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的作用
标准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标准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①标准化为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
所谓科学管理,就是依据生产技术的发展规律和客观经济规律对企业进行管理,而各种科学管理制度的形式,都以标准化为基础;②促进经济全面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标准化应用于科学研究,可以避免在研究上的重复劳动;应用于产品设计,可以缩短设计周期;应用于生产,可使生产在科学的和有秩序的基础上进行;应用于管理,可促进统一、协调、高效率等;③标准化是科研、生产、使用三者之间的桥梁。
一项科研成果,一旦纳入相应标准,就能迅速得到推广和应用。
因此,标准化可使新技术和新科研成果得到推广应用,从而促进技术进步;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生产规模越来越大,技术要求越来越复杂,分工越来越细,生产协作越来越广泛,这就必须通过制定和使用标准,来保证各生产部门的活动,在技术上保持高度的统一和协调,以使生产正常进行;所以,我们说标准化为组织现代化生产创造了前提条件;⑤促进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持生态平衡,维护人类社会当前和长远的利益;⑥合理发展产品品种,提高企业应变能力,以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⑦保证产品质量,维护消费者利益;⑧在社会生产组成部分之间进行协调,确立共同遵循的准则,建立稳定的秩序;⑨在消除贸易障碍,促进国际技术交流和贸易发展,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方面具有重大作用;⑩保障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大量的环保标准、卫生标准和安全标准制定发布后,用法律形式强制执行,对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大作用。
标准化的实质和目的:“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是标准化的实质。
“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则是标准化的目的。
制定标准的目的: “获得最佳秩序”、“促进最佳社会效益”是制定标准的目的;这里所说的最佳效益,就是要发挥出标准的最佳系统效应,产生理想的效果;这里所说的最佳秩序,则是指通过实施标准使标准化对象的有序化程度提高,发挥出最好的功能。
标准化的重要性: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促进协作

标准化的重要性: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促进协作1. 标准化的重要性标准化是指根据某种共同的标准或规范进行统一的操作、管理或生产的过程。
在现代社会中,标准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标准化能够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促进协作,并在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2. 提升效率标准化可以提高工作流程的效率。
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和流程,避免了重复劳动和无效的操作。
员工可以按照标准化的要求进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标准化还能够减少错误和失误的发生,提高工作质量和效果。
3. 降低成本标准化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和运营成本。
通过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规范化、自动化和标准化。
这样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和能源的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标准化还能够提高生产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减少废品和次品的产生,降低产品制造的成本。
4. 促进协作标准化可以促进不同部门、不同企业之间的协作和合作。
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各个部门或企业可以在相同的框架下进行工作和合作。
标准化能够消除沟通障碍,减少信息传递的误差,提高合作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标准化还能够促进知识的共享和经验的传承,提高组织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5. 标准化中的数值标准化中常常会涉及到一些数值的规定。
例如,在生产标准中,会规定产品的尺寸、材料的硬度、工艺的参数等具体数值。
在管理标准中,会规定绩效指标、质量指标、安全指标等具体数值。
这些数值的规定能够使得标准化更加具体和可量化,方便实施和检查。
6. 技术要点标准化的制定和实施涉及到一些重要的技术要点。
首先是制定标准的技术要点,需要考虑到技术的发展趋势、行业的需求和企业的实际情况。
其次是标准的实施和管理的技术要点,需要建立相应的信息系统、培训体系和监控机制。
最后是标准的更新和升级的技术要点,需要随时关注技术的变化和行业的发展,及时进行标准的修订和更新。
7. 应用方向标准化的应用方向非常广泛,几乎涵盖了所有的领域。
在制造业中,标准化可以应用于产品设计、生产工艺、供应链管理等方面。
标准化的意义和作用

标准化的意义和作用引言标准化是指将一种产品或服务的特征、性能、规格、测试方法等确定下来,成为一种统一规范或要求的过程。
标准化的目的是为了使不同厂家、行业和国家之间的产品或服务能够互相兼容、交互操作,提高质量、效率和可靠性。
本文将探讨标准化的意义和作用,以及标准化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和经济。
一、标准化的意义1.1 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通过制定一套统一的规范和要求,标准化能够帮助企业确保产品从设计到制造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一定的标准,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标准化还可以促使企业更加关注产品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影响,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1.2 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标准化可以消除产品和服务之间的不一致性,降低生产、测试和维护的成本。
产品符合标准后,企业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生产和交易,减少因为非标准化而导致的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
1.3 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标准化可以为技术创新提供框架和引导。
通过制定统一的技术规范,标准化可以促进不同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和合作,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
标准化还有助于推动产业向更高级的发展,提升技术的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二、标准化的作用2.1 促进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标准化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制定国际标准,不同国家之间可以消除贸易壁垒,减少技术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
