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必考大题及答案
工程材料考试题及答案

工程材料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金属材料的强度是指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抵抗____的能力。
A. 变形B. 断裂C. 腐蚀D. 磨损2. 以下哪项不是金属材料的四大性能?A. 强度B. 硬度C. 韧性D. 导电性3. 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是指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发生____而不发生断裂的性质。
A. 弹性变形B. 永久变形C. 塑性变形D. 脆性变形4. 金属材料的硬度是指材料抵抗____的能力。
A. 划伤B. 腐蚀C. 磨损D. 冲击5. 非金属材料通常具有以下哪种特性?A. 高导热性B. 高导电性C. 良好的绝缘性D. 高熔点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是指材料在____状态下的应力与应变的比值。
7. 金属材料的疲劳是指材料在____作用下反复加载和卸载,最终导致断裂的现象。
8. 金属材料的热处理是指通过控制____、____和____来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9. 陶瓷材料具有____、____、____等特性。
10.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组成的新型材料,具有____、____等优点。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工艺有哪些,并说明它们各自的作用。
12. 简述非金属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及其优缺点。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某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为200 GPa,当受到100 MPa的应力作用时,计算其应变值。
14. 已知某金属材料的屈服强度为250 MPa,抗拉强度为350 MPa,若材料在拉伸过程中达到屈服点,计算其塑性变形量。
五、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15. 论述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及其优势。
答案一、选择题1. B2. D3. B4. A5. C二、填空题6. 弹性7. 循环8. 温度、保温时间、冷却速度9. 高熔点、高硬度、良好的化学稳定性10. 轻质、高强度、良好的耐腐蚀性三、简答题11. 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工艺主要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
工程材料考试题及答案

工程材料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主要通过哪种方式进行?A. 滑移B. 孪生C. 扩散D. 相变答案:A2. 以下哪种材料不属于金属材料?A. 钢B. 铝C. 塑料D. 铜答案:C3. 陶瓷材料的主要特性是什么?A. 高塑性B. 高韧性C. 高硬度D. 高延展性答案:C4. 以下哪种合金具有最好的耐腐蚀性能?A. 铝合金B. 不锈钢C. 黄铜D. 铅锡合金答案:B5. 玻璃材料通常属于哪种材料类别?A. 金属材料B. 无机非金属材料C. 有机高分子材料D. 复合材料答案:B6. 以下哪种材料的热导率最高?A. 铜B. 铝C. 钢D. 塑料答案:A7. 金属材料的疲劳破坏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A. 腐蚀B. 过载C. 反复加载D. 温度变化答案:C8. 以下哪种材料的电绝缘性能最好?A. 橡胶B. 陶瓷C. 铁D. 银答案:A9. 复合材料通常由哪些材料组成?A. 金属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B. 金属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C. 有机高分子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D. 所有上述材料答案:D10. 以下哪种材料的抗拉强度最高?A. 铝合金B. 不锈钢C. 碳纤维增强塑料D.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金属材料的强度是指材料在________时能承受的最大压力。
