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抗菌药物处方点评情况总结

合集下载

抗菌药物处方点评总结

抗菌药物处方点评总结

抗菌药物处方点评总结
临床药学室对2019年01月份抗菌药物处方进行专项点评。

按照要求,对我院25%的医生每人50张处方的标准进行随机抽查,利用临床药学管理系统进行随机抽取,涉及42位医生共计抽取的使用抗菌药物处方1105份,进行集中点评。

现将点评结果总结如下:
1105份抗菌药物处方中抗菌药物使用合理995份,不合理110份,合理使用率为90.04%,与2018年12月份相比有较大幅度上升。

不合理问题详细情况如下表:
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主要问题集中在给药间隔不适宜,此类不合理处方共计96例,占不合理处方总数的87.2%,占全部抽查处方的8.69%,如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给药频次不适宜,克拉霉素缓释片超出常用给药频次,诺氟沙星胶囊用法用量不适宜,头孢克肟胶囊给药频次偏低,阿奇霉素肠溶片超出常用给药频次;门诊静滴甲磺酸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抗菌药物用法用量不适宜等。

给药剂量也是不合理问题集中的原因之一,共计21例,占不
合理处方总数的19.1%,占全部抽查处方的0.19%,如抗Hp联合治疗方案使用不规范以及用药与适应证不相符,如急性胃肠炎、肠系膜淋巴结炎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使用抗菌药物给药剂量不适宜。

其次不合理处方的问题集中在临床诊断中无病原学诊断(诊断不够详细、明确,使用抗菌药物指征不明确等),共计17例,占不合理处方总数的15.45%,占全部抽查处方的1.54%,如诊断炎症未明确是急性还是慢性,上呼吸道感染未注明细菌感染,上呼吸道疾病、肠炎、胃炎、眼外伤、腹痛、咯血待查等无病原学诊断病。

此次点评结果已经按规定上报有关职能科室。

临床药学室
2019年02月12日。

处方点评工作总结

处方点评工作总结

处方点评工作小结为规范我院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处方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我院处方点评工作小组对2016年9、10、11、12月处方各随机抽取100张进行点评。

旨在规范处方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提高我院临床药物治疗水平。

一、点评方式:每月随机抽取100张处方进行点评,点评内容包括不合格处方、抗生素使用处方和注射剂使用处方。

其中不合格处方具体点评,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和超常处方。

二、点评结果:1、2016年9、10、11、12月合格处方率、抗生素使用处方率和注射剂使用率如下图:2、2016年9、10、11、12月不合格处方总数,其中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和超常处方如下图:三、点评结果分析:1、不合格处方分析:出现不规范处主要问题是药房电脑系统录入药品名不规范,另外是医生开具处方不规范和药房人员审阅处方后未及时签名;用药不适宜处方主要问题是医生对患者有诊断,但未针对用药或不用药,另外出现个别重复用药情况;超常处方主要问题是医生未对患者有诊断而进行用药。

2、抗生素使用处方分析:总体上,抗菌药物处方数占总处方数的比例每月在逐渐下降,抗生素使用比例未能有效控制的主要原因是基层卫生院药品品种少和辅助治疗方法缺乏,医生针对用药的治疗选择较少,另外医生对预防感染而使用抗生素、患者对抗生素认识缺乏而主动选择使用抗生素等情况。

3、注射剂使用处方分析:总体上,注射剂使用处方数占总处方数的比例每月在逐渐下降,注射剂使用比例未能有效控制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对注射剂认识缺乏,认为打点滴是治愈疾病比较好的选择而主动选择使用注射剂的情况,另外存在在缺乏有效实验室检查的情况,医生使用抗生素注射剂更能有效控制感染而使用注射剂。

针对现有问题提出改进意见:1、加强门诊医生与药房合作,使相关人员提高对合格处方重视程度,加强对处方不合格的监管,并按我院处方点评制度对不合格处采取相应措施;2、加强药房系统完善药品信息,建议添加设置程序使填写不合格处方无法通过等;3、加强药房人员对处方审查制度,对不合格处方及时发现;4、加强对临床医生用药指导和培训,落实医院相关制度,提高我院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减少不合格处方的出现,降低抗生素和注射剂使用比例。

201X年度抗菌药物处方点评情况总结

201X年度抗菌药物处方点评情况总结

2017年度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情况总结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精神,为进一步促进我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2017年度医院抗菌药物处方、医嘱点评专家小组对我院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进行了11次专项点评,共抽取抗菌药物门、急诊处方2067张,发现不合理处方共171张,不合格率约为8.3 %。

