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玉器鉴赏

合集下载

红山文化玉器鉴定-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博物馆馆藏红山玉器鉴赏(上部)作者李利峰

红山文化玉器鉴定-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博物馆馆藏红山玉器鉴赏(上部)作者李利峰
目 录
红山文化玉器鉴定
红山文化青玉匕型器:
目 录
红山文化玉器鉴定
红山文化青玉匕型器 皮壳包浆及孔道:
目 录
红山文化玉器鉴定
红山文化青玉斧:
目 录
红山文化玉器鉴定
红山文化青玉斧 皮壳包浆及使用痕迹:
目 录
红山文化玉器鉴定
红山文化青玉斧 皮壳包浆:
目 录
红山文化玉器鉴定
红山文化青玉斧 打磨使用痕迹:
作者:李利峰
红山文化玉器鉴定
红山文化青玉玦:
目 录
红山文化玉器鉴定
红山文化青玉玦 玦口痕迹:
目 录
红山文化玉器鉴定
红山文化青玉玦 自然沁:
目 录
红山文化玉器鉴定
红山文化青玉玦 皮壳包浆:
目 录
红山文化玉器鉴定
红山文化简易勾云佩:
目 录
红山文化玉器鉴定
红山文化简易勾云佩:
目 录
红山文化玉器鉴定
红山文化玉器鉴定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博物馆馆藏红山玉器鉴赏
作者:李利峰
红山文化玉器鉴定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博物馆馆藏红山玉器鉴赏
目录:
1、青玉玦 2、简易勾云佩 3、多头器 4、青玉蚕 5、鸡骨白手镯 6、青玉鱼 7、青玉匕型器 8、青玉斧 9、青玉猪龙
10、碧玉斧 11、青玉勒 12、青玉桶形器芯料 13、黄玉枭 14、青黄玉斧 15、玉钺 16、青玉桶形器芯料2 17、黄玉勾形器 18、黄玉者简介:
李利峰,实战派收藏家。 全国工商联河南省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理事。 北京遇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特聘古珠及高古玉器鉴定专家。 中国收藏家协会玉器委员会研究员。 99年进入收藏界,收藏品涉及天珠、金铜佛造像、历代古珠、红山玉器、古钱 币等。擅长天珠、历代古珠、红山玉器的鉴定,实战经验丰富。

五种鉴别玉器的年代方法

五种鉴别玉器的年代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通过手感鉴别。

玉器的质地和纹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因此通过玉器的手感可以鉴别其年代。

古代的玉器常常经过千百年的打磨和摩擦,表面会产生光滑的质感,而近代的玉器则表现出比较粗糙的感觉。

另外,古玉器通常具有一种独特的温润感,而近代玉器则常常更冷硬。

通过触摸玉器的表面,可以感受到它的年代特征。

第二种方法是通过颜色鉴别。

古玉器的颜色常常非常古朴,呈现出黄褐色、深绿色或墨绿色等,具有一种低调和温和的感觉。

而近代玉器则往往具有更亮丽的颜色,例如鲜绿色或红色等。

另外,古玉器的颜色通常比较均匀,没有明显的色差,而近代玉器的颜色可能会有明显的斑块或斑驳。

第三种方法是通过玉器的造型鉴别。

不同时期的玉器往往具有不同的造型特点。

古代的玉器常常采用传统的文化图案,如龙纹、凤纹、云纹等,而近代玉器则更注重花鸟、人物等生活化的主题。

此外,古代玉器往往更注重形式的整体性和简约性,而近代玉器则更注重细节的表现和装饰性。

通过仔细观察玉器的造型,可以推测其年代特征。

第四种方法是通过玉质的特征鉴别。

古代的玉器采用的是天然玉石,如和田玉、缅甸玉等,它们具有高密度、高硬度、高韧度和低透明度的特点。

而近代的玉器则可能采用人工合成的玉石或半宝石,如石英、翡翠、水晶等,它们的性能可能与天然玉石有所不同。

通过观察玉器的质地、纹理和内部瑕疵等特征,可以推测其材质和年代。

第五种方法是通过文化背景鉴别。

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区的玉器,往往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风格。

例如,中国古代的玉器常常与儒家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等有关,因此玉器上常常可以看到对应的图案和符号。

