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高原针茅草原群落α多样性研究
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短花针茅草原植被分析与制图的开题报告

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短花针茅草原植被分析与制图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是典型的温带草原区,其短花针茅草原是该区域重要的草地植被类型之一,对于了解该区域的生态环境、草地资源利用以及草地保护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该草原植被,应用遥感技术进行定量化分析,能够为该区域的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以及草地资源管理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同时具备一定的研究价值。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1. 研究内容:(1) 短花针茅草原的特征和分布情况: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和地图、遥感数据分析,研究该区域短花针茅草原的特征、分布情况,并给出针茅草原的植被类型判读方法。
(2) 短花针茅草原的植被指数提取:利用NDVI指数,对该区域的短花针茅草原进行植被指数提取。
(3) 短花针茅草原的面积测算:通过对高分遥感影像进行解译,结合野外调查数据,利用ArcGIS软件统计得出短花针茅草原的面积。
(4) 短花针茅草原的遥感制图:利用遥感技术处理得到的植被指数和面积测算数据,进行针茅草原遥感制图,并结合实地调查数据进行验证。
2. 研究方法:(1) 野外调查法:在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短花针茅草原地带进行野外实地调查,对该草原植被进行物种分类、分布、土壤类型、构成特点等综合分析。
(2) 遥感分析法:选取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通过ENVI软件对影像进行预处理,提取植被指数数据,并使用ArcGIS软件进行影像处理、制图、面积测算。
三、预期结果:预期研究结果将得到该区域短花针茅草原植被的详细特点及分布情况,以及针对针茅草原的植被指数和面积测算数据,进而将这些数据整合,进行遥感制图。
同时预期能为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地区的草地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及草地资源管理提供一些重要的数据支撑和参考依据。
四、论文结构及进度:1. 论文结构:引言,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方法,预期结果,论文结论。
2. 论文进度:第一周:确定题目、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第二周:文献综述,研究所用技术、软件工具的介绍;第三周:实地调查,采集实地数据;第四周:遥感影像处理,提取植被指数;第五周:利用ArcGIS进行影像处理和面积测算;第六周:制作遥感制图;第七周:检查和修正论文内容;第八周:论文终稿。
《内蒙古草原植物群落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关系》范文

《内蒙古草原植物群落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关系》篇一摘要:本文通过对内蒙古草原植物群落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关系进行深入探究,分析不同群落间植物的多样性程度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以期为保护与利用草原资源提供理论支持。
本文采用了系统文献研究及实地调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总结了该区域植物群落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策略。
一、引言内蒙古草原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自然资源,其植物群落的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的多功能性密切相关。
植物群落的多样性不仅影响着草原的生态平衡,还对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内蒙古草原植物群落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之间的关系,以期为草原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区域与背景内蒙古草原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多样,植被类型丰富。
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影响,该区域的植物群落组成和生态系统功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因此,对这一区域的植物群落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三、植物群落多样性分析(一)植物群落组成与结构内蒙古草原的植物群落组成复杂,包括多种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等。
