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语文八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含答案】

语文八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含答案】

语文八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 )A. 明B. 日C. 月D. 山2. 下列哪个句子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 )A. 春天来了,花儿都开了。

B. 小草在微风中舞蹈。

C. 雨过天晴,阳光灿烂。

D. 他像一只勤劳的蜜蜂。

3.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共有多少篇?( )A. 305篇B. 300篇C. 310篇D. 295篇4. 下列哪个词属于名词?( )A. 跑B. 书C. 大D. 好5. 下列哪个句子是倒装句?( )A. 我昨天去了公园。

B. 公园里昨天我去了。

C. 去公园我昨天。

D. 昨天我去了公园里。

二、判断题1. 《论语》是孔子所著。

()2. “床前明月光”是杜甫的诗句。

()3. “之”字在古代汉语中只有代词的用法。

()4.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是动词。

()5. “桃花潭水深千尺”是李清照的诗句。

()三、填空题1.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______》。

2.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是______的诗句。

3.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______》。

4.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出自《______》。

5.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______的诗句。

四、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赋、比、兴”的含义。

2. 请简要介绍《史记》的作者和主要内容。

3. 请简要解释“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区别。

4. 请简要介绍“唐宋八大家”。

5. 请简要解释“平仄”的含义。

五、应用题1.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2.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5.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40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翘.首(qi áo) 粗糙.(z ào) 锐不可当.(d āng) 络绎.不绝(y ì) B. 锃.亮(z èng) 禁锢.(g ù) 深恶.痛疾(è) 杳.无消息(y ǎo) C. 恹.恹(y àn) 滞.留(zh ì) 潜.滋暗长(qi ǎn) 鸢飞戾.天(l ì) D. 炽.热(ch ì) 缥.碧(pi ǎo) 殚.精竭虑(d ān) 纵横.决荡(h é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 .琐屑 泄气 长途跋涉 诚惶诚恐 B .俯瞰 颁发 春寒料峭 自出新裁 C .序幕 落第 重峦叠障 妙手偶得 D .妨御 斟酌 摧枯拉朽 一丝不苟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八路军出其不意的反击,使敌人有些张皇失措....。

B .看着家中日渐衰败的景象,我不禁触目伤怀....。

C .小明为人诚实,待人接物坦荡如砥....,深得同学好评。

D .他生性刚直,一身傲骨,从不对权贵唯命是从....。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屠呦呦全身心投入世界性流行疾病——疟疾的防治研究。

B. 只有对老师所提的问题理解到位,就能回答得清楚明了。

C. 新时代教育应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

D. 经过三年的努力学习,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5.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寻根求源,乃是一种不愿与流俗同流合污的理想。

②耐寒草木,说到底,没有超过松柏的。

③自孔老夫子以缓舒纡徐的口吻道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之后。

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一、基础知识和运用。

(共15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B)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A.凝滞 屏障 C.黯然 墨守疲惫不堪 别出新裁B.俨然 悋惜 一泄万丈D.蹒跚捷径 络绎不决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C )A.由乔布斯本人及其家人唯一正式授权的传记《乔布斯传》10 月 24 日已在全球同步发行。

B.路透社调查显示,有一半以上的受访者乐见中国实力增强。

C.天宫一号上航天员的生活空间大约为15 立方米左右,是载人飞船上空间的2 倍多。

D.城运会田径男子4X100 米接力决赛,有着夺金实力的武汉队却因为第三棒选手的意外摔倒,最终无缘冠军。

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答案A. 蹒跚.(shān)B. 旌.旗(jīng) 惬.意(qiè) 澎湃.(b Ài ) 怦.然心动(pēng) 举世瞩.目(shǔ) C.浸.沉(jìn) 翕.动(xī) 囫囵.吞枣(lún) D.恢.宏(huī) 肃穆.(sù) 返璞.归真(pú)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 )⑴就在这一瞬间,他发现那个同志的脸色好像舒展开来,眼睛里那死灰般的颜色忽然 不见了,出一种喜悦的光。

⑵那同志合拢了夹着火柴的党证,双手 ,像擎着一只贮满水的碗一样,小心地放到卢进勇的手里。

⑶他用 的手指打开了那个党证,把剩下的六根火柴一根根递到指导员的手里。

A.发射 捧起颤抖 B.闪现 托起颤动C. 闪现捧起颤动D. 发射 托起颤抖5. 下面的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D )①直到此时,人们才会相信,动物更有种为人类所不理解而无声的哀怨。

