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郑德荣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合集下载

【范文工作总结】学习郑德荣同志事迹原创心得体会10篇

【范文工作总结】学习郑德荣同志事迹原创心得体会10篇

学习郑德荣同志事迹原创心得体会10篇郑德荣同志的先进事迹是我们都在学习的,你从中学到了什么?这里给大家带来的是学习郑德荣同志事迹原创心得体会10篇,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篇一】我国中共党史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把一生都献给了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事业和党的教育事业。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作为一名“红色理论家”,郑德荣同志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不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一生坚持在马言马、忠诚信奉和践行马克思主义,一生视学术为生命、矢志不渝传播科学真理,一生传承红色基因、把德育为先贯穿培养学生全过程,一生紧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探索马克思主义真谛。

年届九十时,他将研究方向拓展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用行动践行“信仰一旦树立了就要一直坚持下去!我一定站在真理这一边”的承诺。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政党,如一个人一样,最宝贵的是历尽沧桑,还怀有一颗赤子之心。

”郑德荣同志毕生“在马言马、懂马信马、传马护马”,以“一颗赤子之心”始终高举旗帜跟党走,坚持党和国家的需要就是自己的学术选择。

郑德荣同志的“四个一生”是对理想信念力量的生动诠释,体现了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彰显了一名共产党人对信仰的执着追求和对党的无限忠诚,为我们树起了一面旗帜。

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示范是最好的说服。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大力弘扬郑荣德同志的精神,就是要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全身心投入到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去,进一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始终坚持爱党护党为党,始终保持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状态,为决胜全面小康汇聚磅礴力量。

【篇二】郑德荣同志毕生信仰坚定,勤奋创新、为人师表,不仅是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见证者和贡献者,更是优秀共产党员的典范、为人师表的楷模。

学习郑德荣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2篇

学习郑德荣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2篇

学习郑德荣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2篇郑德荣同志先进事迹你知道多少?你从中学到了什么?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学习郑德荣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2篇,大家一起来看看,参考参考!【篇一】郑德荣,男,汉族,吉林延吉人,1926年1月出生,1952年11月参加工作,1953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东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荣誉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8年5月3日,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92岁。

郑德荣同志是我国著名中共党史专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

他用极其简单而纯粹的的一生坚守心中的信仰,用一名共产人对党的无限忠诚为我们树立了一座丰碑。

其为人,他是马克思普遍真理的坚定信仰者。

“要不忘初心,坚持马克思主义!”,这是郑德荣同志最后的遗言,作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郑德荣一生在马言马、懂马信马、传马护马,因为信仰、所以研究,郑德荣同志用67年的研究岁月彰显了他对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的坚守。

“我一定要站在真理这一边”,真理是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的,坚守真理的人更需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92年的峥嵘岁月,郑德荣同志用他的一生彰显他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的卫道者。

其为学,他是一位坚定的“红色理论家”。

从马克思主义到毛泽东思想,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科学发展观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郑德荣的理论研究始沿着党和国家伟大事业发展的方向密切相连。

从事学术研究67载,郑德荣同志视学术为生命,始终把研究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党史作为终生奋斗的事业,用熊熊燃烧的信仰之火,点燃理论之炬,转化为照耀现实之光。

其为师,他是集学高和德高为一体的教育工作者。

60岁时,郑德荣曾立下宏愿,要用10年时间培养出10个博士,出版10部专著。

30多年过去了,郑德荣培养了49名博士生,出版了40部专著,发表了200多篇学术论文……这一连串的数字看似平淡无奇,却展现了郑德荣同志育人、做学问、搞研究的师者风范,也是学识渊博、研究深入的体现。

学习郑德荣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精选6篇

学习郑德荣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精选6篇

学习郑德荣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精选6篇学习郑德荣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一】郑德荣信仰坚定,始终不渝,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一生的时代楷模,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模范标兵,他勤奋好学,刻苦专研,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代表,他始终坚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党性原则和科学追求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郑德荣始终坚定理想信念,灌注所有的青春年华,潜心探索研究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史论、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发展、共产主义与中国革命关系。