不同地域、气候条件下的植物群落组成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物种的丰富度、分布和密度等方面。
(二)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度量通过实地调查和样本采集,本文采用了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多样性指数等指标对植物群落多样性进行度量。
结果表明,不同区域的植物群落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
四、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分析(一)生态系统的功能与服务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具有多种功能,如碳汇、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等。
这些功能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生态服务,如食物、水源、草地资源等。
(二)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度量本文通过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过程和功能,采用综合指标法对生态系统多功能性进行度量。
结果表明,不同区域的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存在差异,且与植物群落多样性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2024年内蒙古草原植物群落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关系》范文

《内蒙古草原植物群落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关系》篇一一、引言内蒙古作为我国北方典型的草原区,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和多样的生态环境。
植物群落的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的多功能性关系是生态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本文以内蒙古草原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植物群落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关系,以期为草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区域与方法1. 研究区域本研究选取内蒙古地区的典型草原作为研究对象,包括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等地的草原区域。
2. 研究方法(1)植物群落调查:通过实地调查和样方采集,收集内蒙古草原的植物种类、数量、分布等数据。
(2)生态系统多功能性评估:运用生态学指标,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服务等方面进行评估。
(3)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植物群落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之间的关系。
三、植物群落多样性分析1. 植物种类与数量内蒙古草原拥有丰富的植物种类,包括草本植物、灌木、小乔木等。
通过实地调查和样方采集,我们收集了大量的植物数据,发现植物种类和数量在不同区域和海拔梯度上存在差异。
2. 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等多样性指数对植物群落多样性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植物群落多样性在不同区域和海拔梯度上存在显著差异,表明植物群落多样性受到地域和海拔等因素的影响。
四、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分析1. 生态系统结构内蒙古草原的生态系统结构包括植被、土壤、地形等因素。
通过分析发现,不同区域的生态系统结构存在差异,这直接影响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服务。
2. 生态系统功能与服务生态系统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等。
生态系统服务包括水源涵养、土壤保持、气候调节等。
通过分析发现,内蒙古草原的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受到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五、植物群落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关系通过统计分析发现,植物群落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即植物群落多样性越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服务能力越强。
内蒙古典型草原地上生物量及营养物质动态的研究

刺破其 1腔黏膜 和腹下皮肤 , 5 I 而且芒针混入 羊毛后
影 响 毛 的 质 量 , 影 响 绵 羊 抓 膘 , 其 对 2岁 以 下 也 尤 的幼畜危害更大 . 有致 死 的 危 险 。 据 市 场 销 售 的 羊
的针茅鲜嫩 , 种家畜都 喜食 。如果抓住 这一时期 各
