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版)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英语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含部分答案)

英语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含部分答案)

12011英语新课程标准测试题一、填空题(30分每小题(含部分答案)2分)1、语言技能主要包括__听_____、说、____读___、写等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些技能的综合运用。

2、英语语言知识主要含:语音3、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词汇、__语法_____、功能和话题。

(包括义务教育和高中两个阶段)按照能力水平分为_九个级别。

4、、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者小短文是新课标中____语言技能一级________的目标要求。

5、语言技能一级目标中说唱要求的第一个要求是___能根据录音模仿说话_______________。

6、学习策略:认知策略,__调控策略__________,__交际策略_________,资源策略。

7、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_工具性______和___人文性8、教材编写应体现以下四个原则:思想性原则、____科学性____双重性质。

___、趣味性原则、____灵活性___。

9、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开发与利用教材资源;开发与利用学校资源;开发与利用网络资源;开发与利用___学生____ 资源。

10、英语课程的评价要尽可能做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形式和内容的_多样化_,评价目标的多维化。

11、评价体系包括 __形成性评价___和终结性评价12、评价要___服务教学_______、反馈教学、促进教学。

13、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_语言知识_、__语言技能___,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

14、形成性评价可采用多种方式,如测试与非测试、教师评价、___个人评价__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等。

15、、_二级为6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__五_级为9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二、简答题(30分)1、简述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

2、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什么?3、为适应英语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对教师有哪些教学建议?4、学习策略的含义是什么?5、《英语课程标准》中对二级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目标是怎样描述的?三、论述题(24分)1、简述情感态度的含义是什么?你在实际教学中是如何激化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2、从语言技能方面,谈谈你认为小学英语教学中比较薄弱的环节有哪些?你是怎样加强这些环节的教学?四、案例分析(请在以下两则案例中选择其中一则进行分析)(16分)案例1、讲台上放着一只魔箱,教师像魔术师一样,一会儿拿出小红花,奖励给上课表现好的小朋友。

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试题及答案(整合版)

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试题及答案(整合版)

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版)测试卷学校姓名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_工具性__和_人文性__双重性质。

2、在九级目标体系中,小学四年级应完成 1 级目标,6年级结束时应达到__2__级目标。

3456、语7、二、判断题。

(共10分)1、教育教学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构成部分。

(√)2、备课就是写教案。

(x)3、语言知识和情感态度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

(x)4、听、说、读、写既是学习的内容,又是学习的手段。

(√)5、英语有不同的口音,教学中,只要让学生掌握一种发音即可。

(x)6、小学二级基本词汇是423个。

(√)7、2011年版《英语课程标准》列出单词的词性和中文释义。

(x)8、英语课程倡导讲解型的教育教学模式。

(x)9、在学习与日常交际中,学生应能注意到中外文化的差异。

(x)10、教育教学设计的好,教育教学就必定能成功。

(x)三、单项选择题。

(共20分)1、语言技能一级目标中读写要求:能看图识字;能在指认物体的前提下认读所学词语;能在图片的帮助下读懂简单的小故事; 能正确( D )。

A、朗读课文B、背默课文C、表演小节目D、书写字母和单词2、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B )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

A、合理地教B、创造性地使用C、按照要求使用D、按部就班地用3、语言技能一级目标中说唱要求的第一个要求是( A )。

A、能根据录音模仿说话B、讲述简单的小故事C、能说最常用的日常套语D、能唱一首英语歌4、判定一节课的是否有实效最重要标准是看(D )()。

A、生动的课堂气氛B、热烈的小组活动C、有效的课堂设计D、是否完成了知识和能力培养目标5、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是( D )。

A.组织课堂教学活动 B.培养学生自学英语的能力C.帮助学生模仿 D.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和兴趣6、小学英语教学要以活动为主,但仍有课本。

2011年英语(新课标)试题及解析

2011年英语(新课标)试题及解析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卷注意事项:1.答第一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相对应的位置上。

2.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于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本试卷上,否则无效。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来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A. £19.15.B. £9.15C. £9.18.答案是B。

1.What does the man like about the play?A.The story.B.The ending.C.The actor.2.Which place are the speakers trying to find?A.A hotel.B.A bank.C.A restaurant.3.At what time will the two speakers meet?A. 5:20B. 5:10C.4:404.what will the man do ?A.Change the planB.Wait for a phone callC.Sort things out5.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do ?A.See a film with the man.B. Offer the man some helpC.Listen to some great music.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请听下面5段对话。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重点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重点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重点1.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2.在九级目标体系中,小学六年级结束时应达到二级,9年级结束时应达到五级。

