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护理学

合集下载

老年护理学

老年护理学

期望寿命
Tx ex lx
第一节 老年人与人口老龄化
各个历史时期中国人口平均寿命
夏代
秦汉 东汉 唐代 宋代
18岁
20岁 22岁 27岁 30岁
民国时期
1949年 1957年 1981年 2005年
35岁
35岁 57岁 68岁 72岁
清代
33岁
2008年
73 岁
2050预期寿命可以达到85岁
第一节 老年人与人口老龄化
第一节 老年人与人口老龄化
一、人的寿命和老年人的年龄划分 (一)人的寿命 1、平均寿命或预期寿命 2、最大或最高寿命
第一节 老年人与人口老龄化

1)平均期望寿命(average life expectancy) 通过回顾性死因统计和其他统计学方法, 计算出一定年龄组人群的平均 年数。
这是同时出生的一代人活到X岁时,尚能生 存的平均年数,也称平均可享寿命或平均余年 .

健康含义 1.身体没有疾病,不虚弱。 2.精神健康,也是心理健康。 3.社会幸福或是社会适应能力完好,为最 高层面的健康。
第一节 老年人与人口老龄化
一、人的寿命和老年人的年龄划分
45~59岁为中年人; 60~74岁为年轻老人(the young old) 75~89岁为老老年人(the old old) 90岁以上为长寿老年人(the longevous)。 (二)老年人的年龄划分 44岁以下为青年人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学会 于1982年建议: 我国以60岁以上为老年人; 老年分期按45~59岁为老年前期(中老年人) 60~89岁老年期(老年人) 90岁以上为长寿期(长寿老人)
第二节 老年护理学概述
1 、老年护理学是研究、诊断和处理老年人对自身 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的学科。它既是 护理学的一个分支,也是老年医学中的一个学科, 同时又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相互渗透。

老年护理学的名词解释

老年护理学的名词解释

老年护理学的名词解释老年护理学是指研究和实践关于老年人护理的学科,旨在提供专门的护理服务,满足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

下面是一些与老年护理学相关的名词解释:1. 老年人:指年龄在65岁及以上的个体,他们可能面临身体功能下降、慢性疾病、认知能力减退等老年特征。

2. 护理评估:通过收集和分析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信息,评估其健康状况和需求,以便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

3. 护理计划:基于护理评估结果,制定并实施具体的护理措施,包括药物管理、营养指导、活动安排等,以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

4. 长期护理:提供给慢性病患者或失去独立生活能力的老年人的持续护理服务,旨在帮助他们维持最高程度的自理能力。

5. 老年病理学:研究老年人常见疾病的发生机制、病理变化以及其对老年人身体功能的影响,以便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

6. 老年护理技术:包括老年人特有的护理技巧和方法,如安全转移、皮肤护理、陪伴和沟通技巧等,帮助老年人维持身体和心理健康。

7. 老年人中心护理:一种综合性的护理模式,将老年人视为护理的核心,通过提供全面的医疗、康复、社交和精神护理等服务,促进其身心健康。

8. 认知功能评估:评估老年人的认知能力,如记忆、思维、判断力等,以便及早发现认知障碍或老年痴呆等疾病,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

9. 多学科团队:由医生、护士、社工、康复师等多个专业背景的专家组成的团队,共同为老年人提供综合的护理服务,以提高护理效果。

10. 健康促进:通过教育、预防和干预措施,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预防疾病的发生,延长健康寿命。

老年护理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学科,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对老年人护理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这些名词解释为研究和实践老年护理学提供了基础和指导,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老年护理学(5篇)

老年护理学(5篇)

老年护理学(5篇)第一篇:老年护理学1.老年人划分标准:在发达国家将65岁以上的人群定义为老年人,而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太地区)则将60岁以上人群称为老年人。

45-59为中年人,60-74岁为年轻老年人(或准老年人),75-89为老老年人,90岁以上为非常老的老年人或长寿老人。

2.老龄化社会的划分标准:发达国家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或超过总人口的7%,发展中国家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或超过总人口的10%时,该国家(或地区)即成为老龄化国家(或地区),达到这个标准的社会也称为老龄化社会。

3.平均期望寿命:简称平均寿命,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0岁的婴儿平均期望活到的年龄。

一般来说,发达国家人口的平均寿命较长,发展中国家人口的平均寿命较短。

4.人口老龄化常用指标(1).老年人口系数:又称老年人口比例,是指老年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例。

