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淮北矿业战略发展的思考
淮北矿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突出问题与对策

年 , 崛 起 两 大 煤 炭 企 业 :淮 北 矿 业 集 团 公 司 . 原 煤
、
煤 兴 城 兴 。淮 北 市 迅 速 蠕 起
年 产 16 0 万 t 0 ,冶 炼 用 煤 年 人 洗 能 力 为 l0 0万 4 t 原 省 属 皖 北 矿 务 局 , 原 煤 年 产 5 0万 t 加 上 ; 0 ; 市 、 县 及 乡 镇 煤 矿 ,全 市 2 0 0 0年 原 煤 生 产 24 9 5 5 . 万 t ,居 全 国 第 四 位 。 特 别 是 淮 北 矿 业 集 团 公 司 , l5 8年 在 省 政 府 领 导 与 支 持 下 , 抽 调 大 批 干 部 组 9
以 上 储 量 2 6亿 t 主 要 含 煤 地 层 为 二 叠 系 石 盒 子 7 。
五 ” 九 五 ” 期 间 一 批 国 家 、省 、市 重 点 工 程 和 项 、“ 目相 继 建 成 投 产 .初 步 形 成 了 以 煤 炭 、 电 力 、 纺 织 为 主 , 冶 金 、 化 工 、 机 械 、电 子 、酿 酒 、 建 材 、 仪 器 等 门 类 齐 全 的 工 业 体 系 。 据 统 计 , 全 市 2 0 年 00 国 内 生 产 总 值 达 15 1 0 . 9亿 元 , 其 中 工 业 总 产 值
生产 8年 的 8 5倍 ; “ . 八
线 相 连 。 矿 区 还 有 2 4 m 铁 路 专 用 线 7k 淮 北 市 的 兴 起 ,大 大 促 进 了煤 炭 生 产 建 设 的 发 展 。淮 北 煤 田 属 华 北 型 石 炭 , 二 叠 纪 煤 田 。 东 西 长 1 0 m 。南 北 宽 1 0 m, 含 煤 面 积 6 9 2 m 目 4k 1k 1k 。 前探 明保 有 储 量 约 7 4亿 t 预 测 全 煤 田 一 2O 0 , 0 m
走进淮北矿业 文化引领未来

题 唐太宗李世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
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 替”。
4
溯源 探寻历史的绵延 开发 历练创业的艰辛 奋进 品味岁月的坎坷 改革 东风吹来满眼春 跨越 频借好风上青云
5
溯源 探寻历史的绵延
36
煤矿 3530万吨/年
矸石
盐矿 盐卤120万吨/年
石灰石矿 250万吨/年
矿井水和淮水北调 水处理厂
6
溯源 探寻历史的绵延
7
溯源 探寻历史的绵延
约4000年前,中 国“上古五帝” 之一的颛顼在相 山建城。
8
溯源 探寻历史的绵延
公元前21世纪, 商王朝的创立 者商汤的十一 世祖相土建城 于相山南麓。
9
10
宋共公夫人共姬墓
柳孜隋唐大运河遗址
11
12
位于临涣古镇的蹇叔墓
22
1958年6月28日,烈山煤矿竖井开工建设,大 规模开发淮北矿区的序幕庄严拉开。
23
创业艰难百战多
露天电影胜过年
24
1959年4月1日,烈山斜井移交生产 1959年12月31日,烈山竖井、袁庄矿、沈庄
矿建成生产,形成总设计能力132万吨的规模。 1960年12月24日张庄矿移交生产,1961年
16
苏东坡欣然作《石炭歌》 一首,诗前有序:“彭 城旧无石炭,元丰元年 十二月,即遣人访获于 州西南白土镇之北,以 冶铁作兵,犀利胜常云。” 白土镇在安徽萧县,当 时隶属于徐州。迄今为 止,这是国内已知煤矿 开采最早的文字记载。
17
“有用力操槌凿者,有辘轳引煤而上者,有荷担而出 之者,非得40余人则不能回环而举事者也。”
争先 领先 率先——淮北矿业集团公司转型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取得重要进 展 , 北矿业集 团从 “ 淮 以煤 为
主” 转到 “ 以煤为基 ”从 “ 一黑色” 成 , 单 变 煤化工 、 盐化工 、 电力 、 物流 贸易等“ 多彩 产业”从地下转到地 面 , , 产业结构调整迈
体化 , 动了企业 由资源依赖型向生态环 推
保型的转变。 一方面 , 延伸产业链条 , 发展
‘ — ‘
L 一 期 淮 矿 集团 司 五” 问, 北 业 公
I 以科学发展观 为统领 ,把发 展
定, 坚持集约高效生产 , 强化 内部管理 , 坚 持推进规划项 目建设 , 保持了企业健康平
作为 第一要 务 , 转方式 , 调结构 , 扩实力 , 备后劲 , 企业经济实 力和经济总量大幅攀 升 。 00 , 2 1 年 企业原煤产量 、 销售收入 、 职
煤炭循环经济 , 可以沿着产业链生产 多种
相关产品 , 把资源吃干榨尽 。 被省委 、 省政 府命 名为振兴皖北经济 “ 一号 工程 ” 的煤
化 盐 化 一 体 化 工 程 是 一 个 庞 大 的 项 目集
群, 总投资 40亿 元 , 0 是迄今为止 安徽工 业发展史上投资最大的项 目之一 。 在推进
工 收 入 等 主 要 经 济 指 标 比 “ 五 ” 全 部 十 末
稳较快发展 势头 。 近年来 , 淮北矿业集 团公 司牢牢把握 发展第一要 务, 抢抓机遇 、 远谋近施 , 坚持 “ 精干主业 、 以精搏大 ” 的发 展战略 , 坚持 “ 依托煤炭 、 延伸煤炭 、 超越煤炭 ” 的发 展
