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生物武器》名师教案
《专题44.3禁止生物武器》学历案-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3

《禁止生物武器》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学习主题:禁止生物武器。
本课程以生物武器的相关知识为核心,探讨其危害性、相关国际法规及人类对生物武器的研究与防御策略。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理解生物武器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的潜在威胁,并掌握基本的生物安全防护知识。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了解生物武器的定义、种类、危害及历史案例;理解国际上关于禁止生物武器的相关法规和条约。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小组探究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高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物武器问题的关注与责任感,树立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意识,增强对生物安全防护的重视。
三、评价任务1. 知识性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小测验,评价学生对生物武器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过程性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小组探究等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合作能力和科学思维水平。
3. 反思性评价:通过学后反思,评价学生对本课程内容的理解深度和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物武器历史案例和危害图片,引发学生对生物武器话题的关注和兴趣。
2. 新课讲授:通过讲解生物武器的定义、种类、危害及国际法规等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对生物武器的整体认识。
3. 案例分析:选取一至两个典型的生物武器事件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事件背景、过程和影响,加深学生对生物武器危害性的理解。
4. 小组探究:学生分组进行探究活动,探讨生物武器的防御策略和技术手段,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科学思维的能力。
5. 课堂讨论: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对生物武器问题的看法和感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生物武器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课后作业,如撰写一篇关于生物武器的观点文章或制作一份关于生物武器危害性的手抄报等。
教学设计_高中生物_禁止生物武器

教学设计
环节1:视频导入: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国禁止生物武器。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同时与本节课结束时《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的签约相呼应)。
环节2:展示学习目标
环节3:.学生阅读课本,了解生物武器的种类和散布途径,同时完成学案对应内容:
环节4:.日本731部队在中国开展细菌战的视频播放,然后让学生谈一下感受。
(学生会谈到生物武器危害大,日本帝国主义残忍,教师借此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的教育,引导学生认真学习进入下一环节)。
:环节5:.学生汇报传统生物武器的危害:课前安排每个小组负责搜集一种传统生物武器的资料,课上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汇报(培养学生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生物武器危害的了解,让学生认识到禁止生物武器的必要性)。
环节6:.中国“人类基因组计划”重大项目秘书长杨焕明教授的谈话引出转基因生物武器,然后让学生思考转基因生物武器的危害更加巨大的原因。
环节7:学生辩论我国是否应秘密发展生物武器:正方观点:我国应当秘密研发生物武器;反方观点:我国不应当秘密研发生物武器。
(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禁止生物武器的必要性,同时学生运用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进行辨析,初步形成客观的科学评价能力)
环节8:.美国禁止生物武器原因的视频播放,引出《禁止生物武器公约》,明确我国已加入这一公约,引导学生明确这一公约对我国每一位公民都具有法律约束力,实时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同时也与本节课的导入相呼应。
环节9:.当堂检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标达成程度的检测)
环节10: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4.3 禁止生物武器(教学设计)-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4.3禁止生物武器教学设计高二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一、教学内容根据教材章节,本节课的内容来自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第4.3章节,主要讨论生物武器及其危害。
该章节首先介绍了生物武器的概念和类型,然后详细讲述了生物武器的潜在危害和影响。
最后,本节课还将探讨如何防范生物武器的威胁,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具体内容包括:1. 生物武器的概念和类型2. 生物武器的潜在危害和影响3. 防范生物武器的威胁和防护措施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武器的概念和类型,并能举例说明。
例如,学生能够准确说出生物武器的定义,并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生物武器,如细菌、病毒、毒素等。
2. 了解生物武器的潜在危害和影响,并能举例解释。
例如,学生能够描述生物武器可能造成的健康、环境和社会经济方面的影响,并能举例说明,如1918年西班牙流感的爆发、2003年SARS 疫情等。
3. 掌握防范生物武器的威胁和防护措施,并能举例说明。
例如,学生能够列举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采取的措施,如生物安全、生物防护、国际合作等,并能理解这些措施的重要性。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分析生物武器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例如,学生能够分析生物武器的潜在威胁,并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如如何防止生物武器的扩散、如何加强国际合作等。
5. 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协作能力,能够与他人分享对生物武器的看法和经验。
例如,学生能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参与,并能够倾听他人的观点和建议,以达成共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理解生物武器的概念和类型,并能举例说明。
例如,学生能够准确说出生物武器的定义,并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生物武器,如细菌、病毒、毒素等。
2. 教学重点:了解生物武器的潜在危害和影响,并能举例解释。
例如,学生能够描述生物武器可能造成的健康、环境和社会经济方面的影响,并能举例说明,如1918年西班牙流感的爆发、2003年SARS 疫情等。
3. 教学重点:掌握防范生物武器的威胁和防护措施,并能举例说明。
4.3禁止生物武器-人教版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教案

