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测量习题

合集下载

地籍测量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地籍测量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地籍测量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籍测量中,用于确定土地界限的测量方法是什么?A. 地形测量B. 地籍测量C. 水准测量D. 重力测量2. 地籍图的比例尺通常是多少?A. 1:500B. 1:1000C. 1:2000D. 1:50003. 地籍测量中,用于表示土地权属的符号是什么?A. 红线B. 蓝线C. 绿线D. 黄线4. 土地登记的法律依据是什么?A. 土地法B. 城市规划法C. 建筑法D. 环境保护法5. 地籍测量中,用于确定土地面积的测量方法是什么?A. 面积测量B. 体积测量C. 长度测量D. 高度测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地籍测量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土地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7. 土地使用权的变更需要通过________进行登记。

8. 地籍图上,土地的界线通常用________表示。

9. 土地登记簿是记录土地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重要文件。

10. 地籍测量中,常用的测量工具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地籍测量的基本流程。

12. 解释地籍测量中土地登记簿的作用。

13. 描述地籍测量中土地面积的计算方法。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假设一块长方形土地的长为200米,宽为150米,请计算该土地的面积。

15. 假设一块三角形土地的底边长为300米,高为200米,请计算该土地的面积。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10分)16. 论述地籍测量在土地管理中的重要性。

地籍测量期末考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B2. B3. A4. A5. A二、填空题6. 位置、界限、面积7. 土地登记簿8. 红线9. 权属、界限、面积10. 测量杆、全站仪、GPS设备三、简答题11. 地籍测量的基本流程包括:确定测量范围、收集基础资料、实地测量、绘制地籍图、进行土地登记和更新地籍信息。

地籍测量学复习习题

地籍测量学复习习题

地籍测量学复习试题一、选择题1.地籍最初是为了而建立的一种有关土地的簿册.A 课税B 保护产权C 土地利用规划D 多用途2. 不能作为土地面积量算控制的方法是A 坐标法B 图幅理论面积C 沙维奇法D 求积仪法3.按土地的地貌特征分类,可将土地分为平原,丘陵,山地,高山地.这是属于下列那一种土地分类体系.A 土地自然分类体系B 土地评价分类体系C 土地利用分类体系D 土地使用分类体系4.同一级的类型要坚持同一的分类标准;同一种地类,只能在一个大类中出现,不能同时在两个大类中并存.这遵循了原则.A 统一性B 实用性C 科学性D 整体性5.下面属于最理想的计征方法的是.A 按土地面积征税B 按土地每年的总收获量征收C 按地价征收D 按土地每年的纯收益征收6.土地管理的基础是:A 地籍管理B 土地利用管理C 土地权属管理D 地籍调查7.进行数字地籍测量时必须画草图的测量模式是:A 数字化模式B 电子平板模式C 测记模式D 航片量测模式8.不是属于土地产权变更的是:A 土地使用权出让B 依法继承土地使用权C 土地使用权转让D 土地使用权出租9.建筑设计时,安插在上下两层之间的房屋叫做:A 假层B 夹层C 气屋D 暗搂10.土地权属的法律凭证是:A 土地证书B 宗地图C 土地合同D 宗地草图11.土地利用现状图上耕地,园地的最小图斑面积为:A 4mm2B 6mm2C 8mm2D 15mm2112.农民使用集体所有的土地,由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使用权.A 乡(镇)人民政府B 县级人民政府C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D 村委会13.分幅图的理论面积是指该幅图的A 图上面积B 改正后的图上面积C 实地面积D 改正后的实地面积14.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同初始地籍调查于测量之间不同的是:A 测量技术B 方法C 遵循的原则D 对象15.土地级别的数目,根据城镇的性质,规模及地域组合的复杂程度,一般规定大城市分:A 3~5级B 4~7级C 5~10级D 6~12级1..地籍调查的核心是()。

