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事件之僵尸肉
什么是僵尸肉?僵尸肉从哪来?

什么是僵尸肉?僵尸肉从哪来?
“僵尸肉”指冰冻多年销往市场的冻肉,据已有报道,“僵尸肉”多为走私品,质量安全不能保证。
一些走私冻肉包装上的生产日期显示“肉龄”长达三四十年,比缉私人员年龄还大。
这些肉有的来自疫区,有的严重过期,用化学药剂加工调味品后变成“卖相”极佳的“美味佳肴”。
今年6月,海关总署在国内14个省份统一组织开展打击冻品走私专项查缉抓捕行动。
行动的成果让人震惊,“70后”猪蹄、“80后”鸡翅……比一些年轻人年纪还大的“僵尸肉”通过走私途径,悄无声息地出现在百姓餐桌上。
虽然海关总署并未公开这些“僵尸肉”的来源,但既然是走私入境,那就是来源于境外。
新华国际客户端就来追踪一下“僵尸肉”在国际上的诡秘行踪。
【战备肉】
在历史上,“僵尸肉”第一次作为丑闻主角出现,是在1898年的美西战争期间。
当时,美国战争部以极低价格从芝加哥等地的肉制品企业采购战备肉。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价格低,为赚取利润,黑心企业将质量极低的牛肉运往当时作为双方战场的古巴。
在战场上,这些战备肉由于腐败变质或使用了过量的化学用品,导致大量士兵患上痢疾和食品中毒。
再加上当时军营里疟疾和黄热病横行,这些“僵尸肉”让当时的美军遭到严重打击,最终患病死亡的美军人数是战死的两倍之多。
1。
“僵尸肉”主要来自中越交界的广西和云南

“僵尸肉”主要来自中越交界的广西和云南
近期,多地曝出从国外走私入境的冻鸡爪、冻猪肉、冻牛肉流入市场的消息。
这些产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甚至更早的走私冻肉被百姓称为僵尸肉,直接威胁到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底线。
其实在今年年初,海关总署部署了对包括冻品在内的重点商品物品开展集中专项打击。
截至6 月23 日,全国海关共查证走私冻品42 万吨,特别是在广东、广西、天津等沿海地区屡破案值数亿甚至数十亿元的走私冻品大案。
这些走私冻品包括牛肉、鸡肉、猪肉等冻肉品,还有三文鱼、银鳕鱼等海产品,不少冻品因超过保质期腐败变质,甚至有的是一些国家为应对战争而储备的战略冻肉。
受饮食习惯的影响,我国牛肉、鸡爪等冻品的需求量一直居高不下,仅湖南省年均进口肉类产品市场销量就超过了60 万吨,销售额近百亿元。
庞大的市场需求使一些不法商贩受到利益驱使,大肆从国外走私冻品入境。
在统一行动中,湖南长沙海关就打掉了两起走私冻肉团伙。
据介绍,这些战略储备肉生产后通常都是在国外战略储备库进行长时间储存,未超期部分仍可流入市场环节进行销售,而超期肉类通常会进行销毁和其他无害化处理。
但因为涉及环节较多,导致少数国家的战略储备肉流向销售环节。
虽然如此,这些战略储备肉并不会大量涌入市场。
冻肉主要来自中越交界的广西和云南
据海关人员介绍,这些冻肉流向国内的途径主要来自中越交界的广西和云南。
广西东兴与越南芒街仅一条北仑河相隔,而北仑河在东兴境内全长约18.5 公里,最窄的地方大概是二三十米宽。
别把“僵尸肉”不当丑闻

别把“僵尸肉”不当丑闻作者:暂无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5年第30期文/ 杨丽“70 后” 猪蹄、“80 后” 鸡翅……“ 肉龄” 长达三四十年的“僵尸肉”通过走私入境,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宵夜摊、餐厅。
这些肉有的来自疫区,有的严重过期,用化学药剂加工调味后变成“卖相”极佳的“美味佳肴”。
知情者称这种陈年冻肉多为国外的战略储备物资。
消息一朝引爆,坐不住的段子手们总能秀出高能智慧:“今天看过一条新闻,我提醒自己,下次再吃泡椒凤爪,一定要端正心态,不要没大没小,因为嘴下那胖乎乎、白嫩嫩的鸡爪可能比自己年龄还大!”还有高手感觉“下雨天,82 年的拉菲同84 年的凤爪更配哦!”据说,在6 月海关打击冻肉走私这次专项行动中,有“80 后”缉私人员在广西某口岸查处了一批比他年纪还大的“70 后”冻肉。
有调查说,海关这次查到的走私肉有10 万余吨,其中很多都是“僵尸肉”。
然而,这些还只是6 月份的一次专项行动中揭开的黑幕。
