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开封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开封

开封开封位于河南省中东部,处于豫东大平原的中心位置,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和我国八大古都之一,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河南省自贸区三个组成片区之一。
2016年,开封市全市总面积6266平方公里,总人口550万人,辖四县五区。
现状中心城区面积约120平方公里,人口120万人,目前已基本形成古城和新区联动发展的城市格局。
一、历史沿革开封是一座历史悠久、底蕴厚重的历史文化名城,迄今已有4100余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夏朝、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相继在此定都,素有“八朝古都”之称。
特别是北宋时期,开封孕育了上承汉唐、下启明清、影响深远的“宋文化”。
二、历史文化价值和地方特色开封古城集宋文化、都城文化、中原文化、黄河文化、宗教文化、近代文化为一体,是历史上著名的八朝都会、宋都皇城;是滨临黄河,中原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是水色半城、清秀旖旎的北方水城;是五教并举、民族融合的豫中明珠。
开封市历史文化价值的精髓可概括为“宋都皇城、宋韵水城”,其城市特色突出表现为:“城市格局悠久、文物遗存丰富、北方水城独特、古城风貌浓郁、古风民俗犹存”。
三、重要文物开封市域范围内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47处,其中国家级12处,省级22处,市级40处。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于2009年4月21日全面展开,现已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9项,它们是:朱仙镇木版年画、开封盘鼓、大相国寺梵乐、二夹弦、汴绣、汴京灯笼张、麒麟舞、石锁、杞人忧天传说。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4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18项。
五、历史文化街区及历史地段开封市规划历史文化街区3处,分别为书店街历史文化街区、马道街历史文化街区、双龙巷历史文化街区。
规划历史文化风貌区3处,分别为御街中山路历史文化风貌区、花井街历史文化风貌区、保定巷历史文化风貌区。
1、历史文化街区书店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东至三眼井街一线,西至黑墨胡同一线。
开封历史文化

开封城市介绍开封市,是位于河南省豫东大平原的地级市,历史上曾用名有"大梁"、"汴州"、"东京"、"汴京",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轴线从未变动的都城,城摞城遗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城市南北宽约92公里,东西长约126公里,总面积644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95平方公里。
开封是清明上河图的原创地,有"东京梦华"之美誉,市区分布着包公湖、龙亭湖、西北湖、铁塔湖、阳光湖等诸多湖泊,水域面积达145公顷,占老城区面积的四分之一,是著名的"北方水城",享有"一城宋韵半城水"的盛誉。
开封古称东京位于河南省东部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和我国八大古都之一。
全市总面积626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63.4千公顷市区面积546平方公里辖尉氏县、兰考县、杞县、通许县、开封县五县和鼓楼区、龙亭区、禹王台区、顺河回族区、开封新区金明区五区。
开封是中原地区黄河沿线重要的旅游城市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使开封享有七朝都会、文化名城、大宋故都、菊城之盛名。
开封拥有众多旅游景点创造和打破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纪录、中国纪录获得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在历史上开封凭借河湖纵横、灌溉发达、气候温和、交通便利的有利条件是中国最早开发的地区其城垣宏大文化灿烂古人曾有"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的诗句。
特别是北宋时期开封作为都城东京是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科技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
其建设规划思想独特宏大的城垣分外城、内城、皇城三重城郭三条护城河。
城内交通水陆兼容畅通无阻。
在布局上、打破了封闭性的坊里制代之以商住开放的街道形式实行坊市合一扩大市民阶层使其人口达到150余万。
2 地理位置开封市位于黄河中下游平原东部地处河南省中东部东经113°52′15"-115°15′42"北纬34°11′45"-35°01′20"东与商丘市相连距黄海500公里西与省会郑州毗邻南接许昌市和周口市北依黄河与新乡市隔河相望。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第四讲开封

