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_李绍森
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原理

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原理示例文章篇一:哎呀呀,同学们,今天咱们来一起探究一下那个超级神奇的“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原理!你说啥是滑轮组?就好比咱们玩的积木搭成的小玩意儿,几个轮子和绳子组合在一起,就能帮咱们省好多力气呢!咱们先来说说这个实验到底是要干啥。
你想想,咱们拉一个东西,如果用简单的办法很费劲,但是用滑轮组可能就轻松多啦。
那为啥有的时候轻松,有的时候还是费劲呢?这就是咱们要研究的呀!比如说,咱们用一个滑轮组去吊起一个重重的石头。
要是绳子拉得不够直,是不是就感觉更吃力啦?这就好像咱们跑步的时候,弯弯曲曲地跑,能跑得快吗?肯定不能呀!所以绳子的缠绕方式就很重要,这是不是一个影响因素呢?还有哦,吊起的东西越重,咱们是不是感觉越累?这就好比你背书包,书包里东西越多,你是不是就越走不动?那物体的重量肯定也是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一个大因素呀!再想想,要是滑轮本身就很重,是不是也会让咱们更费劲?这就好像你穿着一双特别重的鞋子走路,能轻松吗?所以滑轮的重量也是个关键呢!还有哦,咱们拉绳子的时候,如果摩擦力特别大,是不是也很麻烦?就像在泥地里走路,一步一滑的,能不费劲吗?所以摩擦力大小也是不能忽略的哟!你看,这么多因素都会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那咱们做这个实验,不就是为了搞清楚到底哪个因素影响最大,怎么才能让咱们干活更省劲儿嘛!总之,通过这个实验,咱们就能弄明白好多以前不清楚的事儿,以后再遇到要用滑轮组的地方,就能轻松应对啦!这实验多有意思呀,能让咱们变得更聪明,更会解决问题!示例文章篇二:哎呀呀,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今天我们来探究一个超级有趣的实验——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一进实验室,我就看到了一堆奇奇怪怪的器材,有滑轮啦,绳子啦,还有砝码啥的。
我心里就犯嘀咕:“这能弄出啥名堂来?”老师这时候开始说话啦:“同学们,今天咱们一起来揭开滑轮组的神秘面纱!”老师先给我们讲了实验的原理。
他说:“就好像我们爬楼梯,有时候轻松,有时候累得气喘吁吁,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也有这样的差别。
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

为了达 到这一效 果 , 同学们 用两 根相 同的细线 , 中 其
一
根用水 浸湿 , 以增大 绳子 与滑轮 之 间的 子 拉力 为 0 7N, . 用水 浸 湿 了
绳 子为 08N, . 由此可见 用水 浸湿 了 的绳 子机 械效率
要 小一些 , 从而 说 明机 械摩擦 越 大 , 机械 效率越 小 . 然后 再探 究 机械 重 力 对机 械效 率 的影 响 . 让 我
21 第 1 0 0年 期
物理 通报
物 理 实验教 学
探 究 影 响 滑 轮 组 机 械 效 率 的 因素
李 绍 森
( 淄博 师专附属 中学 山东 淄博 250 5 10)
在初 中物理 的实验 中 , 大多 数 同学 来都 能 测 量 出“ 定滑轮组 的机 械 效 率 ” 但 要 想 弄 清影 响 机 械 测 , 效率大 小 的因素 , 不那 么简单 了 . 就 为 了探 究影 响滑轮 组 机 械效 率 大小 的 因素 , 我 采用 了小组合作 探 究 的方 式 , 同学 们讨 论 交 流 的 把 结果 进行 了简单 的归 纳 : 械 摩擦 、 械 重力 ( 滑 机 机 动 轮和绳 子的重力 )绳 子 的绕 法 、 子 的弹性 、 、 绳 物体 运 动的快慢 、 物体 的重 力 、 体 上 升 的高 度 , 引 导 同 物 并
对滑轮组机械效率 的影响 , 我引导同学们把绳子分
例如 在研 究 声 音 的 产生 时 , 锣 时 发 出声 音 , 敲 而用 手按住 锣 面时 , 音消失 , 声 大部分 学 生总结 为振 动停 止 , 声音 没有 了 , 者 是 没有 振 动 就没 有 声 音 . 或 教师 引导学 生 : 有 声音 , 须怎 样 做 才 能达 到 呢 ? 要 必 总结 归纳 出结论 : 音是 由于物 体 的振 动 而产生 的 . 声 这样 表述完 整 、 确 , 理语言 到位 . 准 物
机械效率影响因素

机械效率影响因素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机械效率影响因素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是力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中考几乎每年必考的一个知识点。
为了较好地理解各种简单机械的做功情况,就要弄清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概念:(1)有用功:机械对物体做的功,是目的.(2)额外功:不需要但不得不做的功,例如克服机械间的摩擦做功. (3)总功:人(动力)对机械做的功.最常见的简单机械有三种:滑轮组、杠杆和斜面。
下面就这三种简单机械模型来讨论一下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影响因素。
一、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竖放)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计摩擦)物轮轮物物轮物物额外有用有用总有用G G G G G hG h G h G W W W W W +=+=+=+==11η 因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重与轮重有关:(1)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可以理解为滑轮越重,做的额外功越多; (2)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可以理解为做的有用功多,机械效率越高1.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分别做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1)写出表中标有编号①、②和③的空格处的数据 (2)在实验操作中应该怎样拉动弹簧测力计(3)分析实验数据,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主要与什么因素有关为什么 (4)不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又与其它哪些因素有关呢(列举一例)答案:(1) 30 (2)竖直向上匀速拉动(3)物体的重力有关 (4)还与动滑轮重力有关2.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强按正确方法操作,图9是他实验中的情景,下表是他记录的一组数据。
(1)由表中数据可计算出,滑轮组对钩码做的有用功为,人做的总功为_______J 。
