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的表现、原因和对策

合集下载

亚健康的标准

亚健康的标准

亚健康的标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估:
1.生理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在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

此外,还可能出现与年龄不相适应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减退所致的各种虚弱表现,以及微生态失衡的状态。

2.心理状态:亚健康的人可能会出现脑供血不足的症状,如头痛、头晕、失眠多梦、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等。

同时,还可能出现精神压力大、烦躁、焦虑易激怒、情绪低落、悲观等心理状态。

3.生活习惯:亚健康的人可能存在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经常吃油炸食品、高热量食物、腌制食品;经常抽烟、喝酒、熬夜、作息时间不规律;经常便秘,大便臭味、冲不净,脸上长斑、长痘、皮肤灰暗等。

4.健康指标:亚健康的人可能存在免疫力差,浑身乏力、易疲倦,经常性感冒、口腔溃疡等症状。

此外,性能力下降,中年人过早地出现腰酸腿痛,性欲减退或男子阳痿、女子过早闭经等也可能是亚健康的表现。

以上标准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疗诊断。

如果你认为自己可能处于亚健康状态,建议及时咨询医生进行评估和治疗。

亚健康调查报告

亚健康调查报告

亚健康调查报告导言亚健康是指在生理、心理或社会功能出现部分异常情况,但尚未达到疾病水平的状态。

在现代社会中,亚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亚健康现象进行调查研究,以了解其影响因素和解决办法。

调查目的1.了解亚健康问题在不同年龄段的普遍程度。

2.分析亚健康问题的主要症状和表现。

3.探究亚健康问题的可能原因。

4.提出改善亚健康状况的建议。

调查方法1.调查对象:选择来自不同年龄段的500名被调查者。

2.调查问卷:设计了一份包含个人基本信息、生活习惯和身体状况等方面的问卷。

3.调查过程: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进行调查,保证调查对象的广泛性和代表性。

调查结果亚健康问题的普遍程度根据调查结果,亚健康问题在被调查者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其中,年龄在25-35岁的人群中亚健康问题最为突出,占总样本的35%。

随着年龄的增长,亚健康问题逐渐减少,50岁以上人群仅占总样本的15%。

亚健康问题的主要症状和表现调查显示,亚健康问题的主要症状和表现包括疲劳、失眠、焦虑、头晕、记忆力减退等。

这些症状的出现对被调查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亚健康问题的可能原因通过统计数据和调查问卷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可能导致亚健康问题的原因:1. 生活节奏快: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使人们处于高压状态,长期紧张的工作和学习压力可能导致亚健康问题的出现。

2. 饮食不规律:许多人饮食不规律,偏食或吃快餐等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容易导致营养不良,进而引发亚健康问题。

3. 缺乏运动:现代人过于依赖于技术设备,长时间的坐姿和缺乏运动容易导致身体机能下降,从而出现亚健康问题。

解决办法针对亚健康问题的存在,我们提出以下一些解决办法: 1. 合理安排生活节奏:减少工作压力,适当调整工作和学习时间,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2. 均衡饮食: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尤其是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限制高糖、高脂肪的食物摄入。

3. 加强体育锻炼: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等,有助于增强身体机能和提高免疫力。

亚健康人群3篇

亚健康人群3篇

亚健康人群
第一篇:亚健康的概念与表现
亚健康是指人体出现生命活动失调和健康水平下降的状态,但还没有表现出明显疾病的症状,也称为“功能失调综合症”。

它与疾病尚未发生的健康状态相区别,亚健康是一种轻微的健康问题,但必须重视和及时处理,以防其恶化为疾病。

亚健康的表现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情绪不佳
亚健康人经常感到焦虑、紧张、疲劳、忧郁,甚至会有失眠的情况出现,心理状态不佳,让人容易心情低落、情绪波动。

二、身体疲劳
亚健康人体表现为身体疲劳,经常感到乏力、缺乏精力、腰酸背痛、头痛等,身体不适感时有发作。

三、免疫力下降
亚健康人的免疫力下降,常出现反复感冒、肝炎、口腔溃疡、牙龈出血等症状。

四、消化系统不适
亚健康人消化系统常表现为大便干燥、腹胀、食欲不振,严重者会出现胃病、肠炎等问题。

五、神经系统压力大
亚健康人神经系统常常过度紧张,压力大,常出现失眠、健忘和注意力集中困难等问题。

综上所述,了解亚健康的表现,对人们保持健康有很大
的帮助。

只有及时发现亚健康状态,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才能避免疾病的发生和不适情况的进一步发展。

