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厦门市2018-2019学年(上)期末考高一地理试题【部分答案】

厦门市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质量检测地理试题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据考,以下文学作品选段中的“岛屿”是以太平洋阿留中群岛中的卡纳加岛为创作原型。
据此完成1~4题冰山又向北飘浮了七八日。
“…说也奇怪,越往北行,白天越长,到后来每天几乎有十多西部都是尖石的的山峰,奇形怪样,莫可名状。
张翠山和殷素素走过不少地方,却从未见过火山。
…岛东却是一片望不到尽头的平野,乃火山灰逐年倾入海中堆起。
……高山峭峰玄冰白雪,平原旷野却极目青绿,苍松翠柏,高大异常,更有诸般奇花异树,皆为中土所无。
(节选自金庸《倚天屠龙记》第六回、第七回)1.“冰山向北漂浮”期间,我国最可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A.放鞭炮,守岁迎春B.吃月饼,共庆团圆C.赛龙舟,粽叶飘香D.佩茱萸,重阳登高2.该岛位于A.极地东风带B.盛行西风带C.东南信风带D.东北信风带3.图1中能够反映该岛形成过程的示意图是A.甲B.乙C.丙D.丁4.导致岛上山峰尖石嶙峋”的外力作用主要是A.海浪侵蚀B.流水侵蚀C.风力侵蚀D.冰川侵蚀图2为某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据此完成5-7题。
5.与甲地相比,乙地A.风力较大,风向为东北风B.风力较小,风向为西北风C.风力较大,风向为西南风D.风力较小,风向为东南风6.以下各槽(脊)附近,可能出现冷锋的是A.①B.②C.③D.④7.该日,当地气象部门可能发布气温升高,阴雨天气预报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反映了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探求。
古诗来源于生活,蕴含着丰富的地理事象。
据此完成8~9题。
8.泰山崛起于华北平原之东,与周围平原、丘陵相对高差达1300米。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描绘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势。
据此推断泰山为A.断块山B.背斜山C.向斜山D.火山9.“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是唐代诗人岑参的名句。
厦门市重点名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含解析

厦门市重点名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日常生活中,下列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可行的是A.为加快漂白粉的漂白速率,使用时可滴加儿滴醋酸B.为防止海鲜腐烂,可将海鲜产品浸泡在硫酸铜溶液中C.为增强治疗缺铁性贫血效果,可在口服硫酸亚铁片时同服维生素CD.为使水果保鲜。
可在水果箱内放入高锰酸钾溶液浸泡过的硅藻土【答案】B【解析】A.醋酸酸性比次氯酸强,醋酸可与次氯酸钙反应生产次氯酸,次氯酸浓度增大,漂白速率增大,A正确;B.硫酸铜有毒,可使蛋白质变性,不能用于浸泡食品,B错误;C.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为增强治疗缺铁性贫血效寒可在口服硫酸亚铁片时同服维生素C,C正确;D.水果释放出的乙烯具有催熟作用,高锰酸钾可氧化乙烯,可使水果保鲜,D正确,答案选B。
2.下列图表中a、b、c表示对应装置的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可制取、净化、收集的气体是选项 a b c 气体装置A 浓氨水生石灰浓硫酸NH3B 浓H2SO4铜屑NaOH溶液SO2C 稀HNO3铜屑H2O NOD 稀盐酸碳酸钙饱和NaHCO3溶液CO2A.A B.B C.C D.D【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取反应装置,根据气体的性质选取洗气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性质选取收集装置。
详解:A、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所以应用向下排空气集气法收集,且氨气不能用浓硫酸干燥,A 错误;B、浓硫酸和铜反应需要加热,常温下不反应,不能制备二氧化硫,B错误;C、稀硝酸和铜反应可制取一氧化氮气体,旦NO易被氧化为NO2,不能采用排空气法收集,C错误;D、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利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D正确;答案选D。
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了反应装置、洗气装置、收集装置的选择,题目难度不大,掌握常见气体的制备原理、净化方法以及收集方法是解答的关键。
厦门市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质量检测化学试题附答案

厦门市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l-35.5Fe-56 1.2020年世界十大重要科学发展史,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低温电镜达到原子分辨率B .臭氧层正在自我修复 C .卫星图像绘制树木地图D .发现银河系快速射电暴来源 2.下列属于电解质的是()A .铜B .碳酸钙C .乙醇D .食盐水 3.下列不属于化学科学未来探索空间的是() A .阿伏伽德罗定律B .超耐久性的超长碳纳米管 C .人工光合作用D .常温常压合成氨 4.下列物质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A .32molSOB .22gHC .标况下233.6LOD .218mLH O5.某酸水中含有大量的24SO -、Na +、2Fe +、2Cu +.下列离子能大量存在该废水中的是() A .23CO -B .2Ba +C .3NO -D .Cl -6.《草本纲目》中关于“冬灰”的描述为“冬月灶中所烧薪材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发面,其中的碱为()A .NaOHB .NaClC .23K COD .3NaHCO 7.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 .32FeCl CuCu 2FeCl ++ B .32224HNO ()4NO O 2H O ↑+↑+加热浓C .2 C uO COCCu O ∆++ D .2Mg CO MgO C ++点燃8.A N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关于反应“()3323Bi 4HNO ()Bi NO NO 2H O ++↑+稀”的说法错误的是()A .