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玉雕流派之南派

中国四大玉雕流派之南派
中国四大玉雕流派之南派

中国四大玉雕流派之南派

20世纪40年代末,新中国的诞生,标志着一个新社会的到来,中国玉雕业也由此开始展现光明前程。北京、上海、扬州、天津、广州、南京、甘肃、河南、新疆等地,相继成立玉雕工场,数百名玉雕艺匠受到国家、社会的重视与关心,中国几千年的玉雕技艺在继承中得到发扬。20世纪60年代以来,玉雕造型千姿百态,玉雕技艺流派纷呈,终于形成“北派”“扬派”“海派”“南派”四大流派。

南派集中于广东、福建一带,长期受竹木牙雕工艺和东南亚文化影响,在镂空雕、龙船、多层玉球和高档翡翠首饰的雕琢上,造型丰满、呼应传神、工艺玲珑,形成独树一帜的南派艺术风格。

南派作品多以写实为主,注重细节的逼真刻画,善于利用巧色对局部的修饰,必要时能做到薄如蝉翼、细如发丝,做工精细极致。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不惜料,只求玲珑传神,以花鸟鱼虫、飞禽走兽的细致刻画尤其明显。

如今,各地艺人之间交流非常方便,北派融合南工,南派学习北工,

各地大师之间相互交流,玉雕作品推陈出新,四大玉雕流派正在走向大一统,为中华民族新时代的灿烂玉雕文化注入了新元素。

中国建筑流派之一四合院

中国建筑流派之一四合院 四合院是北京传统民居形式,辽代时已初成规模,经金、元,至明、清,逐渐完善,最终成为北京最有特点的居住形式。所谓四合,“四”指东、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经过数百年的营建,北京四合院从平面布局到内部结构、细部装修都形成了京师特有的京味风格。 北京正规四合院一般依东西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基本形制是分居四面的北房(正房)、南房(倒座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开一个门。大门辟于宅院东南角“巽”位。房间总数一般是北房3正2耳5间,东、西房各3间,南屋不算大门4间,连大门洞、垂花门共17间。如以每间11-12平方米计算,全部面积约200平方米。四合院中间是庭院,院落宽敞,庭院中植树栽花,备缸饲养金鱼,是四合院布局的中心,也是人们穿行、采光、通风、纳凉、休息、家务劳动的场所。 四合院虽有一定的规制,但规模大小却有不等,大致可分为大四合、中四合、小四合三种:小四合院一般是北房三间,一明两暗或者两明一暗,东西厢房各两间,南房三间。卧砖到顶,起脊瓦房。可居一家三辈,祖辈居正房,晚辈居厢房,南房用作书房或客厅。院内铺砖墁甬道,连接各处房门,各屋前均有台阶。大门两扇,黑漆油饰,门上有黄铜门钹一对,两则贴有对联。

中四合院比小四合院宽敞,一般是北房5间,3正2耳,东、西厢房各3间,房前有廊以避风雨。另以院墙隔为前院(外院)、后院(内院),院墙以月亮门相崐通。前院进深浅显,以一二间房屋以作门房,后院为居住房,建筑讲究,层内方砖崐墁地,青石作阶。 大四合院习惯上称作”大宅门”,房屋设置可为5南5北、7南7北,甚至还有9间或者11间大正房,一般是复式四合院,即由多个四合院向纵深相连而成。院落极多,有前院、后院、东院、西院、正院、偏院、跨院、书房院、围房院、马号、一进、二进、三进……等等。院内均有抄手游廊连接各处,占地面积极大。如果可供建筑的地面狭小,或者经济能力无法承受的话,四合院又可改盖为三合院,不建南房。 中型和小型四合院一般是普通居民的住所,大四合则是府邸、官衙用房。 北京四合院属砖木结构建筑,房架子檩、柱、梁(柁)、槛、椽以及门窗、隔崐扇等等均为木制,木制房架子周围则以砖砌墙。梁柱门窗及檐口椽头都要油漆彩画,虽然没有宫廷苑囿那样金碧辉煌,但也是色彩缤纷。墙习惯用磨砖、碎砖垒墙,所谓“北京城有三宝……烂砖头垒墙墙不倒”。屋瓦大多用青板瓦,正反互扣,檐前装滴水,或者不铺瓦,全用青灰抹顶,称“灰棚”。 四合院的大门一般占一间房的面积,其零配件相当复杂,仅营造名称就有门楼、门洞、大门(门扇)、门框、腰枋、塞余板、走马板、

设计五大风格-八大派别

室内设计风格 所有的室内装饰都有其特征,但这个特征又有明显的规律性和时代性,把一个时代的室内装饰特点以及规律性的精华提炼出来,在室内的各面造型及家具造型的表现形式,称之为室内装饰风格。 中国有中国古典式的传统风格,西方有西方古典式的传统风格,每一种风格的形式与地理位置、民族特征、生活方式、文化潮流、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有密切关系,可称之为民族的文脉。装饰风格就是根据文脉结合时代的气息创造出各种室内环境和气氛。 装饰风格是室内装饰设计的灵魂,是装饰的主旋律,而风格的主要种类分为:东方风格和西方风格。东方风格一般以有中国明清传统风格、日本明治时期风格、南亚伊斯兰国家的风格为主要风格。西方风格中主要以欧洲早期的罗马式、哥德式、中世纪以巴洛克式、洛可可式为代表以及19世纪的新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风格流派。现代主义中强调使用功能以及造型简洁化和单纯化。后现代主义强调室内装饰效果,推崇多样化,反对简单化和模式化,追求色彩特色和室内意境。 在风格中能够创造出各种室内环境气氛,使人领略到古典的、现代的、西方的、中国传统式的整体美感,具有很强的文化表达性和鲜明的特色。 风格即风度品格,体现创作中的艺术特色和个性;流派指学术、文艺方面的派别。 室内设计的风格和流派,属室内环境中的艺术造型和精神功能范畴。室内设计的风格和流派往往是和建筑以至家具的风格和流派紧密结合;有时也以相应时期的绘画、造型艺术,甚至文学、音乐等的风格和流派紧密结合;有时也以相应时期的绘画、造型艺术,甚至文学、音乐等的风格和流派为其渊源和相互影响。例如建筑和室内设计中的“后现代主义”一词及其含义,最早是起用于西班牙的文学著作中,而“风格派”则是具有鲜明特色荷兰造型艺术的一个流派。可见,建筑艺术除了具有与物质材料、工程技术紧密联系的特征之外,也还和文学、音乐以及绘画、雕塑等门类艺术之间相互沟通。 风格的成因和影响: 室内设计风格的形成,是不同的时代思潮和地区特点,通过创作构思和表现,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室内设计形式。一种典型风格的形式,通常是和当地的人文因素和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又需有创作中的构思和造型的特点。形成风格的外在和内在因素。