地籍测量学习题

地籍测量学习题

第一章1.地籍信息回答了土地及其附着物得哪六个基本问题?第一,“就是谁得”,具体指权属主与土地及其附着物之间得法律关系。

第二,“在哪里”,具体指土地及其附着物得空间位置。

第三,“有多少”,具体指对土地及其附着物得量得描述。

第四,“在什么时候”具体指土地及其附着物得权利与利用得发生、转移、消灭等事件得时间。

第五,“为什么”,具体指土地及其附着物得权利与利用得存在依据及其有关说明。

第六,“怎么样”,具体指土地及其附着物得权利与利用得发生、转移、消灭等事件得过程说明或依据。

2.地籍测量得含义与内容就是什么?地籍测量就是为获取与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得测绘工作。

其基本内容就是测定土地及其附着物得权属、位置、数量、质量与利用状况等。

地籍测量得具体内容(1) 地籍控制测量,测量地籍基本控制点与地籍图根控制点;(2) 界线测量,测定行政区划界线与土地权属界线得界址点坐标;(3) 地籍图测绘,测绘分幅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房产图、宗地图等;(4) 面积测算,测算地块与宗地得面积,进行面积得平差与统计;(5) 进行土地信息得动态监测,进行地籍变更测量,包括地籍图得修测、重测与地籍簿册得修编,以保证地籍成果资料得现势性与正确性;(6) 根据土地整理、开发与规划得要求,进行有关得地籍测量工作。

3、地籍要素包括哪些内容?1)各级行政境界 2)地籍区与地籍子区界 3)宗地界址点与界址线 4)地籍号注记5)宗地坐落 6)土地利用分类代码注记 7)土地权属主名称 8)土地等级4.地籍测量结束后应上交哪些材料?地籍调查测量工作结束后,应提交以下成果资料文字部分1)技术设计书2)土地确权规定3)检查报告4)工作总结5)技术总结6)土地利用分类统计分析报告7)验收报告地籍调查部分1)地籍调查土地登记审批表2)丈量原始记录3)宗地草图4)各类权源文件地籍测量部分(1)各等级控制网布点图、点之记、观测原始记录、平差计算资料及成果图(2)仪器检定资料(3)地籍索引图(4)地籍图、宗地图(5)空间数据表、属性数据表与综合数据表(6)界址点坐标册面积量算部分(1)面积量算表(2)以街道为单位宗地面积汇总表(3)城镇土地分类面积统计表(4)共用土地面积量算表【采用数字化作业时还应提交相应得磁盘等数据资料文件】5.简述地籍测量学测绘科学得区别与联系?地籍测量学就是以现代测绘科学技术为基础,立足于土地权利与土地利用得空间特征,以土地得管理、经济及其法律为支撑来研究土地信息得采集、处理与表达得工程技术科学测绘学属自然科学范畴得科学,就是为人们了解与改造自然服务得,它研究得对象就是地球表面,研究得主要内容就是确定地球得形状、大小与地球表面得形态,并将地表面得地形及其她信息测绘成图6.试论述地籍测量学得任务、研究得内容与对象?地籍测量学得主要任务就是确定地块得位置、面积,保持土地利用过程中所发生得地块得分割、合并、产权转移与利用类别变化得现势性与精确性。

地籍测量复习题目

地籍测量复习题目

一、名词解释1. 初始地籍2. 土地分等定级 3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4. 建筑占地面积5.界址点6. 组合宗7. 地籍图8. 变更地籍调查9、地籍调查和土地权属调查 10.地籍 11.地籍测量 1 2.宗地 13.土地权属14.土地税收 15.飞地 16..土地分割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按照地籍的发展阶段,可将地籍分为、产权地籍和。

2. 地籍管理的内容包括土地调查、、、、地籍档案管理。

3. 地籍五要素是指、、、、。

4.土地登记的基本程序是申报、、权属审核、、颁发证书。

5.土地统计调查方式按组织形式分为:和。

6.我国现行的土地证书的种类包括国有土地使用证、、和四种。

7.一般所说的土地调查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8. 地块是指一个连续的区域,并可辨认出的的土地空间区域。