()331mol Bi NO 含有的离子数为A 4NB .消耗2mol Bi 转移电子数为A 6NC .标况下生成22.4L NO 时,A 4N 硝酸被还原D .236g H O 中,含有的H 原子个数为A 4N9.氯酸是一元强酸.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稀氯酸和氧化铁反应:2232Fe O 6H2Fe 3H O ++++B .氨气通入稀氯酸中:3334HClO NH ClO NH -+++C .铜和稀氯酸反应:22Cu 2HCu H ++++↑D .稀氯酸和碳酸钙反应:2322CO 2HH O CO -+++↑10.实验室配置100mL 1mol /L 的24H SO 溶液,下列操作中,一般不涉及的是()A .B .C .D .11.NaCl 溶液的微观构成示意图如下,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 .12.科学家最近亚久发现,水蒸气冷凝成直径小于10m μ(61m 10m -μ=)的水滴后会自发形成22H O ,揭示了世界上第一个2O 可能来自22H O 的分解.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大阳光直射过10μm 大小的水滴会产生丁达尔现象B .“222H O H O −−→”中氧元素被氧化 C .每产生22.24L O (标况下)需要分解226.8H O D .水蒸气冷凝生成22H O 是一种简单经济的绿色杀菌工艺13.下列实际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实际操作A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24SO -取少量试液滴入()32Ba NO 溶液中 B测定新制氯水的pH取少量新制氯水滴到pH 试纸上 C证明2Fe +具有还原性取少量的酸性4KMnO 溶液滴入4FeSO 溶液D 比较钠、铁的活泼性把钠块投入2FeCl 溶液中14.干法氧化铁脱硫除去大气污染物2H S 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232Fe O H O ⋅为该反应的催化剂B .脱硫反应为223223223H S Fe O H O Fe S H O 3H O +⋅=⋅+C .再生过程中,硫元素被还原D .总反应为2222H S O 2S 2H O +=+15.将3KIO 、24H SO 、22H O 、4MnSO 、22CH (COOH)及可溶性淀粉(指示剂)混合,进行碘钟实验,通过光线传感器绘制出碘钟振荡反应曲线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碘钟周期性振荡的反应如下,除2I 与3Mn +外,其他物质在此溶液中为无色或浅色.2332212H 2IO 10Mn I 6H O 10Mn +-++++=++(琥珀色)32222IO 3H O I 3O 3H O --+=+↑+3225I 6H IO 3I 3H O -+-++=+2222I CH (COOH)ICH(COOH)I H -++=++322224Mn ICH(COOH)2H O I 4Mn HCOOH 2CO 5H +-++++=+++↑+A .ABC →→过程中,颜色变化为:蓝色→琥珀色→无色 B .DE →过程放出的气体为2OC .F G →持续时间变长,是因为22CH (COOH)逐渐被消耗D .H 点透光率减弱是因为2I 浓度下降 16.(11分)木钢铁厂废水中含有3Fe +、4NH +、Cl -、24SO -、3NO -.某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沉淀1”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2)生成“气体1”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气体1”的检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 (3)生成“气体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4)生成“沉淀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步骤_______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证明废水中含有“沉淀2”的阴离子.(5)设计实验证明废水中是否含有Cl -:___________________. 17.(10分)将2Cl 通入NaOH 溶液制备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NaClO ),利用氯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表示其中涉及的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2)制备84消毒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CH COOH)可增强效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3)84消毒液中加入少量醋酸(3(4)次氯酸不稳地,光照条件下易分解.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5)84消毒液不能与洁厕灵(含盐酸)一起混合使用的原因是因为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SO,实验装置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8.实验室可用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条件下制备2已知:①浓硫酸的沸点约为338℃.Cu S均为黑色沉淀,不溶于稀盐酸与稀硫酸.②CuS、2CuCl-显黄绿色.③[]24SO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⑴制备2⑵脱脂棉应蘸有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⑶加热具支试管中的硫酸至沸腾,伸入铜丝,5s后观察到石蕊试纸变红,10s后观察到溶液颜色为蓝色,20s 后观察到品红试纸褪色,5min后溶液蓝色逐渐变浅,同时底部生成灰白色沉淀.①灰白色沉淀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该沉淀的生成体现了浓硫酸的_________(填标号).A.酸性B.氧化性C.吸水性D.脱水性②某同学认为硫酸蒸气也能使石蕊试纸变红,因此不能说明反应生成了2SO ,设计实验证明该猜想:__________________.③为避免硫酸蒸气对反应的干扰,应如何改进实验装置:__________________.(4)反应过程中还观察到铜丝表面附着少量黑色物质(主要成分为CuS 、2Cu S ),一些文献中认为CuO 是碱性氧化物,很容易和酸反应,所以黑色物质中不可能存在CuO ,为验证该说法,设计实验如下:①实验Ⅱ应加入_______HCI 溶液.