镇平县籍省级以上玉雕大师简介(59名)

镇平籍省级以上玉雕大师简介(59人) 一、中国玉石雕刻大师(9人) 1、仵应文,男,汉族,河南镇平县人。1954年8月出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现任襟抱斋工作室主设计师。他的作品传神、大气、宏伟,造型优美、结构严谨、技艺精湛,尤其擅长水晶佛教人物的设计制作,被称为“中国水晶第一人”。他设计制作的岫玉《双层转动花熏》收藏于北京人民大会堂河南厅,设计的黄水晶《大威德力士明王》被法国吉美博物馆收藏,其代表作独山玉《悟道》、白水晶《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分别获全国“天工奖”金奖,水晶《三教九流图》由少林寺方丈释永信作为国礼赠送俄罗斯前总统普京。 2、魏玉中,男,汉族,1951年7月出生,河南省镇平县人,中国玉石雕刻大师,镇平县宝玉石协会副会长。擅长器皿件、仿古件设计制作。主要作品有:白玉《仿古双耳瓶》、《白玉瓜棱壶》等,其中白玉《云龙瓶》获2004年全国“天工奖”金奖。 3、孟庆东,男,汉族,1972年12月出生,河南省镇平县人,中国玉石雕刻大师,镇平县宝玉石协会副会长,“镇平县首届玉雕创作新星”。现任紫气东来公司总经理兼总设计师,作品以传统为基础,汲取了绘画、雕塑等现代艺术营养,作品简练明快、清俊文雅,具有时代气息。主要作品有《踏雪寻梅》、《秋山行旅》等。 4、张红哲,男,汉族,1970年11月出生,河南省镇平县人,中国玉石雕刻大师,“镇平县第二届十大玉雕创作新星”,镇平县宝玉石协会副会长,“中国南阳首届‘独玉杯’十大玉雕创作新秀”,现任红哲玉雕创作室总设计师,擅长白玉把件的设计制作和国画创作,其代表作品白玉《五子闹佛》获全国“天工奖”玉雕精品展银奖,国画《猫》获2003年中享杯全国书画大展金奖。 5、喻朝光,男,汉族,1972年12月出生,河南省镇平县人,中国玉石雕刻大师,“镇平县首届十大玉雕创作新星”,“中国南阳首届‘独玉杯’十大创作新秀”,现任朝光玉雕工作室总设计师。擅长田园山子雕的设计制作,是河

当代建筑的主要思潮和流派

当代建筑的主要思潮和流派 当代建筑的主要思潮和流派作者:佚名 时间:2008-7-14 浏览量: 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是20世纪诸多建筑思潮中最重要和影响最深远的建筑思潮。 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文化思想领域发生了大动荡。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德法两国成了当时激进建筑思潮最活跃的地方。德国建筑师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三人是主张全面改革建筑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1919年格罗皮乌斯创立新型的设计学校包豪斯,在20年代成为建筑和工艺美术的改革中心。1923年勒·柯布西耶发表《走向新建筑》提出激进的改革建筑设计的主张和理论。1927年在密斯主持下,于德国斯图加特市举办展示新型住宅设计的建筑展览会。1928年各国新派建筑师成立国际现代建筑会议的组织。到20年代末,经过许多人的积极探索,一种旨在符合工业化社会建筑需要与条件的建筑理论渐渐形成了,这就是所谓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本身包括多种流派,各家的侧重点并不一致,创作各有特色。但从20年代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等人发表的言论和作品中可见以下一些基本的特征: 一、强调建筑随时代发展变化,现代建筑应同工业时代相适应 二、强调建筑师应研究和解决建筑的实用功能与经济问题 三、主张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促进建筑技术革新 四、主张坚决摆脱历史上建筑样式的束缚,放手创造新建筑 五、发展建筑美学,创造新的建筑风格 后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在50~60年代达到高潮。同时,怀疑、批评、责难也开始增多。1966美国建筑师文丘里发表着作:《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这本书明确地提出了种种同现代主义建筑原则相反的论点和创作主张。如果说1923年出版的勒·柯布西耶的《走向新建筑》是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一部经典性着作,那么《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可以说是后现化主义建筑思潮的一部最重要的纲领性文献。 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出现有着比单纯的喜新厌旧更深刻的原因。20世纪是各方面变化迅速的时代。相隔50年左右,70~80年代的西方社会同20~30年代的情况相比,变化巨大。文丘里的建筑观点反映着这一改变,他说出了许多人想说未说,或说不清楚的建筑艺术观念,他把事情挑明了,从而推动了20世纪后期建筑思潮的又一次重大转变。

中国玉雕大师精品玉雕作品集

蒋宏利 籍贯天津,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玉雕艺术大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中国青年玉石雕艺术家,天津市工艺美术大师。

天津市美术专修学院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天津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常务理事,天津市工艺美术学会副会长,天津市工艺美术职业技能鉴定所特邀研究员、鉴定师,天津市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副会长,天津市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鉴赏收藏组成员,上海城工艺品有限公司、上海工艺美术品服务部有限公司玉石雕刻兼职总监,上海海派玉雕文化协会理事等。 蒋宏利大师的玉雕艺术,在业界享有“学术玉雕”的美誉,其对玉雕的追求,就是将中国传统玉雕文化的感性意蕴美,结合当代玉雕艺术的理性科学观念,创作出一种既符合传统文化精神,境界绵远;又反映现代美感,生动卓绝的新玉雕艺术—“学术玉雕”。 蒋大师的玉雕创作手法兼具南北玉雕的优点和精髓。作品刀法凝练奔放,设计大胆细致,题材丰沛、大气磅礴,具有明显的津派玉雕风格,同时,作品兼具海派玉雕的柔美韵味。每件作品均有创新和亮点,奔放而不失节制,细微处多有缜思闪烁。 玉牌类: 一路清廉(此作品获2008年天工奖银奖):红日高挂,瑞云缱绻,小荷才露尖角;鹭鸟振翅处,水花翻卷,清莲、清涟、清廉……

