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月度报告(2018年7月)

合集下载

汽车销售情况分析月度报告

汽车销售情况分析月度报告

汽车销售情况分析月度报告汽车销售情况分析月度报告一、市场总体情况分析经过对本月汽车销售市场的调研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1 总体销售量较上月下降10%本月汽车销售市场总体销售量较上个月有所下降,下降幅度约为10%。

这主要是受到全球宏观经济形势不稳定以及国内消费者信心下降的影响。

1.2 SUV仍然是市场的主要热点尽管总体销售量有所下降,但SUV仍然是市场的热点。

这是因为SUV具有越野能力、空间宽敞以及运动性能等特点,符合现代消费者的需求。

因此,SUV销售量仍然保持相对稳定,尽管增长速度有所放缓。

1.3 新能源汽车销售呈现上升趋势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

这是因为节能环保成为当今社会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许多消费者开始对新能源汽车产生兴趣并改变购车习惯。

二、各品牌销售分析通过对各品牌销售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2.1 前五名品牌占据市场的主要份额在本月的汽车销售市场中,前五名品牌依然占据了主要份额。

这五个品牌分别是A车品牌、B车品牌、C车品牌、D车品牌和E车品牌。

其中,A车品牌以其高性价比和品牌口碑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B车品牌凭借其创新设计和独特性能在市场上取得了明显优势;C车品牌则以环保和节能为卖点吸引了很多消费者;D车品牌以豪华形象和高端配置赢得了一部分中高收入群体的认可;E车品牌则以稳定的品质和卓越的售后服务取得了市场竞争力。

2.2 部分品牌销售量出现下降尽管市场总体下滑10%,但部分品牌的销量下降幅度超过了整体平均水平。

这些品牌包括F品牌、G品牌和H品牌。

其中,F品牌主要是由于产品线缺乏创新和品牌推广不到位,导致消费者对其产品兴趣下降;G品牌由于质量问题导致口碑下降,影响了销售量;H品牌则受到其他竞争对手的强力竞争,市场份额受到了挤压。

2.3 新品牌及小型品牌表现不俗与大型品牌不同,一些新兴品牌及小型品牌在本月的汽车销售市场中表现不俗。

这些品牌主要包括I品牌、J品牌和K品牌等。

汽车行业周报:7月国内汽车销量约186.4万辆,同环比均下降,新能源汽车产销再创新高

汽车行业周报:7月国内汽车销量约186.4万辆,同环比均下降,新能源汽车产销再创新高

20210815研究所证券分析师:石金漫S0350520050001****************.cn联系人:多飞舟S0350121010063**************.cn 7月国内汽车销量约186.4万辆,同环比均下降,新能源汽车产销再创新高——汽车行业周报最近一年行业走势行业相对表现表现1M 3M 12M 汽车 2.2 21.2 64.0 沪深300 -1.1 0.3 13.3相关报告《汽车行业周报:7月第四周汽车零售达日均9万辆,预计下半年景气度持续提升》——2021-08-09《汽车行业周报:芯片短缺带来产能端的受限预计将持续到8月,特斯拉Model3降价1.5万元,有望进一步提升销量》——2021-08-02 《汽车行业基金持仓报告:Q2环比配置显著提升,行业景气度上行仍将持续》——2021-08-01《汽车行业周报:商务部表示将全链条促进汽车消费,下半年市场景气度提升可期》——2021-07-25《汽车行业周报:7月第1周汽车零售环比下滑7%,看好下半年景气度持续提升》——2021-07-19 投资要点:⏹周观点更新:根据中汽协数据,2021年7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86.3万辆和186.4万辆,环比下降4.1%和7.5%,同比下降15.5%和11.9%。

新能源汽车月度产销创历史新高,分别达到28.4万辆和27.1万辆。

7月下旬国内局部地区受到极端天气影响,加之新冠疫情反复及车厂高温假限制了部分产能,车市整体表现较为低迷。

我们认为,随着灾后重建的稳步推进以及国内疫情好转带来的市场需求恢复,加之芯片供应问题逐渐缓解,汽车市场下半年景气度将持续上行。

预计2021年全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同比增速达10%,根据乘联会预测,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300万辆。

⏹行情回顾:1)本周汽车板块涨跌幅位居所有行业中第23位:本周上证 A 股、深证A 股和沪深300涨跌幅分别为1.64%、1.51%、1.03%。

新能源行业周报:7月新能源车销量同比转增,光伏产业链价格进一步上涨

新能源行业周报:7月新能源车销量同比转增,光伏产业链价格进一步上涨

分析师:杨宇执业证书编号:S0890515060001 电话:************邮箱:********************研究助理:胡鸿宇电话:************邮箱:**********************销售服务电话:************◎投资要点:◆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7月新能源车销量同比转增,特斯拉Model3依旧保持第一,造车新势力持续高增长。