亚健康的知识点总结

亚健康的知识点总结

亚健康的知识点总结一、亚健康的概念亚健康是指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表现在人们的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上都处于一种不良的平衡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人们可能出现各种症状,如疲劳、头痛、失眠、消化不良、情绪低落等。

亚健康并不是一种疾病,但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容易导致一系列慢性疾病的发生,因此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亚健康的原因1. 生活方式不健康不良的生活方式是导致亚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

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如饮食不均衡、熬夜、缺乏运动等,会对身体造成严重损害,使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2. 压力过大现代社会的竞争激烈,人们承受着巨大的生活压力。

长期的心理压力会导致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从而引起亚健康状态。

3. 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是亚健康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现代人生活忙碌,饮食不规律,很多人吃的东西并不是对身体有益的营养物质,长期下来容易导致身体健康出现问题。

4. 环境污染环境污染也是导致亚健康的原因之一。

空气、水源、土壤等环境的污染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长期处于污染环境下的人们容易出现亚健康状态。

5. 长期缺乏运动现代社会的工作方式导致很多人长期缺乏运动,身体的机能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容易出现亚健康状态。

三、亚健康的表现1. 生理上的表现亚健康的人往往感到疲劳、无精打采,出现睡眠不好、头晕、消化不良等症状。

在性功能和免疫功能方面也容易出现问题。

2. 心理上的表现亚健康的人可能出现情绪低落、焦虑、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甚至出现抑郁情绪。

3. 行为上的表现亚健康的人行为上可能出现不规律,工作效率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四、预防亚健康的方法1. 调整生活方式合理的生活方式是预防亚健康的关键。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适量的运动,避免过度劳累等,都是预防亚健康的重要措施。

2. 减轻压力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适当释放压力。

可以通过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运动、阅读等方式来放松自己,减轻压力。

3. 合理膳食要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避免偏食。

亚健康

亚健康

亚健康亚健康是一种临界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虽然没有明确的疾病,但却出现精神活力、适应能力和反应能力的下降,如果这种状态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非常容易引起心身疾病。

亚健康即指非病非健康状态,这是一类次等健康状态,是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故又有“次健康”、“第三状态”、“中间状态”、“游移状态”、“灰色状态”等的称谓,我国普遍称为“亚健康状态”。

病因1、饮食不合理。

当机体摄入热量过多或营养贫乏时,都可导致机体功能失调。

过量吸烟、酗酒、睡眠不足、缺少运动、情绪低落、心理障碍以及大气污染、长期接触有毒物品,也可出现这种状态。

2、休息不足,特别是睡眠不足。

起居无规律、作息不正常已经成为常见病因。

对于青少年,由于影视、网络、游戏、跳舞、打牌、麻将等娱乐,以及备考开夜车等,常打乱生活规律;成人有时候也会因为娱乐(如打牌、麻将)、看护患者而影响到休息。

3、心理过度紧张,压力太大。

特别是白领人士,身体运动不足,精力、体力透支。

4、长久的不良情绪影响。

5、过度疲劳造成的精力、体力透支。

由于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用心、用脑过度,身体的主要器官长期处于入不敷出的非正常负荷状态。

6、人体的自老化。

表现出体力不足、精力不支、社会适应能力降低。

7、现代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的前期。

在发病前,人体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出现器质性病变,但在功能上已经发生了障碍,如胸闷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等。

8、人体生物周期中的低潮时期。

即使是健康人,也会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处于亚健康状态,例如女性在月经来潮前表现出的烦躁、不安、情绪不稳、易激动等。

另外,从事电脑工作的IT工作者也是亚健康的主要群体,由于长期操作电脑,易引发很多电脑病。

如:鼠标手、颈椎病、屏幕脸等,IT健康人建议电脑工作者,每工作1小时就要起身休息,舒展筋骨远离亚健康。

平时要加强体育锻炼,不要总是对着电脑,能不用的时候尽量少用。

亚健康分类1、躯体亚健康学生营养过剩和营养失衡同时存在,体质较弱。

亚健康的症状和预防措施

亚健康的症状和预防措施

亚健康的症状和预防措施亚健康是指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一般来说,亚健康状况是由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环境引起的。