3.英语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和_先进的课程理念为指导,立足国情,综合考虑我国英语教育的发展现状,从义务教育阶段起,建立一个以学生发展_为本、系统而持续渐进的英语课程体系。

4.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_听、说_、读_、写等方面的技能以及这些技能的综合运用。

其中_听_和_读_是理解的技能,说_和写是表达的技能。

5.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以及用于表达常见话题和功能_。

6.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以小学3年级为起点7.在九级目标体系中,一至五级为义务教育阶段的目标要求。

其中,4年级应完成一级目标,6年级完成二级目标。

8.课时安排应尽量体现短时高频的原则,保证每周三至四次教学活动,周课时总时间不少于80~90 分钟。

9.评价应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过程,又关注结果,使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

10.英语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等。

11、12、评价要__________、反馈教学、促进教学。

13、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

14、形成性评价可采用多种方式,如测试与非测试、教师评价、_________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等。

15、______级为6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______级为9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16.英语课程总目标由五个方面构成: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

_17.在英语教学起始阶段,语音教学主要应通过模仿来进行。

2、英语语言知识主要包含: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

3、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包括义务教育和高中两个阶段)按照能力水平分为_______个级别。

英语新课标测试题含答案

英语新课标测试题含答案

英语新课程标准测试题(一)一、单选( 30分)1、学生学习外语需要大量的( D ) A. 测试 B.翻译 C.天赋 D.实践2、在我国,英语被列为义务教育阶段的( C ) A. 必考课程 C.必修课程 D.选修课程3 、英语教学要始终使学生发挥( A ) A主体作用 B.主导作用 C.主观作用4、基础英语课程体系中,除了教科书外,还有更加广泛的( C ) A. 联系资料 B.教辅资料 C.课程资源 D.网络资源5、国家英语课程要求开设英语课程的起点是( B ) A. 小学1年级 B.小学3年级 C.初中1年级6、国家课程三级管理机制是( A ) A. 教育部、省和地区B.国家、地方和学校 C.省/自治区、市和县 D.地区、学校和教师7、说是运用口语表达思想和( B ) A. 输入信息的能力 B.输出信息的能力C.辨认语言的技巧 D.理解话语的技能8、检验学生语言理解、分析和加工能力的客观标准是( D ) A. 书面语 B.口头语 C.语言形式 D.语言表达9、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手段和理解与表达英语的形式是( B ) A. 读写 B.听说 C.画画 D.唱歌10、英语课程标准四级阅读技能目标要求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达到( B ) A. 4万词以上 B.10万词以上 C.15万词以上 D.20万词以上11、建立学习档案的主要参与者是( C ) A. 教师 B.家长 C.学生 D.学校 12、能够使语言发挥其表意功能和交际功能的是其( B ) A. 稳定性 B.有声性 C.符号性 D.语法性13、英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 B ) A. 语言理解分析能力 B.语言综合运用能力C.真实阅读写作能力D.语音语汇语法能力14、早期的研究把外语或第二语言学习动机分为工具型动机和( C ) A. 内在动机 B.外在动机 C.融入型动机 D.附属型动机15、学校的期中或期末考试是( A ) A. 业绩考试 B.水平考试 C.分级考试 D.诊断考二填空:(20分) 1、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2011版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检测题(带答案)

2011版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检测题(带答案)

英语《课程标准》检测题姓名__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一、填空题(共50分,每题2分)1.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具有和双重性质。

2.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发展打基础,为他们继续学习英语和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3. 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使用英语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以及指导这些行动和步骤的信念。

4. 是英语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

5.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的主体。

6.《课程标准》第级为九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7.教师的是有效实施英语课程的关键。

8.课程标准规定,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堂视听时间每学年不少于______小时。

9.9年级毕业时,学生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词以上。

10. 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共同构成的英语课程总目标,11.听和读是______ 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

12.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综合人文素养。

13.英语学习具有明显的和特点。

14.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等方面都应考虑全体学生的发展需求。

15.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现实生活中鲜活的英语学习资源,积极利用音像、广播、电视、书报杂志和等,拓展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16.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

17.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和资源策略等。

18.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____________、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

