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流程及换热站设备
热力交换站工作操作流程

一、总过程一次热源通过管道送到换热站,并进入换热器内,通过换热器的换热,将一次热源交换到二次供热管道内,二次供热管道引出至热用户。
二次水经过过滤除污,经由循环进入换热器,被蒸汽或高温水加热后进行供热,蒸汽或高温水进入板式换热器后,变成凝结水或高温回水,返回热源,进行一二次给你个热系统的会热循环。
补水泵将软水打入系统中医保持系统压力恒定。
1、一次水一般是指的热源(锅炉房、各类热泵、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到换热器的水系统(锅炉热水),热源为锅炉房时,供回水温度不得小于20摄氏度。
& x( {+ l2、二次水一般是指的换热器到采暖末端的水系统(采暖系统与热源间接联系)。
3、汽-水换热用板换,对蒸汽压力和温度有要求。
压力低于换热器的承载压力,温度低于胶垫的使用温度。
对蒸汽压力和温度都比较低,压力一般要小于2.5MPa而且板换汽水换热效率较低。
4、当热水、冷水系统补水能力有限需控制管道充水流量,或蒸汽管道气东暖管需控制蒸汽流量时,管道阀门应装设口径较小的旁通阀作为控制阀门。
因为热电厂出来的水,压力太大,温度太高,普通用户暖气承受不了这个压力。
所以经过一道程序,把水的压力和温度降到合理标准。
这里有两个循环系统:(1)市政的供回水;(2)用户的供回水。
二者之间没有物质的交换。
就在换热器里面换一下热量。
二、换热器主要设备1、换热器转换供热介质种类改变供热介质参数的设备。
按照热交换的介质分类:汽水换热器水水换热器按照传热方式分类:表面式换热器:冷热两种流体被金属壁隔开,通过金属壁面进行热交换的换热器,如壳管式、容积式、板式、螺旋板式、浮动盘管式等;混合式换热器:冷热两种流体直接接触进行混合而实现热交换的换热器,如淋水式喷管式2、循环泵为二次循环回水提供动力的设备3、除污器对系统介质的杂质进行过滤器清理的设备4、补水泵对系统介质的损失进行补充的设备5、疏水器自动的排除加热器设备或蒸汽管道中的凝结水及空气等不凝结气体且不漏出蒸汽的设备6、水箱储备补水水源(凝结水自来水)的设备7、配电设备主要对泵等设备控制和监控作用8、计量设备对供热进行参数进行统计计算的作用9、其他各类阀门,如球阀、止回阀等。
2024年换热站安全运行操作规程(三篇)

2024年换热站安全运行操作规程一、热换站值班人员应熟悉本站内外设备,工艺流程及工作原理,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二、供热前应先检查设备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系统设备整洁良好,系统压满水,固水压力保持在0.2MPa时方可启动循环泵运行,正常后才可启动换热器,运行前应先将入口管系统的排污阀打开进行排污,以保证设备及管网正常使用。
三、管网系统充水水质标准:悬浮物≤5mg/L总硬度≤6mg/LPH值≥7溶解氧≤0.1mg/L含油量≤2mg/L充水顺序:换热站→外管网→热用户四、严格按下列操作程序进行操作1、循环泵:启动前先检查并进行排空,三台泵始终处于两用一备,并定期轮换运行。
2、换热器:开启时先慢慢打开回水(冷水)阀门,再渐渐打开进水(热水)阀门。
关闭时则应先渐渐关闭进水(热水)阀门,再关闭回水(冷水)阀门。
3、补水系统:采用自动化控制进行补水,1#泵,2#泵随机交换或同时运行,应密切观注水箱水位计的变化。
4、软化水装置:采用全自动定时还原树脂交换制水,应及时补充盐量,检测水质情况,并认真观测每日用水量的变化做好记录。
5、经常检查除污器,出、入口压力,压差不得超过0.1MPa,每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排污。
6、保持系统内压力不小于0.2MPa,不高于0.4MPa。
五、因停电引起循环泵停运时要立即关闭换热器,防止设备超温,避免设备损坏。
六、所有电器部分,值班人员不可随意处置,出现故障应立即通知电工或专业人员来处置。
七、采暖期结束,换热站停止运行后,应首先将动力电源切断,清理干净站内卫生后,再分别对各种设备和附件进行检修保养。
2024年换热站安全运行操作规程(二)换热站是供热系统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为了确保换热站的安全运行,需要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
以下是2024年换热站安全运行操作规程的内容,总共约____字。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换热站的安全运行,防止事故的发生,减少运行故障,保证运行效率,提高能源利用率,制定本规程。
换热站设备及工作流程

