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摩擦力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 第三节摩擦力,知识点总结

第三节摩擦力快速导读:知识点1:摩擦力知识点2:摩擦力的方向知识点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知识点4:摩擦力的利用与防止知识点1:摩擦力1、摩擦力的产生条件①接触面粗糙;②两物体相互接触并相互挤压(产生压力);③两物体间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注意】摩擦力的产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此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摩擦力;另一种是两物体没有发生相对运动,但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如用力推箱子但未推动时,虽然箱子处于静止状态,但箱子在推力作用下已有了“要发生”相对运动的趋势,此时地面对箱子就产生了摩擦力。
2、摩擦力的作用效果摩擦力的作用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而不是阻碍物体运动。
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是以相互接触的物体作为参照物的;“物体运动”可能是以其他物体作为参照物的。
知识点2:摩擦力的方向1、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而不是与运动方向相反。
如骑自行车时,地面给后车轮的摩擦力向前,与车运动的方向相同.由此可知:①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有时也与物体运动方向同。
②摩擦力也不一定都是阻力,有时也可以是动力,如人走路时脚向后蹬地,脚相对地面有一个向后运动的趋势,地面对脚有一个向前的摩擦力,使人相对于地面向前运动,成为人向前的动力。
归/纳/总/结:2、判断摩擦力方向的三种方法Ⅰ、由摩擦力概念判断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Ⅱ、由假设方法判断此方法通常用来判断相对静止的物体间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
首先假设物体不受摩擦力,确定研究对象与参照物之间将会出现的相对运动情况,则研究对象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与将会出现的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Ⅲ、由二力平衡的性质判断一对平衡力的方向相反,可以通过判断平衡力来判断摩擦力的方向,3、摩擦力的分类: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4、三种摩擦的比较【静摩擦】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静止物体,当它们之间存在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摩擦,称为静摩擦2.简介:推物体而不动产生的摩擦为静摩擦.3.示例:手握瓶子静止时,手与瓶子之间的摩擦.【滑动摩擦】1.定义: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对滑动时,产生的阻碍相对滑动的摩擦叫滑动摩擦。
八年级力学摩擦力知识点

八年级力学摩擦力知识点摩擦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力量,它可以使运动物体减速或停止运动。
在力学中,我们把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八年级力学摩擦力的知识点。
一、静摩擦力静摩擦力是物体在静止状态下所受到的摩擦力。
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它所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施加在它上面的力的大小,且方向相反。
若施加在物体上的力超过了静摩擦力的极限值,物体就会开始运动。
1. 静摩擦力的计算式静摩擦力大小的计算式为Fs≤f_smax,其中 Fs 为施加在物体上的力的大小,f_smax 为物体所能承受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
2. 静摩擦力的影响因素静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之间的摩擦系数和物体所接触的表面积有关。
不同的摩擦系数取值范围不同,同一种物体在不同的表面接触时摩擦系数也会有所不同。
二、动摩擦力动摩擦力是物体在运动状态下所受到的摩擦力。
与静摩擦力不同的是,动摩擦力的大小不等于施加在物体上的力的大小,它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接触表面的性质。
1. 动摩擦力的计算式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式为 Fd= f_dFn,其中 Fd 为施加在物体上的力的大小,f_d 为物体与所接触表面的动摩擦系数,Fn 为物体垂直于所接触表面的支持力。
2. 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所接触表面的属性、物体的形状以及表面之间的相对运动状态有关。
三、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应用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程领域。
例如,常见的汽车制动就是利用车轮与地面接触的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来实现制动的。
在工业生产中,人们也常常利用摩擦力来改变机器的转动速度和方向,或者在输送带上运输物品。
总之,摩擦力作为重要的力量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必须充分了解它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以更好地应对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挑战。
初二物理-摩擦力专题

