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2020届压缩语段专题训练(教师版)

合集下载

安徽省阜阳二中2020届高考语文“压缩语段”复习(教师版)

安徽省阜阳二中2020届高考语文“压缩语段”复习(教师版)

高考语文“压缩语段”考查题型:记叙类压缩(含新闻类和寓言类)、议论类压缩、说明类压缩(含下定义类)、提取关键词类压缩、提取要点类压缩。

选材特点:试题的选材新颖,往往与时代相关,体现时代特色。

试题素材,一般是社会上刚刚发生的事情,刚刚出现的一种现象。

如2019年全国三卷“第 5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一、记叙类压缩(含新闻类和寓言类)记叙类题目,故事性较强,以报道、叙述或介绍一件事或一个人为主要材料,要求根据其主要信息进行概括表达。

主要题型:一是新闻类压缩,二是寓言类压缩。

阅读时要抓住记叙的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过程和结果,概括起来就是“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人干了什么事,怎么干的,有什么结果”;要揣摩语段有几个情节,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哪些情节对刻画人物紧要,哪些是体现中心思想的关键之处,哪些是附带东西。

最后根据字数要求,对这些信息做适当的调整。

(一)新闻类压缩常见的考查形式有:拟写一句话新闻,拟写新闻标题,拟写导语,概括消息要点等。

新闻作为一种以叙事为主的文体,它的基本要素和我们语文界常用的记叙文的六要素是一致的。

教材把它们概括为“5W+1H”,即:谁(Who)、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为何(Why)、过程如何(How),换一种说法就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发生过程。

如果把这六要素串起来,概括成一句话,就是一句通俗易懂的句子:某人某时在某地由于某种原因做了某事出现了某种结果。

1.拟写一句话新闻[例1] (天津高考)根据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拟一条一句话新闻。

(限36字以内)(3分) 在建的津门津塔将成为天津新的地标式建筑。

津门的设计理念源于法国著名建筑拉德芳斯门,两座顶部相连的高楼构成巨大的“门”字型,象征着天津建设北方经济中心和世界港口大都市的包容与开放。

津塔高336.9米,地上75层,地下4层,其外形设计则采用中国传统的折纸风帆造型,是现代建筑科技与中国文化元素的有机融合。

高考专题复习:压缩语段专题训练

高考专题复习:压缩语段专题训练

压缩语段专题训练一、语言表达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字。

食物中含铝很可怕吗?膨化食品是垃圾食品吗?含乳饮料会导致白血病吗?本年度全国食品安全周宣传活动将于6月13日至6月27日举行。

新华网科普中国将邀请权威专家解读食品安全、营养膳食等与公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热点话题,为大众消费者打开一扇了解食品科学的窗口。

专家们还将对食品相关的谣言、误传等进行辨伪、辟谣,帮助消费者理性对待食品安全方面的谣言。

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记者从无锡梅里遗址考古学术研讨成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经过一年的考古发掘,无锡梅里遗址野外发掘工作已经结束,并通过了江苏省文物局组织的专家验收。

专家表示,无锡梅里遗址内涵丰富,遗址的时代跨度为商代至春秋时期,文化因素兼具马桥文化和湖熟文化,其中还有部分中原文化因素;这一时期和类型的遗址在本地区尚属首次发现,是太湖东岸一处重要的商周时期遗址,对探讨吴文化的起源及其早期面貌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3、将下面一则消息压缩为一句话新闻。

(不超过25字)最近,在安徽广德县邱村镇出了一桩新鲜事,全镇有九成农民在建造新房时,还建了专用的书房,添置了书柜、写字台等,为孩子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该镇农民深深懂得:医治贫穷先要医治愚昧,医治愚昧必须重视文化。

过去,许多农民种庄稼、养鱼虾,吃尽了缺少文化、不懂科学的苦头。

他们读不懂书报,掌握不了新技术和市场信息,无法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

因此,他们逐渐注重智力投资,决心把子女养成有文化、有道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代新人。

4、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嫦娥五号任务创造了五项中国首次,一是在地外天体的采样与封装,二是地外天体上的点火起飞、精准入轨,三是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和样品转移,四是携带月球样品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五是建立我国月球样品的存储、分析和研究系统。

高考语文压缩语段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压缩语段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压缩语段练习题及答案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考语文压缩语段练习题及答案》的内容,具体内容:高中语文中的压缩语段题型在全国卷和各省,直辖市的高考试卷中多次出现。

