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结构设计中常见的问题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有些工程 主楼 为高层 ,裙 房为 多层 ,其 问用沉降缝 断开 , 使主楼 地下室 在沉 降缝一 侧 无可 靠 的侧 限。高 层规 范规 定 , 基础有效埋深应从 具有 可靠侧 限的 地 面算 起 ,而在 工程 设计 中,设计人 员往 往 容 易忽 略 “ 靠 的侧 限”这 一 重要 因素。 可
( )有地 下室 时 ,在 按静载试 验确 定单 桩 承载力时 ,没 4
有扣 除地下 室深度 范 围内的桩侧摩 阻力 由于基坑 开 挖后暴
如杭州某高层建 筑 ,主楼 高 度约 1 m,采用 桩基 ,下部 设 二 6 0
层地下室 ,基底深 1m,裙楼 下部设一层地 下室 ,基底深 5 2 m, 主楼 与裙楼间用沉 降 缝分开 。虽然从 室外 地 面算起 的 主楼基 础埋 深能 满足要 求 ,但从 裙房 地下室 底板算 起 的 主楼基础 有
( )桩端 下存在软 弱下 卧层 时 ,常 忽略 软弱下 卧层 承 5 载力和桩基沉 降验算 ;也有 的工 程桩端 下硬持力 层 的厚度 过 薄,小于 《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G 4 4》规定的不宜小 J J —9 ) 9 于4 ( d d为桩径 )的要求 ,且持 力层 下存在 很厚的软 弱下 卧层 ,而在单桩承 载力取值 时 又没有 充分 考虑这 一 因素 ,使 房屋 的安全 和使 用存在隐患
目的 。
按照浙江省建设 厅 的统一 部署 ,房 屋建 筑工 程施 工 图设
计文件审查制度 已在我 省全 面展开 。笔 者 在结构 专业 施工 图 审查 中,发现 了一些 带有普 遍 性 的问题 ,其 中有 些是 属于 违
反现行 国家标准 、规 范和 规程或 违反 国家工 程建 设标 准强 制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
1. 承重墙设计问题:这是房屋结构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承重墙的设计要考虑到建
筑物的荷载和地震力,以确保房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常见的问题包括承重墙的位置、尺
寸和数量的不合理设计,以及墙体的材料选择不当,导致房屋结构不稳定或承重墙出现裂缝。
3. 地基和基础设计问题:地基和基础是房屋结构的基础,其设计要考虑到土壤的承
载力和地震力的作用。
常见的问题包括地基的稳定性不足,导致地基沉降或者不均匀沉降,进而影响房屋结构的稳定性;基础的设计不合理,导致基础过小或者过大,影响房屋结构
的稳定和承载能力。
4. 结构连接设计问题:房屋结构的连接方式对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很大的
影响。
常见的问题包括结构连接节点设计不合理,导致节点处出现应力集中或者开裂;连
接材料的选择不当,导致连接强度不足或者易腐蚀;连接方式的施工质量不过关,导致连
接点松动或者失效。
5. 预制构件设计问题:预制构件在房屋建设中越来越常见,这些构件的设计要考虑
到制造、运输和装配的要求。
常见的问题包括制造质量不过关,导致构件强度不足或者存
在质量问题;运输和装配过程中出现失误,导致构件的破坏或者连接问题。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房屋建筑结构设计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结构稳定性、荷载承载能力、抗震能力等,其中常见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刚度不足明显的刚度不足会导致建筑物不稳定,容易出现层间位移、变形、偏心等问题。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设计师在设计时未考虑到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或者是设计过程中未充分考虑各种荷载的作用。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通过增加材料的强度、厚度等方式,增加建筑物的刚度,保证其稳定性。
二、荷载承载能力不足建筑物的荷载承载能力不足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导致建筑物倒塌,甚至引起生命财产损失。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在设计过程中做好荷载的计算和分析,并基于这些数据进行结构设计。
同时,在实际施工中要对建筑物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其承载能力。
三、抗震能力不足在地震区建造建筑物时,抗震能力问题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抗震能力不足会导致建筑物在地震时倒塌或受损,造成极大的危害。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地震的可能性,并进行相应的抗震设计。
