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水厂设计说明书概要
(无阀滤池方案)1万吨自来水厂详细设计说明书

德兴市新岗山镇自来水厂初步设计目录绪论 .................................................................................................. 错误!不决义书签。
1 概况 (2)设计任务 (2)设计原则 (2)设计原始资料 (2)2 供水方案设计 (4)水源选择 (4)取水滴及取水修建物型式确立 (4)厂址选择 (5)水厂工艺流程确立 (5)水办理修建物型式选择确立 (14)净水厂整体部署 (16)3 供水方案设计 (20)给水办理厂用水量设计 (20)投药系统 (20)加氯系统 (21)网格絮凝池设计 (22)斜管积淀池设计 (27)快滤池 (32)清水池 (38)取水工程设计 (40)二级泵房 (43)3.10 系统高程设计 (46)3.11 平面部署 (48)1 概况设计任务工程名称:德兴市新岗山镇自来水厂工程类型:乡镇供水工程新岗山镇现有九都地表水厂一座,供水能力为300m3 /d。
最近几年来,跟着社会经济的不停发展,镇区人口不停增添和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升,居民生活用水量大幅增长,特别是镇区内九都工业园区各工业公司陆续动工上马,势必严重限制该镇的社会经济发展,加紧进行德兴市新岗山镇自来水厂的建设,已成事不宜迟。
1.2 设计原则(1)净水厂工艺依据体泉水水质的特色,所采纳的工艺流程力争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节俭能耗、节俭造价,水厂运行操作安全靠谱、管理维修方便,保证出厂水水质达到饮用水标准。
(2)依据供水规模状况,净水厂平面部署尽量做到布局合理,工艺流程顺畅,办理修建物连接紧凑,便于操作管理。
(3)为提升科学管理水平、保证安全生产,合适采纳先进设备,配置先进的加药加氯系统。
1.3 设计原始资料1.3.1 城镇现有给水工程概略新岗山镇现有简略地表水厂一座,供水能力为300m3 /d。
最近几年来,跟着社会经济的不停发展,镇区人口不停增添和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升,居民生活用水量大幅增长,特别是镇区内各工业公司陆续动工上马,势必严重限制该镇的社会经济发展,加紧进行地表水厂的二期扩建工程的建设,已成事不宜迟。
给水厂设计总说明书

目录第一章前言 (4)1.1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4)1.1.1 总体目标 (4)1.1.2 具体目标 (4)1.2主要设计指导思想、设计内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4)1.2.1 本设计的指导思想 (4)1.2.2 本设计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5)1.3 设计参考资料 (5)1.4 设计成果 (5)第二章给水厂处理工艺的选择 (6)2.1 设计资料 (6)2.1.1城市现状 (6)2.1.2水文及水文地质资料 (6)2.1.3水源水质资料 (6)2.2给水处理流程的选择 (7)2.2.1 一般净水工艺流程 (7)2.2.2 本设计净水处理工艺流程 (7)2.3 给水处理构筑物与设备型式选择 (8)2.3.3絮凝池 (9)2.3.4 沉淀池 (10)2.3.5 滤池 (11)第三章主要单体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13)3.1 加药间设计计算 (13)3.1.1. 设计参数 (13)3.1.2. 设计计算 (13)3.2 混合设备设计计算 (15)3.2.1设计参数 (15)3.2.2 设计计算 (15)1.设计管径 (15)2.混合单元数 (15)3.混合时间 (15)4.水头损失 (15)5.