放 牧 ( 羊 ) 羊群起到抓 膘和催膘作 用。因此 , 绵 对 针 茅 对 绵 羊 的 无 害 期 也 就 是 从 4月 初 到 7月 中 旬 之
物 质 含 量 不 同 草 地 类 型 、不 同 时 间 都 有 很 大 的 变
平原 构成 了它 的分 布 中心 ,向东延 伸到 西辽河 平 原. 向西一 直分布 到乌兰察布高原南 部及鄂尔 多斯
高 原 东 部 。 干 旱 是 发 育 形 成 典 型 草 原 的 特 定气 候 半
化, 研究 草地牧草地上 生物量时卒变化及 营养物质
部 的 黄 土 丘 陵 上 生 长 的地 带 性 植 被 为 暖 温 型 的 本
作 简 :琴. 。规,设 ,要 究 向 草 氏 茅 原。 型 原由 分 围 面 大, 者 介例 委 4_, 究 主 研 方 为 原 邢 监1与_原女划 计 9 单) 二 针 草 典 草 于 布范 广、 积 不 测
摘要 : 典型草 原是 内蒙古草原的主体 。 究 了内蒙古典型草原 的代表群 系羊草草原 、 研 大针茅草原 、 氏 克 针 茅草原、 氏针 茅草原地 上生物量 的季节动 态和年度 动 态规律及 其与水热条件 的相关 关 系, 本 并研 究 了群 落粗蛋 白质 、 粗纤 维、 无氮浸 出物含 量的动态规律。结果表 明: 落地上 生物 量积 累过程 与降水量 群
和 温度 密切 相 关 . 用 L gsi 可 o it c曲线 进 行 模 拟
《内蒙古草原植物群落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关系》范文

《内蒙古草原植物群落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关系》篇一摘要:本文以内蒙古草原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与数据分析,探讨了植物群落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之间的关系。
研究发现,植物群落多样性对维护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多功能性具有重要作用,并进一步提出了保护和恢复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的策略建议。
一、引言内蒙古草原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其植物群落的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的多功能性关系密切。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影响,内蒙古草原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重威胁。
因此,研究植物群落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关系,对于保护和恢复草原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区域与方法(一)研究区域本研究选取内蒙古典型草原区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和采样收集数据。
(二)研究方法采用生态学、植物学、统计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通过实地调查、样方采集、数据分析等手段,探讨植物群落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关系。
三、植物群落多样性分析(一)植物群落组成内蒙古草原植物群落主要由草本植物、灌木和少量乔木组成,其中草本植物种类繁多,是草原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标通过物种丰富度、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辛普森多样性指数等指标,对内蒙古草原植物群落多样性进行量化分析。
四、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分析(一)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具有提供生态产品、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
(二)多功能性指标采用综合指标法,结合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等多方面因素,对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的多功能性进行评估。
五、植物群落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关系(一)相关性分析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植物群落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即植物群落多样性越高,生态系统的多功能性越强。
(二)因果关系探讨进一步分析表明,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对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多功能性具有重要作用。
丰富的物种组成和复杂的种间关系,有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自我恢复能力,从而保障生态系统的多功能性。
四川省成都市实验中学2023年高考冲刺模拟生物试题含解析

2023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线粒体自噬时,内质网膜包裹损伤的线粒体形成自噬体,此时LC3-I蛋白被修饰形成LC3-II蛋白,LC3-II蛋白促使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完成损伤的线粒体降解。