(2)对以上两个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其不合理之处是______________;结合弹簧测力计放大图,可知小强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物理)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力学实验大通关(8)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因素”时,同学们提出了下列猜想:(1)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动滑轮重力有关;(2)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被提升的物重有关;(3)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物体提升高度有关;(4)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承重绳子股数有关。
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个滑轮组,进行对比实验来验证提出的猜想,则该实验验证的猜想是( )A.(1)B.(2)C.(3)D.(4)2.如图,测“动滑轮机械效率”时必须沿__________方向匀速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钩码重为1 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N,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3.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关数据如表所示:实验序号钩码重/N G钩码上升高度/m h绳端的拉力/N F绳端移动的距离/m s 机械效率1 4.0 0.10 1.8 0.30 74.1%2 6.0 0.10 2.5 0.30 80.0%3 6.0 0.15 2.5 48.00.203.10.6086.0%(1)实验中,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应竖直向上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2)第三次实验中,绳端移动的距离为_________,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
(3)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同一滑轮组提升物体,物体的重力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___________。
4.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时,小明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滑轮组机械效率与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有关. 猜想二:滑轮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所受的重力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准备的器材如下:两个相同的滑轮、一根细绳、钩码若干、刻度尺和弹簧测力计.小明把两个滑轮分别作为定滑轮和动滑轮组装成滑轮组,用该滑轮组提升不同数量的钩码进行了三次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次数钩码所受的重力/N G提升高度/m h拉力/N F绳端移动的距离/m s机械效率η1 2.0 0.1 1.0 0.3 66.7%2 4.0 0.1 1.8 0.3 74.1% 36.00.12.50.3请你解答如下问题.(1)表中第3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中画出该滑轮组的绕线方式.(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的物体,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选填“越高”“越低”或“不变”).(3)为了验证猜想二,还需增加的实验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 5.“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物重(N )G物体上升高度(m )h拉力F (N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m )s机械效率1 4 0.1 2.0 0.3 66.7%2 5 0.1 0.3 69.4% 360.12.60.3(1)实验时,应沿竖直向上的方向__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2)第2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为__________N. (3)第3次实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保留到0.1%)(4)如果用这个滑轮组提升7 N 的重物,则它的机械效率可能是_______(选填序号). A.60%B.70%C.80%6.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所示,第三次实验时的拉力如图所示。
备战2020九年级物理提升训练——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备战2020九年级物理提升训练——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某小组用如图的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钩码,分别做了甲、乙、丙三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1)在实验中,测绳端拉力F时,应尽量______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且在拉动过程中读数。
(2)结合图中测力计示数,表格中编号①的数值是______,②的数值是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3)多次改变提升的物重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目的是为了______A.减小摩擦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C.获得多组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4)汽车作为一种“机械”,提高效率对节能减排有重要意义,请你指出以下三种提高效率的方法中,______中的方法是与本实验同理的。
A:鼓励人们“拼车”出行,使汽车尽量装满人员。
B:汽车制造厂用新材料减轻汽车重量。
C:经常给汽车做保养,保持良好的润滑。