②上述实验表明,CuO 与酸的反应受到H浓度、_______、_______等因素的影响. ③产生实验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④设计实验证明铜丝表面附着的黑色物质是否含有CuO ___________. 19.(16分)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主要存在于血红蛋白,硫酸亚铁片可以治疗缺铁性贫血.【药物相互作用】本品与维生素C 同服有利于吸收;本品与制酸药如碳酸氢钠或饮料同用,易产生沉淀和气体,影响吸收.(1)硫酸亚铁片上糖衣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药物相互作用原理进行分析①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维生素C 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②硫酸亚铁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L -乳酸亚铁为第二代补铁剂,其制备流程图如下:①2FeCl 溶液与精制L -乳酸钙32|(CH C H COO)Ca 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恒温反应”对提高产品质量十分重要,下图为反应温度与产品产率及产品中3Fe +杂质含量的关系.由图可知应选择的合适温度为__________________.温度过高,产品由浅绿色变为黄色,并伴有红褐色物质出现,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干燥”方式为___________(填标号).A .低温常压B .低温真空C .高温常压D .高温真空 ④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⑤2a g FeCl 经过制备得到的产品L -乳酸亚铁质量为b g ,则产品的产率为__________.厦门市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参考答案1.【答案】B 【解析】A .低温电镜达到原子分辨率,提高了成像质量无新物质生成,故不涉及化学变化,故A 错误;B .臭氧层自我修复生成了新物质,故涉及化学变化,故B 正确;C .卫星图像绘制树木地图无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故C 错误;D .只是发现来源不涉及化学变化,故D 错误; 故选:B 2.【答案】B 【解析】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A .铜是单质,不是化合物,故A 错误;B .碳酸钙是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能够导电的化合物,B 正确;C .乙醇是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故C 错误;D .食盐水是混合物,不是化合物,故D 错误. 故选:B 3.【答案】 A【解析】A .阿伏加德罗定律,此定律已经很成熟,不属于化学科学未来探索空间,故A 正确;B .超耐久性的超长碳纳米管在未来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不符合题意,故B 错误;C .人工光合作用指研究人员仿效自然界的光合作用在未来有很大的探索空间,不符合题意,故C 错误;D .常温常压合成氨现下技术不成熟,还具有很大的未来探索空间,不符合题意,故D 错误. 故选:B 4.【答案】A 【解析】A .SO 的分子数为:A A N nN 2N ==;B .2H 的物质的量为:n m /M 2g /(2g /mol)1mol ===,则其分子数为:A A N nN N ==;C .标况下2O 的物质的量为:n V /Vm 33.6L /(22.4L /mol) 1.5mol ===,则其分子数为:A A N nN 1.5N ==;D .水的密度为1g /mL ,则 m V 1g /mL18mL 18g ρ*===水,水的物质的量为:n m /M 18g /18(g /mol)1mol ===,则其分子数为:A A N nN N ==;故选:A 5.【答案】D 【解析】A .23CO -在酸性条件下会与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错误; B .2Ba +会与24SO -反应生成4BaSO 的沉淀,故错误;C .检验3NO -在酸性条件下具有氧化性,能氧化2Fe +除故错误; D .并不会与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故能共存,故正确. 故选:D 6.【答案】C 【解析】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碳酸钾溶于水,溶液呈碱性,所以“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中的碱是碳酸钾,故答案为:C . 7.【答案】D 【解析】置换反应指的是单质参与反应生成新的单质的反应,符合题意的只有D ,故答案为:D . 8.【答案】C 【解析】A .()331mol Bi NO 有4mol 离子含有的离子数为A 4N ,故A 正确;B .Bi ~3e -,2mol Bi 时,对应6mol 电子转移,对应A 6N 故B 正确;C .22.4L NO 对应1mol ,反应,反应34mol HNO ,但发生降价,被氧化的的硝酸只有1mol ,故C 错误;D .236g H O 等于22mol H O ,有4mol H ,有A 4N H 故D 正确.故选:C 9.【答案】A 【解析】A .该式子符合守恒和科学性,A 正确;B .氯酸是强酸,所以写成离子方程式时应改写为离子形式3ClO -而不是3HClO ; C .Cu 的还原性没有氢气强,该反应正常条件下无法进行,故C 错误; D .碳酸钙是不可以拆的强电解质,故D 错误. 故选:A 10.【答案】B 【解析】配置一定浓度的液体不需要用天平称量,而是应该用量筒量取即可,天平称量是溶解固体才需要. 故选:B 11.【答案】D 【解析】NaCl 溶于水后,先生成钠离子和氯离子,然后再由钠离子和氯离子分别和水分子结合形成水合离子,因此这道题选D . 故选:D 12.【答案】A 【解析】A .丁达尔现象是可见光穿过胶体时留下的光路,胶体的分散系直径为791010m ---,该水滴直径不在这个范围内,不属于胶体不会有丁达尔现象,故A 错;B .该过程中O 从2-价变成了1-价,价升高被氧化,故B 正确;C .根据原子守恒,标况下产生2.24L 的氧气,即0.1mol 氧气需要0.1mol 的22H O ,所以需要的22H O 的质量为6.8g ,故C 正确;D .该说法没有科学性错误,且符合实际逻辑,故D 正确. 故选:A 13.【答案】C 【解析】A .若溶液中含有23SO -,也会生成白色沉淀,故A 错误;B .氯水能使PH 试纸褪色,故B 错误;C .2Fe +和4KMnO 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C 正确;D .