4.3 禁止生物武器-人教版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历史上生物武器的使用情况,以及其带来的危害。
2.了解国际上关于禁止生物武器的立法、监管与合作措施。
3.了解国内生物安全法及其实施情况。
4.思考并探讨应对生物安全威胁的策略及应急措施。
二、教学内容1.生物武器的起源和发展2.生物武器的分类和制备方法3.生物武器的危害与应对策略4.国际禁止生物武器的立法和监管措施5.国际间的生物安全合作6.国内生物安全法及实施情况7.应对生物安全威胁的应急措施三、教学重点1.生物武器的分类和制备方法2.国际禁止生物武器的立法和监管措施3.国内生物安全法及实施情况4.应对生物安全威胁的应急措施四、教学难点1.国际禁止生物武器的立法和监管措施2.应对生物安全威胁的应急措施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
2.讨论法。
3.观摩法。
六、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
2.PPT演示。
七、教学过程1. 生物武器的起源和发展生物武器指以微生物、病原菌、毒素等作为杀伤器材,以攻击人类、动物、植物等为目的的一种具有高度杀伤性和传染性的武器。
生物武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教师通过PPT演示,展开具体的讲解,并结合实际例子,使学生理解生物武器的起源和发展。
2. 生物武器的分类和制备方法生物武器根据制备方法和杀伤目标的不同,分为细菌、病毒、毒素和生物制剂等几类。
教师讲解生物武器的分类和制备方法,包括细菌制备、病毒培养、毒素提取等核心内容。
3. 生物武器的危害与应对策略生物武器的危害性很大,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教师讲解传染病疫情引发的社会影响、经济损失和人口后果,并阐述应对策略,包括早期预警和隐藏预警技术、防止传染疾病扩大、应急预案等内容。
4. 国际禁止生物武器的立法和监管措施了解国际禁止生物武器的立法和监管措施,了解国际禁止生物武器的条约、指导方针、监管机制和协调措施,进一步了解国际社会对于生物武器卫生危害的态度和应对策略。
禁止生物武器+示范教案

第3节禁止生物武器◆教学目标1.说明生物武器的种类和特点。
2.举例说明生物武器对人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与伤害。
3.认同我国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扩散的立场。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生物武器对人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与伤害。
【教学难点】生物武器危害的特点。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教师活动】展示资料:2001年秋,恐怖分子把含有炭疽杆菌粉末的信件邮寄给某国的多个新闻媒体办公室以及两名参议员,结果导致至少22人被感染(其中5人死亡)的严重后果。
有生物学家指出,这些粉末是“武器级”的,它使整个国家乃至全世界陷入了一种莫名的恐慌之中。
【过渡】为什么生物武器让人恐慌呢?提示:因为生物武器的传染性极强,传播途径多、速度快,危害强、时间长,杀伤范围大,它便于携带和施放,不容易被人发觉,而且难防难治,所以它对人的心理震慑作用大,容易制造恐慌。
拓展1炭疽杆菌:0.001 mg炭疽杆菌就能引发炭疽病。
病菌由体表破损处进入体内,开始在入侵处形成水疖、水疱、脓疱、中央部呈黑色坏死,周围有浸润水肿、如不及时治疗,细菌可进一步侵入局部淋巴结或侵入血流,引起败血症死亡。
【新知讲解】一、生物武器的种类及特点【学生活动】阅读教材111页的内容,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1)什么是生物武器?(2)生物武器的种类有哪些?(3)生物武器的散布途径有哪些?1.生物武器的概念:生物战剂及施放它的武器、器材总称为生物武器。
生物战剂是指在战争中使人、畜致病,毁坏农作物的微生物及毒素。
2.生物武器的种类(1)致病菌类①鼠疫杆菌:鼠疫杆菌是一种杆菌,是腺鼠疫、肺鼠疫和败血型鼠疫的病媒。
在没有治疗的情况下,感染腺鼠疫75%会死亡,感染肺鼠疫的近100%会死亡,在人类历史上造成了严重的伤亡。
②霍乱:霍乱是一种烈性肠道传染病,两种甲类传染病之一,由霍乱弧菌污染水和食物而引起传播。
临床上以起病急骤、剧烈泻吐、排泄大量米泔水样肠内容物、脱水、肌痉挛、少尿和无尿为特征。
《禁止生物武器》 学历案