研究人员选取周龄一致的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中等强度运动组和大强度运动组。
训练一段时间后,测量大鼠腓肠肌细胞LC3-I蛋白和LC3-II蛋白的相对含量,结果如下图。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依赖膜的流动性B.LC3-II/LC3-I的比值随运动强度增大而增大C.运动可以抑制大鼠细胞的线粒体自噬D.溶酶体内的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线粒体2.有关细胞器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溶酶体是单位膜包被的小泡,能吞噬细胞外的病原体B.叶绿体只存在于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中C.中心体存在于大部分真核细胞中,在动物细胞的增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D.刚由分裂形成的植物细胞中只有很少几个分散的小液泡3.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蓝藻细胞的DNA分子为环状,复制时以一条链为模板B.吞噬细胞的溶酶体中含多种水解酶,有非特异性免疫作用C.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渗透压低于外界溶液时,会渗透失水D.人体成骨细胞每分裂一次,染色体的端粒DNA序列会缩短一截4.下列关于DNA 分子的结构与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沃森与克里克构建的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概念模型B.搭建6 个碱基对的DNA 结构模型,需要磷酸与脱氧核糖的连接物24 个C.DNA 分子的一条链中相邻的碱基A 和T 通过氢键连接D.双链DNA 分子中,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G 和C 共占1/2,则DNA 分子中A 占1/45.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描述正确的是()A.运输氨基酸的载体是蛋白质B.少数蛋白质是由20种不同氨基酸组成C.鸟的羽毛和人的指甲存在同一种纤维蛋白D.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蛋白质就会变性6.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在非细胞条件下也能发挥作用B.激素和抗体都具有特异性,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C.血液中激素浓度受内外环境因素影响,不能反映激素的分泌量D.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苹果可用于制作苹果酒、苹果醋饮料和提取具有抗过敏、抗癌细胞增生、调节脂质代谢等多种生理功能的苹果多酚。
《2024年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测度方法Ⅰα多样性的测度方法(上)》范文

《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测度方法Ⅰα多样性的测度方法(上)》篇一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测度方法:Ⅰ. α多样性的测度方法(上)一、引言生物群落多样性是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领域之一,其涉及到的范围从微观的遗传多样性到宏观的地理分布多样性。
作为生态系统功能和结构的重要评价指标,生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方法与技术手段不断更新与完善。
其中,α多样性作为群落多样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测度方法在生态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α多样性的测度方法及其应用。
二、α多样性的概念α多样性,又称群落内多样性或物种丰富度,是描述单一群落内部物种数量及其相对丰度的指标。
它反映了群落内部物种组成的复杂性和均匀度,是衡量生态系统健康和稳定性的重要参数。
三、α多样性的测度方法1. 物种丰富度(Species Richness)物种丰富度是最直接反映群落多样性的指标之一。
其具体方法包括物种数目、香农指数等。
其中,物种数目是指一个群落内所有物种的数量,这种方法简单易行,能够直观地反映出群落的多样性。
然而,该方法忽略了个体数量和相对丰度等因素的影响。
香农指数则综合考虑了物种的丰富度和均匀度,是一个更综合的多样性测度方法。
其计算涉及到的数学公式能反映群落内的种类组成比例以及它们的数量关系,对研究区域进行客观地分析评价。
2. 优势度指数(Dominance Index)优势度指数则是用于评估某物种在群落中的主导地位或相对重要性。
在生物群落中,一些物种可能占据着较大的比例或具有较高的数量优势,这些物种被定义为优势种。
优势度指数通过对优势种在群落中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群落的生态结构与动态变化。
3. 均匀度指数(Evenness Index)均匀度指数则用于衡量群落中各物种个体数量的分布均匀程度。
它能够反映群落的稳定性及对环境变化的响应能力。
常见的均匀度指数包括Pielou均匀度指数、Berger-Parker指数等。