大相国寺
总结词
佛教圣地,文化传承
详细描述
大相国寺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庙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寺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像,是佛教信徒的朝圣 地。大相国寺不仅是佛教文化的传承之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公祠
总结词
纪念包公,弘扬廉政
详细描述
包公祠是为纪念中国古代著名清官包拯而建的专祠,建于清朝。包公祠内陈列着包公的生平事迹和相 关文物,是弘扬廉政文化、传承包公精神的重要场所。游客可以在这里深入了解包公的清廉形象和历 史地位。
03
开封的美食与特产
开封灌汤包
总结词
开封灌汤包是开封的特色小吃,以其皮 薄馅嫩、汤汁丰富而著名。
VS
详细描述
开封灌汤包是一道历史悠久的地方美食, 其制作工艺精细,选用优质面粉和新鲜猪 肉,配以多种调料和鲜汤,经过多道工序 制作而成。灌汤包的皮薄如纸,馅料鲜嫩 多汁,汤汁丰富,味道鲜美。在开封,有 许多著名的灌汤包店家,吸引了大量游客 前来品尝。
麻辣花生是开封的特色小吃之一,以其麻辣 香脆、口感独特而著名。
详细描述
麻辣花生是一道色香味俱佳的小吃,选用优 质花生米,经过炸制、调味等工序制作而成 。其色泽鲜红,口感麻辣香脆,既有花椒和 辣椒的麻辣味,又有花生的香脆口感。在开 封,麻辣花生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小吃,常
常作为下酒菜或零食食用。
桶子鸡
民俗文化
开封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 如庙会、灯会、社火等, 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 式和文化传统。
开封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开封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 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之 一。
开封的文化遗产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 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开封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 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基 地之一。
开封文化

开封是河南省省辖市,中国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古称汴梁、汴京、东京,简称汴,七朝古都,迄今已有2700余年的历史。
开封之名源于春秋时期,因郑国庄公选此地修筑储粮仓城,取“启拓封疆”之意,定名“启封”。
汉代景帝时(公元前156年),为避汉景帝刘启之讳,将启封更名为开封。
自公元前364年至公元1233年,先后有战国时期的魏,五代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七个王朝在此建都,历经千年梦华。
北宋时期,开封(史称东京)为宋朝国都长达168年,历经九代帝王。
东京城周阔30余公里,由外城、内城、皇城三座城池组成,人口达到150余万,是一座气势雄伟,规模宏大,富丽辉煌的都城。
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繁华的世界大都会,而显赫于世。
北宋画家张择端绘制的巨幅画卷《清明上河图》,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东京开封城的繁华景象。
北宋也是继唐代以后科技、文化、艺术发展的又一鼎盛时期,创造了一代灿烂辉煌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宋文化。
清正廉明的包公,满门忠烈的杨家将,图强变法的王安石,民族英雄岳飞等历史名人,都曾在开封留下光辉的足迹,他们的丰功伟绩,作为民族文化,至今仍在海内外广为传犹太人定居地开封还是中国最早有犹太人定居的城市。
北宋时,一批犹太移民经天竺(印度)迁徙到当时繁华宋都东京,宋皇帝御旨:“归我仲夏,遵守祖风,留遗汴梁”。
古代开封犹太人同汉、回民族保持着和睦的关系,按照本民族习俗繁衍生息,安居乐业,绵延700余年。
由于历史、文化和自然等因素,开封犹太人逐渐与当地民族融合,留下了一段独特令人回味悠长的历史。
人类活动较早地远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封一带就有人类活动。
夏朝(前21世纪至前16世纪),夏第七世帝杼迁都于老丘(今开封市东约22公里),至第十二世胤,历经六世约157年。
春秋时期,前743年至前701年,郑庄公在开封城南朱仙镇古城村筑“启封”城。
战国时期,公元前364年,魏惠王从山西安邑迁都今开封市所在地,时称大梁。
八朝古都——开封