下面,我将为您介绍亚健康的症状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

症状一:疲劳乏力亚健康状态下,人体的机能运转不够高效,常常会感到疲劳乏力。

这是因为工作压力大、睡眠不足、营养摄入不平衡等原因导致机体能量供应不足所致。

此外,缺乏运动和长时间久坐也会加重疲劳的感觉。

预防措施:1. 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力争每晚睡眠7-8小时。

2. 每周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例如慢跑、游泳等,增加身体代谢和心肺功能。

3. 饮食均衡,每天摄入足够的维生素、蛋白质和纤维素,并注意避免高脂肪、高盐和高糖的食物。

症状二:情绪低落和焦虑亚健康状态下,情绪低落和焦虑常常伴随着。

工作压力、亲密关系问题、生活琐事等都可能导致情绪低落和焦虑情绪。

这样的情绪状况会影响身体的内分泌系统,增加患疾病的风险。

预防措施:1. 寻找自己的情绪宣泄方式,例如写日记、听音乐、与朋友交流等,释放负面情绪。

2. 学习放松技巧,例如深呼吸、冥想和瑜伽等,帮助恢复内心的平静。

3. 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培养乐观、宽容和包容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症状三:睡眠障碍亚健康状态下,很多人往往都存在睡眠障碍的问题,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质量差、多梦等。

睡眠质量差会进一步影响人体的免疫功能,使身体更容易出现亚健康状态。

预防措施:1. 定期养成良好的生物钟,按时就寝和起床,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

2. 睡前放松,避免太过刺激的活动和思考,可以泡个热水澡或听听轻音乐缓解压力,助眠入睡。

3. 注意创造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保持房间的安静、通风和适宜的温度。

症状四:消化不良亚健康状态下,由于生活节奏快、饮食不规律等原因,很多人常常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

消化不良可能表现为胃部不适、胃胀气、恶心等症状。

预防措施:1. 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每天定时定量进食,避免暴饮暴食。

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的定义、症状及处理

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的定义、症状及处理

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的定义、症状及处理亚健康是一种指人体机能未达到正常水平的状态,是由于不良的生活方式、工作压力、环境污染、营养不良等原因引起的一种身体不适状态。

亚健康是一种不完全的健康状态,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各种慢性病的发生。

亚健康的症状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疲劳、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下降、心悸、胃口不佳、消化不良、容易感冒、关节疼痛等。

由于亚健康症状不具有特异性,很多人往往认为自己只是有点累或者是工作压力过大所导致,不会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病情加重而无法控制。

处理亚健康状态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调整生活方式,减少工作压力,适当进行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其次,关注饮食营养,戒吸烟戒酒,加强体育锻炼,每天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等碱性食品。

再次,环境改善,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提高室外的空气质量,保持环境的洁净。

亚健康的治疗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缓解症状,二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在症状缓解方面,可以使用一些中医方剂,如黄芪,党参,人参等药物,并加强身体的运动和充分的休息。

对于伴有抑郁、焦虑等情况的亚健康患者,可以配合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

在最大限度地减少亚健康对身体的影响方面,需要通过坚持锻炼、科学饮食、心理调节以及环境改善等方面综合治疗,达到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疾病的目的。

总之,亚健康不是简单的疲劳,而是一种代谢紊乱的状态,需要得到及时的治疗和调整。

预防亚健康,保持积极阳光的心态,保持合理的作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特别是注意营养搭配,定期体检。

这样才能将亚健康的情况降低到最低程度,保证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同步发展。

另外,我们在处理亚健康的时候还需要考虑一些特定的因素。

年龄、性别、职业、社会经济地位、家族遗传史等都会影响我们的健康状况。

因此,我们要针对自己具体的情况来进行调整。

针对年龄因素,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年龄段进行不同的调整。

年轻人应该多吃含维生素C和E的食品,增强免疫力;中年人应该适当增加运动量,保持心态平衡,防止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老年人应该注意保持身体平衡,避免意外摔伤,同时也要保持合理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

亚健康状态的常见症状和原因

亚健康状态的常见症状和原因

亚健康状态的常见症状和原因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工作压力及不良的生活习惯对我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了诸多挑战。

在这个繁忙的环境中,很多人常常处于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是指人的身体和心理功能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