他对事业忠诚,任教55年,始终坚持在教学科研第一线,致力于教学改革,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才。

他把一生的时间,一生的心血都奉献给了共产主义事业,是当之无愧的时代楷模。

郑德荣爱岗敬业,不忘初心,坚持一生从事一个职业,并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前行,成绩斐然。

多年来,他积极承担并圆满完成各级部门交给的任务,积极为地方报刊撰写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的文章,被指定为省委宣讲团成员,为各地各界宣讲十余场,"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高度赞誉"。

这是不忘初心的具体体现,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使然。

郑德荣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刻苦专研,十年如一日地执着于探索创新,不断推出新成果。

他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发展、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关系等诸多领域进行了开创性研究。

由他撰写、主编的著作在国家图书馆藏有三十种,而且他的著述多属原创性,从宏观上把握学科体系,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其中有一批是改变学术界传统观点或填补空白,并提出创新见解。

这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党性原则和科学追求相结合的具体体现。

郑德荣体现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人的新形象,他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学习郑德荣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二】郑德荣同志是全国著名中共党史学家、毛泽东思想研究专家,我国中共党史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

学习郑德荣等7名同志先进事迹有感【共6篇】

学习郑德荣等7名同志先进事迹有感【共6篇】

学习郑德荣等7名同志先进事迹有感【共6篇】郑德荣等7名同志的先进事迹在各个部门都有相关的学习活动,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一共6篇学习郑德荣等7名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哦!篇一郑德荣等7名同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模范践行者,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光辉典范,是新时代党员干部信念坚定、许党报国、为民造福的杰出楷模。

通过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我觉得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该做到:一要养成坚持学习,刻苦钻研的好习惯。

要在工作中不断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学会用新的理念、新的工作方式和手段、新的技术努力推进工作的创新和发展,并且要不断完善学习方法。

要挤时间去学,持之以恒的学,结合现实去学,把学到的知识用于指导工作,反过来在实际工作中去检验所学的知识。

二要养成敬业爱国,踏实肯干的好作风。

通过学习先进,我觉得我们就要像他们一样用满腔热情,恪尽职守,勤奋踏实工作,以持之以恒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去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要养成脚踏实地,敢于担当的好品质。

我们要能够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考验,一如既往的踏实工作。

不为个人私利,怀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去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

篇二6月27日,党中央决定,追授郑德荣、钟扬、李泉新、许帅、姜仕坤、张进、张超等7名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党中央号召全体党员干部向他们学习,他们身上集中彰显了信仰之坚定、对党之忠诚、爱国之至诚、为民之赤诚、干事之笃实、律己之严格、襟怀之坦荡,生动展现了新时代共产党人把理想信念化为行动力量的政治品格和先锋形象。

我作为一名基层党员,通过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心灵受到震撼,精神受到洗礼,郑德荣、钟扬、李泉新、许帅、姜仕坤、张进、张超等7名同志一直坚持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立足岗位,恪尽职守,奉献才干,努力在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

学习他们坚定执着的信仰信念。

要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对事业无限忠诚,不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

学习郑德荣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篇

学习郑德荣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篇

学习郑德荣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篇学习郑德荣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在学习了郑德荣同志先进事迹后感受到,先生已逝,精神永存。

作为新时代的组工干部,我们要以郑德荣同志为榜样,努力从三个方面向他学习。

一是学习他理想坚定的政治信仰。

郑德荣同志时时刻刻在践行共产党员宣言,他的一生都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共党史、毛泽东思想、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研究工作,郑德荣的研究始终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紧密相连。

每一名共产党员都应该像郑德荣同志这样,既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者,又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21世纪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进一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胸怀理想、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到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中去。

二是学习他忠于职守的敬业品质。

“乐以终身治学科研,悦以毕生授业解惑”,郑德荣同志对党的教育事业无限忠诚,从教67年来,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教书育人、将自己的所思、所学、所得传授给每一个学生,并将爱国爱党的家国情怀和党性原则贯穿学生培养的始终,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学生。

他用一生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殚精竭虑、矢志不渝,贡献了毕生精力。

他用毕生的执着坚守和无私奉献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伟大,诠释了一名教育工作者的无私无悔,更彰显了一名马克思主义者的高尚情操。