八朝古都—开封秦为胜开封,古称老丘、大梁、陈留、东京、汴京、汴梁等,简称汴,是河南省地级市,中国六大古都之一、八朝古都,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处中原腹地、河南省东部、黄河下游南岸之滨,西与省会郑州市毗邻,东与商丘市相连,南接许昌市和周口市,北隔黄河与新乡市相望,为河南省新兴副中心城市,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核心发展区城市,处陇海—兰新工业地带。
开封市地处河南省东部,位于黄河下游南岸,华北平原腹地,位于东经113°52′15"—115°15′42",北纬34°11′45"—35°01′20"之间,东与商丘市相连,距黄海500公里,西与省会郑州市毗邻,南接许昌市和周口市,北依黄河,与新乡市隔黄河相望。
全市总面积6247平方公里,其中开封市区面积1849平方公里。
南北宽约92公里,东西长约126公里。
开封地处中原腹地华北大平原上,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多为粘土、壤土和沙土,适宜农作物种植,是河南省重要的农产品主产区,主要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瓜果及落叶乔木等,是全国著名的小麦、玉米、花生、大蒜、西瓜及泡桐生产和出口基地。
开封居黄河下游,因黄河泥沙淤积使河床不断抬高,形成了河高于城的“地上悬河”。
开封地下则因历次黄河水患使开封数座古城池深深埋于地面之下3米至12米处,上下叠压着6座城池,其中包括3座都城、2座省城及1座州城,构成了城摞城的奇特景观。
开封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一般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
多年平均气温为14.52℃,多年平均无霜期为221天,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27.5毫米,降水多集中在夏季的7、8月份。
开封境内河流众多,分属黄河和淮河两大水系。
黄河大堤以北地区为黄河水系,流域面积281平方公里;黄河大堤以南地区属淮河水系,主要河流有惠济河、马家河、黄汴河、贾鲁河、涡河等,流域面积5985平方公里。
开封人文地理现象的例子

开封人文地理现象的例子开封,是河南省省会,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人文地理现象,使得这座城市独具魅力。
下面将列举一些开封的人文地理现象。
1. 历史古迹丰富:开封作为中国七大古都之一,拥有众多历史古迹,如以清明上河图闻名的开封城墙、古老的大相国寺、北宋时期的龙亭、中国古代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嵩山等。
这些古迹见证了开封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2. 汴京大运河:开封位于汴京大运河的中段,这条运河贯穿了中国北方的多个省市,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
大运河连接了长江和黄河,交通便利,对开封的经济和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
3. 众多文化名人:开封是中国文化名人的摇篮,有许多著名的文化名人出生或活动在这里。
例如,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曾在开封担任过官职,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词作品;明代文学家杨慎修也是开封人,他的作品《临川四梦》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4. 开封菜:开封菜是中国传统的地方菜系之一,以其独特的口味和烹饪方法而闻名。
开封菜以色香味俱佳,讲究刀工和火候,深受人们喜爱。
5. 中国元宵节的发源地:开封是中国元宵节的发源地之一,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开封都会举办盛大的元宵节庆祝活动。
人们会在这一天赏灯、吃元宵,共度这个传统的节日。
6. 十八学士墓:开封的十八学士是指北宋时期的一批文化名人,他们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学士的墓葬位于开封市内的西南郊,成为了一处重要的历史遗址。
7. 开封纸扎:开封纸扎是开封的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造型而闻名。
纸扎制作技艺代代相传,成为了开封的一张文化名片。
8. 开封府风情区:开封府风情区是开封市的一个历史文化保护区,以其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和独特的文化风情吸引了大量游客。
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开封古城的历史韵味和独特魅力。
9. 开封中医药文化:开封是中国中医药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悠久的中医药文化。
开封的中医药文化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认可和传承,吸引了许多中医爱好者和学者前来交流学习。
开封自助游-------解读七朝都会—开封

