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热力烧伤

合集下载

烧伤急救

烧伤急救

(二)化学烧伤 1、酸 能使皮肤和深层组织的蛋白凝固,遇 组织中的水能够产热,既能使组织损伤,又 能使组织脱水。 2、碱 能够使皮肤和深层组织的脂肪皂化,并 不断深入到深层组织,特别是脂肪组织,因 而损伤较深且严重。 3、苯和苯的衍生物 4、磷灼伤 5、化学战剂
(三)电烧伤
1、电接触烧伤 与电流直接接触,形成闭合电路 所造成的损伤。一般在受损伤的皮肤上均应该有 电流入口和出口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创面。 2、电弧烧伤 为电场放电引来损伤,一般属于 电场高温所致。 3、电火花烧伤 电流发生短路时,会放出电炎花, 可以引起闪光性烧伤,其特点为温度高,时间短, 创面外观似较严重,实际却因热力穿透的时间短 暂损伤创面并不深。
三、烧伤严重程度划分
1、中国分类法 1970年 上海 1)特重度烧伤 指的是II、III度总面积超 过50%,或III度面积超过20%。 2)重度烧伤 指的是II、III度总面积为 31%-50%,或III度面积为11%-30%,或伤情虽然 未达到上述标准,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休克, 中、重度吸入性损伤,特殊原因烧伤,复合伤, 合并伤。 3)中度烧伤 指的是II、III度总面积为 11%-30%,或III度面积不超过10%。 4)轻度烧伤 指的是II度烧伤面积不超过 10%。
烧伤急救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烧伤概述 烧伤院前急救 医院内救治 成批烧伤的救治
第一节 烧伤概述
烧伤是由物理和化学因素造成的体表和 深部组织三维度量的损害,是致伤因素作用 于体表所造成的皮肤、皮下,以及更深层组 织的损伤,即有一定范围和深度的皮肤和皮 下等深层组织的损害,还包括波及眼部的角 膜与结合膜及眼部深层结构和呼吸道全程与 消化管开口处黏膜的损害。
二、系统治疗

05、【外科学笔记】烧伤、冷伤、咬蛰伤

05、【外科学笔记】烧伤、冷伤、咬蛰伤

烧伤、冷伤、咬蛰伤第一节热力烧伤伤情判断一.面积头颈部9%,双上肢2*9,躯干3*9%,双下肢5*9+1%。

成年人并指掌面占自身1%。

儿童头颈部9+(12-年龄)%,双下肢46-(12-年龄)%。

二.深度采用★三度四分法。

1.Ⅰ°(红斑性烧伤)仅表皮浅层,生发层存在;表面红斑、干燥,烧灼感,3~7d脱屑痊愈,表皮完整,温度稍高。

2.浅Ⅱ°伤及表皮生发层、真皮乳头层;局部红肿,薄皮水泡,内含黄色清亮液;剥脱后红润潮湿、疼痛明显;1~2w愈合,一般无瘢痕,有色素沉着。

3.深Ⅱ°伤及真皮层,深浅不一;厚皮水疱脱痂后红白相间,痛觉迟钝;若不感染3~4w愈合,瘢痕形成。

4.Ⅲ°伤及全皮层甚至皮下、肌、骨骼;无水泡,呈蜡白或焦黄甚至碳化;无痛觉,局部低温;痂下可见树枝状栓塞的血管;需植皮修复;只有小面积伤才能靠周围爬行修复而收缩愈合。

三.严重度1.轻度——Ⅱ°<10%2.中度——Ⅱ°11~30%;Ⅲ°<10%3.重度——Ⅲ°11~20%;面积达31~50%;面积不大,但发生休克、呼吸道烧伤、重复合伤。

4.特重烧伤——总面积>50%;Ⅲ°>20%;存在重呼吸道损伤、复合伤。

四.吸入性损伤包含热力、化学刺激损伤;诊断①呼吸道刺激,咳出碳末痰,呼吸困难,肺部哮鸣音;②火灾现场相对密闭;③面颈口鼻周有深度烧伤,声音嘶哑。

烧伤病理生理、★临床分期一.急性体液渗出期/休克期持续36~48h;大面积者引起休克;早期属于低血容量休克,但区别于大出血,呈逐步,2~3h 最急剧,8h达高峰,随后减缓,48h恢复;故临床补液应先快后慢。