同时,在施工中要做好质量控制,确保构件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从而提升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四、材料不符合设计要求材料的质量和性能对建筑物的稳定性、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选用的材料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或材料的强度、耐久性等性能不足,将会导致建筑物出现各种问题。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要选用合适的材料,并且在施工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质量控制。
五、施工过程中的错误在建筑物的施工过程中,出现错误也会导致建筑物出现各种问题。
例如,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误差、漏斗、偏心等问题,将会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是在施工过程中保证质量控制,严格执行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减少出现错误和差错的可能性。
总而言之,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建筑物的稳定性、承载能力、抗震能力、材料等方面。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在设计、施工和质量管理等各个环节中保证质量,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然而,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1. 强度不足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强度不足是一个常见问题。
这可能是由于材料质量不达标、施工工艺不规范等原因造成的。
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确保选用的混凝土原材料符合设计要求,其次要加强对混凝土搅拌、浇筑和养护等施工工艺的监督,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2. 裂缝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裂缝是一个常见的问题,特别是在高温季节。
裂缝不仅会影响结构的美观,还可能影响结构的承载能力。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包括加强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合理控制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化等。
3. 钢筋锈蚀钢筋锈蚀是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另一个常见问题。
钢筋锈蚀会导致钢筋的截面减小,从而降低了结构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为解决钢筋锈蚀的问题,可以通过选用耐蚀性能好的钢筋材料、在混凝土中添加防腐剂等方式来进行防治。
4. 基础失稳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基础失稳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基础失稳会导致房屋倾斜甚至倒塌,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为防止基础失稳,需要选择合适的基础形式、合理设计基础尺寸和加强基础施工质量管理等措施。
5. 抗震性不足在地震频繁的地区,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是至关重要的。
设计中忽略了结构的抗震性能,可能导致结构在地震中倒塌。
为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可以通过增加结构的墙柱节点刚度、加固节点连接等方式来加强结构的整体抗震性。
综上所述,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常见的问题有很多,但只要我们充分认识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案,就能够有效地避免和解决这些问题,确保结构的安全和稳定。
希望设计师们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时刻关注这些问题,以确保结构的安全和可靠性。
浅谈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

1 板设计 常见问题 楼 楼板是建筑工程 中的主要 承重构件 , 它将 楼面, 面的荷载传 给其周围的墙或粱上 , 屋 楼板 的设计问题必将 连带梁、 、 等构件安全 。若 墙 柱 对整个设计考虑不周 ,很 容易 出现设计质量 问 题, 有的还可能存在严重的质量隐患。 楼板设计 中常 见如 下 几 个 问 题 。 1 设计时为 了计算方 便或 因对板 的受力 . 1 状态认识不足 ,简单地将双向板作用按单 向板 进行计算 。 使计算假定与实际受力状态不符 , 导 致一个方 向配筋过大 , 而另一方向配筋不足 , 致 使板 出现裂缝。 12楼板承受线荷载 时弯矩计算问题 。在 . 民用建筑中 , 常在楼板上布置一些非 承重隔墙 , 故楼板设计 中,通常将 该部分 的线荷载换算成 等效 的均布荷载后 , 进行楼板的配筋计算 。 有些 设计人员图省事 ,错误地将隔墙 的总荷载附 以 该板块的总面积。这样会造成 非承重隔墙分布 宽度 内配筋量不足 ,而此板块其 它部分配筋过 大, 这样隔墙处楼板会出现裂缝 。 