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物理化学试题分析

合集下载

【精品】2018年天津市中考试题及答案汇总(5份)(word解析版)

【精品】2018年天津市中考试题及答案汇总(5份)(word解析版)

【精品】2018年天津市中考试题及答案汇总(5份)(word解析版)目录2018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试卷以及答案~~~~~~~~~~~22018年天津市中考数学试卷以及答案~~~~~~~~~~~292018年天津市中考英语试卷以及答案~~~~~~~~~~~412018年天津市中考物理试卷以及答案~~~~~~~~~~~762018年天津市中考化学试卷以及答案~~~~~~~~~~~1032018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试卷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7分.1-3小题,6-8小题,每题2分;4-5小题,9-11小题,每题3分)1.(2分)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绽.开(zhàn)脸颊.(xiá)一丝不苟.(gǒu)B.开拓.(tuò)犀.利(xī)梦寐.以求(mèi)C.胆怯.(què)贪婪.(lán)莫衷.一是(zhōng)D.挑衅.(xìn)宽恕.(shù)鲜.为人知(xiān)2.(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真正的诗意,不应只是优雅时光里读书弄茶的闲情逸致,更应是纵使身处,依然不忘抬头看那柳梢的月、檐角的星。

诗意不能带你渡过所有现实的难关,却能智慧,心灵,让平凡的生命,身在井隅,心向璀璨,追寻属于自己的不平凡。

A.困境启迪抚慰B.困境启发抚恤C.困难启迪抚恤D.困难启发抚慰3.(2分)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各级医院先后采用了互联网挂号、电话预约等办法,改善医疗服务水平。

B.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要担负起发扬、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C.随着新媒体发展和信息化提速,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D.天津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在我国制造业发展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4.(3分)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金钱能买到书籍,却买不到知识;能买到钟表,却买不到时间。

2018中考化学试卷解析及考点分析

2018中考化学试卷解析及考点分析
2018 中考化学试卷解析及考点分析 1.【考点】考查空气的组成和各部分成分的性质,难度★★☆☆☆ 【解析】A.空气中氮气约占总体积的 78%,氧气约占 21%,故 A 错误; B.氧气不可燃但支持其它可燃物燃烧,故 B 正确; C.稀有气体可以做保护气、可以作光源,故 C 错误; D.导致酸雨的是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故 D 错误; 故选 B。 【答案】B
24. 【考点】本题考查元素化合价计算,元素质量守恒计算,以及实验条件分析和工业生产条件 选择,难度★★★☆☆。 【解析】(1)有化学式中元素化合价之和为零可计算出; (2)①酸浸后钴元素主要以硫酸钴形式存在,而硫酸钴可溶,故含钴微粒主要为钴离子; ②由钴元素质量守恒,计算出 CoO 和 Co2O3 中钴元素的质量,再除以钴元素在硫酸钴中的 质量分数即可。 (3)①由表分析可知,本实验中改变的量为硫酸用量,亚硫酸钠用量,温度,故这些量是 本实验研究对浸出率影响的因素;②分析表中编号 2 和编号 3 数据可知温度升高,浸出率增 大;③Na2SO3 对用量从 0 变化到 0.43 对浸出率影响比较大,Na2SO3 继续提高用量对浸出率 影响很小。 【答案】(1)+2;+3
【答案】A
11. 【考点】考查分子式和相关计算;难度★★☆☆☆ 【解析】A.相对分子质量由各元素原子数与相对原子质量乘积之和,但是单位不是 g,
相对质量是一个比值,故 A 错误; B.应为(12×3):(1×4):(16×3)=36:4:48=9:1:12,故 B 错误; C.元素符号右下角为该分子中该原子的个数,故 C 正确; D.元素占分子中的质量分数因为该元素原子个数乘于相对原子质量后与该分子相对分子质 量的比值,并化成百分数形式。该选项中元素质量比有误,故 D 错误;

2018年福建省中考化学试卷及解析

2018年福建省中考化学试卷及解析

2018年福建省中考化学试卷一、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3.00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要求“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下列做法符合环保要求的是()A.野外焚烧垃圾B.回收废弃塑料C.任意排放污水D.随意丢弃电池2.(3.00分)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A.乙醇(C2H6O)B.青蒿素(C15H12O5)C.富勒烯(C540)D.葡萄糖(C6H12O6)3.(3.00分)下列是《本草纲目》记载的四种无机药物,其成分中Hg的化合价为0的是()A.水银(Hg)B.升丹(HgO)C.朱砂(HgS)D.轻粉(Hg2Cl2)4.(3.00分)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相应指标。