把钠块投入2FeCl 溶液中,钠先和水反应,置换不出铁,故D 错误;14.【答案】C【解析】A .232Fe O H O ⋅为该反应的催化剂,故A 正确;B .根据图示脱硫时2H S 与232Fe O H O ⋅生成232Fe S H O ⋅和2H O ,方程式为223223223H S Fe O H O Fe S H O 3H O +⋅=⋅+,故B 正确;C .再生过程中,硫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故C 错误;D .根据图示2H S 和2O 生成S 和2H O ,总反应为2222H S O 2S 2H O +=+,故D 正确;15.【答案】C【解析】A .ABC →→过程中,颜色变化为:无色→琥珀色→蓝色,故A 错误;B .D E →过程放出的气体为2CO ,故B 错误;C .F G →,22CH (COOH)逐渐被消耗,反应变慢,时间变长,故C 正确;D .H 点透光率减弱是因为2I 浓度上升,故D 错误;16.【答案】(1)3Fe(OH)(2)432 N H OH NH H O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其它合理答案参照给分)(3)2323Cu 8H 2NO 3Cu2NO 4H O +-+++=+↑+. (4)2424Ba SO BaSO -++=↓(5)取少量废水试样滴入足量()32Ba NO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入3AgNO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有Cl -.或取少量废水试样滴加稀硝酸酸化的3AgNO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有Cl -.【解析】废水中的4NH +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氨气(气体1),3Fe +生成()3Fe OH (沉淀1).溶液1中含有Cl -、24SO -、3NO -、OH -.与稀硫酸和铜反应,H +与3NO -组成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NO (气体2).溶液2中含有Cl -、24SO -、2Cu +.与氯化钡反应,2Ba +与24SO -生成4BaSO 沉淀.溶液3中含有Cl -和2Cu +. 17.【答案】(1)2222 MnO 4HCl()MnCl Cl 2H O ++↑+∆浓 (2)22Cl 2OH ClO Cl H O ---+=++(3)33NaClO CH COOH HClO CH COONa +=+(4)22HClO2HCl O +↑光照 (5)22ClO 2H Cl Cl 2H O -+-++=↑+18.【答案】(1)24422 Cu 2H SO CuSO SO 2H O ∆++↑+(2分)(2)NaOH (其它合理答案参照给分)(1分)(3)①4CuSO (1分)ABC (漏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2分)②上述装置,取出铜丝,仅加热浓硫酸至沸腾(2分)③在具支试管和双通管之间添加一个装有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的洗气瓶.(其它合理答案参照给分)(2分)(4)①13ml 6mol L -⋅(2分)②温度、阴离子种类(其它合理答案参照给分)(各1分)③浓硫酸中H +浓度低(其它合理答案参照给分)(2分)④取少量黑色物质,加入过量16mol L Cl H -⋅溶液,溶液变为黄绿色,则含有CuO .(盐酸浓度不做要求)(2分)【解析】(1)以浓硫酸与铜为原料在加热的条件下制备2SO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4422 Cu 2H SO CuSO SO 2H O ∆++↑+(2)分析题目可得装置中脱脂棉的作用为尾气处理,故选用可以吸收2SO 的试剂即可,可为:NaOH 等碱性溶液或具有强氧化性的溶液.(3)分析反应过程可知:在反应过程中金属铜在加热的条件下溶于浓硫酸得到硫酸铜蓝色溶液,由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导致蓝色硫酸铜溶液转化为白色固体硫酸铜,综合浓硫酸与金属铜的反应方程式可知在反应过程中浓硫酸依次表现出氧化性、酸性与吸水性;故本题正确答案为:4CuSO 和ABC ;为验证使石蕊试纸变红不是由于2SO 造成而是由硫酸蒸汽所导致的故只需排除2SO 让硫酸蒸汽接触石蕊试纸即可,故此处操作为上述装置,取出铜丝,仅加热浓硫酸至沸腾;为了避免硫酸蒸汽的影响故需在发生装置与品红间加入可以除去2SO 气体中的硫酸蒸汽的装置,故此处改进操作为:在具支试管和双通管之间添加一个装有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的洗气瓶.(4)实验组Ⅰ、Ⅱ为对照实验,故需保证两组实验中酸的体积与H +物质的量相等,由1122C V C V =,由此的12C 6mol L -=⋅;分析实验组Ⅰ和Ⅱ、Ⅲ、Ⅳ可知变量分别为阴离子、H +浓度与温度,且在不同变量下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实验现象,故影响因素可以包括:温度和阴离子种类、H +浓度;验证铜丝表面附着的黑色物质中含有CuO ,根据实验Ⅱ中描述现象可得如下操作:取少量黑色物质,加入过量16mol L Cl H -⋅溶液,溶液变为黄绿色,则含有CuO .19.【答案】(1)防止2Fe +被氧化(2)①还原剂②23322Fe 2HCO FeCO H O CO +-+=↓++↑(其他合理答案参照给分)(3)①232232||FeC1(CH C H COO)Ca CaCl (CH C H COO)Fe OH OH +--=+--↓②60℃3222333||12CH CH COO Fe 3O 6H O 4Fe(OH)8(CH C H COO)FeOH OH--++=+-- ③B④乙醇 ⑤127b 100%234a⨯ 【解析】(1)化合物中的2Fe +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三价的铁,硫酸亚铁片上糖衣能够起到隔绝空气中氧气的作用,故答案为:防止2Fe +被氧化.(2)①由于硫酸亚铁片易被氧化,在反应中作还原剂,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考虑,需加入还原剂更强的物质,由此可推测维生素C 具有良好的还原性,故答案为:作为还原剂.②根据题给信息:本品与制酸药如碳酸氢钠或饮料同用,易产生沉淀和气体,推测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发生复分解反应,故硫酸亚铁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3322Fe 2HCO FeCO H O CO +-+=↓++↑或2322Fe 2HCO Fe(OH)CO +-+=↓+↑.(3)①由工艺流程图可知:“过滤”工艺后得到的固体为L -乳酸亚铁,因此“恒温反应”加入2FeCl 溶液反应为复分解反应,产生的L -乳酸亚铁为沉淀,故答案为:232232||FeC1(CH C H COO)Ca CaCl (CH C H COO)Fe OH OH +--=+--↓②由图可知,当温度为60℃时,L -乳酸亚铁产率较高,且含3Fe +的杂质较少,故答案为:60℃;温度过高,产品由浅绿色变为黄色,并伴有红褐色物质出现,反应产生了黄色的3Fe +以及红褐色的()3Fe OH 沉淀,故答案为:3222333||12CH CH COO Fe 3O 6H O 4Fe(OH)8(CH C H COO)FeOH OH --++=+--.③由图可知温度越高L -乳酸亚铁产率下降,因此应采用低温保证L -乳酸亚铁的产率L -乳酸亚铁易被氧化,因此要采用真空隔绝氧气,同时提高“干燥”速率,故选B .④观察工艺流程可知“过滤”操作的乙醇溶液进入“副产物”,可回收利用,故答案为:乙醇⑤由题可知L -乳酸亚铁质量为b g ,及物质的量为b mol 234,原料2a g FeCl 为a mol 127,根据原子个数守恒,若铁原子完全转化为故L -乳酸亚铁中的铁原子,转化率为100%,因此产品的产率为127b 100%234a ⨯,故答案为:127b 100%234a ⨯.。