答案:拉伸12. 材料的硬度是指材料________的能力。
答案:抵抗硬物压入表面13. 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是指材料在________时的应力与应变比值。
答案:弹性变形14. 材料的疲劳寿命与加载________成正比。
答案:次数15. 材料的冲击韧性是指材料在________下吸收能量的能力。
答案:冲击载荷16. 金属材料的热处理通常包括________、正火、回火等过程。
答案:退火17. 材料的蠕变是指材料在________作用下发生的缓慢变形。
答案:恒定应力18. 材料的断裂韧性是指材料在________条件下抵抗裂纹扩展的能力。
工程材料试题及答案

工程材料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主要发生在哪个晶体结构中?A. 体心立方晶体B. 面心立方晶体C. 六角密堆积晶体D. 简单立方晶体2. 以下哪个不是金属材料的强化机制?A. 固溶强化B. 细晶强化C. 形变强化D. 热处理强化3. 陶瓷材料的主要特性是什么?A. 高塑性B. 高韧性C. 高硬度D. 高弹性4. 聚合物材料的分子链结构通常分为哪几种类型?A. 线性结构和支链结构B. 线性结构和网状结构C. 支链结构和网状结构D. 线性结构和环状结构5. 以下哪种材料不属于复合材料?A. 碳纤维增强塑料B. 金属基复合材料C. 陶瓷基复合材料D. 纯金属6. 金属材料的疲劳强度通常与什么因素有关?A. 材料的硬度B. 材料的韧性C. 材料的塑性D. 材料的弹性模量7. 材料的热处理通常包括哪些过程?A. 淬火和回火B. 淬火和正火C. 正火和退火D. 退火和回火8. 以下哪种腐蚀类型属于化学腐蚀?A. 点蚀B. 应力腐蚀C. 氢腐蚀D. 氧气腐蚀9. 材料的断裂韧性通常与什么有关?A. 材料的强度B. 材料的硬度C. 材料的韧性D. 材料的塑性10. 材料的疲劳寿命与什么因素有关?A. 应力幅B. 应力集中C. 材料的疲劳极限D. 所有上述因素答案:1. B2. D3. C4. A5. D6. B7. A8. C9. C10. 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金属材料的热处理过程及其目的。
2. 解释什么是材料的疲劳现象,并说明如何提高材料的疲劳寿命。
3. 描述聚合物材料的热塑性和热固性的区别。
三、计算题(每题25分,共50分)1. 已知某金属材料的屈服强度为300 MPa,弹性模量为200 GPa,求该材料在拉伸过程中的弹性阶段的应力-应变关系。
2. 假设有一金属棒,其直径为20 mm,长度为1 m,材料的屈服强度为200 MPa,若要使其产生塑性变形,需要施加多大的力?四、论述题(共30分)1. 论述复合材料在现代工程中的应用及其优势。
工程材料试题及答案

工程材料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金属材料的硬度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来衡量?A. 拉伸试验B. 冲击试验C. 布氏硬度试验D. 洛氏硬度试验2. 下列哪种材料属于高分子材料?A. 铝合金B. 碳纤维C. 聚氯乙烯D. 玻璃纤维3. 材料的疲劳是指在何种条件下发生的断裂?A. 单次大负荷B. 反复小负荷C. 高温环境D. 腐蚀环境4. 铸铁与钢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碳含量,那么铸铁的碳含量通常是多少?A. 0.03%-0.30%B. 0.30%-2.11%C. 2.11%-4.30%D. 4.30%以上5. 哪种材料具有优异的高温性能和抗氧化性?A. 铝合金B. 钛合金C. 镁合金D. 铜合金6. 材料的屈服强度是指材料在何种状态下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A. 弹性变形B. 塑性变形C. 断裂D. 蠕变7. 下列哪种材料具有最好的导电性能?A. 铜B. 铝C. 钛D. 不锈钢8. 材料的韧性是指其在受到冲击或突然载荷时抵抗断裂的能力,以下哪种材料通常被认为是韧性材料?A. 灰口铸铁B. 玻璃C. 高碳钢D. 橡胶9. 陶瓷材料的主要特点是?A. 高强度B. 良好的塑性C. 良好的导电性D. 耐高温10.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材料组合而成的,它们的主要优点是什么?A. 减轻重量B. 提高强度C. 提高韧性D. 以上都是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材料的弹性模量是指材料在受到______时的刚度。
2. 金属材料的导热性能通常通过______来衡量。
3. 材料的抗拉强度是指材料在拉伸过程中能够承受的最大______。
4. 材料的蠕变是指在______和高温条件下发生的缓慢持久变形。