作为一名组工干部我们也应该这样,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恪尽职守。

三是学习他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

郑德荣同志终生致力于中共党史学术研究的追求和创新。

作为中共党史学科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他始终把个人融入时代、视学术为生命,90多岁高龄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为学术创新不懈追求,多项研究成果填补学术空白,以高深的学术造诣、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卓越的学术成就,成为中共党史研究的一面旗帜。

学习郑德荣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0篇

学习郑德荣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0篇

学习郑德荣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0篇【篇一】郑德荣同志是全国著名的中共党史学家、毛泽东思想研究家,我国共产党史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

郑德荣信仰坚定,治学严谨,勤奋创新,为人师表,用一生诠释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新时代的优秀教师代表,更是共产党员的楷模。

在从教65周年的采访中,郑德荣说了这样一席话,“研究中共党史的特殊性,就要求在政治上有坚定理想信念,在思想道德上有高尚的情操,否则你不配为研究中共党史的教师,也不配研究毛泽东思想!”两个“不配”掷地有声,似有万钧之力。

这位老党员心中一直有杆秤,在衡量着自己,能不能“配得上”这份崇高的研究事业和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直至用生命交出了完美的答卷。

郑德荣心中的秤是信仰之秤,他一生坚定地理想信念可以为证;“一开始接触马克思列宁主义,我就坚信不疑了。

我一定要站在真理这一边!”郑德荣同志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对事业无限忠诚,不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是名副其实的“红色理论家”。

郑德荣心中的秤是治学之秤,他用殚精竭虑、著作等身加以诠释;85岁那年,郑德荣申报了国家级课题,同为东北师范大学教授的他的学生表示,申报这个课题,需要准备10万字的论文,连自己都没敢报,太辛苦了。

郑德荣敢为人先,不怕吃苦的精神可见一斑。

67年的学术生涯,郑德荣坚持创新,笔耕不辍,多项研究成果填补了学术空白,提出了一系列独到见解,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被誉为“高产的作者”。

他编写教材、出版专著40余部,发行量达几百万册,发表学术论文260篇,在海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郑德荣心中的秤是育人之秤,他为人师表,甘为人梯,把自己毕生所学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学生;从1978年招收研究生,到1986年招收博士生,郑德荣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培养的博士生达49名,学生中多人成为中共党史学科和毛泽东思想研究领域的教授、博士生导师,成为社会各界的领军人才。

学习郑德荣同志先进事迹心得12篇

学习郑德荣同志先进事迹心得12篇

学习郑德荣同志先进事迹心得12篇郑德荣同志的先进事迹是我们一直在学习的,你从中学到了什么?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学习郑德荣同志先进事迹心得12篇,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篇一】郑德荣老师去世前还在认真准备论文,悉心听取学生谈学习心得,谆谆教诲学生……92岁的郑德荣将生命誓言履行到最后一息,用一生诠释了“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句话。

他把生命和热情融入国家的科研教育工作,为我国科学研究事业做出突出贡献。

作为一名教师,他严谨治学,精益求精。

67年如一日,坚持在教育岗位上发挥创新精神,出版学术著作4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多项研究成果填补了学术空白,为我国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共党史、毛泽东思想、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等科研工作奠定理论基础,提供人才支撑。

作为一名科研人员,耄耋之年已桃李满天下,无需堂前更种花,可是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60岁退出管理岗位为新起点,潜心育人,笔耕不辍,坚持学术创新,全身心投入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发表多篇高水平理论成果,用行动诠释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对党的教育事业的不懈追求,践行了“一生为党和国家做贡献”的誓言。

作为一名党员,他用一生高擎信仰之炬。

1953年,郑德荣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这65年中,他经常对学生说,不仅在业务上要使自己成为国家的高级人才,而且在政治上应使自己成为共产主义战士,不管在什么样的政治风浪中,都要始终坚持坚定的政治方向,站稳立场,保持高尚的共产主义情操。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中,郑德荣一直被结肠癌折磨着。