(2)老年人口指数:又称老年人口负担系数,是指老年人口数占劳动人口数(15-59岁或15-64岁)的百分比,表示劳动者负担老年人的轻重程度。

(3)老龄化指数(老少比):是指老年人口数与少年人口数(0—14岁)的比例。

此指标亦可反映人口老龄化的程度。

(4)性别比:是以女性人口数为100,与男性人口数之比。

(男性人口数/女性人口数)(5)长寿水平:是指80岁以上人口数占60岁以上人口数的比例,用以表示长寿水平的高低。

(6)年龄中位数:是指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人群中,某一年龄以上和以下的人口各占50%的那个年龄。

(7)抚养系数:又称社会负担系数。

(8)我国人口老龄化特点:老龄人口绝对数占世界之首(T);人口老龄化增长速度快(T);区域分布的不均衡性;女性老年人比例高(T);文化程度低;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也日益突出(T);老龄人口高龄化趋势十分明显;老年人婚姻关系稳定,丧偶比例高;主要依靠家庭养老;人口老龄化过程是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条件下发生的(我国人口未富先老(T))。

5.老化的丘比特标准:老化:即衰老,是所有生物种类在生命延续过程中的一种生命现象。

老年护理学

老年护理学

1老年护理学:是以老年人为研究对象,研究老年期的身心健康和疾病生理特点与预防保健的学科,也是研究、诊断和处理老年人对自身现存和潜在健康问题的反应的学科。

2平均预期寿命:简称平均寿命或预期寿命,是指通过回顾性死因统计和其它统计学方法,计算出一定年龄组的人群能生存的平均年数。

3最高寿命:指在没有外力干扰的条件下,从遗传学角度而言人类可能生产的最高年龄。

4健康期望寿命:是指去除残疾和残障后所得到的人类生存曲线,即个人在良好状态下的平均生存年数。

5人口老龄化:简称人口老化是人口年龄结构的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不断上升的一种动态过程。

6人口红利:指一国人口生育率的迅速下降,在造成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同时,少儿抚养比例迅速下降,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上升,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将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抚养负担轻,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

人口经济学家称之为“人口机会窗口”或“人口红利”。

7健康老龄化:是通过提高整个老年群体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水平,减少医疗支出和延长老年人的有效劳动寿命,促进老年人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老龄化对社会的不利影响转化为积极因素。

8积极老龄化:是在健康老龄化基础上提出的新概念,他强调老年群体和老年人不仅在机会、社会、心理方面保持良好的状态,而且要积极地面对晚年生活,作为家庭的社会的重要资源,继续为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

9老年保健:是指在平等享用卫生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以维护和促进老年人健康为目的,发展老年保健事业,使老年人得到基本的医疗、护理、康复、保健等服务。

10养老:是指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躯体功能逐渐衰退,退出生产领域,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减弱,需要外界提供经济、生活和心理情感等方面的支持。

11照顾/照护:也称或全方位照料和护理。

它是一个综合概念,指对因高龄、患病等身心功能存在或可能存在的老年人提供的医疗、保健、护理、康复、心理、营养及生活服务等全方面的照顾。

老年护理学全套ppt课件

老年护理学全套ppt课件
老年护理学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老年人与人口老龄化
一、人的寿命和年龄划分
(一)人的寿命
• 平均期望寿命(average life expectancy) 简称平均寿命,是指通过回顾性死因统计和其它统计学方法,
计算出一定年龄组的人群能生存的平均年数。一般常用出生 时的平均预期寿命,作为衡量人口老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平 均寿命是以死亡作为终点。 • 健康期望寿命(active life expectancy) 是指去除残疾和残障后所得到的人类生存曲线,即个人在良好 状态下的平均生存年数。
假定无病生存的权重系数为1, 患T2DM生存的权重系数为0.6 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权重系数为0.4 一个人40岁患糖尿病,60岁发生视网膜病变,80岁死亡, 其QALYs?
QALYs=40*1+(60-40)*0.6+(80-60)*0.4=60年
练习: T2DM的权重值为0.8,不患病者的权重值为1.0 5个T2DM患者,发病和死亡年龄分别为:
(四)人口老龄化的对策
健康老龄化(aging of the health)是指老年人在晚年能够保持躯体、心 理和社会生活的完好状态,将疾病或生活不能自理推迟到生命的最后阶段。
积极老龄化:强调老年群体和老年人不仅在机体、社会、心理方面保持良 好的状态,而且要积极地面对晚年生活,作为家庭和社会的重要资源,继 续为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
3.质量调整寿命年(quality adjusted life years , QALYs)
将不同生存之量的生存年数换算成相当于完全健康的生存年数。 完全健康的生存年数 患病状态调整后的健康年数
假定无病生存的权重系数为1,患T2DM生存的权重系数为0.6 一个人40岁患T2DM,80岁死亡,其QALYs? QALYs=40*1+(80-40)*0.6=64年