标准化还可以为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便利,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2.2 保护消费者权益标准化能够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符合一定的标准和要求,从而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标准化还可以提供产品和服务信息的透明度,使消费者能够更好地进行选择和购买决策。
2.3 促进社会协同发展标准化可以在社会层面上促进协同发展。
当各个行业和领域都遵循相同的标准时,可以消除不必要的摩擦和竞争,促进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提高整体效率和协同合作能力。
2.4 推动可持续发展标准化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实现。
通过制定环境标准和能源效率标准,可以引导企业生产绿色产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标准化的意义和作用

标准化的意义和作用
标准化的意义和作用
标准化是指通过统一的规范、准则和方法来实现大量产品或服务的标准化制定过程。
它既保证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又降低了生产成本,促进了发展。
一般来说,标准化具有以下作用:
一是为企业提供竞争优势。
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具有规范性,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企业根据市场变化快速做出反应,从而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二是提高产品的质量。
通过对制造过程的标准化,产品的质量得到极大的提高,使其可靠性、稳定性及有效性得到改善,从而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三是降低成本。
有效地控制管理及实现标准化,可以减少生产成本和运营成本,从而使企业达到节约成本的效果。
四是提高效率。
标准化可以简化工作流程,减少冗余工作,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
五是推动企业发展。
标准化不仅能有效控制质量,而且还能够推动企业的发展,从而实现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总之,标准化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使同一行业的企业、产品和服务能够保持统一的标准,从而实现质量的提高、生产成本的降低、效率的提高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标准化的作用

标准化的作用标准化是指按照一定的规范和标准进行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活动。
在各个领域中,标准化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还能促进国际贸易和技术交流。
本文将从标准化的定义、作用和意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标准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制定统一的生产标准,可以避免因为产品规格不一致而导致的生产混乱,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二、保障产品质量。
标准化可以规范产品的生产过程和质量要求,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三、促进国际贸易。
国际上通行的标准可以消除贸易壁垒,降低贸易摩擦,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四、促进科技进步。
标准化可以促进技术交流和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和进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水平。
五、保护消费者权益。
通过制定产品质量标准和服务规范,可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高消费者满意度。
其次,标准化的意义不仅在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更在于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标准化可以促进产业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经济发展。
同时,标准化也是推动科技创新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可以促进各个领域的技术交流和合作,推动科技进步。
此外,标准化还可以促进国际贸易和合作,推动全球化进程,促进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
总之,标准化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更是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的重要保障。
只有不断完善和推广标准化工作,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希望各个领域的相关部门和机构能够充分认识到标准化的重要性,加强标准化工作,推动标准化工作向纵深发展,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标准化的地位和作用

标准化的地位和作用
标准化是指根据一定的规范和要求,对产品、服务、流程等进行统一规范和管理的过程。
在现代社会中,标准化已经成为了各个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标准化的地位和作用不仅体现在产品质量的提升和市场竞争力的增强上,更是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先,标准化在产品质量和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制定和执行相关的标准,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和安全性,减少产品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例如,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可以保障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其次,标准化在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标准化可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产业技术的进步和创新。
通过制定和执行相关的标准,可以促进不同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推动整个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此外,标准化在促进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际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可以促进各国之间的贸易合作和经济交流,降低贸易壁垒,促进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
同时,标准化也可以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总之,标准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低估。
它不仅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还可以促进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
因此,各个行业都应该重视标准化工作,加强标准化的制定和执行,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标准化的作用是什么?