接下来我为你整理了,一起来看看吧。

高考语文压缩语段练习题题组一、记叙类(含新闻和寓言类)(24分)1.(2020沈阳二模)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则材料的要点,不超过20字。

(4分)哈佛大学商学院商业管理副教授弗朗西丝卡吉诺说:"我们通过长期研究发现,在恶劣天气下,人们能更好地专注于工作,此刻的天气不会让他们脾气糟糕,因为他们能心无旁骛,不会去想着到外面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研究人员要求200名成人预测天气对个人工作效率的影响。

超过80%的人预测好天气会提高工作效率,约同样比例的人预测坏天气会降低效率。

为了检验预测是否准确,研究人员对日本东京一家银行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为期两年半的调查,持续追踪该行雇员的工作效率。

研究人员将获取的具体数据与同时期东京的气象数据做了比较,发现降雨量每增加1英寸,工作人员完成每单交易的时间就减少1.3%。

"我们发现,能见度低且极端温度也与工作人员效率高的时期相符。

"吉诺说,"同时,若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则工作效率低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20昆明质检)给下面的文字添加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

(4分)本报巴黎11月5日电(记者王芳、张烁)法国巴黎时间11月5日15时30分(北京时间5日22时30分),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的大会议厅里,来自195个会员的200多位部长、3 000多名代表济济一堂。

在全体代表一致推举下,中国教育部副部长、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任郝平作为大会唯一候选人正式当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7届大会主席,任期两年。

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68年来,中国代表首次当选"掌门人"。

(高频考点)2020高考语文之 压缩语段专题精练 附解析

(高频考点)2020高考语文之 压缩语段专题精练 附解析

2018年2017年2016年山东卷17,提取关键词型,4分江苏卷4,主要内容型,3分天津卷21,主要内容型,3分浙江卷6(1),主要内容型,2分6,提取关键词型,4分【调研1】概括下面语段的主要信息,不超过40个字(含标点符号)。

网络是信息传输、接收、共享的虚拟平台,它把各个点、面、体的信息联系到一起,从而实现这些资源的共享。

它借助文字阅读、图片查看、影音播放、下载传输、游戏聊天等软件工具给人们带来极其丰富和美好的使用享受,有时甚至超越人体本身所能带来的感受,让人以超乎真实的外貌、感觉进入网络平台。

但这些只是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而不能取代人们的生活,只能模仿人的感受而不能取代人的感受。

【答案】示例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带来丰富和美好的使用享受,不能取代人的生活和感受。

【调研2】(2018年高考江苏卷)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

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天娱乐。

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正、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前的姿态。

A.没有思想的人往往更容易产生偏见。

B.即使有思想的人也常常会怀挟偏见。

C.人无法做到随时随地保持客观公正。

D.对思想而言偏见自有其存在的价值。

【答案】D误区警示1.概括不得要领,随意摘抄一些内容,如【调研1】主要讲了“网络”的优点和缺点,而有的考生没有仔细分析材料,只是随意摘抄了一部分材料内容,导致概括性不足。

2.不能全面地概括材料信息,表现为遗漏部分材料内容。

如【调研1】,有的考生容易遗漏“不能取代人的生活和感受”等内容。

3.字数超过试题要求,这是硬伤。

字数一定要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技法点拨1.明确语段的核心话题。

认真阅读材料,首先找到材料所阐述或说明的主要对象。

如【调研1】的核心话题是“网络”。

2.分析文段中的主要对象有什么特点,逐句阅读材料,分条提取。

2020年高考语文压缩语段专题强化训练及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压缩语段专题强化训练及答案

专题强化训练压缩语段题题组一记叙类压缩(含新闻类和故事类)1.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按要求答题。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不到一个月,多种青蒿素保健品打着“抗癌杀虫”等名号,已“搭便车”在网上热卖。

例如某些淘宝店家在售一款名为“高纯青蒿素”的产品,号称美国原装正品,抗疟、抗肿瘤,同时还有抗菌作用,可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与盘状红斑狼疮的治疗,目前售价为90粒365元。