效益 ,职工收入始终 以年均 2 %以上的 0
:
幅度增长 , 社会 保障体系 日益完 善 , 为职 工缴纳基本养老保险 、 基本医疗保险等五
淮北矿业集团公司

浅析淮北矿业集团公司面临煤炭市场内外交困的原因及对促进煤炭企业发展的几点对策淮北市价格监测中心丁怀雷煤炭作为中国长期依赖的第一能源,在整个国家能源发展战略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
纵观今年我国煤炭市场形势,由于国家煤炭市场总体需求疲弱,进口煤炭大量涌入,导致国内煤价承压下跌,特别是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持续下跌,且跌幅由于不断扩大。
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及时重点调研并剖析了今年淮北矿业集团公司煤炭市场生产和销售下行的原因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对后期煤炭市场走势及对策浅谈几点看法,以求教于各位方家。
一、煤炭的价格变化及销售状况(一)今年1至9月份产、销、存情况据统计,淮北矿业集团现有生产矿井22对,核定生产能力4100万吨,2012年原煤计划产量3600万吨。
其中:精煤计划产量1100万吨,预计完成1150万吨。
1、煤炭产量。
1-9月份,淮矿集团原煤产量累计完成2707.33万吨,同比增加184.34万吨,增幅为7.31%;精煤产量累计完成874.82万吨,同比增加48.96万吨,增幅为5.93%。
2、商品煤销量。
1-9月份,淮矿集团商品煤销售累计完成2138.97万吨,同比增加55.85万吨,增幅为2.68%;精煤实际销量累计完成867.69万吨,同比增加38.07万吨,增幅为4.59%。
3、库存情况。
一方面是矿区库存。
矿区帐面存煤20.26万吨,环比下降6.07万吨,同比上升3.9万吨。
另一方面是港口库存。
港口库存22.86万吨(含万寨储备6.67万吨)。
其中精煤库存16.19万吨,环比下降2.94万吨,同比上升14.06万吨。
(二)省内合同签订及兑现情况省内合同签订情况。
2012年,淮矿集团累计签订省内煤炭合同1804万吨(车运合同995万吨,地销合同809万吨)。
其中:电煤合同989万吨、马钢等炼焦精煤用户合同430万吨、海螺、石化合同175万吨、其它用户210万吨。
省内合同兑现情况。
1-9月份,淮矿集团商品煤销售累计完成2138.97万吨,省内销售1234.59万吨,合同进度兑现91.25%。
拓规模扩空间淮矿转型起步快

拓规模扩空间淮矿转型起步快2010 年12 月06 日00:04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编者按:淮北矿业集团是一个拥有50多年历史的资源型企业。
新世纪(002280)以来,尤其是“十一五”以来,这家老国企多元拓展、纵横延伸,在全球资源价格大开大合浪潮中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这家“半百老店”活力何在?日前,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对淮北矿业集团进行了深入采访。
即日起推出“转变发展方式看淮矿”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提起煤矿,首先想到的是煤,并且似乎除了煤还是煤。
但在淮北矿业,即使一线矿工,记者发现他们谈论最多的不全是煤。
11 月13 日,淮北矿业集团又有新收获。
由其主要参与研制的国内首套ZC10000/20/40 型六柱支撑式充填配套设备联合试运转成功,计划在其所属杨庄矿井下综采工作面使用。
据介绍,这种煤矿井下充填式开采,是一项应用前景广阔的新工艺,在开采煤炭的同时,利用矸石、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对综采支架后方的采空区进行充填,以体积换体积,把煤炭资源置换出来,有效解决矸石与粉煤灰地面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减轻地表沉陷带来的生态破坏等问题,具有深远的社会效益和明显的经济效益。
“市场竞争最终是产品竞争,能生产高附加值、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者胜。
淮北矿业正是从以产量增长为导向转型为以产品价值链为导向,从以煤为主到以煤为基,才有了今天企业的变化。
”淮北矿业董事长、党委书记王明胜说。
规模提升、结构调整拓展生存空间甲醇、轻油、焦炉气、煤焦油、甲烷、焦炭……淮北矿业总经济师孙方提起对外出售的产品时,一大串化工名词脱口而出。
从单一卖煤发展到出售种类繁多的化工产品,变化的背后是淮北矿业转型过程中对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认识的深化。
“以前只卖原煤,别看从原煤到精煤一字之差,1 吨产品价格就翻一番还多呢。
”孙方说,通常1吨煤变为精煤和焦炭,价值比为1 : 2. 5 : 5。