2018—2019学年度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试题(答案)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题(卷)高一物理2019 . 6温馨提示:1.本试题分为第Ⅰ卷、第Ⅱ卷和答题卡。
全卷满分100分,附加题10分,合计110分。
2.考生答题时,必须将第Ⅰ卷上所有题的正确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所对应的信息点处,答案写在Ⅰ卷上无效,第Ⅱ卷所有题的正确答案按要求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试题对应题号上,写在其他位置无效。
3.考试结束时,将答题卡交给监考老师。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经典物理学的基础是牛顿运动定律B.经典物理学适用于一切领域C.相对论的建立,说明经典物理学是错误的D.经典物理学的成就可以被近代物理学所代替。
2、如图1是一个货车自动卸货示意图,若自动卸货车始终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车厢在液压机的作用下,θ角逐渐增大且货物相对车厢静止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货物受到的支持力不变B.货物受到的摩擦力减小C.货物受到的支持力对货物做正功D.货物受到的摩擦力对货物做负功3、我国复兴号列车运行时速可达350km/h.提高列车运行速度的一个关键技术问题是提高机车发动机的功率.动车组机车的额定功率是普通机车的27倍,已知匀速运动时,列车所受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Ff=kv2,则动车组运行的最大速度是普通列车的()A.1倍 B.3倍 C.5倍 D.7倍4、2014年2月伦敦奥运会男子撑杆跳高冠军、法国人拉维涅在乌克兰顿涅茨克举行的国际室内田径大奖赛中,一举越过6.16米的高度,将“撑杆跳之王”布勃卡在1993年创造的6.15米的世界纪录提高了一厘米。
尘封了21年的纪录就此被打破。
如图2所示为她在比赛中的几个画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员过最高点时的速度为零B.撑杆恢复形变时,弹性势能完全转化为动能C.运动员在上升过程中对杆先做正功后做负功D.运动员要成功跃过横杆,其重心必须高于横杆5、如图3所示,一轻弹簧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重物,将重物从与悬点O在同一水平面且弹簧保持原长的A点无初速度地释放,让它自由摆下,不计空气阻力.在重物由A点摆向最低点B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物的机械能守恒B.重物的机械能增加C.重物的重力势能与弹簧的弹性势能之和不变D.重物与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6、质量为60kg的建筑工人,不慎从高空跌下,由于弹性安全带的保护,使他悬挂起来,已知弹性安全带的缓冲时间是1.2s,安全带长5m,g取10m/s2,则安全带所受的平均冲力的大小为()A. 1100NB. 600NC. 500ND. 100N7、北京时间1月18日,2019年斯诺克大师赛1/4决赛丁俊晖对阵布雷切尔,最终丁俊晖获胜晋级。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成绩统计001

考生号
18076050196
姓名
文玲芝 陈俊仙
班级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政治 历史 地理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84 91 97 87 85 84 91 85 91 91 87 72 83 84 92 88 84 84 80 79 90 96 88 83 80 90 0 90 83 73 75 87 88 80 87 63 77 87 79 43 23 41 41 36 24 29 34 36 39 38 20 43 23 21 41 55 69 22 19 56 27 31 15 32 31 31 37 27 26 29 24 48 37 25 62 50 58 33 63 95 56 24 60 71 44 49 53 48 54 76 50 29 50 55 44 51 36 49 68 34 43 36 56 55 38 54 61 40 74 48 30 54 43 23 73 61 39 39 28 42 37 34 38 24 32 37 32 20 20 31 29 18 25 25 27 17 29 19 23 23 15 28 15 6 30 17 21 24 21 35 29 21 19 11 36 21 41 47 38 37 46 40 33 29 31 28 43 38 48 34 32 26 29 25 26 50 44 22 18 33 24 23 28 41 37 18 29 33 23 36 52 7 21 41 21 33 47 40 37 38 40 46 30 46 39 47 34 42 37 54 40 28 32 33 33 25 47 22 36 43 29 29 38 51 38 43 36 43 46 32 17 36 60 29 46 57 60 36 41 31 60 46 50 47 54 40 52 37 36 36 49 52 38 31 46 48 45 56 39 38 31 40 46 36 32 52 49 39 42 68 53 65 38 48 30 53 43 36 47 39 42 32 40 42 34 42 48 30 51 68 69 62 36 38 48 32 42 42 47 42 20 31 34 45 43 39 37 29 67 49 65 27
福建厦门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解析版)