9. 土地权属的确认方式主要有,,,。

10. 在城镇的主要区域,要求界址点的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要达到,限差为。

11. 我国现在主要测绘制作的有:城镇分幅地籍图、、、、土地所有权属图等。

12.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方法目前主要有三种,即、、。

13. 成套房屋的套内建筑面积由套内房屋的面积,面积,面积三部分组成。

14.地籍最初是为了而建立的一种有关土地的簿册,是土地的。

15. 地籍测量是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范围大小、质量等级和利用类型等基本状况信息的测绘工作。

16.我国现行的土地税收制度有农业税、和等。

17. 是土地管理的基础,是土地管理的核心。

18.图解法面积量算的常用方法有、等。

19.地籍平面控制测量的精度是以的精度和的精度为依据而制定的。

20.大地体坐标系的两个参考面是和。

21.测量界址点的方法主要有、交会法、和直角坐标法。

22.变更地籍测量的主要工作包括地籍测量的外业补调,修测和重测,的补测,面积的重新量算等。

23.地形图表达的内容为和。

24.我国的土地权属性质为和。

25.野外机助成图的编码方法主要有、和。

地籍测量试题

地籍测量试题

中期作业一、名词解释1. 地籍及其含义:2. 地籍测量:3. 土地权属调查:4. 地块、图斑、宗地:5.土地税:6.地籍图:二、选择题1.地籍最初是为( )而建立的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数量、质量、用途等状况的田赋清册和簿册。

A.产权B.征税C.登记D.法律2.土地权属调查的基本单位是( )。

A.地块B.地类C.宗地D.图斑3.地籍调查按时期和工作任务的不同,可划分为( )两大类。

A.城镇地籍调查和村庄地籍调查B.城镇地籍调查和农村地籍调查C.初始地籍调查和变更地籍调查D.土地权属调查和地籍调查4.变更地籍调查是指在完成初始地籍调查之后,为满足变更土地登记的要求,适应日常地籍管理的需要,保持地籍资料的( ),对宗地变化信息的调查。

A.现势性B.精确性C.完整性D.规范性5.按照《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和《全国土地分类(试行)》的要求,土地勘测定界工作中,应按()调查并标注地类。

A.一级地类B.二级地类C.三级地类D.实际需要6.共用宗地是指几个土地使用者共同使用一块地,并且相互之间界线( )的宗地。

A.容易划清B.难以划清C.可以划清但面积较小D.可以划清但面积较大7.地籍调查的核心是( )。

A.土地使用者法人身份调查B.土地使用者单位性质调查C.地籍测量D.权属调查8.单位使用的土地,由单位的( )出席指界。

A.房管人B.法人代表C.后勤管理人员D.技术管理人员9.违约缺席对调查结果如有异议,须在收到调查结果之日起,( )日内重新提出划界申请。

A.10 B.15 C.30 D.6010.( )是土地证书的附图。

A.地籍图B.房屋平面图C.宗地图D.宗地草图11.在土地征用或征收、土地出让或转让时,一般采用( )法计算宗地面积。

A.解析B.图解坐标C.求积仪D.方格网12.地籍测量坐标系最好选择国家统一的( )带平面直角坐标系,使其成为国家网的组成部分。

A.1.5°B.3°C.6°D.9°13.变更地籍测量一般不进行( )。

地籍测量复习题汇总

地籍测量复习题汇总

地籍测量复习题汇总一、选择题1. 土地管理的核心是(B)。

A.地籍调查 B.土地权属管理 C.土地利用管理 D.地籍管理2.重要城镇地籍图的比例尺为(B)A.1:10000 B.1:500 C.1:100 D.1:13.地籍控制测量分为地籍基本控制测量和(B)A.地籍高程控制测量 B.地籍图根控制测量C.地籍水准控制测量 D.地籍大地控制测量二、判断题(×)1.地籍测量与地形测量没什么区别。