供暖系统与热水网路采用间接连接的换热站:主要设备:循环水泵,补给水泵,换热设备。
辅助设备:软化水装置,控制装置,分集水器,水箱,压力表,温度计,止回阀,蝶阀,电磁阀,安全阀,截止阀,除污器,电磁除垢仪,疏水器,凝结水箱等。
循环水泵:是驱动热水在热水供热系统中循环流动的机械设备。
它直接影响到热水供热系统的水力工况。
1.网路循环水泵流量的确定:网路的最大设计流量,作为计算网路循环水泵的流量的依据,循环水泵的流3.循环水泵的选择原则水泵Gxh≮管网Gw.z;当装有旁通管时,应计旁通管流量。
循环水泵特性曲线,工作点附近较平缓,G变化时,H变化较小。
循环水泵安装在回水管上,允许工作温度≮80℃;安装供水管上,必须采用热水循环水泵。
水泵工作点应在水泵的高效区内。
循环水泵不少于两台,其中一台备用。
当四台或四台以上并联运行时,可不设置备用水泵。
采用集中质调节时,宜选用相同型号水泵并联工作。
多热源联网运行或质量—流量调节的单热源供热系统,热源循环水泵应采用变频调速。
当采用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时,宜选用流量和扬程不等的泵组。
对只有采暖和热水供应的热水供热系统,可考虑专设热水供应循环水泵。
多台水泵并联运行,选择水泵时,应绘制水泵和热网水力特性曲线,确定其工作点。
补给水泵:补充系统的漏水损失和保持系统的补水点的压力在给点范围内波动。
1、补给水泵的选择系统的补水点一般选择在循环水泵入口处,补水点的压力由水压图分析确定。
2.热水网路补水泵的选择原则闭式热水供热系统的补给水泵的台数,不应少于两台,可不设备用泵。
开式热力网补水泵不宜少于三台,其中一台备用。
当动态水力分析考虑热源停止加热的事故时:事故补水能力≮ΔV95-70+Gbs事故补水时,软化除氧水量不足时,可补充工业水。
补水泵定压:用供热系统的补给水泵保持定压点压力固定不变的方法。
定压方式有:补给水泵连续补水定压方式、补给水泵间歇补水定压方式、补给水泵补水定压点设在旁通管处的定压方式、补给水泵变频调速定压。
换热站操作规程

换热站操作规程
《换热站操作规程》
一、总则
1. 为了确保换热站的正常运行,保障供热系统的安全稳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制定本规程。
2. 本规程适用于供热系统中的换热站操作及维护管理工作。
二、换热站操作
1. 换热站操作人员应熟悉供热系统的运行原理及工艺流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 在换热站运行期间,应密切关注系统运行参数,如供回水温差、流量等,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 定期对换热站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4. 在换热站故障发生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设备运行,并进行必要的检修和维护工作。
5. 换热站设备的使用、维护和管理应符合相关的安全规定,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三、换热站维护管理
1. 对于换热站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应建立台账,记录设备的运行情况、维护记录、维修情况等信息。
2. 定期进行设备的清洗、润滑、紧固及电气设备的维护保养,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 对于设备的更换和维修,应有专业的维修团队进行操作,确保维修质量。
4. 对于各类设备的操作及维修培训,应及时进行,提高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的综合素质。
四、安全管理
1. 换热站操作人员应遵守相关的操作规定和安全操作流程,确保设备和人员安全。
2. 安全设备的使用和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3. 对于安全生产工作,应加强安全教育,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紧急处理能力。
以上即为《换热站操作规程》相关内容,希望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严格按照规程执行,确保供热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换热站的工作原理

换热站的工作原理换热站是一个重要的热力设备,用于实现热能的传递和分配。
它通常由换热器、泵、阀门、仪表等组成,通过热媒流体的循环,将热能从供热源传递给用户,实现热能的供应和回收。