而近代的玉器则更注重艺术创新和个性表达,可能被赋予了更多的现代元素。

通过研究玉器上的图案、符号和纹饰,可以推测其文化背景和年代特征。

中国四大国宝翡翠介绍

中国四大国宝翡翠介绍

中国四大国宝翡翠介绍中国的四大国宝翡翠为岱岳奇观、含香聚瑞、群芳览胜、四海腾欢。

接下来店铺就具体给大家讲讲我国的四大国宝翡翠。

现陈列在北京中国工艺美术馆“珍宝馆”,由北京玉器厂的近40名玉雕大师,利用四块大型裴翠原料,从1982年开始,耗时整整六年时间精雕细刻而成的四件异常珍贵的玉雕作品。

中国四大国宝翡翠之花薰《含香聚瑞》高71厘米、宽56厘米、厚40厘米,重274公斤。

薰的主身是以两个半圆合成的圆球体,集圆雕、深浅蓝浮雕、镂空雕于一体,综合体现了中国当代琢玉技艺无可比拟的高、精、尖水平。

中国四大国宝翡翠之花篮《群芳览胜》篮高64厘米,其中满插牡丹、菊花、月季、山茶等四季香花,是当今世界最高大的一个翡翠花篮。

这只篮上的两条玉链各40厘米长,各含32个玉环。

玉雕大师足足花了整整八个月的时间才完成。

中国四大国宝翡翠之景观《岱岳奇观》高78厘米,宽83厘米,厚50厘米,重363.8公斤。

这件作品以珍贵的翠绿充分表现泰山正面的景色,突出了十八盘、玉皇顶、云步桥等奇景,显示了泰山的雄伟气势和深邃意境。

中国四大国宝翡翠之插屏《四海腾欢》高74厘米,宽146.4厘米、厚1.8厘米,插屏整个画面以中国传统题材"龙"为主题,9条翠绿色巨龙,在白茫茫的云海里恣意翻滚,气势磅礴,是当今世界最高大的一个翡翠插屏。

这四件玉雕作品于1990年获国务院嘉奖和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珍品”金杯奖。

扩展阅读:翡翠的估价原则估价原则上等品质的硬玉称其为翡翠,色、透、匀、形、敲是一般人观赏或评价玉石的方法,并将玉石分为:玻璃种、冰种、冰糯种、深色老坑、老坑、金丝、油清、豆青、花青、瓜青等。

其中以冰种的翡翠为上品,而水分特高、透明度佳的又叫作“玻璃种”,可以说是“冰种”中的珍品。

大部分购买玉镯的消费者可能都有这样的经验,那就是商家会当你的面敲玉镯,听听看其声音是否清脆不含浊,而以清脆悠扬有回音者为佳。

这样做即是欲证明玉石的结晶紧密质地好且无裂纹。

明清玉器鉴赏与收藏

明清玉器鉴赏与收藏

明清玉器鉴赏与收藏(手把手传授,高清图解)!2011-09-18 13:22来源:股票博客作者:K功夫K分类:操盘技巧玉器历经唐宋的发展演变后,至明清时期迎来了历史上的又一次高峰,从规模到数量、品种,均达历史最高。

明清玉雕的材质主要以新疆和田白玉为主,又有被视为“杂玉”的玛瑙、水晶、翡翠、琥珀、绿松石等,其中清早期在宫廷始见的翡翠应用更为历代之冠。

明代冶玉工艺在新疆大量玉材运往关内的有利条件下,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工艺最兴盛的地区为北京、扬州、苏州等地。

明代中晚期,苏州的琢玉工艺发展非常迅速,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技法不断提高,作坊林立,人才辈出,出现了很多著名艺人。

见于记载的有:陆子刚、刘沧、贺四、李文甫、王小溪等,他们都是善于雕琢精巧小品的能手。

明代玉器的类型和宋元时期没有很大的差异,大体可以分为装饰品、实用品、艺术品和仿古器四大类。

清代玉器制造的全盛时期是乾隆时期,乾隆皇帝非常喜爱玉器,对夏、商、周三代的古玉进行广泛收集,并进行认真的分类鉴别,对于制作较粗糙的玉器,交由清宫造办处加工改制,因此清代宫廷遗留下来的玉器中常见旧玉后刻花、旧玉新做工。