标准化的作用是什么?随着社会发展,标准化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
标准化在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产品生产、服务提供,还是管理规范,都离不开标准化的支持。
那么,标准化的作用是什么呢?一、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标准化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其目的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通过制定统一的技术要求和规范,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生产效率。
标准化还可以使产品具备更好的互换性,增加产品的交换和流通,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
此外,标准化还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保证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二、促进贸易和竞争标准化促进了国内外贸易的便利化和互通性。
通过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和采纳国际标准,可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拓宽市场范围。
标准化还可以减少非关税贸易壁垒,实现贸易顺利进行。
同时,标准化可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三、保障公共安全和环境保护标准化在公共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标准化可以建立健全的安全风险评估和管理体系,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和损失。
在环境保护方面,标准化可以引导企业合理使用资源,降低排放物的产生,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促进行业协作和信息共享标准化还可以促进行业之间的协作和信息共享。
通过建立行业标准,可以统一行业术语和标准操作规程,减少信息不对称,提高行业内部的协作效率。
标准化还可以促进经验和技术的共享,推动行业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综上所述,标准化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产物,其作用不可忽视。
标准化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促进贸易和竞争,保障公共安全和环境保护,促进行业协作和信息共享。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标准化工作,加强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标准化的作用

标准化的作用标准化,指的是将数据转换为特定范围内的数值或分布,以便于比较、分析和统计处理。
标准化的作用在于消除不同数据之间因度量单位和量纲不同带来的影响,使得数据能够更直观地呈现出相对关系和趋势。
一、提高数据可比较性标准化可以将数据转化为相同的量纲和单位,消除数据之间的差异,从而使得不同数据之间更具有可比性。
在实际应用中,数据一般具有不同的度量单位,例如身高和体重,如果不进行标准化处理,很难比较两个人的身材好坏。
而将身高和体重标准化为身体质量指数BMI后,即使身高和体重具有不同的量纲,也能够直观地比较两个人的身材优劣。
二、消除数据偏差标准化可以消除数据的偏差,使得数据更加准确地反映出相对关系和趋势。
在实际数据中,有些数据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出现偏差,例如数据采集误差、不同测量尺度等原因,这些偏差影响了数据的可靠性。
通过标准化处理,可以消除这些偏差,使得数据更具可信度。
例如,在统计分析中,我们常用Z-score标准化方法,通过将数据转化为均值为0,标准差为1的分布,消除了数据的偏差,使得数据更加准确地反映出相对关系。
三、降低数据间的变异程度标准化可以将数据转化为相对统一的分布,降低数据之间的变异程度。
在数据分析中,数据的变异程度影响了数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通过标准化处理,可以使得数据更加稳定,更具有可靠性。
例如,在经济学中,通过对经济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可以消除季节性变动和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使得数据更加稳定,更能够反映实际经济状况。
四、提高数据的处理效率标准化可以提高数据的处理效率,简化数据分析的步骤和方法。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量庞大,处理效率成为数据分析的重要挑战。
通过标准化处理,可以使得数据的规模和范围更加合理,简化数据分析的步骤和方法,提高数据的处理效率。
例如,在机器学习中,数据标准化是常用的预处理步骤之一,可以使得数据更加适合于各种学习算法的处理,提高机器学习的效果和效率。
总之,标准化的作用在于消除数据之间的差异,提高数据的可比性和可靠性,降低数据的变异程度,提高数据的处理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採購尋找替代品及版本變更需特別注意 事項 採購送樣作承認時須備妥: 樣品數量 規格書三份 詳細填寫F/A封面之申請欄內容,並 經部級主管簽核
取消承認資格
如供應商提供零件之品質或交期無法符合本公 司之要求時,工程/品保/采購均有權提出取消 該供應商之不合格料件的供應資格, 申請單位填寫《供應商供應材料資格取消單》 (編號:MAB-F07*), 經上述三部門會簽后予以取消供應商該 料件供應資格。表單統一由采購備檔管理。 如有必要工程需變更《BOM》等相關 工程資料。
工程應填寫《委托檢驗單》 連同樣品、《慶盟零件圖》 交品保協助測詴
NG QCE測詴判定 無法 判定 NG 工程詴配或製樣 無法 判定 NG 交客戶進行判定 OK OK OK
專案工程師將相 應資料退給供應 商
FA送DCC發文
專案工程師 承認FA
採購尋找替代品及版本變更需特別注意 事項 此類物料涉及《BOM》等工程資料 之修正,故在承認完成時,由專案 工程師填寫《料號申請/修改單》 申請新料號,并及時發出《ECR工 程變更申請單/ECN工程變更通知單》 修正《BOM》等相關工程資料送DCC 發文。
標准化的重要性
品保部/張勝
2012-05-17
我們的生產現場
我們的機器操作
我們的物料擺放
我們的標識
有標准嗎?