经天纬地:无字天书绝古今,旷世门徒倾天下,纵横始祖鬼谷子,仙风道骨,通权达变。 福寿一品:享福人福厚,得寿者寿高,福寿已然双全,更兼一品之贵,锦上添花。心诚福运

至,思静高寿来,福寿皆如意,更有一品贵。 风吹墨飘香: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

自然:山深古寺藏,寺外江水流;水中客船行;船静江树动;树梢留雨醉,雨润万物苏;此时见此景,适得返自然。

最全《中国玉雕大师》名录

《中国玉雕大师》名单1~5届 中国国家级玉雕大师 具体名单如下: 首批“中国玉雕大师”(共56人)(分石雕、玉雕,分地区按姓氏笔划韦序) 石雕:(寿山)王祖光冯久和林飞林东林发述林亨云郭功森郭祥忍郭懋介 (青田)牛克思张爱光张爱廷周金甫林如奎林观博林伯正林福照倪东方 (昌化)钱高潮(赤峰)刘林阁 玉雕:(北京)王希伟王耀棠冯道明宋世义张志平李博生杨世昌姜文斌郭石林高祥崔奇铭蔚长海(扬州)华萍江春源汪德海沈建元顾永骏高义进薛春梅 (上海)王平刘忠荣吴德升沈德盛易少勇倪伟滨 (河南)仵应文孟庆东柴德学魏玉忠 (湖北)袁嘉骐常世琪 (新疆)马学武 (岫岩)张玉珍 (深圳)施秉谋张伟良 (河北)宋建国 第二届“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共31人) (北京) 胡毓崑董毓庆王俊懿谢华张铁成苏然

(福州) 王一帆陈敬祥 (广东) 翁伟民黄鸿连青云 (河南) 宋鸣放 (江苏) 翁祝红蒋喜杨曦 (辽宁) 邵景兴杨克全车绍国 (内蒙) 李矛矛 (上海) 沈德盛尤志光于泾颜桂明 (新疆) 马进贵郭海军 (天津) 姜栓兰 (浙江) 陈小甫裘良军叶品勇林爱平张海政 第三届“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共31名) 刘国兰刘宝玮张红哲张保国李海奇李铁光李福生李德杨传烈邵城鑫邹小林陈江陈国良卓乃枢周雁明林金波洪新华赵琦陶虎陶巍崔磊黄罕勇喻朝光翟念卫樊军民潘成松潘锡存瞿惠中 第四届“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共31名) 陈东平陈建毅杜立华范同生葛洪蒋宏利林劭川刘剑刚刘月川邱中平瞿利军沈水富苏伟唐书涛王冠军王磊吴金星吴灶发

仵孟超杨文双叶品然叶志伟俞挺张克钊 张清雷张晓玲赵敏赵显志郑道全郑继朱仁尊第五届“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共30名) 曹杨陈冠军陈孝贤程磊董春玉顾铭 郭万龙郭文安郭紫阳何兵侯晓锋李剑 林光林国华刘国皓刘忠山马凤山马秀芳 孙立国王金忠王军民王小哲王鑫吴庆同 仵子辉徐志浩杨光杨辉张庆换朱玉峰

玉雕设计与加工课程复习题及问题详解

玉雕设计与加工课程复习题 第一章中国玉文化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 中国是十二生肖文化的发源地,有些十二生肖早已是图案化了的形象,从目前来看这类玉雕小动物多属(), A. 变化的 B. 夸的 C. 写实类 D. 装饰性的 2. 文明演变在中国有其独特的方式,我国考古学家提出大约在距今5000--3500年间,存在着一个( ) A. 石器时代 B. 青铜器时代 C. 玉器时代 D. 铁器时代 3.我国古代玉文化的发展,达到顶峰时期是() A. 汉代 B. 春秋和战国 C. 西周 D. 新石器时代 4. 玉石用作礼器较少,社会等级之分多以佩饰或服饰区分,玉器的实用容逐渐增多的时期为( ) A. 新石器时代 B. 西周 C. 春秋和战国 D. 汉代 5. 2008年中国奥运会,中国传统玉文化将随着奥林匹克精神在全世界围得以展现和传播。奥运会所规定的会徽印章就取材于( ) A.岫岩玉 B.和田玉 C. 独山玉 D.绿松石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玉制品属于等列装饰用玉的有() A.玉枕 B. 玉梳 C. 玉制瓶 D. 玉山子 E. 玉制炉熏 三、填空题 1.元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中国第一部专业的玉器图录《________》终于问世。这标志着古玉在金石学领域的地位有所提高。 2. 石器时代晚期,玉器的制作可能已发展为独立的手工作坊。一些考古学家根据考古中 的玉器遗存,因而提出了“___________”的命题。 3.玉文化是中华民族一种特殊的_________,形成一种潜意识,达到一种心理极致,在国民心中已根深蒂固。 4. 在距今1.2万年左右的海城仙人洞出土有用绿色________制作的玉器,虽然相当粗糙,但已显示出制作者高超的技术以及先民们对玉石的辨认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 5.玉的神话和灵化概念是_______时代意识形态的核心。玉器P7 6.玉作为非实用性的装饰品和专用的__________制品,标志着以等级为核心的礼制的开始。 7.玉器发展的精神支柱和传统力量是_____________。 四、名词解释 1.玉器: 五、简答题 1.玉器的功能。P5 第二章中国现代玉、石雕简介 一、单项选择题 1. 多年来,、、、一直是我国生产和销售玉器的4座传统的重要城市。以产销翡翠首饰为主的是( D ) A. B. C. D. P14 二、多项选择题 1.现代玉雕最具特点的艺术风格是( ABC ) A. 工巧 B. 玲珑 C. 写实 D.夸 E.技艺繁杂 P12 2.玉雕造型艺术经过几千年的探索和积累,形成了当代中国玉雕的四大流派,即( BCDE ) A.西北派(大漠派) B. 京派(宫廷派) C. 扬派D. 海派(派) E. 南派(岭南派) P13 3.砚,尤其是中华四大名砚,它集历史、艺术、使用、欣赏研究、收藏价值于一身, 中华四大名砚(ABCE )