二.感染期从水肿回收期开始;创周炎症,可继发于休克;热力损伤首先凝固性坏死,随之组织溶解,2~3w广泛溶解,为感染高峰。

三.修复期炎症反应同时开始组织修复深Ⅱ°靠上皮岛融合修复;Ⅲ°只能皮肤移植修复。

19烧伤、冷伤_PPT课件

19烧伤、冷伤_PPT课件

植皮(游离皮片移植5)
❖ 异体皮的应用:异体皮放在 切削痂后的新鲜创面或干净 肉芽创面 可与自体小皮简植、 混植或在异体皮上打洞嵌入 自体小皮片,也可用微粒植 皮法,异体皮移植时应松紧 适度,太松皮下积液,太紧 影响肢体循环。
植皮(带蒂皮瓣移植)
❖ 移植的皮肤带有皮下组织,后者 含血管网,取皮时保留一部分皮 肤和皮下组织,与供皮区相连形 成蒂部,可使皮瓣有足够的血液 灌注,移植成活后,皮肤功能良 好。
(1)中国新九分法 (2)手掌法
部位
发部 头颈 { 面部 颈部
双上肢 双上臂 双前臂 双手
躯干 躯干前 躯干后 会阴
双下肢 双臀 双大腿 双小腿 双足
新九分法
占成人体表%
3 3} 9 3
7 6 } 9χ2 5
13 13 9χ3 1
占儿童体表%
9+(12_-年龄) 9χ2
9χ3
5 21 9Χ5+1 13 7
烧伤、冷伤
Burns Cold injury Lesson Four Bit Wound
第一节 热力烧伤 (Lesson One Burn)
❖ 指由火焰、热液、高温气体、激光、炽热金 属液体或固体等所引起的组织损害,为通常 所称的或狭义的烧伤。
一、临床表现和诊断
(一)烧伤面积的估算 1.面积的估计(Estimated injury) (一)病理生理 (二)临床表现 (三)治疗
1.急救和复温 2.局部冻伤的治疗 3.全身冻伤的治疗 (四)预防
第二节 电烧伤和化学烧伤
(Lesson TWO Electric Burn and chemical Burn)
电烧伤(Electric burn) (一)临床表现(Manifestation)

第一节 热力烧伤

第一节 热力烧伤

第一节热力烧伤由热力所引起的组织损伤统称烧伤(burn),如火焰、热液、热蒸气、热金属等等。

由电、化学物质所致的损伤,也属烧伤范畴,因有某些特性,将另节论述。

一、伤情判断伤情判断最基本的要求是烧伤面积和深度,还应兼顾呼吸道损伤的程度。

(一)烧伤面积的估算为便于记忆,按体表面积划分为11个9%的等份,另加l%,构成100%的体表面积,即头颈部=1×9%;躯干=3×9%;两上肢=2×9%;双下肢=5×9%+1%,共为11×9%+l%(表14-1,图14-1)。

