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4月7日安徽省淮北矿业集团公司芦岭煤矿

合集下载

煤与瓦斯突出基本知识

煤与瓦斯突出基本知识

三、煤与瓦斯突出特点及规律
5.突出煤层大都具有较高的瓦斯压力和瓦斯含量 ➢ 突出煤层具有瓦斯压力高、瓦斯含量高、解吸速度快、强度低、
渗透性低的特点。正是这些特点控制着煤与瓦斯突出的发生, 也影响着瓦斯的治理。 ➢ 根据重庆地区的资料显示,一般情况下突出煤层的瓦斯压力大 于0.75 MPa,瓦斯含量大于6 m3/t。但突出与煤层瓦斯含量及 压力之间没有固定的关系。瓦斯压力低、含量小的煤层可能发 生突出,瓦斯压力高、含量大的煤层也可能不发生突出,因为 突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煤与瓦斯突出基本知识
2019年8月
概述
• 煤与瓦斯突出是严重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自然灾害之一。我国是一 个煤与瓦斯突出比较严重的国家,每年都会有事故发生,造成大量 人员伤亡。
• 2018年8月6日,贵州省盘州市石桥镇梓木戛煤矿发生一起煤与瓦斯 突出事故,共造成13人死亡。
概述
• 煤与瓦斯突出(以下简称突出)是采掘过程中发生的严重自然灾害 之一,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生产过程中的突出事故越来越多, 目前突出事故给煤矿带来的危害已超过瓦斯爆炸事故,成为煤矿各 类灾害之首。
• 炮响3~4s后发生突出,峒口一阵狂风,将小碎石卷起,吹到50m以外; • 大量瓦斯携带煤粉涌出,呈黑浓烟状,持续40min才逐渐下降; • 距突出点700多m远的三道风门被毁; • 风门外装有钎子和矸石的矿车冲出30多m远; • 1t多重的一块巨石被冲走120多m; • 另一块重达3t的巨石冲出60余m,拐两个90°的急弯进入变电所。
煤与瓦斯突出历史
• 国外情况: • 1879年4月17日,比利时《阿拉波二号井》发生一次强
度420t,瓦斯50万m3的突出。 • 瓦斯逆流从提升井冲至地面,距井口23m的绞车房附近

中国十年矿难汇总

中国十年矿难汇总

中国十年矿难汇总2000年2000年1月11日,江苏省徐州市大黄山煤矿透水事故。

至1月21日,63名被困矿工41人生还,20人死亡,2人失踪。

2000年2月9日,吉林省九台市桐安煤矿发生瓦斯爆炸,造成5人死亡,11人失踪(11名失踪者一年后仍无找到尸体)。

2000年3月4日,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县一个体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

已查明有21人死亡。

2000年3月8日,峨眉山市龙池镇小沟煤矿矿发生瓦斯爆炸,井下13名矿工仅1人生还。

2000年3月15日,江西省乐平市涌山镇又发生数起小煤窑瓦斯爆炸事故,死亡80人。

2000年3月27日,广西来宾县平阳镇凤凰煤窑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窑下作业矿工10人当场身亡,1人失踪。

2000年4月13日,湖南省郴州市正源煤矿发生瓦斯爆炸,正在井下作业的12名矿工都未能逃生。

2000年4月15日,山西省古县永乐乡永乐煤矿井下发生爆炸,44名正在采煤的矿工被困井下。

至4月17日下午,43人死亡,1人生还。

2000年5月31日,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兴华煤矿发生瓦斯爆炸,死亡21人。

2000年6月14日,宜宾市兴文县的煤矿瓦斯中毒事件造成8人死亡,3人失踪。

2000年6月16日,四川绵竹市遵道镇境内的太平煤矿再次发生瓦斯爆炸事故,截至18日下午5时,12人不幸遇难。

2000年7月2日,云南省曲靖市田坝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2人遇难,13人受伤。

2000年7月9日,甘肃省金川有色公司发生井下火灾事故,死亡17人伤1人。

2000年7月12日,云南省富源县合乐武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其中7人死亡,1人重伤,11人埋在井下,被困者生还可能性不大。

2000年7月29日,重庆永川市`金龙镇金龙煤矿发生瓦斯爆炸,当场造成8人死亡,2人重伤。

2000年9月1日,黑龙江双鸭山矿务局东保卫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14人遇难。

