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的基本性质(1)PPT课件

合集下载

《平面的基本性质》课件

《平面的基本性质》课件
平面不能被弯曲或折叠,始终保持平直。
无厚度
平面没有高度,只具有长度和宽度。
由无数个线段组成
平面由无数条线段相连组成,形成各种图形。
平面的基本性质
1
平面上的直线相互作用的规定
2
平面上的直线可以平行、垂直或有其
他特定的相
角度是指由两个线段或直线围成的空 间。
平面上的点与直线的关系
总结
1 明确平面的特征与定义
了解平面的基本性质,包括无限大、无厚度和无法折叠曲折。
2 控制平面的性质和规则
理解平面上的点与直线的关系,以及角度和夹角的度量规则。
3 应用平面知识到实际中
将平面的应用领域应用到不同领域,如地理学、图形设计和工程学。
点和直线可以在平面上相互交叉、相 连或相切。
平面上直线的夹角
夹角是指两条直线在平面上的交叉程 度,可以是锐角、直角或钝角。
平面的相关性质
垂直、平行
垂直的线段间的夹角为90度, 平行线始终保持相同的距离。
完美相等与相似的关系
相等的图形的线段和角度完全 相同,相似的图形只需保持比 例关系。
角度的度量与求和
《平面的基本性质》PPT 课件
本课件详细介绍了平面的基本性质,包括定义、特征和应用。通过丰富的布 局和图像,旨在使演示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平面的定义
平面是指由无限个线段组成的,并且没有厚度的二维图形。与几何体相比,平面只有两个维度。
平面的特征
无限大
平面在两个方向上是无限延展的,没有边界 限制。
无法折叠曲折
角度通过度量单位(如度或弧 度)来表示,多个角度可以相 加为一个新角度。
平面的应用
地理学中的平面
地图是平面的应用之一,用于表示地球表面 的二维信息。

平面的基本性质

平面的基本性质

三、平面的基本性质: 平面的基本性质:
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 那么这条直线上 公理 如果一条直线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 如果一条直线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 的所有点都在这个平面内. 的所有点都在这个平面内 这时我们说直线在平面内或平面经过直线. 注 : ①这时我们说直线在平面内或平面经过直线 ②符号表示:若A∈l, B∈l,A∈α, B∈α, 则 l ⊂ α . 符号表示 若 ∈ ∈ ∈ ∈ 是借用集合的符号,点 不在直线 不在直线l上 直线 直线l不 ③∈, ⊂ 是借用集合的符号 点A不在直线 上,直线 不 内记作什么? 在平面α内记作什么 A∉l l⊄α ∉ ⊄ 作用: 判断直线在平面内的依据 直线在平面内的依据. ④作用 判断直线在平面内的依据
α
A B
公理2: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 那么它们还有其它公 公理 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还有其它公 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 共点,这些公共点的集合是一条直线 这些公共点的集合是一条直线. 共点 这些公共点的集合是一条直线 对于不重合的两个平面,只要它们有公共点 只要它们有公共点,它们就是相 注: ①对于不重合的两个平面 只要它们有公共点 它们就是相 交的位置关系,交集是一条直线 且交线有且只有一条.) α 交集是一条直线.(且交线有且只有一条 交的位置关系 交集是一条直线 且交线有且只有一条 符号表示:若 ∈ ②符号表示 若P∈α, P∈ β ,则 α ∩ β =l且P∈l . ∈ 且 ∈ A 作用:判断两个平面相交的依据 找两个平面的交线, 判断两个平面相交的依据,找两个平面的交线 ③作用 判断两个平面相交的依据 找两个平面的交线, 证明点共线或线共点的依据。 证明点共线或线共点的依据。 公理3: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公理 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注: ①过一点、两点或一直线上的三点都可以有无数个平面, 过一点、两点或一直线上的三点都可以有无数个平面 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四点不一定有平面. 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四点不一定有平面 ②“有 是说明图形存在,即存在性 只有一个” 即存在性;“ ②“有”是说明图形存在 即存在性 “只有一个”说明图 形唯一,即唯一性 本定理强调的是存在和唯一两方面. 即唯一性;本定理强调的是存在和唯一两方面 形唯一 即唯一性 本定理强调的是存在和唯一两方面 符合某一条件的图形既然存在且只有一个,说明图形 ③符合某一条件的图形既然存在且只有一个 说明图形 是确定的,因此 有且只有一个” 因此“ 确定”是同义词; 是确定的 因此“有且只有一个”和“确定”是同义词 过不共线三点A、 、 的平面又可记为 平面ABC”; 的平面又可记为“ ④过不共线三点 、B、C的平面又可记为“平面 ” 作用:确定平面的依据 证明两个平面重合的依据. 确定平面的依据.证明两个平面重合的依据 ⑤作用 确定平面的依据 证明两个平面重合的依据