还有一种名为“超级青蒿素”的产品,60粒售价410元。

此外,京东等平台的第三方卖家也有从美国代购这种青蒿素补充剂、青蒿素植物养生茶的。

这些打着青蒿素旗号的产品真有其宣称的神奇疗效吗?据了解,其实早在屠呦呦获奖之前好几年,青蒿素补充剂就已在美国出现了,属于膳食补充剂的一种。

曾有一家美国公司在其网站上宣称青蒿素“对病毒、细菌及真菌感染很有效”,具有“处理肠道细菌和寄生虫”与“杀死癌细胞”等功效。

而最终该公司的这种行为被判定为违反多条法律。

因此,专家提醒消费者,________________。

(1)给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

(不超过15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给新闻拟写一个结尾。

(不超过20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1)青蒿素产品竟能“抗癌”?(2)青蒿素产品没有奇效,购买当慎重。

2.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故事的哲理,不超过20个字。

一个被判死刑的青年在赴刑场时,围观的人群中有个老太太突然说:“看,他的金色头发多么漂亮迷人啊!”那个即将告别人世的青年听到此言,朝着老人的方向深深鞠了一躬,含泪大声说:“如果周围多一些这样的人,我也许不会有今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一)欣赏别人是美德,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态度。

2020届压缩语段专题训练(教师版)

2020届压缩语段专题训练(教师版)
【题源3】材料是余光中先生演讲的一段内容,请阅读这段文字,用一句话概括“这件事情”的内容。(字数在15字以内)
所谓艺术经验,它包括写出来的作品,包括文学,也包括绘画或者音乐,这些经验可以互相转化。也就是说,文学、艺术、音乐,甚至雕塑,甚至建筑,这些美的艺术,都可以互通。比如,诗人写了一首诗,那么画家把它画成一幅画,或者小说家有一本作品,被拍摄成电影等。这些艺术的转化是一个很广阔的天地。我所要讲的就是这一件事情。
【命题意图】这是一道压缩语段题,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考试方向】压缩语段在2018年及以前的全国卷中都不曾单独考查,但是在2019年的全国卷三套试卷中,又都单独设题,考查了这一知识点,作为一个新题型出现,可见语言文字运用题是高考创新的一个热门,这一点要引起考生的注意。
【得分要点】压缩语段的一般方法:(1)摘取法,就是指提取句子主干的方法,也就是把每个句子所表达的重要内容摘出来,然后按题干要求进行连缀。这种方法适合于封闭性语段,字数较少,内容单一,要求宽泛。
【题源5】APP是Application的缩写,指的是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APP已渗透至我们的生活。为方便用户搜索、下载及传播,核心关键词是APP推广的致胜关键。
请从“为你读诗”的APP简介中提取3个关键词或短语,以帮其更好地展开推广。
“为你读诗”,以推荐优秀诗歌作品为目的,通过品读诗歌,让现代社会中忙碌的人们,摒弃浮躁和麻木的情绪,探寻一片可以让灵魂栖息的诗意,回归柔软与真挚的诗意生活。
用一句话归纳上述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
【答案】综合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率双增,有声阅读成为新的增长点。
【解析】本题考查对消息的内容进行提炼概括的能力。解答压缩语段的题型关键在于能够准确概括出所给语段的全部要点,并能分清这些要点的主次。做题时要认真审题,看清要求(尤其是字数的限制),组织出的答案一定要语句通顺。该消息分为两段,第一段陈述了两个事实,一是综合阅读率提升;二是数字化阅读率上升。综合起来可概括为“综合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率双增”。第二段主要阐释“有声阅读成为新的增长点”。

2020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训练 专题11 压缩语段(教师版含解析)

2020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训练 专题11 压缩语段(教师版含解析)

专题11:压缩语段【2020年高考】一、【2020年高考新课标Ⅰ卷】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

2020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于4月24日在国家航天局网站举行。

备受关注的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任务标识在启动仪式上公布。

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将依次编号。

据介绍,该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体现了探索自然和宇宙空间的文化传承,寓意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

而象征“揽星九天”的任务标识,展现出中国航天开放合作的理念与态度。

【答案】2020年4月24日“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在国家航天局网站举行举行。

仪式上公布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是“天问一号”、任务标识“揽星九天”。

【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应用中的压缩语段的能力。

本题属于新闻类材料(叙述类)压缩语段。

新闻类压缩语段,它主要考查提炼主要内容、概括语意的能力。

对于此类材料压缩后的表述,要突出有新闻价值的语句,比如时间、地点、中心事件等具体要素。

根据新闻的特殊性可知,新闻的主要信息集中在导语部分,本则新闻的导语是“2020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于4月24日在国家航天局网站举行”,故中心事件是:2020年“中国航天日”于4月24日启动。