一、知识点:1.摩擦力:(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产生两个条件:(a)、物体相互接触并且相互挤压;(b)、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2)、分类备注:静摩擦只有物体间静止时才有(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有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力作用。
(4)、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
(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静摩擦力的大小随着拉力的增大而增大,其大小始终与施加的拉力相等,方向相反)(5)、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前提),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2、滑动摩擦力: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1)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
(2)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前提),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3)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实质上就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均呈正比例关系)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
3、摩擦力的应用:⑴理论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为滑动。
⑵理论上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有益摩擦】① 走路时,鞋与地面之间的摩擦;② 手握筷子时的摩擦;③ 爬树时,人与树之间的摩擦;④ 手拿油瓶时的摩擦;⑤ 刹车时,车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⑥ 用铅笔写字时,铅笔尖与纸之间的摩擦;⑦ 用小刀削铅笔时,铅笔与小刀之间的摩擦;⑧ 用黑板擦擦黑板时,黑板擦与黑板之间的摩擦;等等。
初中物理:《摩擦力》知识点详解

初中物理:《摩擦力》知识点详解【要点梳理】要点一、摩擦力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滑动摩擦力。
2.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3.测量:利用弹簧测力计可以粗略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要点诠释:1.摩擦力的实际作用点是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
2.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接触面粗糙;(2)接触并挤压;(3)相对运动。
3.测量滑动摩擦力时,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
4.滑动摩擦与滚动摩擦的区别: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叫做滑动摩擦。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叫做滚动摩擦。
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往往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要点二、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在本实验中,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有多个,所以实验探究过程中我们要用控制变量法,在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之间的关系时,要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等因素不变,而在研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时,要保持压力等因素不变。
2.提出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可能有,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实验器材:木块、弹簧测力计、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两块、砝码。
4.实验步骤:(1)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使它沿水平长木板滑动,从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
(2)在木块上面放一个砝码,改变木块对长木板的压力,测出此种情况下的摩擦力。
(3)换用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的长木板,保持木块上的砝码不变,测出此种情况下的摩擦力。
5.实验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还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要点诠释:1. 因为弹簧测力计本身有重量,为了保证水平拉力,牵引木块时,要握住弹簧测力计的外壳;使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关键是拉力要均匀,集中注意力盯住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一直拉到底,在指针不颤动时读数。
八年级上册摩擦力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摩擦力知识点摩擦力是物体间接触时表现出来的一种力。
摩擦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掌握摩擦力的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物理世界,更好地应用物理知识。
一、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是由物体间表面互相接触而产生的力。
摩擦力的大小取决于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和表面粗糙程度,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互拖动的方向相反。
二、静摩擦力与动摩擦力1. 静摩擦力当两个物体间相互压紧但没有相对滑动时,所产生的摩擦力叫作静摩擦力。
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施加在物体上的力的大小成一定比例关系,且静摩擦力的大小不能超过物体之间压紧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值,称为最大静摩擦力。
当施加在物体上的力小于等于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将保持静止;当施加在物体上的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将开始运动。
2. 动摩擦力当两个物体间相对滑动时,所产生的摩擦力叫作动摩擦力。
动摩擦力的大小通常小于最大静摩擦力,而且通常等于运动过程中所施加的力的一定比例。
三、摩擦系数摩擦系数是两个物体间摩擦力与物体所受的垂直力之比,通常用字母μ表示,即μ = 摩擦力 / 垂直力。
摩擦系数大小与物体之间的接触表面性质有关,表面越粗糙,摩擦系数越大,反之越小。
由于摩擦系数是一个比例关系,因此摩擦力的大小与垂直力的大小成正比,而与物体间接触面积无关。
四、摩擦力的应用1. 摩擦力在交通工具上的应用在交通工具上,摩擦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车轮与地面的接触以及车轮与刹车片的接触上。
通过调整刹车片与车轮的接触面积以及摩擦系数,可以实现车轮制动和加速的功能。
2. 摩擦力在机械设备上的应用在机械设备上,摩擦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机械部件的配合以及传递动力、传递运动方向。
通过调整摩擦系数,可以控制机械设备的运动方式和速度。
3. 摩擦力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在一些体育运动中,如滑雪、溜冰、板球等,摩擦力的作用十分重要。
运动员可通过技巧和科学训练,调整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和摩擦力大小,实现更好的运动效果。
综上所述,摩擦力是物体之间的一种力,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分别在不同情况下产生。
八年级物理下摩擦力知识点