5. 钛合金因其______和______而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6. 玻璃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它是一种无定形无机非金属材料。
7. 聚合物的分子量对其______和______有显著影响。
工程材料试题(含答案)

⼯程材料试题(含答案)1.F和A分别是碳在α-Fe、γ-Fe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
2.液态⾦属结晶时常⽤的细化晶粒的⽅法有增加过冷度、加变质剂、增加液体的流动。
3.加热是钢进⾏热处理的第⼀步,其⽬的是使钢获得奥⽒体组织。
4.在Fe-Fe3C相图中,钢与铸铁分界点的含碳量为 2.11% 。
5.完全退⽕主要⽤于亚共析钢,其加热温度为: Ac3 +(30~50)℃。
6.1Cr18Ni9Ti是不锈钢,其碳的质量分数是 0.1% 。
7. QT600-03中的“600”的含义是:σb≥600MPa 。
8.T8MnA是碳素⼯具钢,其中“A”的含义是⾼级优质。
9.40Cr是合⾦结构钢,其Cr的主要作⽤是提⾼淬透性、强化铁素体。
10.调质件应选中碳成分的钢,渗碳件应选低碳成分的钢。
11.化学热处理的基本过程包括:化学介质分解出渗⼊元素的活性原⼦,活性原⼦被⼯件表⾯吸附,原⼦由表层向内扩散形成渗层。
12.按冷却⽅式的不同,淬⽕可分为单介质淬⽕、双介质淬⽕、等温淬⽕、分级淬⽕等。
13.60钢(Ac1≈727℃,Ac3≈766℃)退⽕⼩试样经700 ℃、740 ℃、800 ℃加热保温,并在⽔中冷却得到的组织分别是:P+F ,F+M+Ar ,M+Ar 。
14.⾦属的冷加⼯与热加⼯是按再结晶温度来划分的。
15.制造形状简单、⼩型、耐磨性要求较⾼的热固性塑料模具应选⽤ T10 钢,⽽制造形状复杂的⼤、中型精密塑料模具应选⽤ 3Cr2Mo 钢。
(请从45、T10、3Cr2Mo、Q235A中选择)1.碳钢在室温下的相组成物是铁素体和渗碳体。
2.铁碳合⾦平衡结晶时,只有成分为 0.77%的共析钢才能发⽣共析反应。
3.在1100℃,含碳0.4%的钢不能进⾏锻造,含碳4.0%的铸铁能进⾏锻造。
4.细晶强化能同时提⾼钢的强度和韧性。
5.碳的质量分数对碳钢⼒学性能的影响是:随着钢中碳的质量分数的增加,硬度、强度增加,塑性、韧性也随着增加。
工程材料学考试卷及答案

《工程材料学》考试题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组成物质的质点(原子、离子或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称为结合键,主要有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和分子键四种。
2、距液固界面距离越远,液相的温度越高的温度分布是正温度梯度;距液固界面距离越远,液相的温度越低的温度分布是负温度梯度。
3、随着变形量的增加,晶体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加工硬化。
4、根据石墨的形态分类,铸铁可分为灰铸铁(石墨为片状)、可锻铸铁(石墨为团絮状)、球墨铸铁(石墨为球状)、蠕墨铸铁(石墨为蠕虫状)5、按照含碳量高低,钢可以分为低碳钢(Wc≤0.3%)、中碳钢(0.3%<Wc<0.6%)、高碳钢(Wc≥0.6%);根据合金元素总量的多少,钢可以分为低合金钢(Wme≤5%)、中合金钢(5%<Wme<10%)、高合金钢(Wme≥10%)。
6、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钢的强度、硬度不断降低,塑性、韧性不断提高。
7、钢的淬透性是指钢在淬火时获得马氏体的能力,钢的淬透性大小用规定条件下淬火获得的淬透层深度来表示,淬透层越深,其淬透性越好。
8、钢在固态加热、保温和冷却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组织结构的转变,这种发生组织转变所对应的温度称为相变温度或临界点。
9、冷变形金属在加热时,回复和再结晶的驱动力是储存能或畸变能,晶粒长大的驱动力是界面能。
10、面心立方的原子密排面为(111),密排方向为[110]。
11、任何一种物质的结晶过程都是由晶核形成和晶核长大两个基本过程组成。
12、合金组元通过相互溶解形成的一种成分及性能均匀、结构与组元之一相同的固相,称为固溶体。
合金组元相互作用形成晶格类型和特征完全不同于任一组元的新相,称为中间相或金属化合物。
13、金属的塑性变形主要是由位错运动引起的,因此,阻碍位错运动是强化金属的主要途径。
14、晶体的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异性,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的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没有固定的熔点。
工程材料试题答案

工程材料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金属材料的硬度通常是指()。