此外,北京造办处、扬州和苏州云集了众多的能工巧匠,雕琢精益求精。

从加工技术、装饰纹样各方面看,均达到玉器发展的最高水平。

下面就明清玉器品种加以详细介绍。

玉带钩与玉带扣玉带钩在明清之时已成为装饰把玩的仿古玉器。

明代玉带钩保存下来的数量很大,例如苏州虎丘王锡爵墓中出土有玉带钩,上海明墓中也有出土。

明代玉带钩有琵琶形、螳螂肚形、条形、圆棒形,也有的雕作龙、蠄、鸟、兽等形。

还有一种一半为钩,一半为环,分别镶嵌在玉带钩两端的称为玉带扣。

清代玉带钩做工比明代精巧,抛光度也很高。

钩头多样,别具匠心,艺术水平较高。

有些雕龙、凤、蠄的大钩,可称是玉带钩中的重器。

玉带扣形如两个方板,一板为钩,一板为扣,两板可扣接,其上镶嵌宝石碧玺,带扣可接较宽的腰带。

虽然清代玉带钩花样繁缛,但无论是工艺水平还是艺术水平,都缺乏汉代严谨、流畅的风格,难以与汉代玉带钩比肩。

中国历代玉器造型特点(唐宋-明清篇)

中国历代玉器造型特点(唐宋-明清篇)

中国历代玉器造型特点(唐宋-明清篇)分享者:般般知玉关键字:历代玉器造型特点时期:原始社会-夏时期唐宋玉器造型隋朝著名的镶金边白玉杯隋朝历史很短,不足40年,但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朝代:她为大唐帝国的创建铺平了根基。

在玉器史上,隋代陶玉器工艺也不曾有什么独特的建树,可她却为一个新的玉器时代拉开了序幕。

1957年陕西省西安市李静训墓出土,高4.1厘米、口径5.6厘米、底径2.9厘米此杯为直口平唇,深腹,下有假圈足,平底实足。

口部内外镶金一周,金沿宽0.6厘米。

杯用白玉制成,保存完整,造型、制作均很精美。

从这件镶金边白玉杯看,隋代已有了很精湛的玉器制作技术。

唐代玉器与汉代玉器风格迥然不同。

唐代在玉器雕琢上,最重要的特点是花、鸟、兽等纹饰及器物边缘有细密而较长的阴刻直线,给人一种雕琢如生的感觉,另外,玉人、玉兽、玉鸟的造型也有自身特点。

在唐代玉器上,三岐骨朵云大使用,这种云尾细而长,云头分为三部分,两侧似往外卷,中间部分小而团、微前凸。

制作琢工较精,刀法不乱,布局均匀,细而厚重,为唐代玉琢的又一特点。

唐龙纹璧宋元时代,玉器细腻灵巧,小件多,大件少(除北京团城元朝大玉瓮外)。

虽然花鸟一类没有唐代淳厚朴实,但因受当时国画风格的影响较深,所以非常重视神态。

琢工无粗制滥造之处,是宋元时代突出的特点。

传世宋代玉兽中,虽有异兽,但雕琢风格属写实者为多,注重肌肉处理,躯干部位有如布袋装西瓜,浑圆凸起,结构感较强。

宋代玉鸟或鸟纹玉器除少量立体型外,多为片状、衔花,玉雕的平面感较强,注重大的结构轮廓,边缘弧线少且简练,鸟身饰有长而有力的阴刻线条。

这类玉佩表面保留着较大的平面,平面边缘呈光滑的缓坡,镂雕剔去的部分准确而不琐碎,古玩家谓这“肉头”,即风格浑厚。

宋代玉鱼种类较多,一般头较小,鱼身扁平或微微隆起,分为光素无鳞和有鳞两种。

鱼鳞是用直线或弧度极小的弧线交织出的网状纹,线条较有力。

一些鱼尾饰有匀称有力的弧线。

许多玉鱼衔有荷叶、茨菰,荷叶为平面圆形,边缘四处向内微凹。

玉雕的发展历史介绍

玉雕的发展历史介绍

玉雕的发展历史介绍玉雕是中国独有的技艺,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不同的朝代,玉雕有着不同的造型与特色。

1、新石器时代简单玉雕时期郑州大河村仰韶文化距今5000年,出土文物有两枚绿松石鱼形饰物;较多的玉雕有玉斧、玉铲、玉刀,以生产工具为主;形态简单的玉壁、玉璜、玉珏、玉珠,以岫玉为主。