儿童头大,下肢小,可按下法计算:头颈部面积=[9十(12一年龄)]%,双下肢面积=[46一(12一年龄)〕%(表14-1)。

此外,不论性别、年龄,病人并指的掌面约占体表面积l%,如医者的手掌大小与病人相近,可用医者手掌估算,此法可辅助九分法,测算小面积烧伤也较便捷(图14-2)。

(二)烧伤深度的识别采用三度四分法,即分为I度、浅II度、深II度, III度。

I度、浅II度烧伤一般称浅度烧伤;深II度和III度烧伤则属深度烧伤。

组织损害层次见图14-30I度烧伤:仅伤及表皮浅层,生发层健在,再生能力强。

表面红斑状、干燥,烧灼感,3-7天脱屑痊愈,短期内有色素沉着。

浅II度烧伤:伤及表皮的生发层、真皮乳头层。

局部红肿明显,大小不一的水疤形成,内含淡黄色澄清液体,水疙皮如剥脱,创面红润、潮湿、疼痛明显。

上皮再生靠残存的表皮生发层和皮肤附件(汗腺、毛囊)的上皮增生,如不感染,1-2周内愈合,一般不留癖痕,多数有色素沉着。

深II度烧伤:伤及皮肤的真皮层,介于浅II度和III 度之间,深浅不尽一致,也可有水疤,但去疤皮后,创面微湿,红白相间,痛觉较迟钝。

由于真皮层内有残存的皮肤附件,可赖其上皮增殖形成上皮小岛,如不感染,可融合修复,需时3-4周。

但常有瘫痕增生。

III度烧伤:是全皮层烧伤甚至达到皮下、肌或骨骼。

【人卫第九版普外科】第十三章 烧伤、冻伤、蛇咬伤、犬咬伤、虫蛰伤第一、二、三节

【人卫第九版普外科】第十三章 烧伤、冻伤、蛇咬伤、犬咬伤、虫蛰伤第一、二、三节
早期清创后的非手术治疗:可采用包扎治疗、半暴露治疗和暴露疗法。 1. Ⅰ度烧伤:无需特殊处理,能自行消退。但应注意保护创面,如烧灼感重,可涂 薄层油脂。 2. 小面积浅Ⅱ度烧伤:如水疱皮完整,应予保存,只需抽去水疱液,消毒包扎,水 疱皮可充当生物敷料,保护创面、减痛,且有利于创面愈合。如水疱皮已撕脱,可以 无菌油性敷料包扎。除非敷料浸湿、有异味或有其他感染迹象,不必经常换药,以免 损伤新生上皮。如创面已感染,应勤换敷料,清除脓性分泌物,保持创面清洁,多能 自行愈合。
深Ⅱ度烧伤
深Ⅱ度烧伤
外科学(第9版)
3. Ⅲ度烧伤 又称为焦痂型烧伤。全层皮肤烧伤,可深达肌肉甚至骨骼、内脏器官等。创面 蜡白或焦黄,甚至炭化。硬如皮革,干燥,无渗液,发凉,针刺和拔毛无痛觉。可 见粗大栓塞的树枝状血管网。由于皮肤及其附件全部被毁,3~4周后焦痂脱落形 成肉芽创面,创面修复有赖于手术植皮或上皮自创缘健康皮肤生长。愈合后多形成 瘢痕,正常皮肤功能丧失,且常造成畸形。
外科学(第9版)
浅Ⅱ度烧伤水疱
浅Ⅱ度烧伤大水疱
浅Ⅱ度烧伤创面
外科学(第9版)
(2) 深Ⅱ度烧伤 伤及真皮乳头层以下,但仍残留部分网状层。局部肿胀,间或有较小水疱。去除表皮后,创 面微湿、微红或红白相间,触之较韧,感觉迟钝,温度较低,拔毛感疼痛。可见针孔或粟粒般大 小红色小点,伤后1~2天更为明显。由于残存真皮内毛囊、汗腺等皮肤附件,仍可再生上皮。如 无感染,一般3~4周可自行愈合,愈合后有瘢痕或瘢痕收缩引起的局部功能障碍。
碍;
外科学(第9版)
(一)现场急救、转送
1.迅速四去、除致现伤场原急因救、转送与初期处理
(1)灭火:尽快扑灭火焰、脱去着火或沸液浸渍的衣服。 (2)迅速离开密闭和通风不良的现场。 (3)及时冷疗:防止热力继续作用于创面使其加深,减轻疼 痛、减少渗出。

精品医学PPT课件:热力烧伤

精品医学PPT课件:热力烧伤

休克发生发展的原因: • 1、体液渗出:烧伤后立即释放多种血管活性物质是导致微循
环变化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重要因素 • 2、心肌损害
在较大面积烧伤,防治休克时此期的关键。
(二)感染期infection
烧伤水肿回收期一开始,感染就上升为主要矛盾。尤其是严重 烧伤者由于经历休克的打击,早期暴发全身感染的几率增高, 预后也最严重。感染的威胁持续到创面愈合。早期细菌随水肿 吸收及在创面繁殖造成感染;伤后2~4周,坏死的组织广泛溶 解,细菌及其毒素和组织坏死毒素吸收,造成后期第二个感染 高峰。
(四)康复期
• 大面积烧伤的康复过程较长,有时需行多次整形手术。 • 疤痕---功能锻炼、整形等 • 残余创面 • 某些器官功能损害、心理异常 • 汗腺被毁,机体散大面积深度烧伤的治疗原则: • 1、早期及时补液,迅速纠正休克,维持呼吸道通畅。 • 2、使用有效抗生素,及时有效地防治全身感染 • 3、及时清创、保护创面 • 4、尽早切除深度烧伤组织,用自体、异体皮移植覆盖,促进创面修
III°烧伤
粗大栓塞 的树枝状 血管网( 真皮下血 管丛栓塞)
烧伤严重性分度
• 轻度烧伤:II°烧伤面积 ≤ 10% 。 • 中度烧伤:II°烧伤面积11% ~ 30%,或III°烧伤面积≤10%
。 • 重度烧伤:烧伤总面积31% ~ 50%;或III°烧伤面积11% ~
20%;或II°、III°烧伤面积不到上述标准,但已出现休克 等并发症、或存在较严重的吸入性损伤、复合伤等。 • 特重烧伤:烧伤总面积 > 50%;或III°烧伤>20%。
口诀
三三三,五六七 (头发部3,面部3,颈部3,双手5,双前臂
6 ,双上臂7)
前后十三下面一 (躯干躯干前13,躯干后13 会阴1) 屁股捂热得脚气 (双臀5,双脚7) 小腿十三大二一 (双大腿21,双小腿13)