13双向板有效高 度取值偏大 。双 向板在 _ 两 个 方 向 均 产 生 弯 矩 ,由 此双 向板 跨 中正 弯 矩 钢筋是纵横叠放 ,短跨方 向的跨 中钢筋应放在 下面 ,长跨方 向的跨中钢 筋置 于短跨钢筋的上 面 , 算时应 用两个方 向的各 自的有效高度。 计 一 般长向的有效高度 比短 向的有效 高度小 d d为 ( 短 向钢筋的直径 )有的设计者 为图省事或对板 。 受力认 ’ 只不足 ,而取 两上方 向的有效高度一致 进行配筋计算 , 致使长跨有效 高度 缩大, 配筋降 低, 致使结构 构件存 在的质量 隐患 , 甚至出现开 明缝的现象。 2砖混结构 房屋中构造柱兼作承重柱用 在砖混结构 中, 构造柱不但 能够提高墙体 的抗剪能力 , 而且 构造柱与圈梁联结在一起 , 形 成对砌体 的约束 , 对于限制墙体裂缝的开展 , 这 维持竖向承载力 ,提高结构 的抗震性能有着重 要的作用。 在当前结构设计 中, 构造柱 经常被作为承 重柱使用 , 这种作法将 引起 以下几个 问题。 21构造柱作 为承重柱使用后 ,使得构造 . 桂提前受力 ,这不 但会 降低构造柱对墙体的拉 结和约束 作用 , 而且结 构一旦遭遇地震作用肘 , 在构造柱 位置必然形成应力集 中, 首先破坏。 这 样构造柱 不但起不 到其应有 的作 用,反而成为 房屋结构 中的一个 薄弱 的部位 。 22构造柱一般生根 于地圈梁 中,没有另 . 设基础 , 构造柱兼作 承重柱使用后 , 柱底基础的 抗冲切 、抗弯 曲及局部承 压强度必然不能满足 要 求 。柱 底 基础 一 旦 发 生 冲切 或 局 部 承 就 会 出 现 裂缝 。建 议 承 重 粱 F的往 子 应 按 承重 柱设 计。 若粱上荷 载和跨度都 比较小叫 , 均造柱也可 布 置 于梁 下 ,但 此 时 必 须 按 考 虑 构 造性 作 用
结构设计常见问题解析

结构设计常见问题解析一.结构计算问题1.结构设计中出现计算控制性结果不满足规范要求的情况,应该在符合规范规定的限制条件后进行下道工序。
2.结构电算不可能一次成功。
周期,角度,性能设计,调整等。
一般计算应该分两步走:第一步考虑刚性楼板计算位移和位移比;第二步根据楼板实际情况考虑是否采用弹性楼板计算配筋。
3.扭转周期与平动周期比值应符合规范要求。
不应该出现第一周期为扭转周期的情况。
一般应在第三周期及以后出现扭转周期。
(实际要求与理论分析有一定的出入)4.结构两个方向刚度相差不宜过大,需注意控制两个主轴方向第一振动周期的比值,一般可按周期比不小于0.8控制。
位移比超限未计算双向地震。
不规则,特别不规则,严重不规则:位移比大于1.2为扭转为不规则,应计算双向地震。
考虑扭转藕联、按照双向地震计算时位移比不应超过1.5。
如超过1.5,应重新调整结构布置。
5.扭转位移比是在刚性楼板的假设下计算。
配筋计算应考虑实际刚度情况。
6.长宽比控制:进行结构计算时,各系数应合理取值。
⑴周期折减系数应根据不同的结构体系、填充墙品种(考虑到有可能变化)和填充墙数量综合确定,不应为了配筋方便不顾实际情况少折减或不折减。
高规第3.3.17条:填充墙为砖墙时,框架结构可取0.6~0.7,框剪结构0.7~0.8,剪力墙结构0.9~1.0(应注意短肢剪力墙结构)⑵剪力墙连梁刚度折减系数应保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连梁不致开裂。
必要时应进行二次计算,以避免正常使用情况下连梁开裂。
7.某些构件不宜进行折减计算机计算时,软件对所有构件的扭矩都按照输入的扭矩折减系数进行了折减。
这会使得存在扭矩的折梁或曲梁扭矩也进行了折减,结构存在安全隐患。
这些构件扭矩不应进行折减。
角窗的连梁(折梁)应充分考虑到结构软件无法完全按照荷载规范第4.1.2条的要求进行折减。
对软件折减幅度大的构件,应手算复核。
此外应注意以下几方面(可参考《建筑结构》2006年第7期随刊赠阅本第11页。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的问题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的问题
1. 基础设计问题:建筑物的基础是整个房屋结构的基础,如果基础设计不合理或者基础施工质量不过关,就会面临房屋沉降、倾斜以及结构不稳定等问题。
2. 结构承载问题:房屋的结构设计是否能够承载房屋自身重量以及附加荷载,直接关系到房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如果设计不合理,可能会出现结构屈服、塌陷等情况。
3. 材料选择问题:在房屋结构设计中,材料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如果材料强度不够、耐久性不好或者存在材料缺陷等问题,就会直接影响房屋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
4. 施工工艺问题:房屋结构的施工工艺也是一个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
如果施工工艺不规范,可能会造成结构连接不紧密、施工缝隙过大等问题,进而导致结构变形、开裂或者漏水等情况。
5. 设计参数选取问题:在房屋结构设计中,各项设计参数的选取也会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房屋的梁、柱尺寸、间距等参数的选取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结构的正常使用和承载能力。
6. 防火隔热问题:房屋的防火隔热性能也是一个重要的设计考虑因素。
如果设计中未考虑防火隔热问题,就可能导致火灾发生时火势蔓延速度过快,给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7. 震动、风荷载问题:地震和强风是常见的自然灾害,对房屋结构的影响非常大。