解释:(1)地籍测量重点在权属要素(包括权属界线及与之有关地物要素),对于常规地形测量所要求的高程点、等高线、管线等地貌要素无强制要求。

地形测量除不表示权属界线、地籍编号等要素外,原则上对地表的所有地物、地貌均应予以表示,可以根据比例尺及用户要求对其取舍。

(2)地籍测量因对地貌、管线等要素不做要求,野外工作量大大减少,但后续的宗地图制作、入库工作的工作量非常大。

地形测量为全要素测量成图,野外采集与内业编辑比较繁琐,但是到编辑成图为止,基本没什么后续工作(×)2.地籍图是地形图的一种表现形式。

解释:(1)地籍图是表示土地权属界线、面积和利用状况等地籍要素的地籍管理专业用图,是地籍调查的主要成果。

(2)地形图指的是地表起伏形态和地物位置、形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图。

(√)3.所谓界址线,是界址点的连线。

解释:界址(线)是指宗地四周的权属界线,即界址点连线构成的折线或曲线。

(×)4.极坐标法不是解析法。

解释:解析法包括几何图形法和坐标法。

(×)5.角度交会法除观测角度外还需要观测距离。

解释:角度交会法一般使用于在测站上能看见界址点位置,但无法测量出测站点至界址点的距离。

(√)6.地籍控制测量的主要内容是测量地籍基本控制点和地籍图根控制点。

(√)7.界线测量的主要内容是测定行政区划界线和土地权属界线的界址点坐标。

(√)8.地籍测量是一项基础性的具有政府行为的测绘工作。

(√)9.地块的最小面积是指它的图上面积,与比例尺有关。

地籍测绘试题答及答案

地籍测绘试题答及答案

地籍测绘试题答及案一、判定题(共25分,每题1分,对的打√,错的打×)l、地籍图的精度应与一样比例尺地形图的精度一样。

( × )二、一个地块只属于一个产权单位。

( √ )3、地块分割后,原地块号仍然有效。

( × )4、地块编号按省,市,区(县),地籍区,地块五级编立。

( × )五、土地权属调查是地籍调查的中心内容,包括行政境遇调查和土地权属调查两局部。

( √ )六、地面坡度与等高线平距成反比,在等高距一样的情形下平距越大〔或小〕地面坡度越缓〔或陡〕。

( √ )7、地籍图上,相邻地物点之间的间距中误差,应不超过图上土。

( × )八、地籍图上地块号和地类号以分式形式注记,其中地块号是分母,地类号是分子。

〔×〕九、地籍测量草图上,不表示平面操纵网点及操纵点点名或点号。

( × )10、在地籍测绘和房产测量中,当附合导线长度短于规定长度的1/2时,导线全长的闭合差可放宽至不超过。

( × )1一、地形图上毫米所表示的实地距离称为比例尺精度。

( × )1二、外国的组织或个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从事测绘活动,必需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部门或单位依法采取合伙、合作的形式进展,并非得涉及国家秘密和危害国家平安。

(√)1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测绘功效质量监视,必要时能够委托测绘质量监视查验机构对测绘功效进展质量查验。

〔√ )14、地籍测量时需测定建筑物角点坐标时,建筑物角点坐标的精度品级和限差执行与界址点一样的标准。

(√ )1五、建筑物层数是指建筑物的自然层数,从室内地坪以上计算,采光窗在地坪以上且高度在以上的半地下室不算层数。

(×)1六、地块权属是指地块所有权的归属。

( × )17、进展地籍要素测量时,界址点和建筑物角点的坐标一样可由一个测站点直接测定。

(×)1八、地籍测绘中,应避免由不同线路的操纵点对间距很短的相邻界址点进展测量。

地籍测量学课后题

地籍测量学课后题

1.地籍信息回答了土地及其附着物的哪六个基本问题?①“是谁的”②“在哪里”③“有多少”④“在什么时候”⑤“为什么”⑥“怎么样”2.地籍调查的目的、内容和原则是什么?目的:珍惜并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内容:①税收地籍调查的内容:一是土地权利状况,即纳税人情况,包括姓名或单位名称、地址等;二是计算赋税的依据,即需要纳税的土地类型、土地面积和土地等级等。

②产权地籍调查的内容:以土地权属调查为核心内容,同时调查土地利用状况和其他要素。

③多用途地籍调查的内容: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原则:①符合国家土地、房地产和城市规划等有关法律的原则;②实事求是的原则;③符合地籍管理的原则;④符合多用途的原则3.地籍测量的含义和内容是什么?含义: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

