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仿莱曼电路耳放

合集下载

耳放制作HIFI耳机放大器 PCB 电路图 及全套设计资料

耳放制作HIFI耳机放大器 PCB 电路图 及全套设计资料

对于47耳放的完美改进制作高保真耳机放大器之前一直折腾功放听桌面音箱,半年前忽然打算用用耳机了,于是入了森海的HD595。

虽然50欧的阻抗不算高,但是要发挥出设备的实力耳放还是少不了的。

所以,决定自己动手做一个耳放。

这期间参考了大量关于耳放的资料,最终决定以47耳放电路为基础并加以改进制作一个比较完美的耳机放大器。

便动手做了起来。

一、放大部分47耳放是一位外国人设计的电路,电路如图。

因为电路中有较多以47为参数的元件所以称作47耳放。

传说中的47耳放结构其实是很简单的,第一级运放进行负反馈控制放大倍数进行比例放大,第二个运放进行电压跟随,降低放大器内阻,增加了输出电流,并做声音修饰。

两个运放输出经过两个47欧匀流电阻输出致耳机。

因为反馈取样点在47电阻之后,所以不用考虑电阻带来的损耗。

曾经在网上看过很多47耳放的PCB设计,虽然47耳放的电路十分简单,但是很多PCB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布线问题,有些抗干扰能力不是很强,甚至在淘宝上看到很多看似很漂亮的板子却有很大的交流声。

所以自己决定做一个比较完美的47耳放以便把这个电路的能力发挥出来。

于是,开工了。

首先线路图电路没有添加音量电位器,只做了放大部分。

这样一来功能比较独立,方便以后的各种组合。

47原设计使用的运放是OPA2132,这个运放是FET输入型的,所以内阻极高。

而且在低电压下可以正常工作,失调电压与失调电流极小,算是比较高档的运放了。

当然OPA2132的价格也是很高档的。

我作为0收入人士必然不能把这种高档传承下去,于是我选用了这年头满大街都是的NE5532。

NE5532虽然指标相对于OPA2132较差,但是工作于+-15V时音色总体来说还是比较讨人喜欢的。

单片5532耗电相对较大,两片并联就更不用说了,双15V下耗电可想而知。

这就意味着这款耳放将要脱离便携式耳放的范畴转型向台式耳放了。

由于5532失调电压较高而且又是NPN管输入的,如果使用原设计必然会引来较大的输出中点漂移,经过测试最大有30多MV。

6SA7(6N5P)阴极输出耳放的制作

6SA7(6N5P)阴极输出耳放的制作

6SA7(6N5P)阴极输出耳放的制作在95年的audio&techniek杂志上看到了一篇Rudy Van Stratum先生发表的一个电子管的耳机放大器电路,不过,Stratum先生也没有实作过,仅仅是一个电路,这个电路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我发现他具有以下特点:1。

电路简洁,两个声道一个只需要2只双三极管,这个是我见到最简单的耳机放大器电路。

2。

可以驱动低阻耳机。

3。

两级放大之间使用直接偶合电路。

4。

无大环路负反馈。

5。

单端甲类输出。

我按照这个电路实作了一台,经过这段时间的试听(超过三个月时间,使用CD、磁带等不同信号源)我可以告诉大家,这是一台非常好的耳机放大器。

经过我略微修正的电路如图1所示,它第一级使用双三极管ECC88中的一个作共阴极放大,第二级使用双三极管6AS7G中的一个作阴极输出,两级之间直接藕合,在原来电路图上我加了一个音量电位器和ECC88的栅漏电阻,输出电容也由100uF增加到200uF,增加电容容量的原因很简单,一个是我要使用低阻抗的32-60欧的耳机,另外我手中也恰好有这种电容,经过测试,使用60欧耳机,-3db的下降点在12Hz,使用32欧耳机,-3db的下降点在22Hz。