校核GT值 (16)3.3 机械絮凝池设计计算 (16)3.3.1 主要设计参数 (16)3.3.2 计算 (16)3.4沉淀设备的设计 (20)3.5 滤池设计计算 (25)3.5.1 计算依据 (26)3.5.2 设计计算 (26)3.5.3 校核强制滤速v′ (27)4.5.4 滤池高度 (27)3.5.5 水封井的设计 (27)3.5.6 水反冲洗管渠系统 (28)3.5.7 滤池管渠的布置 (30)3.5.9 反洗空气的供给 (36)3.5.10 设备选型 (38)3.6清水池设计计算 (38)3.6.1清水池平面尺寸的计算: (38)3.6.2清水池的管道系统 (39)3.6.3清水池的布置 (40)3.7 液氯消毒及加氯间设计 (40)3.8 泵房设计 (42)3.8.1 一级泵房设计 (42)3.8.2 吸水井设计 (45)3.8.3二泵房的设计 (45)第4章水厂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 (47)4.1 工艺流程布置设计 (47)4.2平面布置设计 (47)4.3 水厂管线设计 (48)4.4 高程布置设计计算 (48)第一章前言1.1设计的目的和意义给水处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学生毕业后经常能用到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自来水厂设计说明书概要.doc

管网设计计算说明书(给水)1设计原始资料1.1 城镇概况该小镇位于广东省中部,属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市区地势平坦,除中部有一座较高的山(主峰海拔310m)外,市区主要建在台地和平原上。
居住人口约15万,分为两个生活区:新城区和旧城区。
1.2 城市用水情况城市用水按15万人口设计,居民最高日用水量按210dcapL⋅,给水普及率:100%。
市区以4~6层的多层建筑为主。
2. 城市给水工程用水量计算2.1居民区用水量计算该地区地处我国广东省中部,设计人口15万,为小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最高日用量根据《给排水规范大全》,采用210 L/cap.d。
则居住区最高日用水量为:Q1=qNf=210×15×104×100%×103-=3.15×104Q1——城市最高日综合用水,m³/d;q——城市最高日综合用水量定额,L/(cap.d);N——城市设计年限内计划用水人口数;f——城市自来水普及率,采用f=100%2.2. 公共建筑用水量计算2.2.1 医院日用水量根据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3.1)查得,医院病人用水量为400 L/cap.d,根据设计任务书中的设计原始资料表2 :公共建筑用水量一览表得知,每个医院用水人数为800床。
(共两个医院)则医院日用水量:⨯10⨯800⨯2=640(m3/d)Q医院= 400-32.2.2 中学日用水量2.2.2.1 第一中学日用水量根据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3.1)查得,中、小学生用水量为40 L/cap.d 根据设计任务书中的设计原始资料表2 :公共建筑用水量一览表得知,第一中学用水人数2000人。
于是,Q 中学1= -340⨯10⨯2000=80(m 3/d)2.2.2.2第二中学日用水量由于人数一样,类似于上面计算过程,则可得:Q 中学2= Q 中学1=-340⨯10⨯2000=80(m 3/d) 所以,中学最高日用水量为: Q 中学=Q 中学1+ Q 中学2=80+80=160(m 3/d)2.2.3 小学日用水量 2.2.3.1 第一小学用水量根据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3.1)查得,中、小学生用水量为 40 L /cap.d ,根据设计任务书中的设计原始资料表 2 公共建筑用水量一览表得知,第一小学用水人数1500人。
给水厂设计总说明书

目录第一章前言 (4)1.1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4)1.1.1 总体目标 (4)1.1.2 具体目标 (4)1.2主要设计指导思想、设计内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4)1.2.1 本设计的指导思想 (4)1.2.2 本设计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5)1.3 设计参考资料 (5)1.4 设计成果 (5)第二章给水厂处理工艺的选择 (6)2.1 设计资料 (6)2.1.1城市现状 (6)2.1.2水文及水文地质资料 (6)2.1.3水源水质资料 (6)2.2给水处理流程的选择 (7)2.2.1 一般净水工艺流程 (7)2.2.2 本设计净水处理工艺流程 (7)2.3 给水处理构筑物与设备型式选择 (8)2.3.3絮凝池 (9)2.3.4 沉淀池 (10)2.3.5 滤池 (11)第三章主要单体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13)3.1 加药间设计计算 (13)3.1.1. 