内容:测定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等4.土地权属的确认方式有哪几种?如何确认土地权属?确认方式有文件确认、惯用确认、协商确认和仲裁确认四种如何确认:①农村地区(含城市郊区)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确认:农村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不但形式复杂,而且往往用地手续不齐全,因此,应将文件确认、惯用确认、协商确认和仲裁确认结合起来确认农村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铁路、公路、军队、风景名胜区和水利设施等用地,其所有权属国家,使用权归各管理部门②城市土地使用权的确认:单位用地红线图;房地产使用证;土地使用合同书、协议书、换地书等;征(拨)地批准书和合同书;有偿使用合同书(协议书)和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书;城市住宅用地确权的文件5.简述地块和宗地的概念及其划分的原则地块:是可辨认出同类属性的最小土地单元。

特征:在空间上具有连续性;空间位置是固定的,边界是相对明确的;“同类属性既可以是某一种属性,也可以是某一类属性的集合宗地:指权利上具有同一性的地块。

根据地块的含义,宗地具有固定的位置和明确的权利边界,并可同时辨认出确定的权利、利用、质量和时态等土地基本要素6.简述土地权属界址、边界系统和边界类型土地权属界址:包括界址线、界址点和界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籍测量习题一、单项选择题l. 地籍在我国历史悠久, 古代主要为政府登记土地作为( ) 的簿册。

A. 征收田赋依据B. 征税登记C. 课税对象D. 课税对象登记2. 地籍调查的基本单元是( )。

A. 地块B. 县C. 村和街道D. 宗地3.地籍调查包括地籍要素调查和()两部分工作。

A.土地利用现状调查B.土地条件调查C.地籍测量D. 土地登记4.凡被权属界线所封闭的地块称为()。

A、单位;B、宗地;C、街坊;D、街道。

5.2002年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中一级地类共有()个。

A.3 B.4 C.8D.56. 初始地籍调查时, 调查人员应将每一宗地勾绘到工作用图上, 并对街道或地籍街坊按( ) 顺序统一预编宗地号。

A. 从西到东、从南到北B. 从东到西、从南到北C. 从东到西、从北到南D. 从西到东、从北到南7.初始地籍测量是指在( )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测绘工作。

A.初始地籍调查B.初始面积量算C.初始土地登记D.初始土地统计8.地籍测量与普通地形测量比较,不要重点测量的要素是()。

A.重要地物B.等高线C.土地权属界线D.河流9.《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规定:解析法和勘丈法测定城镇街坊内部隐蔽的界址点及村庄内的界址点位置时,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距离允许误差为( )厘米。

A.±10 B.±5 C.±7.5 D.±1510.变更地籍测量宗地面积变更应当采取( )原则。

A.新计算值代替旧计算值B.高精度代替低精度C.产权人择优原则D.量算面积代替测量面积11.地籍图上表示建筑物时,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非永久性建筑物如棚、简易房可舍去B.附属建筑物如不落地的阳台、雨篷及台阶等可舍去C.建筑物的细部如墙外砖柱等或较小的装饰性细部可舍去D.大单位大面积的台阶、有柱的雨篷可舍去12.一般在地籍图上不用注记的地籍号是( )。

A.区县编号B.街道号C.街坊号D.宗地号13.在地籍图上地籍号以分式表示,其中分子表示( )。

A.地类号B.宗地号C.面积D.界址点号14.宗地内部与界址边不相邻的地物点,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勘丈,其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 )毫米。

A.±0.4 B.±0.3 C.±0.5 D.±0.715.( )是土地证书的附图,是处理土地权属问题时具有法律效力的图件。

A.地籍图B.宗地图C.宗地草图D.房产图16. 在地籍图上量取求积所需元素或直接在地籍图上量取图形面积的方法叫做( )。

A.坐标面积计算法B.解析法C.图解法D.图解坐标法17.在土地征用或征收、土地出让或转让时,一般采用( )法计算宗地面积。

A.解析法B.图解坐标C.求积仪D.方格网18.图上面积量算,分级量算中一级控制的限差公式中的系数是( )。

A.0.00025 B.0.0025 C.0.0003 D.0.000319.某权利人拥有的建筑面积为146平方米,本栋建筑物占地面积1032平方米,本栋建筑物建筑总面积3247平方米。