下列指标可通过过滤达到的是()A.澄清B.无异色C.无异味D.无细菌和病毒5.(3.00分)钠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如图是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gB.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C.钠由液态变成气态,微粒间间隔变小D.人体缺钠会导致甲状腺疾病6.(3.00分)某同学模拟闽籍化学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制纯碱,需用50.0g水配制20℃的NaCl饱和溶液(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g),应称取NaCl的质量为()A.18.0g B.16.0g C.13.2g D.11.5g7.(3.00分)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 B C D物质铁干冰小苏打盐酸性质导热性升华吸热能与酸反应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用途制作铁锅人工降雨治疗胃酸过多除铁锈A.A B.B C.C D.D8.(3.00分)南京大学课题组研制出ZnGa2O4催化材料,实现将CO2转化为碳氢化合物燃料。

下列有关ZnGa2O4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金属材料B.含有2个氧分子C.对碳循环利用有积极意义D.Ga、O元素质量比为1:29.(3.00分)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方案选项A 证明某固体是碳酸盐取样,滴加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B 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将二氧化碳通入滴有酚酞溶液的水中C 检验氧气已收集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D 证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将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A.A B.B C.C D.D10.(3.00分)氧烛是一种便携式供氧设备(如图)。

长春市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

长春市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

吉林省长春市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一、选择题(共10分)考生注意: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的相应序号涂黑.1.(1分)(2018•长春)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考点】61: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521:空气与水.【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解答】解:A、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体积分数最大,故A正确;B、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不是最大,故B错;C、稀有气体大约占0。

94%,体积分数比较小,故C错;D、二氧化碳大约占0.03%,体积分数比较小,故D错.故选:A.【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1分)(2018•长春)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水结成冰 B.石蜡融化 C.酒精挥发 D.木炭燃烧【考点】E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332: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512: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水结成冰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石蜡融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酒精挥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木炭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3.(1分)(2018•长春)下列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A.氧气B.金刚石C.氯化钠D.蒸馏水【考点】C9: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专题】331: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511: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2018年河北省中考理科综合(物理与化学)试卷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2018年河北省中考理科综合(物理与化学)试卷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2018年河北省中考理科综合试卷及参考答案与解析本试卷分卷Ⅰ和卷Ⅱ两部分:卷Ⅰ为选择题,卷Ⅱ为非选择题。

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S-32 Cl-35.5 Cu-64 Zn-65卷Ⅰ(选择题,共47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共47分,1~19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20~22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或不选的不得分)1.鸡蛋中富含的营养素是()A.蛋白质B.维生素C.油脂D.糖类2.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3.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稀有气体可用于制作霓虹灯B.氮气充入食品包装中可以防腐C.二氧化碳是一种空气污染物D.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4.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A.Al3+——铝离子B.2K——2个钾元素C.F2——个氟原子D.2SO3——3个二氧化硫分子5.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制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6.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生成物丙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C.生成物丁中碳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77.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①分别向等质量Mg和Cu中加入足量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B.②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Zn中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稀硫酸C.③分别向等质量且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D.④分别向等质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且定量的稀硫酸8.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9.“山青水绿、天蓝地净”要靠我们大家共同创造和维护。

2018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2018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2018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 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2℃B. 泰山山顶上的大气压约为1.8×105PaC. 一支新2B 铅笔的长度约为50cmD. 一位普通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kg【答案】D【解析】A. 人体正常体温约为37℃,故A不符合实际;B. 标准大气压为1.01×105Pa,大气压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所以泰山山顶上的气压比标准大气压要小一些,故B不符合实际;C. 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与手掌的长度相当,约为18cm,故C不符合实际;D. 一位普通初中生的质量比成年人略小一些,约为50kg,故D符合实际;故选D。

点睛:此类型的题目要求对所学的物理量有熟悉的认知,特别是单位大小要认识清楚,要多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生活中留心积累。

2.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只要物体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B. 人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C. 学校周边“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D. 人们利用超声检测锅炉是否有裂纹,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答案】C【解析】A. 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但物体振动时,其频率可能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所以人们可能是听不到此声音的,故A错误;B. 音色是发声体特有的特征,可以用来区分声源,所以人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故B错误;C. 学校周边“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C正确;D. 人们利用超声检测锅炉是否有裂纹,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注意能正确区分声音的三个特征,即音调、响度、音色,其中音色是发声体特有的特征,由声源振动的材料、方式等决定,可以用来区分声源。