设计参数 (13)3.1.2. 设计计算 (13)3.2 混合设备设计计算 (15)3.2.1设计参数 (15)3.2.2 设计计算 (15)1.设计管径 (15)2.混合单元数 (15)3.混合时间 (15)4.水头损失 (15)5.校核GT值 (16)3.3 机械絮凝池设计计算 (16)3.3.1 主要设计参数 (16)3.3.2 计算 (16)3.4沉淀设备的设计 (20)3.5 滤池设计计算 (25)3.5.1 计算依据 (26)3.5.2 设计计算 (26)3.5.3 校核强制滤速v′ (27)4.5.4 滤池高度 (27)3.5.5 水封井的设计 (27)3.5.6 水反冲洗管渠系统 (28)3.5.7 滤池管渠的布置 (30)3.5.9 反洗空气的供给 (36)3.5.10 设备选型 (38)3.6清水池设计计算 (38)3.6.1清水池平面尺寸的计算: (38)3.6.2清水池的管道系统 (39)3.6.3清水池的布置 (40)3.7 液氯消毒及加氯间设计 (40)3.8 泵房设计 (42)3.8.1 一级泵房设计 (42)3.8.2 吸水井设计 (45)3.8.3二泵房的设计 (45)第4章水厂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 (47)4.1 工艺流程布置设计 (47)4.2平面布置设计 (47)4.3 水厂管线设计 (48)4.4 高程布置设计计算 (48)第一章前言1.1设计的目的和意义给水处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学生毕业后经常能用到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某自来水厂设计说明书

目录第一章绪论1.1工程概况第二章净水厂工艺流程的选择2.1 混凝剂药剂的选用与投加2.2 消毒剂的选择2.3 混合设备2.4 絮凝池2.5 沉淀池2.6 滤池第三章净水构筑物的计算3.1 溶解池和溶液池3.2 混合设备3.3 絮凝池3.4 沉淀池3.5 滤池3.6 清水池第四章水厂的平面布置与高程布置4.1 平面布置4.2 高程布置第一章绪论1.1工程概述该开发区是1992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的省级重点开发区,位于湖南省常德市西北部,距离市中心约25公里。
经过近十多年的艰苦创业,该开发区已经具备大规模开发建设的总体框架,形成了良性循环的软硬投资环境,吸引了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 目前该开发区已经成为湖南省及常德市对外开放的战略重心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由于该区内需水量较大,经有关部门与水利、环保等部门协商后,决定建一新水厂,从沅江取水。
该区近期水厂设计规模3万m3/d,远期5万m3/d。
(1)地理位置东径108;北纬27°(2)地形地貌城区地形平坦,其吴淞标高为32.0米。
(3)气象资料气温:历年最高气温39 o C;历年最低气温-5 o C;常年平均气温18 o C风向: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冬季冰冻期:5天;土壤冰冻深度:0.1米(4)土壤地质资料土壤承载力:2.3 kg/cm2;浅层地下水离地面1.5 米(1)河流概述:水源水量丰富,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源水质标准,因河道航运繁忙,取水构筑物不得影响航运。
(2)河流特征:(3)水质资料(1)混凝剂:硫酸铝、三氯化铁、碱式氯化铝(2)混凝剂投加量参考值(3)当地所产滤料:石英砂、无烟煤、铁矿石等均有供应(4)用于消毒的药剂:液氯、漂白粉、臭氧、二氧化氯等均有供应,其他材料可按设计要求采购。
第二章净水厂工艺流程的选择根据《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原水水质符合地面水Ⅲ类水质标准,除菌落总数偏高外,其余参数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的规定。
给水厂设计——设计说明书

