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三首》教学片段实录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三首》。

第一单元通过以动物与植物为素材的文章,让学生感受多彩春天。

在研究中,重点要求学生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

这是本单元的价值取向。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古诗三首》以分别是XXX的《绝句》,XXX的《惠崇春江晚景》,曾几的《三衢道中》,这三首诗向我们展示了诗人眼中的春天。

《绝句》是一组五言绝句,就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

这首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XXX,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

第二句诗人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浓郁的芳香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

在明丽阔远的图景之上,三、四两句转向具体而生动的初春景物描绘。

《惠崇春江晚景》成功地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XXX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

《三衢道中》是南宋诗人曾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首句写出行时间,次句写出行路线,第三句写绿阴那美好的景象仍然不减登山时的浓郁,第四句写黄莺声,路边绿林中又增添了几声悦耳的黄莺的鸣叫声,为三衢山的道中增添了无穷的生机和意趣。

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

(二)教学目标1.认识“鸳、鸯”等6个生字;会写“融、燕”等12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

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

4.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三首诗分別写了怎样的景象。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识字、写字;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2.难点: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二、说教法与学法。

三年级学生思惟活跃,求知欲望强,乐于表达,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有限,对古诗文中描画的景象,仅凭想象难以深刻感受,需要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去欣赏那不同寻常的美。

2019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备课教案

2019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备课教案

内容 分析
课时 安排
教学重点
能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学 习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感受诗人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教学难点 第
能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学
习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感受诗人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3 课时
教具 班班通、录音机、磁带 学具
绝句 唐 杜甫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河豚”是画中的事物吗?(河豚不是画中的事物)。你能结合课文和
图画进行联想吗?(指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
② 在师生共研中让学生知道这首诗诗人由江边——江中——江
岸——想象,其中第 1—3 行是咏画的景物,描绘竹林、桃花、江水、
鸭、蒌蒿、芦芽这此景物突出了江南初春的美丽景色,第 4 行诗由画
面景物跳出画面,展开了极为丰富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内容 分析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能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学 习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感受诗人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能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学 习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感受诗人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课时安 排
第 1 课时
教具 学具
班班通

桃花
鸭子
书 设
画中 蒌蒿
教后 反思
科 目:三年级学校
授课 时间
主备教师
集体备课成员
三年级组全体语文教师
审稿人
教学 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感受诗人对画面生 动的描述和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3.借助此诗的学习,初步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堂实录 《9 古诗三首》课堂实录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堂实录 《9 古诗三首》课堂实录

《古诗三首》课堂实录《元日》课堂实录◆想象画面,吟诵诗句懂习俗。

(教学重点)师:同学们,通过读诗,你能发现几百年前的古人是怎么过春节的吗生:古人在过春节时会放爆竹。

(师板书:燃爆竹)第一句就说:爆竹声中一岁除。

师:放爆竹了,新的一年到来了,我们又长了一岁。

孩子们会怎么样呢想象一下,用上“有的……有的……”说说当时的场景。

生1:放爆竹了,孩子们有的躲得远远的,有的捂住耳朵,还有的胆子大的专门负责燃放爆竹的,可开心了!师:爆竹声伴着孩子们的欢笑声响彻云霄,让我们用朗读来感受这种欢快吧!(学生有感情地齐读第一句诗。

)生2:我从第二句中知道,人们在春节还会喝屠苏酒。

(师板书:饮屠苏)师:你知道为什么要喝屠苏酒吗屠苏酒,是用屠苏草泡的酒,一般在元日饮用,据说可以祛除瘟疫。

当时,在正月初一时,家家按照先幼后长的次序饮屠苏酒。

师:想象我们一起喝了一杯屠苏酒,喝完这屠苏酒你有什么感觉生3:我喝了屠苏酒,感觉由内而外有一股暖暖的感觉。

师:看来这春风把温暖送到了屠苏酒中,喝了屠苏酒,我们感到暖洋洋的春天已经来了,春风借着屠苏酒把温暖送到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带着这种感觉读读这句诗。