这台机器的外观处理很简单,我的第一台原型机使用了装饰用的宝丽板作机壳,我几乎是立刻就喜欢上了它,他的声音细节非常精确,可以听出更多的细节和空气感,本来阴极输出器有声音暗淡的名声,令人厌烦不敢恭维,但是这个电路改变了我的认识,呈现一种与之完全相反的并能紧紧抓住你注意力的声音,弱音之间的区别变得非常明显,举个例子,你可以听出不同大提琴之间音色的区别,我的晶体管耳机放大器与之比较,就显得声音发硬,呆滞,高频有毛刺感,结像力不足,我想这是因为这台电子管耳放电路简洁,并且没有大环路负反馈的结果,当然本机为单端输出,而那台晶体管机器电路为推挽也是原因之一。

通过一段时间的试听,我非常满意这种声音风格,最后我使用了一个4*8*1英寸的铝合金壳子作为我这台机器的机壳,制作我使用了搭棚焊接,没有使用商品机常见的PCB电路板形式,经过搭配使用森海塞尔HD465,HD580,AKG K240,松下EAH-S30试听,低阻抗耳机的表现要比高阻耳机好,说明本电路适合搭配低阻耳机使用。

莱曼耳放浅析Lehmann_black_cube_liner

莱曼耳放浅析Lehmann_black_cube_liner

[原创]莱曼耳放浅析<Lehmann black cube liner>这是我第一次在论坛上写长篇。

标题是耳放浅析,理应是发在DIY区的。

但是为了对应耳机区寻找雨中的猫《为什么仿来仿去,都出不来SOLO 莱曼的声音?》希望版主能把这个贴留在耳机区,共同交流。

最初接触音响器材和音乐,我和大多数人一样,是从收音机开始的。

在这个小匣子里,你永远不知道DJ会放什么东西给你听。

而往往在你漫不经心的时候,突然闪现出旋律将你感动或者是再度出现你曾经梦寻千百度的声音。

我深刻的记得当初一曲终了,恋恋不舍的心情。

原来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只是特指对音乐旋律的追忆。

这种音乐与心灵的强烈共鸣和难以舍弃,只因其不可预知和不可重复性。

后来想要自己记录音乐,是用当时普及率很高的三洋收录机。

在那段时间,收录机里都放盘空白磁带的.也满怀喜悦的抢录下了一些片段。

当然,反复的聆听自然不会比遍寻不着而偶然相遇带来的感动强烈。

另外,由于乐曲的不完整和背景噪声。

便萌生了使用吉它记录曲谱的方法.从接触乐器开始,音乐的观念便有了直接的转变: 我们欣赏音乐,就算你深深沉迷的音乐片段,所能感受到的,仍然不足作曲者和演奏者表达的十分之一.想要真正的理解它.我们必须把音乐当成是自己心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与作曲和演奏者心灵相通,得到更深层的感动. 做不到? 呵呵..我们可以自己演奏.一直以来,我们都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在欣赏音乐。

不管台上悲欢离合,一概冷眼相看。

但我们会对某些旋律特别着迷。

最有意思的是:我们会对某些与自己的情感或经历相似的音乐片段表现出强烈的共鸣,并完全沉醉其中,达到忘我的状态,得到高度的审美享受,产生满足感和愉悦感。

我所描述是的三种状态:旁观,喜好,共鸣.旁观:音乐欣赏的常态,所有我们讨论的音响系统的特性都包含其中.喜好:我们可以不断寻找喜欢的音乐.但是,基本上与音响系统无关.共鸣:这是我的终极目标.但又不可能在音响系统中反复体验.从上面两条看来,把自己喜欢的音乐谱曲并演奏出来是个非常好的主意.不管是表达,舒缓,渲泻都可以找到对应的曲目.我不推荐每个爱乐者都就去学乐器,但自己表述和欣赏音乐是完全不同的体验方式,音乐从你手中流淌出来,是一种相当好的渲泻方式.在现在看来,当时的我,是很有HIFI发烧潜质的.只是没人领入门,烧不着.可惜了在武汉,阿申爱乐现场音乐会和音乐学院的编钟音乐厅是很多爱乐者和习乐者乐此不疲的地方.在离开武汉五年之后,我越来越感受到:在那几年断断续续的聆听中,带给我的是终生难忘的音乐体验.我印象最深的细节却与音乐没关系.印象最深的是美女. 她在第一小提琴组,大约是在前排的首席小提琴后面第三位.长发黑裙,春葱小手,大起大落的右手连弓配合指法和换把位的优雅连贯.弦乐组合奏的旋律扑面而来,听觉视觉同时带来的震撼,说实话,非常的陶醉.但我仍然想不出语言表述出来.大伙有空可以找下电影《和你在一起》中林雨演奏柴科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片段。