换热站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供热系统和回水系统两个部分。
供热系统:供热系统是换热站的热源侧,通过泵将热媒流体(如水或蒸汽)从锅炉或热源设备中抽取出来,经过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将热能传递给用户。
在供热系统中,换热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它将热媒流体与用户侧流体进行热交换,使用户得到所需的热能。
供热系统还包括阀门、泵和仪表等设备,用于控制和监测热媒流体的流量、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回水系统:回水系统是换热站的用户侧,它接收用户的回水,将回水送回锅炉或热源设备进行再次加热。
回水系统通过泵将回水抽回到锅炉或热源设备,经过再次加热后,再次送回供热系统,实现热能的循环利用。
回水系统还包括阀门和仪表等设备,用于控制和监测回水的流量、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换热站的工作过程如下:1. 热媒流体从供热系统中的锅炉或热源设备中抽取出来,通过泵进入换热器。
2. 在换热器中,热媒流体与用户侧流体进行热交换,将热能传递给用户。
3. 供热系统中的泵将热媒流体推动到用户侧,供应热能。
4. 用户侧的回水通过回水系统的泵送回锅炉或热源设备进行再次加热。
5. 经过再次加热后的热媒流体再次进入供热系统,实现热能的循环利用。
换热站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和改进:1. 选择合适的换热器类型和规格,以提高换热效率和传热面积。
2. 合理设计供热系统和回水系统的管道布局,减少压力损失和能量消耗。
3. 采用先进的控制系统和仪表设备,实现对热媒流体的准确控制和监测。
4. 定期维护和清洗换热器,保证其正常运行和高效工作。
5. 优化供热系统和回水系统的运行参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热能回收率。
总之,换热站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供热系统和回水系统的配合,将热能传递给用户并实现热能的循环利用。
合理设计和优化换热站的工作原理,可以提高热能的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减排的目标。
供热流程及换热站设备

供热流程及换热站设备供热流程是指将热能从供热站输送到用户的过程。
一般来说,供热流程包括热能的产生、输送和分配三个环节。
而换热站作为供热系统的核心设备之一,起到了热能的交换和升温降温等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供热流程及换热站的设备。
1.热能的产生热能的产生主要通过锅炉或热电厂发电过程中的余热等方式得到。
锅炉采用燃煤、燃气或燃油等燃料进行燃烧,将热能转化成水蒸汽或热水,然后通过管道输送到换热站。
2.热能的输送热能的输送主要通过地下管道进行。
通常采用预制保温管道,保温材料为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或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管道采用直缝焊接、聚丙烯外壁镀铝等方法进行保温处理,减少热能的损失。
同时,为了保证管道的正常运行,还需设置阀门、过滤器和泵等设备。
3.热能的分配热能的分配主要通过换热站进行。
换热站通常包括热源侧和热用户侧两个部分。
热源侧主要设备有:(1)热水锅炉:用于产生热水或蒸汽,根据用户需要选择合适的锅炉型号和燃烧方式。
(2)热交换器:用于将锅炉产生的热水或蒸汽与供热系统中的回水进行热交换,提高供热系统的效率。
(3)泵:用于将热水或蒸汽从锅炉输送到用户侧,保证供热系统的正常运行。
(4)阀门:用于控制供热系统的进、出口流量,平衡热能的分配。
热用户侧主要设备有:(1)热交换器:用于将换热站输送过来的热水或蒸汽与用户侧的水进行热交换,提供热水供给用户使用。
(2)热量计量仪:用于对用户消耗的热能进行测量,实现按照实际使用量进行计费。
(3)泵:用于将用户侧的水循环输送回换热站,实现供热系统的循环运行。
总之,供热流程及换热站设备的设计和运行至关重要,直接影响供热系统的安全性和效率。
因此,在设计和运行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系统的热能损失、管道防腐蚀、设备维护等因素,确保供热系统的稳定运行。
供热换热站工程施工流程(3篇)