(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句诗)生4:过春节时,人们都得贴春联。

古代人挂桃木做的桃符,用来求福避祸。

慢慢地,挂桃符演变成贴春联了。

(师板书:换桃符)师:燃爆竹、饮屠苏、换桃符,三个典型的春节习俗,寥寥数语,作者就为我们勾画出古人过春节时的喜庆场景。

时至今日,每当辞旧迎新之时,人们总会吟诵起王安石的《元日》,让我们再一次诵读这首诗吧!(生有感情地朗读《元日》)赏析:教儿童阅读古诗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培养儿童做一个有根的中国人。

《清明》课堂实录一、激趣导入,介绍节俗文化师: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

这个视频里的老师和小朋友们也在读诗,让我们来一边听,一边想一想,视频里的老师和小朋友诵读古诗跟我们诵读古诗有什么不同?(播放吟诵视频《橘颂》)师:我看小朋友们听得特别入神,那么在今天上课之前,让我们再来听一首歌曲,这首歌曲是我们大家熟悉的。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教案(读中感悟)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教案(读中感悟)

《古诗三首》教案(读中感悟)【教材分析】本课包括三首古诗:《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

《绝句》是杜甫的一首五言绝句,意境明丽悠远,格调清新。

全诗对仗工整,但又自然流畅,毫不雕琢;描摹景物清丽工致,浑然无迹,是杜集中别具风格的篇章。

《惠崇春江晚景》是苏轼的一首题画诗。

诗的前三句咏画面景物,最后一句是由画面景物引起的联想。

整首诗又如同诗人即景言情,当下所得,意象妙会而自然。

《三衢道中》是南宋诗人曾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首句写出行时间,次句写出行路线,第三句写绿阴那美好的景象仍然不减登山时的浓郁,第四句写黄莺声,路边绿林中又增添了几声悦耳的黄莺的鸣叫声,为三衢山的道中增添了无穷的生机和意趣。

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学习古诗有一定的基础,并知道一些学习古诗的方法,但在读诗节奏、情感渗透方面还需要指导。

由于是四行诗句,学生在课堂上较易完成背诵。

在教学本课时,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

【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融、燕、鸳”等生字,正确读写“鸳、鸯、惠”等生字。

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默写《绝句》。

3.感受诗文的意境,体会诗人对美景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能借助书中注释和资料来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通过想象再现诗句描写的画面,进入意境,共鸣情感。

【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走进春天,去欣赏春天的美丽景色。

(课件:几幅春天美景图,配上音乐,让学生感知春天的美好)2.过渡:欣赏完了春天的美景,我们一起学习一下有关春天的一首古诗,看看诗人们是如何通过使用手中的笔把美好的春景留住的吧。

(教师板书题目《绝句》,学生齐读。

)二、走进古诗,了解作者播放杜甫简介ppt,让学生了解作者生平。

请学生简单概括诗人生平。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被后人称为“诗圣”,代表作:“三吏”“三别”。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课堂实录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课堂实录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课堂实录
(注:以下为 AI 智能写作,非真实课堂实录)
三年级小学生们进入教室后,老师微笑着对他们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古诗三首》,请你们认真听讲。

”接着,老师拿起了黑板上的粉笔,开始向他们讲解古诗的韵脚和词语,让孩子们体会其中的美妙之处。

老师快速地读出一首《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然后,她问道:“同学们,这首古诗用了什么样的韵脚呢?”孩子们纷纷举手表示自己知道,老
师依次询问他们的意见,并耐心指出他们的错误,直到所有人都弄清楚为止。

接着,老师让孩子们自己跟着课本上的反复阅读,带着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体会古诗中所蕴含的含义和韵味。

所有的学生经过反复的朗读,逐渐发现古诗中蕴含的哲理和深意。

紧接着,老师读出了另一首《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这首
古诗是宋朝的杜甫所写,讲述了与黄鹤楼相关的故事,令人感叹时光荏苒,不会等待任何人。

