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点评
医院处方点评

医院处方点评一、背景介绍处方点评是指对医院开具的处方进行评价和建议,以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通过对处方的点评,可以发现处方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以便医院能够及时调整和改进医疗服务。
二、处方点评的重要性1. 提高医疗质量:通过对处方的点评,可以发现处方中可能存在的错误、不合理或不适当的用药情况,从而及时纠正,提高医疗质量。
2. 保障患者安全:合理的处方可以减少患者因用药不当而导致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3. 优化医疗资源:通过对处方的点评,可以发现医疗资源的浪费情况,提出合理的用药建议,优化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处方点评的内容1. 药物选择:对处方中的药物选择进行评价,包括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剂量、用法等方面。
2. 药物搭配:对处方中的药物搭配进行评价,包括药物的相互作用、药物的副作用等方面。
3. 用药时机:对处方中的用药时机进行评价,包括用药的频率、用药的时间等方面。
4. 用药疗程:对处方中的用药疗程进行评价,包括用药的持续时间、用药的间断时间等方面。
四、处方点评的方法1. 依据医学知识:根据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对处方进行评价和点评。
2. 参考药物说明书:参考药物说明书,了解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剂量、用法等信息,对处方中的药物进行评价。
3. 数据分析:通过对处方中的药物进行数据分析,评估药物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4. 专家咨询:在需要的情况下,可以请教相关专家对处方进行评价和点评。
五、处方点评的注意事项1. 尊重医生决策:在进行处方点评时,要尊重医生的决策权,避免过度干预。
2. 客观公正:对处方进行点评时,要客观公正,不带有个人偏见和主观意见。
3. 保护患者隐私:在进行处方点评时,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不泄露患者的个人信息。
六、处方点评的意义和效果1. 提高医疗质量:通过对处方的点评和改进,可以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2. 保障患者权益:通过对处方的点评和建议,可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权益。
博雅医院处方点评细则范本

博雅医院处方点评细则范本一、患者基本信息本次处方点评的患者为XX,性别X,年龄XX岁,主要症状为X。
该患者既往病史为X,无过敏史。
体格检查发现X。
二、主要问题及处理在该处方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 药物选用不当对于患者病情的治疗,处方中药物的选择不够合理。
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药物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症状、体质等因素,并结合临床实践经验进行合理搭配。
建议在下一次处方中调整药物的选择和使用。
2. 药物剂量不准确处方中存在部分药物的剂量不够准确。
在开具处方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重等因素,对药物的剂量进行准确计算。
在接下来的治疗中,应注意调整药物剂量,以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3. 药物配伍不当处方中存在部分药物的配伍不当。
在药物配伍时,应综合考虑药物的相互作用、药物的药理特性以及患者的体质等因素,以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干扰和不良反应发生。
建议在下一次处方中注意调整药物的配伍,以提高治疗效果。
4. 用药指导不清晰处方中缺乏对患者用药的指导。
对于患者使用药物的时间、用量、用法等方面,应进行详细的指导,以避免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出现错误或不良反应。
建议在下一次处方中将用药指导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进行补充。
三、改进意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改进意见:1. 合理选择药物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症状,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合理选择药物。