9.1.1平面的基本性质

9.1.1平面的基本性质

练习 下列命题:
(1)书桌面是平面;(2)8个平面重叠起来要比6个平面
重叠起来厚;(3)有一个平面的长是50m,宽是20m;
(4)平面是绝对的平、无厚度、可以无限延展的抽象
的数学概念.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A )
A .1
B .2
C .3
D .4
1.常把希腊字母α、β、γ等写在代表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 一个角上,如平面α、平面β等 2.用代表平面的四边形的四个顶点 3.用相对的两个顶点的大写英文字母作为这个平面的名称
数学中的“平面”是指光滑并且可以无限延展的图形
思考:将一条直线向两端无限伸展得到 的图形是什么?将课桌面、平静的水面、 田径场地面向四周无限伸展得到的图形 是什么? 直线是否有长短、粗细之分?平面 是否有大小、厚薄之别?
平面的特点:
1.平的 2.四周无限延展 3.不计大小 4.不计厚薄 不是凹凸不平 没有边界 无所谓面积 没有体积
D A

C B
记作:平面 平面 ABCD 平面 AC 或平面 BD
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
当平面水平放置的时候,通常把平行四边形的锐角画成45°, 横边画成邻边的2倍长. 当平面竖直放置的时候,通常把平面画成矩形.
D
C
A

B
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
例1 表示出正方体 ABCD A1B1C1D 1 (如图)的 6个面. 解 这6个面可以分别表示为:平面AC 、平面 A1C1、
生活中经常看到用三角架支撑照相机.
文字语言:
基本性质3 图像语言:
存在性
唯一性
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B

A
C
符号语言: A, B, C三点不共线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1.2.1平面的基本性质

1.2.1平面的基本性质

例题讲解
例2、在长方体A C1中, P为棱BB1的中点, 画出 由A1 ,C1 ,P三点所确定的平面 与长方体 表面的交线.
D1 A1 D A B1 P B C C1
D1 A1 D A B1 P B
C1
C
例题讲解
例3、两两相交且不同点的三条直线必在同一个平面内 已知:AB∩AC=A, AB∩BC=B, AC∩BC=C
D A B C
D1
C1 B1
A1
3.根据下列符号表示的语句,说出有关 点、线、面的关系,并画出图形.
(1) A , B (2)l , m
(3) l
(4) P l , P , Q l , Q
4填空
点A在直线l上 点A在直线l外 点A在平面 内 点A在平面 外 直线l在平面 内 直线l在平面 外
推论1 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 一个平面. B a 已知:点A a. A C
推论2.两条相交直线唯一确定一个平面。
a
β
b
C
数学语言表示:
直线a b C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使得a ,b .
推论2的证明
推论2: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已知:直线a与b交与A 求证:经过直线a、b有且只有一个平面α。 【证明】(存在性)如图所示,在直线a,b上分别 取不同于点A的点C、B,得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 点A、B、C,过这三个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α(公 理2)。又 (公理1) 所以平面α是过相交直线a,b的平面。
B
A
C
求证:直线AB,BC,AC共面. 证法一: 因为AB∩AB=A 所以直线AB,AC确定一个平面.(推论2) 因为B∈AB,C∈AC,所以B∈,C∈, 故BC.(公理1) 因此直线AB,BC,CA共面.

