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半球高低气压中心和气候影响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必修1精品学案13:2.2.2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高中地理必修1精品学案13:2.2.2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课时2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学习目标1.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识记北半球大陆上的气压中心。

2.理解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重点)3.理解季风的形成、分布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难点)自主预习一、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1.成因:海陆相间分布,差异大。

2.形成和分布3.影响中国的高、低气压中心1.影响机理:大气环流把和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使高低纬度间、海陆间的和得到交换,从而影响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

2.案例、大气环流、海陆分布、、洋流等。

[自主诊断]1.北半球的气压带都成块状气压分布。

( )2.南北半球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程度相同。

( )3.冬季亚欧大陆上形成高压中心,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

( )4.夏季对我国天气影响最大的是印度低压。

( )5.季风气候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

( )6.影响地中海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海陆分布。

( )合作探究探究点2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与季风环流夏威夷高压是活跃在太平洋的高压中心,中心位于夏威夷群岛附近。

在不同季节其中心所在的纬度位置会发生变化。

夏季高压中心气压值高,控制范围大,中心附近约位于37°N 附近。

同时其高压脊控制范围还向西扩大,我国东部沿海受其影响,气旋活动频繁。

冬季气压中心气压值低,控制范围小,中心附近约位于30°N附近。

『思考交流』1.夏威夷高压是如何形成的?它对我国的气候有何影响?2.夏威夷高压中心为什么会发生季节移动?3.冬季我国东部为何盛行西北季风?它对我国的气候有何影响?[归纳总结]1.北半球冬、夏季气压活动中心的形成与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气压带有重大影响,会影响到海陆气压的分布,从而破坏气压带的带状分布。

尤其是北半球的陆地比重相对较大,对气压带的影响更为明显。

(1)北半球7月份的气压中心北半球7月份,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所切断,特别是亚洲大陆夏季增温强烈,亚洲热低压(又叫印度低压)最为突出,这就使副热带高压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上的夏威夷高压和北大西洋上的亚速尔高压。

2.2.3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2.2.3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和风带是气候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一个地方气候的 形成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太阳辐射
大气环流
海陆分布
地形
洋流
其它
极地高气压带
90° 80°
冰原气候 全年少雨 苔原气候 全年少雨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夏季多雨
极地东风带 70° 副极地低气压带 60° 盛行西风带
冬季
西北风 寒冷、干燥
夏季
东南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炎热、湿润
冬季
东北风 温暖、干燥
夏季
西南风 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炎热、湿润
分布 中国东部季风区、朝鲜半岛、 中南半岛、印度半岛、菲律宾、中国云南南

日本和俄罗斯太平洋沿岸
部和海南岛
跟踪训练
读“世界部分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完成1~3题。
降水缓解酷热。 而西南季风的 形成与气压中 心密切相关。
上的阿留申低压和北大西洋上的冰
岛低压。
答案
探究点一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每年4~6月为印度的热季,此时的印度大 部分地区都已经热到了极点,最高气温甚 至能突破48 ℃,只能靠西南季风带来的
降水缓解酷热。 而西南季风的 形成与气压中 心密切相关。
冬季大气活动中心与冬季风
----副极地低气压带断裂成单个的高低气压中心 一月
冰岛 低压
阿留申 低压

西
副 极
亚洲高压 地 低 气
压 带
60N


亚欧大陆


30°N
夏季大气活动中心与夏季风
----副热带高气压带断裂成单个的高低气压中心 60N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随堂强化1.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海洋与陆地上气压中心会发生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冬季我国大陆上常受高气压控制B.冬季我国大陆常受低气压的控制C.夏季我国大陆受低压控制,晴热少雨D.夏季我国大陆常受高气压的控制读全球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完成2~3题。

2.图中的“丙气压带”是指()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极地高气压带D.副极地低气压带3.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受丙气压带影响,撒哈拉沙漠炎热少雨B.受甲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地区夏季多雨C.受乙风带影响,西欧地区全年温和湿润D.受丙气压带和乙风带交替控制,新西兰形成地中海气候读下图,图中圆柱为气压柱。