3. 下列现象中,对应的物理知识是“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 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B. 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C. 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D.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答案】A【解析】A. 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利用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特点,故A符合题意;B. 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的缘故,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 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是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形成,故C不符合题意;D.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是光的色散现象,由光的折射形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018年湖北省黄冈市试中考理综化学真题及参考解析

2018年湖北省黄冈市试中考理综化学真题及参考解析

湖北省黄冈市二○一八年初中学业考试暨高中阶段统一招生考试理综(化学部分)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然后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2.答第Ⅰ卷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3.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

务必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1-35.5 Ca-40五、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16分)18、下列四个事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①玻璃片上出现水珠②大理石投入到稀盐酸中③自制汽水④品红在水中扩散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9、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滴加液体B.点燃酒精灯C.称量反应物质量D.稀释浓硫酸20、下列说法:①二氧化硫和臭氧都是空气污染物;②洁净的空气和水都是纯净物;③因为水体有自净能力,所以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④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灭火的途径之一;⑤烧碱和熟石灰的溶液都显碱性;⑥复合肥中一定要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⑦如果将化合物按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两大类划分,则葡萄糖和尿素应属于有机化合物。

其中正确的是A.①⑤⑦B.①②④⑥C.④⑤⑦D.①②⑤⑥21、小雨同学依据描述书写的化学符号:①3个锌原子;3Z N;②两个氢分子:2H2;③两个氢氧根离子:2OH-;④原子结构示意图对应的粒子:Mg2+;⑤氯化亚铁的化学式:FeCl2;⑥-2价的氧元素:O2-。

其中正确的有A.②③⑤B.①⑤⑥C.②③④D.①③⑤22、一定条件下,甲、乙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x的值等于0.5B.甲一定是化合物C.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为8:1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23、金属钨(W)可做白炽灯泡的灯丝。

2018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物理、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

2018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物理、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

(物理、化学)试卷 第1页(共50页)(物理、化学)试卷 第2页(共12页)绝密★启用前 2018年武汉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物理、化学试卷亲爱的同学,在你答题前,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注意事项:1.本试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

全卷共12页,两大题,满分12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卷前,请将你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并在“答题卡”背面左上角填写姓名和座位号。

3.答第Ⅰ卷(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在“试卷”上无效.........。

4.答第Ⅱ卷(非选择题)时,答案用0.5毫米黑色笔迹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无效........。

5.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预祝你取得优异成绩!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Ba-137 可能用到的物理常量:10 N/kg g = 331.010kg/m ρ=⨯水 3 4.21g (0)J/k c =⨯⋅水℃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 .酒精燃烧B .水变成水蒸气C .玻璃破碎D .汽油挥发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不能再分B .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C .原子核由电子和中子构成D .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天然气可以作燃料B .过滤可以将硬水软化C .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D .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不会污染环境4.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使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盖灭B .在钢铁表面刷油漆防止生锈C .不挑食,合理摄入人体必需元素D .焚烧废弃塑料减少白色污染5.通常状况下,乙烯(24C H )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可燃性,其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422C H + 3O 2X + 2H O 点燃,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B .水属于有机化合物C .X 中碳、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D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6.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制取干燥的氧气,并测定22H O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分析郁元海一、试卷的结构1.近三年试题的数量、分值及其分布表1:试题题量与分值分布从表1可以看出2018年的试题量前几年相同,题型、题量及试卷结构相对稳定,稳中求变求新。

其共同之处是,减少了记忆性试题,没有干巴巴的知识性解答,所有知识点都以生活情境的方式给出,突出了应用性试题和探究性试题,从而适当延长学生思考和答题时间。

2.各部分的比重表2 力、电、光、热、声的知识点的分布从分值上看:力学和电学仍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占到总分的63.75%,光学和热学所占比例较去年有所增加,从10分增加到15分。

今年试题中将一个传统实验替换为关于控制变量法的创新实验,这在最近五年内是首次。

3.2018年试题所考查的知识点表3 各小题考查知识点二、试题的特点1. 立足基础知识,检查知识结构的全面性和完整性,测评概括理解素养。

试题的设计较好地体现中考基础性的命题方向和要求,关注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如第1题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3题生活中的物体变化现象,第11题改变压强的方法,第16题重力和浮力的示意图等。

2. 借助图片、实验情境,检查问题操作设计和证据论证,测评实验探究素养。

实验是物理学科的特色,是物理知识的源泉和归宿。

通过实验检查学生的问题与假设、设计与操作、证据与论证能力是中考物理的必然选择。

第5题磁现象识图,第13题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问题,第16题弹簧测力计的使用,第18题电磁继电器工作情况的判断,第19题影响单摆周期的因素,第20题伏安法测量电阻阻值、小灯泡的电功率等。