2000年9月5日,山西省大同矿业集团公司永定庄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死亡31人。

第六部分:瓦斯突出事故介绍(海孜、屯兰、丁集、芦岭、北辰)

第六部分:瓦斯突出事故介绍(海孜、屯兰、丁集、芦岭、北辰)
15
三、事故之间原因 (一)K3煤层具有严重的突出危险性
煤层坚固性系数 f=0.32 煤层瓦斯压力 P=2.4MPa 最大K1值 2.36ml/g.min1/2 距K3煤层底板7.34m岩柱时,所打31有21个 钻孔的K1值超标,3个钻孔有喷孔现象。
16
(二)揭煤“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落实不到位
18
(四)违章放炮诱导了煤与瓦斯突出
1.放炮员在大巷与转载煤仓巷交叉点处放炮, 放炮后随即发生煤与瓦斯突出。 2.放炮作业不符合相关规定要求
《松藻煤电公司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实施细则》规定,石门揭煤 工作面过煤门必须采取“浅掘浅进”,每循环进尺必须控制在0.6~ 1.0m;《同华煤矿防突技术安全措施-安稳斜井揭K3煤层防突措施》 规定,过煤门要“浅掘浅进”,每轮进度不大于1.0m。 但安稳斜井揭煤工作面在揭开K3b煤层后,没有严格执行“浅掘 浅进”过煤门规定,炮眼随意布臵,炮眼深度超过规定值1.0m。
7
一、同华煤矿概况 同华煤矿设计能力30万吨/年,于1958 年10月正式投产。井田可采煤层有5层,分 别为K1、K3a、K13b、K4和K6煤层。 矿井现有两个生产采区(一区和二 区),一个准备采区(三区)。 2008年实际产煤29.96万吨。 2008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为煤与瓦斯 突出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9.09m3/min, 相对瓦斯涌出量77.51m3/t。
“ 5· 30”特别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
时 间:2009/05/30,10:49 地 点:安稳斜井揭煤工作面 突出 煤量:3000多t, 突出瓦斯量:28.2万M3 事 故 损失:30人死亡、79人受伤 直接经济损失1121万元。 直 接 原因: 揭开的K3b煤层具有严重的突出危险性,在 “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落实不到位的情况下, 违章放炮作业诱导了煤与瓦斯突出,造成重大人员 伤亡。

淮北芦岭瓦斯爆炸事故调查报告

淮北芦岭瓦斯爆炸事故调查报告

淮北芦岭瓦斯爆炸事故调查报告篇一:淮北芦岭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淮北芦岭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2003年5月13日16时许,安徽省淮北矿业集团公司芦岭煤矿二水平104采区104工作面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当时井下灾区有作业人员114人,经抢救28人生还, 6名矿工遇难。

直接经济损失1940. 6万元,影响恶劣,教训极为深刻事故发生经过、原因分析:由于通风系统被破坏, 1048掘进工作面一氧化碳和瓦斯浓度及温度偏高,与之相邻的1046采煤工作面机巷有积水,抢救工作受阻。

先期赶赴现场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赵铁锤批示,全力以赴抢---------- 精选公文范文------------救下落不明人员,并确保受伤人员的及时治疗。

“5・矿隹,是2003年以来最大的一次煤炭安全特大事故。

目前,我国煤矿事故中80%以上为瓦斯爆炸事故,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中,瓦斯爆炸事故又占90%以上。

总结经验和教训:、深刻反思和牢牢记取“5 13”事故的惨痛教训安全第一的思想不牢固,没有真正树立起生命至上、安全为天的责任意识面对无可挽回的职工生命和国家财产损失,我们深感愧疚,难以自谅。

近年来,尽管我们对安全生产问题逢会必讲,部署检查也不少;企业的安全设施投这次事故夺去了6名矿工宝贵的生命,入也有所增加,但在思想上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不够牢固,安全生产这根弦绷得不紧,长期作战、常抓不懈的意识不强,在工作指导上存在着时紧时松的问题。

从根本上讲,还没有真正------ 精选公文范文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存在很大差距。

安全监管不严,部分企业存在着重生产、轻安全,重效益、轻安全”的错误倾向。

前些年,煤炭行业普遍不景气,历史包袱较重,许多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投入欠账较多。