中国八大建筑流派详细讲解

中国建筑流派之一(四合院) 四合院 四合院是传统民居形式,辽代时已初成规模,经金、元,至明、清,逐渐完善,最终成为最有特点的居住形式。所谓四合,“四”指东、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经过数百年的营建,四合院从平面布局到部结构、细部装修都形成了京师特有的京味风格。 正规四合院一般依东西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基本形制是分居四面的北房(正房)、南房(倒座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开一个门。大门辟于宅院东南角“巽”位。房间总数一般是北房3正2耳5间,东、西房各3间,南屋不算大门4间,连大门洞、垂花门共17间。如以每间11-12平方米计算,全部面积约200平方米。四合院中间是庭院,院落宽敞,庭院中植树栽花,备缸饲养金鱼,是四合院布局的中心,也是人们穿行、采光、通风、纳凉、休息、家务劳动的场所。 四合院虽有一定的规制,但规模大小却有不等,大致可分为大四合、中四合、小四合三种: 小四合院一般是北房三间,一明两暗或者两明一暗,东西厢房各两间,南房三间。卧砖到顶,起脊瓦房。可居一家三辈,祖辈居正房,晚辈居厢房,南房用作书房或客厅。院铺砖墁甬道,连接各处房门,各屋前均有台阶。大门两扇,黑漆油饰,门上有黄铜门钹一对,两则贴有对联。 中四合院比小四合院宽敞,一般是北房5间,3正2耳,东、西厢房各3间,房前有廊以避风雨。另以院墙隔为前院(外院)、后院(院),院墙以月亮门相崐通。前院进深浅显,以一二间房屋以作门房,后院为居住房,建筑讲究,层方砖崐墁地,青石作阶。 大四合院习惯上称作”大宅门”,房屋设置可为5南5北、7南7北,甚至还有9间或者11间大正房,一般是复式四合院,即由多个四合院向纵深相连而成。院落极多,有前院、后院、东院、西院、正院、偏院、跨院、书房院、围房院、马号、一进、二进、三进……等等。院均有抄手游廊连接各处,占地面积极大。如果可供建筑的地面狭小,或者经济能力无法承受的话,四合院又可改盖为三合院,不建南房。 中型和小型四合院一般是普通居民的住所,大四合则是府邸、官衙用房。 四合院属砖木结构建筑,房架子檩、柱、梁(柁)、槛、椽以及门窗、隔崐扇等等均为木制,木制房架子周围则以砖砌墙。梁柱门窗及檐口椽头都要油漆彩画,虽然没有宫廷苑囿那样金碧辉煌,但也是色彩缤纷。墙习惯用磨砖、碎砖垒墙,所谓“城有三宝……烂砖头垒墙墙不倒”。屋瓦大多用青板瓦,正反互扣,檐前装滴水,或者不铺瓦,全用青灰抹顶,称“灰棚”。 四合院的大门一般占一间房的面积,其零配件相当复杂,仅营造名称就有门楼、门洞、大门(门扇)、门框、腰枋、塞余板、走马板、门枕、连槛、门槛、门簪、大边、抹头、穿带、门心板、门钹、插关、兽面、门钉、门联等等,四合院的大门崐就由这些零部件组成。大门一般是油黑大门,可加红油黑字的对联。进了大门还有垂花门、月亮门等等。垂花门是四合院最华丽的装饰门,称“垂花”是因此门外檐用牌楼作法,作用是分隔里外院,门外是客厅、门房、车房马号等”外宅”,门是主要起居的卧室“宅”。没有垂花门则可用月亮门分隔外宅。垂花门油漆得十分漂亮,檐口椽头椽子油成蓝绿色,望木油成红色,圆椽头油成蓝白黑相套如晕圈之宝珠图案,方椽头则是蓝底子金万字绞或菱花图案。前檐正面中心锦纹、花崐卉、博古等等,两边倒垂的垂莲柱头根据所雕花纹更是油漆得五彩缤纷。四合院的雕饰图案以各种吉祥图案为主,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福寿双全”,以插月季的崐花瓶寓意“四季平安”,还有“子万代”、“岁寒三友”、“玉棠富贵”、“福禄寿喜”等等,展示了老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窗户和槛墙都嵌在上槛(无下槛)及左右抱柱中间的大框子里,上扇都可支起,下扇一般固定。冬季糊窗多用高丽纸或者玻璃纸,自视外则明,自外视则暗,既防止寒气侵,又能保持室光线充足。夏季糊

中国烹饪概论试卷

《中国烹饪概论》综合复习题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 《烹饪概论》复习题 第一章烹饪与中国烹饪学 一、名词 烹饪、烹调、食品、中国烹饪学、传统烹饪 二、单项选择 1.烹饪一词最早出现于( )。 (1)《周易》(2)《论语》(3)《礼记》(4)《尚书》 2.( )的出现是古老烹饪的开始。 (1)火(2)青铜器(3)鼎(4)铁器 3.烹饪的性质是( )。 (1)手工制作(2)成新(3)烹炒调制(4)食物由生变熟 4.中国烹饪学属于一门( )学科。 (1)自然科学性(2)社会科学性(3)技术科学性(4)综合性 三、多项选择 1.传统手工烹饪的特点有( )。 (1)手工性、地区性(2)传承性、个性化(3)时间性 (4)全面性(5)狭隘性 2.现代烹饪相对于传统烹饪来说,具有的优势有( )。 (1)规模化(2)规范化(3)标准化 (4)智能化(5)现代化 3.烹饪成品以能提供( )为基本要求。 (1)营养(2)蛋白质(3)卫生 (4)美感(5)维生素

四、判断 1.在不久的将来,现代烹饪必将全面替代手工烹饪。 五、简答或论述。 1.为什么说中国烹饪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2.传统手工烹饪与现代食品工业有什么特点和关系? 第二章中国烹饪文化 一、名词 文化、中国烹饪文化、中国饮食文化、烹饪典籍、饮馔语言、饮食成语、饮食谚语、饮食歇后语、医食相通 二、单项选择 1.《饮膳正要》是( )人( )编着的。 (1)宋代、林洪(2)明代、宋诩(3)清代、袁枚(4)元代、忽思慧 2.以下书籍中,( )是唐代一本谈烹饪技艺的刀工专着。 (1)《调鼎集》(2)《醒园录》(3)《山家清供》(4)《砍脍书》 3.世界上第一部论述茶叶的科学专着《茶经》的作者是( )的陆羽。 (1)汉代(2)唐代(3)明代(4)清代 4.中国烹饪文化的精华是( ) (1)烹饪典籍(2)饮食文献(3)饮食思想与哲理(4)食风食俗 5.豆腐的发明者是( ) (1)黄庭坚(2)老子(3)苏轼(4)刘安 6.“治大国若烹小鲜”出自( ) (1)《礼记》(2)《论语》(3)《尚书》(4)《道德经》 7.最早记月饼这一食品名称的着作,是宋代周密的( )。 (1)《清嘉录》(2)《荆楚岁时记》(3)《风土记》(4)《武林旧事》 8.《厨者王小余传》的作者是( )。 (1)李渔(2)张英(3)袁枚(4)徐珂 9.最早进行中西饮食比较研究的书籍是( ) (1)《厨者王小余传》(2)《武林旧事》 (3)《清稗类钞》(4)《建国方略》 10.清代郎廷极编着的( )对中国古代酒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1)《酒名记》(2)《胜饮篇》