具体情况如下:一、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点评总体情况二、不合理处方主要涉及如下问题:1、无明确指征即给予抗菌药物治疗或诊断不完整,如诊断为“非感染性肠炎”、“乳腺增生”、“肠系膜淋巴结炎”、“疱疹咽峡炎”、“发热查因”、“便血”、“混合痔”、“胆囊结石”、“慢性支气管炎”、“皮炎”等患者给予抗菌药物治疗;如普通“结膜炎”、“睑板腺炎”无全身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如诊断为“胃炎”的患儿、诊断为“消化不良”的患者给予抗HP感染治疗;如处方开具头孢呋辛、伪麻黄碱等用于治疗上感的药物,而无相关诊断。

2、抗菌药物品种选择不合理,主要为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的患者如“扁桃体炎”、“喉炎”、“咽炎”、“鼻窦炎”、“鼻炎”、“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毛囊炎”、“蜂窝织炎”、“口腔溃疡”、“外伤软组织感染”等患者选用三代头孢治疗;如“混合痔”患者无静脉使用抗菌药物指征;如成人使用儿童剂型阿奇霉素干混悬剂。

3、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不建议选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4、无明确指征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抗菌药物,如“皮肤溃疡”患者联用头孢硫脒+奥硝唑治疗,如“鼻窦炎”患者联用左氧氟沙星+奥硝唑+阿奇霉素,如“外痔”患者联用头孢唑肟粉针+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安妥沙星片,如“泌尿系感染”患者联用头孢克肟分散片+阿奇霉素肠溶胶囊+多西环素粉针,如“乳腺炎”患者联用头孢他啶+奥硝唑治疗;“支气管炎”患者联用注射用头孢唑肟/头孢美唑+克拉霉素缓释片、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头孢硫脒+头孢克洛、头孢替安注射剂+克拉霉素缓释片;如“尿道炎”患者同时开具四种抗菌药物,头孢克肟分散片+多西环素分散片+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注射用头孢硫脒。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总结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总结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总结篇一: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工作总结1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工作总结我院自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以来,制定了《医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成立了抗菌药物领导小组和抗菌药物点评小组,设置了专项活动办公室,经过XX年和XX年近两年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XX年医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总结如下: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1、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5%,较XX年下降了10个百分点。

2、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百分率: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为18%,较XX年基本持平。

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为35%。

3、抗菌药物使用强度:XX年度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46DDD,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药品销售金额的比例为22%;XX年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38DDD。

抗菌药物占药品销售金额的比例为%,成效显著。

4、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Ⅰ类切口手术病例,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62%。

比XX 年下降38%。

5、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机:现阶段择期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都能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给药。

6、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时间大大缩短,基本在24小时以内,个别临床科室手术预防用药延长至48--72小时。

(在专家的建议下)7、微生物样本送检率:送检率由XX年的25%,提高到45%。

特殊管理级抗菌药物送检率98%。

二、主要措施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按照《XX年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明确了各科室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控制指标。

全院医生签署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承诺书,做到人人知晓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点评小组加强了与临床科室沟通,对抽查中发现的每一例有问题的病历,都与相关科室主任及当事医师约谈,对有争议的问题共同探讨,对存在问题较多的科室,进行专项培训,提高了临床医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整体水平。

2017年11月抗菌药物处方点评总结

2017年11月抗菌药物处方点评总结

2017 年 11 月份医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检查情况药学部处方点评小组抽取门诊药房 11 月 17 日至 11 月 30 日共计 922 张抗菌药物处方进行菌药物合理使用专项检查。

现将检查情况汇总如下:一、总体情况点评依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药品说明书等,对处方的用药指征、联合用药、用药频次、给药剂量等项目进行合理性评价。

共计检查处方922 张,合格处方 700 张,不合格处方222 张,合格率 75.92%。

各科室处方合格情况见附表1。

二、不合格处方基本情况不合格处方中使用硫酸依替米星不合格的处方有 114 张,占不合格处方的 51.35%;头孢克洛缓释片 33 张,占不合格处方的 14.86%;克林霉素注射液 22 张,占不合格处方的 9.91%。

遴选抗菌药物不适宜59 张,所占处方比列为26.58%,列第一位;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52 张,所占处方比例为23.42%,列第二位;用法用量不适宜49 张,所占处方比例为22.07%,列第三位,其余为诊断不明确、急诊处方超 3 天量、无联合使用抗生素指征以及存在 2 处以上错误等,所占比例较小,具体情况见附表2。

三、抗菌药物处方点评结果分析给药途径:静脉滴注的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并严格控制门诊患者静脉输注使用抗菌药物比例。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15》推荐大部分轻、中度感染予以口服治疗。

