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实验脑干与脑神经
脑干(2)

Bell氏麻痹 氏麻痹
伤侧额纹消失, 伤侧额纹消失, 不能闭眼, 不能闭眼, 鼻唇沟变浅, 鼻唇沟变浅, 口角偏向健侧
三叉神经 (Trigeminal nerve)
三叉神经:
核 特殊内脏运动) 团:三叉神经运动核 (特殊内脏运动) 般躯体感觉) 三叉神经感觉主核 (般躯体感觉) 般躯体感觉 一般内脏运动) 三叉神经脊束核 (一般内脏运动 一般内脏运动 一般躯体感觉) 三叉神经中脑核 (一般躯体感觉 一般躯体感觉 行 程: 分布范围:运动核----咀嚼肌 分布范围:运动核 咀嚼肌 感觉主核和脊束核----颜面 口腔、 颜面、 感觉主核和脊束核 颜面、口腔、鼻腔 中脑核----咀嚼肌 面肌、 咀嚼肌、 中脑核 咀嚼肌、面肌、牙齿 损伤症状:伤侧咀嚼肌瘫痪,痛温觉、 损伤症状:伤侧咀嚼肌瘫痪,痛温觉、本体觉丧失
瞳孔对光反射
滑车神经:
核 行 一般躯体运动) 团:滑车神经核 (一般躯体不能向外下转
外展神经:
核 行 一般躯体运动) 团:外展神经核 (一般躯体运动) 程:
分布范围:外直肌 分布范围: 损伤症状: 损伤症状:伤侧眼不能向外转
下四对脑神经 (IX-XII)
副神经
舌咽神经
迷走神经 舌下神经
舌下神经 (Hypoglossal nerve): :
核 行 躯体运动) 团:舌下神经核 (躯体运动) 程:
分布范围:舌肌 分布范围: 损伤症状:伤侧舌肌瘫痪, 损伤症状:伤侧舌肌瘫痪, 伸舌偏向伤侧 (舌下神经核主要接受对侧皮质脑干束的支配 舌下神经核主要接受对侧皮质脑干束的支配) 舌下神经核主要接受对侧皮质脑干束的支配
舌咽神经(Glossopharyneal nerve): :
核 特殊内脏运动) 团:疑核 (特殊内脏运动) 孤束核(内脏感觉) 孤束核(内脏感觉) 一般内脏运动) 下泌涎核 (一般内脏运动 一般内脏运动 一般躯体感觉) 三叉神经脊束核 (一般躯体感觉 一般躯体感觉 行 程: 分布范围:疑核----茎突咽肌 分布范围:疑核 茎突咽肌 孤束核----咽 腭扁桃体、舌后1/3粘 孤束核 咽、腭扁桃体、舌后 粘 颈动脉窦及体及舌后1/3味蕾 膜、颈动脉窦及体及舌后 味蕾 下泌涎核----腮腺 下泌涎核 腮腺 三叉神经脊束核----耳后皮肤 三叉神经脊束核 耳后皮肤 损伤症状:咽反射消失、颈动脉窦反射消失、 损伤症状:咽反射消失、颈动脉窦反射消失、舌后 包括味觉)减弱或丧失 部感觉 (包括味觉 减弱或丧失 包括味觉
脑干的结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了解脑干的结构,观察脑干的三部分组成及其内部结构,认识脑神经核、传导束等基本结构。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成年大鼠脑标本2. 实验仪器:解剖显微镜、解剖剪、解剖镊、解剖针、解剖盘、解剖刀、解剖针、显微镜载物台、显微镜等。
三、实验方法1. 观察脑干整体结构(1)将大鼠脑标本置于解剖盘上,用解剖剪沿中线切开颅骨,暴露脑干。
(2)观察脑干整体结构,辨认延髓、脑桥和中脑三部分。
2. 观察脑干腹侧面(1)用解剖剪沿中线切开延髓、脑桥和中脑的腹侧面,暴露内部结构。
(2)观察以下结构:a. 锥体交叉:位于延髓腹侧面正中裂处,观察左右交叉的纤维。
b. 橄榄体:位于锥体交叉外侧,观察其形状和位置。
c. 薄束结节和纤束结节:位于橄榄体后方,观察其形状和位置。
d. 基底动脉:位于脑桥腹侧面正中线上的基底沟内,观察其位置和走向。
e. 脑神经根:观察舌下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的根丝附着位置。
3. 观察脑干背侧面(1)用解剖剪沿中线切开延髓、脑桥和中脑的背侧面,暴露内部结构。
(2)观察以下结构:a. 第四脑室:位于延髓、脑桥和中脑之间,观察其形状和位置。
b. 小脑下脚:位于第四脑室外侧,观察其形状和位置。
c. 脑神经核:观察三叉神经核、面神经核、舌咽神经核、迷走神经核和副神经核的位置和形状。
4. 观察脑干横断面(1)用解剖刀沿脑干横断面切开,暴露内部结构。
(2)观察以下结构:a. 白质:观察白质纤维的走向和分布。
b. 灰质:观察灰质块的形状和位置。
四、实验结果1. 脑干整体结构:延髓、脑桥和中脑三部分清晰可见,延髓位于脑干的最下部,脑桥位于延髓上方,中脑位于脑桥上方。
2. 脑干腹侧面:a. 锥体交叉:位于延髓腹侧面正中裂处,左右交叉的纤维清晰可见。
b. 橄榄体:位于锥体交叉外侧,形状和位置明显。
c. 薄束结节和纤束结节:位于橄榄体后方,形状和位置明显。
d. 基底动脉:位于脑桥腹侧面正中线上的基底沟内,位置和走向清晰。
[终稿]脑神经核与脑神经的关系
![[终稿]脑神经核与脑神经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b0fd2ac2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45.png)
448.脑干内部核团包括:脑神经核和非脑神经核,
脑神经核:脑神经核可分为脑神经感觉核和脑神经运动核。
按其性质脑神经核可分为七种(其中孤束核含有两种(一般和特殊内脏感觉)
①一般躯体运动核:支配骨骼肌,有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展神经核和舌
下神经核。
②特殊内脏运动核:支配由鳃弓衍化的骨骼肌,分别为三叉神经运动核、面神经核、疑核和副神经核。
③一般内脏运动核:支配头、颈、胸、副腹部的平滑肌、心肌和腺体。
有动眼神经副核,上、下泌涎核和迷走神经背核。
④一般内脏感觉核:接受脏器和心血管的初级感觉纤维,内脏感觉(包括一般和特殊)由单一的孤束核组成。
⑤一般躯体感觉核:接受头面部皮肤及口、鼻腔粘膜的初级感觉纤维,有三叉神经中脑核,三又神经脑桥核和三叉神经脊束核。
⑥特殊躯体感觉核:接受内耳初级听和平衡觉纤维。
由蜗神经核和前庭神经核组成。
非脑神经核主要由薄束、楔束核、黑质和红核等它们是神经纤维传导的中继核
脑神经核与脑神经的关系
舌下神经核一舌下神经(XII)
副神经核一副神经副神经(XI)
疑核一
迷走神经背核迷走神经(X)
孤束核
三叉神经脊束核
疑核
下泌涎核舌咽神经((IX)
孤束核
三叉神经脊束核
前庭神经核前庭神经核(VIII)
庭蜗神经
面神经核一
上泌延核面神经(VII)
孤束核
三叉神经脊束核
展神经核展神经(VI)
三叉神经运动核
三叉神经脊束核三叉神经(V)三叉神经脑桥核
三叉神经中脑核一
滑车神经核一滑车神经(IV)动眼神经核。
解剖第七课脑神经、脑干