开封自助游-------解读七朝都会—开封开封市位于河南省东部,是我国的七大古都之一,有“七朝都会”之称,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开封历史悠久,早在北宋时期这里就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之一,素有“国际都会”之称。
开封的各个朝代的更迭交替给开封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开封的仿古建筑群风格鲜明多样,宋、元、明、清、民初各个时期特色齐备,除原有的龙亭、铁塔、相国寺等古迹外,新建的宋都御街古朴典雅,再现了北宋京城的风貌。
开封是有名的书画之乡、戏曲之乡,历史上曾产生过“苏、黄、米、蔡”四大书法派系,又是豫剧祥符调和河南坠子的发源地,到开封游古迹之余,您不妨去当地的书画院或小剧场走走,兴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开封,就是这么一个地方,感兴趣的自助游游客,可以一览它的芳容。
这里不的不说的是清明上河园,去开封自助游,必游。
清明上河园:这座以《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再现文化遗产的园林,占地34万平方米,除了游人外,景区内的人员皆身穿宋朝服饰,语言举止间也颇着宋代风采。
1000多个演员从早上9:00一直到晚上22:00,在不同地段表演不同的宋代京都风情和民间故事。
汴绣、官瓷、木版年画、茶道、各式小吃、宋代纺织现制现卖,曲艺、杂耍、木偶、皮影、斗鸡、斗狗、水上百嬉、神课算命、博彩等日常生活入目俱是,文包武扬、梁山好汉、七侠五义等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都在这里逆着时光上演,行走其中,仿似时光倒流入宋代。
晚间的大型歌舞最是不能错过,尽得宋代的音乐、舞蹈、服饰等艺术风采之精髓,让人陶醉其中。
图片8“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一朝步入园中,仿似梦回千年。
清明上河园,果然名不虚传。
图片7划小船,绕石径,过曲桥,穿街市,登楼阁,听曲艺,看皮影,斗斗鸡、不经意中让你梦回宋朝,依稀跨越历史的长河。
图片6放眼望去,但见,汴河蜿蜒映城,楼宇鳞次栉比。
城外区小桥流水,杨柳拂面;城内区烟雨楼台,繁华浓艳。
酒肆茶楼、农家小院、地摊卖艺、当铺商城,俱是人头涌涌,或经商或卖艺或歌舞或饮酒,好一片繁华景致!清明上河园街景,再现北宋都城东京的盛世繁华景象和市井的百态。
开封简介.doc

开封概况开封,简称汴,现为河南省地级市,是我国七大古都和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位于中国版图的中部,地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摇篮的黄河之滨,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古城。
在中国的历史上,开封曾被称为大梁、汴梁、东京、汴京等。
自建城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
战国时期的魏国,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和金七个王朝曾先后建国都于开封,故称“七朝都会”。
开封与中国的西安、洛阳、北京、南京、杭州、安阳并称七大古都,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开封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和,物产丰富,交通便利,文化教育发达,科技进步,经济繁荣,是中原地区的重要旅游城市和对外开放城市。
地理位置开封界于东经113°51′51〃—115°15′42〃,北纬34°11′43〃—35°11′43〃。
位于河南省中部偏东,是黄河冲积扇平原的尖端。
东临商丘地区,西连省会郑州市,南接许昌市、周口地区,北靠黄河,与中原油田隔河相望。
总面积644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62平方公里。
南北宽约92公里,东西长约126公里。
东距亚欧大陆桥东端的港口城市连云港500公里,西距省会郑州72公里,在中国版图上处于豫东大平原的中心部位。
“开封”的由来开封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
地处中原腹地、黄河之滨的开封,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迄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
春秋时期,郑庄公在此修筑储粮仓城,定名为“启封”,取“启拓封疆”之义,后避汉景帝刘启之讳改名为开封。
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均定都于此,素有“七朝都会”之称。
尤其是北宋时期,从陈桥兵变到南宋偏安,历经九帝168年,“人口逾百万,货物集南北”,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国际性的大都会,有着“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汴京富丽天下无”的美誉。
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生动地描绘了古都开封当时的繁华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