《禁止生物武器》学历案一、学习主题禁止生物武器二、学习目标1、了解生物武器的定义、种类和特点。
2、认识生物武器对人类和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
3、明确国际社会禁止生物武器的相关公约和法规。
4、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维护世界和平的意识。
三、学习资源1、教材相关章节内容。
2、网络上关于生物武器的科普文章和视频。
3、相关的新闻报道和纪录片。
四、学习过程(一)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战争中可能使用生物武器的影视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提问学生对生物武器的初步认识和感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禁止生物武器。
(二)知识讲解1、生物武器的定义生物武器是指以生物战剂杀伤有生力量和破坏植物生长的各种武器、器材的总称。
生物战剂包括立克次体、病毒、毒素、衣原体、真菌等。
2、生物武器的种类(1)细菌类生物武器:如炭疽杆菌、鼠疫杆菌等。
(2)病毒类生物武器:如天花病毒、埃博拉病毒等。
(3)立克次体类生物武器:如Q热立克次体等。
(4)毒素类生物武器:如肉毒毒素、蓖麻毒素等。
3、生物武器的特点(1)致病性强:少量的生物战剂就能引发大规模的疾病流行。
(2)传染性强:能够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人与动物之间迅速传播。
(3)不易被发现:生物战剂可以无色无味,难以察觉。
(4)有潜伏期:感染后可能不会立即发病,增加了防控的难度。
(三)危害分析1、对人员的危害(1)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生物武器引发的疾病往往具有高死亡率。
(2)造成心理恐慌:引发社会的不安和混乱。
2、对社会经济的影响(1)破坏社会秩序:导致交通瘫痪、商业停滞等。
(2)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包括医疗救治、防疫措施、生产恢复等方面的费用。
(四)国际公约1、《禁止生物武器公约》(1)公约的主要内容:禁止发展、生产、储存和使用生物武器。
(2)缔约国的义务:包括销毁生物武器库存、加强监管等。
2、国际社会的监督机制(1)定期审查:对缔约国的履约情况进行检查。
(2)调查违规行为:对涉嫌违反公约的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理。
高中生物选修三专题四4.3《禁止生物武器》教案

专题四 4.3禁止生物武器一、教材分析《禁止生物武器》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专题四(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第三节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生物武器的种类和生物武器的危害以及禁止生物武器公约。
本节内容难度不大,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要能列举生物武器的种类,并能举例说出生物武器对人类带来的威胁。
对待生物武器的态度应明确而坚定──坚决禁止生物武器。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列举生物武器的主要种类。
(2)举例说出生物武器给人类带来的威胁。
2.能力目标:(1)正确看待禁止生物武器与转基因技术在生物武器方面的应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 形成坚决禁止生物武器、维护世界和平的态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举例说出生物武器对人类带来的威胁。
难点:如何看待禁止生物武器与转基因技术在生物武器方面的应用。
四、学情分析学生对于生物武器有一些初步的知识,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的认识。
本节课主要深入学习生物武器的主要种类以及生物武器给人类带来的威胁。
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进行讨论,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五、教学方法1.自主——合作——探究。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完成课前预习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印制学案,提前下发课前预习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通过二战中侵华日军731部队的一些图片引入新课。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4.3禁止生物武器探究一:生物武器的种类和主演特点处理措施:运用直观素材──教科书中的图片、其他图片和影像资料,以帮助学生了解生物武器的种类以及生物武器的危害。
《禁止生物武器》 学历案