本文将介绍亚健康状态的常见症状和原因。

常见症状:1.疲劳感亚健康状态下,人们常常感到疲劳不堪。

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上的疲惫都会出现。

疲劳感的出现表明人体能量不足、睡眠不足或者身体处于持续的应激状态。

这种疲劳感会影响到工作和生活的质量。

2.睡眠问题亚健康状态常常会引发睡眠问题。

失眠、睡眠质量差、睡眠不深等问题可能会频繁出现。

这些问题会进一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并使得他们在白天难以保持警觉。

3.消化问题亚健康状态下,消化问题也非常常见。

腹胀、胃痛、胃酸倒流等情况会经常发生。

这些问题可能由于饮食不规律、进食过多或过少、消化功能减弱等原因所致。

4.免疫力下降亚健康状态会导致人体的免疫力下降,容易感冒、易患感染等。

免疫力低下还可能导致某些疾病的复发,延长病程和恢复时间。

原因分析:1.生活压力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的快节奏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生活压力。

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身体无法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导致亚健康的出现。

2.不良的生活习惯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是亚健康状态的重要原因之一。

例如,长时间久坐不动、吸烟、饮酒过量、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等都会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减弱。

3.营养不良现代人饮食习惯不健康,营养摄入不均衡,缺乏必要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过多食用加工食品、垃圾食品也会加重身体负担,导致亚健康状态。

4.缺乏锻炼缺乏体育锻炼是很多人亚健康的原因之一。

长时间的久坐不动,缺乏运动会导致肌肉无力,心血管功能下降,易导致亚健康状态。

结论:亚健康状态的常见症状包括疲劳感、睡眠问题、消化问题和免疫力下降等。

这些症状可能由生活压力、不良的生活习惯、营养不良和缺乏锻炼等因素引起。

为了维持良好的身心健康,我们需要通过减轻压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和适当的运动,积极应对亚健康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身医学·“亚健康”的表现、原因和对策董莉,董玉整(广州医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广东广州!"#"$%)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亚健康”的五大表现")"身体“亚健康”。

在现实生活中,“亚健康”往往首先表现在个体的躯体上,即身体“亚健康”。

因为身体“亚健康”的体征表现较容易为个体自身所体验和理解,也容易为他人所识别。

所以,首先引起人们注意的便是个体身体的“亚健康”。

身体“亚健康”的主要表现,就是个体总感到自己的身体有些不舒服。

这种不舒服,我们可以把它归结为以下几方面,即乏力困倦、肌体酸痛、失眠憔悴、机能下降、功能紊乱等。

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经常感到体力不支,容易疲乏和困倦,缺乏活力和朝气。

")%心理“亚健康”。

“亚健康”表现在心理上,即心理“亚健康”。

复杂的心理活动是人与动物的显著区别,也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区别的一个依据。

健康的心理是人们健康生存发展的保证,而“亚健康”心理则是人们走向失败甚至犯罪的内在根由。

因此,保持健康的心理尤为重要。

可是,现实中,不少人总感到烦躁、焦虑、妒忌、恐惧、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等,这些都是心理“亚健康”的表现。

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存在和发展,客观上影响着人们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实践,使人们对自己的生活和实践表现出明显的片面性,以及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整体的损害性。

对付心理“亚健康”的主要办法,就是主动积极地分析原因,自觉地进行心理调适,并配合适当的治疗。

")’情感“亚健康”。

“亚健康”是表现在情感上。

无论在何种意义上,以往的任何时代都不会像今天这样,让我们建立情感的对象、途径更多,情感影响的范围更广、更深刻,与此同时,我们的情感生活也就更加自由,更有意味。

但与此相伴的,却是大量存在着的“亚健康”的情感生活。

炽热的情感是人的社会性的主要表现,如何正确地表达和实现情感,正是人的社会生活的现实内容。

但在社会化程度加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却普遍地感到和看到冷漠、无望、溺爱、疲惫、机械,以及婚外情、早恋等。

这些都是情感“亚健康”的种种表现。

情感“亚健康”状态,必然会影响人们正常的情感生活,影响家庭、单位和社会的人际关系,对自己、对他人都会造成不应有的伤害。

要尽快走出情感“亚健康”,就一定要实行情景转移、认知调整,并适当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等,力求情感生活的真实、平静和丰富。

对情感“亚健康”,我们应有充分的认识,并认真对待,从而恢复并保持我们应有的健康的情感生活、情感世界。

")-思想“亚健康”。

“亚健康”是表现在思想上。

思想“亚健康”是指人们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存在着不利于自己和社会发展的偏差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思想的层次和程度不同,使每个人具有不同的文化价值。