A. 材料的抗磨损能力B. 材料的抗变形能力C. 材料的延展性D. 材料的导电性答案:A2. 下列哪种材料是典型的非金属材料?()。
A. 钢B. 铝C. 碳纤维D. 铜答案:C3. 材料的疲劳是指()。
A. 材料在长期受力下发生断裂的现象B. 材料在瞬间受力下发生断裂的现象C. 材料因受热而发生变形的现象D. 材料因受冷而发生脆化的现象答案:A4. 以下哪种材料具有最好的导热性能?()。
A. 铜B. 铝C. 橡胶D. 玻璃答案:A5. 高分子材料的特点不包括()。
A. 轻质B. 高强度C. 耐高温D. 可塑性答案:C二、填空题1. 材料的弹性模量是指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单位长度的变形量与所受力的比值,其单位是__________。
答案:帕斯卡(Pa)2. 铸铁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和碳。
答案:铁3. 陶瓷材料通常具有__________和耐腐蚀的特性。
答案:高硬度4.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主要作用是承受__________。
答案:拉力5. 聚合物是由许多相同或不同的单体分子通过__________作用连接成长链的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聚合三、判断题1. 金属材料的导电性能优于非金属材料。
()答案:正确2. 材料的韧性越好,其脆性也越强。
()答案:错误3. 所有的塑料都属于热固性材料。
()答案:错误4. 材料的蠕变现象是指在长期高温下材料会发生缓慢的永久变形。
()答案:正确5. 木材是一种各向同性的天然材料。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 请简述金属材料的疲劳现象及其影响因素。
答:金属材料的疲劳是指材料在反复或循环应力作用下,经过一定周期后在局部区域产生裂纹,最终导致断裂的现象。
影响疲劳的因素包括材料的微观结构、表面状态、应力集中、环境温度和加载频率等。
2. 何为复合材料?请举例说明其应用。
答: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复合在一起,形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
工程材料_试题及答案

1 、合金渗碳钢经最终热处理后的组织全部是回火马氏体。
(×)2 、热加工与冷加工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有加工强化现象产生。
(×)3、铸铁是含碳量小于2. 11%的铁碳合金。
(×)4 、二元共晶相图是指合金两组元在液态和固态均能无限互溶所构成的相图。
(×)5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普通只改变钢件表面层的组织,而不改变心部组织。
( √ )+ (α +β),则它由三相组成。
(×)6、一个合金的室温组织为α +β117 、将金属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上时,金属将发生回复、再结晶及晶粒长大等变化。
( √ )8 、金属在塑性变形后产生的纤维组织能使金属具有各向异性。
( √ )9 、碳钢的塑性和强度都随着含碳量的增加而降低。
(×)10、金属的再结晶转变,也要经历形核与晶核长大的过程。
( √1 、合金渗碳钢经最终热处理后的组织全部是回火马氏体。
(×)2 、热加工与冷加工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有加工强化现象产生。
(×)3、铸铁是含碳量小于2. 11%的铁碳合金。
(×)4 、二元共晶相图是指合金两组元在液态和固态均能无限互溶所构成的相图。
(×)5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普通只改变钢件表面层的组织,而不改变心部组织。
( √ )+ (α +β),则它由三相组成。
(×)6、一个合金的室温组织为α +β117 、将金属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上时,金属将发生回复、再结晶及晶粒长大等变化。
( √ )8 、金属在塑性变形后产生的纤维组织能使金属具有各向异性。
( √ )9 、碳钢的塑性和强度都随着含碳量的增加而降低。
(×)10、金属的再结晶转变,也要经历形核与晶核长大的过程。
( √ )细化晶粒虽能提高金属的强度,但增大了金属的脆性。
( ╳ )改正:细化晶粒非但能提高金属的强度,也降低了金属的脆性。
2 、结构钢的淬透性,随钢中碳含量的增大而增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材料课后大作业
1.现有下列零件及可供选择的材料,给各零件选择合适的材料,并选择合适的最终热处理方法(或使用状态). 零件名称:自行车架,连杆螺栓,车厢板簧,滑动轴承,变速齿轮,机床床身,柴油机曲轴.