2、玉石工艺时期--商、周、春秋、战国出现了祭天玉壁、祭地玉琮、传今玉圭、封官爵玉佩等,以玉佩出上较多,它属随身佩戴装饰玉品,亦属礼品。

从新石器晚期的良诸文化河姆渡遗址中出土的种类较多。

商代出现了玉鸟佩、人首佩、人洛佩等。

玉璜是一种弓形弧状玉器,春秋战国时期,琐的造型优美,如春秋白玉龙纹璜、战国黄玉龙首璜。

3、装饰盛行期--汉、唐时代河南独山玉始采于西汉,土地文物证实辽宁峭岩玉属于装饰品的主要玉料。

4、飞跃发展期--宋、元时代玉雕工艺已达到质的飞跃,宫廷中设有"玉院",已有浅磨深琢,浮雕圆刻。

元朝开国元勋忽必烈在开国大典宴请群臣盛酒用的"渎山大玉海",就是一件巨型玉雕品。

5、鼎盛期--明、清时代明代苏州玉雕艺人陆子冈最有名,发展了"刀刻法以及"连环会"制作工艺,创造了各种阴阳浮雕于一体的玉雕工艺制品,得到朝廷的赏识,至今仿者不断,是收藏家梦寐以求的珍品。

清代玉雕工艺已达到高峰,宫廷设有玉器造办处,督办玉料,宫廷中御用玉器极多。

6、近代玉雕近代玉雕集历史文化之大成,在北京"珍宝馆"还有各种出类拔萃的玉器,品种繁多,作工精湛,被誉为"东方瑰宝"。

近代国玉雕人材虽多,但高精艺人少。

今后除继承传统工艺,古为今用,更要学习西方先进的东西,中外结合是玉雕界当务之急。

中国玉器鉴赏

中国玉器鉴赏

中国玉器鉴赏一、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玉人头饰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

乳白色,局部有褐色浸蚀。

体扁平,头像作侧视,以阴线刻一橄榄形目,头顶有一椭圆形发髻,鹰钩形鼻,嘴微张,脑后有外凸的耳形脊。

头下有颈,嘴角处有一个穿圆孔,可供佩系。

陕西神木出土。

现藏陕西省博物馆。

高4.5厘米穿孔玉斧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

淡黄色。

体扁平,顶部微呈弧形,两边斜直,刃部较宽,两面刃,较锋利。

顶端一圆形穿孔,两面钻透。

四边较薄,中间较厚,通体磨光。

制作精美,无使用痕迹,是权力或财富的象征物,为部落首领所占有。

1959年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墓葬出土。

现藏山东省博物馆。

长17.8厘米厚0.9厘米刃宽7.2厘米孔径1.2厘米穿孔玉斧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

青色。

长方形,顶端平整,两侧斜直,刃部较宽,两面磨刃,略呈弧形,四边较薄,中间较厚。

通体磨光,靠近顶端有一圆孔,两面钻透。

此件制作精致,是权力或财富的象征物,为部落首领所占有。

1960年山东曲阜出土。

现藏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

玉璇玑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

玉质泛白色。

体扁平,中央有圆孔,形似变形的环。

外缘有三个形状相同、且均向同一方向旋转的锯齿状凸脊,凸脊之间各有每三齿为一组的锯齿四组。

全器计有相似大凸齿三个、小凸齿十二组三十六个,等距分布。

是观测天象之器,或是织机上某一部件,有待研究。

1978年山东滕县出土。

现藏滕州市博物馆。

径8厘米人面纹玉佩饰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

墨色。

体扁平,呈四边略外凸的方形,背部中央有一垂直的凸脊,脊上有一横穿,可供穿系。

正面刻人面纹,面部正视,以阴线刻橄榄形眼眶,眶内饰一横线作目,双目相连,等腰三角形纹作鼻,横道弦纹作口。

虽五官比例不甚协调,但轮廊俱现,为大汶口文化较早的人面形玉饰。

山水滕县出土。

现藏滕州市博物馆。

高3.2厘米宽3.9厘米兽面纹玉(石奔)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

青中泛黄色,通体抛光。

原断为两截,受土浸,表面形成不同颜色。

体扁平,呈长方形,背部平直,刃部稍宽,一面刃的坡面较宽,另一面较窄。

内蒙古新州博物馆馆藏新石器时代玉器简析

内蒙古新州博物馆馆藏新石器时代玉器简析

内蒙古新州博物馆馆藏新石器时代玉器简析作者:杨妹来源:《收藏与投资》2022年第03期摘要:内蒙古新州博物馆馆藏的新石器时代玉器涵盖兴隆洼、赵宝沟、红山、小河沿四种考古学文化类型,其中,斜口筒形玉器、玉龟、蚌虎都是红山文化典型玉器,鸟喙兽首虫身玉人反映了赵宝沟文化时期万物皆有灵的原始宗教转向人格化的发展过程。