可就是这样,他也很少缺席过政法学院的党支部活动。

考虑到郑德荣的身体情况,很多同事劝他不用亲自出席活动,让学生代替参加就好了,可郑德荣坚决不同意:“参加党支部活动,这是一名党员的基本职责。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党员我们要深入学习郑德荣同志的优秀品质,不论在哪个岗位上,都要严谨求实、精益求精,工作上要做到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坚持发扬创新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再成长的过程勤思实干,把自身价值发挥到极致;永葆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无私奉献的崇高信仰,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为打赢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战燃烧自己的青春。

学习郑德荣同志先进事迹有感10篇

学习郑德荣同志先进事迹有感10篇

学习郑德荣同志先进事迹有感10篇【篇一】全国高校正在掀起一轮学习郑德荣同志先进事迹的高潮。

郑德荣是东北师范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1926年生人,中共党史学会名誉会长,被誉为资深“红色理论家”,曾任东北师大副校长。

7月9日上午,吉林动画学院文化艺术中心座无虚席,笔者参加和聆听了全省高校郑德荣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深受感动,有言如鲠在喉,不得不发。

我对郑先生是有感情的。

在二十多年前我从南国来吉大马列部读研期间,就闻听过郑老师的大名;在参加工作后的师资培训时,有幸聆听到郑老师亲授的课程;后来在省内外的相关学术会议上,多次领听过郑老师的专题报告。

可以这么说,郑老师不识我,但郑老师却是我心中仰慕的大家之一。

他老人家,每次出场,总是红光满面,声若洪钟,发言深刻,理论精辟,精神气场十足。

二十多年来,给我的这个印象始终都没有变。

俗话说的好: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按照传统士人的观点:一个人在社会上存有一席之地,必须立言、立德、立功。

郑老师是著书立言之人,是有光辉业绩之人,那么郑德荣之“德”究竟体现在何处?我们怎么学习他?笔者认为就是学习他的“德性”,具体表现在他明大德,守师德,严私德,就是学习他立德树人的先生之风。

一、明大德,信仰坚定,把终身献给党郑德荣同志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一开始接触马克思列宁主义,就坚信不疑了,我一定要站在真理的一边。

”其信仰的力量来自:“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朴素情感;来自东北师范大学“红色熔炉”的锻造。

“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

郑德荣的实践信条是:要做“永久牌”,就是持之以恒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作指导,不做“飞鸽牌”。

郑德荣始终与党同心同向同行,一生见证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毕生“在马言马、懂马信马、传马护马”,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把忠诚书写在信仰的旗帜上。

郑德荣同志认为:党史研究从事的是党的特殊事业,选择了党史专业,就要信仰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研究党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郑德荣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郑德荣教授,作为一名勤勤恳恳的园丁,这一生都始终坚守在教学的第一线,真正的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把自己的所思、所学、所想、所研、所得传授给自己席下的每一个学生。

就算是从领导岗位退下来之后,他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直至最后一刻他还培养了四十多名博士生,如今这些博士生都成为了各个领域的拔尖人才,成功延续着郑德荣教授的奉献精神。

即便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中,郑德荣教授一直深受病魔的痛苦折磨。

可就是这样,他也身体力行很少缺席过各类的党支部活动。

考虑到郑德荣教授的身体情况,很多领导同事都劝说他不用亲自出席活动,完全可以让学生代替参加就可以了,可郑德荣教授坚决不同意,他始终坚持认为参加党支部活动,这是一名党员的基本职责。

记得,之前有人问起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把毕生的精力都沉浸于党史研究工作中的时候,郑德荣教授回答:“工作需要,就是我的志向。

做什么爱什么,干什么学什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个人利益从党和国家利益,是铭刻在心的信条。

”从他的话语中是我感受到了郑德荣教授对事业的执着与热爱。

而我作为一名党员同志更应把郑德荣教授的这席话作为前行的坐标,毕竟一个人的一生是短暂的,但对真理的追求是没有终点的。

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实现人生目标是郑教授一生追求的,我们更应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高举旗帜跟党走,穷一生而不悔,发挥自身的余热,为党的事业做一番自己应尽的责任。

1 /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