②但是直到真的看到了动物的泪,我才相信动物也和人一样,它们也有悲伤,更有痛苦。

③只是因为它们没有语言,或者是人类还不能破译它们的语言,所以,当人们看到动物的泪水时, 才会感到惊愕。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A4打印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A4打印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A4打印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黝.黑(yŏu) 锐不可当蒙昧.(wèi) 眼花瞭乱B.悄.然(qiáo) 藏污纳垢燥.热 (zào) 杳无消息C.娴.熟(xián) 和言悦色翘.首 (qiào) 一丝不苟D.和蔼.(ăi) 震耳欲聋炽.热 (chì) 广袤无垠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词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赵老师在工作中任劳任怨....,从不讨价还价,真不愧是模范教师。

B.那些旁逸斜出....的梅花,构成了一个美丽的画面。

C.他的作品虽称不上完美,但也自出心裁....,别有一番风味。

D.周末,我和同学一起去攀岩,虽然崖壁陡峭,我们仍然摩肩接踵....,奋力攀登。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共享单车具有快捷、方便、灵活,已成为广大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

B.在“一带一路”的推进过程中,中国将同哈萨克斯坦一道圆梦、筑梦、追梦。

C.通过哈桑的誓言“为你,千千万万遍”,使我懂得了朋友间友谊的珍贵。

D.为了缓解地震灾区受伤人员血液供应不足的状况,社会各界人士踊跃献血。

5、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在他们的想象中,勇气之花在我们当代人的手中早已残败凋零了。

(2)奥林匹克主义曾在许多个世纪里,一直主导着古希腊社会。

(3)一项运动,倘若只有有限一部分人被包含在内,在当今时代又怎能称得上完美呢?A.比喻拟人反问 B.比喻对比设问C.拟人比喻反问 D.拟人比喻设问6、下列语段的横线上依次填入一组句子,最适合的一组排序是()如果我是中学语文老师,会怎样教学生?。

那么,答案就有了。

①让我回顾一下,在我的中学时代,什么东西真正提高了我的语文水平,使我在后来的写作生涯中受益无穷。

②我没当过中学老师,但我当过中学生。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3分)1.(8分)(1)出则无敌国外患者(2)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3)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4)乱花渐欲迷人眼(5)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2.(9分)(1)(3分)①盏②靡③契(2)(3分)C(3)(3分)随着社交平台的进一步破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用更接地气的方式来品味茶文化。

3.(6分)示例:内容上,《昆虫记》向我们展示了丰富有趣的昆虫世界,对昆虫的进食、交配、养育后代等方面进行了具体描绘。

他把大自然当成了真正的研究场,对生命充满了尊重和敬意,让人读来受益匪浅。

(3分)语言上,在法布尔的眼中,蛆虫是“胖娃娃”,苍蝇“身腰秀美”,他用拟人、比喻等手法表现昆虫世界,富有趣味。

(3分)评分说明: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67分)(一)(7分)4.(3分)敌军攻城的气势如黑云翻涌而来,城墙仿佛将要坍塌;守城将士的铠甲迎着太阳光,如金色鳞片般闪闪发光。

评分说明:“攻城气势”与“黑云”对举,1分;“铠甲”与“金鳞”对举,1分;句意对1分。

5.(4分)颔联写战场伤亡惨烈,(1分)颈联写战斗的艰难,(1分)尾联借用黄金台的典故,(1分)表现将士们英勇无畏、舍身报国的精神。

(1分)评分说明:意思对即可。

(二)(16分)附:参考译文吏部尚书唐俭与唐太宗李世民下围棋,因抢先占据有利位置而发生争执。

唐太宗大怒,把他贬到潭州去当官。

但仍然怒气未消,对尉迟敬德说:“唐俭轻视我,我想杀他,你为我去找一些别人对他的埋怨或指责的话(作为借口)。

”敬德恭敬地(含糊)应答了。

第二天对话的时候,敬德叩头说:“臣实在没有听到(您的要求)。

”唐太宗再三问他,他仍旧不改口。

唐太宗生气了,把上朝用的玉板砸碎在地上,一挥衣袖走了。

过了许久唐太宗请大臣吃饭,三品以上的官员都来了,唐太宗说:“敬德今天这样做的利处和益处各有三项:唐俭免于受冤而死,我免于错杀大臣,敬德免于委屈顺从,这是三大利处;我有怒气消除的美德,唐俭有再生的幸运,敬德有忠直的声誉,这是三大益处。