厦门市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质量检测化学试题说明:1.本试卷共6页。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2.请将符合题意的答案填入答题卷相应空格中。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Cl :35.5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化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氮肥的工业生产促进粮食增产 B. 芯片的研发推动信息技术发展 C. 农药的过量使用有利环境保护 D. 药物的合理使用有利人类健康【答案】C 【解析】【详解】A .化肥是农业稳定粮食生产的保证,对于提高质量和产量,改善品质都有好处,A 正确; B .芯片可以促进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其研发可以推动信息技术发展,B 正确; C .农药的过量使用会造成农药危害,不有利环境保护,C 错误;D .合成药物,能够治疗疾病,改善某些元素的不足,改善生活质量,D 正确; 故选C 。
2. 实验室制备2SO 的常用方法之一为:24Cu 2H SO +(浓)422CuSO SO 2H O ∆+↑+。
反应涉及物质分类错误的是 A. Cu—电解质 B. 24H SO —酸 C. 4CuSO —正盐 D. 2SO —酸性氧化物【答案】A 【解析】【详解】A .铜为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A 错误; B .硫酸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属于二元强酸,B 正确; C .硫酸铜可以电离出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属于盐,C 正确; D .二氧化硫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D 正确; 故选A 。
3. 下列关于反应322NaHCO HCl NaCl H O CO =+++↑的描述错误的是 A. 3NaHCO 的摩尔质量为184g mol −⋅ B. 11L 1mol L NaCl −⋅溶液中含1mol Na + C. 21mol H O 中约含236.0210×个水分子 D. 常温常压下21mol CO 的体积为22.4L【答案】D 【解析】【详解】A .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相对分子质量,3NaHCO 的摩尔质量为184g mol −⋅,A 正确; B .11L 1mol L NaCl −⋅的物质的量为1mol ,1个氯化钠中含有一个氯离子和一个钠离子,故1molNaCl 中含有1mol 钠离子,B 正确;C .根据A N n N = ,21mol H O 中约含236.0210×个水分子,C 正确;D .标准状况下21mol CO 的体积为22.4L ,D 错误; 故选D 。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厦门双十中学2018级高一新生入学水平测试化学试题(试卷满分:8 0分考试时间:6 0分钟)考生注意:1.全卷共26题,试卷共7页,另有答题卷,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否则不给分.2.答题时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
5 Ca-40Cu—64 Ba—137 Fe-56 Zn—65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各2分,共40分)1.从化学的角度对下列诗句、成语等进行解释,错误的是() A.“点石成金”--化学反应改变了元素种类B.“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的运动C.“真金不怕火炼”——金(Au)的化学性质不活泼D.“釜底抽薪”(釜: 古代的一种锅;薪:柴 )—-破坏了燃烧的条件2。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一种是化合物,后一种是混合物的是()A.铝土矿,洁净的雨水B.红磷,空气C.氢氧化钾,含铜80%的氧化铜D.蒸馏水,粗盐3。
下列图示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②④D.①②③④⑤⑥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一组是()选项待提纯的物质选用的试剂操作的方法ACaO(CaCO3)水溶解、过滤、结晶B Cu(CuO)稀盐酸溶解、过滤、洗涤、干燥CCuSO4(H2SO4)氢氧化钠溶液过滤D CO(H2)氧气点燃5.右图表示甲、乙两种固体(均不含结晶水)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现分别向 50g 甲、80g 乙固体中各加入 150g 水,并加热至完全溶解,同时各蒸发掉 50g 水。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冷却至 t℃时,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冷却至 t℃时,甲、乙均有晶体析出C.冷却到 0℃时,乙析出的晶体多D.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6。
专题2.1.1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学易试题君之K三关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一、常见的分类法1.分类及其意义把大量的事物按照事先设定的__________进行分类,是人们最熟悉,也是最方便的一种工作方法。
这样,当分类标准确定之后,__________中的事物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性可以帮助我们做到举一反三;对__________事物的了解使我们有可能做到由此及彼。
2.常见分类法交叉 分类法 含义 根据________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多种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举例树状 分类法 含义 对________事物按照某种属性进行________的分类法举例二、分类法的应用分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的性质,找出各类物质之间的关系。