从记者的调查和海关给出的信息可以看出,走私冻肉已经形成了产业链,不论是在边境“蚂蚁搬家”式的运送货物,还是在国内肆无忌惮地销往各地,这些案件细节都揭示出,它已存在相当长的时间,并且规模庞大、范围极广。
高龄“僵尸肉”生产流通路线图这些走私冻肉来自哪里?为何会冷冻这么长时间?冷冻条件很严苛,要保证这些肉的质量到还能卖出去的程度,四十多年的仓储、冷冻要多少钱?漂洋过海卖到中国既要花大力气,又要冒着走私被抓的风险,甚至可能赚不回这样的冷冻成本呢!事实上,这些肉的来源可能是:一、出于战略储备和稳定价格的需要,世界各国都会主动将大量物资作为战略资源进行储备,并根据相应管理办法定期进行调整轮换。
存储所费资金由国家财政拨款,因此走私分子无需考虑存储成本的问题。
二、这些冻肉大多都是国外的战略储备物资,还以美国来源为主,走私分子在仓储物资替换过程中,将原来需要处理的部分冷冻肉偷运到市场。
三、我国并不是唯一的受害国家。
“ 僵尸肉”事件,真or 假重要吗?

142猪业科学 SWINE INDUSTRY SCIENCE 2015年32卷第7期1 事件还原6月份,海关总署在国内14个省份统一组织开展打击冻品走私专项查缉抓捕行动,成功打掉专业走私冻品犯罪团伙21个,初步估计全案涉及走私冻品货值超过30亿元人民币,包括冻鸡翅、冻牛肉、冻牛猪副产品等10万余 t。
6月23日,《走私“僵尸肉”窜上餐桌,谁之过》的报道中,首次提出“僵尸肉”一词,报道中提到了“70后猪蹄”、“80后”鸡翅,因此,“僵尸肉”一时成了人们热议的词语。
随后又有《“僵尸肉”多为国外过期战备肉 流向二三线城市》等相关新闻的报道。
7月10日,自称是食品安全资深记者的洪某对“僵尸肉”事件提出质疑,称之前的“僵尸肉”新闻为假新闻,并表示已对事件相关负责人进行采访,还可提供所有受访人的录音、联系方式供查证。
2 关于走私冻肉事情发生到这里,作为事情的旁观者来说,已经没有兴趣去听他们争辩新闻到底是真是假,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食品安全问题上。
走私冻肉问题不是这一两个月才发生的事件,在2014年的7月20日“福喜事件”曝出后,公安、工商、食药局等相关部门曾在一段时间内严抓冻肉安全问题,此风波过后,相关部门有没有就此松解,我们不敢妄加评论。
现在我们回归到最原始的问题,走私肉冻肉到底来自哪里?2.1 欧美等地区产量过剩据新京报报道,走私冻肉一般来自美国、巴西、比利时、加拿大等。
我们知道,欧美、澳洲等一些国家的饮食方式与我国饮食方式不同,牛肉是他们肉类的首选,所以很少吃猪肉,而且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肉类普遍生产过剩;另外,猪蹄、猪肚、鸡爪等一些肉类副产品在欧美的一些国家是不吃的,因此这些国家牛肉、猪肉、鸡爪就成了生产过剩的重灾区,能够从它国进口大量价廉物美的猪蹄、鸡爪,各取所需,是双赢的美事一桩,但这也是走私肉的雏形。
2.2 冻肉的保存条件根据原商业部制定的《冷库管理规范(试行)》的规定:肉类在-18 ℃条件下,保质储存期为10~12个月。
什么是僵尸肉

什么是僵尸肉概述僵尸肉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指的是通过不合规的和非法的方式生产和销售的肉类产品。
这种肉类产品存在着一系列负面问题,包括对消费者的健康风险和对动物福利的忽视。
背景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对肉类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食品供应链中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满足巨大的需求,一些不法商贩和食品生产者不惜采取违法、不合规的方式来生产和销售肉类产品,其中就包括了僵尸肉。
僵尸肉的来源和生产僵尸肉的生产过程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动物药物滥用:一些不法生产者为了促进动物生长,常常滥用生长激素和抗生素。
这些化学物质会残留在肉类中,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2.动物福利问题:不合规的生产方式通常意味着动物在养殖过程中受到虐待和忽视,包括过度拥挤、不良饲养条件等。