最后,老师朗读了《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这首诗让孩子们从中感受到生活
上的积极向上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一起欣赏其中所包含的美好情感。

随着古诗课堂的结束,同学们的脸上洋溢着兴奋和愉悦的表情,他们对学习和文化的热爱在这个美妙的教育环境中得到了充分的激发和释放。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课堂实录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课堂实录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课堂实录
一、师:如果你是小画家,你会在画中怎样表现“春风”?
生1:用线条直接画出来。

生2:画被风吹歪了的叶子。

生3:画孩子在放风筝。

二、师:春日、江山、春风、花草、泥、燕子、沙、鸳鸯,这些景物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呢?比如柔柔的春风。

王熙雯:老师我可以造一个句子吗?
师:可以。

王熙雯:我想说的是“可爱的燕子”,造句是“春天来了,可爱的燕子从南方飞来了,花儿向它点头,小草向它招手,大树爷爷张开双臂拥抱它。


师:真精彩的回答,这个句子用到了几种修辞手法?
生:两种,分别是拟人和排比。

三、师:苏轼诗唐宋八大家之一,谁了解唐宋八大家都有谁?
王浩阳:韩愈、柳宗元、曾巩、王安石、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

(三年级孩子能掌握唐宋八大家,不禁想点个赞!)
四、师:“竹外桃花三两枝”,试着按这样的格式再说两个句子?
生举手寥寥无几,思考状。

师:“竹外”就是“竹林外”的意思,表示地点......
生恍然大悟,举手者明显增多。

生1:窗外梨花千万朵。

生2:天上大雁三四群。

生3:田里禾苗千万颗。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第一次在我的教学生涯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
五、师:《绝句》和《惠崇春江晚景》有什么异同?
同——生1:都是写的春天。

生2:每首诗都写了两种动物。

异——生1:前者春天,后者初春。

生2:前者是杜甫亲眼所见,后者是苏轼看画所作。

生3:前者是作者用了视觉、嗅觉,后者作者用了视觉、想象。

(课堂的生成,格外有趣)。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优秀教案教案一:《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能背诵《古诗三首》这三首古诗。

2. 学会感受和欣赏古诗的美,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学生能背诵《古诗三首》这三首古诗。

2. 学生能理解古诗内容,体会古诗的韵味和美。

3. 学生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古诗。

教学准备:课件、录音机教学过程:一、热身导入(5分钟)1. 通过简单的语言游戏来调动学生的听力和语言感觉,例:传声球游戏,每个学生朗读一句诗句,通过传声球的方式进行。

二、导入新课(10分钟)1. 教师播放录音,让学生先听一遍《古诗三首》。

再请学生跟读一遍。

2.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诗的内容和自己的想象,猜猜这三首古诗可能讲的是什么。

三、展开新课(30分钟)1. 教师放上《登鹳雀楼》,并让学生逐句朗读,帮助学生理解诗的内容并感受其中的美。

2. 分组讨论《登鹳雀楼》中的关键词,进行个人思考,然后合作探讨并汇报。

3. 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汇报进行点评,让学生对古诗中的关键词有更深入的了解。

4. 教师放上《静夜思》,并让学生一起朗读,让学生感受其中的宁静和美。

5. 教师放上《七绝·长恨歌》,并让学生一起朗读,让学生感受其中的悲愤和豪情。

四、练习巩固(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朗读比赛,看哪个小组能够以最好的朗读效果朗读《古诗三首》。

2. 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效果给予评价,鼓励学生并指出不足之处。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本课学到的知识要点,并展示课件,让学生回顾所学。

2.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背诵和欣赏古诗。

六、课后作业(2分钟)1. 背诵《古诗三首》。

2. 欣赏和记忆一篇自己喜欢的古诗,下节课准备分享。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背诵多首古诗,并在课后可以进行朗诵比赛。

2. 鼓励学生自己创作古诗,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课堂实录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课堂实录