这也让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只有在产品结构调整上下足功夫,靠提高产品附加值,才能赢得市场、赢得企业发展空间。
淮北矿业_精品文档

淮北矿业淮北矿业:中国资源领域的瑰宝引言:淮北矿业位于中国安徽省,是中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淮北矿业一直是中国煤炭工业的支柱之一,为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对淮北矿业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探讨。
一、历史回顾淮北矿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0年代,当时中国经济发展急需大量煤炭资源。
淮北地区的丰富煤炭资源引起了国家的注意,随后进行了大规模的矿产调查和勘探工作。
于是,在1958年,淮北矿业公司成立,标志着淮北矿业的正式开始。
上世纪60年代是淮北矿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大型煤矿相继投产,人力资源和技术设备得到了极大的扩充。
淮北矿业在当时成为中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为国家提供了丰富的能源支持。
然而,淮北矿业也经历了一些困难和挫折。
上世纪80年代,由于煤炭市场的变化和技术设备的老化,淮北矿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和技术要求的变化,淮北矿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调整。
二、现状分析目前,淮北矿业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化煤炭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淮北矿业公司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淮北矿业的主要煤炭矿井分布在淮北市和宿州市。
其中,淮北市的鹰手营子矿区是淮北矿业的核心区域,拥有大量的高品质煤炭资源。
宿州市的淮矿煤矿也是淮北矿业的重要产煤区之一。
近年来,淮北矿业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先进的采矿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的引进,大大提高了煤炭开采和生产的效率。
此外,淮北矿业还加大了对矿产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的力度,努力实现煤炭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淮北矿业也不断加强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和交流。
国际先进的矿业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引进,为淮北矿业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同时,淮北矿业还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拓展了出口业务,使淮北煤炭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得到了认可。
三、未来展望未来,淮北矿业将更加注重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
淘汰落后的生产设备,引进先进的清洁能源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是淮北矿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淮北矿山现状分析报告书

淮北矿山现状分析报告书1. 引言淮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然而,在当前环保政策的推动下,煤炭行业正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变革。
本报告将对淮北矿山现状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其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问题。
2. 矿山资源情况淮北地区位于华北沙漠边缘地区,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根据矿产资源储量调查,淮北地区煤炭储量约为1000亿吨,其中可采储量达到500亿吨,占据了全国煤炭储量的重要份额。