如:Ca −−→①CaO −−→②Ca(OH)2 −−→③CaCO 3 C −−→④CO 2−−→⑤H 2CO 3−−→⑥CaCO 3 化学方程式分别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盐(根据阳离子)Na 2CO 3_____盐(根据阴离子) _____盐(根据溶解性)单质 _______物质纯净物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1.标准同类不同类2.不同钠碳酸易溶同类再分类化合物混合物二、①2Ca+O22CaO②CaO+ H2O Ca(OH)2③Ca(OH)2+CO2CaCO3↓ +H2O④C+O2点燃CO2⑤CO2 + H2O H2CO3⑥Ca(OH)2 + H2CO3CaCO3↓ +2H2O一、根据纯净物的组成与性质对其进行分类【总结归纳】二、单质、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有关化学方程式举例:①Mg+Cl2MgCl2②Fe+CuSO4FeSO4+Cu③Zn+H2SO4ZnSO4+H2↑④CaO+SiO2CaSiO3⑤CO2+Ca(OH)2CaCO3↓+H2O⑥CuO+H2SO4CuSO4+H2O⑦NaOH+HCl NaCl+H2O⑧3NaOH+FeCl 3Fe(OH)3↓+3NaCl⑨AgNO 3+HClAgCl↓+HNO 3 ⑩Na 2SO 4+BaCl 2BaSO 4↓+2NaCl典例1 (浙江省温州市十五校联合体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下列物质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 A .Na 2O B .SO 2 C .KOH D .H 2SO 4 【答案】A【解析】碱性氧化物是指溶于水而成碱或与酸反应而成盐的氧化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厦门市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1.某运动饮料含有下列成分,其中只含有共价键的是A
A 、C6H12O6B、NA2CO3 C 、MgSO4D、NaCl
2.纳米金(79Au)粒子在遗传免疫等方面有重大的应用前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Au为第六周期元素
B.Au为黑色金属
C.Au的质子数为79
D.纳米金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
3.下列化学用语表示错误的是A
A.氨分子的电子式,H:NH B,正丁烷的球棍模型:
C.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D.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碳原子:614C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18O2和16O2互为同素异形体
B.戊烷和丙烷互为同系物
C.C60和C70互为同位素
D.H2NCH2COOCH3和CH3CH2NO2互为同分异构体
5.下列除杂方法选用错误的是C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方法
A 硝基苯(苯蒸馏
B 乙烯(SO2) NaOH溶液,洗气
C 己烷(己烯) 溴水,分液
D 淀粉溶液(NaCl) 渗析
6.我国著名书画家赵估曾有诗句“用过天晴云破处,干峰碧波色来”描述汝窑青瓷之美。
青色主要来自添加的玛瑙粉末.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A.青瓷的青色来自于玛瑙中的SiO2
B.陶瓷是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C.瓷器质量与原料矿物组成、升温速度、煅烧时间等因素有关
D.青瓷化学性质稳定,耐酸碱侵蚀
7.下列我国合成的材料中,主要成分由同周期两种元素组成的是C
A.可实现高温超导的钙钛矿(CaTiO3)薄膜
B.制造大口径高精度非球面反射镜的碳化硅材料
C.大面积单品六方氮化硼半导体材料
D.可淡化海水的石墨烯纳米网
8.关于离子化合物NH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N为-5价
B.阳离子的电子数为11
C.阴离子为8电子稳定结构
D.阴阳离子个数比是1:1
9.2019年是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发表150周年.根据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下列说错误的是A
A.砹(85At)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是液体
B.位于第四周期V A族的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C.铷(37Rb)元素的最高化合价是+1
D.第七周期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8
10.白藜芦醇具有抗衰老作用,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D
A.分子式为C14H12O4
B.含有羟基与碳碳双键
C.能发生加聚反应
D.一氯代物有4种
11.2019年6月17日,屠呦呦团队宜布青蒿素应用取得科研新进展.已知:青蒿素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醚.实验室模拟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流程如下图,该提取过程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或装置是B
12.已知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关于铜生锈反应2Cu+O2+H2O+CO2==Cu2(OH)2CO3的说法错误的是C
A.消耗32gCu转移的电子数为N A
B.1.8g H2O含有的质子数为N A
C.22g CO2的共用电子对数为N A
D.标况下,11.2LO2和CO2混合气体中O原子数为N A
13科学家合成一种新化合物:,下列关于组成该化合物的四种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D
A.原子半径:Cl>P>Na
B.含氧酸酸性:Cl>P>Si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Cl>Si>P
D.单质熔点:Si>Na>C
14.我国科学家用三元催化剂Mo/P/WOx催化纤维素直接
氢解制乙醇,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纤维素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该法实现由纤维素廉价高效制备乙醇
C.一个纤维素分子含有6个羟基
D.纤维素直接氢解制乙醇过程中Mo/P/WOx有参与反应
15.主族元素M、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
大于20;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之和为8;
Y、Z是处于不同周期的金属元素;X、Y、Z原子最外层
电子数之和为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简单离子半径:Y<M<X