四件代表性玉器体现了原始社会粗犷的艺术风格以及新石器时代玉器通灵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红山文化;赵宝沟文化;玉器;文化内涵中国新石器时代是指距今大约1万年前开始,距今约2000年前结束的这段历史时期。

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古人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摸索,总结出玉器与石器的区别。

玉器经历同石器漫长的共存发展后脱颖而出,彻底与石器分化,从此揭开了中国玉文化的序幕。

考古和历史研究证实,中国玉器诞生于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早期,至今已有8000余年的历史,其间创造出了无数璀璨的玉文化历史遗存,尤其是举世瞩目的红山文化玉器,为新石器时代的中国玉器谱写了灿烂光辉的篇章。

新石器时代不同文化区域的古人,在选石制器的过程中,已经开始产生审美意识。

他们会把石器制成装饰品,起到美化和点缀的作用。

由于当时人们制作玉器的经验不足,琢玉工具尚不完备,再加上审美水平欠佳,制作不够规整,所以器形比较简单,器身多无纹饰。

一般仅采用琢打磨光的方法。

这些年代久远的新石器时代玉器,处于中国玉器生产的初始雕琢时期,虽然受当时生产力水平的制约,但原始社会那种粗犷奔放的艺术表达却灵动而强烈。

内蒙古新州博物馆收藏的新石器时代玉器涵盖兴隆洼、赵宝沟、红山、小河沿四种考古学文化,文化内涵丰富,器型精美,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现将其中四件代表性玉器作如下分析。

一、斜口筒形玉器新州博物馆收藏的这件斜口筒形玉器于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征集,属红山文化玉器,上口最大径8.8厘米,下口最大径6.4厘米,最高边7.8厘米。