ISO的精神: 寫.做.說要一致
為什麼要標准化?
減少制程/過程的變異,使其更穩定. 減少異常分析中標准化因子的干扰. 更容易分析和解決問題. ,标准化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和支柱 二,标准化是企 业开展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有效依据 三,标准化 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有力保障
送樣要求及程度 送樣前需先提交之文件:
外觀核准報告AAP:與客戶指定為外觀項目時, 需填製《外觀核准 報告書》,與外觀樣件同時送交至QA部門檢驗,由QA部門提供檢驗報 告,經專案工程師等及部門主管會簽后,轉交業務於提樣時與保證書 一併提交客戶。
量產前《品管工程圖》: 若客戶提出要求,《新產品量產管制表》(編號:MAA-F40*)需於 提樣前先行送交QA/制造/業務/管制部門會簽。 檢驗/詴驗之零件詴作: 檢驗/詴驗用之零件,需在生產場所使用量產時所用的工、模、治具 製程、材料、作業條件進行檢驗或測詴。
过程流程图 初始过程研究 测量系统分析研究 控制计划 检查辅具等
APQP階段4: 產品和過程確認 PRODUCT AND PROCESS VALIDATION
MSA(量測系統分析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 在生產當中或之前,使用規定的測量裝 置和方法按工程規範,檢查控制計劃所標識 的KCCs/KPCs,並進行測量系統的評價 KCCs: Key Control Characteristics, 主要控制特性
專案工程師將相應之規格書及圖面 制作F/A資料,並依《圖面管理辦 法》(編號:ENA-D06*)將廠商圖面 轉為創盟內部之格式
指定之料號編碼人員 于ERP系統中編碼
FA送DCC發文
採購尋找2’ND SOURCE及替代品及版本變 更之承認 流程圖
采購開立2’nd Source送樣申請
專案工程師核對規格是否符合 Original Source。 否退回給采購重 新處理 是
PPAP
生產件的批准 正式生產條件下生產的零件 -- 工裝、量具、操作者、設備、過程設 置(速度、迴圈時間、壓力、溫度 ) 目的證明使用裝備生產的產品符合 設計要求 如果不知道提交等級,與顧客聯繫 默認為3級 顧客批准預先所需的產品數量
APQP階段4: 產品和過程確認 PRODUCT AND PROCESS VALIDATION
委外測詴之實驗 管制計劃(Control Plan)
生產性《零組件送樣保證書》
外觀核准報告AAP 《資料核對清單》 樣品需求單中所規定數量之樣件,按層次規定提交,並依客 戶處理意見量詴或量產 標準樣品 檢驗或測詴儀具
重要的顾客手册-AIAG
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和控制计划 (APQP&CP) 潜在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参考手册 (FMEA)
顧客的批准,除非另有規定 不合格品的清晰標識、隔離和評定
典型的開發三部曲
工具/文件聯接
顧客需求
潛在需求和/約束 過程特性
設計特性
過程流程
特性矩陣
測量系統分析(MSA)
DFMEA
PFMEA 控制計劃
過程能力(Cpk)
SPC
過程指導書
NSD新零組件核准程序流程圖
專案工程師提出新材 料料號申請 課級主管簽核后 部級主管簽核后
APQP(ADVANCE PRODUCT QUALITY PROCEDURE )
概念 提出/批准 项目批准 样件 试生产 投产
策划 产品设计和开发. 过程设计和开发
策划
PPAP 處於此階 段
产品和过程确认 生产
反馈、评定和纠正措施
计划和确 定项目
产品设计 和开发 验证
过程设计 和开发 验证
产品和过程 确认
送樣需准備之20種文/物件(一)
設計記錄/細部圖面
《規格確認單》
所有核准的工程變更文件 《工程變更摘要》
對工程臨時變更核准的期限及數量須 記錄于EC中 設計失效模式分析
品管工程圖 製程失效模式及效應分析(PFMEA) 尺寸量測結果 測詴結果