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
1、方向: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2、作用点:摩擦力的实际作用点是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3、摩擦力产生的条件:①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切且有压力;②要发生或将要发生相对运动;③表面粗糙;4、摩擦力的种类:静摩擦、动摩擦(滑动摩擦、滚动摩擦)5、滑动摩擦力与滚动摩擦力区别: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叫做滑动摩擦。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叫做滚动摩擦。
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往往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6、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①接触面粗糙程度②接触面受到的压力注意,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7、实验探究:实验重点是测滑动摩擦力大小。
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
此时,拉力与摩擦力平衡,其大小相等,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跟摩擦力的大小相等。
所以,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中就知道摩擦力的大小.实验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改进:把滑块放到木板上,将弹簧测力计右端固定,左端水平拉着滑块,水平抽动长木板,如下所示,读出测力计示数这种情况下拉动木板可以不匀速,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要点诠释: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中没有“接触面积",物体间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大小”无关,而是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拉力大小"也无关.8、知道下列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增大摩擦减小摩擦方法举例方法举例增大压力用力捏闸减小压力推轻箱子使接触面粗糙鞋底刻花纹使接触面光滑磨光刀面变滚动为滑动刹车过程变滑动为滚动车轮使摩擦面分离加润滑油给机器点油加气垫气垫船磁悬浮磁悬浮列车9、摩擦力大小分析如:A处于静止状态: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一开始,重力等于摩擦力。
1.压力增大时,A静止,摩擦力不变,2。
压力减小时,A可能静止或改变运动状态向下滑,静止时摩擦力大小不变,下滑时摩擦力减小(一般不考第2点)A处于匀速直线下滑状态: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一开始,重力等于摩擦力。
《摩擦力》 知识清单

《摩擦力》知识清单一、什么是摩擦力摩擦力,简单来说,就是当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想象一下,你在地面上推一个很重的箱子,如果没有摩擦力,箱子会毫不费力地一直滑动下去。
但实际情况是,你需要用很大的力气才能推动它,这就是摩擦力在“捣乱”。
二、摩擦力的分类摩擦力主要分为三类: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
1、静摩擦力当你试图推动一个静止的物体,但还没有推动它时,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就是静摩擦力。
静摩擦力的大小会随着你施加的推力的增大而增大,直到推力超过了一个特定的值,物体开始运动,此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
例如,放在斜面上静止的物体,它不会自动下滑,就是因为静摩擦力平衡了重力沿斜面的分力。
2、滑动摩擦力当物体在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就是滑动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的大小有关。
接触面越粗糙,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
比如,在粗糙的地面上拖动一个箱子比在光滑的地面上更费力。
3、滚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就是滚动摩擦力。
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通常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我们常见的车轮就是利用滚动摩擦力来减小阻力,使车辆能够更轻松地移动。
三、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比如,在冰面上行走比在粗糙的水泥地面上行走更容易滑倒,就是因为冰面比较光滑,摩擦力小。
2、压力的大小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用手压着橡皮在纸上擦,越用力压,橡皮移动就越困难。
3、接触面积一般情况下,接触面积的大小对摩擦力的大小影响较小。
但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比如接触面的材质和压力等条件固定时,接触面积的增大可能会导致摩擦力略有增加。
四、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并不总是坏的,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既有好处也有坏处。
1、好处(1)行走和跑步:我们能够在地面上行走和跑步,是因为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提供了向前的推动力。
八年级摩擦力的知识点