烧伤课件

烧伤课件
*补液同时应注意水肿回吸收时发生循环超载的危险。
(二)感染期
创面存在,皮肤屏障功能破坏,细菌入侵 创面坏死组织和富含蛋白质的渗出液-细菌培养基 休克致全身免疫功能低下,抗感染能力下降

48小时后水肿液回吸收,感染为主要矛盾, 3-5天急性感染高潮
恢 复 期
严重烧伤组织,凝固性坏死,组织溶解(伤后2-3周) 创面坏死组织广泛溶解 邻近非烧伤组织受累,痂下积脓
(三)吸入性烧伤:呼吸道烧伤
指由热力、燃烧时的烟雾,爆炸时的粉尘等所含的有害的化 学物质吸入所造成的烧伤,是较严重的特殊部位的烧伤,常 发生窒息(喉头水肿),救治困难,死亡率高。
判别有无:①燃烧现场相对密闭

②呼吸困难,声音嘶哑

③咳炭末痰

④面、口、鼻、颈深度烧伤,鼻头烧焦

⑤肺部可闻及哮喘音
此外缺血、缺氧、感染毒素可使心功能降低,脑水肿或肝坏死
四、烧伤的救治
(一)治疗原则

①保护创面,防止和清除外源性沾染

②防治低血容量休克

③防治局部及全身感染

④尽早消灭创面,尽量减少瘢痕造成的功能障碍和畸形。

⑤防治器官的并发症
轻度烧伤的治疗重点是处理创面,口服烧伤饮料和对症治疗 中度以上应局部、全身治疗并重,抓住早期抗休克补液疗法, 防治感染做好创面处理。
二、烧伤的病理生理和临床分期
(一)急性体液渗出期:(休克期) 烧伤创面及其周围或深层组织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大,
大量血浆样液体自血液循环渗入组织间隙,形成水肿或创面 渗出,丧失了水分,钠盐、蛋白质,出现低血容量休克。2 -3小时最为急剧,8小时高峰,48小时渐趋恢复。此过程 与治疗有关。本期的主要矛盾是休克的防治,根据以上规律 烧伤早期的补液速度应采取先快后慢的原则