这几年,煤炭市场形势好转后,少数企业片面追求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思想抬头,出现了大矿超能力突击生产、小矿无视禁令要钱不要命拼命生产的现象。

2002年中国矿难一览表

2002年中国矿难一览表

2002年1月14日,湖南冷水江资江煤矿发生瓦斯突出事故,正在井下作业的18名工人因窒息身亡。

2002年1月14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县德厚镇无证小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井下35名矿工25人死亡,10人受伤。

2002年1月26日和27日,暖儿河煤矿接连发生两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最终造成29人死亡,11人受伤。

2002年1月311日,重庆市南桐矿务局南桐煤矿一号井发生瓦斯突出事故。

10人死亡,9人下落不明,2人重伤,1人平安。

2002年4月1日至28日,共发生事故125起、死亡329人。

其中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7起、死亡114人,2002年4月2日,江西省宜春市丰县新庄镇煤矿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死亡16人。

2002年4月7日,安徽省淮北矿业(集团)公司芦岭煤矿3号溜煤岩巷掘进头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死亡13人。

2002年4月8日,黑龙江省鸡西矿务局东海煤矿五采区194采煤工作面发生瓦斯爆炸事故,死亡24人,37人受伤。

2002年4月19日,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李元镇韩家沟村七一煤矿(乡镇有证)掘进面微风作业,造成瓦斯积聚,放炮引起瓦斯爆炸,死亡12人。

2002年4月22日,重庆市中粱山煤田气公司南矿掘进面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死亡15人。

2002年4月24日,四川省攀枝花矿务局花山煤矿三区4234掘进面发生瓦斯爆炸事故,死亡23人。

2002年4月25日,河北省开滦林西矿八水平九石门发生瓦斯爆炸和大面积冒顶事故,造成11人死亡。

2002年5月4日,山西省河津市富源煤矿发生特大透水瓦斯燃烧事故,造成21人死亡。

2002年5月15日,湖南省新化县温塘镇新源煤矿发生一起瓦斯突出事故,11名矿工遇难,其他7人失踪。

2002年4月1日至5月16日,全国煤故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大事故62起,死亡503人。

2002年5月23日,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义合佳成煤矿井筒主井电火引起井口燃烧,井下21人只有4人生还。

芦岭矿“4.7”岩、煤与瓦斯突出事故(1)

芦岭矿“4.7”岩、煤与瓦斯突出事故(1)

芦岭矿“4.7”岩、煤与瓦斯突出事故2002年4月7日凌晨4时2 5分,淮北矿业集团公司芦岭煤矿发生一起特大岩、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1 3人死亡芦岭“4.7”事故发生后,在省政府的直接领导和高度重视,以及有关部门的帮助支持下,事故抢险救灾工作已于4月2 1日结束。

一、事故经过4月7日夜班,基建一区共出勤8人,跟班干部为工会主席王家琢。

当班人,员进点后先敲帮问顶,超前临时支护,后开始打眼。

1:3 0左右,通风区瓦检员白淑合测定迎头瓦斯浓度为0. 26%。

4:0 0时多,11 818-3#溜煤斜巷发生岩、煤与瓦斯突出,岩、煤和瓦斯沿11 818岩石轨道巷,冲破- 590大巷的双向风门,逆流通过井底车场,波及到1182采区,致使11 81、1182两个采区瓦斯超限,中央风井出风瓦斯浓度最高时为18%。

突出的岩、煤将7 3 6多米巷道充满,实测突出的岩、煤总量为8 7 2 9吨,突出的瓦斯总量为9 3万立方米。

二、事故原因这次突出事故,未发现地质构造变化,且距9煤底板垂直距离达1 0米以上,又非放炮诱导,但突出强度、突出煤与瓦斯量、波及范围、持续时间、冲击威力为建国以来全国少见的。

这次的突出“层位”、突出“机理”,均超越了以往的突出规律。

这充分说明在煤与瓦斯突出防治上,满足于以往经验和书本规定,措施的针对性不强,对制约矿区安全生产重大问题,特别是对一通三防技术研究、规律探索还不够;对矿井局部瓦斯异常区的突出危险性认识不足,依靠科技抓好安全生产的力度不够,一些防范手段、设备还不够先进等。