此玉有瑕斑,即灰白色沁间的黑色“芝麻斑”,局部有包浆。

这是一件竖向断为两半的残器,经历了两次打孔修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49 年后,随着中国社会的安定、经济的发 展,玉器业也随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20 世纪 50 年代之后,玉器成为中华民族珍贵的 手工艺术备受国家的重视,也开辟了玉器制品走 向国际市场的途径,从而带动了玉器产业的兴起 与发展。
从全国范围看,玉器制作分布地域广泛,品 种繁多,人才如林,技艺精湛,原材料供应充足,
在北京开设洋行,如日本的山中洋行、德国的普 林洋行、美国的隆聚洋行、意大利的公私洋行以 及犹太人的先宇洋行。此时日本、英国、美国的 学者也纷纷开展对中国玉器的研究。
玉器的学术研究和大量的外销促进了产业 的发展,也促成了一些艺人在技艺上的成熟。作 坊、商号由于均属私人开设,大都财力不足,制 品一般以小件为主;外国洋行及商人来料也少有
平要求甚高,加之民间玩玉、赏玉之风盛行及上 层对中国玉器的瞩目,都为 20 世纪初期民间作 坊的兴起创造了地域、人才、技艺、市场的条件。 即部分玉师、玉匠在玉器由宫廷艺术转向世俗商 品的变革中纷纷开设作坊、商号。当时在北京前 门一带出现了许多大小不等的玉器作坊,如文珍 斋、宝珍斋、魁盛斋、济兴成、华珍号、天和斋 等。20 年代,在崇文门外建有专营玉器的青山居 货场,在繁华的玉府井、西单、东四、琉璃厂也
盘、水丞、洗子等。
器皿造型复杂,仅配件造型就有顶、底、耳、 环、提梁、链、腹等,由于器皿部件繁多,工艺 复杂,艺术品位高,因此对玉料要求一丝不苟。 造型复杂的器皿大多选用质地坚硬致密、色泽均 匀、质感凝重、纯净无暇的和田玉之白玉、青白 玉、青玉、墨玉、黄玉等高档玉料。器皿具有很 高的欣赏价值,因此琢磨技艺要求达到规整精
黑卡,我单纯的喜欢着它的名字。站在越光明的地上,我便彻头彻尾地相信
细。除胎型周正匀实、内膛璧厚薄一致外,为呈 现器皿色泽统一及小料大作的技艺绝妙,各部分 配件均要从同块玉料中掏出并进行合理使用。器 皿的环、链、耳、足需掏空成型,不能有丝毫破 碎断裂。凡腹、盖、足、内膛需逐一磨平碾光, 子口接作切割琢磨严丝合缝。器皿以稳重、端庄、 形美、玉润取胜。活环及链条成为器皿中常见的 装饰手法。玉器器皿的装饰纹样,属于锦上添花 之举,俗称上花,是器皿设计的重要环节,也是
黑卡,我单纯的喜欢着它的名字。站在越光明的地上,我便彻头彻尾地相信
可制中件以上的材料。工艺虽还精致但大都以坊 古、修改旧活为主;玉器形制、纹样基本上沿用 明清风格。由于追求商业利润,审美观念逐渐迎 合社会习俗,作品趋于平庸。个别人刻意制假、 作伪,令古人蒙羞。这一时期的玉器制作设计简 单,工艺粗疏没有创新。步入 20 世纪 30 年代, 爆发了抗日战争,刚刚复苏的玉器行业遂跌到难 以维持的地步。
黑卡,我单纯的喜欢着它的名字。站在越光明的地上,我便彻头彻尾地相信
开设了买卖玉器的店铺。玉器作坊之间业务有所 分工,前门的作坊多做精品件活,崇文门的作坊 以制作粗品和小件为主。北京、上海等地均创办 了玉器行会及会馆,从业人员近万人。
玉器在明清之间开始被外国人当做中国文 化的象征、东方艺术的奇珍异宝加以重视。20 世 纪初,外人之嗜古好奇者,相率来华访购,随而 扩张于海外矣。有些国家为更多地收购玉器先后
显示器皿艺术效果的不可分割的部分。常用的图 案纹饰有各种花草、人物作者华夏收藏网
相关 上传相关 0
0c27f6ca 易博亚洲
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初,随着我国改革开放, 玉器业告别了原有单一的外销渠道体系,走向了 外销与内销玉器市场共同发展之路。
现代玉器在延续、借鉴前代的基础上,随着 时代的变化,不仅调整而且发展了原有的品类格 局。现代玉能品类大体可分为摆件、首饰、盆景 之类。而集玉器技艺之大成者,首推摆件。
玉器摆件类(俗称件活),指以立体雕琢形
黑卡,我单纯的喜欢着它的名字。站在越光明的地上,我便彻头彻尾地相信
式表现的观赏品、陈设品、珍藏品。具体品种可 分为:器皿、人物、花卉、山子、插屏等。中国 现代玉器器皿吸收了优秀的传统技艺,并发展成 为 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的玉器主要品种。其造型 多仿古代玉器器皿,仿青铜器造型也很常见。常 用的炉形有等齐扁炉、高庄炉、亭子炉等。瓶的 造型丰富多样,有圆肚瓶、观音瓶、齐肩瓶、八 棱瓶、祀瓶、葫芦瓶等几十种。器皿类常见的花 式还有尊、垒、卤、凳、鼎、盒、壶、杯、碗、
黑卡,我单纯的喜欢着它的名字。站在越光明的地上,我便彻头彻尾地相信
市场稳定,设备不断改进,玉器业进入了一个新 的重传统、再创辉煌的恢复时期。20 世纪 50 年 代至 20 世纪 70 年代末,北京、上海、广州、江 苏、河南、辽宁、天津、湖北、江西、安徽、河 北、山西等省市约有玉器从业人员逾万人。中国 现代玉器大体上形成了南、北两大派系。北派以 北京为中心,包括长河流域以北的各厂家;南派 以上海、扬州为中心,包括长江流域以南的众多 企业。
20 世纪初叶,玉器琢磨制作虽已失去了清代 曾有过的规模,然而它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并没有 消失、淡漠,却以一种新的形式悄悄地活跃起来, 即从皇宫廷院走向了民间。
地方及民间玉坊早在元代开始出现萌芽,至 明清两代有了较快发展。苏州、扬州、杭州、等 地都开设了为宫廷琢制的作坊,主要给官府进行 来样、来料加工,明、清朝廷对地方玉坊琢磨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