人的文化价值不只是决定于人的思想的量的多寡,更重要的是决定于人的思想的质的正确与否、健康与否。

正确与否指的是思想与对象的关系是否真实,健康与否指的是思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否和谐,是否有利于思想和现实的进一步发展。

很多人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都有过思想“亚健康”。

这主要是因为人们的学习不够、错误选择接受、社会默化、从众、思维方法不科学等造成的。

比如,有的人没有经过思考就接受了一个观念:只要一心一意地去练功,就不会生病,即使生病了,也不用吃药打针。

有了功,就有了一切。

在这个观念影响下,有的人生病了,拒绝吃药打针,结果命丧黄泉。

")!行为“亚健康”。

“亚健康”是表现在行为上。

仔细观察我们就会发现,有的人总有行为失常、无序、不当等的表现,这便是行为“亚健康”。

行为“亚健康”有的是自觉的,有的是不自觉的。

从个体自己对行为的管理和控制的能力和经验来看,行为亚健康源于个体对自己行为的失控、错控等。

有的人在大众场合大声喧哗,旁若无人;有的人在公共场所衣官不整,行动随便;有的人随地吐痰,乱仍果皮;等等。

这些现象是经常见到的。

行为“亚健康”状态的存在,不论发生在何时何地都会对个体自身的发展及群体和社会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甚至是破坏力量。

小则影响社会形象,大则影响社会进步和发展。

因此,要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养成文明、健康、科学的行为习惯,让每一个行为都体现现代化的精神和意味,做一个真正的现代人。

要达到这个目标,就一定要限制、诱导、矫正、治疗“亚健康”行为,恢复行为的常态,保持行为的应有之态。

%“亚健康”广泛存在的主要原因导致“亚健康”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在要求高效率的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工作任务繁重,竞争异常激烈,·-!·./01213/4305617898:6;,</2/=>/?%##",@87A%%,B8A"%,C8D47B8A%-,万方数据环境状态恶化,等等,使人们长期处于心理压力过大、超负荷运转的紧张状态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困难,社会交往趋于表面化、形式化;清静的休息没保证,加上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合理的饮食结构,这种状态若不能及时缓解,则很容易产生慢性疲劳和心情压抑,导致免疫功能降低,从而走向“亚健康”。

从人们的生存态度来看,我们生活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面对着各种各样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为了生存,为了发展,我们不得不选择,不得不抛弃,于是,精于算计便是我们在社会中生活的必备本领。

当然,算计利益并不仅仅只是个人利益,还有家庭利益、团体利益、社会利益等等。

算计利益并不是自私的同意语。

因为我们这个时代讲究利益和效益。

精于计算,使我们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改造社会,但同时又使我们的心理世界始终处于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当这种矛盾斗争破坏了心理平衡的防线,心理健康便受到威胁,心理生活便处于“亚健康”状态。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诱人的利益吸引我们为之奋斗,诸如政治利益、经济利益、社会利益、情感利益等等。

它们都可能是造成“亚健康”的诱因。

各种利益的算计,使得我们经常折磨别人又自我折磨。

算计蚕食着人们的健康,使人们总是处于无休止的“亚健康”状态。

如果我们适可而止,科学地算计,对算计有一个宽容、适度的态度,得之淡然,失之坦然,知足常乐,我们就不会轻易进入“亚健康”状态。

可见,这些是由于生存态度的“亚健康”造成的。

从人们的社会关系来看,社会的发展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多,交往也越来越多,但同时也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表面化、形式化、物质化,缺乏深层次的融合和有力的整合,于是,冷漠逐渐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情感问题。

冷漠,是个人对他人、对社会的消极态度。

冷漠是情感的变态,同时又是对健康情感的破坏。

冷漠使人的情感没有着落,总是漂浮不定;使人的情感没有支柱,总是空洞乏味;使人的情感没有对象,总是横冲直撞;使人的情感没有色彩,总是混沌一片。

总之,冷漠使人缺乏活力和动力,使社会缺少联系和行动,使人走形,使社会变样,使人的社会生活变得冷酷严峻,望而生畏。

冷漠使人游离健康,以“亚健康”的情态对待别人,对待社会。

在冷漠人的眼里,别人、社会都是“亚健康”的。

冷漠所要构造的,就是“亚健康”的情感世界。

冷漠的世界,就是使人们、使社会的情感生活都进入“亚健康”。

这些都是社会关系的“亚健康”造成的。

!克服“亚健康”的基本原则“亚健康”是疾病的先兆,若不及时医治、调适,就会变成疾病。

事实上,很多人的疾病,都是源于自己长期的“亚健康”状态。

同时,“亚健康”又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社会性问题,要治疗“亚健康”,需要全社会的高度重视,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非短期内所能完成。