3. 利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检查分析解析、图像应用和反思评价,测评实践应用素养。

物理问题是由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加工而成的,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物理问题,需要学生对实际问题有较深的理解,掌握隐藏在知识背后的物理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步骤。

三、2018届初三学科教学建议1.读懂教材,强化基础。

让学生多经历观察物理现象、产生物理知识的过程,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把知识的学习作为培养能力的途径和载体。

2.重视实验与探究,培养科学素养。

在日常教学中,重视演示实验及学生自己动手的小实验,特别是探究实验,让学生真正体验实验探究过程,同时在实验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培养,实验后,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回味的时间,让学生学会整理,内化为学生学习的能力。

3.联系实际,突出应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多注意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关注科技,用已学过的物理知识去理解和解释生活、生产和现代科技中的有关问题,要在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

4.重视规律方法,注重总结运用。

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善于对知识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加深理解,注重解题思路的分析和方法规律的总结。

5.加强解题训练,规范答题要求.养成用物理语言表述、物理公式计算、物理方法解题答题的习惯。

特别是几种常考的题型,要多练,反复练,规范答题。

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分析武威第二十三中学张辉2018年中考物理试卷继续采用理化合卷模式,其中物理部分五道大题:①选择题,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②填空题,8小题,每空1分,共16分③作图题,4小题,每题2分,共8分④实验题,2小题,共20分;⑤计算与简答题,3小题,共18分。

在此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对试题的题型、分值、题量、难度、知识点分布进行分析。

二是命题趋势和对教学启示。

一、试题特点分析1.题目考查信息量大,同一章节考查综合性强。

由于合卷卷面分值80分,题目数量相对少,要考查整个初中物理知识,只能增大单个题目信息容量。

试卷中大部分题目都是一个题目考查一个章节或者整个一个大的知识板块。

如:1、2、3、5、6、8、11、14、16、20这几个题分别就分别对应考查了第2、13、3、20、7和8、22、9、12章的知识点。

也就说出现了一题一章节,尤其是实验题20这一点体现的特别明显,真正意义上的厚积薄发。

虽然信息量大,但考查的难度不大,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平日的复习训练中,尤其第一轮复习,稳扎稳打,兼顾到各个章节知识点,形成各个章节知识的系统网络,远离偏题、难题、怪题,就纵观整个卷面也没有出现太难、太偏的题,夯实基础最重要。

2.综合题数量较少,难度不大试题中,选择第4题是各个章节知识组合题,涉及到光的反射、机械运动、分子无规则运动、磁现象,四方面知识。

第21题也是各知识板块组合题,涉及到物体沉浮条件分析应用、重力计算、机械功率计算,综合性较强,但是难度适中大多数同学可以做答。

23题作为压轴题,将速度计算、电功电能计算、还有功能关系转化和效率计算糅合在一起,综合性较强,有难度但是难度也不算是特别大。

除这三个体外,其他题目都是对单一一个章节知识或者一个大知识板块考查。

这类题给我们的启示是,平日的训练中强化学生建立起物理知识的立体交错的网络,加强各章节物理知识综合统筹能力。

3.试题立意新、情境华特点明显试题虽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但题目描述及情景设计都比较新颖,物理情景多取材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及前沿热点知识,知识应用性倾向明显。

例如:试卷中涉及到的情景有:新能源、wifi技术怎样传递信息、机场人脸抓拍系统、水位自动报警器、雪龙号科考船、无人机作业、古诗词句”“潭清疑水浅“花气袭人知昼暖”“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看山恰似走来迎””等等都是物理走向生活的应用。

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特别留意物理前沿科技涉及到物理简单的基础信息、掌握物理知识与生活的互动性强的知识点,其实我们可能注意到,好多这方面的考查他不是随意我们课本后面有两个小环节科学世界和动手动脑学物理有一定的指向性。

4.知识点考查范围广,比较分散,但重点突出之所以说考查范围广,是因为:初中物理三册书包含力、热、光、声、电、磁、能源七大板块,共二十二章内容。

本次考试所有章节内容均有考查,只是侧重点不同。

包括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和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两章总共考了3分。

之所以说重点突出,是因为:虽然各章节知识点均有涉猎,但根据分类归纳得到的结果是力学部分考查35分,占总分值的43%,比重有所提升,热学部分考查11分,占总分值的13.75%,电学部分考查17分,幅度有降所下将,占总分值的21.2%,往年要占到30%几,其余的光学部分4分,占总分值的5%、声学部分3分,占总分值的3.7%、质量和密度考查2分,占总分值的2.5%,电学磁部分考查5,占总分值的6.25%,二十一、二十二章考查3分,占总分值的3.75%。