1.2.1平面的基本性质与推论ppt课件

1.2.1平面的基本性质与推论ppt课件


a与A共属于平面α且平面α唯一 .
(2)推论2 文字语言 :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 个平面. 图形语言: a是任意一条直线 符号语言: b是任意一条直线 a∩b=A a,b共面于平面α,且α是唯一的 .
(2)推论3 文字语言 :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 个平面. 图形语言: a , b 是两条直线 符号语言: a//b
异面直线的画法: 通常用一个或两个平面来衬托, 异面直 线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的特点.
A


b
a
b
B
l


a
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6.空间中两两相交的三条直线一定确定一个平面; 7.空间中两两平行的三条直线一定确定一个平面; 8.分别在两个平面内的直线一定是异面直线;
把长方体的棱看作直线,试指出这些 练习:
(3)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于直线l,记作 α∩β=l; (4)直线l和m相交于点A,记作l∩m={A}, 简记为l∩m=A.
例1.如图,平面ABEF记作α,平面 ABCD记作β,根据图形填写: (1)A∈α,B ∈α,E ∈ α, C α,D α; (2)A∈β,B ∈β,C ∈ β, D ∈ β,E β,F β; (3)α∩β= AB ;

a,b共面于平面α,且α是惟一的 .
练习:A组4
思考与讨论:
已知两条直线相交,过其中任意一条 直线上的点作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这些 平行线是否都共面?为什么?
A
a
B
b
l
空间中两直线的三种位置关系
(1)相交
m l
(2)平行
m
(3)异面直线
m
P
l
l
P
只有一个公共点 没有公共点

语文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下册9.1《平面的基本性质》ppt课件1

语文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下册9.1《平面的基本性质》ppt课件1
1:如果直线l上的两个点都在平面 内,那么直线l上的 所有点都在平面 内.
此时称直线l在平面 内或平面 经过直线l.记作 l .
画直线l在平面
内的图形表示时,要 将直线画在平行四边 形的内部 .
9.1
平 面 的 基 本 性 质
创设情境 兴趣导入
观察教室里墙角上的一个点,它是相邻两个墙面的公共点, 可以发现,除这个点外两个墙面还有其他的公共点,并且这些 公共点的集合就是这两个墙面的交线.
本章中的两个平面 是指不重合的两个平面, 两条直线是指不重合的 两条直线.
9.1
平 面 的 基 本 性 质
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
9.1 画两个平面相交的图形时,一定要画出它们的交线.图形中被遮住
平 面 部分的线段,要画成虚线(如图(1)),或者不画(如图(2)).
的 基 本 性 质
创设情境 兴趣导入



分别将这三个点两两连接,得到直线 AD1、AC、CD1 就是为由 A、C、D1三点所确定的平面γ与长方体的表面的 交线.
9.1
平 面 的 基 本 性 质
运用知识 强化练习
1.“平面与平面 只有一个公共点”的说法正确吗?
2.梯形是平面图形吗?为什么? 3.已知A、B、C是直线l上的三个点,D不是直线l上的点. 判断直线AD、BD、CD是否在同一个平面内.
9.1
平 面 的 基 本 性 质
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
平面性质2: 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还有其他公共点,并且
所有公共点的集合是过这个点的一条直线(如图).
此时称这两个平面相交,并把所有公共点组成的直线 l 叫做两个
平面的交线.平面 与平面 相交,交线为 情境 兴趣导入

平面的基本性质:三个公理,三个推论.

平面的基本性质:三个公理,三个推论.