《禁止生物武器》学历案一、学习主题禁止生物武器二、学习目标1、了解生物武器的定义、种类和特点。
2、认识生物武器的危害和潜在威胁。
3、理解国际社会禁止生物武器的相关法规和措施。
4、培养关注生命安全、维护世界和平的意识。
三、学习资源1、教材相关章节内容。
2、网络上关于生物武器的新闻报道、科普文章和视频资料。
3、相关的学术研究论文。
四、学习过程(一)知识引入在人类历史上,战争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而有一种特殊的武器,它不像枪炮那样直接造成明显的外伤,却能以极其隐蔽和可怕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这就是生物武器。
(二)生物武器的定义和种类1、定义生物武器是指以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真菌、毒素等使人、动物、植物致病或死亡的物质材料制成的武器。
2、种类(1)细菌类生物武器,如炭疽杆菌、鼠疫杆菌等。
(2)病毒类生物武器,如天花病毒、埃博拉病毒等。
(3)真菌类生物武器,如稻瘟病菌等。
(4)毒素类生物武器,如肉毒毒素、蓖麻毒素等。
(三)生物武器的特点1、致病性强少量的生物战剂就能引发大规模的疾病传播,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2、传染性强生物武器所使用的病原体具有很强的传染性,能够在人群中迅速传播。
3、难以防范生物战剂可以通过空气、水、食物等多种途径传播,难以被及时察觉和有效防范。
4、成本低相对传统武器,制造和使用生物武器的成本较低。
(四)生物武器的危害1、对人员健康的危害导致大量人员感染疾病,甚至死亡,给幸存者带来长期的身体和心理创伤。
2、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引发社会恐慌,破坏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导致经济衰退。
3、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可能造成生态平衡的破坏,影响动植物的生存和繁衍。
(五)国际社会禁止生物武器的法规和措施1、《禁止生物武器公约》这是一项重要的国际公约,旨在禁止发展、生产、储存和使用生物武器。
2、国际监测和核查机制通过国际组织和各国的合作,对可能的生物武器活动进行监测和核查。
3、各国的国内立法许多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生物武器的研发和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禁止生物武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资料分析、师生互动,能够列举生物武器的主要种类。
(2)通过观看视频、教师讲解,能够举例说出生物武器给人类带来的威胁。
学科素养
(1)基础知识(生物武器的主要种类,举例说出生物武器给人类带来的威胁);(2)基本技能(通过对生物武器的主要种类以及生物武器给人类带来的威胁,逐步形成比较、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
(3)基本思想(通过对生物武器的主要种类以及生物武器给人类带来的威胁,能够形成对待生物武器的理性、求实的态度);
(4)基本活动经验(通过学习生物武器的主要种类和生物武器给人类带来的威胁,形成坚决禁止生物武器、维护世界和平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举例说出生物武器给人类带来的威胁。
难点
如何看待禁止生物武器与转基因技术在生物武器方面的应用。
三、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
《禁止生物武器》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专题四(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第三节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生物武器的种类和生物武器的威胁以及禁止生物武器公约。
本节课的内容相对来说难度不大,适合进行学生的自主探究式的教学,通过学习要求学生能列举生物武器的种类,能举例说明生物武器对人类带来的威胁,并且明确对待生物武器的态度——坚决禁止生物武器。
新课程考纲对禁止生物武器的要求为Ⅰ,学生通过对了解生物武器的种类,认识生物武器对人类的威胁从而形成坚决禁止生物武器、维护世界和平的态度。
学情分析
学生们的生活经验中,可能听说过生物武器,再加上媒体的相关报道,部分学生对于生物武器可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缺乏系统的认知。
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来了解生物武器的种类以及生物武器给人类带来的威胁。
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阅读教材,观看图片,视频等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讨论与辩论最终明确坚决禁止生物武器的态度。
四、教学过程
四、板书设计
4.3 禁止生物武器
(一)生物武器的种类和传播途径
1.生物武器的种类
2.生物武器的传播途径
3.生物武器的防护
(二)生物武器给人们带来威胁
1.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侵华日军就使用细菌武器,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伤害。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某些国家仍然在发展细菌武器、生化毒剂。
3.目前,有些国家用重组基因技术制造全新致病菌表现出极大兴趣,这些人类从来没有接触过的致病菌,可以让受感染者突然发病,而且无药可医。
(三)禁止生物武器公约
五、教学反思
多媒体展示的图片加深了同学们对生物武器的认识,加深了同学们对二战时日本所犯滔天罪行的印象,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坚定了他们禁止生物武器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