三、汲取的教训及防范措施1、认真吸联芦岭矿事故教训,进一步提高安全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

集团公司进一步加大对干部职工的安全思想教育,真正从思想上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在行动上坚决落实安全第一,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做到不安全坚决不生产。

教育广大干部职工在安全的前提下来研究如何提高产量、增加效益。

下午6.淮北矿业芦岭矿

下午6.淮北矿业芦岭矿
27
三、软岩保护层开采技术
二次强化瓦斯抽采
穿煤层强化卸压钻孔瓦斯抽采
平面图
剖面图
穿煤层强化卸压钻孔施工至被保护煤层顶板1m,钻孔覆盖整个被保护层工作 面,间距20m×20m,直径为113mm。
28
三、软岩保护层开采技术
工作面立体瓦斯抽采钻孔工程竣工图
Ⅲ11软岩工作面瓦斯立体抽采图
29
芦岭矿软岩保护层开采瓦斯治理工程实践
问题与对策二 :优化“三机”配套
设备名称 液压支架 采煤机 运输机 转载机 破碎机 移变 移变 皮带机 乳化泵 喷雾泵 煤机泵 通讯闭锁 组合开关 真空电磁起动器 设备型号 ZY6800-14/28 MG500/1130WD SGZ-800/800 SZZ830/315 PLM2000 KBSGZY—1600/6/3.3 KBSGZY—1000/6/1.14 DSJ100-100 BRW—400/31.5 MRBZ125/31.5 MRBZ200/31.5 KTC—2 8SKC9215 QJZ-4×400/1140 安装数量 69架 1台 1部 1部 1套 2台 1台 1部 2套(一台备用) 2套(一台备用) 2套(一台备用) 1套 4台 1台
坚决做到不采突出面、不掘突出头,杜绝瓦斯灾害事故,实现采掘工 作面瓦斯零超限; 丰富瓦斯治理手段,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加大瓦斯综合利用,实现矿 井安全高效发展;
通过技术创新达到瓦斯治理好、快、省,实现瓦斯抽采最大化、规范 化、精细化、信息化。
二、Ⅲ1采区软岩保护层开采必要性
二水平的区域瓦斯治理技术不适应三水平
8煤 9煤
三水平8、9、10是煤层群赋存 条件,10煤层突出危险相对较 小。
10-1 10-2
10煤层可作为8、9煤层的保护 层开采。

芦岭矿巷道贯通造成多起事故的分析

芦岭矿巷道贯通造成多起事故的分析

l 事故 分析
1 1 测量 上 、 口定位 不准确 . 下
采空 区有大量积水 ( 0 m )施工离设计 位置剩 2 0, 0 1m时 , 0 没有采取打钻放水措施 . 掘进时采空区积水 倾泄 而下 , 冲垮巷道 工 字钢 棚支 架 3 0多棚 , 在迎 正
头作业 的 9人均 死 于水 患 , 教训 深 刻。见 图 3 。
采 空 区
Ⅱ2 切眼设计长度 10 考虑采煤工作面接替 84 9m.
时间 紧. 安排两个 掘进 队相 向施 工贯通 。 从上 向下施工 队施工到 10 0m后停头 , 切眼 尚剩 2m. 0 安排从下 向上 的施 工队施工 ,在贯通时发现该巷道左右错茬 10 .m,
造成工作面无法摆车而停止生产见图 1 。
维普资讯
20 0 2年 6月
矿 业 安 全 与 环 保
第2 9卷增 刊
芦 岭矿巷 道 贯通 造成 多起 事故 的分析
张德 银
淮 北矿 业 集 团套 司 芦岭 煤 矿 . 徽 宿 州 2 4 1 ) 安 3 13