据此回答4~5题。

4.关于a、b两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图表示冬季、高气压B.b图表示冬季、低气压C.a图表示夏季、低气压D.b图表示夏季、高气压5.a图中气压柱切断的气压带是()A.极地高气压带B.副极地低气压带C.赤道低气压带D.副热带高气压带6.读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回答问题。

(1)该图表示的月份是________月。

图中A处的气压中心名称是________,该地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2)图中B处盛行____________季风,C处盛行________________季风。

(3)形成东亚季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形成南亚季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最为典型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下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下图是“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a处的盛行风向是()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2.图中b处的气候特征是()A.炎热干燥B.高温多雨C.温和干燥D.温和湿润下图是世界某著名山脉一侧的气候资料图。

气压带与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与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与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五)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1.成因: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陆增温和冷却的速度快于海洋。

2.表现:思考:1)、夏威夷高压、阿留申低压、亚速尔高压、冰岛低压、亚洲高压、亚洲低压按成因分,分别属于什么原因形成的?2)、为什么南半球等压线比较平直? 3.季风的形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共同导致了季风的形成。

(1)东亚季风是 造成的;夏季吹 风,冬季吹 风。

(2)南亚冬季风吹 风,是 形成的。

夏季的 是来源于印度洋上北移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而成的,【例14】例5.读下图,回答:(1)此图表示北半球 季气压状况。

(2)写出AB 处风的名称:A B (3)季风形成有两个原因,A 处季风形成主要是因为 ,B 处季风形成还因为探究点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与季风环流1.1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简图此时东亚、南亚季风均是因而形成;澳大利亚西北部季风则是北半球东北季风南移越过赤道向偏而形成。

2.7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简图该季节南亚的西南季风是因南半球北移越过赤道向偏而形成;东亚地区受差异影响明显;澳大利亚西北部受影响。

核心点一风带和气压带的成因及分布规律由于高低纬度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形成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

如下图所示:气压带和风带的气流状况如下表所示:核心点二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1.气压中心的成因及分布由于地表并非均匀,北半球在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的影响下,使呈带状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成一个个高、低压中心。

2.季风环流的形成运用简图,结合海陆热力性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以及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可得出季风环流形成的原因及过程,具体分析如下所示:方法技巧(1)南半球由于海洋占绝对的优势,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如北半球显著,因而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2)风带和气压带的季节移动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主要原因,(3)东亚是世界上季风环流最显著的地区,这是由于这里有世界最大的洋——太平洋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为显著。

第二章 第二节 第二课时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第二章 第二节 第二课时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3) 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此时被切断的气压带和亚欧
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分别为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副热带高气压带 D.副极地低气压带 亚洲高压 亚洲高压 亚洲低压 亚洲低压
(
)
[解析]
第(1)题,根据海陆轮廓判断,A位于中国东
部,1月盛行西北季风。第(2)题,B地为南亚季风区,夏 季西南风来自热带印度洋地区,高温湿润;夏季风是气 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势力强盛;夏季风来得早、退
2.北半球冬、夏季的气压中心是如何形成的?
提示:可简单总结为:陆高切低,陆低切高。
①冬季,亚欧大陆上的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亚洲高 压)切断了随太阳直射点南移而来的副极地低气压带,使 副极地低气压带的残余部分退到海洋上,在太平洋上的叫 阿留申低压。
②夏季,亚欧大陆上的印度低压(亚洲低压)切断了随
太阳直射点北移而来的副热带高气压带,使副热带高气压 带的残余部分退到海洋上,在太平洋上的叫北太平洋高压 (夏威夷高压),在大西洋上的叫亚速尔高压。
(
)
[解析]
本题考查气候的影响因素,侧重考查学生调
动并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第(1)题,三地
纬度都在北纬30°~40°之间,冬季时受南移的盛行西
风影响,降水较多。第(2)题,耶路撒冷在地中海沿岸,
海拔较低,冬季气温较高;喀布尔地处山区,海拔高,
故冬季气温较低。
[答案] (1)A (2)B
(2)图中亚洲东部C点的风向是
A.东南风 C.东北风 B.西北风 D.西南风
(
)
(3) 当图示的气压中心强盛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印度半岛盛行西南季风 B.冰岛受到低压中心控制 C.密西西比河正处于丰水期 D.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演示课件)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演示课件)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极地气候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一、气候基本要素 1、气温 2、降水
二、气候影响因素
太阳辐射 (最基本)
大气环流 下垫面
三圈环流 季风环流
人类活动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寒带 温带 亚热带 热带
1、太阳辐射纬度差异 热量带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三圈环流
2、大气环流
季风环流
气压带和风带 输送 热量和
冰岛低压
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阿留申低压
600附近原为副极地低压带,冬季因陆地气温低,空气收缩 下沉,陆地表面形成高气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使低压保 留在海洋上。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副极地低压
低压副热带高高压压
赤道低压 副热带高压 副极地低压
夏季:大陆增温快于海洋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冬/夏季风
水汽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2、大气环流 三圈环流
季风环流
气压带和风带 输送 热量和
冬/夏季风
水汽
大陆
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和成因
寒带冰原气候
冰原气候 寒带苔原气候
亚速尔高压
亚洲低压
夏威夷高压
(印度低压)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1、成因 地表不均,海陆相间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北半球气压带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冰岛
低压大 西