八年级摩擦力的知识点摩擦力是我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种力量,它的作用使得物体之间难以相对运动或者停止运动。
在物理学中,摩擦力是一种反向的力,它与物体之间的接触面有关,摩擦力大小的计算取决于被力作用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的性质和状态。
在八年级物理学的课程里,摩擦力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会从三个方面来详细介绍摩擦力的知识点。
一、摩擦力的定义和分类摩擦力是指两个物体之间接触面的相互作用力。
根据物体之间接触面的不同,摩擦力分为两种类型: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当两个物体接触面没有相对运动时的摩擦力,通常是两个物体之间的对抗力逐渐增强,直到物体相对运动开始时停止。
动摩擦力是当两个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它的大小通常比静摩擦力小。
二、摩擦力的原理摩擦力的作用原理是摩擦面间存在的微观凸起和凹陷,此时在凸起之间和凹陷之间存在的作用力的大小不同,导致物体之间的对抗力增加,并产生摩擦力。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之间接触面的性质相关,如材料的粗糙度、表面光滑度、温度、湿度等。
三、如何计算和减小摩擦力当摩擦力的大小需要求解时,需要考虑一系列因素,包括两个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接触面的性质、物体的重量、表面的凹凸程度等。
减小摩擦力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实现:1. 通过涂抹润滑油或者其他润滑剂,减少摩擦面间的摩擦力。
2. 利用滑轮等机械装置来改变物体之间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摩擦力的大小。
3. 通过改变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的性质,如把物体表面精密加工,减少凸起和凹陷程度以降低摩擦力。
综上所述,摩擦力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力量,它的产生取决于物体之间接触面的性质和状态。
在八年级物理学的课程中,摩擦力的认知和应用都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澳斯特教育教材系列
第3讲摩擦力
时间:2017年08月14日学生:
一、兴趣导入(Topic-in)
二、学前测试(Testing)
摩擦力分为哪几类?
三、知识讲解(Teaching)
1.滑动摩擦力
定义: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发生相对滑动时,在两个物体接触面之间会产生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
力,这个力叫作滑动摩擦力。
产生的条件:(1)两个物体必须相互接触且发生挤压;(2)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3)接触面
粗糙。
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作用点:接触面上。
例1: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之间总有摩擦力
B、静止的物体一定不受摩擦力
C、相对运动的两个物体,一定存在摩擦力
D、一个物体只有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才有可能受到摩擦力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与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和接触面
的粗糙程度有关,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2.静摩擦
定义:两物体间没有发生相对运动,但由于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而产生的力叫静摩擦。
说明:(1)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2)静摩擦的特点是发生作用的两物体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3)产生静摩擦的条件:一、两个物体处于相对静止;二、要相互接触;三、物体间要有相对运动的趋
势。
例2: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B、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滑动摩擦力———————————————————————————————————————————————————1
C、静止的物体一定受到静摩擦力
D、相互紧压的粗糙物体之间有相对滑动时,才会受到滑动摩擦力
3.滚动摩擦力
定义: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滚动时,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叫作滚动摩擦。
例3:滑旱冰时,旱冰鞋轮子和地面之间的摩擦是摩擦;汽车正常行驶时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是
摩擦,刹车时继续滑行它与地面之间的摩擦是摩擦。
四、训练辅导(Tutor)
1.如图所示,A物体放置在B物体上,A物体随着B物体在外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
请画出
A物体所受摩擦力F f和B物体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其中G>F f)
五、强化练习(Training)
1.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
论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图中A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均为F
B、甲、乙两图中B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均为F
C、甲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0,物体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
D、乙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F,物体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
六、反思总结(Thinking
附件:堂堂清---测试题学生:
自行车刹车时,手捏车闸越紧,自行车就停得越快,这是因为()
A、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B、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
C、增大了车轮与闸皮间的接触面积
D、增大了压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