《绝句》课堂实录一、导入师:孩子们,当我们想到最亲爱的妈妈,我们不禁会想起古诗《游子吟》(学生有感情的背诵),想到滚滚奔流的长江,又会想到古诗《浪淘沙》(学生背诵)。

古诗是我国文学艺术的瑰宝,这节课让我们再次来感受吧!二、通读1、师:这是我国唐朝伟大诗人杜甫写的诗《绝句》。

与以往我们学习过的古诗诗题不同,绝句是诗歌的一种体裁,按照每句的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生:反复读,将诗读清爽、读流利,读出一定的节奏和韵律师生对读个别读齐读2 整体感受诗歌《绝句》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用一个词来形容读诗的感觉。

三、了解大意,感受春之美师:杜甫的诗中有画,读一读,结合课本插图,看看诗中画了什么?生:日、江山、春风、花草、泥、燕子、沙、鸳鸯师追问:分别来说一说,这些景物什么样?如(温暖、柔和、明亮)的阳光(柔柔、温暖、轻轻、轻柔)的春风(五颜六色、各色各样、火红、金黄、雪白)的花(嫩绿、绿油油、嫩嫩)的草这么美好的春色,诗中写到:迟日江山(),春风花草()师:诗中还有气味呢,谁闻到了?生:香读出来这春天的景色真是(美丽如画)。

吸引小动物们也出来了?学习三、四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生:读以上两句师:诗句中小燕子在做什么?为什么要飞来飞去?你是怎么知道的?读出来诗句中一对鸳鸯在做什么?为什么睡得这么香甜?读出来师:这一飞一睡,一动一静,让这个春天充满生机而又自然和谐。

读出来喜欢这春色吗?读全诗四、拓展师:杜甫也因为喜欢这春色,写了不少诗来赞美:1、略读两首诗:江畔独步寻花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赏析要点:读通,知道这首诗写了花多的特点,了解后两句的对仗写法,感受春天美好。

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赏析要点:读通,知道这首诗写了春雨,感受春雨润物无声的美好。

2、欣赏吟诵调《春晓》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第1课《古诗三首》教学片段实录
《绝句》教学片段实录
◆感受春之美。

(教学重点)
师:杜甫的诗中有画,读一读,结合课本插图,看看诗中画了什么。

生:迟日、江山、春风、花草、泥、燕子、沙、鸳鸯。

师:你能说一说这些景物什么样吗?
生1:温暖的阳光、柔和的阳光。

生2:温暖的春风、轻柔的春风。

生3:五颜六色的花、火红的花。

生4:绿油油的草、嫩嫩的草。

生5:活泼的燕子、可爱的鸳鸯。

生6:湿软的泥土、暖和的沙滩。

生7:秀丽的江山。

师:这么美好的景色,诗中写道——
生:迟日江山(丽)。

师:诗中有美景,还有气味呢,你闻到了吗?
生:香。

春风花草(香)。

师:美丽如画的春天景色,吸引小动物们也出来了,它
们都是谁?
生: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师:小燕子在做什么?
生:飞。

师:为什么要飞来飞去?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衔泥来筑巢。

春天,气温升高,大地解冻,泥土湿软,小燕子衔泥来垒窝。

师:鸳鸯在做什么?
生:睡觉。

师:看图,为什么睡得这么香甜?
生:春天阳光温暖,照耀着大地,沙滩也变得温暖起来,在暖暖的沙滩上,鸳鸯在休息,春风吹拂,像温柔的手抚摸着它们,鸳鸯静静地睡着了。

师:这一飞一睡,一动一静,让这个春天充满生机,又是那样的自然和谐。

你能读出自己的感受吗?
生读全诗。

赏析:结合“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进入学习,学生在诗中画中寻找景物,感受春天景物的美,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感受景物的形态,在头脑中绘成动态的图画,从色彩、味道、感受、动作等方面感受诗中所写的春天的美景。

感知春天的美不是单一的,是有色彩的,有生命的,有触觉的,有味道的。

学生调动多种感官感受春天的美好,进而产
生对春天、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