1.2老年护理学概述

1.2老年护理学概述

老年护理学概述面对中国“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如何做好健全老年人医疗保健防护体系,作为护理同仁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天给大家介绍有关《老年护理学》。

-2-3老年护理的目标与原则老年护理学的范畴和特点23CONTENTS 目录老年护理学及其相关概念1一、老年护理学及其相关概念-4-(一)老年护理学概念是以老年人和老年社会为研究对象,认识老年人生理、病理、心理变化规律及社会与老人的关系,从而进行研究、诊断和处理老年人对自身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的学科。

-5-(二)几个相关概念1.老年学:是研究人口老龄化、老龄问题的综合性交叉学科,是老年生物学、老年医学、老年社会学、老年人口学、老年心理学、老年护理学的总称。

-6-2.老年生物学:研究人类与生物生命现象的特征、研究衰老的规律、过程与发生机制。

-7-3.老年医学研究老年期的身心健康、老年疾病的医疗与防治的科学。

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保健医学、流行病学、老年社会医学等。

-8-4.老年人口学:从人口学的角度研究人类群体老化的基本学科。

-9-5.老年社会学:老年期面临社会问题退休经济状况改变生活安排闲暇时间健康与疾病犯罪与法律-10-6.老年心理学:老年期面临的心理问题健康状况退休后的生活方式家庭问题经济问题-11-老年护理学衰老机制和抗衰老的研究对老年人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延缓衰老,发挥残存功能,提高生命质量的研究建立生命质量保障环境的研究老年健康教育的研究培养老护人才开展对老人及老年患者问题的研究-12-二、老年护理学的范畴和特点-13-老年护理学的范畴很广泛,包括:1.评估老年人的健康和功能状态;2.制定护理计划,提供有效护理和其他卫生保健服务,并评价效果;3.强调保持和恢复、促进健康,治疗和康复,预防和控制由急、慢性疾病引起的残疾,协助自理和慢性病管理、为衰弱和自理能力缺失的老人提供护理服务、姑息治疗和临终关怀等。

-14-老年护理的特点是:1.参与及引领多学科合作,在多种场所服务,强调团队合作关系,需要社会家庭的共同努力。

2024版《老年护理学》教学大纲

2024版《老年护理学》教学大纲

23
提供有效沟通技巧培训
倾听技巧
学习如何倾听老年人的心声,理解他们的情感和 需求。
表达尊重
在与老年人交流时,要表达出对他们的尊重和理 解,避免使用贬低或歧视性的语言。
有效沟通方法
掌握与老年人沟通的有效方法,如使用简单明了 的语言、保持耐心和关注等。
2024/1/28
24
开展心理支持服务活动
2024/1/28
个体心理咨询
为老年人提供个体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增强 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
团体心理辅导
组织老年人参加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通过互相交流和支持,减轻 孤独感和压力。
心理健康教育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老年人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重视程 度,帮助他们保持积极的心态和生活态度。
25
06 家庭照护者培训与资源链接
2024/1/28
20
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推广
均衡饮食
倡导老年患者保持均衡的饮食,适量摄入各 种营养素,以满足身体需求。
充足睡眠
适量运动
鼓励老年患者积极参加适量的运动锻炼,如 散步、健身操等,以增强身体素质。
建议患者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并创造良好 的睡眠环境,以提高睡眠质量。
02
01
定期体检
强调老年患者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的重要性, 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的健康问题。
了解老年人的营养需求和饮食原则,掌握老 年营养不良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掌握老年心理问题的识别和处理方法,如抑 郁、焦虑等,熟悉心理护理的基本技巧。
2024/1/28
31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分享
2024/1/28
知识掌握情况
回顾自己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评价自己对老年护理学知识 的掌握情况。