国内7月新能源车产、销量完成10万和9.8万辆,首次实现同比正增长,国产Model 3销量为11041辆,虽较6月的14954辆环比下滑26.2%,但是总体看符合国产特斯拉目前周产3000辆的基本产能。

造车新势力前三的蔚来、小鹏和威马汽车,三家车企在7月的销量反分别为3533辆、2532辆、2036辆,同比分别增长322.10%、67.12%、86%。

7月动力电池装机触底反弹,装机量为4.99GWh ,同比增长6.8%,环比增长6.2%,受新能源客车和专用车产量减少影响,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需求回暖同比减少34%。

◆ 光伏:产业链价格进一步上涨,需求旺盛光伏景气度提升。

硅片龙头隆基19天内三次上调价格,光伏产业链价格上涨态势持续,一是由于新疆继续检修导致硅料供应不足、此外新疆疫情严重使得运输不畅带来整体短缺,进而迅速拉升了硅料价格;二则在硅料价格上涨之后,上周部分央企组件招标价格均价达1.54元/W ,相较于上个月上涨7.8%,也给了硅片龙头隆基股份继续提价的动力。

三四季度随着装机需求进一步体现,下游续期旺盛的情况下,供需双回暖,看好下半年光伏行业景气度提升。

◆ 投资建议。

动力电池:受疫情影响上半年新能源车销量不佳,下半年政策需求反转,看好外资(特斯拉大众MEB )和内资新势力(蔚来小鹏)产业链机遇。

海外市场受疫情影响逐步消除,下半年市场有望保持高增长态势。

建议关注国内主流磷酸铁动力电池厂商及LFP 正极龙头企业有望在20年订单业绩实现高速增长,关注特斯拉产业链和大众MEB 产业链企业下半年受车企产销增长订单持续放量,关注欧洲日韩龙头车企配套的国内电池厂商和全球主流电池厂商的材料供应商。

2018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情况分析报告

2018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情况分析报告

2018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情况分析报告第一节2017年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环境分析 (4)第一节政策法规 (4)第二节汽车行业热点分析 (9)第二章2017年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1)第一节汽车工业经营情况 (21)一、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较快,增幅回落 (21)二、利润总额增速趋缓,增幅下降 (22)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减缓 (23)四、亏损企业家数有所增加 (24)五、应收账款、产成品库存资金增长较快 (25)第二节全国汽车商品进出口情况 (25)一、汽车商品进口情况分析 (26)二、汽车商品出口情况分析 (30)第三章2017年节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情况 (36)第一节节能汽车市场情况 (36)一、产销总体情况 (36)二、产销细分情况 (36)三、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37)第二节新能源汽车发展情况分析 (40)一、产销总体情况 (40)二、产销细分情况 (40)三、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43)第四章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政策及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45)第一节相关政策环境分析 (45)一、节能汽车 (45)二、新能源汽车 (46)第二节产业发展趋势与展望 (48)一、节能汽车 (48)二、新能源汽车 (53)第六章关键零部件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55)第一节动力电池发展分析 (55)一、市场发展 (55)二、分类配套 (56)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61)第二节驱动电机发展分析 (62)一、市场发展分析 (62)二、分类配套 (63)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69)表1 2017年汽车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变动情况 (21)表2 2017年汽车行业各小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情况 (22)表3 2017年汽车行业利润总额增长率变动情况 (22)表4 2017年汽车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情况 (23)表 5 2017年汽车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变动情况 (24)表 6 2017年汽车行业各小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24)表7 2017年汽车行业各小行业亏损额情况 (25)表8 2017年我国节能乘用车分排量产销量 (37)表9 2017年新能源汽车产销情况 (40)表10 2016年至今发布或实施的部分汽车节能政策法规(简表) (46)表11 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主要政策汇总 (47)表12 2017年市场份额前十电池企业动力电池配套情况 (55)表13 2017年新能源乘用车电池装机量前十 (58)表14 2017年新能源客车电池装机量前十 (59)表15 2017年新能源专用车电池装机量前十 (60)表16 2017年新能源汽车电机装机量十大企业 (63)图录图 1 2016~2017年1.6L及以下乘用车占乘用车销量比重月度趋势 (36)图 2 2017年我国节能乘用车分车型产销量占比 (37)图 3 2017年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量前十城市 (41)图 4 2017年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售车企榜 (42)图 5 2015年车用燃料替代量 (49)图 6 2017年1~12月新能源汽车电池装机总电量 (55)图7 2017年1~12月新能源汽车分类电池装机电量 (56)图8 2017年新能源汽车各电池材料装机电量 (57)图9 2017年四种类型动力电池份额占比 (57)图10 2017年新能源乘用车电池类型统计 (58)图11 2017年新能源客车电池类型 (59)图12 2017年新能源专用车电池类型 (61)图13 2017年度电机类型市场结构情况 (64)图14 2017年新能源乘用车电机月度装机量 (65)图15 2017年前十新能源乘用车电机供应商装机情况 (66)图16 2017年1~11月新能源客车配套电机分类占比 (67)图17 2017年1~11月前十新能源客车电机生产企业配套情况 (67)图18 2017年1~11月新能源专用车配套电机分类占比 (68)图19 2017年1~11月前十新能源专用车电机生产企业配套情况 (69)第一节2017年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环境分析2017年是全面落实“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一年。