如果结构设计未考虑地震和风荷载的作用,就可能导致房屋在地震或者强风天气下发生倒塌或破坏。
结构设计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设计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结构工程所一、结构专业1、问题:四管柱管架做钢桩基础时,钢桩的抗压、抗拔一定要核算。
解决办法:查计算书。
2、问题:在门式刚架斜梁下翼缘受压区和柱内侧翼缘受压区未设置保证其稳定的隅撑的问题。
解决办法:为避免柱受压区失稳,当刚架跨度≥12m,在柱顶附近应设置一道隅撑。
为提高斜梁的整体稳定性,当刚架跨度≥12m,所有刚架可以从构造上在距梁两端3m的檩条处设置隅撑;当刚架跨度≥24m,在距梁两端6m的檩条处再增设一道隅撑。
3、问题:立面图标高漏画。
解决办法:自己出手的图纸应自检自查。
4、问题:外墙颜色未标注。
解决办法:自己出手的图纸应自检自查。
5、问题:设备基础常常未按比例画。
解决办法:应按制图标准画图。
6、问题:普遍性的校对人看图不细。
解决办法:安排有责任心的校对。
7、提交校对审核时,校对卡签署不全。
不提供计算书解决办法:校审卡签署不全及没提供计算书的图纸不予审核、审定。
8、问题:设计文件中未注明设计使用年限。
解决办法:按相关规范注明。
9、问题:设计使用年限与选用的《荷载规范》GB50009不一致。
解决办法:《荷载规范》中,除风、雪荷载有设计基准期为10、50、100年的设计值外,其余都是按照设计基准期50年确定的。
其它情况需要进行专门研究。
10、问题:设计文件中结构计算书不完整。
解决办法:一般建筑的计算书应包括:根据建筑做法导算的荷载计算;结构设计总体分析总信息;周期、振型、有效质量系数、剪重比、位移(比)、楼层最大位移与平均位移的比例;框剪结构中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与总地震倾覆力矩的比例;上下层间侧向刚度比;轴压比及计算长度系数简图;构件几何尺寸及荷载简图;计算结果简图;地基承载力、变形和基础计算等。
11、问题:设计框架结构楼板时,非固定隔墙的荷载取值不正确。
解决办法:按《荷载规范》4.1.1条注5。
12、问题:屋面有上翻梁时,对可能形成的积水未考虑。
解决办法:考虑可能形成的积水,否则应采取措施防止积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房屋结构设计中常见的问题
【摘要】近些年来,虽然我国的房屋建筑在不断发展,但是对于房屋结构设计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没有得到根本上的解决,这不但影响了房屋建筑的使用以及质量,而且对房屋建筑业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本文从房屋结构设计着手,对房屋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房屋结构设计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房屋结构;设计;常见问题;解决措施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房屋建筑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已经由过去只注重质量过渡到不但对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且对房屋建筑的外型、结构也提出了很多要求。
近些年来,虽然我国的房屋建筑有所发展,有所提高,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在房屋设计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因此,本文主要对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房屋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
房屋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指的是设计图,如何设计房屋的图纸,对于房屋建筑是十分重要的,不可马虎。
首先是结构平面图的绘制,需要考虑的是是否输入结构软件进行建模是由建筑地处抗震设防
的烈度决定的,当建筑地处抗震设防的烈度为6度区时,可以输入也可以不输入,这是因为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只要符合有关的
抗震措施,并在设计中注意受压和局部受压的问题,是完全可以不用在软件中建模的。
但是需要知道的是,如果时间允许,相对来说,输入建模是较好的,它能够用来进行荷载导算。
当建筑地处抗震设防的烈度为7度及以上时,这就没有考虑的必要了,必须要输入软件建模计算的。
其次,是屋顶结构图的绘制,绘制这部分的图纸时,需要设计人员具备一定的空间概念,并且能够正确理解建筑图纸和意图,这样有助于加强施工人员对图纸的理解。
当建筑是坡屋面时,结构的处理方式分为梁板式(主要用于建筑平面不规整,板跨度较大,屋面坡度及屋脊线转折复杂的坡屋面)和折板式(主要用于建筑平面规整,板跨度较小,屋面坡度及屋脊线转折相对简单的坡屋面)两种。
两种形式的板都是偏心受拉构件。
其中,梁板的折角处钢筋的布置还需要大样示意图,而坡屋面板的平面画法,则需要剖面示意图和大样示意图两种表示方法。
最后,是楼梯示意图的绘制,对于楼梯的绘制需要注意的细节较多,一是梯梁的梁下高度要尽量符合建筑物的要求。
二是梯梁的位置,要确保上下楼层的位置是统一的。
三是折板楼梯,不可以使局部的应力过于集中,要将钢筋在内折角处断开,并分别锚固。