要 : 对 淮 北矿业 集 团公 司芦岭煤 矿近 几年 因巷 道贯 通造成 多起 事 故 , 出事 故原 因, 制 针 找 并
定 一 系列措 施加 以防范 。
关 键词 : 道贯通 ; 巷 事故 ; 分析 ; 措施 中图分 类号 :D23 T 6 文献标识 码 : c 文章编 号 :0 8— 4 5 20 )3 一 l4一 2 10 4 9 (0 20 + O 3 O
淮 北矿 区芦 岭煤 矿位 于 安徽 省宿州 市境 内,走 向长 77 m, 斜宽 3m, .k 倾 k 面积 2 .k , 17 3 1 于 90年 投产 . 目前 产量 稳定 在 20万 ta 0 / 。矿井 八 、 、 九 十层 煤 为 主采 煤层 ,矿 井开拓 方式 为竖井石 门多 水平 开 拓: 一水平 一 0 m, 4 0 二水平 一 9 m. 50 三水 平 一70 0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淮北矿业集团公司芦岭煤矿‘‘4.7’’特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2002年4月7日4时18分,淮北矿业集团公司芦岭煤矿Ⅱ818—13#溜煤岩石斜巷掘进工作面发生一起特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突出煤岩总量8729t,突出瓦斯量为93.82万m3,造成死亡13人,重伤1人,直接经济损失809.06万元。

一、矿井概况芦岭煤矿位于宿州市东南20km处,属宿东煤田。

井田东西走向长8.2km,倾斜3.6km,勘探面积29.5km2。

1969年12月建成投产,设计生产能力150万t/a。

1988年对矿井进行改扩建,改扩建后设计生产能力为240t/a,2001年已实现扩建达产,实际产量为246t/a。

现有职工7445人,3班作业。

矿井开拓方式为立井石门开拓,分三个水平,其中,一水平标高为-400m,二水平为-590m,现生产正处于一水平向二水平过渡,矿井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为129.25m。

/min,相对涌出量为31.49m3/t。

矿井设有永久抽放瓦斯系统,主要有2B3—420型抽排泵2台,井下移动抽排泵9台。

配置有KJ一90型瓦斯监测系统l套,井下分站19个,瓦斯传感器50个,但是三号溜煤眼没有按规定设置甲烷传感器。

井下采煤工作面、煤及半煤掘进工作面安装使用瓦斯自动检测报警断电装置。

矿井建有永久灌浆系统。

矿井通风系统为中央边界、西翼并列混合式。

中央风井排风量为13205m3/min。

西风井排风量为6720m3/min。

矿井目前开采煤层有8、9、10层。

其中,8煤平均厚度9.0m为突出煤层,9煤平均厚度3.0m,8、9煤问距平均为3.5m。

采用联合布置,在9煤底板岩石中布置采区上山及区段集中轨道平巷和集中运煤平巷,采用斜上山与煤层机、风巷联络。

10层煤平均厚度2.1m,独立布置。

矿井现有5个生产采区,共有7个采煤工作面、23个掘进工作面。

其中:岩巷和煤巷8个面,半煤岩巷7个面。

Ⅱ81采区位于主副井东翼紧邻工广煤柱线,浅部以一、三采区最下部区段的机巷为上限,深部以-590n,煤层底板等高线为下限,采区走向长110m,倾向长550 m .采区可采储量为900万t,设计生产能力为50万t/a,近几年实际生产能力35万t左右。

该采区于1990年12月完成施工设计,1995年10月投产,到2001年累计回采煤量232万t。

该采区中部布置了人行、运输、轨道3条上山,采区上山与区段双岩石集中巷间通过石门联接。

采区沿倾斜方向划分为4个区段,现在三区段为生产区段,四区段为岩巷准备区段,计划2004年7月投产。

采区同时以一水平和二水平进风,东、西两翼各布置了1条回风上山,采区总配风量为5417m3/min。

采区共有2个采煤工作面、6个掘进工作面,其中,煤巷4个,岩巷2个。

该采区瓦斯储量在13.31~17.73m3/t。

2001年10月开始,到2002年3月底共施工钻场30个,钻孔295个,连孔抽放283个钻孔。

二、事故发生及抢险救灾经过4月7日凌晨4时多,工人张继新寻找炮棍至Ⅱ81人行下口风门时,发现风门有异常扇动撤出,朱昌州在做炮泥时发现一股烟雾涌出也随即撤离,工人柳兆凤、黄崇升在石门卸碴子也同时跟着撤离现场。

跟班干部王家琢在Ⅱ817轨道巷发现风筒有异响,遂领该头施工人员撤离,经过石门变电所时,该处煤尘较大,能见度已很低,王家琢将工人带到副井下口向矿调度汇报后只身返回,发现石门变电所段已被煤岩堵塞。