该权利人分摊基地面积为( )。

A.459.36平方米B.46.40平方米C.40.46平方米D.495.36平方米20.下面选项中,需要重新进行界址调查的是( )。

A.继承土地使用权B. 交换土地使用权C. 城市改造拆迁D.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21.有关地籍编号的变更的相关内容,叙述不正确的有( )。

A.界址未发生变化的宗地,除行政区划变化引起宗地档案的变更外,所有地籍号不变更B.当行政界线区划变化引起宗地地籍号变更后,应利用变更后的街道、街坊编号取代原街道、街坊编号C.界址发生变化的宗地,无论宗地分割或合并,原宗地号一律不得再用D.分割后的各宗地,以原编号加支号顺序排列,数宗地合并后的宗地号,以原宗地号中的最大宗地号加支号表示22.变更地籍调查时,对界址发生变化的宗地,其宗地草图上应加盖()字样的印章。

A.“作废” B.“变化” C.“变更” D.“初始”23.以下哪种宗地变更情况除特殊需要外,原则上可以不进行变更地籍测量,直接应用原测量结果( )。

A.宗地分割B.调整边界新增界址点C.宗地合并且没有增设界址点D.新增宗地24.以下哪种情况涉及宗地号的变更。

( )A.产权变更B.用途改变C.宗地形状改变D.设定他项权利25.变更地籍测量是在( )的基础上进行。

A.权属调查B.地籍调查C.变更权属调查D.变更地籍调查26.对于城镇街坊外围界址点及街坊内明显的界址点,其检查距离与原勘测距离较差允许误差为( )cm。

A.±7.5 B.±10 C.±5 D.±1527、采用解析法检测4个界址点坐标,检测精度与原测精度相同,原坐标依次为:J1(1150.25,2116.36),J2(1170.38,2148.27),J3(1262.46,2237.54),J4(1282.91,2252.85),检测坐标依次为:J1(1150.22,2116.31),J2(1170.32,2148.25),J3(1262.50,2237.56),J4(1282.99,2252.89),本次检测界址点点位中误差为()。

A.±3.6cm B.±4.7cm C.±5.6cm D.±6.6cm28.当宗地面积大于5000m2时,其同一宗地两次面积测算值之差的限差为( )。

A.<1/100 B.<1/150 C.<1/200 D.<1/25029.( )应随宗地变更而随时更改。

A.地籍铅笔原图B.地籍二底图C.铅笔原图蓝晒图D.铅笔原图复印图30.当一幅图内或一个街坊宗地变更面积超过( )时,应重新测绘地籍图。

A.1/4 B.1/3 C.1/2 D.3/431.在变更地籍测量时,无论变更宗地界址是否发生变化,都应当重新绘制( )。

A.宗地草图B.宗地图C.地籍图D.二底图32.在宗地图变更时,原宗地图处理方法是( )。

A.直接在原宗地图上划改,继续使用B.复制原宗地图保存,直接在原宗地图上划改C.原宗地图不得划改,加盖“变更”字样印章保存D.复制原宗地图,在复制宗地图上划改33.城镇初始地籍调查成果实行( )。

A.一检一验制B.二检一验制C.三检一验制D.三检二验制34.放样新增界址点P的坐标为(100.32,200.69),临近的控制点A的坐标为(156.56,169.20),临近的界址点B的坐标为(120.00,251.23),计算边长作为距离交会法放样数据,则A 到P的长度和B到P的长度分别为()A.99.03m 63.66m B.99.03m 64.46m C.64.46m 63.66m D.63.0m 62.3m35、土地权属调查的内容包括:宗地权属状况和()调查,以及土地使用状况调查。

