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的成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亚健康的成因

————————————————————————————————作者:————————————————————————————————日期:

2

浅谈亚健康的成因、危害及预防

摘要:亚健康状态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问的一种生理、心理功能和代谢过程低下的综合状态。人类大约有七成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亚健康已向人类健康出示了黄牌,亚健康在很大程度上是慢性非传染病的潜伏期。人类通过改善饮食结构、平衡心理、动静结合、改善生活环手段,预防和摆脱亚健康状态。

关键词:亚健康;成因;危害;预防

亚健康状态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白领女性阶层;据WHO的一项全球调查结果:全世界真正健康的人仅占总人口的5%,病人占20%,余下75%处在健康和患病之间的过渡状态,即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处理得当,则身体向健康转化;反之,则患病。

亚健康的定义:世界卫生组织将机体无器质性病变,但是有一些功能改变的状态称为“第三状态”,我国称为“亚健康状态”。亚健康即指非病非健康状态,这是一类次等健康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在身体上、心理上没有疾病,但主观上却有许多不适的症状表现和心理体验,故又有“次健康”、“第三状态”、“中间状态”、“游离(移)状态”、“灰色状态”等的称谓。实际上就是人们常说的“慢性疲劳综合征”。因为其表现复杂多样,国际上还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化诊断参数。由于都市生活的不良饮食、生活习惯、环境污染,导致体内酵素大量缺失,体内毒素沉积,从而影响到肌体健康。。亚健康概念的提出被誉为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的医学新思维。

亚健康的致病因素分析:亚健康状态的形成与很多因素有关,比如遗传基因的影响、环境的污染、紧张的生活节奏、心理承受的压力过大、不良的生活习惯、工作生活的过度疲劳等等,可以使健康的人逐渐转变为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的症状:亚健康常有三方面的症状表现:(1)躯体症状:失眠、头昏、乏力、困倦、懒怠、气短、虚汗、心悸、肌肉酸楚、关节疼痛、性机能减退等;(2)心理症状:情绪低落、反应迟钝、精神委靡、记忆力减退、心烦意乱、恐惧不安、焦虑烦躁、易怒和神经质等;(3)情感症状:冷漠、无望、无助、孤独、空虚和轻率等口。在排除器质性疾病的前提下,以上症状经休息后不能很快地恢复,症状是一个慢性的过程,即可认为处于亚健康状态。在亚健康人群中普遍存在“六高一低”的特征,即高负荷(心理和体力)、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血粘、高体重、免疫功能偏低。

亚健康的易感人群:每个人都可能处于亚健康状态,工作环境紧张、工作压力大的人出现亚健康症状的机会较大,如在外企、合资企业工作和私营业的人,调查统计表明,亚健康状态在40一59岁的人群中达到了70%左右,其中在企事业管理人员、白领阶层、知识分子和某些特殊行业的人群中发生率更高。卫生部曾对10个城市上班族进行了调查,发现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占48%,其中沿海城市高于内地城市,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中年人高于青年人,女性高于男性引。学生临考前的亚健康症状也较明显。

亚健康的危害亚健康是身体患病的临界状态,是许多疾病的前期征兆,如心血管疾病、十二指肠溃疡、肝炎、癌症等,由于其潜伏期很长,一般8到10年,所以大多数人对其认识不足,进而引发不可逆转的疾病。亚健康状态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亚健康的主要危害在于,任其发展下去就会成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整个发生、发展的动态过程中,往往是先发生亚健康状态(如心动过速、心悸、心前区疼痛等,但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如果防治不当就可能出现有明确的心脏

器质性损害,此时即可诊断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经常处在焦虑、忧郁、愤怒、沮丧等恶劣情绪之中,研究表明,情绪对健康的影响具有临床意义,长期处于负面情绪的人患下列疾病的概率比其他人高出一倍,如气喘、关节炎、头

痛、十二指肠溃疡、心脏病等。由于亚健康主要发生在中年人中,而这些人大

多数既是社会的精英,如企事业管理人员、白领阶层和知识分子,又是家庭的支柱,所以亚健康对社会、科学、经济发展和家庭生活具有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亚健康应从以下几方面防治:

营养与膳食

1.保证合理的膳食和均衡的营养。其中,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维生素A能促进糖蛋白的合成,细胞膜表面的蛋白主要是糖蛋白,免疫球蛋白也是糖蛋白。现今都市人不愿意吃猪肝,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维生素A摄入不足,呼吸道上皮细胞缺乏抵抗力,常常容易患病。

2.补充维生素A。长时间在电脑前工作的人会出现精神不振、视力模糊等电脑综合症,这是因为身体维生素A消耗比较多,造成了营养失衡。因此,最好每天服用一粒维生素A。

3.多喝茶。喝茶可以减少电脑辐射。泡茶最好不要选用保温杯,用保温杯把茶叶长时间浸泡在高温的水中,就如同用温水煎煮一样,会使茶叶中的维生素全遭破坏。

4.多吃可稳定情绪的食物。钙具有安定情绪的作用,脾气暴躁者应该借助于牛奶、酸奶、奶酪等乳制品以及鱼、肝、骨头汤等含钙食物来平静心态。当感到心理压力巨大时,人体所消耗的维生素C将明显增加。因此,精神紧张者可多吃鲜橙、猕猴桃等,以补充足够的维生素C。

5.疲劳后多吃碱性食物。疲劳时,不宜大吃鸡、鱼、肉、蛋等,因为疲劳时人体内酸性物质积聚,而肉类食物属于酸性,会加重疲劳感。相反,新鲜蔬菜、水产品等碱性食物能使人迅速恢复体力。

生活与心理

1.调整心理状态并保持积极、乐观、广泛的兴趣爱好。这会使人受益无穷,不仅可以修身养性,而且能够辅助治疗一些心理疾病。同时善待压力,把压力看作是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学会适度减压,以保证健康、良好的心境。

2.及时调整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适度劳逸是健康之母,人体生物钟正常运转是健康保证,而生物钟“错点”便是亚健康的开始。

3.增加户外体育锻炼活动,每天保证一定运动量。现代人热衷于都市生活忙于事业,身体锻炼的时间越来越少,加强自我运动可以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4.戒烟限酒。医学证明,吸烟时人体血管容易发生痉挛,局部器官血液供应减少,营养素和氧气供给减少,尤其是呼吸道黏膜得不到氧气和养料供给,抗病能力也就随之下降。少酒有益健康,嗜酒、醉酒、酗酒会削减人体免疫功能,必须严格限制。

5.尽量少吃药打针、严防药物危害身体。21世纪是自然养生、自我保健、自我治疗、天然食疗、家庭理疗的世纪。1988年七十五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的宣言中说:“21世纪,人类想健康文明、幸福生活,就必须回到2500年以前的孔子时代,从伟大的东方文明中寻找智慧。”这些伟大的科学家的远见卓识地对我们东方文明予以高度评价,我们就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