老年护理学

老年护理学

1老年护理学:是以老年人为研究对象,研究老年期的身心健康和疾病生理特点与预防保健的学科,也是研究、诊断和处理老年人对自身现存和潜在健康问题的反应的学科。

2平均预期寿命:简称平均寿命或预期寿命,是指通过回顾性死因统计和其它统计学方法,计算出一定年龄组的人群能生存的平均年数。

3最高寿命:指在没有外力干扰的条件下,从遗传学角度而言人类可能生产的最高年龄。

4健康期望寿命:是指去除残疾和残障后所得到的人类生存曲线,即个人在良好状态下的平均生存年数。

5人口老龄化:简称人口老化是人口年龄结构的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不断上升的一种动态过程.6人口红利:指一国人口生育率的迅速下降,在造成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同时,少儿抚养比例迅速下降,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上升,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将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抚养负担轻,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

人口经济学家称之为“人口机会窗口”或“人口红利”。

7健康老龄化:是通过提高整个老年群体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水平,减少医疗支出和延长老年人的有效劳动寿命,促进老年人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老龄化对社会的不利影响转化为积极因素。

8积极老龄化:是在健康老龄化基础上提出的新概念,他强调老年群体和老年人不仅在机会、社会、心理方面保持良好的状态,而且要积极地面对晚年生活,作为家庭的社会的重要资源,继续为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9老年保健:是指在平等享用卫生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以维护和促进老年人健康为目的,发展老年保健事业,使老年人得到基本的医疗、护理、康复、保健等服务.10养老:是指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躯体功能逐渐衰退,退出生产领域,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减弱,需要外界提供经济、生活和心理情感等方面的支持。

11照顾/照护:也称或全方位照料和护理。

它是一个综合概念,指对因高龄、患病等身心功能存在或可能存在的老年人提供的医疗、保健、护理、康复、心理、营养及生活服务等全方面的照顾.12离退休综合征:指老年人由于退休后不能适应新的社会角色,生活环境和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出现焦虑、抑郁、悲哀、恐惧等消极情绪,或因此产生偏离常态行为的一种适应性的心理障碍,这种心理障碍往往还会引发其他生理疾病,影响身体健康.13空巢综合征:生活在空巢家庭的空巢老人常由于人际疏远、缺乏精神慰藉而产生被疏离、舍弃的感觉,出现孤独、空虚、寂寞、伤感、精神萎靡、情绪低落等一系列心理失调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1、平均期望寿命:是指通过回顾性死因统计和其他统计学方法,计算出特定人群能生命的平均年龄数,简称平均寿命或预期寿命。

2、健康期望寿命:是指去除残疾和残障后所得到的人类生存曲线,及个人在良好状态下的平均生存年龄。

也就是老年人能够维持良好的日常生活活动功能的年限。

3、两个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HO)对老年人年龄的划分有两个标准:在发达国家将65岁以上的人群定义为老年人,而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太地区)则将60岁以上的人群称为老年人。

4、发达国家老年化社会的标准: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定义为老年化社会。

5、发展中国家老年化社会的标准: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数的10%以上,定义为老龄化社会。

6、健康老龄化:是世界卫生组织于1990年9月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提出并在全世届积极推行的老年人健康生活目标。

它是指老年人在晚年能够保持躯体、心理和社会生活的完好状态,将疾病或生活不能自理推迟到生命的最后阶段。

7、积极老龄化:是在健康老龄化基础上提出的新观念,它强调老年人不仅在机体、社会、心理方面保持良好的状态,而且要积极地面对晚年生活,作为家庭和社会的重要资源,继续为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

第二章老年护理相关理论1、人格发展理论:人格是指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与行为上的差异。

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了科学心理史上的第一个人格心理学体系,及精神分析,又称为发展理论。

他主张人格发展经历五个阶段(口唇期、肛门期、性蕾期、潜伏期和生殖期)。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是终身发展的,人格的发展必须包括机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不可分割的过程,分为八个主要阶段(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前、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和晚年期)2、老化的社会学理论:主要研究、了解及解释社会互动、社会期待、社会制度和社会价值对老化过程适应的影响。

标志性的理论有隐退理论、活跃理论、次文化理论、交换理论、现代化理论、社会环境理论、年龄分层理论和持续理论等。

3、隐退理论:认为社会平衡状态的维持,决定于社会与老年人退出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彼此有益的过程。

其也认为老年期不是中年期的延续,老年期有自身的特殊性,老年人逐步走向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等方面的功能也逐步丧失,与社会要求正在渐渐拉大距离。

隐退理论的前提是:隐退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隐退是不可避免的;隐退是双方皆感满意的过程;所有社会系统都有隐退的现象;隐退是一种常模。