Pielou 均匀度指数能够体现各物种的个体数量差异和整体均匀程度,而Berger-Parker指数则适用于简单评估特定物种种群内的均匀程度。
植物群落多样性的的测定(1)

井冈山大学杂草地样方多样性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植物群落多样性的α-多样性测定方法。
(2)初步了解井冈山大学植物种群的构成及数量。
(3)通过实验操作,掌握种群野外调查和采样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中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中生态复杂性。
它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所有种及其组成的群落和生态系统。
目前所提出的大量的生态多样性指数可分为三类:α-多样性指数; β-多样性指数和γ-多样性指数。
我们本次实验主要是对植物多样性进行测定,所采用的是α-多样性测定方法。
α-多样性是用于测量某一生态系统内生物种类数量以及生物种类间相对多度的一种测量指标。
三、实验器材:样方测绳(25m),皮尺(50m),卷尺等四、准备事项:1.调查研究之前必须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对象、范围、工作时间、参加的人数、所采用的方法等,并收集相关的资料。
2.野外调查设备器材的准备。
3.样地的选择:实验前在校园内选择好一块杂草样地,并且选好样地后要用显著的实物标记,以便明确观察范围。
本次实验我们选择的样方地点在井冈山大学校变电站前面的杂草地,面积大小为5m×5m的样方。
4.调查记录表格的制作:实验前准备好草木层野外样方调查表表1。
调查表方式制作如下:表1.草木层野外样方调查表群落名称样地面积野外编号层次名称层高度层盖度优势种调查时间调查者五、实验步骤:1.样地的选择:样地是指能够反映植物群落基本特征的一定地段。
2、群落类型及样方大小的选择:在校园内选择一个天然的杂草地群落,样地面积大小为5×5m。
3、确定样方内物种的数量及每个物种个体的数量,记录在相应的表中。
4.样方内各数量指标的调查:在样方内识别草木层的物种。
测量每个草木种的多度和盖度,观察其物候期,得出其优势种,并将数据记录到表1中。
在测量过程中若观察到动物物种就记录在附记一栏中。
各指标的测量方法如下:多度的测量---多度是指一个种在群落中的个体数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B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表 !" 观测样地基本情况 C);3( +B D(1(’)3 !&1E#2#&16 &< 6)903#1= 03&26 项目 B B B F2(96B B B 行政区域 %&!)2#&1 经度 %&1=#2*E( 纬度 %)2#2*E( 海拔高度 G3(T)2#&1 ( 9) 土壤类型 U 270( 年平均气温 LT(’)=( )11*)3 2(90(’)2*’(( W ) 年降水量 LT(’)=( )11*)3 0’(!#0#2)2#&1 ( 99 ) 贝加尔针茅群落 !& ’%#(%)*+,#, 鄂温克旗 GH(1I( J# ++,NO5PO@QG O@NA-P.RQ8 5O. 暗栗钙土 /"(621*2 6 X +4 , Y R4 @ B ..R4 R Y S.4 R B 大针茅群落 !& -.%+/#, 西乌旗 K#H* J# ++5N.5PAQG OON..PRQ8 ++AR 暗栗钙土 /"(621*2 6 +4 + Y R4 A B .-,4 5 Y S-4 + B 克氏针茅群落 !& 0.1)23## 阿巴嘎旗 L;)=) J# ++ONA-PRQG OONRRPAQ8 ++., 栗钙土 /"(621*2 6 +4 R Y R4 S B -O-4 R Y O+4 R B 小针茅群落 !& 0)*4*+5## 达茂旗 M)9)& J# ++RN.SP.-QG O-NRAPORQ8 +RAR 棕钙土 V’&H1 6 O4 5 Y R4 5 B +5O4 @ Y .@4 A B
( 4>b4%&&% ) 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4>b7%%$# 、 4>#7%%55 ) 资助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 收稿日期: &>>> A &$ A %4 ; 修改稿收到日期: $%%% A %# A %# 白永飞 :J;CF? 地址: NE<CFc @HR F<PCHR CPR P@
第 ! 期 * * * * * * * * * * * * 白永飞等: 内蒙古高原针茅草原群落 ! 多样性研究
A<<
!" #$
试验地设置 分别选择贝加尔针茅草原、 大针茅草原、 克氏针茅草原和小针茅草原代表样地在利用强度上的相对 一致 性, ! 类 群落的 观测样 地 均选择在被利用程度较轻、 基本上没有发生退化 的 冷季 放 牧场。野 外调查 工作是 在 "##$ 年 % 月群落地上生物量高峰期进行的, 各样地基本情况见表 " 。 !" !$ 观测取样方法 " )群落基 本 特 征: 沿 一 条 ":: . 的 样 线 设置 ": 个 " . ; " . 的观测样方, 样方间隔为 ": . 。分别测 定 每 个 样 方 的 植 物 种 类 组 成 及 其高度、 盖度、 株丛数和地上现存 量等, 地上 现 存量用刈割法测定, 用电子秤按 植物种 称取鲜 重和烘干重 ( $<= ) 。 > )群落植 物 多 样 性 及 种 ? 面 积 关 系: 采 用 ! . ; ! . 巢式样方, 样方内含 " @ $! . > 、 "@ "$ . > 、 " @ ! .> 、 " . > 和 ! . > 的样方各 ! 个, 通 过样 方 间 合 并 又 产 生 " @ A> . > 、 " @ % .> 、 "@> .> 、 > . > 和 % . > 的 样 方 各 ! 个, "$ . > 样 方 " 个, 每个巢 式 样 方 共 包 含 各 级 样 方 !" 个 (图 ") 。每个样地共设置 < 个巢式样方, 样方间 隔
!