给水厂设计——设计说明书给水厂设计——设计说明书1、引言在这个章节,我们将介绍本设计说明书的目的和范围,以及背景信息和设计团队的角色和职责。
1.1 目的本设计说明书的目的是为水厂设计提供详细的设计指南,包括技术规范、材料选择、工程流程和其他设计相关的信息。
1.2 范围本设计说明书适用于给水厂的设计,涵盖了从原水处理到净化水处理的全部过程。
1.3 背景信息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提供有关项目的背景信息,包括给水厂的规模和位置,以及相关的环境和地质条件。
1.4 设计团队本设计说明书的编写是由设计团队完成的。
团队成员包括水处理专家、结构工程师、电气工程师和自动化工程师。
每个团队成员在设计过程中都有特定的职责和角色。
2、技术规范2.1 原水质量要求在此章节,我们将详细说明原水的质量要求,包括pH值、悬浮固体的含量、有机物的浓度等。
2.2 处理工艺选择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展示不同的处理工艺选项,并解释为什么选择特定的工艺。
2.3 处理设备选型详细介绍所选工艺相关的处理设备的选型原则和参数要求。
2.4 运行参数给出运行参数的范围和要求,包括流量、压力、温度等。
3、水污染控制3.1 溶解物质的控制说明如何控制水中的溶解物质,包括硬度、铁、锰等。
3.2 悬浮物质的控制介绍悬浮物质的控制方法,如沉淀、过滤等。
3.3 有机物质的控制详细说明有机物质的控制策略,包括活性炭吸附、氧化等。
4、设备布局和工程流程4.1 设备布局以图表形式展示设备布局,并解释为什么选择特定的布局方案。
4.2 工程流程展示水处理的整个流程,并详细说明每个步骤的操作和控制要求。
5、施工和安装5.1 施工计划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施工阶段、关键工序和所需人力资源。
5.2 安装要求列出设备安装的要求和步骤,包括土建工程和设备安装的相关规范。
6、运行和维护6.1 运行参数详细说明运行参数的监测和调整要求,包括定期检查设备和水质。
6.2 维护计划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包括定期保养和故障排除的步骤和频率。
自来水厂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设计基本资料和设计任务1.1 设计基本资料近期规模1万m3 /d.水处理构筑物按照近期处理规模进行设计.水厂的主要构筑物分为1组。
第二章水厂工艺方案的确定2.1 设计基本资料水处理构筑物类型的选择,应根据原水水质,处理后水质要求、水厂规模、水厂用地面积和地形条件等,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初步选定方案如下:取水→一级泵站→管式静态混合器→竖井式絮凝池→斜管沉淀池→重力无阀滤池→清水池→二级泵房→用户↑消毒剂第三章水厂各个构筑物的设计计算3.1 一级泵站1.一泵房吸水井水厂地面标高0.000m,河流洪水位标高为-1.000m,枯水位标高为-6.000m,设计一泵站吸水井底标高为-8.000m,进水管标高为-7.000m,一泵站吸水井顶标高为0.500米,宽为6m,长度20m,分为两格。
2.一泵房一泵房底标高为-9.000m,一泵房顶标高为6.500m.3.2 混凝剂的选择和投加设计原则:溶液池的底坡不小于0.02,池底应有直径不小于100mm的排渣管。
池壁需设超高,防止搅拌溶液时溢出。
设计药剂溶解池时,为便于投置药剂,溶解池的设计高度一般以在地平面以上或半地下为宜,池顶宜高出地面1.0m左右,以减轻劳动强度,改善操作条件。
溶解池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池体来防腐。
已知条件:水厂构筑物设计流量Q=10000m3/d根据原水水质及水温,参考有关水厂的运行经验,选精致硫酸铝为混凝剂。
最大投加量为30mg/L,精致硫酸铝投加浓度为10%。
采用计量投药泵投加。
计算过程:1.溶液池容积W1W1=uQ/(417bn)式中:u—混凝剂(精致硫酸铝)的最大投加量,30mg/L;Q—处理的水量,416.67m3/h;b—溶液浓度(按商品固体重量计),10%;n—每日调制次数,2次。
所以: W1=30×416.67/(417×10×2)= 1.5 m3溶液池容积为2 m3 ,有效容积为1.5 m3,有效高度为1m,超高为0.3m,溶液池的形状采用矩形,长×宽×高=1.5×1.0×1.3m.置于室内地面上,池底坡度采用0.03.溶液池旁有宽度为1.5m工作台,以便操作管理,底部设放空管。