中国汽车销量分析报告、汽车销量预测及影响汽车销量的的主要因素分析报告

中国汽车销量分析报告、汽车销量预测及影响汽车销量的的主要因素分析报告

中国汽车销量分析、汽车销量预测及影响汽车销量的的主要因素分析一、2018年汽车行业景气度下行2018年1-11月汽车行业累计销量2542.0万辆,同比下降1.7%,较2017年同期小幅下降,其中乘用车销售2147.8万辆,同比下降2.8%;商用车销售394.1万辆,同比增长5.0%。

我们预计2018年全行业共销售汽车2,808万辆,同比下滑2.8%,其中乘用车2,377万辆,同比下滑3.8%;商用车431万辆,同比增长3.6%。

汽车行业景气度下行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月度销量同比增幅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中美贸易摩擦、消费者信心下降等因素影响,下半年乘用车市场景气度明显下行,加之去年同期由于购臵税优惠政策退出提前消费形成的较高基数,导致车市9至11月连续3月同比出现双位数下滑。

1-11月乘用车销量同比减少2.8%,其中SUV 与轿车销量小幅下滑,MPV与交叉型乘用车销量仍呈现较大幅度下滑。

卡车行业增势良好推动商用车销量小幅增长。

蓝天保卫战与重点省市陆续提前实行国六排放标准拉动重卡需求,重卡市场在较高基数下1-11月仍实现1.6%增长。

受益部分微卡需求转化为轻卡、皮卡在部分省市解禁需求释放,轻卡1-11月同比增长11.0%。

分阶段补贴政策导致上半年新能源客车销量有所透支,下半年销量较为低迷,1-11月客车销量同比下降7.0%。

1-11月乘用车景气度下降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1-11月商用车销量增势良好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轿车、SUV车型销量小幅下降,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有所下滑。

1-11月乘用车四类车型中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轿车和SUV销量小幅下滑,同比分别下降1.4%和0.8%,SUV 销量占狭义乘用车总销量比例继续提升至42.8%,MPV与交叉型乘用车销量下滑较大,分别下降16.1%和18.1%。

1-11月乘用车细分车型销量同比均现下滑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SUV销量占狭义乘用车总销量比例持续提升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随着小排量购臵税优惠政策退出与SUV车型逐渐进入低增长区间,加上低价车型滞销,2018年1-11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占率为41.9%,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5个百分点,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有所缩减。