摘 ! 要 ! 用比较样地法调查 了 内 蒙 古 高 原 # 类 地 带 性 针 茅 ( !"#$% ) 草 原: 贝加尔针茅 ( !& ’%#(%)*+,#, ) 草 原、 大针茅 ( !& -.%+/#, ) 草原、 克氏针茅 ( !& 0.1)23## ) 草原和小针茅 ( !& 0)*4*+5## ) 草原群落的 ! 多样性特 征, 结果表明: 群落物种数目同时受取样面积和样方形状的影 响, 对 数 模 型 ! 6 % ?@ 7 8 ’ 能 够 很 好 地 表 征 长方形样方可以获得与面积加倍的正方形样方相近的取样效 果。 同 一 尺 度 下, 沿 群落的种 A 面积关系, 着降水量逐渐递减生态梯度, 从贝加尔针茅群落到 小 针 茅 群 落 物 种 数 目 逐 渐 递 减, 群落丰富度指数 (群 落物种数、 BC=DC?:E 指数) 逐渐降低。多样性指数中, ,F;GH8@ 指数逐渐增大, ,IC@@8@JKF:@:= 指 数 逐 渐 降 低, 非常丰富种 ( 9$ ) 及丰富种 ( 9& ) 的数量均不断减少。 关键词 ! 内蒙古高原, 针茅草原群落, 种 J 面积关系, ! 多样性 "#$%& ’( ! %)*+,-)#& ’. .’$, !"#$% /’00$()#)+- )( 1((+, 2’(3’4)5 645#+5$ 7 891 :’(3 ;<+) & = > ?@ AB); ?)( $ = > C1 D+;?)( $ = 9E-#,5/# ! 2I: ! LF9:=HFMN 8E E8O= !"#$% P8;;O@FMF:HQ FR :R !& ’%#(%)*+,#,: !& -.%+/#,: !& 0.1)23##: C@L !& 0)*4*; +5## F@ MI: )@@:= B8@D8?FC S?CM:CO T:=: HMOLF:L OHF@D P8;GC=C<?: G?8M ;:MI8LHR 2I: =:HO?MH HI8T:L MICM MI: HG:U PF:H @O;<:= 8E E8O= !"#$% P8;;O@FMF:H T:=: CEE:PM:L <N <8MI MI: HFV: C@L HICG: 8E WOCL=CMHR 2I: HG:PF:HJC=:C =:?CMF8@HIFG P8O?L <: PIC=CPM:=FV:L <N C G8T:= EO@PMF8@ ;8L:?Q ! 6 % ?@ 7 8 ’& 2I: LFEE:=:@P: <:MT::@ @O;<:=H 8E HG:PF:H 8<MCF@:L <N 8<?8@D WOCL=CMH C@L <N HWOC=: WOCL=CMH TFMI MTFP: MI: HFV: 8E MI: 8<?8@D WOCL=CMH TCH @8M HFD@FEFPC@MR XM MI: HC;: HPC?: MI: HG:PF:H @O;<:= L:P=:CH:L C?8@D MI: :P8?8DFPC? D=CLF:@MH E=8; MI: !& ’%#(%)*+; ,#, P8;;O@FMN M8 MI: !& 0)*4*+5## P8;;O@FMNR 2I: =FPI@:HH F@LFP:HQ F@P?OLF@D HG:PF:H @O;<:= 8E MI: P8;;O@FU MF:H C@L BC=DC?:E F@L:YQ C?H8 L:P?F@:L E=8; MI: !& ’%#(%)*+,#, P8;;O@FMN M8 MI: !& 0)*4*+5## P8;;O@FMNR /F9:=HFU MN F@LFP:H F@P?OLF@D ,IC@@8@JKF:@:= F@L:Y C@L (F??ZH F@LFP:H 9 & %+/ 9 $ Q T:=: C?H8 =:LOP:LR F+& G’,%-H )@@:= B8@D8?FC S?CM:COQ !"#$% P8;;O@FMF:HQ HG:PF:HJC=:C =:?CMF8@HIFGQ ! LF9:=HFMN 9$#B’,I - 5%%,+-- ! &[ ! \C<8=CM8=N 8E ]OC@MFMCMF9: 0:D:MCMF8@ +P8?8DNQ )@HMFMOM: 8E -8MC@NQ ’IF@:H: XPCL:;N 8E ,PF:@P:HQ -:F^F@D! &%%%>4 $[ ! )@@:= B8@D8?FC XD=FPO?MO=: _@F9:=HFMNQ (OII8M! %&%%&"
生物多样性 ! 第 " 卷, 第 # 期, $%%% 年 && 月 ’()*+,+ -)./)0+1,)23! !( # ) : 454 6 47% ,*89:;<:= , $%%%
内蒙古高原针茅草原群落 ! 多样性研究
白永飞 & ! 许志信 $ ! 李德新 $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 北京 ! &%%%>4 )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呼和浩特 ! %&%%&" )
.AO
生B 物B 多B 样B 性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第 @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