在药物的选用上,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症状、体质等因素,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2. 准确计算药物剂量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重等因素,准确计算药物的剂量。
在开具处方时,应注意调整药物的剂量,以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3. 合理配伍药物在药物配伍时,要综合考虑药物的相互作用、药物的药理特性以及患者的体质等因素,以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干扰和不良反应发生。
在搭配药物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合理配伍。
4. 提供详细用药指导对患者使用药物的时间、用量、用法等方面,应进行详细的指导。
在用药指导中,应详细说明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避免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出现错误或不良反应。
医院处方点评

医院处方点评引言概述:医院处方点评是指对医院开具的处方进行评价和分析的过程。
通过对处方的细致观察和分析,可以评估医生的诊疗水平、用药合理性以及医院的服务质量。
医院处方点评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减少不合理用药、保障患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正文内容:1. 处方的合理性评估1.1 评估诊断的准确性:通过对处方中的疾病诊断与患者病情的符合程度进行评估,判断医生的诊断水平。
1.2 评估用药的合理性:对处方中的药物种类、剂量、用药途径等进行评估,判断医生是否按照临床指南和药物使用规范进行用药。
1.3 评估用药时的考虑因素:分析医生在开具处方时是否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因素,以及是否避免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2. 处方的规范性评估2.1 评估处方的符合性:对处方的书写规范、格式是否符合医疗行业的标准进行评估,判断医生在开具处方时是否严格遵守规定。
2.2 评估处方的完整性:分析处方中是否包含患者基本信息、药物名称、剂量、用法、用量等必要内容,以及是否有必要的签名和盖章。
2.3 评估处方的可读性:评估医生的书写是否清晰易读,以及是否能够准确传达给药师和患者。
3. 处方的经济性评估3.1 评估药物的价格合理性:对处方中的药物价格进行评估,判断是否存在过高的药价或者过度使用昂贵药物的情况。
3.2 评估药物的替代性:分析处方中是否存在可替代的便宜药物,以及医生是否在处方中充分考虑了药物的替代性。
3.3 评估用药的经济效益:通过对处方中药物的疗效和经济性进行综合评估,判断医生的用药是否能够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节约患者的医疗费用。
4. 处方的用药安全评估4.1 评估药物的不良反应:对处方中的药物是否存在潜在的不良反应进行评估,判断医生是否在用药时充分考虑了患者的安全性。
4.2 评估药物的相互作用:分析处方中的药物是否存在相互作用的风险,以及医生是否在用药时充分考虑了药物的相互作用。
4.3 评估用药的合理性:评估医生是否在用药时充分考虑患者的过敏史、肝肾功能等因素,以及是否避免了不适宜用药的情况。
处方点评医嘱点评

2020年06月医嘱点评本月药师查房,主要存在药品配伍禁忌问题、溶媒用量问题。
案例1、病历号:xx女岁科室:医师:临床诊断:2型糖尿病主要用药: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维生素C注射液2.5g/静滴每日一次葡萄糖酸钙注射液20ml点评:1、配伍禁忌用药。
维生素C注射液辅料中含有碳酸氢钠,碳酸根与葡萄糖酸钙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所以这两种药禁止在同一输液瓶内配伍使用。
2、护士需严格把关。
案例2、病历号:xx男岁科室:医师:临床诊断:多发脑梗死主要用药:5月27日:甘露醇注射液250ml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mg/静滴每日一次点评:配伍禁忌。
甘露醇注射液为过饱和溶液,地塞米松为磷酸酯的钠盐注射液,内含0.2%亚硫酸钠,与过饱和20%甘露醇注射液混合,可使甘露醇发生盐析反应,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危险,虽然较为常用,但不推荐临床将这两种药配伍使用。
6月4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维生素C注射液1g维生素B6注射液0.1g静滴每日一次氯化钾注射液5ml点评:这种配伍临床较为常见,虽然没有浑浊、沉淀等配伍变化,但静脉补钾的同时滴注钠盐,会降低钾的转移。
一般用法将10%氯化钾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单独滴注。