2.小马和小李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两种滑轮组来提升同一重物,在讨论滑轮组机械效率时两人产生了分歧,小马认为:“甲滑轮组的动滑轮个数少,机械效率高”;小李却认为:“乙滑轮组更省力,机械效率高”。
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决定进行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所用每个滑轮的重相同,绳重和摩擦忽略不计),他们在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1)根据所测数据,请计算一个动滑轮的重力是______N,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2)由计结果可以确定______的说法是正确的,这个实验说明了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是______,由此可知,可采用______的方法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随后小马又设计了一个方案,如图丙所示,你认为和图甲装置对比,在提升同一重物时,装置丙的机械效率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装置的机械效率。
3.小明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1)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①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在测量测力计移动的距离时,有一个数据的记录错误,错误的数据是______ ;②第3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 ;③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____________无关。
九年级物理提升训练——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备战2020九年级物理提升训练——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某小组用如图的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钩码,分别做了甲、乙、丙三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1)在实验中,测绳端拉力F时,应尽量______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且在拉动过程中读数。
(2)结合图中测力计示数,表格中编号①的数值是______,②的数值是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3)多次改变提升的物重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目的是为了______A.减小摩擦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C.获得多组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4)汽车作为一种“机械”,提高效率对节能减排有重要意义,请你指出以下三种提高效率的方法中,______中的方法是与本实验同理的。
A:鼓励人们“拼车”出行,使汽车尽量装满人员。
B:汽车制造厂用新材料减轻汽车重量。
C:经常给汽车做保养,保持良好的润滑。
2.小马和小李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两种滑轮组来提升同一重物,在讨论滑轮组机械效率时两人产生了分歧,小马认为:“甲滑轮组的动滑轮个数少,机械效率高”;小李却认为:“乙滑轮组更省力,机械效率高”。
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决定进行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所用每个滑轮的重相同,绳重和摩擦忽略不计),他们在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1)根据所测数据,请计算一个动滑轮的重力是______N,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2)由计结果可以确定______的说法是正确的,这个实验说明了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是______,由此可知,可采用______的方法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随后小马又设计了一个方案,如图丙所示,你认为和图甲装置对比,在提升同一重物时,装置丙的机械效率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装置的机械效率。
3.小明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1)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①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在测量测力计移动的距离时,有一个数据的记录错误,错误的数据是______ ;②第3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 ;③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____________无关。
探究影响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机械效率的因素(1)

2011年濮阳市中学生实验操作竞赛试题
(市直油田组)
场次组别题号
探究影响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机械效率的因素
说明:1. 请你根据自己的了解,猜想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因素。
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你的猜想进行科学探究,得出合理的结论。
2011年濮阳市中学生实验操作竞赛试题评分标准
(市直油田组)
场次组别题号用时得分
说明:除探究必须铁架台、细线和弹簧测力计外,还应准备单滑轮2个,双滑轮2个,三滑轮1个,50g钩码1盒,长刻度尺(约1m)和小三角板各1个。
评分人签字:。
探究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因素

四.反馈迁移,拓展提升:
1.滑轮组的机械 效率的影响因素:
被提升物体的重 G物 动滑轮重 G动 绳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滑轮组的绕线方式
n
因素
物体提升的速度
3.
对于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如果没 有刻度尺,能否测出该滑轮组的 机械效率?