A、界址认定B、权源C、权属性质D,土地面积36、集体土地农业用地承包经营的期限是()。

A、十年B、二十年C、三十年D、五十年37、土地登记的的基本单元是()。

A、街坊B、地块C、宗地D、法人38、国家法律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居住用地为()年。

A、40B、70C、5039、地籍调查表的填写必须做到图表与实地一致,准确无误,全表划改不得超过()处。

A、一B、二C、三D、四40、城镇基本地籍图比例尺为()。

A、1:1000B、1:2000C、1:5000D、1:20000二、多项选择题l. 地籍的特点包括( )。

A. 空间性B. 法律性C. 复杂性D. 连续性E. 精确性2. 我国目前主要是根据土地( )综合分类。

A. 土地用途的差异B. 利用的方式C. 经营的特点D.覆盖的特征E. 土地的等级3. 以下哪些图件可作为初始地籍调查的工作用图( )。

A. 大比例尺地形图B.航片C. 正射像片D. 旧的地籍图E. 影像平面图4. 宗地权属状况调查中, 调查人员要对( ) 的内容一致性进行调查、核实。

A. 土地实际用途B. 批准用途C. 土地原用途D. 申请书上填写用途E. 土地转变用途5. 地籍编号的原则包括( )。

A. 适应性B. 多样性C. 统一性D. 实用性E. 可更新性6. 以下对指界人缺席或不签字的处理, 不正确的是( )。

A. 如一方缺席,其宗地界线以另一方所指界线确定B. 如一方缺席,其宗地界线由调查人员根据现状及地方习惯确定C. 如双方缺席,其宗地界线由调查人员根据现状及地方习惯确定D. 如双方缺席,违约缺席者对调查结果有异议的, 须在收到调查结果之日起,30日内重新提出划界申请。

E. 如双方缺席, 调查人员须重新确定指界日期并通知双方指界人7.界址认定的要求有( ) 。

A. 单位使用的土地须法人代表指界, 并出具法人代表身份证明书及本人身份证明B. 两个以上土地使用者共同使用的宗地, 应共同委托代表指界, 委托代理人指界时应出具指界委托书及本人身份证明C. 经双方认定的界址, 必须由双方指界人共同在地籍调查表上签字盖章; 只由本宗地指界人指界的,本宗地指界人在地籍调查表上签字盖章即可D. 土地使用者已有建设用地批准文件,对少批多用的,宗地界线按批准用地界线确定E. 土地使用者已有建设用地批多用少的情况,通常按照批准用地的界限进行调查8.宗地草图的绘制要求有( )。

A. 数字、注记、字头向南、向东书写,斜线字头垂直B. 宗地使用者名称注记在宗地内C. 界址边长注记在界址线外D. 建筑物边长在内E. 所有边长都必须实地丈量,不得涂改、复制9. 地籍调查表的填表要求有( ) 。

A. 表中内容填写处原则上不得空项B. 表中填写项目不得涂改,每一处只许划改一次,并在划改处盖章,以示负责;全表划改超过三处时,整个表作废C. 填写时, 需要使用蓝黑墨水, 字迹工整、清晰、整洁D. 不得使用谐音字、国家未批准的简化字或缩写名称E. 地籍调查表按一宗地一个土地使用者填写,共有宗地也是填写一份调查表,但在说明栏中说明各自的独有和共有情况10.地籍平面控制测量作业包括技术设计、( )等步骤。

A. 选点B.埋设标石C.观测D.平差E.制图11. 宗地面积量算中共有使用权宗地应计算土地面积的项目有( )。

A.共有使用权面积、即宗地总面积B.建筑占地面积,即基底面积C.权利人用地面积,即各权利人应拥有的土地面积D.分摊基底面积,即各权利人应分摊到的基底面积E.分摊公用面积,印各权利人应分摊到的除基底面积以外的土地面积12.变更权属调查的特点是( )。

A.针对性强B.政策性强C.调查范围大D.发生频繁E.任务急13.下列(ABCE )情况下,需要重新绘制宗地草图。

A.原测距精度低B.测算数据错误C.注记错误D.产权人变更E.宗地分割14.变更地籍测量的特点有(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