案例3、病历号:xx女岁科室:医师:临床诊断:脑梗死6月4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注射用奥美拉唑40mg;■'续滴每日一次氯化钾注射液7ml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吡拉西坦注射液4g/续滴每日一次氯化钾注射液7ml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注射用氨甲苯酸0.2g/静滴每日二次氯化钾注射液7ml点评:1、氯化钾属于高危药品管理,输液时主观感觉输液部位非常痛而影响用药,浓度太高会造成周围血管炎症,与其它药的输液速度不匹配,宜单独给药。
2、注射用奥美拉唑选用液体量过多。
注射用奥美拉唑应该用100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滴注,如果选用250ml,配制后不稳定,易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浑浊、沉淀等现象。
医院处方点评

医院处方点评引言概述:医院处方点评是指对医院开具的处方进行评价和分析,以提供给医疗机构和患者参考,匡助医生改进处方质量,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性。
本文将从处方点评的重要性、点评指标、点评方法、点评结果和点评应用等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医院处方点评的相关内容。
一、处方点评的重要性:1.1 促进医生用药合理性:通过对处方的点评,可以发现医生用药的不合理现象,如滥用抗生素、过度使用处方药等,从而引导医生合理用药。
1.2 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处方点评可以发现患者用药中的潜在风险,如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等,及时提醒医生和患者注意用药安全。
1.3 优化医疗资源利用:通过处方点评,可以发现医疗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分配,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医疗成本。
二、处方点评的指标:2.1 药物选择合理性:评估处方中的药物选择是否符合临床指南和治疗规范,是否满足患者的病情和用药需要。
2.2 用药剂量准确性:评估处方中的药物剂量是否准确,是否符合患者的体重、年龄、肝肾功能等特殊情况。
2.3 用药时长合理性:评估处方中的药物使用时长是否合理,是否符合患者的治疗需要和疗程要求。
三、处方点评的方法:3.1 人工点评:由专业人员对处方进行手工点评,根据指标进行评分和评价,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但准确性较高。
3.2 数据挖掘分析: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大量处方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发现规律和异常,提供指导意见,效率较高。
3.3 专家评审:邀请临床专家对处方进行评审,根据专业知识和经验提供点评意见,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准确性。
四、处方点评的结果:4.1 点评报告:根据点评结果生成点评报告,包括药物使用情况、用药合理性评价、潜在风险提示等内容,为医生和患者提供参考。
4.2 评分排名:对医院的处方进行评分排名,评估医院的用药质量和临床水平,为医院提供改进和提升的方向。
4.3 患者反馈:将处方点评结果反馈给患者,提高患者对医疗质量的认知和参预度,促进医患沟通和共同决策。
处方点评

处方点评
一、1、选药不适宜。
诊断疾病一般感染细菌为革兰阳性菌,建议选择一二代头孢为好;因为针对革兰阳性菌1-3为减弱,革兰阴性菌1-3为增强。
2、用法不适宜。
建议一日多次给药,依据半衰期和该药为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一日一次给药不能够保障24小时有效血药浓度。
二、用法不适宜。
盐酸克林霉素半衰期较短,与头孢类同属于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需要一日多次给药才能够保证24
小时有效血药浓度,因此建议一日多次给药。
三、1选药不适宜。
胃炎不是喜炎平的适应症。
依据喜炎平说明书喜炎平功效为清热解毒,止咳止痢,主要用于支气管炎,扁桃体炎、细菌性痢疾等疾病。
2、用法不适宜。
喜炎平用法用量为成人一次50-100mg,一日2-3次。
四、1存在可能的相互作用。
复方甘草口服液为镇咳药,一般用于感冒引起的少量痰液性或无痰性咳嗽。
氨溴索口服液为化痰(稀释化痰)药,用于粘性痰液不易咳出,起到稀释痰液易于咳出作用。
二者联用有可能会导致痰液无法排出。
五、1、无适应症。
阑尾炎不是喜炎平的适应症(清热解毒止咳止痢)2、用法不适应。
成人建议一日多次给药。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六篇)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和实施细则为切实加强处方管理,建立和完善我院处方评价制度,提高处方质量,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用药,确保医疗安全,根据____部《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有关规定的要求,制定本办法。