自来水厂设计说明书

摘要xx市新东区给水工程,是为了满足该区近期和远期用水量增长的需要而新建的。
该工程分为两期工程,最终的供水设计规模为30万m3/d,整个工程包括取水工程,净水工程和输配水工程三部分。
其工艺流程如下:水源取水口自流管管道混合器絮凝池沉淀池 V型滤池清水池送水泵房配水管网用户同时,本设计课题还包括:水厂占地面积,人员配备,厂内建筑物布置和管线定位等。
整个工艺流程中主要构筑物的设计时间为多通道折板絮凝池:13min平流沉淀池:1.5hv型滤池的滤速为12v/min目录Abstract摘要第一章概述第一节设计依据及资料第二节设计规模及范围第二章设计原始资料第一节自然条件第二节城市概况第三节城市用水资料第三章给水工程设计第一节用水计量第二节给水水源第三节给水系统和给水方案比较第四节输水管与给水管网第五节取水构筑物第六节净水厂第七节二级泵站和清水池第八节加氯加药间第九节辅助建筑物第十节水厂平面布置第四章.投资估算第一节.工程概况第二节.估算依据第三节.估算方法第一章概述第一节设计依据及资料设计主要依据及资料如下:1xx市供水现状及存在问题2敖江水源水质分析表3给水排水设计手册(一)4给水排水设计手册(三)5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十)6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十一)7给水排水工程概预算与经济评价手册8给水排水快速设计手册(一)9给水排水快速设计手册(四)第二节设计规模及范围设计规模:30万立方米/天设计范围:xx市新东区第二章设计原始资料第一节自然条件2.1.1地形、地质xx市地处xx江下游xx盆地,盆地总面积约200Km2,四周有鼓山、旗山、五虎山莲花峰等群山环抱。
地貌类型以平原为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市中心散落有乌山、于山和屏山等小山,南台岛上有仓山、盖山和城门山。
市区高程一般为5~15m(黄海高程系),xx江横贯市区,由于地势较低,易受洪涝灾害,需沿江、河筑堤。
市区主要有两类地质:一是靠山的丘陵地区,主要在于于山、乌山、屏山一带以及市区四周群山余脉高地和仓山区丘陵地带,容许承载力约0.25Mpa;二是淤积、冲积地区为高压缩性土,范围较广,淤泥埋藏浅,容积承载力为0.05~0.08MPa,地下水位高,一般在地面下0.5~2.0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网设计计算说明书(给水)1设计原始资料1.1 城镇概况该小镇位于广东省中部,属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市区地势平坦,除中部有一座较高的山(主峰海拔310m)外,市区主要建在台地和平原上。
居住人口约15万,分为两个生活区:新城区和旧城区。
1.2 城市用水情况城市用水按15万人口设计,居民最高日用水量按210dcapL⋅,给水普及率:100%。
市区以4~6层的多层建筑为主。
2. 城市给水工程用水量计算2.1居民区用水量计算该地区地处我国广东省中部,设计人口15万,为小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最高日用量根据《给排水规范大全》,采用210 L/cap.d。
则居住区最高日用水量为:Q1=qNf=210×15×104×100%×103-=3.15×104Q1——城市最高日综合用水,m³/d;q——城市最高日综合用水量定额,L/(cap.d);N——城市设计年限内计划用水人口数;f——城市自来水普及率,采用f=100%2.2. 公共建筑用水量计算2.2.1 医院日用水量根据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3.1)查得,医院病人用水量为400 L/cap.d,根据设计任务书中的设计原始资料表2 :公共建筑用水量一览表得知,每个医院用水人数为800床。
(共两个医院)则医院日用水量:Q医院= 400-3⨯10⨯800⨯2=640(m3/d)2.2.2 中学日用水量2.2.2.1 第一中学日用水量根据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3.1)查得,中、小学生用水量为40 L/cap.d 根据设计任务书中的设计原始资料表2 :公共建筑用水量一览表得知,第一中学用水人数2000人。