古代文学流派

中国古代文学主要流派、作家、作品 (以诗词为主) 一、流派归类。 1、建安七子:指孔融、王粲、陈琳、刘桢、徐干、阮禹、应玚 2、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3、沈宋:指初唐武后时期著名的宫延诗人沈全期和宋之问。 4、唐代诗人属于边塞诗派的有:王昌龄、岑参、高适、王之涣、李颀。 5、张王乐府:指张籍、王建所写的乐府诗。 6、郊寒岛瘦:苏轼语,是对中唐诗人孟郊、贾岛诗风的形象概括。 7、元白:指中唐诗人元稹和白居易。 8、南唐二主:指五代时南唐的两个皇帝,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 9、三苏:是苏轼、苏洵、苏辙。 10、唐宋八大家: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洵、苏辙。 11、宋代词人中属于豪放派的有:苏轼、辛弃疾。 12、宋代词人中属于婉约派的有:柳永、李清照。 13、元代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二、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的归类(含诗词、散文、戏曲、小说等)。 1、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 3、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

4、屈原是我国古代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 5、荀子是战国末期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6、韩非子是战国末期法家思想员著名的代表。 7、李斯是秦代散文作家中的代表人物。 8、曹操是建安文坛的领袖,开风气之先,影响一代诗风。 9、曹植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 10、陶渊明: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人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进行诗歌创作。 11、鲍照:是南朝刘宋时期成就最高的诗人,其乐府诗对唐代诗人有很大影响。 12、王维是盛唐田园山水诗派的代表作家。 13、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14、杜甫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15、岑参是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 16、白居易是中唐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代表。 17、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18、李商隐是晚唐诗坛上的著名诗人。 19、欧阳修是北宋诗人革新运动的领袖。 20、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21、苏拭是宋代文艺创作成就最为全面的一位作家,豪放词派的创始

玉雕大师教你正确盘玉的方法

玉雕大师教你正确盘玉的方法 来源:国家文化市场调查评估中心 有人爱玉就有人想知道怎样养玉,好的玉跟人一样,是通灵性的,所以用心养一块好玉,是门不可多得的学问。多数人在盘玉之前,都是先选料。好料在盘玩过程中的微妙变化,让爱好者感觉乐趣无穷。有不少人盘玉喜欢蹭鼻油,这样做正确吗? 12月23日,中国玉雕大师扬子告诉油会堵塞玉的毛孔,并不正确。那么正常该如何盘玉?听听中国玉雕大师扬子的建议。 扬子说,拿到好料以后,先用常温清水浸泡2至3个小时以软化表面附着物,然后用牙刷刷洗干净,再放入热水中浸泡,浸泡到热水与玉慢慢自然冷却。借此让玉的毛细孔得到充分舒张,将内部污垢吐干净。如此进行约3个循环,之后大约每3个月到半年进行1次,夏季则约1到2个月进行1次。 盘玩之前要先选条中国结的绳子,最好不易掉色,将玉件绑在腰际,闲暇时可拿在手上盘玩,但记得手要洗干净。经常见到有人把玉器放在脸上和鼻子上去抹油,但要知道那油可不是玉的滋养液,反而会将玉门封死,使盘出来的玉的光泽显得很闷。平常可用柔软的白色纯棉长毛巾擦拭干净。 在夏季经1个星期盘玩后,每天晚上洗澡时用温清水,先浸泡一段时间再刷洗干净,但一定要避免使其与肥皂直接接触,之后就只要常保持玉件的清洁即可。

如方便也可常洗刷,众所周知,汗液带有盐分、挥发性脂肪酸及尿素等。玉件接触太多汗,佩戴后又不即刻清理干净,时间一长玉件便会受到侵蚀,外层受损,影响原有的光泽度,尤其是白玉,更忌汗和油脂。白玉若过多接触汗液则容易变成淡黄色,不再纯白如脂。 经过一段时间的盘玩,玉件本身的质地会渐渐地显露出来,好的玉温润有余,灵气十足,皮色越玩越亮越鲜艳,且会越看越赏心悦目。只有玉友们亲身经历,在盘玩的整个过程慢慢体会其中乐趣了。 其实玉并不需要刻意的盘,只需贴身带着或挂于腰间就可以了。国家文化市场调查评估中心

中国玉雕寓意大全

中国玉雕寓意大全 我国玉石雕刻历史悠久、举世文明,有着深厚的玉文化。三字经里就提到:玉不琢,不成器;再加上历代玉雕师也传授下来:“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玉的雕刻题材来自于人们的信仰、民间传说、动植物的谐音和暗喻等。只有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就会对玉石图案有更广泛的了解。你才能心领神会地去享受传统文化带来精神上的愉悦,这就是玉饰品文化内容的真谛。 目前市场上可见到的玉成品,既有中国传统文化,又有现代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各种文化的融合,大大提高文化艺术内含,综合各时代各类图案,归纳出主要有以下100多种寓意: 第一类人物 观音:观音心性柔和,仪态端庄,世事洞明,永保平安,消灾解难,远离祸害,大慈大悲普渡众生,是救苦救难的化身。 笑佛:笑佛的宽容、大度、可促使自己平心静气,豁达心胸,静观世事起伏,笑看风起云涌,是解脱烦恼的化身。佛亦保平安,寓意有福(佛)相伴。 财神:财神是传说中给人带来财运的一位神仙,佩带翡翠财神,财源滚滚来。 罗汉:罗汉乃金刚不破之身,能奉凶化吉。 寿星:寿星公即南极仙翁;福、禄、寿三星之一。 渔翁:是传说中一位捕鱼的仙翁,每下一网,皆大丰收。佩带翡翠渔翁,生意兴旺,连连得利。渔翁得利:寓意福祥吉利。 童子:童子天真活拔,逗人喜爱;有送财童子,欢喜童子,如意童子,麒麟送童子。 刘海:与铜钱或蟾一起寓意刘海戏金蟾步步得金钱;或叫仙童献宝。 钟馗:扬善驱邪,降除一切妖魔鬼怪,常有钟馗捉鬼的造型。 关公:关羽是最重义气和信用,勇猛和武艺高强称著于世。 老子: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老子的根本思想就是自我、平常、和谐和循环。