紧接着介绍了这次启动仪式的主要内容“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任务标识”;然后分别具体介绍任务名称、任务标识的意义:体现了探索自然和宇宙空间的文化传承,寓意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展现出中国航天开放合作的理念与态度,这部分不是关键信息,不必压缩。

答题时要注意字数的要求,不要超过70个字。

二、【2020年高考新课标Ⅱ卷】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5个字。

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建设海南自贸港做了全面部署和具体安排。

2020年高考语文核心题型强化专练—压缩语段含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核心题型强化专练—压缩语段含答案

核心题型强化专练—压缩语段一、语言表达(本大题共3小题,共45.0分)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材料进行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5个字。

寒冷、干旱是中国西北留给人们的普遍印象,但科学研究表明,西北正出现变暖变湿的新趋势。

2018年甘肃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7摄氏度,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偏多27.7%.兰州市区和机场间,荒山变绿了;敦煌石窟周围的戈壁,竟然长了草。

中科院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全球变暖驱动水循环加剧,可能是西北气候暖湿化的根本原因。

来自阿拉伯海、印度洋和北冰洋的水汽,在气流作用下集中到西北,导致西北降水增多。

气候的改变,显然将给西北带来积极影响。

简单地说,荒山将更容易变绿,甚至都不需要人为去种树种草;庄稼收成将明显增加,极大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

到那时,西北还是原来的西北吗?还会有“孔雀东南飞”?想一想,未来的大西北,如果都是绿水青山,如果生态得到彻底改善和保护,那将是怎样的场景!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新华社太原11月29日电教育部29日发布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严格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命题,不得超标命题。

29日在山西省长治市举办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说,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目的是促进学生认真学好每一门课程,完成好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学业,切实做到学什么考什么,而不是考什么去教什么、去学什么。

3.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是地球上一切能量的来源。

如果人能造一个太阳,那地球上所有的能源问题都将不再是问题!为了这个伟大的梦想,多个国家联合发起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就是建造一个“人造太阳”,这是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作为这项计划的参与者,几代中国科学家不懈努力,让我国成为可控核聚变领域的全球领跑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缩语段专题训练压缩语段简而言之,压缩语段就是将一段话进行正确的提炼、概括、压缩的能力。

要求做到语句简洁、语言简练、不遗漏主要信息,特别要注意字数的要求。

本考点的主要题型可能是:1.新闻语段压缩,包括“一句话新闻”“写导语”“拟标题”。

2.概括内容要点,这种题目一般要求既要理清文章思路结构,又要概括各部分大意,主要目的是把握文章思路。

3.提取关键词。

提取关键词,主要对关涉材料核心的人物或事件及其动作、情态、意义等方面的词语进行筛选和提炼。

4.文段中心的概括。

这种题目一般要求将文章内容简明概括出来,提出枝节,保留要点,答题时做到简明扼要。

5.给语段中的概念下定义。

这种题一般是为考生提供一个详细完整的信息材料,里面包含一个确切的信息术语,而与信息术语相关的信息,都在材料中。

做题时需要首先提取相关信息,然后重新组合成连贯的语句表达出来。

概括表达一般用“种差”+“最邻近的属概念”=“被定义概念”的方式。

下定义是对主体的本质属性进行界定。

6.填充型概括。

这种题既要压缩文段的意思,又要注意所填句子在文段中的作用,以及与前后文的衔接关系。

包括总起句、总结句、评价句、过渡句。

1.【2019年高考新课标Ⅱ卷】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2019年的永定河补水工程于3月13日启动。

本次补水工程加大了补水力度,到4月2日,已累计输水3 100万立方米。

另外,拦截在河道上的官厅水库发电站、珠窝水库下马岭发电站、落坡岭水库的下苇甸发电站全都停用,以保证补水全部灌入河道。

目前,门头沟区城内102公里的永定河山峡段,近40年来首次实现全级通水。

【答案】关键信息:①2019年3月13日;②永定河补水工程启动;③加大补水力度,停用发电站;④永定河山峡段近40年来首次全线通水。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要在把握文段主旨的基础上筛选出文段主要信息,并将其按照要求概括表达出来。

具体表现为三点:①对材料的理解;②对材料相关信息的筛选;③语言表达简洁流畅。

本题要求用简明的文字对新闻报道的内容进行压缩。

根据新闻报道中的主要信息,如时间、地点、事件、结果等进行压缩,注意保留以下关键信息:时间:2019年3月13日;地点和事件:永定河补水工程启动;结果:加大补水力度,停用发电站,永定河山峡段近40年来首次全线通水。