这不仅违背了动物权益,也容易导致疾病的传播。
3.检验和检疫标准不达标:一些不法生产者往往规避或违反食品安全检验和检疫标准,从而将不合格的肉类产品流入市场。
这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健康风险。
僵尸肉的危害僵尸肉的存在带来了一系列的危害,包括但不限于:1.健康风险:违法和不合规的生产方式导致僵尸肉中可能含有农药残留、细菌和病毒等有害物质。
食用这些肉类产品可能会引发健康问题,例如食物中毒、肠道感染等。
2.动物福利问题:非法生产和销售的僵尸肉往往代表着对动物福利的忽视和虐待。
这些不合规的养殖方式会导致动物承受疾病、疼痛和精神压力等。
3.经济损失:僵尸肉的存在会给合法和诚信的农民和食品生产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非法和低质量的肉类产品会抢夺合法市场份额,对整个食品行业造成不公平竞争现象。
应对僵尸肉的举措为了解决僵尸肉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1.加强监管:加大对食品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食品安全标准得到有效执行。
2.提高消费者意识:加强食品安全教育,提高消费者对食品选择和食品安全问题的认知,让消费者能够辨别并拒绝购买僵尸肉。
3.强化食品追溯体系:建立完善的食品追溯体系,追踪和管理肉类产品的生产和供应链,确保肉类产品的来源可追溯和合规。
“僵尸肉”拷问冷冻食品安全

僵尸肉拷问冷冻食品安全背景信息最近,很多人对冷冻食品安全问题产生了担忧。
特别是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很多人在家中工作,需要更多的速食品。
在这些冷冻食品中,最引人关注的是被称为“僵尸肉”的产品。
这些产品被怀疑可能存在安全隐患,让很多人开始质疑这些产品的质量。
僵尸肉是什么?“僵尸肉”是指那些进口品牌的冷冻、熟食品,保存期已经超过了原配料中肉类的寿命。
这种食品一般都是通过低温保存达到食用期限,但常温下往往会有异味。
僵尸肉的安全隐患虽然僵尸肉看起来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其实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
首先,这种食品往往保存时间过长,导致食品的营养价值大大降低,甚至可能变质。
其次,这种食品中会存在一些细菌和病毒,这些可能危及人的健康。
最后,对于一些植物蛋白,它们不能长时间冷藏,否则也会变质。
因此,这些都是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僵尸肉的检测为避免“僵尸肉”带来的伤害,很多人会对这种冷冻食品进行检测。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的检测方式可以用来判断冷冻食品的质量。
其中,最常见的方法是主要检测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微生物和重金属元素等。
如何安全食用冷冻食品在食用冷冻食品之前,建议大家购买一些可靠的产品。
另外,当你要食用冷冻食品时,先要了解冷冻食品的保存方式,根据食品的材料和保存的时间做一个合理的判断。
遵循正确的方式进行解冻,避免繁忙的娱乐活动时冷冻食品的跨界混用。
此外,注意多留意一些常见的食品中可能存在的隐患,尽量减少食品中的添加物等有害成分的使用。
总结由于“僵尸肉”的存在,许多人对冷冻食品的安全性表示关注。
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做好食品的安全检测与保障工作,确保加工的食品含有优质的营养成分。
以此来保证大家的生命健康得到了全面的保护。
因此,在食用冷冻食品之前,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冷冻食品的安全性,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相信“僵尸肉”问题也会得到更好的解决。
僵尸肉是什么?孕妇如何远离僵尸肉?