女娲:民间传说,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后羿:民间传说后羿射日,后羿张弓射箭,挽救众生。 八仙:即张果老、吕洞宾、韩湘子、何仙姑、李铁拐、汉钟离,曹国舅、蓝采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时用八仙持的神物法器寓意八仙或八宝。八种法器是葫芦、扇子、鱼鼓、花篮、阴阳板、横笛、荷花、宝剑。 天使:是侍奉神的灵,神差遣来帮助需要拯救的人,传达神的意旨,是神在地上的发言人。 第二类植物 梅:梅花冰肌玉骨,凌寒留香,令人意志奋发,也是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和喜鹊在一起寓意喜上眉梢;松竹梅一起寓意岁寒三友。 兰:兰花为美好、高洁、纯洁、贤德、俊雅之类的象征,因为兰花品质高洁,又有“花中君子”之美称。与桂花一起寓意兰桂齐芳,即子孙优秀的意思。 竹:平安竹、富贵竹、竹报平安;竹青翠挺拔,奇姿出众,四时常茂,寓蓬勃向上,志高万丈,步步高升。也是“君子”美誉。 菊:吉祥、长寿,与喜鹊组合表示“举家欢乐”。与松一起寓意松菊延年。 松:长寿的代表,寿比南山不老松。 寿桃:王母娘娘的仙桃,食之能长命百岁。桃是长寿果,佩带能长寿,生活甜甜密密。 葫芦:寓意福禄,雕葫芦和小兽(寿)为福禄寿的意思。葫芦-魔力。 豆角:四季发财豆或四季平安豆;也称福豆。 荔枝:利市大开。 佛手:福寿之意,也叫招财手。 百合:百合与柿子在一起寓意百事如意。 麦穗:岁岁平安。 荷莲:佛座亦称莲座,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清廉不妖,把莲寓为君子。与梅花一起寓意和和美美;和鲤鱼一起寓意连年有余;和桂花一起连生贵子;一对莲蓬寓意并蒂同心。 柿子:事事如意,事事如意,百事大吉。

中国玉器发展史

中国玉器发展史 中国文化学上的玉,内涵较宽,并不止其在矿物学上的意义。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 中说,玉,石之美兼五德者。所谓五德,即指玉的五个特性。凡具坚韧的质地,晶润的光泽,绚丽的色彩,致密而透明的组织,舒扬致远的声音的美石,都被认为是玉。按此标准,古人 心目中的玉,不仅包括真玉(角闪石)还包括蛇纹石、绿松石、孔雀石、玛瑙、水晶、琥珀、 红绿宝石等彩石玉。 欣赏玉器须领会十个字:山川之精英,人文之精美。山川之精英,讲的是材质美,每件玉 器先要弄清它是角闪石还是翠玉,或是绿松石、玛瑙、蛇纹石、水晶等彩石玉,进一步还要 探讨它的产地。人文之精美,指的是玉器的造型美和雕琢美,以及影响造型美雕琢美的工艺、社会诸因素。由于历代玉材的不同,琢玉工具和琢玉技巧的不同,加上审美情趣和风俗习惯的不同,玉器的用途和所扮演的角色不同,每个时期玉器的造型及主题风格也是各不相同的, 千姿百态,竞相争艳。 一、史前时代 中国玉器源远流长,已有七千年的辉煌历史。七千年前南方河姆渡文化的先民们,在选 石制器过程中,有意识地把拣到的美石制成装饰品,打扮自己,美化生活,揭开了中国玉文 化的序幕。在距今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辽河流域,黄河上下,长江南北,中国 玉文化的曙光到处闪耀,以太湖流域良渚文化、辽河流域红山文化的出土玉器,最为引人注目。 良渚文化玉器种类较多,典型器有玉琮、玉璧、玉钺、三叉形玉器及成串玉项饰等。良 渚玉器以体大自居,显得深沉严谨,对称均衡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尤以浅浮雕的装饰手法见长,特别线刻技艺达到了后世也几乎望尘莫及的地步。最能反映良渚琢玉水平的是型式多样, 数量众多,又使人高深莫测的玉琮和兽面羽人纹的刻画。 与良渚玉器相比,红山文化少见呆板的方形玉器,而以动物形玉器和圆形玉器为特色。典型器有玉龙、玉兽形饰、玉箍形器等。红山文化琢玉技艺最大的特点是,玉匠能巧妙地运用 玉材,把握住物体的造型特点,寥寥数刀,把器物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十分传神。"神似"是红山古玉最大的特色。红山古玉,不以大取胜,而以精巧见长。 从良渚、红山古玉多出自大中型墓葬分析,新石器时代玉器除祭天祀地,陪葬殓尸等几 种用途外,还有辟邪,象征着权力、财富、贵贱等。中国玉器一开始,就带有诸多神秘的色 彩。 二、先秦时代 传说中的夏代,是中国第一个阶级社会。夏代玉器的风格,应是良渚文化、龙山文化、 红山文化玉器向殷商玉器的过渡形态,这可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玉器窥其一斑。二里头出土的七孔玉刀,造型源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多孔石刀,而刻纹又带有商代玉器双线勾勒 的滥觞,应是夏代玉器。