八年级语文上册试卷

八年级语文上册试卷

八年级语文上册试卷一、基础知识(25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溃(kuì)退要塞(sài)仲(zhòng)裁锐不可当(dāng)B. 颁(bān)发翘(qiào)首悄(qiǎo)然殚(dān)精竭虑。

C. 娴(xián)熟镌(juān)刻绯(fěi)红深恶(wù)痛疾。

D. 诘(jié)责畸(qí)形教诲(huì)杳(yǎo)无消息。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狼籍蹒跚赋闲触目伤怀。

B. 开垦主宰鄙视纵横决荡。

C. 连绵锤练秀颀坦荡如砥。

D. 傲然消逝贱视张目接舌。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说话总给人一股咄咄逼人之感,令人很不舒服。

B. 一场春雨之后,那雪白的梨花漫山遍野,绽放出五彩缤纷的美丽。

C. 元宵夜,在园博园赏灯的人摩肩接踵,节日氛围十分浓厚。

D. 他对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得到了同事们的一致认可。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C. 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必须尽快健全安全制度。

D. 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这位新来的老师。

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二、阅读理解(45分)(一)文言文阅读(15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秋霜之时,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八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含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1. 下面哪个词的读音与其他三个不同?
A. 明亮
B. 课程
C. 动物
D. 难题
答案:B
2. 请按要求作答:(5分)
将下列名著与其作者进行正确匹配:
| 名著 | 作者 |
答案:
红楼梦 - 曹雪芹
西游记 - 吴承恩
水浒传 - 施耐庵
三国演义 - 罗贯中
...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0分)
1. 阅读理解(10分)
阅读下面短文,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
问题:短文中的小明是哪个班级的学生?答案:小明是5班的学生。

...
第三部分写作题(共40分)
1. 作文(30分)
假设你是班长,请你写一篇发言稿,倡议班级的同学们一起参加校园文化节活动,并说明参加此活动的好处。

...
答案:(写作内容)
2. 说明文(10分)
根据下图和提示写一篇说明文。

...
答案:(写作内容)
答案解析请参考附件中的答案示范文档。

感谢参加本次考试!祝你取得好成绩!
---------
以上是八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含答案)的文档,希望对您有帮助。

如有任何问题,请随时向我提问。

谢谢!。

八年级上册语文必考试卷

八年级上册语文必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稀疏(shū)突兀(wù)惊愕(è)B. 沉湎(miǎn)拂袖而去(fú)潜移默化(qián)C. 憔悴(cuì)恍若隔世(huǎng)翩翩起舞(piān)D. 潜移默化(qián)振聋发聩(jǐng)鸦雀无声(yā)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篇文章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富有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B. 经过长时间的研究,终于找到了这种植物的生长规律。

C. 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D. 由于天气原因,原定于明天的比赛被推迟到了后天。

3. 下列句子中,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 那些不劳而获的人,就像寄生虫一样。

B. 他的声音如洪钟,让人振奋。

C. 她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温暖人心。

D. 他的计划非常周密,就像精密的仪器一样。

4. 下列词语中,形近音近但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 神秘谜语B. 悲伤悲凉C. 欢快欢腾D. 美丽美妙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讲述了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的历史故事。

B.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描绘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

C.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以孙悟空为主人公,讲述了他取经的艰辛历程。

D.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以宋江为主人公,反映了农民起义的壮烈场面。

6. 下列名言警句中,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B.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C.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D. 知之者不如行之者,行之者不如乐之者。

7.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星星像撒在夜空里的钻石,闪烁着光芒。

B. 他的声音如雷鸣,让人心生敬畏。

C. 那片枫叶像火焰一样燃烧,照亮了整个秋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秋季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考试形式:闭卷试题共四大题22小题卷面分数:120分考试时限:150分钟)一、汉字与积累部分共12分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给加横线的字注上拼音。

(2分)语文是一门记忆性学科。

有了记忆,当我们合上课本的时候,我们不难想起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锐不可当()之势,不难想起雨果笔下fùlìtánɡhuánɡ()的圆明园;落英缤纷的桃花源、jīnbìhuīhuánɡ()的故宫、阶绿帘青的陋室、云悠千载()的黄鹤楼……像一幅绵延千里的历史画卷时时在我们脑海中浮现。