第1篇一、前期准备阶段1. 设计审查:对换热站的设计方案进行审查,确保其符合相关规范要求,满足供热需求。
2. 工程招标:根据设计文件,进行工程招标,确定施工单位。
3.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单位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方案、进度计划、质量保证措施、安全措施等。
4. 施工图纸会审:组织各参建单位进行施工图纸会审,解决图纸中的疑问,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5. 材料设备采购:根据设计要求,采购所需的材料、设备,并进行质量验收。
二、基础施工阶段1. 土方开挖: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土方开挖,确保基础垫层厚度满足要求。
2. 垫层铺设:铺设C15混凝土垫层,确保平整度,为后续施工提供基础。
3. 基础施工: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基础施工,包括柱、墙、梁等构件的浇筑。
4. 防水施工:在基础施工完成后,进行防水层施工,确保基础防水效果。
5. 地下管道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地下管道的铺设,包括热力管道、循环管道等。
三、主体结构施工阶段1. 钢结构安装: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钢结构安装,确保焊接质量。
2. 混凝土浇筑: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浇筑,确保结构强度。
3. 防火施工:在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进行防火涂料涂抹,确保防火效果。
4. 保温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保温材料施工,确保换热站保温效果。
四、设备安装阶段1. 换热器安装: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换热器安装,确保安装质量。
2. 管道安装: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管道安装,包括一次管网、二次管网等。
3. 阀门安装: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阀门安装,确保阀门启闭灵活。
4. 循环水泵安装: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循环水泵安装,确保水泵运行稳定。
5. 电气设备安装: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电气设备安装,包括变压器、配电柜等。
五、调试阶段1. 系统试压:对供热系统进行试压,确保管道、阀门等无泄漏。
2. 系统冲洗:对供热系统进行冲洗,清除管道内的杂质。
3. 系统调试:对供热系统进行调试,确保系统运行稳定。
4. 系统试运行:进行系统试运行,检验供热效果。
供热流程及换热站设备

供热流程及换热站设备
供热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热源,输送系统,换热站,用户系统。
2.输送系统:输送系统主要用于将热能从热源输送到换热站。
输送系
统中使用的介质多为水蒸汽、热水或热油。
输送系统主要由管道、泵站和
阀门组成。
管道负责将热介质从热源输送到换热站,泵站负责提供输送介
质所需的动力,而阀门则用于调节介质的流量和压力。
3.换热站:换热站是供热系统中的关键设备,用于将热能从输送系统
中传递给用户系统。
换热站通常由换热器、泵组、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
其中,换热器是实现热能传递的核心设备,常见的换热器包括板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等。
泵组负责为用户系统提供所需的流量和压力,控制系统
则用于监控和调节供热系统的运行状态。
4.用户系统:用户系统是最终利用供热系统提供的热能进行采暖或生
活热水供应的设备组合。
用户系统通常包括散热器、暖通设备、热水器等。
散热器是最常见的用户设备,通过散热器中的热交换器将热能传递给室内
空气,实现室内的采暖效果。
而暖通设备则包括风机盘管、新风机组等,
负责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热水器则用于提供生活用热水。
综上所述,供热流程及其中的关键设备包括热源、输送系统、换热站