副蒙古极--西地伯利低亚高气压 太压 阿低带留压6申0N

(完整版)气压带和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完整版)气压带和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10---5月:东北风 5---10月:西南风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 西南
四、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候:一个地区内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或统计状态 气候要素:气温、降水
低压——气流上升——多雨: 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
C.东南风 D.西南风
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
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甲点位于30°N附近 B、乙点位于30°N
C、①是冷性气流
D、②盛行西南风
小结:
1、假设一个条件: 单圈环流 地表均一、不考虑地球自转和公转
2、假设二个条件:三圈环流 地表均一、考虑自转、不考虑公转(直射赤道)
3、假设三个条件: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地表均一、考虑地球自转和公转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讲 气压带、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三、季风环流 四、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五、气候类型的判读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
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运动是有规律的,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通称为大气环流,它反映了大气运动长时期的平均 状态。
1月份,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冷高压所切断, 只保留在海洋上,而亚洲高压(又称蒙古高压、西伯利亚高 压)尤为强烈,控制范围最广。
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
冰岛低压
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七月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60N


亚速西尔
高压

2.2.2北半球高低压中心

2.2.2北半球高低压中心
亚速尔高压
亚洲低压 (印度低压)
夏威夷高压
1、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 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冰岛 低压 副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极 地 低 气 压 阿留申 60N 带低压
大 西

亚 欧 大 陆
平 洋
30°N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 月
1、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 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1.冬季和夏季我国东部沿海大部分地区 的风向是:( D ) A 东北风和东南风 B 东北风和西南风 C 西北风和西南风 D 西北风和东南风 2. 关于我国的季风气候区,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C )
A 季风区内的风向一年中呈规律性的变化
B 我国季风区跨越了亚热带和温带
C 我国全部地区都属于季风气候区 D 在季风区内,夏天降水较多,冬天降水较少
季风环流2.swf
成因
源地 海陆 热力 性质 差异
冬季风
夏季风
性质
风向 性质 源地 风向
分布 地区
东亚 季风
我国东 蒙 古— 西北 寒冷 太平 东南 温暖 部、朝 西伯 风 干燥 洋 风 湿润 鲜半岛、 日本 利亚
印度 半岛、 中南 半岛、 我国 西南
海陆热 力性质 南亚 差 异 和 亚洲 东北 温暖 印度 西南 温暖 季风 气 压 带 、内陆 风 干燥 洋 风 湿润 风带的 季节性 移动
气 压 分 布
北 半 球
-
海陆热 力性质 差异大
-
气压 带断 列成 (块 状) 高低 气压 中心
副高被 7 大陆热 月 低压切 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东部、朝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鲜半岛、日本 地区景观
思考:以上两地纬度相近,为什么自 然景观差异巨大?
由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盛行季风 环流,因此,夏季从太平洋带来的暖湿 气流使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丰沛,形成了 森林、草原景观,农业生产也生机勃勃。 而纬度位置大致相同的非洲撒哈拉 地区,常年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降水 稀少,形成沙漠景观。