3. 生产情况淮北矿山近年来的生产情况表明,煤炭开采量呈现下降趋势。
这主要得益于国家采取的环保政策以及转型升级的需要。
然而,由于全球能源结构的变化,对煤炭需求的减少也加剧了淮北矿山的困境。
4. 环境影响煤炭开采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淮北矿山地区常年产生大量煤尘、废水和废渣。
这些污染物不仅对土壤和水源造成威胁,还对人民的生活环境和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
因此,减少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是当务之急。
5. 持续发展和转型为了适应新的发展态势和环保要求,淮北矿山需要加快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首先,应加强矿山安全生产,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其次,应推动煤炭开采方式的转变,采用更加环保和节能的技术。
此外,应积极开展煤炭矿山复绿工程,恢复和保护受损的生态环境。
6. 持续改善工人就业和生活条件淮北矿山的发展离不开矿工的辛勤努力,而矿工的就业和生活条件也需要得到持续改善。
应加大对矿工的培训力度,提高其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
同时,应加强劳动保护,保障矿工的权益,提高他们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水平。
7. 结论淮北矿山作为华北地区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境。
然而,通过加快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淮北矿山有望找到新的发展路径。
同时,必须重视环境保护,减少对土壤、水源和人民生活环境的负面影响。
只有综合考虑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利益,才能实现矿山的可持续发展。
淮北煤矿剖析

淮北煤矿问题存在问题剖析以及今后命运——被兼并重组导语:淮北煤矿不会破产、不会倒闭,出路:被兼并重组、转型升级成立安徽煤电化工集团公司(集团公司总部设在:合肥)1、淮北煤矿存在问题剖析1.1、客观原因国内煤市低迷,价格下滑,产能过剩,煤炭市场供过于求全国煤炭需求增速减缓等因素影响,企业经营比较困难,行业效益明显下滑。
但全国仍有六成大型煤炭企业实现盈利,利润总额2369.9亿元,全国近四成大型煤炭企业亏损,企业亏损额405.54亿元。
1.2、主观原因(简要提纲式)1.2.1、三大矿业集团管理效率都比较低,管理理念落后,本位主义严重,治理结构都不完善,存在“宁做鸡头,不做凤尾”思想,不能抱团取暖,应对市场。
1.2.2、煤矿公司、矿、科区三级单位机构臃肿淮北煤矿究竟如何?大家心中有杆秤。
它山之石:2008年开始,山西、贵州、内蒙古等产煤大省,在“煤矿黄金十年期间”,就向神华、中煤等煤炭巨头学习,提出建设煤矿现代化矿井,坚决淘汰落后炮采及高档普采采煤工艺,采用“一井二面”、“一井一面”生产模式,煤矿设“煤矿六长”——“矿长(兼任书记、工会主席)、生产副矿长、安全副矿长、机电副矿长、总工程师、通防副矿长(通风队队长)”以及采掘、机电、安全、通风、经营副总工。
矿级领导精干,科区机关单位设置能会多。
煤矿六长+副总工也就是12人左右。
1.2.3、人员臃肿,人浮于事,人等事做煤矿一线、二线、三线人员严重倒挂,部分矿二线辅助人员甚至超过采掘一线;机械化程度低,部分煤矿煤巷仍采用炮掘,仍采用落后炮采及高档普采采煤工艺。
淮北煤矿应将煤矿分为主力煤矿、安置型煤矿两类合理分流人员。
创建一个或几个现代化矿井。
90万吨/年~300万吨/年,采用“一井二面”、“一井一面”模式,3只~4只掘进队。
全员控制在1500人以内。
300万吨/年及以上,采用“一井二面”模式,4只~6只掘进队。
全员控制在2000人以内。
1.2.4、盲目投资,盲目多元化扩张,负债经营真正绊倒淮北煤炭企业的是财务杠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淮北矿业战略发展的思考
张其广淮北矿业集团公司
淮北矿业集团是拥有10万职工、年产3000多万吨煤炭的国有特大型企业。
近年来,我们坚决摒弃保守思想,突破惯性思维,弘扬包容精神,营造创新氛围,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了矿区大发展。
但不能就此止步,必须树立开放开明的思想和海纳百川的胸怀,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宽视野上谋划发展思路,谋求发展良机,谋取发展实效,以更加突出的绩效来引领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一、坚持解放思想,着力推动开放发展解放思想是一个常新的课题,必须摒弃阻碍思想解放的自满情绪。