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雾化吸入超说明书给药。

给药频次:绝大多数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等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和克林霉素为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其杀菌活性与药物浓度超过对细菌MIC 时间长短有关,血液或组织低于MIC 时,细菌可重新迅速生长。

应该依照PK/PD原理制定给药方案,时间依赖型的β -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且半衰期短的抗菌药物应多次给药使T>MIC 时间延长,达到最佳抗菌效果。

有关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总结范本3份

有关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总结范本3份

有关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总结范本3份有关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总结 1一、处方点评表显示1月份抽查一日门诊处方100张,每张处方平均用药2.2种,注射剂使用率为15.0%,抗菌药物使用率32.0%(高于__规定的20%的指标),药品通用名使用率100%,平均每张处方药品金额为92.5元,合格处方率为93.0%。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未注明理由;2、适应症不适宜;3、无适应症用药。

部分不合理处方如下:三、分析本月处方合格率较上月提高,无审核调配药师签字、药品用法用量不适宜等问题已明显改进。

但适应症不适宜以及无适应症用药处方的存在依然是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另外,抗菌药物使用率远高于__规定的20%,抽查处方发现,本月口服用抗菌药物较多,且支气管炎等季节性疾病较多,这是抗菌药物使用率增高的主要原因。

四、改进措施:1、本月不合理处方主要是无适应症用药及适应症不适宜处方。

多名患者持一张就诊卡就诊或一名患者就诊于多个科室,医师未对诊断进行修改直接开具药物等,要避免这类处方的出现,医师应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中相关规定,临床诊断要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完善信息系统,杜绝该类处方。

2、网络中心等相关部门继续完善信息系统,__电子化处方点评及抗菌药物专项处方点评,避免主观误差,使数据更具普遍性及合理性。

有关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总结 22023年__《处方管理办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处方点评__,填写处方评价表,对处方实施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登记并__不合理处方,对不合理用药及时予以干预。

2023年,__印发了《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

根据上述规定,我院从2023年起坚持每月进行一次处方点评。

现将相关工作汇报如下:1、处方点评的工作情况我院处方点评工作在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__下,由医务科和药剂科共同__实施。

根据我院具体实际,每月随机抽取门诊各科处方300张,住院病历50份,以《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__《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方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__药典临床用药须知》、《新编药物学》及药品说明书为依据,__临床、药学和行政管理的专家对门诊处方实行定期检查评价,填写处方评价表,并对各项内容进行统计分析。

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总结范文

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总结范文

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总结时间一晃而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活动告一段落了,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相信你有很多感想吧,是时候仔细的写一份工作总结了。

那么要如何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总结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总结篇120xx年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填写处方评价表,对处方实施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登记并通报不合理处方,对不合理用药及时予以干预。

20xx年,卫生部印发了《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

根据上述规定,我院从2007年起坚持每月进行一次处方点评。

现将相关工作汇报如下:1、处方点评的工作情况我院处方点评工作在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由医务科和药剂科共同组织实施。

根据我院具体实际,每月随机抽取门诊各科处方300张,住院病历50份,以《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方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新编药物学》及药品说明书为依据,组织临床、药学和行政管理的专家对门诊处方实行定期检查评价,填写处方评价表,并对各项内容进行统计分析。

处方点评的内容包括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包括用药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

点评的指标包括每次就诊平均用药的品种数,就诊应用抗菌药物量,就诊应用注射剂量,应用通用名比例,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比例,是否存在不合理用药。

重点对点评中发现的用药不适宜处方和超常处方提出来进行分析,并将点评结果在全院通报。

2、合理用药的宣传教育我院进行了大量宣传教育工作,具体内容包括:①召开抗菌药物专项整治领导小组专题工作会议和抗菌药物临床使用专项整治活动全员动员大会。

医院领导与科室主任签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责任状”。

处方点评年度干预总结(3篇)

处方点评年度干预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医疗机构处方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进一步规范临床用药行为,提高医疗质量,降低患者用药风险,我院自20xx年起,严格按照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及上级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开展了处方点评工作。

现将20xx年度处方点评干预总结如下:二、工作概述(一)组织架构我院成立了处方点评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医务科、药剂科、护理部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处方点评工作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实施。

(二)工作内容1. 处方点评制度建立与完善: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了《医院处方点评工作制度》,明确了处方点评的目的、范围、程序、评价标准等内容。

2. 处方点评工作实施:每月随机抽取门诊、住院处方各300张,进行处方点评。

点评内容包括处方书写规范性、用药合理性、用药安全性等方面。

3. 处方点评结果分析:对点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找出不合理用药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4. 干预措施落实:针对点评中发现的不合理用药问题,及时进行干预,确保整改措施落到实处。