注意字数限制以及语言表达的简洁流畅。

【命题意图】这是一道压缩语段题,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考试方向】压缩语段在2018年及以前的全国卷中都不曾单独考查,但是在2019年的全国卷三套试卷中,又都单独设题,考查了这一知识点,作为一个新题型出现,可见语言文字运用题是高考创新的一个热门,这一点要引起考生的注意。

【得分要点】压缩语段的一般方法:(1)摘取法,就是指提取句子主干的方法,也就是把每个句子所表达的重要内容摘出来,然后按题干要求进行连缀。

这种方法适合于封闭性语段,字数较少,内容单一,要求宽泛。

(2)分层法,是语段压缩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的步骤是:首先给段落划分层次,概括层意;然后辨别主次,留主舍次;最后压缩语段,连缀语句。

(3)复取法,也叫合取法,它是根据语段之间的关系进行归纳的一种压缩方法。

【题源1】阅读下面这则寓言,选出不能揭示这则寓言寓意的一项()雄孔雀都珍爱自己的尾巴,它们在山里栖息的时候,总是选择好放置尾巴的地方,然后才安稳地休息。

捕捉孔雀大都要在下大雨时来到森林里孔雀栖息的地方,这时孔雀的长尾巴被淋湿,分量很重,孔雀担心飞起来会把尾巴拖脏拽坏,就一动不动地趴在那里,当捕捉它的人走到眼前,它也决不肯飞翔,唯恐损坏了它的漂亮的尾巴。

A.不愿牺牲局部利益就会导致全局失败(或因小失大)。

B.固执的原则有时会害了自己。

C.怕失就不会有得。

D.敝帚自珍,属于自己的东西,就应该好好珍惜。

【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理解语段意思及查压缩语段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通读整段,了解文段的内容,孔雀因为尾巴而最后被捉,因小失大。

寓言的题目一般都是对寓言内容的高度概括,我们只要把题目的意思搞清楚了,也就知道其寓意了。

D项,“敝帚自珍”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

这与本寓言内容不符。

故选D。

【题源2】3月31日,四川凉山发生森林火灾,在扑火行动中,突发林火爆燃,致使31人牺牲。

请根据下面一段文字,筛选并概括信息,解释什么是林火爆燃,字数不超过60个字。

中国森林消防学科带头人白夜介绍说,森林中的地面植被和林下可燃物因长期堆积后发生腐烂,进而产生大量可燃气体,突遇明火,会在短时间内形成巨大火球、蘑菇云。

这种爆炸性燃烧,发生时间突然,难以预警,在陡坡、山脊、鞍部、单口山谷、草塘沟等特殊的、较为封闭的地形中更易出现。

林火爆燃会产生高温热浪和有害气体,受困者极可能会受到灼伤,或因吸入大量有害气体而中毒昏迷。

【答案】林火爆燃是植被和林下可燃物腐烂产生大量可燃气体,在陡坡等较封闭地形中突遇明火而形成巨大火球、蘑菇云的一种爆炸性燃烧。

【解析】本题考查下定义的能力。

“下定义”必须抓住被定义事物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多采用判断单句的形式。

其格式多为“×××(种概念)是×××(种差)的×××(属概念)”。

先筛选“林火爆燃”这一被定义事物的属概念,显然是“爆炸性燃烧”,进一步筛选种差特征,发现“森林中的地面植被和林下可燃物因长期堆积后发生腐烂,进而产生大量可燃气体,突遇明火”是爆燃原因、“在陡坡、山脊、鞍部、单口山谷、草塘沟等特殊的、较为封闭的地形中”是爆燃条件;“会在短时间内形成巨大火球、蘑菇云”“发生时间突然,难以预警”是爆燃的表现现象;“产生高温热浪和有害气体,受困者极可能会受到灼伤,或因吸入大量有害气体而中毒昏迷”是爆燃的危害,但不是爆燃的必然结果,所以依据字数要求可删除;提炼核心信息按照一定语序来组织答案即可。