过去解放思想并不能为现在和将来解放思想“打包票”;能在一个问题上解放思想,不等于在所有问题上解放思想;个体的解放思想并不代表群体就是解放思想;创造过思想解放的辉煌并不等于进了“保险箱”。
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抢抓机遇、敢为人先的观念,不断增强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忧患意识和发展的紧迫感,调整与时代要求不赶趟的思维,更新与建设现代一流企业要求不相符的观念,改革与科学发展不合拍的做法,在探索中找出路,在应变中求突破,在创新中促发展。
领导干部应做思想解放的排头兵和引路人,树立开放的理念,拥有开放的胸怀,引领开放的实践,不犹豫、不争论、不懈怠,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大发展。
加快发展不犹豫,我们要始终牢记发展是硬道
理,切实增强又好又快的使命感、能快则快的紧迫感,全力推进科学发展。
积极作为不争论,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广大职工根本利益的事情,就要大胆闯、大胆试、大胆干,在闯的过程中统一思想,在试的过程中形成共识,在干的过程中凝聚力量,决不能在争论中丧失机遇、耽误发展。
要有开放包容的姿态,一切有利于发展的资源要素都要全力争取,一切有利于发展的创新做法都要大力支持,一切有利于发展的思想理念都要借鉴吸收。
奋力赶超不懈怠,坚决破除小富即安、小进则满、固步自封等落后观念,树立雄心壮志,确立更高标杆。
要敢与快者比拼,敢与强者竞争,以迎难而上的干劲、自强不息的拼劲,只争朝夕,抢抓机遇,开创新的局面。
二、坚持改革创新,着力推动创新发展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不断加快,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市场竞争空前加剧,给我们提出许多新课题,必须通过改革创新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新办法,才能推动又好又快发展。
我们要审时度势、运筹帷幄、统筹兼顾,牢牢把握改革的重点和方向。
继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我们近几年适时改革调整企业的体制机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权责不清、职能交叉、比例失调、人浮于事、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还一定程度存在;现行体制机制与快速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尚未根本解决,迫切需要不失时机地将体制机制的改革调整引向深入,进一步优化内部结构,进一步加大制度机制、特别是人力资源制度改革的力度,进一步建立健全结构合理、权责明晰、上下联动、充满活力的管理体制,真正从深层次突破体制机制的“瓶颈”,努力形成与转型发展相
适应的现代企业体制机制。
牢牢抓住项目不动摇。
大项目、大发展,小项目、小发展,没项目、难发展。
抓项目就是抓机遇,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项目就是抓落实。
把抓项目作为推动发展的重要工作,咬定目标不放松,努力形成用项目优化结构、用项目增强后劲、用项目推动发展的良好局面。
切实解决突出问题。
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升集团管控效能,确保集团管控高效、基层充满活力。
持续推进管理创新,深入推进精细化管理,全面建设内部市场化体系,提高企业内在素质。
加快技术进步、提高科技贡献率,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成果转化机制。
三、加强群众工作,着力推动和谐发展职工群众是矿区发展的力量源泉、胜利之本。
淮北矿业50多年的光辉历程,职工群众是生产建设、战胜一切困难的主体力量。
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欲流之远,必浚其源。
当前,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利益主体日趋多元,职工群众分享发展成果的愿望日益强烈,对公平正义的要求明显提高,对尊重尊严的需求逐步增强,群众工作呈现新特点、新规律。
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关系企业的改革发展,关系矿区的和谐稳定,关系职工的身心健康,是推动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
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
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思想上尊重职工群众、感情上贴近职工群众、工作上依靠职工群众。