2018年汽车造车新势力分析报告

2018年汽车造车新势力分析报告

2018年汽车造车新势力分析报告正文目录导言 (6)多维度盘点中国造车新势力 (7)三类创始人背景为造车新势力注入不同灵魂 (7)结合自身背景,造车新势力造车战略标新立异 (7)产品定价中高低端全覆盖,车型选择SUV 成主流 (8)重视续航里程,优质电池厂商受到青睐 (8)加入高配自动辅助驾驶系统,强调智能化特色 (9)多数造车新势力选择体验店模式,补充传统4S 店模式 (10)线上线下相结合,实现直销省成本 (10)代工品控相对困难,自制暂时缺少生产资质 (11)充电模式为主流,蔚来等少数企业提出换电模式 (11)强调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与传统车企产品形成差异 (12)造车新势力集中量产前夜,市场满意度将见分晓 (12)造车前期投入或超过200 亿,新造车企业融资各显神通 (13)造车前期投入或超200 亿,融资能力至关重要 (13)互联网造车更依赖创投融资,跨界造车背靠股东资金丰厚 (14)历史上的造车浪潮 (15)美国的新造车浪潮,特斯拉脱颖而出 (15)Fisker受挫原因:轻资产运营,核心系统外包,品控失败 (15)Coda:产品缺乏竞争力,品控失败,资金链断裂 (15)特斯拉核心技术自主开发,定位高端纯电动,坚持智能驾驶和直销模式 (16)美国新造车启示:核心技术研发、正确产品定位、创新营销策略、融资顺畅 (17)中国历史上的造车浪潮 (17)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四次造车浪潮,大浪淘沙,胜者为王 (17)造车新势力拥有时代机遇,同时面临严峻挑战 (18)民营造车受阻元凶:资金链断裂 (18)民营造车第二大杀手:产品定位失误 (19)民营造车第三大杀手:无生产资质 (19)民营造车第四大杀手:股东分歧 (19)跨界造车杀手一:主业拖累,用人不当 (19)跨界造车杀手二:股东造车信心不坚定,难以持续投入 (19)民营造车三巨头的成功经验总结 (20)吉利汽车:成功外延并购,品牌战略提升 (20)奇瑞汽车:车型定位准确,核心部件自我开发 (21)比亚迪:逆向研发,垂直整合节省成本 (21)以史为鉴,胜者应具有的素质 (22)造车新势力未来格局展望 (24)产品要求复杂,造车是一项复杂工程 (24)新能源汽车未来可能有产能过剩风险 (24)BAT等互联网巨头采取合作策略,并不直接参与造车 (24)量产车型逐步推出,成功之路艰辛漫长 (24)造车新势力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25)推动汽车新能源化、智能化、网联化进程 (25)新的销售模式:对传统4S 店的创新与补充 (25)对上下游产业链的影响 (25)汽车零部件定制化增强,燃油车零部件需求短期影响不大 (25)传统零部件行业因新能源汽车特殊需求迎来新的增长 (25)对电池、电机、电控等高端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需求增强 (25)汽车电子产业崛起,提供硬件基础 (26)均胜电子、天汽模等零部件商已经进入新造车供应链体系 (26)对整车企业的影响:对传统车企可能造成冲击 (26)华域汽车,积极布局电动化+智能化领域 (27)业务品类:六大品类,内外饰为核心 (27)毫米波雷达及电驱动等新兴业务有望切入新造车供应链 (28)拓普集团:NVH 龙头,轻量化+智能化业务亮点 (29)全年业绩增速可观,优质客户带动业绩上涨 (29)受益新能源汽车,轻量化业务成未来亮点 (29)开拓智能刹车系统,打开深度国产替代新空间 (30)布局两大生产基地,产能扩张保障未来发展 (30)天汽模:车身模具业务受益新能源汽车订单 (31)17年业绩略有下降,未来订单在手 (31)受益于新能源汽车高增长,与造车新势力展开合作 (31)冲压业务结构调整 (31)外延布局海外市场,公司加快收购步伐 (32)高研发投入,技术领先 (32)三花智控,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龙头 (33)收购三花汽零,打开未来增长空间 (33)进入特斯拉产业链,与新造车势力合作值得期待 (33)均胜电子,汽车电子龙头进入新造车供应链 (35)发展历程:借壳上市,兼并收购打下坚实基础 (35)深入布局六大业务,打造全球领先的汽车电子和安全技术提供商 (35)业绩情况:并购汽车电子标的,促进业绩高增长 (36)重视新兴客户,进入造车新势力供应链 (37)图表目录图表1:互联网背景新造车企业 (7)图表2:传统车企背景造车企业 (7)图表3:跨界造车企业 (7)图表4:造车新势力产品定位丰富 (8)图表5:蔚来ES8 (8)图表6:威马EX5 (8)图表7:造车新势力汽车性能 (9)图表8:新造车自动驾驶系统 (9)图表9:拜腾汽车超大屏设计 (10)图表10:蔚来ES8内部设计 (10)图表11:NIOHouse 长安街体验店 (10)图表12:NIO House 儿童体验区 (10)图表13:造车新势力营销模式 (11)图表14:已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 (11)图表15:造车新势力充电模式 (12)图表16:新造车企业造车进度 (13)图表17:造一万台车资本支出估算 (13)图表18:造车新势力融资进度 (14)图表19:特斯拉、日产、雪佛兰和宝马新能源汽车销量对比图(辆) (17)图表20:吉利并购事项 (20)图表21:华域汽车2011-2017 营业收入及增速 (28)图表22:华域汽车2011-2017 归母净利润及增速 (28)图表23:毫米波雷达构造 (28)图表24:拓普集团2013-2017 营收情况 (29)图表25:拓普集团2013-2017 归母净利润情况 (29)图表26:拓普集团2017 年营收构成 (29)图表27:拓普集团2017 年毛利构成 (29)图表28:2017 年定增募资投向项目 (30)图表29:天汽模2013-2017 营收情况 (31)图表30:天汽模2013-2017 归母净利润情况 (31)图表31:天汽模2017 年营收构成 (32)图表32:天汽模2017 年毛利构成 (32)图表33:天汽模2013-2017 年研发支出情况 (32)图表34:2017 年配套募集资金主要建设项目(单位:万元) (33)图表35: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 (33)图表36:公司主要客户 (34)图表37:均胜电子收购兼并历程 (35)图表38:2017 年均胜电子重大事件 (35)图表39:均胜电子2017 年上半年营业收入构成 (36)图表40:均胜电子2016 年毛利构成 (36)图表41:均胜电子-未来汽车产业链自我定位 (36)图表42:均胜电子2012-2017Q1-Q3 营业收入及增速 (37)图表43:均胜电子2012-2017Q1-Q3 归母净利润及增速 (37)导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分析