四是梯板基础的沉降,这是需要注意的,不可以突然进行,如果需要应该设梯梁。
二、房屋结构设计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 房屋建筑的地质勘测较少
对于房屋机构设计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多层房屋建筑的地质勘测较少,更谈不上是详细。
设计人员往往依据建设单位口头或笼统参照附近建筑物的基础设计资料来进行施工图的设计,而且有时仅凭地耐力这一数据作为参考依据,并私自认为将地耐力的容许值取得小一些就可以达到要求。
由此可见,设计缺少详细的资料,适用程度较低。
解决措施:对于地基与基础的设计必须要做到合理,设计人员在进行图纸的设计前,必须要依据详细的地质勘察资料,并且要进行统一考察,将应该考虑的因素进行全方面的考虑,在一切准备妥当之后,才可以进行基础类型和上部结构的设计。
2. 承重柱截面高度设计过小
承重柱截面高度设计过小多发生在六度抗震设防区。
一些结构设计者仅仅考虑受力分析的方便,而错误地认为六度设防不是设防,从而按照这种理念设计出的柱子的截面高度过小,梁柱的线刚度比加大。
这种做法对于房屋结构是非常不利的,因为它不但忽略了梁柱间的刚结作用,而且也未曾考虑这种做法后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柱对消化酶的约束弯矩被忽略,再加上柱截面的配筋都较小,如果受力较大,就会造成柱子附近出现裂缝。
这不仅仅会影响房屋的耐久性,也会使房屋的使用寿命降低,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倒塌现象。
解决措施:首先,设计者要遵循抗震规范中“强柱弱梁”的设计原则。
其次,要重新考虑六度抗震设防的概念,不能只为了分析方便,而设计出一些违背设计原则的建筑结构。
在设计时,设计者应
该将能考虑的因素进行全面的考虑,从而提高房屋结构设计的安全性与实用性。
3. 结构布置不合理
房屋的结构主要包含建筑的平立面外形尺寸、质量分布、抗侧力构件布置以及直至承载力分布等多方面因素,但是由于多种因素造成以上这些方面出现问题。
一是设计人员对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了解甚少,但在设计之前,并没有进行自主学习,加强对结构抗震概念的理解,而是一意孤行,继续设计,结果可想而知,为房屋结构设计埋下安全隐患。
二是设计人员对结构规则性把握不准确。
三是在设计时,缺乏规范依据及相应的设计规定。
由于这些原因,造成房屋结构规则性较差,结构抗震能力十分弱等问题。
解决措施:结构布置是结构设计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并且容易出现问题,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对结构抗震概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加强他们对结构规则性的把握。
同时设计人员在设计时,需要有规范的依据和相应的设计规定,不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随心所欲的进行错误的设计。
如:对于超长结构的设计时,由于这些超长结构不能或不便设置温度伸缩缝,因此不能只进行留设施工后浇带这一项措施,还要增加一些辅助措施。
就像可以加强顶层屋面的保温隔热措施;而对于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部位:一是可以考虑适当的配置间距较密、直径较小的温度筋。
二是可以通过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之所以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主要是由于设计者的设计出现问题所引起的,这就需要结构设计者,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灵活的、创新的思维以及认真严肃的工作态度。
如果在设计中出现问题,设计人员要进行研究与辨识,在不断总结与探索中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与水平。
而且建筑人员在建筑时发现问题,要及时与设计人员沟通,并及时的想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加以解决。
相信通过这样的方法,我国的房屋结构设计的问题会逐渐减少,房屋建筑的质量也会有更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祝华纯,王有权.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 [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 年 03期.
[2]陈伟源.房屋结构设计常见问题探讨中的几个重点[j].四川建材,2007 年 02 期.
[3]于桂萍.关于多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主要问题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22).
[4]纪荣洋,王文可,潘可明.建筑结构设计经验探讨[j].低温建筑技术,2008(5).
[5]莫雪辉.深度探讨如何提高建筑结构设计水平[j].科技资讯,2008(28).
[6]王媛,许世东.关于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概念设计[j].低温建筑技术,2005 年 04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