和用户系统。
这些设备和流程协同工作,确保供热系统能够高效稳定地提
供热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同时,不同的供热系统可能采用不同的设备和
流程,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高供热的效果和经济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低温水回水压力的调整
回水压力低,将造成标高最高建筑顶 层的暖气内充不满水,而产生气过水声 的噪音,并且可能造成部分暖气不热。 如果压力过低,还将造成供水压力下降 供热效果降低。回水压力过高,将造成 供水压力升高,而发生超压的危险。
二、低温水回水压力的调整
四、低温水供水温度的调整
自动机组供水温度调整是设定二次水的 供水温度,由温控阀自动控制供水温度。 无论是自动机组还是手动机组,在用温 控阀控制供水温度的同时,还要根据高温 水的供水压力和温控阀的开度进行适度的 手动调整,以达到设定的供水温度。
四、低温水供水温度的调整
温控阀开度一般应在20%~80%之间 为宜,不应全关或全开。否则将造成温控 阀因没有调整余地,使供水温度偏离设定 值。 应根据高温水供、回水压力,适当调整 供、回水门的开度,使高温水供、回水压 力在正常范围内。
供热流程及换热站设备
主讲人:孙要武
一、各种制式的供热系统
1蒸汽直接供热系统 2低温大流量供热系统 3采暖锅炉供热系统 4三环制供热系统 5城市集中供热的主要发展趋势
1蒸汽供热系统
蒸汽供热系统中热电厂所供蒸汽的 参数多为1.0兆帕,靠蒸汽本身的压力 输送,供汽距离一般在3~4公里以内。 流速为25~40米/秒;每公里压降约 为0.1兆帕。 蒸汽供热一般作为各种生产工艺用 热和采暖热源。
四、低温水供水温度的调整
低温网供水温度的调整原 则是不调整低温水的压力和 流量,只调整高温水的流量 及压力。
低温网标准供回水温度曲线图
70
60
50
低温网温度(℃)
40
30
20
10
0 5 4 3 2 1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环境温度(℃) 供水温度 回水温度
日平均气温
气象学意义的日平均气温:
在一天24小时当中取4个时间段 的平均气温,这4个时间段分别为 2时、8时、14时、20时,把这4 个时间段的气温相加后再除以4就 得出该日的日平均气温。
四、低温水供水温度的调整
一般情况下两台板式换热器均应投 入运行,不留备用。
当气温较高时,可以停止一台板式 换热器的高温水,但是低温水仍需投 入运行。否则将影响低温水循环流量, 造成低温水循环恶化,使部分用户供 热质量下降。
补水泵“一运一备”,必要时两台补水 泵可以全部投入运行。 这里需要注意两点: 循环泵和补水泵在投入自动运行前,水 泵必须在停止状态,然后再将“自动/手动” 切换开关搬到“自动”位置。 装有变频的泵在首次启动时应采取工频 启动,不要采取变频启动 。
三、低温水供水压力的调整
供水压力的调整实质是调整回水压 力。因为循环泵的压增(扬程)是固 定的,所以回水压力升高或降低,将 直接造成供水压力的升高或降低。 循环泵变频工况运行时,设置为供、 回水压差为固定值,回水压力升高或 降低,也将使供水压力升高或降低。
四、低温水供水温度的调整
板式换热器高温水供水压力控制在高 温水来水供水压力与高温水回水压力差 的一半为宜。 板式换热器高温水供水压力过高将使 板式换热器承受不必要的过大压力; 过低有可能造成板式换热器高温水侧 积存空气,影响换热。 压力过高或过低都将使调整困难。
2低温大流量供热系统
我厂原4、5、9号机供热均为低温大流量供 热系统,现在随着发电装机容量的增大, 这种制式系统在大机组中已经不在采用。
3采暖锅炉供热系统
采暖锅炉供热是在锅炉内直接加热暖气水 的供暖制式。
三环制供热系统图
三环供热系统示意图
中压缸
3抽--工业抽汽 6抽--采暖抽汽
热网加热器
至主凝结水系统 一环 板式换热器 二环
热用户 三环
一、换热站热力系统 高温水系统 低温水系统 补水系统
换热站热力系统示意图
板式换热器
板式换热器
温控阀 快速除污器 高温回水 高温供水 快速除污器
分水器
集水器
循环泵
补水箱 自来水
补水泵
Q
二、低温水回水压力的调整
1、回水压力的设定依据
设定回水压力是根据换热站的 标高和所供建筑的标高,保证标 高最高建筑的顶层暖气内充满水。
三、低温水供水压力的调整
机组设有两台循环泵,“一运一备”。 机组设有三台循环泵“两运一备”。 循环泵“一运一备”机组在因故停止一条 低温水管线时要适当预先降低回水压力, 防止低温水供水压力异常升高。 循环泵“两运一备”机组运行一台循环泵 时,将造成低温网供水压力低,循环流量 不足等使运行工况恶化,影响部分用户暖 气不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