可选材料:60Si2Mn,ZQSn6-6-3,QT600-2, T12A, 40Cr, HT200, 16Mn, 20CrMnTi.答:自行车架:16Mn 焊接
连杆螺栓:40Cr 最终热处理方法:调质;
车厢板簧:60Si2Mn 最终热处理方法:淬火+中温回火;
滑动轴承:ZQSn6-6-3 使用状态:铸造;
变速齿轮:20CrMnTi 最终热处理方法:渗碳后淬火、低温回火;
机床床身:HT200 最终热处理方法:去应力退火;
柴油机曲轴:QT600-2 最终热处理方法:等温淬火。
2. 某型号柴油机的凸轮轴,要求凸轮表面有高的硬度(HRC>50),而心部具有
良好的韧性(Ak>40J),原采用45钢调质处理再在凸轮表面进行高频淬火,最后低温回火,现因工厂库存的45钢已用完,只剩15钢,拟用15钢代替。
试说明:
(1)原45钢各热处理工序的作用;
(2)改用15钢后,应按原热处理工序进行能否满足性能要求?为什么?
(3)改用15钢后,为达到所要求的性能,在心部强度足够的前提下采用何种热处理工艺?
答:(1)调质处理:得到心部硬度,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和疲劳强度,为高频淬火做好准备;高频淬火:使其有足够的强度硬度,耐磨性;低温回火:消除内应力,便于后续加工;
(2)、不能,心部较软而表面硬度,会造成表面脱落;
(3)表面要渗碳处理
3. 选择下列零件的热处理方法,并编写简明的工艺路线(各零件均选用锻造毛
坯,并且钢材具有足够的淬透性):
(1)某机床变速箱齿轮(模数m=4),要求齿面耐磨,心部强度和韧性要求不高,材料选用45 钢;
(2)某机床主轴,要求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轴径部分要求耐磨(HRC 50-55),材料选用45 钢;
(3)镗床镗杆,在重载荷下工作,精度要求极高,并在滑动轴承中运转,要求镗杆表面有极高的硬度,心部有较高的综合机械性能,材料选用38CrMoALA。
(4)M12 丝锥,要求刃部硬度为60~62HRC,柄部硬度为30~40HRC,材料选用T12A。
答: ⑴45钢机床变速箱齿轮: 下料→锻造→正火→粗加工→调质→精加工→超音频感应加热淬火+低温回火→精磨→成品;
⑵45钢机床主轴: 下料→锻造→正火→粗加工→调质→精加工→表面淬火+低
温回火→精磨→成品;
⑶38CrMoAlA镗床镗杆: 下料→锻造→退火→粗加工→调质→精加工→氮化→研磨→成品;
⑷T12A丝锥: 锻造→球化退火→机加工→淬火+低温回火→柄部盐浴加热快速退火→精加工。
4. 有一传动轴(最大直径φ20mm)受中等交变拉压载荷作用要求沿截面性能均匀一致,(1)选择合适的材料,(2)编制简明工艺路线,(3)说明各热处理工艺的主要作用:(4)指出最终组织.
可供选择材料:16Mn,20CrMnTi,45,40Cr,40CrNiMo,T12.
答:(1)选用20CrMnTi
(2)简明工艺路线:备料→锻造→正火→机械加工→渗碳→淬火、低温回火→机械加工。
(3)热处理工艺的主要作用如下:正火:主要为了消除毛坯的锻造应力,降低硬度以改善切削加工性,同时也均匀组织,细化晶粒,为以后的热处理做组织准备。
渗碳:为了保证传动轴表层的含碳量及渗碳层深度的要求。
淬火+低温回火:提高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而心部具有足够的韧性,其中低温回火的作用是消除淬火应力及减少脆性。
(4)表面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心部组织为回火索氏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