自制OTL(电子管)耳机放大器

自制OTL(电子管)耳机放大器

自制OTL(电子管)耳机放大器近期因工作需要购买了森海塞尔的一款HD600耳机做*,它的阻抗为300Ω,算是高阻耳机,用CD机的耳放输出接口推动它时,虽然声压也达到一定的水平,但由于驱动功率太小,开大音量时,失真较大,声音不耐听,发挥不了HD600的高音质特性,故决定自己制作一个耳机放大器。

过去几年里,自己也制作过几款不同的电子管放大器,单从听音感觉去比较,我认为电子管放大器的声音要比晶体管放大器更动听,因此耳机放大器也打算用电子管制作。

上网看了一些耳机发烧友的制作经验并研究了很多不同种类的电子管耳机放大器线路后,再考虑自己的电子管存货,我决定选用Morgan Jones(摩根·琼斯)设计的电子管耳机放大器。

电路原理该电路原理图见图1。

它是一个无输出变压器(OTL)电路,没有环路反馈,电路十分简洁,非常适合初级耳机发烧友仿制。

这个耳机放大器只用6N1一种型号的双三极电子管,左右双声道共用3枚6N1电子管,6N1有很好的参数曲线,社会库存量较大,而且售价不高,有利于降低成本。

虽然声音特色和特性会有所差异,但6N1原则上可与6N11(6922、6DJ8、ECC82、E88CC)兼容和互换,当然如果使用6N11,线路的相关元件和屏压要作相应改变,图2就是改用6N11电子管制作的该耳机放大器,供感兴趣的朋友参考。

在这里我采用的是北京电子管厂生产的6N1T(特级)电子管。

这个6N1 OTL放大器线路最大特点是采用不对称输出,它其实和前一段时间很流行的禾田茂氏放大器的线路有几分相似,它去掉了禾田茂氏放大器的线路输入级,信号经100k的音量控制电位器控制后输入V1的栅极,其屏阴输出使各种阻抗尤其是高阻抗耳机有较充裕的音量输出。

不过,6N1的OTL 输出在驱动低阻抗耳机的表现可能不如它驱动高阻抗耳机。

由于它的末级采用仿如SRPP般的不对称输出,需要较高电压的电源供电。

图3为电源部分。

在笔者的经验中,简单的线路要有良好的音效,电源部分要下很大的功夫。

RSA XP7 耳放 制作 资料

RSA XP7 耳放 制作 资料

耳放DIY初级教程——RSA XP7图片:图片:图片:一、Ray Samuels Audio Emmeline XP-7介绍来自美国的RSA厂商在国内没有代理商,故知名度不高。

其比较热门的机器大多集中在随身耳放领域,如The Predator、The Shadow、P51什么的。

还有名气很大的经典机型SR-71,虽然定位为随身,但是推动高阻耳机如HD650等也毫不含糊。

RSA的XP-7定位于台式机耳放,官方定价机身495美刀,外接电源225美刀,一起合买695美刀。

使用两节9V电池作为电源,同时也可使用自配的外置电源。

耳放架构为成熟经典的单运放OP + 缓冲BUF结构,原机搭配运放为AD797AN作为前级放大,缓冲BUF634P作为后级推动。

可以注意到,以两节的9V电池作为电源供电和GRADO RA1的手法很类似,同时自家的SR71也同样为两节9V电池供电,SR71的电路架构也和XP7极其类似,也为OP+BUF形式,只是所用元件都是贴片元件,相当于小号版本的XP7。