所以本次考试的重点依次是力学,电学,热学部分。

上面统计时将运动学部分也纳入了力学的范畴,总体来看力学部分的考查是最多的,突出了对物理主干知识的考查。

5.突出识图,作图与实验,题目灵活识图作图题与实验题在本次试卷中考查了28分,占总值的1/3。

识图作图题题目灵活,分值较高,比较注重细节,但技巧性不高,要求学生基本功扎实,作图书写规范,要求学生有较好的严格规范的作图习惯。

今年实验题变化较大,以往或前两年实验不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是课本上重点实验原版的考查比较传统常规。

今年第一个实验考查高中知识点:惠更斯单摆周期公式,但初中里面没学公式不可能从公式直接做答,但是根据初中已学过现有的物理知识完全可以解答,对学生思维要求可能高一些,这个题目不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比较新颖,第四小问题设计可能大多数学生思维上转化不过来失分较多。

所以我们尤其在做综合复习时候特别留意哪些与初高中知识衔接紧密知识点的题目,给学生要进行强化,其实涉及到的这样的知识点不是很多,只需要重点强化。

我印象中八年级下册动能那一节经常出现与高中动能定理有联系的那种拓展题目,和今年这个实验类似。

第二个实验也不是课本的原版实验,他是课本原版实验的改良和变形,形式和前几年的不一样,但考查的内容学生都很熟悉,换汤不换药,总之今年题目里面实验题变化相对最大。

这就得引起我们的警惕和重视,注意变化流露的实验命题考查方式变化趋势和动向。

整体来看实验虽然有变化但难度适中,注重对基本的实验知识、操作技能、实验方法和思想和原理的考查。

6.计算与简答题分值较高计算量不大今年的计算题较之往年略微有些变化,总体稳定。

一个简答题,两个计算题。

前两年包括今年第一个计算都是力学部分,涉及到的不外乎匀速、平衡、压强、速度这几个知识点的简单糅合,难度不大。

这几年最后一个题都是电学综合知识考查压轴,今年略微变化,他是速度、电功、功能关系,以及机械效率的综合呈现,综合性较强。

总体来看简答题考查学生对物理现象解释时的物理语言表述能力要求精炼和规范表达;计算部分仍然是对力学与电学的考查,题目设计了实际生活情景,但考查的知识点比较明确,计算量也不大;电学题目考查的比较综合,但题目设计有梯度,照顾了各级各类学生。

二、命题趋势与教学启示1.试题总体体现出的特点是注重考查学生知识点掌握的广度而非深度。

各板块各章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均要考查而且重点与非重点的知识都要涉及。

除力学部分与电学部分以外,其余知识点考查随机性较强,如非重点知识“信息传递”“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而2016年没有进行考查,2017考查2分,今年也有考查3分。

而重点知识“透镜及成像规律”2015年没有考查,2016年和光现象组合起来才考了3分,2017年考查了8分,今年考查了4分。

因此后续教学应避免这样的思想:“通过学好学精一部分而忽视部分内容来提高成绩”,面面俱到但不能平均发力,重点知识重点讲。

2.力学部分中主要内容是机械运动,牛顿定律,运动和力,压强,浮力,功与机械能,简单机械,再加上质量和密度。

根据近三年知识点归纳分析,牛顿定律,运动和力,功能这些与高中关联较密的知识点考查的相对频率较高。

因此有后续教学中应注意这种趋势,新课和复习时有所侧重。

电学部分则是以欧姆定律为核心的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电功和电功率明显是考查的重点内容,而且后者所占比例更大。

3.题目背景设计越来越贴近生活,情景设计多样化的特点会更加突出,即便题目是单纯考查知识点也要依托一个物理情景。

“物理生活化”体现的会特别明显。

也就是说知识的理论与应用两方面,会逐渐向应用方面倾斜。

教学建议:平时训练时题目要多接地气,多设计情景,不能以单纯理论知识考查为主。

4.自采用理化合卷以来,考题数量大大减少,从而导致单题分值加大。

对学生答题的正确率要求越来越高,增加了学生失分的分险。

教学建议:切实加强学生知识掌握的准确度,精确度,对知识的掌握不能停留在“大概”“知道”“大部分”等等这样的的层次。

精确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答题的准确率是后面教学的重点。

5. 近三年来对计算部分的要求有所降低,综合题数量减少,公式运用比较直接,一般不会在数据计算上设置障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