烧伤、冷伤幻灯PPT课件

烧伤、冷伤幻灯PPT课件

吸入性损伤的因素
• 热力
• 烟雾,如CO中毒、氰化物等。
吸入性损伤的诊断
• 燃烧现场相对密闭; • 呼吸道刺激,咳出炭末痰,呼吸困难, 肺部可能有哮鸣音; • 面、颈、口鼻周常有深度烧伤,鼻毛烧 伤,声音嘶哑。
二、烧伤病理生理和临床分期
• 1.急性体液渗出期(休克期)①持续时 间②低血容量休克。 • 2.感染期①引起烧伤感染的因素②感染 的类型 a.败血症;b.烧伤创面脓毒症; c. 特殊感染。 • 3 .修复期 浅度烧伤多能自行修复, 深II°靠残存的上皮岛融合修复;III° 烧伤靠皮肤移植修复。 • 4. 康复期
烧伤深度的识别
三度四分法
I°烧伤:仅伤及表皮浅层,生发层健在,再生能力强。表面红斑状、干 燥,烧灼感,3~7天脱屑痊愈,短期内有色素沉着。 浅 II°烧伤:伤及表皮的生发层、真皮乳头层。局部红肿明显,大小不 一的水泡形成,内含淡黄色澄清液体,水泡皮如剥脱,创面红润、潮湿、疼痛 明显。上皮再生靠残存的表皮生发层和皮肤附件(汗腺、毛囊)的上度增生, 如不感染,1~2周内愈合,一般不留疤痕,多数有色素沉着。 深II°烧伤:伤及皮肤的真皮层,介于浅II°和III°之间,深浅不尽一 致,也可有水泡,但去泡皮后,创面微湿,红白相间,痛觉较迟钝。由于真皮 层内有残存的皮肤附件,可赖其上度增殖形成上皮小岛,如不感染,可融合修 复,需时3~4周。但常有疤痕增生。 III°烧伤:是全皮层烧伤甚至达到皮下、肌肉或骨骼。创面无水泡,呈蜡 白或焦黄色甚至炭化,痛觉消失,局部温度低,皮层凝固性坏死后形成焦痂, 触之如皮革,痂下可显树枝状栓塞的血管。因皮肤及其附件已全部烧毁,无上 皮再生的来源,必须靠植皮而愈合。只有很局限的小面积III°烧伤,才有可 能靠周围健康皮肤的上皮爬行而收缩愈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补碱性溶液如5%NaHCO3
2、补液量 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在伤后8小时内补入总
量的1/2;其余的1/2在后第二个、第三个8小时 内补入。 3、补液方法
(1)选择良好的静脉通道 (2)“先快后慢”、“先晶后胶”
(五)创面的处理
1、原则 Ⅰ度创面:保持清洁,减轻疼痛
浅Ⅱ度创面:防止感染,减轻疼痛 深Ⅱ度创面:防止感染,保存残存上皮组织
掌面积为1%。
2、深度估计:即“三度四分法”
(1)Ⅰ度烧伤:红肿、灼痛、无水泡 (2)浅Ⅱ度烧伤:有张力较大的水泡、剧痛、基底红肿。 (3)深Ⅱ度烧伤:有水泡,疼痛迟钝,愈合后有轻度瘢痕。 (4)Ⅲ度烧伤:无水泡,无痛觉,无触觉,形成焦痂。 注:在烧伤各度之间,往往是移行或混合存在,尤其是深Ⅱ度
和Ⅲ度之间,早期不易判定,通常伤后2—3日可明显区别
症等。 2、休克:主要为低血容量性休克(伤后几小
时内发生)。 3、重要器官病变: (1)急性肾功能衰竭 (2)肺部炎症 (3)应激性溃疡、胃扩张 (4)心功能降低,搏出量减少
四、烧伤的治疗原则
消除烧伤原因 保护创面,镇静,止痛 抗休克,抗感染 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一)现场急救 1、迅速脱离火源:就地慢滚灭火 2、冷水浸泡或冷敷:缓解疼痛,镇静,止痛 3、吸入性烧伤: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
Ⅲ度创面:防止感染,保持焦痂完整、干燥 2、创面常用药: 1%磺胺嘧啶银
3、焦痂的处理 烧伤2-4周,Ⅲ度伤焦痂开始自溶,此期易发生感染 (1)早期一次切痂植皮,适用Ⅲ度<20%。 (2)分期切痂植皮,适用Ⅲ度>20%。 (3)蚕蚀脱痂逐块植皮。 (4)创面感染的处理→换药加抗生素。 (5)瘢痕挛缩的防治→局部用药加手术。
(二)急性感染期
发生感染的主要原因: (1)皮肤、粘膜屏障功能受损,为细菌
入侵打开了门户。 (2)机体免疫功能受抑,免疫球蛋白和
补体丢失或被消耗。 (3)机体抵抗力降低。 (4)易感性增加,早期组织缺血缺氧。