就我们每个个体来说,要克服“亚健康”,就要坚持几个基本原则,这就是:适度、乐观、和谐。

社会工作中的竞争日益激烈,人们为了在工作上做出一定的成绩,就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更多的代价。

很多人因此而处于“亚健康”状态。

既要干好工作,又要保持健康,正确的方法就是适度。

要客观地认识自己的工作能力,不要接受超过自己工作能力的工作。

每个人的工作能力都是有限的,再有本事的人,也不可能胜任所有的工作。

因此,要想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就一定要准确把握自己对工作的适应方向和程度。

有了准确的把握,干工作才会得心应手。

反之,则显得笨拙无能,事倍功半。

要善于与他人合作,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共同把工作做好。

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不要急于求成,不要总想出风头。

制定详细的计划,一步一步地工作,保持一个常态,是战胜工作方式“亚健康”的有效方法。

要治疗“亚健康”,要活得愉快,活得长久,活得有质量,有意味,就一定要乐观,笑对万事万物。

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乐观待己,乐观待人,乐观处世,是治疗“亚健康”的人生态度的最好办法。

要善于发现优点,善于赞赏优点,从而增强自信,增强对他人和社会的信心。

要能放得下,想得开。

不要钻死胡同,过分执著。

失恋了,没有必要自杀;失宠了,没有必要自怜;失算了,没有必要自弃。

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会再来。

没有什么想不开、放不下的。

要学会自我满足。

常言道,知足者常乐。

不知足是人进步的动力,但总是没有满足的感觉便是不健康的心态。

当然,乐观不是盲目的兴奋,不是对一切都无所谓。

没有了真假,没有了善恶,没有了美丑,这并不是乐观,并不是积极的人生态度。

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不断地探索完善人格的多种可能性和现实性,积极实践、创新。

乐观豁达,笑对万事万物,困难挫折造成的心理压力就会减轻,我们就会走出、避开“亚健康”,保持身体、心理、情感、思想、行为的健康、和谐,从而拥有实在的健康和幸福。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内容丰富了,可是,有关健康的问题却大大增多了。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我们的生活结构失衡,出现了不和谐,破坏了健康。

这些都是和现代人不和谐的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可将此称为“亚健康的生活方式”或“生活方式病”,有人也称之为“现代文明病”。

因此,要保持健康,就一定要保持和谐。

总之,我们一定要正确地认识“亚健康”,积极地预防“亚健康”。

如果处于“亚健康”状态,就要及时地进行科学治疗和调适。

我们要尽可能地保持健康的体态、心态、情态、思态和行态,不要自寻烦恼;要学会控制和调适自己,不要过分执著;要面对现实,不要心比天高;要学会宽容和忍让,不要总以自我为中心;要适度锻炼身体,放松自己,劳逸结合,张弛有度,不要总是疲于奔命;要积极与朋友相处,不要把自己封闭起来;要均衡营养、保障睡眠、常晒太阳;如此等等。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尽可能地保持健康的高质量状态,轻松地工作,幸福地生活。

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作者简介:董莉("#$"%),女,《广州医学院学报社科版》副编审。

