们可以在刻度盘上读取旋转 的度数。前去参观的人们都喜欢在这里停留一段时间,亲眼看看地球是 怎样自转的。
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
每相邻的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1小时 。
0 时
1 时
2 时
3 时
4 时
5 时
6 时
7 时
8 时
9 时
10 时
11 时
12 时
13 时
14 时
15 时
16 时
17 时
18 时
19 时
20 时
21 时
22 时
23 时
24 时
当2008年8月8日晚上20点北京奥运会开幕的时候, 美国纽约的人们在当天上午通过电视直播观看到盛大 的开幕式。
“圆心”是否在天顶位置?是不是与天顶 有一定的倾斜角度?
圆心不是在头顶正上方,而是 在北方的天空中
照片二:这张照片也是人们在夜晚较长一段 时间内连续对着北极天空拍摄而得到的。
在北半球通常以北极星为目标 帮助他们辨认方向。
利用北极星辨认方向
北极星“不动”
模拟实验一:纸板北极星
模拟实验二: 用一个转椅代表地球,在教
乌鲁木齐
北京
乌鲁木齐
这两个城市分别在我国 的什么位置?
乌鲁木齐
北京
确定位置 北京在乌鲁木齐的 乌鲁木齐在北京的
西 乌鲁木齐

西
边 边

北京
乌鲁木齐
北京 ☆
思考:我们可以用怎么的模拟实验来找寻答案?
模拟实验
模拟实验记录单
第_____小组
地球自转方向: (用示意图画出来)
地球自转方向: (用示意图画出来)
日心说
哥白尼的思考:
2、地球是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圈。 a、因为天空比大地大得太多,如果无限大得的天 穹在旋转,而地球不动,实在很难想像。
日心说
哥白尼的思考:
3、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处于宇宙的中心,地 球以及其他行星都一起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a、因为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太阳、月亮、星星东升 西落。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地球是围绕一个假想轴在转动,称作地轴。
北极星就处在地轴的延长线上。地
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
这就是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因此。地球仪也都做成倾斜的样子。
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周期 是24小时。
从它身上你了解哪些有关地球的知识?
是圆的!有地轴!是蓝色的!能转动!
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对于地球,人类的思考一直没有停止过——
为什么太阳每天会东升西落,每天地球都有白天黑 夜之分? 地球是方的还是圆,或许是天圆地方?
困扰人类
探索解密
科学历史的进程
地心说
代表人物:托勒密
托勒密
古希腊地理学家, 天文学家。长期进 天文观测。他是世 界上第一个系统研 究日月星辰的构成 和运动方式并作出 成就的科学家。
模拟实验四:在一个球上贴几个小
人,代表地球上的人,让球自转的同 时,想办法让小人能看见教室一面墙
上的“北极星”不动。
地球转 动时地
轴始终 指向北
极星。Diqiu zFra bibliotekuandong
虽然没有“南极星”南方的星空也在旋转
一张曝光时间为20分钟的照片,拍摄地点位于 南极点阿蒙森—斯科特南极站,照片上“显示” 出南天天轴。
地心说
日心说
简单图示法
• 托勒密的观点:
1、认为地球是球体。如果地球是扁平的, 那么全世界的人将同时看到太阳的升起和 落下。 2、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且静止不动。如 果地球转动,就必然带动其他物体一起转 动,如(云、人类)而而实际上人类、云 彩和鸟类都可以自由运动。 3、所有的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转,并且 每天都做一次圆周运动。因为人们每天看 到这些日月星辰都在有规律的东升西落。
1046.6小时。也就是说约要43
天才会发生一次昼夜交替 现象,不会24小时内发生一次昼夜交
替现象,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昼 夜 交 替 的 认 识
“太阳不动,地球围绕 太阳公转但不自转”这 种情况下,也会有昼夜 交替现象,但要地球绕 太阳一圈才会发生一次 昼夜现象,也就是说需 要约8760个小时的 时间,这显然也是不符 合事实的。
地心说
托勒密的思考:
1、认为地球是球体。
a、如果地球是扁平的,那么全世界的人将同时看 到太阳的升起和落下。 b 、我们向北行进,越靠近北极,南部天空越来 越多的星星便看不见了,同时却又出现了许多新 的星星。 c、每当我们从海洋朝山的方向航行时,我们会觉 得山体在不断地升出海面;而当我们逐渐远离陆地 向海洋航行时,却看到山体不断地陷入海面。
昼 夜 交 替 的 认 识
“地球自转,不公转” 时,地球自转一周就会 发生一次昼夜现象。如 果是这样,地球上某地 的昼夜长短、气温变化 就天天一样,不会出现 差异,也就不会发生四 季变化。这也不符合实 际情况。
昼 夜 交 替 的 认 识
昼 夜 交 替 的 认 识
只有“地球 围绕太阳公转, 同时自转”才会 既有昼夜变化, 又有四季变化, 才符合真实的情 况。
地球的自转还有哪些证据可 以证明呢?
深井自由落体偏向 炮弹偏向
证明地球在自转的其他方法
(一)探井测量法 地球时刻不停地自转,那么,由于自转速度随高 度的增加而增大,自高处下降的物体,在下落过 程中,必然具有较高的向东的自转速度,因而必 然坠落在偏东的地点为了证实这一点,有人曾在 很深的矿井中进行实验, 实验结果是:自井口中心下落物体,总在一定的 深度同矿井东壁相撞。这从另一侧面证实了地球 的自转。
哪一种昼夜交替现象最有可能呢?
1、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2、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3、地球自转
4、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
当“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转”时, 地球上有昼夜交替,但是太阳要绕地球一圈, 才会发生一次昼夜交替。太阳离地球1.5
亿千米,太阳运行的速度是250千米/秒,
照此速度,科学家推算太阳绕地球一圈要花
证明地球在
自转
复习
托勒密关于地球的运动,提出 1、古希腊天文学家__________ 地心说 的理论。 了______
哥白尼关于地球的运动,提出 2、波兰天文学家___________ 日心说 的理论。 了______
复习
1、地心说的主要内容:
1、地球是球体。 2、地球处于宇宙中心,而且静止不动。 3、所有的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转,并且 每天都做一次圆周 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