最初购入XP7的原因是为了歌德PSK寻找耳放,纵观市场,合适歌德的低阻耳放并不多见,RA1推力合适但是声音素质有限。

SOLO声音透明中空,适合又蒙又闷的HD650但不适合歌德,莱曼不用考虑直接KO掉,RUDI的万金油RPX33没试过,估计还可以但是不会出彩,意大利的味道和美国歌德味也不一定对路,RUDI RP8一位朋友在安润试过,推歌德也是很不满意。

德国的SPL推歌德素质还可以但是比较白开水,会冲淡很多歌德味,不过这耳放推什么都开水。

日本ATH HA2002是有名的低阻耳机,但是甜美细腻的风格也明显不对歌德的胃口。

日本另外一个低阻耳放是P1,风格上也不会很适合美国声。

另外本人对胆机比较抵制,EMP和HP-4这些东西就不考虑了。

国内耳放作品几乎90%都是推高阻的,推低阻耳机都是不给力的感觉。

SR71和XP7让我眼前一亮,直觉告诉我这种电源的推力很适合歌德,同时又是美国佬的东西,风格上和歌德一定搭调。

【图】耳机放大器保护电路原理图保护电路电路图维库电子市场网

【图】耳机放大器保护电路原理图保护电路电路图维库电子市场网

【图】耳机放大器保护电路原理图保护电路电路图维库电子市
场网
原理图:
耳机放大器保护电路原理图
基本功能:
1.开机延时接通耳机,按照我做的板子,在开机后大约延时3-5秒接通耳机,保护耳机不受开机电流冲击。

2.关机断电,由于电源部分的滤波电容选的比较小,关机后,几乎是同时断开耳机与放大器的连接,保护耳机不受关机的电流冲击。

3.输出直流电压异常保护,经过简单实验,当放大器输出端出现+1.5V的输出电压的时候,可以在1秒内断开连接,而放大器出现负电压输出的时候,则保护动作电压比较高。

工作原理:
原理比较简单,不再叙述了,从线路上分析,DW可以用电阻代替,这里用稳压管的作用就是可以使用比较小的延时电容而获得比较长的延时接通时间,而且在放大电路出现直流输出的时候切断动作也更加干脆,实验的结果确实也是如此。

三端稳压器的输入电容,是根据负载而定的,如果采用的是直流电阻很小的大功率继电器,因该用470UF以上的电容,由于本继电器的电阻比较大,实测为:1K左右,就是说本电路的消耗电流应该在20MA以下,实验中采用47UF的电容可以正常工作,电路中用100UF的电容是可行的,如果此电容过大,会使关机时不能即使切断负载与放大器的连接,对耳机造成冲击。

由于本电路的工作电流很小要是把三端稳压电路换成78M15或者78L15都是可以的。

整整3个小时的时间,终于把耳放的保护电路焊好了,由于元件不凑手,参数与上面的原理图有出入,可喜的是焊接成功,注意输入输出接线端子之间的小黑色长方体就是那个小日本的微型继电器,用来保护耳机是最合适的了,当然,你也可以采用大型的继电器,把她用做喇叭保护,PCB板子上已经按照双继电器的安装形式制作。

莱曼耳放浅析

莱曼耳放浅析

莱曼耳放浅析<Lehmann black cube liner>话入正题,本文意图通过莱曼耳放对元件的值和型号的选择,结合耳放的声音表现来推理莱曼的设计理念和他认为正确的声音。