三、干预措施及效果(一)处方书写规范性1. 问题:部分处方书写不规范,如处方格式不统一、字迹潦草、药品名称不规范等。

2. 干预措施:加强处方书写培训,规范处方格式,要求医生使用标准字迹书写处方。

3. 效果:处方书写规范性明显提高,处方合格率从20xx年第一季度的85%提高到20xx年第四季度的95%。

(二)用药合理性1. 问题:部分处方用药不合理,如无适应症用药、超说明书用药、联合用药不合理等。

2. 干预措施:加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诊疗工作,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并对医生进行用药知识培训。

3. 效果:不合理用药处方比例从20xx年第一季度的15%下降到20xx年第四季度的5%。

(三)用药安全性1. 问题:部分处方存在用药安全性问题,如抗菌药物滥用、不合理联合用药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度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情况总结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精神,为进一步促进我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2017年度医院抗菌药物处方、医嘱点评专家小组对我院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进行了11次专项点评,共抽取抗菌药物门、急诊处方2067张,发现不合理处方共171张,不合格率约为8.3 %。

具体情况如下:
一、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点评总体情况
二、不合理处方主要涉及如下问题:
1、无明确指征即给予抗菌药物治疗或诊断不完整,如诊断为“非感染性肠炎”、“乳腺增生”、“肠系膜淋巴结炎”、“疱疹咽峡炎”、“发热查因”、“便血”、“混合痔”、“胆囊结石”、“慢性支气管炎”、“皮炎”等患者给予抗菌药物治疗;如普通“结膜炎”、“睑板腺炎”无全身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如诊断为“胃炎”的患儿、诊断为“消化不良”的患者给予抗HP感染治疗;如处方开具头孢呋辛、伪麻黄碱等用于治疗上感的药物,而无相关诊断。

2、抗菌药物品种选择不合理,主要为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的患者如“扁桃体炎”、“喉炎”、“咽炎”、“鼻窦炎”、“鼻炎”、“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毛囊炎”、“蜂窝织炎”、“口腔溃疡”、“外伤软组织感染”等患者选用三代头孢治疗;如“混合痔”患者无静脉使用抗菌药物指征;如成人使用儿童剂型阿奇霉素干混悬剂。

3、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不建议选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4、无明确指征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抗菌药物,如“皮肤溃疡”患者联用头孢硫脒+奥硝唑治疗,如“鼻窦炎”患者联用左氧氟沙星+奥硝唑+阿奇霉素,如“外痔”患者联用头孢唑肟粉针+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安妥沙星片,如“泌尿系感染”患者联用头孢克肟分散片+阿奇霉素肠溶胶囊+多西环素粉针,如“乳腺炎”患者联用头孢他啶+奥硝唑治疗;“支气管炎”患者联用注射用头孢唑肟/头孢美唑+克拉霉素缓释片、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头孢硫脒+头孢克洛、头孢替安注射剂+克拉霉素缓释片;如“尿道炎”患者同时开具四种抗菌药物,头孢克肟分散片+多西环素分散片+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注射用头
孢硫脒。

5、用法用量错误,部分需每日多次给药的头孢类抗菌药物每日只给药一次,如头孢美唑、头孢唑肟、头孢替安、头孢硫脒、五水头孢唑啉注射剂,头孢呋辛酯片等,如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分散片每日2次,如甲硝唑片、阿莫西林每日2次给药、奥硝唑注射剂每日一次给药频次不足;给药频次过多,又如克拉霉素缓释片每日只需给药一次,如诺氟沙星胶囊每日4次给药频次过多,如阿奇霉素肠溶胶囊每日3次给药频次过多,如头孢克洛缓释胶囊每日给药3次,给药频次过多;给药剂量偏大,如五水头孢唑林用于手术预防感染给药剂量达4g高于常规的1-2g,如头孢呋辛酯片0.75g,3/日给药剂量偏大,如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5g静滴2/日、或1g静滴1/日给,药剂量偏大,如多西环素分散片每次给药0.2g,单次给药剂量偏大;给药剂量不足,如奥司他韦颗粒单次给药15mg 给药剂量不足,如安妥沙星单次给药0.1g给药剂量不足,又如安妥沙星片0.1g 口服2/日用量不当;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胶囊156mg,2/日,给药剂量和频次不足,建议应为312.5mg,3/日;如“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头孢呋辛酯片0.5g,2/日给药剂量偏大,建议每次给药0.25g。