此时,因风流逆转,高浓度瓦斯已涉及Ⅱ81、Ⅱ82两个采区。

事故发生时,在Ⅱ8l采区内除事故点7人外,另有138名职工分别在4个掘进头和1个采煤工作面及辅助系统工作,另外,事故涉及到的Ⅱ82采区的236名正在作业的职工,他们通过互救相继撤出灾区。

4月7日凌晨4时25分,测气员白书和在车场听到闷雷声,便携仪报警,随即撤至付井下口,并第1个向调度所汇报。

矿调度所接到汇报后,立即通知值班副矿长和其他在矿副总以上领导及职能部门负责人。

李明好总工程师接到电话后,当即通过电话命令井下全部停电撤人,并通知芦岭救护中队立即准备下井救人。

集团公司、矿迅速成立抢险指挥部组织事故抢救工作。

4月22日,井下所有遇难人员全部找到,至5月9日巷道清理完毕,事故抢险工作基本结束。

三、事故现场勘察l、瓦斯突出动力特征(1)突出瓦斯量。

突出瓦斯量为938199m3(2)突出波及范围及人员伤亡情况。

煤与瓦斯突出后,由于突出强度大使风流反向。

瓦斯逆流往东冲毁Ⅱ818车场3道正反向风门,然后波及整个Ⅱ81采区。

瓦斯流往西冲毁Ⅱ818岩石轨道巷2道正反向风门,逆流至Ⅱ81返煤下山301进入胶带机巷和Ⅱ82返煤胶带巷至Ⅱ82一区段胶带机巷,波及Ⅱ822—2工作面及8413等掘进工作面,瓦斯流距突出点最远在3120m。

煤与瓦斯突出共死亡13人。

(3)突出煤岩量。

突出煤体抛出最远240m,累计填堵巷道796m,填堵体积7935m3,抛出煤量8729t。

(4)突出动力效应。

突出抛出50kg以上的岩块100多块,其中较大的有5t以上2块:分别为2.15m ×0.8m×1.35m和2.1m×0.8m×1.5m;突出后扒矸机移位2m,受压变形严重;3—1号联巷>159mm抽放钢管连接处剪切脱离且法兰盘扭曲,距突出90m处>108mm风管剪切脱离夹在突出煤堆积的巷道中部。

(5)突出类型。

根据所掌握的国内突出资料,从突出煤、岩、瓦斯量和动力情况看,尚属全国罕见,本次突出为特大型煤与瓦斯突出。

2、突出原因分析采掘工程背景因素:从采掘工程技术方面对可能诱导突出因素分析,主要原因有:施工中的打眼、放炮、支护、防突岩柱过短等几个方面。

通过对现场工作人员的调查取证和原始相关资料的核实,结果如下:(1)放炮。

通过对现场逃生的白书和等5人了解证实,4月6日夜班放炮员下井实领雷管166发,24时放炮消耗43发,事故后从现场放炮员药包发现未用雷管123发。

从雷管的消耗情况和对现场人员的调查,突出前工作面尚未装药。

(2)支护、顶板状况。

自4月4日该工作面施工以后,对曾参与该工作面生产的8名职工调查证实,该巷道从未出现顶板破碎、地质构造现象;逃生人员证实,突出前工作面锚杆支护和锚喷及时,工作面岩石无异常变化;该处在4月5日矿安全检查中被评为优良工程。

(3)岩柱尺寸。

从对现场的有关地质资料、进尺验收单和相关施工人员的调查证实,自4月3日开工以来,平巷进尺4.7m,上山进尺9.5m,根据Ⅱ816—3#溜煤斜巷铝土层距9煤层21.4m、Ⅱ818,一2#溜煤斜巷超前钻孔铝土层距9煤层17.4m(法距3.2m),得出该区段铝土层距9煤层平均法距19.64m,Ⅱ818—3#溜煤斜巷第1次停工时实测岩层倾角20°,计算得出Ⅱ81—3#。

溜煤斜巷铝土层距9煤层法距18.5m,工作面距9煤岩柱法距尚余13m。

为核实岩柱距离和探明地质构造,调查组共施工了补钻孔(其中一个取芯钻孔),确定Ⅱ88—3#溜煤斜巷工作面前方存在1个小型走向逆断层,该断层倾向南西,地层断距仅2.8m ±,在3#溜煤斜巷附近尖灭,经计算Ⅱ818—3#留煤斜巷工作面距9煤岩柱法距尚余11.2m。