一、评价内容(一)处方书写1、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诊断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
2、每张处方限于一名患者的用药。
3、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如需修改,应当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
4、药品名称应当使用规范的中文名称书写,没有中文名称的可以使用规范的英文名称书写;医疗机构或者医师、药师不得自行编制药品缩写名称或者使用代号(大液体、维生素可暂时使用缩写,待使用电子处方后再做统一要求);书写药品名称、剂量、规格、用法、用量要准确规范,药品用法可用规范的中文、英文、拉丁文或者缩写体书写,但不得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
5、患者年龄应当填写实足年龄,新生儿、婴幼儿写日、月龄,必要时要注明体重。
6、西药和中成药可以分别开具处方,也可以开具一张处方,中药饮片应当单独开具处方。
7、开具西药、中成药处方,每一种药品应当另起一行,每张处方不得超过____种药品。
8、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一般应当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并加括号,如布包、先煎、后下等;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
9、药品用法用量应当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常规用法用量使用,特殊情况需要超剂量使用时,应当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
10、除特殊情况(患者隐私需保密)外,应当注明临床诊断,“取药”不能作为诊断。
11、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划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
12、处方医师的签名式样和专用签章应当与院内药学部门留样备查的式样相一致,不得任意改动,否则应当重新登记留样备案。
(二)医师开具处方使用通用名称1、同一种化合物只有一种规格或产地的,使用药品通用名称开具处方;2、同一种化合物规格不同的,使用药品通用名称开具处方,通过规格的区别在医师处方和药师发药的过程中加以区分;3、同一种化合物规格相同产地不同的,在药品通用名称后加括号,标注商品名以示区别;4、可以使用由____部公布的药品习惯名称、新化合物的专利名称和复方制剂名称开具处方。
医院处方点评

医院处方点评一、引言医院处方点评是对医院开具的处方进行评价和分析,旨在提供对医院处方质量的客观评估和改进建议。
本文将从处方的准确性、合理性、规范性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点评。
二、处方准确性1. 处方信息准确性处方上的患者信息、药品名称、剂量、用法等是否与患者实际情况相符,是否存在错误或者遗漏。
2. 处方药品准确性检查处方中的药品是否与患者病情相匹配,是否存在不必要或者错误的药品,是否存在重复开具的药品。
三、处方合理性1. 药物疗效合理性处方中的药物是否符合当前临床指南和治疗方案,是否具备明确的治疗目标和合理的疗程。
2. 药物搭配合理性处方中的药物搭配是否合理,是否存在相互作用或者不良反应的风险,是否考虑到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和禁忌症。
四、处方规范性1. 处方格式规范性处方是否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的格式进行开具,包括医生姓名、职称、执业医师证号、处方日期等信息是否齐全。
2. 处方签名和审方章规范性处方是否有医生的签名和审方药师的审方章,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五、处方安全性1. 药品安全性检查处方中的药品是否存在滥用、误用、药品品质问题等安全隐患,是否存在高风险药品的合理使用。
2. 用药指导安全性处方是否提供了清晰的用药指导,包括药品的用法、用量、用药时间、注意事项等,以确保患者正确使用药物。
六、点评结论与建议根据对医院处方的评估,综合考虑准确性、合理性、规范性和安全性等因素,给出点评结论和改进建议,包括但不限于:1. 提高处方准确性的方法,如加强医生的处方写作培训、使用电子处方系统等。
2. 优化处方合理性的策略,如制定临床指南、开展药物治疗监测等。
3. 加强处方规范性的措施,如加强医生的规范开方培训、建立处方审核制度等。
4. 提升处方安全性的手段,如建立药品安全监测系统、加强药师的用药指导等。