6、抗菌药物给药途径不合理,将主要供全身应用的抗菌药物作局部用药,如庆大霉素注射液不宜雾化吸入。

7、抗菌药物疗程偏短,只给予一次剂量且无后续治疗;抗菌药物给药疗程过长,如阿奇霉素肠溶胶囊使用疗程达8天。

8、抗菌药物序贯疗法针剂与口服药物选用不合理,如依替米星注射剂属氨基糖苷类抗菌药,序贯的口服抗菌药物安妥沙属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注射剂属氟喹诺酮类抗菌药,不应序贯口服头孢克肟;如阿奇霉素肠溶胶囊序贯头孢唑肟粉针。

9、普通门诊处方抗菌药物或其他药物超过7日常用量,如开具布洛芬缓释
胶囊达10天量,该药不建议长期使用。

10、越级开具抗菌药物,门诊初级职称医师开具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且超过1天用量。

11、激素类药物使用无明确指征,如“扁桃体炎”、“咽喉炎”、“咽峡炎”、“急性咽炎”、“上呼吸道感染”、“牙龈炎”、“龋齿”、“粉瘤并感染”等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且存在激素与抗菌药物同瓶输注的现象。

12、辅助药物使用无明确指征,如“急性胃肠炎”、“泌尿系感染”患者给予甲硫氨酸维B1注射剂,“阑尾炎”患者给予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如“手外伤”患者给予果糖、雷尼替丁注射剂治疗,如“咽炎”患者使用孟鲁司特钠片无明确指征,如为“头晕”患者开具促智药奥拉西坦胶囊,如“车祸外伤、软组织挫擦伤”患者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脂溶性/水溶性维生素粉针为无适应症用药,如“急性支气管炎”患者无理由使用奥美拉唑注射剂。

13、未按规定开具辅助用药,“医院辅助用药临床应用管理规定”要求:门诊患者每张处方开具辅助用药不得超过二种。

14、其他药物选用不当,如洛哌丁胺胶囊不可用于感染性腹泻的对症治疗;如“痔疮术后”、“肛瘘”患者使用活血止痛胶囊不适宜;如“便血”患者给予氨溴索注射液无明确指证,如“扁桃体炎”患者无指征使用奥司他韦颗粒,如“鼻窦炎”患者给予氯雷他定分散片无明确指征,如“外耳道疖肿”患者使用枸地氯雷他定无明确指征,如“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给予接骨七厘胶囊无明确指证,如“急性鼻窦炎”患者无指征口服抗过敏药枸地氯雷他定胶囊、局部使用激素类药物曲安奈德鼻喷雾剂,如“急性气管炎”患者使用裸花紫珠颗粒为扩大适应症。

15、存在重复给药的情况,为患者开具两种药理作用或组成成分近似的药物,如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每粒含氯苯那敏4mg,同时与氯苯那敏片联
用不合理;如维C银翘片与复方甲氧那明胶囊联用,两药都含有氯苯那敏;如银黄滴丸与复方鱼腥草颗粒、疏风解毒胶囊与复方鱼腥草颗粒、抗病毒口服液与复方鱼腥草颗粒、清开灵片与复方鱼腥草颗粒、莲花清瘟颗粒与复方鱼腥草颗粒、银黄滴丸与连花清瘟颗粒含有部分相同成分,且药理作用相近;如黄芩茎叶解毒胶囊与千里光胶囊、六神丸与复方鱼腥草颗粒、宣肺止嗽合剂与润肺膏、热淋清片与舒泌通胶囊、疏风解毒胶囊与金莲花颗粒、黄芩茎叶解毒胶囊与复方鱼腥草颗粒、如氨麻美敏片+维C银翘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的功能主治或药理作用相近;如复方制剂右美沙芬愈创甘油醚糖浆中的成分愈创甘油醚与桉柠蒎肠溶胶囊同为祛痰剂,且药理作用基本相同;又如维C银翘片、氨咖黄敏胶囊、抗病毒口服液联用,三药含有部分重复成分且药理作用相似。

如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开具板蓝根冲剂+抗病毒口服液+复方鱼腥草颗粒+莲花清瘟颗粒,上述4种药物药理作用近似,且含有多种重复成分:其中4种药物均含有“板蓝根”成分,3种药物含有“连翘”成分,其他重复成分还有鱼腥草、金银花、广藿香、石膏。

16、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如化痰药物选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

17、部分科室未执行专科专治,如痔疮门诊不应接诊“牙龈炎”、“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如消化内科门诊不应接诊“尿道炎”患者,如门诊部不应接诊“泌尿系感染”患者。

18、同科不同医师为同一患者开具相同药物。

19、医师签名过于潦草,辨认不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