4、活跃理论:认为老年是中年期的延续,主张老年人应与中年时代一样从事社会上的工作及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5、持续理论:持续理论较活跃理论更加注意的是老年人的个体差异,它以个性的研究为理论基础,主要探讨老年人在社会文化约束其晚年生活的行为时,身体、心理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调适。

6、次文化理论:重点更加关注已经离开工作岗位的老年人。

它认同老年人不再有中年期的理想与行为,老年人群体会发展出独特的老年次文化。

第三章老年人的健康评估一、老年人健康评估的原则:1、了解老年人身心变化特点:生理性改变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必然发生的分子、细胞、器官和全身各系统的各种退行性改变,这些改变是正常的,属于生理性的改变;病理性改变是指由于生物的、物理的或化学的因素所导致的老年性疾病引起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异常的,属于病理性的改变。

2、正确解读辅助检查结果:老年人辅助检查结果的异常有三种可能:由于疾病引起的异常改变;正常老年期变化;受老年人服用的某些药物的影响。

3、注意疾病非典型性表现:老年人感受性降低,加之常并发多种疾病,因而发病后往往没有典型的症状和体征,称为非典型性临床表现。

由于这种非典型表现的特点,给老年人疾病的诊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容易出现漏诊、误诊,因此对老年人要重视客观检查,尤其体温、脉搏、血压及意识的评估极为重要。

*老年人心理变化的特点:身心变化不同步,心理发展具有潜能和可塑性,个体差异性大。

在智力方面,由于反应速度减慢,在限定的时间内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年轻人低;在记忆力方面,记忆能力变慢、下降,以有意识记忆为主,无意识记忆为辅;在思维方面,个体差异性大;在特性和个性方面,会出现孤独、任性、把握不住现状而产生怀旧、焦虑、烦躁;老年人的情感与意志变化相对稳定。

*老年综合健康功能评估(CFA):是指从躯体、精神、社会心理、自理能力等多维度测量老年人的整体健康功能水平,一发现老年人医疗、社会心理、自理能力丧失等问题,并反映老年人的保健需求。

评估的主要量表有:OARS量表;CARE量表;PGCMAI问卷。

二、老年人健康评估注意事项:1、提供适宜的环境:室内温度22—24摄氏度为宜,尽可能安静、五干扰;2、安排充分的时间;3、选择适当的方法;4、运用沟通的技巧;5、获得客观的资料。

三、体格检查:1、营养状态:评估老年人每日活动量、饮食状况以及有无饮食限制,测量身高、体重。

正常人从50岁起身高逐渐缩短,男性平均缩短2.9cm,女性平均缩短4.9cm。

由于肌肉和脂肪组织的减少,80—90岁老年人体重明显减轻。

2、生命体征:(1)体温:老年人的基础体温较成年人低,70岁以上的患者感染常五发热的表现,如果午后体温比清晨的高1摄氏度以上,应视为发热。

(2)脉搏:老年人测量脉搏的时间每次不应少于30s,并且应注意脉搏的不规则性(3)呼吸:评估呼吸时应注意呼吸的形态、节律以及有无呼吸困难。

老年人正常的呼吸频率为16—25次/分,在其他临床症状出现之前,如果老年人的呼吸>25次/分,可能是下呼吸道感染、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其他病变的信号。

(4)血压:高血压和直立性低血压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一般建议老年人平卧10分钟后测量血压,再于直立1分钟、3分钟、5分钟后各测量需要一次,如果直立时任何一次收缩压比卧位降低≥20mmHg或舒张压≥10mmHg,则为直立性低血压。

3、智力、意识状态4、体位、步态四、功能状态评估内容:1、日常生活能力(ADL):老年人最基本的自理能力,是老年人自我照顾、从事每天必须的日常生活的能力。

如衣(穿脱衣、鞋、帽,修饰打扮)、食(进餐)、行(行走、变换体位、上下楼)、个人卫生(洗漱、沐浴、如厕、控制大小便),这一层次的功能受限,将影响老年人疾病生活需求的满足。

ADL不仅是评估老年人功能状态的指标,也是评估老年人是否需要补偿服务的指标。

2、功能性日常生活能力(IADL):老年人在家中或寓所内进行自我护理活动的能力,包括购物、家庭清洁和整理、使用电话、付账单、做饭、洗衣、旅游等,这一层次的功能提示老年人是否能独立生活并具备良好的日常生活功能。