3.在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与物重关系”的实验中,用 同一滑轮组装置做了三次实验,测量的数据如下表:
1 2 0.1 1
0.3 66.7
2 4 0.1 1.7 3 4 0.1 2
0.3 78.4 甲 乙 丙 0.5 40
(1)、比较1、2两次实验,可得的结论:
同一滑轮组,提起的物重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2)、比较2、3两次实验,可得的结论:
不同的滑轮组机械效率不同,且在物重相同时,动滑轮
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一、实验回顾,激趣导入:
实验原理: 所测物理量:
物重G、拉力F、重物上升的距离h、 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
测量仪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二、展示目标,自主探究:
1、目标: (1)知道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原理,
正确选择器材并合理组装器材。
2、自主探究: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按图组装滑轮组,记下钩码和弹 簧测力计的位置 (2)匀速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 使钩码G升高,读出弹簧测力计的 示数F, 用刻度尺测出钩码上升的距离h和弹 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
实验 钩码 钩码上升 拉力 绳端移动 机械效率
次数 重G/N 高度h/m F/N 距离s/m η/%
11
0.1
0.6
0.3
55.6
22
0.1
0.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
李绍森
(淄博师专附属中学 山东淄博 255100)
在初中物理的实验中,大多数同学来都能测量出 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但要想弄清影响机械效率大小的因素,就不那么简单了.
为了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大小的因素,我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把同学们讨论交流的结果进行了简单的归纳:机械摩擦、机械重力(动滑轮和绳子的重力)、绳子的绕法、绳子的弹性、物体运动的快慢、物体的重力、物体上升的高度,并引导同学们分别控制变量进行了探究.
在探究机械摩擦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时,我引导同学们设计了两个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动滑轮重0.3N),提升两个勾码(1N),拉力方向向下.只改变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保持其他的因素不变.为了达到这一效果,同学们用两根相同的细线,其中一根用水浸湿,以增大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实验结果表明,没浸湿的绳子拉力为0.7N,用水浸湿了绳子为0.8N,由此可见用水浸湿了的绳子机械效率要小一些,从而说明机械摩擦越大,机械效率越小.
然后再探究机械重力对机械效率的影响.我让同学们换用了一个重力较大的动滑轮(0.5N),其他的因素保持不变.结果在使物体升高相同高度的情况下,拉力为0.8N,总功变大了,机械效率降低了,从而说明机械重力越大,机械效率越小.
然后我引导同学,只改变绳子的绕法,拉力方向向上.结果在使物体升高相同高度的情况下,拉力的大小均为0.5N,总功相等,从而说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绳子的绕法没有关系.为了探究绳子的弹性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我引导同学们把绳子分别换用了弹性大小不同的两根皮筋,其他因素保持不变,通过探究发现拉力大小都是0.7N,机械效率依然不变,从而说明绳子的弹性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无关.
接下来探究物体运动的快慢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提升的物体不论运动快慢,一定要保持匀速运动,读取弹簧秤的示数时,一定要在运动的过程中进行,不要等到停止以后,因为运动中的摩擦和停止后的摩擦大小是不同的,不然就违背了控制变量的原则.当然保持不同速度的匀速运动是比较困难的,我让同学们多做了几次.实验表明,在使物体升高相同的高度时,拉力大小仍然是0.7N,总功的大小保持不变,从而说明物体运动的快慢与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大小无关.
这时我引导同学们增加勾码的个数,增加到4个(2N),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结果拉力大小变为1.3 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从71.4%提高到了76.9%,从而说明所提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高.
最后探究物体升高的高度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同学们使物体升高不同的高度,第一次升高0.1m,第二次升高0.2m,结果拉力大小不变,绳子上升的高度从0.2m变为0.4m,机械效率依然不变,从而说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升高的高度无关.
通过以上的探究,同学们总结出了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机械摩擦、机械重力和物体的重力.
例如在研究声音的产生时,敲锣时发出声音,而用手按住锣面时,声音消失,大部分学生总结为振动停止,声音没有了,或者是没有振动就没有声音.教师引导学生:要有声音,必须怎样做才能达到呢?总结归纳出结论: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这样表述完整、准确,物理语言到位.
以上四 导 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的主要方面.教师的精心引导可以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增进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能力.所以教师要在 导 上下功夫,导得精妙是一堂好课的重要标志,值得物理教师重视.
46
2010年第1期 物理通报 物理实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