七、总结医院处方点评是对医院处方质量的客观评估和改进建议,通过对处方准确性、合理性、规范性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点评,旨在提高医院处方的质量,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和有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 1月处方点评
各相关临床科室、药剂科:
为提高处方、医嘱用药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药剂科会同医务科、质控办按照卫
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医管发〔2010〕28号)要求,抽查本月门急诊处方、
住院病历医嘱用药,发现存在部分不合理处方与医嘱用药予以通报,各科主任务必反馈给当事人,并
责成与督促当事人及时纠正或改进存在的问题。
按照卫生部有关规定处方点评结果将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医师定期考核指标体系。
对于开具超常处
方的医师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予以处理(出现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
告,限制其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医师续2次以上出现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处方权);
一个考核周期内5次以上开具不合理处方的医师,应当认定为医师定期考核不合格,离岗参加培训。
药师未按规定审核处方、调剂药品、进行用药交待或未对不合理处方进行有效干预的,医院应当采取
教育培训、批评等措施。
要求临床各科主任采取教育培训、批评等措施,并针对存在问题组织科内业务学习,进一步加强
处方质量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医师用药行为,进行合理用药知识培训与教育,认真落实持续质
量改进措施。
要求药剂科应规范调剂的工作模式,对药师未按规定审核处方、调剂药品、进行用药交待或未对
不合理处方进行有效干预的,应当采取教育培训、批评等措施,并针对存在问题组织科内业务学习。
为落实国家基本药物政策,应优化药品结构与把好购进关,完善药品筛查与淘汰制度,防止购入
即不是医、农保更不是国家基本药物的非临床必需的品规,以减少不合理用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增强竞争力。
XXX医院医务科、质控办、药剂科
2009年1月30日
2009年1月处方、医嘱用药点评结果通报
药剂科会同医务科、质控科抽查本月门急诊处方、住院病历医嘱用药,协同处方点评工作小组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医管发〔2010〕28号)要求,对处方进行点评,抽查结果通报如下。
一、不合理处方医嘱用药通报
㈠儿科
1.不规范处方医嘱:上感不规范。
2.用药不适宜处方医嘱:
抗菌药:
上感、鹅口疮给予头孢克肟颗粒。
鹅口疮属于口腔黏膜白念珠菌感染,宜选药物制霉菌素局部应用给予头孢菌素可能加重病情;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社区获得性感染,大多由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病毒所致,病程有自限性,不需使用抗菌药,予以对症治疗即可痊愈。
但少数患者可为细菌性感染或在病毒感染基础上继发细菌性感染,应该注意明确诊断,如诊断为急性细菌性咽炎及扁桃体炎、急性细菌性中耳炎、急性细菌性鼻窦炎,可给予抗菌治疗。
患者男性、2岁,支气管炎给予美洛西林舒巴坦钠针。
入院就使用高起点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不符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普通药品:
支气管肺炎或毛细支气管炎给予半衰期长地塞米松针雾化药品剂型不适宜且不良反应大,应选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
3.超常处方医嘱:
口腔炎、急性支气管炎给予西咪替丁针,0岁~3岁以下患者慎用,无适应症。
㈡妇产科
1.不规范处方医嘱:诊断“产后”不规范。
2.用药不适宜处方医嘱:
抗菌药:产后给予二线使用抗菌药氨苄西林丙磺舒分散片及其他药物的理由(李xx医师、钟xx药师、肖xx药师)。
该药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也要求,哺乳期患者应用任何抗菌药物时,均宜暂停哺乳。
药房在发药交待时嘱患者服药期间暂停哺乳,患者反映,医师特意交待可以哺乳!存在用药安全隐患,该问题有一定代表性,应引起注意。
普通药品:早孕给予桂枝茯苓丸,无适应症。
该药说明书孕妇慎用。
用于妇人宿有癥块,或血瘀经闭,行经腹痛,产后恶露不尽。
3.超常处方医嘱:
霉菌性阴道炎给予抗宫炎软胶囊。
该药说明书对霉菌感染是否有效未明确。
规定用于因慢性宫颈炎引起的湿热下注,赤白带下,宫颈糜烂,出血。
㈢门急诊科
1.不规范处方医嘱:未发现。
2.用药不适宜处方医嘱:
抗菌药:
肺炎给予阿奇霉素针+美洛西林钠针。