中国建筑流派之一(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 四合院是北京传统民居形式,辽代时已初成规模,经金、元,至明、清,逐渐完善,最终成为北京最有特点的居住形式。所谓四合,“四”指东、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经过数百年的营建,北京四合院从平面布局到内部结构、细部装修都形成了京师特有的京味风格。 北京正规四合院一般依东西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基本形制是分居四面的北房(正房)、南房(倒座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开一个门。大门辟于宅院东南角“巽”位。房间总数一般是北房3正2耳5间,东、西房各3间,南屋不算大门4间,连大门洞、垂花门共17间。如以每间11-12平方米计算,全部面积约200平方米。四合院中间是庭院,院落宽敞,庭院中植树栽花,备缸饲养金鱼,是四合院布局的中心,也是人们穿行、采光、通风、纳凉、休息、家务劳动的场所。 四合院虽有一定的规制,但规模大小却有不等,大致可分为大四合、中四合、小四合三种: 小四合院一般是北房三间,一明两暗或者两明一暗,东西厢房各两间,南房三间。卧砖到顶,起脊瓦房。可居一家三辈,祖辈居正房,晚辈居厢房,南房用作书房或客厅。院内铺砖墁甬道,连接各处房门,各屋前均有台阶。大门两扇,黑漆油饰,门上有黄铜门钹一对,两则贴有对联。 中四合院比小四合院宽敞,一般是北房5间,3正2耳,东、西厢房各3间,房前有廊以避风雨。另以院墙隔为前院(外院)、后院(内院),院墙以月亮门相崐通。前院进深浅显,以一二间房屋以作门房,后院为居住房,建筑讲究,层内方砖崐墁地,青石作阶。 大四合院习惯上称作”大宅门”,房屋设置可为5南5北、7南7北,甚至还有9间或者11间大正房,一般是复式四合院,即由多个四合院向纵深相连而成。院落极多,有前院、后院、东院、西院、正院、偏院、跨院、书房院、围房院、马号、一进、二进、三进……等等。院内均有抄手游廊连接各处,占地面积极大。如果可供建筑的地面狭小,或者经济能力无法承受的话,四合院又可改盖为三合院,不建南房。 中型和小型四合院一般是普通居民的住所,大四合则是府邸、官衙用房。 北京四合院属砖木结构建筑,房架子檩、柱、梁(柁)、槛、椽以及门窗、隔崐扇等等均为木制,木制房架子周围则以砖砌墙。梁柱门窗及檐口椽头都要油漆彩画,虽然没有宫廷苑囿那样金碧辉煌,但也是色彩缤纷。墙习惯用磨砖、碎砖垒墙,所谓“北京城有三宝……烂砖头垒墙墙不倒”。屋瓦大多用青板瓦,正反互扣,檐前装滴水,或者不铺瓦,全用青灰抹顶,称“灰棚”。 四合院的大门一般占一间房的面积,其零配件相当复杂,仅营造名称就有门楼、门洞、大门(门扇)、门框、腰枋、塞余板、走马板、门枕、连槛、门槛、门簪、大边、抹头、穿带、门心板、门钹、插关、兽面、门钉、门联等等,四合院的大门崐就由这些零部件组成。大门一般是油黑大门,可加红油黑字的对联。进了大门还有垂花门、月亮门等等。垂花门是四合院内最华丽的装饰门,称“垂花”是因此门外檐用牌楼作法,作用是分隔里外院,门外是客厅、门房、车房马号等”外宅”,门内是主要起居的卧室“内宅”。没有垂花门则可用月亮门分隔内外宅。垂花门油漆得十分漂亮,檐口椽头椽子油成蓝绿色,望木油成红色,圆椽头油成蓝白黑相套如晕圈之宝珠图案,方椽头则是蓝底子金万字绞或菱花图案。前檐正面中心锦纹、花崐卉、博古等等,两边倒垂的垂莲柱头根据所雕花纹更是油漆得五彩缤纷。四合院的雕饰图案以各种吉祥图案为主,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福寿双全”,以插月季的崐花瓶寓意“四季平安”,还有“子孙万代”、“岁寒三友”、“玉棠富贵”、“福禄寿喜”等等,展示了老北京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苏州玉雕大师作品款印(落款)文化

苏州玉雕大师作品款印(落款)文化 明代《天工开物》记载:“良玉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苏州是中国玉雕发源地之一。苏州玉雕行内人称其为“苏作或苏工”,不仅历史悠久,在业界也享有很高的声誉。 据相关部门统计,今天的苏州约有10万人从事玉雕行业,大小作坊有上千家,有名有号的工作室有上百家。所以名家工作室在作品上的落款,成为苏州玉雕的一种独特文化,因为这个风俗就起源于此地。 说起苏州的玉雕与款印文化,那就不能不提到苏州的玉雕师祖,明代玉雕大师陆子冈。陆子冈自幼学习玉雕,于明代嘉靖十八年在苏州成立自己的作坊,因技艺高超,被古籍列为吴中绝技的第一位,他开创了诗书画印与一体的子冈牌,并成为中国第一个将作者名字雕刻在作品上的人,被后世誉为中国最早的琢玉品牌。陆子冈不仅是苏工玉雕师祖,也是玉雕作品落款留名的开创者。 玉雕作品上落款,形式共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名款、堂号、花押”。上文提到的明代玉雕大师陆子冈就属于第一种“名款”,名款就是作者的名字作为印款,例如陆子冈的落款有“陆子冈”“子刚制”“子冈”等,以“子冈”款居多。名款就相当于作者将自己的名字署名在作品之上,他人使用就是仿冒。所以今天的中华老字号企业,苏州子冈玉坊除子冈牌的诗文下书写子冈二字外,始终坚持不在新作品上落子冈边款,表示对品牌始者的尊重和对消费者的负责。他们的

高端作品采用的落款是“珺石”,这就是玉雕落款的第二类“堂号”款。 “堂号”款,是今天苏州乃至于玉雕界采用最多的形式,苏州使用堂号款的玉雕工作室有上百加之多,其“三石”堂号款较有代表性,所谓“三石”,就是三家尾字都是“石”字的堂号款,分别是子冈玉坊的“珺石”、杨曦先生的号“南石”、将喜先生的坊号“美石”。后两位都是苏邦玉雕的代表性人物,艺术风格各有千秋,更是大名鼎鼎,所以他们的玉雕款识也是苏帮玉雕中含金量最高的名牌LOGO之一。珺石丹青工作室聚焦新派子冈牌的设计,“珺石”款得益于子冈玉坊在全国众多的店铺,所以拥有很高的知名度。 第三个落款形式就是“花押”款,画押款最早源自唐宋文人,用于书画落款,其中最著名的是宋徽宗的“天下一人”画押,被誉为天下第一画押,清代画押款被民窑瓷器广泛使用。画押,其实就是今天所说的图形LOGO,或象形或象意或由文字笔画拆分组合。设计巧妙的话会让人记忆深刻。这类落款多为新锐派所采用,例如80后任永辉的老驴玉雕工作室,其落款是就是画押款形式的代表。