资源信息表14.1 (2)平面及其基本性质——三个公理三个推论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是三个公理三个推论.三个公理和三个推论是立体几何的基础,公理1确定直线在平面上;公理2明确两平面相交于一直线;公理3及三个推论给出了确定平面的条件.这些是后面学习空间直线与平面位置关系的基础.所以让学生透彻理解这些公理和性质,把现实中的具体空间问题抽象出来,初步认识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关系并体会立体几何的基本思想,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快更好的学习立体几何.二、教学目标设计理解平面的基本性质,能用三个公理三个推论解决简单的空间线面问题;了解一些简单的证明.培养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和兴趣.三、教学重点及难点三个公理,三个推论.四、教学过程设计一、讲授新课(一)公理1如果直线l上有两个点在平面α上,那么直线l在平面α上.(直线在平面上)用集合语言表述:,,,A l B l A B l ααα⊂∈∈∈∈⇒≠ (二)公理2如果不同的两个平面α、β有一个公共点A ,那么α、β的交集是过点A 的直线l .(平面与平面相交)用集合语言表述:l A l A ∈=⋂⇒⋂∈且βαβα (三)公理3和三个推论公理3: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确定平面)这里“确定”的含义是“有且仅有”用集合语言表述:A ,B ,C 不共线=>A ,B ,C 确定一个平面 推论1:一条直线和直线外的一点确定一个平面. 证明:设A 是直线l 外的一点,在直线l 上任取两点B 和C ,由公理3可知A ,B 和C 三点能确定平面α.又因为点,B C α∈,所以由公理1可知B ,C 所在直线l α⊂≠,即平面α是由直线l 和点 A 确定的平面.用集合语言表述:,A l A l α∉⇒确定平面 推论2:两条相交的直线确定一个平面. 用集合语言表述:,a b A a b α⋂=⇒确定平面 推论3:两条平行的直线确定一个平面. 用集合语言表述://,a b a b α⇒确定平面 (四)例题解析例1如图,正方体1111ABCD A BC D -中,E ,F 分别是111,B C BB 的中点,问:直线EF 和BC 是否相交?如果相交,交点在那个平面内?解:111111E B C E B C EF B C F B B F B C ∈⇒∈⎫⇒⊂⎬∈⇒∈⎭≠平面平面平面 又1BC B C ⊂≠平面,则直线EF 和BC 共面; 1111//EF BC BC B C EF BC EF B C E ⎫⎪⇒⎬⎪⋂=⎭与共面与相交 设直线EF 和BC 相交于点p ,则p 在直线BC 上,即点P 在平面ABCD 上.1D 1C 1B 1A DCBA FE[说明]利用公理1确定直线在平面内.例2 如图,若,,,a b c a b P αβαχβχ⋂=⋂=⋂=⋂=,求证:直线C 必过点P.解:a P b P P c P c c αββαχβχχβχβχ⋂=⎫⎫∈⎧⎪⎪⋂=⇒⇒∈⋂⎬⎨⎪⇒∈∈⎬⎩⎪⋂=⎭⎪⎪⋂=⎭[结论]三个平面两两相交得到三条交线,若其中两条交于一点,另一条必过此公共点.例3 空间三个点能确定几个平面?空间四个点能确定几个平面?解:三点共线有无数多个平面;三点不共线可以确定一个平面.所以三点可以确定一个或无数个平面.四点共线有无数个平面;有三点共线可确定一个平面;任意三点不共线能确定1个或3个平面.所以四点可以确定1个或3个或无数个平面.[说明]公理3的简单应用.例4空间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可以确定几个平面?空间四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可以确定几个平面? 解: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可以确定1个或3个平面; 四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可以确定1个、4个或6个平面. [说明]推论2的简单应用.例5 如图,AB//CD ,,AB E CD F αα⋂=⋂=,求作BC 与平面α的交点.解:连接EF 和BC ,交点即为所求BC 与平面 的交点.(公理3和公理2)[说明]推论3的简单应用.三、课堂小结1.公理1:确定直线在平面内;2.公理2:平面与平面相交于一直线;3.公理3和三个推论确定平面的条件;四、课后作业练习14.1(1)2 练习14.1(2)1,2,3五、教学设计说明本章呈现了几何研究的范围从平面扩展到空间时的基本方法.把几何研究的范围从平面扩展到空间后,增加了新的对象——平面.空间几何学是平面几何学的推广,平面几何中研究点与点、点与直线、直线与直线三种位置关系;空间几何中则增加了点与平面、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三中位置关系.本节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三个公理和三个推论,运用这些公理和推论进行一些简单的证明.αFBCDEA公理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的观察和检验中发现的.可以联系生活中的情景来学习三个公理,从而帮助学生学习,加深他们对公理的理解.三个公理和三个推论是空间几何学习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才能进一步研究空间中点与面、线与面、面与面的位置关系和度量问题.。