锐不可当()fùlìtánɡhuánɡ()jīnbìhuīhuánɡ()云悠千载()2、古诗词名句填写。

(6分)(1). 烽火连三月,。

(《春望》)(2).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_______,_______。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3). 晴川历历汉阳树,。

(《黄鹤楼》)(4).《望岳》中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句子是:_ ,。

(5).刘禹锡在《秋词》中一反秋等于愁的观点,表现了积极乐观的态度,这句诗是:,。

(6) 陶渊明描绘了进入世外桃源之后看到的美好环境是:,,。

3、战争的“争”字,本义:竞相抢夺。

眼皮由下而上则为“睁”,山高为“峥”,弦众多音高广为①,金属器具相撞为②,用力劝说为③,用力捞取为④。

(共2分)4、一个个汉字能呈现出丰富的语义内涵。

比如一个“挂”字,编号登记叫“挂号”,请根据下边括号里的提示,分别在“挂”字后面的横线上填上一个字,使之产生有趣的效果。

(共2分)①挂(某一考试不及格)②挂(担任军队最高指挥官)③挂(足球等等运动员结束运动生涯)④挂(作战负伤流血)二.文言文阅读共18分[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

”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

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①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②三时。

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③未下,始极其浓媚。

月景尤为清绝,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袁宏道《晚游六桥待月记》)注:①罗纨(wán):丝织品,这里指穿着丝绸衣服的游客。

②午未申:指午时、未时、申时三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从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的这一段时间。

③夕舂:夕阳。

④鸢飞戾天者,指像鸢鸟那样极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 ; 经纶世务者,指筹划政务的人。

(1)解释打点字的意思。

(6分)①风烟俱.净()②自.富阳至桐庐()③一百许.里()④为.朝烟为.夕岚()⑤梅花为.寒所勒()⑥粉汗为.雨()(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A.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甲文“互相轩邈”中的“轩邈”运用了词类活用的方法,意思是“向高处向远处”,请你从甲乙两文中各找一处词类活用的现象。

甲:乙:(2分)⑷甲乙两文都采用了总分结构。

甲文用“________”八个字概括出山光水色的总体特征。

乙文同样用“________”来总领选段内容。

(2分)⑸甲乙两文都是由景入“情”,阅读两文后,各自流露作者内在感情的语句分别是哪两句?(2分)(6)说说两位作者所流露的思想感情是否相似?请简要说明理由。

(2分)三、现代文阅读(一)鲁迅自传(共13分)①我于一八八一年生于浙江省绍兴府城里的一家姓周的家里。

父亲是读书的;母亲姓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学力。

听人说,在我幼小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很愁生计。

但到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

我于是决心回家,而我底父亲又生了重病,约有三年多,死去了。

我渐至于连极少的学费也无法可想;我底母亲便给我筹办了一点旅费,教我去寻无需学费的学校去,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

②其时我是十八岁,便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了,分在机关科。

大约过了半年,我又走出,改进矿路学堂去学开矿,毕业之后,即被派往日本去留学。

但待到在东京的豫备学校毕业,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

原因之一是因为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

我于是进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了两年。

这时正值俄日战争,我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

我便弃了学籍,再到东京,和几个朋友立了些小计划,但都陆续失败了。

我又想往德国去,也失败了。

终于,因为我底母亲和几个别的人很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我便回到中国来;这时我是二十九岁。

③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

但革命也就发生,绍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

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移入北京;后来又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

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我便因了朋友林语堂的帮助逃到厦门,去做厦门大学教授,十二月走出,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四月辞职,九月出广东,一直住在上海。

④我在留学时候,只在杂志上登过几篇不好的文章。

初做小说是一九一八年,因为一个朋友钱玄同的劝告,做来登在《新青年》上的。

这时才用“鲁迅”的笔名;也常用别的名字做一点短论。

现在汇印成书的有两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

一本论文,一本回忆记,一本散文诗,四本短评。

别的,除翻译不计外,印成的又有一本《中国小说史略》和一本编定的《唐宋传奇集》。

(7). 第①段中,作者提到他们家乡衰落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分别指和。

作者走这两条路了吗?从他的这一选择可看出他身上具有什么精神?(2分)(8). 简要概括第②段的主要内容。

(2分)(9). 第②段,作者为什么要学医?请用原文回答。

(2分)(10). 第②段,作者又出于什么原因决定弃医从文?请用原文回答。

(2分)(11). 文中加线的语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12). 纵观全文谈谈你对鲁迅人生道路选择的看法以及你从中所得到的启示。