近代玉雕大师大全

上海: 洪新华:入行三十年,擅长雕琢人物作品,同时,创作的题材乂十分宽泛,花卉、动物、山水、器皿等等,中国玉雕的传统题材无所不通,其作品形象传神、线条流畅,取材精纯、雕工精润。产品多次在全国获奖,被国家轻工部评为工艺美术大师。 崔磊:上海玉雕名家,籍贯天津,1993年师从洪新华大师,从艺5年,2007年,成立青藤玉舍工作室,现任上海盛世玉文化协会副会长。作品《达摩》获第二届中国玉雕作品“天工奖”银奖,2006年,作品《妙笔生花》获“天工奖”银奖,作品《弥勒》获“天工奖”铜奖,作品《成功》获“天工奖” 优秀作品奖。 吴德升:上海玉雕大师吴德升是玉雕界公认的顶尖大家,一直以来以人物和立体件见长,近年来,他的作品更是注重创新与探索。一块块美玉在他的雕琢下,有了时代的脉搏。2004年,被评为全国玉石雕刻艺术大师,2006年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代表作有《十八罗汉》、《济公》、《妙趣横生》等。易少勇:易少勇是上海近儿年来涌现出的玉雕名家,他是一位以刀代笔,把书法刻在玉上的玉雕书法家,堪称中国玉雕书法第一刀!他的作品无论从玉牌的形状构思,到画面的构图,再到雕工的细腻,都可以说是玉牌雕刻的上乘之品。2004年,荣获“中国玉石雕刻大师”称号,在历年的“天工奖” 评比中,他的作品多次获奖。 翟依卫:海派玉雕新生代中坚力量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构图新颖,精致素雅, 很好地将中国古老的玉雕技术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独具匠心,意境高远,颇受人们的喜爱。翟倚卫擅长玉牌的雕刻,虽形制简约却刻画凌厉,薄浮雕、浅浮雕以及阳 刻、阴刻等不同组合透射立体感与空间感,刚柔相济,深浅互倚,层次丰富,展现出白玉独有的令人折服的气韵与生命力。 瞿惠中:瞿惠中是我国著名器皿件雕刻专家,毕业于上海玉石雕刻专科学校。他为人谦虚热忱,将南方人的精细与北方人的粗旷融于一身,其所雕刻器皿件“雍容华贵中显淡雅,玲珑秀丽中藏老辣”,实属“金屋藏娇”之藏品。作品《中华九龙翡翠玉笔》被人民大会堂永久性收藏,白玉作品《玉宝壶》、《青玉祝福壶》相继在2006年、2007年获得了“天工奖”金、银奖,2008 年,《虎耳双环瓶》又获得了中国玉器“百花奖”金奖。 彭止和:海派玉雕师彭正和在玉雕业已经奋斗了36年,36年的积累,让他在玉雕创作中长袖善舞,自由驰骋。无论是花鸟还是动物,都得心应手,妙笔生花。业内人士认为,他的作品雕工细腻,清新淡雅,充满了情趣,海派风格浓郁。他所擅长的鳩蟹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具有很强的立体感,令人称绝。 于雪涛:上海玉雕名家,其在创作上一直追求讨喜、自然的风格,作品并不抽象,观赏性很强。他的作品集形、神、巧于一体,融合了古典美与现代美,令人耳目一新。《寿公寿婆》摆件获2005年天工奖“银奖”,《和合二仙》、《钟埴》获2007年天工奖“优秀作品奖”,《财神》获2008年上海首届神工奖“金奖” o 颜桂明:在上海玉雕界中,颜桂明被尊誉为“四大天王”之一。他的玉雕作品以传统人物创作为主脉,兼有花鸟、山水作品。他的人物创作风格源于传统.乂有创新,而他的仿古玉雕则忠实地继承了清代玉雕山石、人物、松柏的表现手法,古韵悠 长。2006年《菩提佛祖》获“天工奖”金奖,2007 年《祥云如意自在观音》获得“天工奖”金奖,2008年《事事如意》获得“百花奖”金奖。 王金忠:海派玉雕大师王金忠擅长花鸟、人物的雕刻,他的作品大多选择带皮色的和田子玉,通过对皮色的巧妙处理和运用,既体现出了材质本身的特质,也让作品焕发出了夺H的光彩。业内人士评价说,王金忠的作品素雅、灵巧,把艺术的美感

中国玉文化简介

中国玉文化简介 一、概述 中国玉器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自古至今,始终为人们所珍视。中国玉器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截止到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发现新石器时代的遗址6000余处,其中相当多处都有古玉器产出,例如红山文化,仰韶文化,青莲岗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大溪文化,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石峡文化,松泽文化等,距今都已有6000-7000多年的历史。 人类对玉的认识是同工具的制造和使用相联系的。早在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开始打造和磨制石器作为生产工具,偶尔也有作为他用的玉器,但当时的状况就是“玉石不分”。由于玉是石中美者,本身又坚硬温润,色泽美观,经久耐用,逐渐演化,玉器就成为具有装饰意义和供某种特殊用途之物。 最初的玉器非常简单,只是在小玉块上钻一个孔作为垂饰,或磨制成生产工具、实用器具或制作武器。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玉器就开始出现雕刻花纹图案,或磨得光滑美观,器形也较大程度上复杂了。如浙江河姆渡和中原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玉器多为小型装饰品,到红山文化时期出现了动物形玉雕,大汶口文化出现了半实用、半仪仗用的玉铲等,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出现了玉璧,玉琮,玉瑷,玉璜等实用礼器和祭祀玉器,玉器的制作扩展

到了许多重要领域。 纵观中国的玉器发展历程,它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由简趋繁,范围由大到大,技艺由低到高,从制作简朴,形体很小的玉饰发展到大型的玉琮,玉璧,从简单的造型发展到模拟花朵、动物形体和自然现象等。从光素无纹发展到阴刻线,阳纹,锯齿纹,三角纹和圆圈纹,目纹等纹饰,这些与日俱进的工艺美术文化的积累使之成为世界文明和世界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国历代玉器发展简况 (一)旧石器时代玉器 旧石器时代是人类发展历史的早期阶段,开始于约二三百万年前,结束于大约一万年前。旧石器时代,人类使用比较粗糙的打制石器,过着采集和渔猎的生活。我国至今已发现了众多的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重要的有如元谋猿人,蓝田猿人,北京猿人,马坝人,长阳人,丁村人,柳江人和山顶洞人等。石器的开发和使用是旧石器时代人类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特征。从考古发掘的情况看,当时的石器类型主要是打制石器,这种石器是利用石块打击而成的石核或打下的石片,加工成一定形状的石器。种类有砍砸器,刮削器和尖状器等(图4-1)。从北京猿人文化遗址等的情况看,当时石器有这样几个特点:(1)以石片石器为主,但石器的石指主要是硬度较大的燧石和砂石,说明当时人类对石器的石质有了某种选则;(2)制造石器的方法比较简单,一般是一次制成就投入使用,第二步加工很少;(3)石器一般为一器多用,还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