于是,Q中学1= -340⨯10⨯2000=80(m3/d)2.2.2.2第二中学日用水量由于人数一样,类似于上面计算过程,则可得:Q中学2= Q中学1=-340⨯10⨯2000=80(m3/d)所以,中学最高日用水量为:Q中学=Q中学1+ Q中学2=80+80=160(m3/d)2.2.3 小学日用水量2.2.3.1 第一小学用水量根据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3.1)查得,中、小学生用水量为 40 L/cap.d,根据设计任务书中的设计原始资料表 2 公共建筑用水量一览表得知,第一小学用水人数1500人。
于是,第一小学最高日用水量为:Q小学 1= 40-3⨯10⨯1500=60(m3/d)2.2.3.2第二小学用水量由于第二小学与第一小学的人数相同,所以同样可求得,第二小学最高日用水量为:Q小学2= 40-3⨯10⨯1500=60(m3/d)所以,小学的最高日用水量为:Q小学= Q小学1+Q小学2=60+60=120(m3/d)2.2.4 幼儿园日用水量根据给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 3.1 )查得,幼儿园用水量为 50 L/cap.d,根据设计任务书中的设计原始资料表 2 公共建筑用水量一览表得知,每所幼儿园500人(共有两个幼儿园)。
则幼儿园最高日用水量:Q幼儿园 =-350⨯10⨯500⨯2=50(m3/d)2.2.5火车站日用水量根据设计任务书中的设计原始资料,可知火车站用水量为:Q火车站=300(m3/d)所以,公共建筑最高日用水总量为:Q公共= 640160120503001270 Q Q Q Q Q++++=++++=医院中学小学幼儿园火车站(m3/d)2.3 市政用水量计算通过观察原始资料图知,可测出图的总面积为7892207(m2),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设计原始资料得知,城区的主要道路面积占总面积的10%,日洒水2次;城区绿地面积占城区总面积的25%,绿化浇洒需要每天浇水的面积占总面积的5% 。
根据规范,取道路洒水量为1.5 L/(m 2·次) ,绿化用水量为2.0 L/(m 2·d ) 。
因而,可计算道路洒水量为:Q 道路=7.23671025.1%103=⨯⨯⨯⨯-S (m 3/d )绿化用水量:Q 绿化=3.197102%5%253=⨯⨯⨯⨯-S (m 3/d )于是,最高日市政用水总量:Q 市政=25653.1977.2367Q =+=+绿化道路Q (m 3/d ) 2.4 未预见水量计算根据给排水设计规范得知,未预见用水量按总用水量的15%~25%考虑,本设计中取20 % 。
则未预见用水量为:Q 未预见=7067197.3)2367.7127031500%20Q Q Q %20=+++⨯=++()(市政公共居民(m 3/d )2.5 城镇最高日用水量计算该城区的最高日用水量为居民区用水量、公共建筑用水量、市政用水量和未预见水量之和。
则最高日用水量 Q d =424023.1977.2367127031500.21Q Q Q 1.2Q Q Q =+++⨯=++⨯=+++)()(市政公共居民未预见市政公共居民Q(m 3/d )2.6 消防用水量计算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设计原始资料,此城镇近期设计人口数为15万,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为3级,生产类别为丙类,建筑物最大体积4000m 3。
根据建筑消防规范规定,建筑物室内消防自救用水时间为10分钟,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规定,室外消防用水时间延续时间为2小时。
根据《给水工程》P523附表3,查城镇、居住区室外的消防用水量:工厂、仓库和民用建筑同时发生火灾次数和建筑物的室外消火栓用水量分别为:居民区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为2次,一次灭火用水量为45(L/s )。
又根据给排水设计规范(GB20140-2005)查得室内消防用水量:同时发生火灾次数和建筑物的室内消火栓用水量分别为:民用建筑内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为1 次,一次灭火用水量为30(L/s )。
Q 室外消防 = 2-345⨯10⨯⨯2⨯3600=648(m 3) Q 室内消防 = 33010-⨯⨯1⨯10⨯60=18(m 3)则城市消防总用水量:Q消防= Q室外消防+ Q室内= 64818666+=(m3)根据设计任务书中给出的城市用水量变化百分数,绘制城市最高日用水统计表见后面的附表1。