该地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全年高温, 分明显的干季与湿季。
高温多雨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2、最低月均温在0°C 以上,则为 亚热带的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另有:温带海洋性气候
3、最低月均温低于0°C的为温带 或寒带的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以“水”定“型”
从降水来看,可以将世界气候类型 归纳为以下四种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注意的问题
• 对比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草原气候的不同
不同点:
C
热带草原气候最 高月降水不超过4 00mm,热带季风气 候最高月降水400 mm以上。
2 说说下列类型图是什么气候?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3 说说下列类型图是什么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年雨型 夏雨型 冬雨型
少雨型
年雨型:全年降水较均匀如:热 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夏雨型: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如: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冬雨型: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 如:地中海式气候 少雨型:全年降水都较少 如: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1 说说下列类型图是什么气候?
季风环流(夏季风)
东南季风 西南季风
亚洲低压
(印度低压)
特征:
高温多雨 东南信风
夏威夷高压
7 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对比:
风向 冬 性质 季 成因 风向 夏 性质 季 成因
主要分 布地区
东 亚 季 风 南 亚 季 风 西北季风 东北季风 干冷 干暖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东南季风 西南季风 暖湿 湿热 海陆热力性质 气压带、风带位置 差异 的季节移动
训练展示
内容 展示 1组 点评 点评评价量规
1、有没有找出关键词, 关键词是否正确(1分) 2、是否能根据关键词联 系课本知识或者联系材 料图表(1~2分) 3、语言是否简洁流畅, 讲解是否简单易懂 (1~2分)
1、2、3 4、5、6
7(1)(2)
点评: (2)
2组
4组
3组
5组
6组
8组
7(3)(4) 7组
2.2 第二课时 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 对气候的影响
请结合课本“大陆空气柱图”,思考回答 活动 1 “活动”。
冬 季
夏 季
1、(1)冬季大陆会形成高压 原因:冬季大陆气温低,空气冷重而下沉。
(2)夏季大陆会形成低压 原因:夏季大陆气温高,空气暖轻而上升。
活动 2
副极 高地 低 气 压 带 副 低热 带 高 气 压 带
夏季
大气环流
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60º
冬季
E
伦敦
西风带
E
D
夏:温和多雨 冬:温和多雨
▲终年受盛行
40º
西风带控制
副热带高压带
30º
D
罗马
信风带
夏:炎热干燥 冬:温和多雨 20º ▲副热带高气 压带与盛行西 风带交替控制
10º
A
刚果盆地
赤道低压带
A

高温多雨 高温多雨 ▲终年受赤道 低气压带控制
北半球冬季气压中心
冰岛低压
副 极 地 低 气 压 带 此处分布的应该是什么气压带?
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
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亚欧大陆形 成冷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使副极 地低气压只保留在海洋上。
季风环流(冬季风)
东北季风
西北季风
亚洲高压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特征:
寒冷干燥
阿留申低压
1 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⑴先点评对错;再题目中的关键词,根据关键词联系课本的知识或 者题目材料和图中的信息,最后进行联系拓展。 ⑵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思考、记好笔记、大胆质疑。
D
A
B
C
B
A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①② ①为热带雨林气候,其形成是由于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 制;②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其形成是由于全年受西风带控制。
二、气候类型的形成与分布模式图
先确定南北半球
最高气温月出现在7月或8月 (或最低气温月出现在1月或2月) 是在北半球。 最高气温月出现在1月或2月 (或最低气温月出现在7月或8月) 是在南半球。
以“温”定“带”
依据最低月均温确定该种气候类型所在温度带
1、最低月均温在15°C以上,则为热带的 气候类型。
2.分别处于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 压带上; 图中的气压带被高低压中心切断,呈块 状分布; 这说明海陆热力差异对气压带分布有重 大影响。
北半球夏季气压中心
印度低压
亚速尔高压
夏威夷高压
副此处分布的应该是什么气压带? 热 带 高 气 压 带
夏季,大陆增温比海洋快,亚欧大陆形成 热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使副热带高气 压只保留在海洋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