收稿日期:&’’"%"’%’((责任编辑:王宝瑞)·))·医学与哲学&’’"年"&月第&&卷第"&期总第&*+期万方数据“亚健康”的表现、原因和对策作者:董莉, 董玉整作者单位:广州医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182刊名:医学与哲学英文刊名:MEDICINE AND PHILOSOPHY年,卷(期):2001,22(12)被引用次数:40次1.黄其春亚健康的产生及解决对策[期刊论文]-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5(3)2.何裕民关于"次健康"--一个新领域命名的商榷[期刊论文]-医学与哲学2000,21(6)3.毛云东亚健康浅谈[会议论文]-20091.韩西.易贤楚豫南地区部分企事业体检人员亚健康状态检出情况与干预效果[期刊论文]-实用医药杂志 2010(7)2.崔向菊亚健康状态的预防对策[期刊论文]-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09(8)3.刘欢欢.张小远.赵静波.陈军.陈瑜.赵久波.肖蓉军队医科院校心理亚健康学生肌电生物反馈干预研究[期刊论文]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4(22)4.丁言浩大学生亚健康的预防措施[期刊论文]-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1(3)5.杨志敏.杨小波.黄鹂.老膺荣.麦润汝.奎瑜亚健康概念框架的文献评析[期刊论文]-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7)6.杨红果小议亚健康的调节[期刊论文]-金卡工程 2009(4)7.谢东北.林玲心理亚健康-概念的廓清和诊断标准的选择[期刊论文]-现代预防医学 2008(1)8.梁晓东体育锻炼在亚健康状态中的作用[期刊论文]-实用医技杂志 2006(7)9.吴达武.姚实林亚健康研究的思考[期刊论文]-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03(1)10.费俐兴.胡奇志青少年亚健康的主要成因及学校体育对策研究[期刊论文]-当代体育科技 2013(3)11.谢东北大学生心理亚健康及体育干预[期刊论文]-社区医学杂志 2008(17)12.郑云郎人类必须警惕亚健康[期刊论文]-生物学教学 2005(7)13.林婷青年群体亚健康——现代化与人类生存危机[期刊论文]-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6)14.陈淼.王静产科医护人员亚健康状况调查[期刊论文]-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8(30)15.于庆春.张茜发挥中医在防治亚健康状态中的优势[期刊论文]-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8(9)16.孙海娅大学生亚健康现状及干预对策[期刊论文]-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7(2)17.吕晓丽.付青危险性分析在大学生亚健康状况研究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医学与哲学 2006(5)18.王萍大学生亚健康现状分析[期刊论文]-管理学家 2011(3)19.陶鑫.杜春炜.杜颖.罗虹辉.张延平.孙翠清体检者心理健康状态的测定和评价[期刊论文]-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20.别怀玺亚健康状态研究现状及思考[期刊论文]-医学与社会 2011(7)21.张永忠.洪倩亚健康成因的系统论思考[期刊论文]-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6(5)22.陈瑜.张小远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学校卫生 2006(11)23.陈瑜广州某医科院校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干预实验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24.金玲.陈清江亚健康状态研究进展[期刊论文]-海军医学杂志 2003(4)25.贾天奇.李娟.樊凤杰.宋佳霖.洪文学体育疗法与亚健康干预[期刊论文]-体育与科学 2008(3)26.王琦.高京宏.李英帅.夏仲元亚健康筛选方法研究[期刊论文]-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11)27.张雯.沈汝(木冈)孕产妇亚健康状态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实用预防医学 2009(3)28.蔡菁菁.黄志军.袁洪亚健康诊断、评估、防治进展[期刊论文]-实用预防医学 2007(2)29.林桂珍.钟兰英亚健康的发生因素及其治疗[期刊论文]-中药研究与信息 2004(10)30.雷军亚健康状态的发生机制及其预防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07(3)31.汤仕忠.申红静.蔡雄鑫248例亚健康者心理健康状态的测定和评价[期刊论文]-中国全科医学 2005(1)32.孔乐乐.方天会亚健康状态的评价及其预防[期刊论文]-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33)33.闫剑勇.丁国允.雷达亚健康状态及其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05(3)34.戴玲.廖昌兴.刘陶文亚健康的研究现状[期刊论文]-华夏医学 2008(4)35.杨桂英.代秀红.胡巍.李强社区人群亚健康状态及其健康教育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9)36.姚菊峰.付菊芳.孙静.周静.郭艳.董怡.王芳亚健康危险因素及其护理干预[期刊论文]-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12)37.张志明.金冬梅亚健康状态研究现状[期刊论文]-中国健康教育 2008(3)38.陈久高知识人群亚健康预警系统的研究[期刊论文]-科技信息 2009(14)39.隋树杰.王崴.仰曙芬国内人群亚健康状态现状及研究进展[期刊论文]-护理学报 2008(1)40.雷龙鸣.李燕燕.何育风心理性亚健康的研究[期刊论文]-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4)引用本文格式:董莉.董玉整“亚健康”的表现、原因和对策[期刊论文]-医学与哲学 2001(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