僵尸肉是什么?孕妇如何远离僵尸肉?割下一块瘦肉,放在盘子里,稍待片刻就有水流出来。
用卫生纸或吸水纸贴在瘦肉上,用手紧压,等纸湿后揭下来,用火柴点燃,若不能燃烧,则说明肉中注了水。
什么是僵尸肉?“僵尸肉”指冰冻多年销往市场的冻肉,“僵尸肉”多为走私品,质量平安不能保证。
部分肉龄达40年,70后猪蹄、80后鸡翅,通过走私入境,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宵夜摊、餐厅。
这些肉有的来自疫区,有的过期,用化学药剂加工调味后摇身一变成为卖相极佳的美味佳肴,光凭“长相”是完全看不出的,所以,吃货孕妈们要当心啦!“僵尸肉”都到了哪里呢?据各类新闻的报道,它们重点向二三线城市转移,而其中的小餐馆是重灾区。
所以,孕妈咪们要留意了,街道上随处可见的小餐馆,要谨慎选择,最好还是在家吃饭,假如非要外出吃饭,也要选择“高大上”的卫生质量达标的大的饭店。
怎样辨别冷冻肉?1、质量好的冷冻肉瘦肉颜色多为浅灰色,肥肉和油脂则呈白色,闻起来没有异味,新奇的冻肉凭借肉眼的观看度是可以感觉到光泽度的,闻起来也不会有异味。
2、坏的冷冻肉各部位颜色不一,用手指按压后肉色没有变化,解冻后肉质松软且没有弹性,在家用锅里煮一小块,假如冻肉变质,肉汤就会变得浑浊。
怎样辨别变质肉?变质肉的表面过分干燥,肌肉为暗色,有时呈浅绿色或灰色;切面过度潮湿和发粘,肉汁很混浊,肉质松软且无弹力,表面及深层均有腐臭气味;脂肪呈乌灰色。
怎样辨别注水肉?注入水过多时,水会从肉上往下滴。
割下一块瘦肉,放在盘子里,稍待片刻就有水流出来。
用卫生纸或吸水纸贴在瘦肉上,用手紧压,等纸湿后揭下来,用火柴点燃,若不能燃烧,则说明肉中注了水。
怎样辨别假猪蹄?1、表皮摸起来会特别硬,而且蹄子是分开的。
2、闻一闻会有淡淡的药水味,肉的腥味反而不明显。
3、泡过的猪蹄一看就特殊粗,直径8厘米以上,表皮发红。
正常的猪蹄个头并不很大,蹄子连在一起,表皮松软,皮的颜色不红也不会特殊白,甚至偏黄。
所以孕妈咪们在买的过程中肯定要看认真了。
“僵尸肉”之争切不可失焦

“僵尸肉”之争切不可失焦佚名【期刊名称】《食品安全导刊》【年(卷),期】2015(000)020【总页数】1页(P5-5)【正文语种】中文继之前某媒体曝光“僵尸肉”之后,近日这一话题再起波澜:有“资深记者”通过自媒体发文称此为假新闻,但遭到当事记者的严厉回击,双方争作一团、互不相让,更将话题引到了媒体人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操守”上。
事态发展至此,舆论之水已被搅浑,公众也在一次次的剧情反转中晕头转向。
的确,新闻伦理问题需要重视,为了吸引眼球而刻意夸大用词,难免加剧公众的恐慌和焦虑。
比如“70后猪蹄”“80后鸡翅”,用词虽说生动却难言严谨。
但相较于这些,“僵尸肉”本质上属于食品伦理问题。
舍食品安全之本而逐遣词造句之末,就会顾此失彼,甚至错失解决问题的机会。
因此,抛开口水之争和意气之争,将目光重新聚焦“舌尖上的安全”,才是当务之急。
老百姓进嘴的东西,由不得半点含糊。
“僵尸肉”首先应当是个科学问题,在概念上必须有所明确。
“到底什么是僵尸肉”、“冷冻数年和数十年有无本质区别”,这些问题不讲明,大家就会始终云里雾里,争不到一个点上。
但遗憾的是,在这样的核心问题上,至今仍缺乏权威的声音。
有关部门最新的通告只称在今年查获的走私冷冻肉品中,有的查获时生产日期已达四五年之久。
这显然失之笼统、避重就轻,给人顾左右而言他之感。
食品安全不能搞得草木皆兵、人心惶惶。
当前,有关方面就应该果断站出来,厘清概念、拨开迷雾,在整体层面上给出一个标准和定义,平复公众的焦虑情绪。
抛开众声喧哗的舆论,更需要强调的是不论这些冻品的肉龄是“数年”还是“数十年”,都不应该突破监管防线、走上餐桌。
超龄冻肉的出现,再一次暴露出我们食品安全防控体系之弱。
亡羊补牢更要未雨绸缪,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协同建立更长效的监督机制,确保监管有头有尾、有始有终,不能让食品安全事件成了“烂尾楼”,最后不了了之。