使用二联抗菌药,美洛西林青霉素类,应选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青霉素类。
按照有关指南: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者可能病原菌:肺炎链球菌、流感杆菌,需氧革兰阴性杆菌,金葡菌,卡他莫拉菌等。
首选药物:头孢呋辛,静脉滴注,一次1.5g,每8小时1次,或阿莫西医师克拉维酸,口服或静脉滴注。
或氨苄西医师舒巴坦,静脉滴注,一次1.5g,每8小时1次,加(或不加)阿奇霉素或克拉霉素;疗程7~10日。
次选药物: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一次0.2g,每12小时1次,或莫西沙星,口服,或静脉滴注,0.4g,一日1次。
普通药品:未发现。
3.超常处方
支气管炎给予山蜡梅叶颗粒。
该药说明书用于风热感冒,发热,恶寒,咽痛。
㈣内科
1.不规范处方医嘱:
小脑病变属于诊断不全应小脑病变综合征。
2.用药不适宜处方医嘱:
抗菌药:腰椎骨质疏松给予头孢噻吩钠针,无使用抗菌药的指征。
3.超常处方医嘱:
中风后遗症或胆结石、冠心病、胃炎、皮肤过敏给予大黄蛰虫丸。
该药说明书用于瘀血内停、腹部肿块、经闭不行。
㈤外科
1.不规范处方医嘱:
腹部不适诊断不规范,腹部不适相关疾病太多;
2.用药不适宜处方医嘱:
抗菌药:
肛周脓肿给予美洛西林钠针+罗红霉素分散片+甲硝唑片,使用三联抗菌药,无协同抗菌作用且可能引起耐药,无联合使用抗菌药指征。
还存在超适应症用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针。
普通药品:右股骨外髁内后侧撕脱性骨折、右前交叉韧带大部分断裂伤、右跟骨粉碎性骨折(韧带修复术)给予安络痛胶囊+独一味胶囊,重复用活血止痛药。
3.超常处方医嘱:
颈椎病给予红药片+安络痛胶囊。
红药片活血止痛、祛瘀生新。
用于跌打损伤、筋骨肿痛、亦可用于血瘀络阻的风湿麻木。
安络痛胶囊通经活络,活血止痛。
用于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痛等。
㈥口腔五官科
1.不规范处方医嘱:未发现。
2.用药不适宜处方医嘱:
抗菌药:牙龈炎给予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
口腔感染以局部治疗为主,如清除牙石、菌斑,冲洗局部,切开引流清除感染的牙髓等,并注意口腔卫生,抗菌治疗为辅助治疗。
宜选阿莫西林或甲硝唑。
普通药品:未发现。
3.超常处方医嘱:未发现。
㈦中医科
1.不规范处方医嘱:开西药应注意注明诊断等。
2.用药不适宜处方医嘱:未发现。
3.超常处方医嘱:癣给予阿昔洛韦眼液)。
诊断为癣,未描述患病部位;阿昔洛韦眼液是抗病毒药,用于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注意完善诊断。
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使用分析评估
为加强对特殊管理药品的临床应用的管理,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应严格按照《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保证安全、合理使用,规范医师的用药行为。
尤其超适应症等超常处方滥用行为,应注意诊断与用药相符性,明确诊断。
混合性耳聋给予地西泮片,属于超适应症用药。
地西泮主要用于焦虑、镇静、催眠,还可用于抗癫痫、减轻骨骼肌痉挛、肌紧张性头痛、麻醉前给药。
三、质量改进建议
1.规范录入电子处方医嘱建议
⑴首先药库应加强与规范His系统相关字典库中的药名(通用名)、规格、用量用法、单位等的录入,保证电子处方“正文”符合《处方管理办法》要求,从源头上减少不规范处方。
⑵医师应该重视患者年龄、性别、肝肾功能、过敏、诊断等的正确录入,防止录入遗漏与错误。
⑶医师应使用His系统中药品说明书规定单位、用法,防止选错单位(mg选g等剂量大100倍)与用法。
⑷医师应重视并认真分析His监控灯的警示,重点核对规格、用量、用法等后再提交,以防出错。
⑸必须重视与规范电子处方医嘱录入,保证这一特殊的医疗文书经得起维权考验。
2.督促医生认真学习《处方管理办法》,规范处方书写与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医师应选择医、农保药,按照国家基本用药指南、规范、专家共识及处方集选药,减少辅助用药;应按照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坚决不用,可用低档药的就不用高档药给予最少的药达到预期目的;应按照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注就不静注,或病情稳定后改口服以降低注射剂的百分率。
门诊患者需用抗菌药治疗,原则上只能选择一线抗菌药、用单一抗菌物治疗,避免联合用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3.药师配发处方医嘱用药前必须依据《处方管理办法》等规定,严格遵守调剂操作规范,尤其住院药房有的不合理用药医师续多天多人未被发现或干预,应明确责任,认真执行调配管理制度,严把处方医嘱质量关,提高处方审核水平,登记不合理处方,对不合理处方及时通知医师予以纠正或上报领导。
药剂科、医务科、质控科
2009年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