B.Z与M形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C.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在其同族元素中酸
性最强
D.常温下,Y和Z的单质均能与水剧烈反应
16.(10分)芯片主要由单品础构成.下图是硅及其化合物
的类价二维图,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成离子方
程式。
(1)利用焦炭在电炉中还原二氧化硅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
(2)利用氢氟酸刻蚀玻璃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
(3)硅酸钠转化为原硅酸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4)二氧化硅与烧碱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
(5)石英与石灰石在玻璃熔炉里加强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17.(11分)ClO2是高效、广谱、绿色的消毒剂,回答下列问题。
(1)氯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1mol 37Cl的中子数为_______________。
(2)下列能判断Cl和O两种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是____________ (填序号) 。
a.原子得电子能力
b.与金属钠反应得电子的数目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d.单质的沸点
(3)生产生活中含氯物质的排放会加快臭氧层的破坏,其机理如下图所示,该机理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4)化工、冶金行业的废水中存在CN —,可用ClO 2气体将其转化为两种无毒气体
①CN —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
②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18.(10分)甲苯是煤干馏的产物,可用于制备
具有止痛退热效果的冬青油( ),合成路线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煤的干馏是_______________。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A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
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4)B 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____。
(5)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6)C 是冬青油的同分异构体,其苯环上的取代基与冬青油相同,则C 的结构简式可能为__________。
19. (12分)某兴趣小组制备一定量的乙酸乙酯.取3mL 无水乙醇,2mL
浓硫酸,2mL 冰醋酸进行实验,用5mL 饱和碳酸钠溶液收集产物.
I.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1)制备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3)长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4)接收装置还可选择下图中的___________。
(填序号).
Ⅱ.甲同学用含有酚酞的饱和碳酸钠溶液(呈
碱性)收集产物后振荡,发现红色迅速退去.
甲同学认为是蒸出的乙酸中和了碳酸钠.乙同
学通过查阅资料并进行如下实验,证明甲同
学的推测是错误的。
已知:酚酞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酚酞试剂是酚酞的乙醇溶液.
实验i ,取振荡后的下层无色液体,分成两份,分别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ii.取振荡后的上层液体,加入 ② 溶液,振荡,发现出现浅红色,静置分层后红色消失。
实验iii ,取5mL 饱和碳酸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试剂,再加入3mL 乙酸乙酯(不含乙酸)振荡,溶液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1 滴加几滴酸酞试剂 溶液 ① (填“变红”成“不变红”) 碳酸钠并未被乙酸完全中和,仍有大量剩余
2 滴入乙酸溶液 有大量气泡产
先变红,振荡后红色消失。
回答下列问题
(5)完成上述实验: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6)结合实验ii和实验iii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7)实验iii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0.煤炭燃烧发电副产物可用于提取高纯度氧化铝,其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粉煤灰的主要成份是Al2O3,主要杂质是SiO2、Fe2O3。
“焙烧”的主要反应:Fe2O3+4(NH4)2SO4====2NH4Fe(SO4)2+6NH3↑+3H2O Al2O3+4(NH4)2SO4====2NH4Al(SO4)2+6NH3↑+3H2O 回答下列问题:
(1)“浸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填化学式)。
(2)“沉铝1”中生成含铝元素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3)结合下图分析“碱浸”时最优条件是________(填序号)。
A、200℃、8g/g、1.0h
B、200℃、10g/g、1.5h
C、220℃、10g/g、1.0h
D、220℃、12g/g、1.5h
(4)“沉铝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5)流程中“一系列操作”是________。
(6)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
(填化学式)
(7)用1t含铝10.8%的粉煤灰,制得高纯度Al2O3 80kg,其产率为________%(结果保留1位小数)。
(8)传统工艺流程中第一步是将粉煤灰用硫酸“酸浸”脱硅,与之相比硫酸铵法的优点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