19.英语教师要组织_____________,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

20.英语课程的评价要实现形成性评价与____________相结合。

21.形成性评价应坚持________原则。

22.语音教学应注重语义与语境、______与语流相结合,不要单纯追求单音的准确性。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 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目录第一部分前言 (3)一、课程性质 (3)二、课程基本理念 (3)三、课程设计思路 (4)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5)一、总目标 (5)二、分级目标 (6)第三部分分级标准 (8)一、语言技能 (8)二、语言知识 (12)三、情感态度 (14)四、学习策略 (16)五、文化意识 (17)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18)一、教学建议 (18)二、评价建议 (22)三、教材编写童议 (24)附录 (26)附录1 语音项目表 (26)附录2语法项目表 (26)附录3 词汇表 (28)第一部分前言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和大调整的变革时期,呈现出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化的发展态势。

作为一个和平发展的大国,中国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国际责任与义务。

英语作为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已经成为国际交往和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

学习和使用英语对吸取人类文明成果、借鉴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增进中国和世界的相互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能够为提高我国整体国民素养,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国民的国际交流能力奠定基础。

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对青少年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英语不仅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播中国文化,增进他们与各国青少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还能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接受教育和职业发展的机会。

学习英语能帮助他们形成开放、包容的性格,发展跨文化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人文素养。

学习英语能够为学生未来参与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储备能力,也能为他们未来更好地适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化奠定基础。

一、课程性质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

2011英语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含部分答案)

2011英语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含部分答案)

2011英语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含部分答案)英语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含部分答案)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语言技能主要包括听、说、读、写等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些技能的综合运用。

2、英语语言知识主要含: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

3、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包括义务教育和高中两个阶段)按照能力水平分为九个级别。

4、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者小短文是新课标中语言技能一级的目标要求。

5、语言技能一级目标中说唱要求的第一个要求是能根据录音模仿说话。

6、研究策略: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资源策略。

7、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8、教材编写应体现以下四个原则:思想性原则、科学性、趣味性原则、灵活性。

9、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开发与利用教材资源;开发与利用学校资源;开发与利用网络资源;开发与利用学生资源。

10、英语课程的评价要尽可能做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化,评价目标的多维化。

11、评价体系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12、评价要服务教学、反馈教学、促进教学。

13、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研究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

14、形成性评价可采用多种方式,如测试与非测试、教师评价、个人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等。

15、二级为6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五级为9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初步掌握英语语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简单的英语交际,具有初步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积极探究和了解英语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具有英语研究的兴趣和能力,为终身研究打下基础。

2、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研究策略的培养,注重教学过程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注重教学资源的多样性和开发利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版)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2、在九级目标体系中,小学六年级结束时应达到(2)级,9年级结束时应达到(5)级,1级目标是(四)年级应达到的水平。

3、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能以及这些技能的综合运用。

其中(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

4、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以及用于表达常见
(功能)和(话题)。

6、终结性评价要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过程性评价着重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与进步)。

7、(教材)是课程的第一资源。

8、教材编写应体现:(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和(灵活性)的原则。

二、简答。

1、简述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性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

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英语课程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 、简述英语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能力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二: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性三: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持续性和渐进性四:强调语言实践,注重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运用性五: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六:丰富课程资源,拓展英语学习渠道
3 、简述义务教育阶段的总目标。

通过英语课程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

4、英语课程的总的设计思路是什么?
英语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和先进的外语课程理念为指导,立足国情,综合考虑我国英语教育的发展现状,从义务教育阶段起,建立一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系统而持续渐进的英语课程体系。

5、简述英语学习策略及其分类。

学习策略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使用英语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以及指导这些行动和步骤的信念。

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

6、试述五维目标之间的关系。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

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有利于正确地理解语言和得体地使用语言;有效的学习策略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积极的情感态度有利于促进主动学习和持续发展。

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三:论述。

课程标准中的实施建议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打好基础,促进学生整体人文素养的提高。

请简述英语教学的教学建议。

1.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学习英语奠定基础
2.注重语言实践,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加强学习策略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
5.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6.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7.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拓展学生学习英语的渠道
8.不断提高专业素养,适应课程发展的需要
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尽可能做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化,评价目标的多维化。

评价既要关注过程,又要关注结果,因此,对教师提出哪几点要求。

1、充分发挥评级的积极导向作用
2、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3、依据课程目标要求确定评价内容和标准
4、注重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和多样性
5、形成性评价要有利于监控和促进教与学的过程
6、终结性评价要注重考查学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7、注意处理教学与评价的关系
8、小学评价应以激励学生学习为主
9、合理设计和实施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