3、高级日常生活能力(AADL):反映老年人的智能能动性和社会角色功能,包括主动参加社交、娱乐、职业活动等。

随着老年期生理变化或疾病的困扰,这种能力可能会逐渐的丧失。

五、评价焦虑的常用工具: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贝克焦虑量表(BAI)六、评估抑郁的常用工具: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老年抑郁量表(GDS);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Zung自评量表(SDS);Beck抑郁量表(BAI)。

第四章老年人的健康保健与养老照顾一、老年保健的重点人群:高龄老人;独居老人;丧偶老人;患病的老年人;新近出院的老年人;精神障碍的老年人二、老年保健策略(P52):1、老有所医——老年人的医疗保险;2、老有所养——老年人的生活保障;3、老有所乐——老年人的文化生活;4、老有所为和老有所为——老年人的与成就;5、老有所教——老年人的教育及精神生活第五章老年人的心理卫生与精神护理一、老年人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P61):1、角色转变与社会适应的矛盾2、老有所为与身心衰老的矛盾3、老有所养与经济保障不充分的矛盾4、安享天伦之乐与空巢家庭的矛盾5、安度晚年与生活变故的矛盾二、抑郁的表现:抑郁的症状主要包括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行为活动减少三个主要方面。

老年人抑郁表现特点为大多数以躯体症状作为主要表现形式,心境低落表现不太明显,称为隐匿性抑郁;或以疑病症状较突出,可出现“假性痴呆”等;严重抑郁症老人的自杀行为很常见,也较坚决,如疏于防范,自杀成功率也较高。

三、抑郁的预防和护理:老年抑郁的防护原则是:减轻抑郁症状,减少复发,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健康状况,降低医疗费用和死亡率。

主要措施包括严防自杀、避免促发因素、使用认知心理治疗、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者和有自杀企图者续采用电休克治疗。

四、心理健康: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基于以上定义,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与绝大多数人相比,其心理功能正常,无心理疾病;能积极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顺应环境,建设性地发展完善自我,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也就是说,心理健康不仅意味着没有心理疾病,还意味着个人的良好适应和充分发展。

五、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认知正常;情绪健康;关系融洽;环境适应;行为正常;人格健全六、老年抑郁症:泛指存在于老年期(≥60岁)这一特定人群的抑郁症,包括原发性抑郁(含青年期或成年期发病,老年期复发)和见于老年期各种继发性抑郁。

严格而狭义的老年期抑郁症指首次发病于60岁以后、以持久的抑郁心境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精神障碍。

七、老年抑郁症具体表现(P72):疑病性;激越性;隐匿性;迟滞性;妄想性;自杀倾向;抑郁症性假性痴呆;季节性八、老年期痴呆:是指发生在老年期由于大脑退行性病变、脑血管性病变、感染、外伤、肿瘤、营养代谢障碍等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认知功能缺损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

老年期痴呆主要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D)(简称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VD)、混合性痴呆和其他类型痴呆,如帕金森病、酒精依赖、外伤等引起的痴呆。

1、日常生活护理及照料指导(1)穿着:衣服按穿着的先后顺序叠放;避免太多纽扣,以拉链取代纽扣,以弹性裤腰取代皮带;选择不用系带的鞋子;选择宽松的内裤,女性胸罩选择前扣式;说服患者接受合适的衣着,不要与之争执,慢慢给予鼓励。

(2)进食:定时进食。

最好是与其他人一起进食;如果患者不停地想吃东西,可以把用过的餐具放进洗涤盆,以提醒患者在不久前才进餐完毕;患者如果偏食,注意是否有足够的营养;允许患者用手拿取食物,进餐前协助清洁双手,亦使用一些特别设计的碗筷,以减低患者使用的困难;给患者逐一解释进餐的步骤,并作示范,必要时予以喂食;食物要简单、软滑,最好切成小块;进食时将固体和液体分开,以免患者不加咀嚼就把食物吐下而可能导致窒息;义齿必须安装正确并每天清洗;每天安排数次喝水时间,并注意水不可过热。

(3)睡觉:睡觉前让患者先上洗手间,可避免半夜醒来;根据患者以前的兴趣爱好,白天尽可能安排患者进行一些兴趣活动,不要让患者在白天睡得过多;给予患者轻声安慰,有助患者入睡;如果患者以为是日间,切勿与之争执,可陪伴患者一段时间,再劝说患者入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