3 二泵站工况的拟定、清水池和水塔(高位水池)容积的确定3.1 二级泵站的工况拟定城市最高日用水统计表的最终结果得知,全天各个时间段的用水量变化百分比,根据这些百分比绘制城市用水量变化曲线图,再根据该图确定二级泵站的分级供水曲线。
把该城市的用水时间为2个阶段,分别为5~21时(连续16个小时,β1=16),21~次日5时(连续8个小时,β2=8),即把二级泵站供水分为2级。
按照公式:×β1+A2×β2=100%A1式中:A——二泵站分级各级用水量占日用水量百分数,该城市泵站供水百分数分别拟定为第一级3.28%,第二级4.61%(原则是尽量接近用水曲线)。
β——相应供水级数对应的供水小时数)根据以上计算,可绘制出城市最高日用水量变化曲线图,见图1。
3.2清水池和水塔(高地水池)容积的确定根据城市最高日用水统计表中各时间段的用水量百分比和上图中一级泵站供水量百分比、二级泵站各级供水量百分比,由公式:清水池调节容积百分数 = 二级泵站各级供水量百分数-取水泵站供水量百分数水塔调节容积百分数 = 时间段的用水量百分数-二级泵站各级供水量百分数,得清水池调节容积和水塔调节容积计算表,见下表。
表1 清水池调节容积和水塔调节容积计算表时间用水量二级泵站一级泵站清水池调水塔调节(%)供水量(%)供水量(%)节容积(%)容积(%)0~12.213.284.17-0.89-1.071~22.123.284.17-0.89-1.162~32.13.284.16-0.88-1.183~43.543.284.17-0.890.264~53.553.284.17-0.890.275~64.654.614.160.450.046~73.894.614.170.44-0.727~84.494.614.170.44-0.128~95.314.614.160.450.79~1 04.984.614.170.440.3710~ 114.924.614.170.440.3111~ 125.044.614.160.450.4312~ 134.614.614.170.440.013~ 144.414.614.170.44-0.2014~ 154.494.614.160.45-0.1215~ 164.814.614.170.440.216~ 175.054.614.170.440.4417~ 185.024.614.160.450.4118~ 195.694.614.170.441.0819~ 205.584.614.170.440.9720~ 214.824.614.160.450.2121~ 223.553.284.17-0.890.2722~ 232.893.284.17-0.89-0.3923~ 242.283.284.16-0.88-1.00累计100.00100.00100.007.15.963.2.1 清水池容积清水池面积=(W调+W室外消防+W水厂自用)/h有效高度=(7.1%×35335+2×0.045×2×3600+35335×8%)/3.8 (㎡)=1574.63(㎡)所以 W清水池=清水池面积×h=1574.63×4.2=6613.45 m³3.2.2 水塔容积容积计算公式:W t= W调+ W室内消防(m3)式中:W调——水塔调节容积(m3)W调= Q d×水塔调节容积%,W室内消防——室内消防用水(m3)则W调= Q d×水塔调节容积%=16.2527%96.542402=⨯(m3)而W 室内消防=18(m 3),所以,水塔容积为:W t = W 调+ W 室内消防=2527.16+18=2545.16(m 3)4 管网布置及方案选择根据经验及城市地面情况,初步确定给水管网,示意图如下:管道布置简图5 管段设计流量的确定根据设计规范,管网设计根据城区最高日最高时的用水量来进行计算。
5.1最高时总用水量根据城市最高日用水统计表和城市最高日用水量变化曲线可知城区用水量最高时时段为18~19时,且容易得出:最高时用水总流量Q h =2412.18m ³/h=670.05L/s 5.2 水泵、水塔最高时供水量 根据城市最高日用水量变化曲线得知 水泵最高时供水量为:Q 水泵max =87.542%69.5%61.405.670=⨯(L /s )。
根据泵站供水量级最高时用水量得知最高时水塔的供水量为:18.127Q max h =-=水泵水塔Q Q L /s 5.3 供水主干管长度计算在计算机上通过使用AutoCAD2010中的线段的特性命令,可在图上得到各干管的长度,再按图纸比例换算成管段的实际长度,并且根据管段单、双侧配水的实际情况求得管段的计算长度,可见下页表3中二、三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