更要从整体层面制定食品安全统一标准,不能零敲碎打,出了问题才开始定标准、下定义,否则只会按下葫芦又起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这次事件中,相关部门的回复并不及时。‘僵尸肉’ 的报道在6月底就有了,那时,政府部门就应将有关监 督检查情况进行公布。”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研究员、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草案)主要起草人周汉华教 授说。 •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食药监总局、海关总署、公安部 公布的信息也并不全面,仅仅提到“有的查获时生产 日期已达四五年之久”,并没有进一步的解读。对此, 周汉华认为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管理水平的滞后,海 关、食药监总局等部门并没有及时掌握此次“走私过 期冷冻肉”的数据;二是掌握了情况,但其他解读工作 没有跟上。不管是哪种情况,政府部门都有义务及时 解答公众疑问,作出回应。
走私过期冷冻肉’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且此次事件在全社会具有较大影响,因
此政府部门不仅要及时回答公众疑惑,而且应当就查获过期冷冻肉的详细情况,以及可能存在漏 洞的政策和环节作出进一步解读和交代。”
对此,朱巍也认为:“此事件属于社会事件,而政府做得还不够。‘过期肉’和‘僵尸肉’性质
都一样,都不能进入市场流通。但是从传播伦理上讲,是否存在70后、80后‘僵尸肉’,则是 真假新闻的本质区别,这个时候信息公开就显得特别重要。‘过期冷冻肉’的查获情况,影响到 社会公共利益,属于法定公开事由,需立即公开,而不能等到查明真相后再公开,查明真相后公 开的是权威消息源。权威消息源和信息公开是两回事。政府在调查过程中的进展情况,同样属于 公开的范围。所以除了事件调查结果之外,政府还要向社会公开调查过程。如果政府部门仅仅强 调结果而忽视了过程的公开,就容易滋生谣言。”
同样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僵尸肉”事件背后折
射出的食品安全问题。有网友认为此事件反映出 我国食品安全领域存在严重监管缺位,有待整治。
高龄凤爪
很多人喜欢吃的“泡椒凤爪”, 是走私冻品的“重灾区”。业内 人士告诉记者,某些“色香味俱 全”的鸡爪甚至有几十岁“高 龄”,可能是来自异国他乡,不 法分子用过氧化氢等漂白剂浸泡, 让鸡爪显得胖乎乎、白嫩嫩的, “卖相”特别好。
• 专家告诉记者,多年的冻肉品质上比鲜肉会差,但只要冷冻过程 中没有发生解冻现象,从外观和口感上很难区别。但是走私肉运 输条件恶劣,不断解冻等过程中容易滋生各种细菌,甚至是开始 腐烂又重新冷冻,其卫生安全和食品质量不堪想象。 • 这些来历不明的肉品通过批发市场,进入大排档、餐馆,甚至是 正规超市。随着生鲜电商的风生水起,一些网络平台也成为其潜 在销售渠道。通过酱油腌制、辣椒调味后,这些肉品有的被制作 成袋装熟食,有的演变成餐桌上的“佳肴”,消费者吃起来很难 分辨。
起因:
2015年6月1日,长沙海关 破获一起特大走私冻品案, 打掉以黎某、钟某等分别 为首的2个涉嫌走私冻品 团伙,查扣涉嫌走私冻牛 肉、冻鸭脖、冻鸡爪等均 来至美国等国家约800吨, 价值约1000万元。据长沙 海关介绍,这是湖南历年 来查获的最大宗走私冻品 案。
• 当天在长沙共发现了3个用来存放这些走私冻品 的冷库,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冷库中堆放了大 量包装上写着外文的来源不明的冻品。黎某走私 的冻品即存放在其中的两个冷库中,通过长沙市 红星冷库的门面分销到湖南省内14个市州和全国 各地。 • 占地面积180亩的红星冷库是湖南最大的冻品批 发市场,也是湖南省主要冻品集散地。据长沙海 关保守统计,红星冷库每年吞吐量80万吨冻品中, 约1/3是来源不明的境外冻品。
食品安全事件
之
僵尸肉
僵 尸 肉
m僵尸肉”指冰冻多年销往市场的冻肉,“僵尸肉”多为走 私品,质量安全不能保证。[1] 用化学药剂加工调味品后 变成“卖相”极 佳的“美味佳肴”[.
事件背景
•,
“僵尸肉”事件在社会上闹得沸沸 扬扬。2015年6月23日,新华网刊登 一篇题为《走私“僵尸肉”窜上餐桌, 谁之过?》的文章,指出一些走私冻肉 “肉龄”竟然长达三四十年。7月9日, 有记者提出质疑。接下来剧情发生各 种反转,其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 理总局、海关总署、公安部发出通告, 称在今年查获的走私冷冻肉品中,有 的查获时生产日期已达四五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