(3分)(二)撇掉生命中的“沫”(13分)段奇清①家乡人管炖一锅高汤叫“熬汤”,那似乎也是一种人生的譬喻。

因为许多人认为,生命的鲜美往往是“熬”出来的。

②那年,我迷恋上了做木工活儿,因为要念书,是不可能去拜师学艺的。

但我看到良龙叔家的八仙桌,阔面,束腰,三弯腿,特别是牙板上的浮雕拐子龙,栩栩如生。

两侧放两把椅子。

八仙桌就如一位大儒,稳定平和。

③听说,这一张八仙桌是我的曾祖父当年打制的,曾祖父名字叫存佩,由于木工活儿特别出彩,因而被人称作“佩爷”,十里八乡都这样叫,这是一种尊敬。

当时我的想法是,我也要做一个像曾祖父这样的人,以精湛的木工手艺受到乡人们的敬重。

④没人教我怎样做木匠活儿,我就买来几本木工书,一有时间就拿起锯子、斧子、刨子等,比照着书上所说去做。

⑤我的时间没少花,可一年过去了,不说做出像样的桌椅板凳,就连打榫也没能过关,榫头不是小,与卯眼契合后没两天就掉了;就是大了,契合时卯眼被撑破。

因而白白浪费了许多木料,因为那些东西要不了多长时间,就只能作燃料去做饭或熬汤了。

⑥可我并不气馁,心想只要再“熬”下去,时间长了,总有达到曾祖父水平的那一天。

那是在自学木工三年后,一天村前的东荆河里涨水,父亲从河里打捞起一根上好的红木。

我知道,红木打制的家具美观大方,经久耐用。

⑦那时,不知是真心还是假意,已经有乡人夸我打制的家具了。

有些飘飘然的我便欲将那根红木打制成一张八仙桌,心想,要是这张桌子做成,在家里的大堂中间一放,就一定能为我家增福添瑞。

⑧于是,我常常到良龙叔家去看,对着那张八仙桌去揣摩。

我要做得比那张桌子更好,除了雕龙外,我还要在牙板上加上浮雕吉祥图案。

⑨可我以前接触的全是家乡的杨柳等木料,对红木的性子一点儿也不了解。

不说浪费了许多红木,最后做成的八仙桌就如同一个老态龙钟的老人,没有半点儿儒雅及灵气儿。

我……⑩已快过年了,家中照例要熬一锅高汤。

我将那些制作才两年却已摇摇欲坠的椅子板凳拆了,放在灶堂里做燃料。

奶奶一边照料着锅中的汤,一边对我说:“清儿,你知道一锅高汤怎样才能熬得味道鲜美吗?”我说:“除了鸡架、猪骨、火腿等要新鲜,熬汤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小火慢熬,也就是时间出美味。

”奶奶说:“时间固然重要,但这并非关键。

”见我疑惑,奶奶又说,“关键是要撇沫,沫浮在汤面上,会使高汤浑浊不清,味道就难免显得有些苦涩。

”说着,奶奶便拿着勺子把汤面上浮起的沫子撇去。

听了奶奶的话,想起了我这几年的木匠活儿。

我不能说不用心,不能说花的时间少,可技艺依然没有多大进步。

原来是没有“撇沫”。

奶奶又说:“当年你曾祖父学木匠手艺,锯、刨、砍、削、凿等基本功就学了整整一年,仅打榫又学了半年。

他经常说“做木工就像盖房子一样,地基打坚实了,房子才会牢固。

”我最终没朝木匠的路继续走下去,但奶奶的话让我受用终身。

比如念书,比如写作,比如做人。

从那以后,我踏踏实实做人,一个心眼儿只求把事儿做好,并不计较那些与把事情做好本身无关的事。

生活就是在炖一锅高汤,在人生的沸腾翻滚中,只有不断撇掉生命中的沫,人生的高汤才能鲜美异常。

(14).细读全文,完成下列题目。

(4分)(1)八仙桌就如一位大儒,稳定平和。

(请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2)“可我并不气馁,心想只要再“熬.”下去,时间长了,总有达到曾祖父水平的那一天。

”(请简要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5).纵观全文,请概括“生命中的‘沫’”指的是什么?(1分)请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撇掉生命中的‘沫’”的理解和感悟。

(2分)(16)联系全文,你觉得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人?奶奶又是个怎样的人?请归纳人物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