(三)创面修复期 1.无感染的浅II度和部分深II度烧 伤,可自愈。 2.III度和发生感染的深度II度烧伤, 不能自愈,创面大于3cm×3cm,常 需要植皮才能治愈。瘢痕较多,影 响功能和外观。 3.加强营养是此期的关键。
(六)败血症的防治要点 注:感染是烧伤死亡的主要原因
1、增强全身抗病能力 2、正确处理创面(防治败血症的关键) 3、合理使用抗生素 4、消毒与隔离得当
植皮刀
(七)植皮 1、小面积深度烧伤可自体植皮。 2、大面积深度烧伤自体皮源不足,可用大 块异体或异种皮打孔加自体皮片嵌入。
第二节 电烧伤
一、全身性损伤(电击伤) 皮肤损伤轻微,电流进入体内立即传
火焰伤
开水烫伤
电击伤
第一节 热力烧伤
烧伤是日常生活、生产劳动和战争中常见的 损伤,是由于火焰、蒸气、热水、电流、放 射线、激光或强酸强碱等化学物质作用于人 体所引起的损害。
一、伤情判定 烧伤面积和深度的判断(识别): 1、面积计算: (1)新九分法(见图表) (2)手掌法:以病人自身一侧五指并扰的手
(四)康复期 1.功能障碍。 2.残余创面。 3.体温调节能力下降。 4.外观瘢痕严重,需整形治疗才 能恢复。
烧伤病程演变过程: 烧伤→创面感染→焦痂脱落→愈合
后果:
浅Ⅱ度:2周内愈合,不留瘢痕,短期色素 沉着。
深Ⅱ度:3-4周愈合,轻度瘢痕。 Ⅲ度伤:3-5周焦痂脱落,遗留瘢痕。
三.烧伤后的并发症 1、感染:创面感染→脓毒症、毒血症、败血
4、吸入性损伤(呼吸道烧伤) 其致伤因素不单纯是由于热力,燃烧时的烟
雾中含有大量的化学物质(CO、氰化物等)→ 吸入肺泡→引起局部腐蚀或全身中毒→窒息或 死亡。是烧伤救治中的难题!
在相对封闭的场所死于吸入性窒息>烧伤。 吸入性损伤的诊断: (1)燃烧现场密闭, (2)呼吸道刺激、咳痰、困难、肺部哮鸣音, (3)面、颈、口鼻有烧伤,声音嘶哑。
③敷料紧帖创面,不留死腔
④四肢的功能位固定
⑤注意观察末梢循环
(三)大面积烧伤的治疗
原则: 休克期-抗休克 感染期-抗感染 修复期-促使创面早日愈合
1、全身治疗 鼓励病人饮烧伤饮料:
(100ml水+0.3mgNaCl+0.15NaHCO3+5mg苯巴比妥) 2、全身性感染的防治:抗生素或清热解毒中
3、烧伤严重性分度:
轻度烧伤:Ⅱ度烧伤面积10%以下。 中度烧伤:Ⅱ度烧伤面积11%-30%,
或Ⅲ度烧伤面积不足10%。 重度烧伤:烧伤总面积31%-50%;
或Ⅲ度烧伤面积11%-20%; 或Ⅱ度Ⅲ度烧伤面积虽不到百分比,但已发 生休克等并发症、呼吸道烧伤或有较重的复合伤 特重烧伤:烧伤总面积50%以上; 或Ⅲ度烧伤20%以上; 或已有严重的释出: 1、应激性激素(儿茶酸胺、皮质激素) 2、炎性介质(补体碎片、组胺、色胺) 3、花生四烯酸(前列腺素PG) 4、其它因素 血小板活性因子
大面积烧伤病程演变可分为四期:
(一)体液渗出期(休克期)
1. 速度:6—12小时内最快,持续24—36
小时,严重烧伤达48小时以上。 2. 表现:小面积的浅度烧伤,局部组织水 肿,对有效循环血量无明显影响;大面积 (II、III度烧伤面积成人在15%,小儿在5% 以上者)烧伤,常导致循环血量下降,纠 正不及时或不当可出现休克。 3. 较大面积烧伤,防治休克是此期的关键。
药、免疫增强疗法(输新鲜血浆等) 3、营养治疗:调理饮食(胃肠营养) 4、镇痛,安定剂 5、器官并发症的防治
(四)补液治疗(防治低血容量休克) 1、补液性质(胶:晶=1:1) (1)烧伤面积<50%(尤其Ⅲ面积小时)
可补足量的晶体溶液 (2)烧伤面积>50%
胶体补给以全血或血浆为主 (3)出现酸中毒或血红蛋白尿时
(二)小面积烧伤的治疗 1、清创:1%新洁尔灭消毒,水疱引流,保护创面 2、创面的处理 (2)暴露法:头面部烧伤可采用
目的:使创面迅速干燥
(2)包扎疗法:四肢、躯干烧伤可采用包扎法 (清创后→凡士林纱布或中药油纱布一层→外
加干纱布、棉垫→绷带环绕包扎) 要求: ①敷料面积足够大
②敷料具有良好的吸水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