平面的基本性质ppt8 人教课标版

平面的基本性质ppt8 人教课标版
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必修2 第1章 立体几何初步
1.2 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平面的基本性质
公理1常用于判定点在面内: P∈l,l⊂P∈. 公理2常用于:
①找两平面的交线;
②判定点在线上: P∈,P∈,且∩=l P∈l.
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必修2 第1章 立体几何初步
1.2 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必修2 第1章 立体几何初步
1.2 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推论1证明二: 在直线l上任取两点A,B. ∵P∈l ∴A,B,P确定一个平面.
又A∈l,B∈l,A∈,B∈,
∴l⊂. 故直线l和点A确定一个平面.
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必修2
第1章 立体几何初步
1.2 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必修2
第1章 立体几何初步
1.2 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练习:
1.两个平面重合的条件是( D )
A.有三个公共点
B.有无数多个公共点 C.有一条公共直线 D.有三个公共点,且三点不共线
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必修2
第1章 立体几何初步
1.2 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个数为( C ) a.三点确定一个平面;b.过三点至少 有一个平面;c.四条线段顺次首尾连接,所 得图形必为平面图形;d.两两平行的三条直 线必在同一平面内;e.两两相交的三条直线 必在同一平面内;f.在空间,两组对边分别 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g.在空间,两 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h.梯形为平面图形. A. 1 个 B.2个 C. 3 个 D. 4 个
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必修2 第1章 立体几何初步
1.2 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把下列图形中的点、线、面关系用集合符号表 示出来。
a l α α a A β A B l β α A a
B
l
观察下列问题,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B
桌面α
A
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有两个不同的点在同一平面 内,那么这条直线上的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
内(即直线在平面内)。
α
l
A
B
观察下列问题,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天花板α
墙面γ
P
墙面β
β
α
P
l
公理2.如果两个不同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 这两个平面相交于过这一点的一条直线。
观察下列问题,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B
B
A
C
α
A
C
公理3.经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公理1:直线L上两点在平面 α 内
直线 L在 平面α内
公理2:两平面相交,有且只有一条公共直线 公理3:不共面三点确定唯一平面
C1
B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D
C
C
A
A
B
例3. 经过一点可作( 无数 经过两点可作( 无数
)个平面; )个平面;
经过三点可作( 一个或无数 )个平面.
例4.已知ΔABC在平面α外,AB、AC、BC的延长线分 别与平面α交于点M、N、P三点,求证:M、N、
P三点共线。
B
A C P
α
M
N
4.平面图形与空间图形的概念
公理1:判定直线在平面内的依据,同时说明了 平面的无限延展性(直线是无限延展的)。 公理2:说明两个不同平面相交于唯一一条交线, 给出了空间中三点或多点共线的证法。 公理3:给出了在空间确定一个平面的依据 与方法
(×) (×) (×) ( √) (×)
D1
O
A1
C1
A1
D1 F B1 D E B
如果一个图形所有点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则 称这个图形为平面图形,否则称为空间图形.
例5.求证:三角形是平面图形.
B α
A
C
课 外 作 业
第 八 页 至 第 九 页
:
3,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