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分析

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分析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化石能源日益短缺,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了爆发期。

新能源汽车,又称电动汽车,基于电力驱动而非传统的燃油动力,具有能源效率高、无排放、低能耗、使用成本低等优点,是汽车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本文将分析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格局及趋势。

一、市场格局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以中国市场为主导。

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42万辆和138万辆,占全球总量的近60%。

中国市场的崛起主要得益于政策扶持和厂商竞争。

在政策方面,中国政府提出“双积分”政策和补贴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长。

厂商竞争方面,国内厂商如比亚迪、蔚来、小鹏等凭借不同的技术、产品和营销策略,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持续发力。

除中国市场外,欧洲市场和美国市场也在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

欧洲市场主要受益于欧盟政策的推动和能源转型的需求,目前电动汽车市场规模已接近200万辆。

美国市场在2018年出现了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小幅下滑,但随着特斯拉Model 3的火爆销售,预计未来市场前景依然看好。

二、趋势1. 产品差异化: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厂商间将加强产品差异化的竞争。

虽然电池续航里程已经成为用户选择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指标,但产品特性和服务创新同样重要。

如智能驾驶、车辆安全和绿色能源技术等,将成为产品差异化竞争的焦点。

2. 技术创新:新能源汽车是一个高度技术密集和创新性强的行业,不断涌现出新的技术和材料,如超级电容、增材制造技术、轻量化材料等。

这些技术创新将为电动汽车提供更高的能量密度、更快的充电速度和更轻的车身,大大提升领先厂商的技术壁垒。

3. 产业整合:未来市场竞争将不仅仅局限于厂商之间,而是整个产业链的竞争。

如电动汽车制造商将与电池生产商、充电站运营商和智能交通系统公司等联手,形成庞大而复杂的产业群。

这种产业整合将大大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效率和降低经营成本,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综上所述,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成为汽车业的未来方向之一,市场格局主要以中国市场为主导。

2018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报告2019-08-27 18:35一、行业概况1、行业定义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2、行业分类按照动力类型,新能源汽车可分为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四大类型,其中纯电动汽车是目前研发和推广的主流,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按照车型,新能源汽车可分为乘用车、客车和专用车,其中新能源乘用车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流车型。

3、行业特征政策作用明显。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基于能源安全、环境保护以及建设汽车工业强国的考虑制定的基本国策。

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属于当前国家政策重点支持的战略性发展产业,尤其是税费减免、财政补贴、限购豁免等扶持政策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作用巨大。

随着国家和地方财政补贴同步从2017年开始逐年退坡,并将在2020年完全退出,新能源汽车行业转型面临较大挑战,但短期内政策依然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主要“引擎”。

周期性。

新能源汽车产业正逐步从孕育期、导入期步入到成长初期,政策扶持背景下新能源汽车行业处于行业景气周期。

根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节能与新能源技术路线图》预测,203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汽车总销量的40%-50%,保有量将达到8千万-1亿辆。

区域性。

汽车产业具有规模经济、关联产业多、配套环节多、产业链长、技术及资本密集性等典型特点,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易于形成产业集群模式。

目前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初步形成长三角产业集群、泛珠三角产业集群、京津产业集群、西南产业集群、中部产业集群和河北、河南及山东地区产业集群等六大产业集群。

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源行业内的主要客户、主要竞争对手也主要位于这六大区域内。

季节性。

我国车载电源行业的生产和销售与新能源汽车行业保持一致,有一定季节性。

一般而言第一季度、第二季度为生产和销售淡季,第三、第四季度为生产和销售旺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