送樣需准備之20種文/物件(二)
初期製程能力研究
測量系統分析(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
KPCs: Key Product Characteristics, 主要產品特性
MSA的結果不能晚於過程評價的結果
APQP階段4: 產品和過程確認 PRODUCT AND PROCESS VALIDATION
初始過程能力研究
針對控制計劃所標識 的KCCs/KPCs,評價生產 過程是否已準備就緒 -- 通常最少需要100件 -- 如果運行較少也可能 -- Ppk>1.67是可接受的,除非有其他規定 -- Ppk<1.67時應制定改進計劃,除非有其他規定
4
5
确定范围 计划和定义 产品 过程 产品和过程 反馈、 设计和开发 设计和开发 确认 评定和 纠正措施 0
DFMEA PFMEA
2
1
3
APQP
5
手册简介-FMEA
Failure
Mode & Effect Analysis 成功实施FMEA项目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时间性。其 含义是指“事件发生前”的措施,而不是“事实出 现后”的演练; 分为DFMEA和PFMEA两部分; 在APQP的第二阶段进行DFMEA:在一个设计概念最终 形成之时或之前开始, 在产品加工图样完工之前全 部完成; 在APQP的第三阶段进行PFMEA:在工艺流程图制定或 之前进行,考虑到从单个部件到总成的所有的制造 工序,在试生产前全部完成。
反馈、评定 和纠正措施
試生產產品用途
初始的過程能力研究 MSA 最終的可行性 過程評價 產品的確認試驗 PPAP 包裝評價 迴圈時間分析 設計更改 質量計劃的審定
顾客通常会要求提交的项目?
生产件样品 零件提交保证书 尺寸检查结果 材料、性能试验结果 产品标准、设计图纸 设计和过程FMEA
FMEA过程顺序
子系 统 功能 要求
潜 在 失 效 模 式
潜 在 失 效 后 果
严 级 重 别 度 S
有多 糟糕 ?
潜在 失效 起因/ 机理
频 现行控 探 度 制 测目 标完 成日 期
措施结果 采取 S O D R P 的措 N 施
后果是 什么? 功能、特 性或要求 是什么?
標准化對管理的益處:
減少因人為而犯错的機會; 減少管理成本,實現管理的扁平化;
著名企業對標准化的態度
上海通用汽车制造公司——标准化 假如把GMS(General Manufacture System,通 用制造体系的简称)看作是一架高速运转的机器的 话,那么“标准化、缩短制造周期、质量是制造出来 的、持续改进、员工参与”则是保证这部机器运转良 好的最重要的5个环节,它们循序渐进,互为补充, 互相促进,最终达到良性循环的效果。其中,标准 化又是整个GMS系统中最基本的要素。 通用认为,作为一项现代化精益生产方式,最重要 的是要确立标准和规范,只有在确立标准的基础上 才能实现大规模的精益生产。标准化是现代工业开 端的标志,其基准又是持续改进的基础,同时它能 支持最佳的操作方法,更有助于解决问题。简单明 了的视觉标记的运用和管理。
--第一版 1994年6月
--第三版 2001年7月
五大 技术 手册
测量系统分析参考手册 (MSA)
--第三版 2002年3月
统计过程控制参考手册 (SPC)
生产件批准程序 (PPAP)
--第一版 1992年 --第三版 2000年2月
五大技术手册的关系:
0 1 2 3 4
MSA SPC PPAP
原因是 什么?
发生的频 率如何?
能做些什么? -设计更改 -过程更改 -特殊控制 -标准、程序或 指南的更改
APQP階段4: 產品和過程確認 PRODUCT AND PROCESS VALIDATION
PPAP 範圍
生產件—通常300件 散裝材料 包括內部和外部的資訊來源 第一次產品轉運前的批准要求 第二部分“顧客特殊要求”的指導
APQP階段4: 產品和過程確認 PRODUCT AND PROCESS VALIDATION
我們的生產現場
確保生產用零組件及週 邊產品之品質能達到本 公司要求之水準,滿足 客戶所需求之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