坚持问政于民科学决策,坚持问计于民集思广益,坚持问需于民造福职工。
要切实维护职工群众利益。
保障职工的民主权利,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让职工群众在更广泛领域、更深层面和更多形式上有序参与企
业改革发展实践。
要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
更加注重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
用春风化雨的思想交流,深入细致的说服解释,赢得职工群众的理解和信任,多树正气,少发怨气,多讲志气,少添怒气,培育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更加注重以文化人,职工群众不仅是企业文化的创造者,也是企业文化的承载者和实践者,要在继承优秀文化积淀的基础上不断加以创新、变革和重塑,努力打造以“崇德广业、聚能精进”为特质的新时期淮北矿业文化,塑造职工、提升职工。
激发职工群众的热情。
保护职工群众的干劲,矿区的事业将无往不胜。
四、坚持党的领导,着力强化政治保证坚持党对企业的政治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是国有企业的重大特色和独特优势。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矿区发展的根本保证。
要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团结带领矿区广大干部职工顽强拼搏、合力攻坚,夺取科学发展新胜利,共同建设美好新家园。
加强政治生态建设。
建设“民主团结、开放开明、干事创业、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必须长期培育、不断优化,创造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环境。
牢固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不论地域校别、打破论资排辈、突出品德业绩、注重素质潜力。
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
切实增进班子团结,领导干部要以事业为重、以发展为重,把合作当责任,视团结为生命,悉心维护团结,全力推进团结,努力做和谐共事的表率、团结奋进的楷模。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健全和完善“三重一大”各项规章制度,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从根本上形成有利于政治生态良性发展的体制机制。
加大违纪违法案件查办力度,尤其要严厉查处克扣截留职工工资奖金等侵害职工利益的行为。
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一岗双责”。
加强基层党建工作。
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和活动主体,基层党组织是我们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要适应矿区改革发展新任务的要求,以党委工作目标管理考核为统领,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迈上新台阶。
创新党建活动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创先争优活动,努力提高基层党建的科学化水平。
大力发展党内基层民主,深入推进党务公开,提高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程度和参与能力。
建立健全教育、管理、服务党员的长效机制,提高党员队伍素质。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矿区兴衰,干部队伍是关键。
干部要时刻把矿区发展放在心上,把职工需要放在心上,坚持做到“勤学习、善思考、勇创新,知实情、出实招、干实事,跟得上、盯得住、攻得下,讲团结、顾大局、敢担当,听招呼、守规矩、做表率”,上对得起组织的培养和信任,下对得起职工的期盼和重托。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完善三支人才队伍职业发展和岗位管理体系,拓宽人才成长路径和渠道。
大力实施人才素质提升工程,锻造一
支忠诚企业、热爱岗位、甘于奉献、素质过硬的职工队伍。
大力倡导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使“人人都可以成才。
工作出色就是人才”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实现企业和职工的同步发展。
353思政建设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