莱曼耳放配合森海高阻耳机表现的声音明显的带有德意志的民族审美取向。

内敛,中庸。

聆听时间越长越能领悟到它的内涵。

它不像某些器材一耳朵上来让人惊艳,激情过后不是淡然无味就是听觉疲劳。

它就像是凌晨的一朵花蕾,随着太阳的初升,从你开始聆听起,慢慢展露出她的芳华。

是一台可以放大HD650特质而不改变其风格的耳放。

一:拆机:因为坛子上莱曼的拆机图已看过多次,第一次拆开原机时并没什么惊奇的东西。

PCB板是由波峰焊生产线上组装生产的、不像是小作坊里手工焊接。

这点比SOLO看着舒服一些。

焊点灰暗,估计RoHS认证还没通过。

耳机座,拔码开关,信号输入输出等引线由手工焊接。

松香用的不少,恶心了一回。

1.1.焊接面:1.2.元件面:借用一张图片。

具体会在后面的线路分析中说明厂牌和参数。

元件的PDF文档也会附上。

注:所有元件参数实测与标示值一致。

2.1.电源部分:2.1.1.环牛,电源牛铁芯接地。

而我使用的则是箭猪小牛牛。

2.1.2.与整流管并联的四个西门子MKP 0.1U电容,减少电源的开关噪音。

2.1.3.四只3.3oem在这里其实是当做保险丝在用的,有几位DIYER都是这几个电阻冒烟了。

2.1.4.主滤波电容:飞利浦BC4700U/40V。

附图是元件参数和FARNELL网站上的报价。

2.1.5.一级阻容稳压.对电源是有正面提升的.2.1.6.WIMA 0.15U 与LM317和337这里几个电容用得非常好。

LM317和337高频响应是较差的.在产品文档里面是建议使用10UF电容并联,而这里使用的两只0.15u电容刚刚好能弥补稳压管的高频响应.特别是15KHZ以上高频。

2.1.7.LED电源状态指示灯。

很长时间以来,我们都对电源部分通过4.7K电阻来点亮两只乳黄色LED灯感到困惑,我认为主要是为了标示电源状态。

一款顶级功率型运放制作的耳放

一款顶级功率型运放制作的耳放

一款顶级功率型运放制作的耳放小小的耳放,引无数高手竟折腰,耳坛上胆机、石机,胆+石机。

林林总总,铭器辈出。

可是一说起价钱,诚如许多前辈所言:一分银两,一分音质。

斯言固矣!然众少米者,岂不是要作壁上观?作为焊了多年土炮的在下,却总想一破这个“平价无好货”的定律!于是乎,在自己可怜的“发烧秘笈”箱中遍寻利器:甲:电子管机型:如果要赶时髦,当然是上胆机;可是电子管天生就是高电压小电流的娇小姐脾性,不用输出变压器吧,阻抗难以匹配,再说OTL由于输出耦合电容的存在,靓丽的音色总难登机入耳;用输出变压器吧,这输出牛的“牛脾气”却不是那么好降服:为了低频段的响应,电感要足够大,这样一来圈数增加,又带来分布电容,使得高音频段下降;为了能在少圈数下获得大电感以及线性好的磁滞曲线,铁芯材料可价值不菲,什么超薄冷轧、铍镆合金乃至非晶材料,为了减少漏感省掉层间绝缘纸你得使用进口的TIW三重绝缘线(难怪进口胆机有天价啊)。

在下曾有花费一个多月绕制一个初次级共分72段嵌绕的输出“牛”的经历。

功夫你可以下,可是好的铁芯材料以及线材呢?既不可遇也不可求啊,再加上原来价值仅为数米的胆管现在已经“升值”为数十、数百大米。

可见胆机破不了定律!乙:晶体管机型(含FET):绝大多数发烧铭器都是采用纯分立电路,在下也曾在其间蹉跎过许多时日,最后比较完善的是Desig了一款商品机:输出级采用了SANKEN(三垦)专门为HI-FI开发的一种内含热补偿电路的功率对管(SAP16P/N);此管刚一出来曾经被建伍卖断了两年,专用于W米级的功放,两年后SONY 才得以在其HI-END级功放中采用。

可是其整机电路复杂,不便初学者DIY;此外,从成本来看也不太能破定律。

丙:通用运放机型:现在的通用运放指标已经今非昔比,可达到了数百兆的单位增益带宽。

可是同样只能用于小电流放大,为了扩流还得加上晶体管或FET,这又带来了工作点调试,热稳定等分立机的固有问题,早年在发烧友制作的OCL中曾见其踪影,可是纵观各国的发烧铭器,几乎没有厂家将此结构用于成品机(请注意:在下说的是铭器哦),个中奥妙不言自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