【题源3】材料是余光中先生演讲的一段内容,请阅读这段文字,用一句话概括“这件事情”的内容。

(字数在15字以内)所谓艺术经验,它包括写出来的作品,包括文学,也包括绘画或者音乐,这些经验可以互相转化。

也就是说,文学、艺术、音乐,甚至雕塑,甚至建筑,这些美的艺术,都可以互通。

比如,诗人写了一首诗,那么画家把它画成一幅画,或者小说家有一本作品,被拍摄成电影等。

这些艺术的转化是一个很广阔的天地。

我所要讲的就是这一件事情。

【答案】艺术经验可相互转化的问题。

【解析】本题考查生压缩概括的能力。

解答本类题目,需要认真审题,题干要求“用一句话概括‘这件事情’的内容”,题干指明“语段最后说‘我所要讲的就是这一件事情’”,然后根据前面的内容进行概括。

一般按照由近及远的原则筛选信息,如“这些艺术的转化是一个很广阔的天地”,“这些艺术”指的是前面所列举的内容,而在概括的时候,这些具体展开的内容一般都是为了解说前面的内容,如“比如,诗人写了一首诗,那么画家把它画成一幅画,或者小说家有一本作品,被拍摄成电影等”“也就是说,文学、艺术、音乐,甚至雕塑,甚至建筑,这些美的艺术,都可以互通”,这些内容都是围绕第一句“所谓艺术经验,它包括写出来的作品,包括文学,也包括绘画或者音乐,这些经验可以互相转化”展开,故考生可以据此进行压缩概括。

【题源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8年4月18日在京发布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各种媒介(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的综合阅读率为80.3%,较2016年的79.9%有所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3.0%,较2016年上升了 4.8个百分点。

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与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保持增长势头。

调查还发现,有声阅读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长点。

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8%,较2016年的17.0%提高了 5.8个百分点;0—17周岁未成年人的听书率也有所增长。

具体来看,未成年人群体中,14—17周岁青少年的听书率最高,9—13周岁少年儿童和0—8周岁儿童的听书率相差不大。

同时,听书的方式也很多样。

我国成年国民中,选择通过移动有声应用软件平台听书的人最多,选择通过广播和微信语音推送听书的也占一定比例。

用一句话归纳上述消息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30个字。

【答案】综合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率双增,有声阅读成为新的增长点。

【解析】本题考查对消息的内容进行提炼概括的能力。

解答压缩语段的题型关键在于能够准确概括出所给语段的全部要点,并能分清这些要点的主次。

做题时要认真审题,看清要求(尤其是字数的限制),组织出的答案一定要语句通顺。

该消息分为两段,第一段陈述了两个事实,一是综合阅读率提升;二是数字化阅读率上升。

综合起来可概括为“综合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率双增”。

第二段主要阐释“有声阅读成为新的增长点”。

【题源5】APP是Application的缩写,指的是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APP已渗透至我们的生活。

为方便用户搜索、下载及传播,核心关键词是APP推广的致胜关键。

请从“为你读诗”的APP简介中提取3个关键词或短语,以帮其更好地展开推广。

“为你读诗”,以推荐优秀诗歌作品为目的,通过品读诗歌,让现代社会中忙碌的人们,摒弃浮躁和麻木的情绪,探寻一片可以让灵魂栖息的诗意,回归柔软与真挚的诗意生活。

【答案】诗歌品读诗意生活【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

提取关键词在考纲里并不是一个单设的考点,它其实是信息筛选和压缩语段这两个考点的一个综合,主要考查学生概括思想内容,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首先要求考生在准确理解文段的基础上找到有效信息,并从中筛选出核心信息;然后用最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且概括时只能用词或短语。

做题时,首先要研究语段话题,体现话题的词语肯定是关键词之一。

二是寻找中心语句。

有的语段有较为概括的中心句,或提起下文,或总结上文,或承上启下,可以抓住这个句子,找到相关关键词。

本话题讲的是“为你读诗”是意义,即诗歌品读的意义,所以“诗歌”“品读”是其中两个关键词。

其中“诗歌”一词过多出现,必是其中一个关键词。

“回归柔软与真挚的诗意生活”,这句话总结了诗歌品读是根本意义。

其中“诗意生活”应该是一个关键短语。

“压缩后的语句其实是一个关键信息的集合体”这句话,要确保提取的每个词语都承载着关键的信息。

【题源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携程亲子游学平台最新发布的《2019寒假游学冬令营报告》显示,今年寒假海外游学产品十分紧俏,部分产品已经接近售罄。

截至12月,携程游学已经上线近500条海内外游学产品,覆盖20多个热门目的地国家,预计同比去年增长80%以上,出国游学人均花费21万元,澳新、美国、新加坡最为热门,从年龄结构来看,海外游学集中在10到15岁,占比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