(4)打眼。

对该工作面当班5名作业人员进行调查证实,4月7日4时左右,工作面上部眼已施工完毕,突出前迎头工人正在用风锤打下部眼。

突出区域相关的地质背景:(1)煤层厚度、结构、瓦斯压力和瓦斯抽放情况。

8、9煤层在3#溜煤斜巷附近厚达9.5m,煤层被层间滑动搓揉成粉状,硬度小,在Ⅱ818岩石集中巷测得煤层瓦斯压力为2.4l~2.65MPa。

(2)突出点附近的地质构造。

经核查突出前,3#溜煤斜巷周边巷道及钻孔(上区段采掘工程平面图、11号地质剖面图、Ⅱ81岩石轨道巷、集中运输巷及其问的联络巷,以及1#、2#溜煤斜巷等)均未发现地质构造异常。

3#溜煤斜巷位于一个向东北倾伏的小向斜轴部。

(3)突出点附近煤层应力状况。

①地层静压力:煤层埋深以660m计,地层静压力为15MPa;②突出点Ⅱ816—1位于采场和3#溜煤斜巷工作面等采动集中应力影响范围内;③小向斜轴部的弯曲应力与走向小断层的集中应力;④区域应力:通过宿州市地震局了解,在宿(州)固(镇)交界,2001年11月~12月,发生:MSl.4~3.3级地震3次,地应力活动较活跃。

震源机制显示有N72.5°E方向的压应力。

该应力恰与煤层走向垂直,构成宿东向斜巨大水平压应力。

所有这些为突出提供了复杂和强大的地应力。

四、事故原因1、直接原因(1)尽管煤层底板距工作面法线垂距达11.2m,但由于在工作面前方岩柱内,有与突出煤层相连的小断层弱面带作为突破口,在复杂、强大地应力和瓦斯压力联合作用下,掘进迎头用风锤打底部眼时使断层附近的岩石和巷壁突然破坏,煤层瓦斯瞬间解吸,形成强大的瓦斯与煤粒风暴,沿断层弱面,挟带岩块冲向大范围的自由空间。

(2)本区段煤层具有特厚而连片发育的构造煤(软煤),又有大于2.6MPa高瓦斯压力和各种叠加地应力的共同作用,以及多路通畅的巷道,共同构成了这次突出原因,发生了这次高地压、瓦斯压力作用下的特大型煤尘与瓦斯突出。

2、主要原因(1)芦岭矿对Ⅱ81四区段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认识不足,该区段煤与瓦斯区域防治措施编制不严密。

在三号溜煤眼东西约120m范围内,没有探明煤层赋存情况、地质构造和瓦斯基本参数等,对该区域突三个区段小构造发育,对四区段已施工钻孔资料进行细致分析,进一步完善区域防突措施,提高地质钻孔施工计划的科学性。

三号溜煤眼再次施工时,未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18l条规定验证地质资料。

(2)三号溜煤眼开工具有一定的随意性。

矿下达的上月份生产计划中没有安排该头进尺,因为基建一区12队施工的Ⅱ817岩石集中巷工作面冒顶、瓦斯大被迫停工,在没有查清Ⅱ818三号溜煤眼第1次施工状况,未采取任何技术补救措施,也没有执行集团公司及矿上关于四区段瓦斯防治计划都已明确确定2004年之前该区域应为底板穿层钻孔预抽期的规定,而临时决定恢复三号溜煤眼的施工。

3、现场施工技术管理不严不细。

三号}留煤眼施工措施规定:施工见铝土层位后应及时通知技术科地质组,由地质组下达停头施工联系单。

事实上2001年6月份施工的4.7m平巷内已见铝土层,地质组没有下达停头施工联系单。

4、在Ⅱ8l采区范围内没能按《煤矿安全规程》和《防突细则》规定设置避难硐室和压风自救系统;部分职工在发生突出灾变后不能自觉配带自救器逃生,致使灾变发生后该区域多人因缺氧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另外,由于Ⅱ8l二区段五号溜煤眼处的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致使灾变发生后,掘进二区副队长邱一胜在组织工人逃生时误坠该溜煤眼身亡。

通过调查分析认定,这是1起有明显客观因素影响的特大煤与瓦斯突出责任事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