X 迷走神经 vagus n.(混合性) .(混合性 .(混合性)
走行
延髓→ 延髓→颈V孔→颈内A、V之间的后方 颈内A →颈根部 右迷走N 锁骨下A前方→ * 右迷走N→锁骨下A前方→右肺根后 食管后丛→后干→食管裂孔→ 方→食管后丛→后干→食管裂孔→ 腹腔→胃后支, 腹腔→胃后支,腹腔支 左迷走N 弓前方→ * 左迷走N→主A弓前方→左肺根后方 食管前丛→前干→食管裂孔→ →食管前丛→前干→食管裂孔→腹 胃前支, 腔→胃前支,肝支
XI 副神经 accessory n.(运动性) (运动性)
延髓
颅根 脊髓根 枕骨大孔 颈静脉孔 jugular foramen 迷走神经 胸锁乳突 肌深面 斜方肌 trapezius 胸锁乳突肌
咽喉肌
XII 舌下神经 hypoglossal n.(运动性) 运动性) 运动性
延髓 舌下N 舌下N管 颈内A、V之间 颈内A 舌神经下方 穿颏舌肌 舌内、外肌 舌内、
superior obliquus
lateral rectus
ciliary ganglion
IV 滑车神经 trochlear n. (运动性) 运动性)
中脑背侧→海绵窦→眶上裂→ 中脑背侧→海绵窦→眶上裂→眶→上斜肌 背侧
superior obliquus
VI 展神经 abducent n (运动性) 运动性)
脑神经
cranial nerves
脑神经的名称和顺序 脑神经的名称和顺序 12对 共12对 II视 I嗅 II视 Ⅲ动眼 Ⅳ滑 Ⅴ叉 Ⅵ外展 Ⅶ面 Ⅷ听 Ⅸ舌咽 XI副 X迷 XI副 Ⅻ舌下全
脑神经的纤维成分(7)
一般躯体感觉纤维 躯体感觉纤维 特殊躯体感觉纤维 感觉纤维 一般内脏感觉纤维 内脏感觉纤维 特殊内脏感觉纤维 一般躯体运动纤维 运动纤维 躯体运动纤维 特殊内脏运动纤维 一般内脏运动纤维
实验一 观察中枢神经系统

实验一观察中枢神经系统[实验内容]观察脊髓、脑干、间脑、小脑、大脑的组成、位置、外形及内部结构。
[实验目的]1.了解脊髓的外形、内部主要结构及相关的结构。
2.掌握脑干的位置、形态、与脑干相连的脑神经及其内部的主要神经核。
3.掌握丘脑的位置、分部及主要结构。
4了解小脑的位置、形态。
5.掌握大脑半球的主要沟、回、分叶及大脑皮质重要机能中枢的所在部位。
6.掌握深感觉、浅感觉和锥体束的传导通路。
[材料与器具]人体半身模型,脑标本或模型。
中枢神经系统标本或模型,脊髓横断面标本和模型、脊髓节段模型、脑干电动模型、脑干放大模型、大脑模型、丘脑模型、传导系统模型。
[方法与步骤](一)观察脊髓1、观察脊髓的外形观察中枢神经系统整体标本或模型,可见脊髓呈前后稍扁的圆柱体,全长上部有颈膨大、下部有腰骶膨大,向下渐渐缩小成脊髓圆锥,再向下延伸为一根细长的终丝。
2、观察脊髓表面的沟及脊髓相关的结构(1).脊髓表面的沟,在脊髓解剖模型上,腹侧面可见正中较深的前正中裂及其两侧一对较浅的前外侧沟;背侧面可见正中较浅的后正中沟及其两侧一对较浅的后外侧沟。
(2).与脊髓相关的结构,在脊髓节段解剖模型上可见自脊髓前外侧沟走出的前根;自后外侧沟进入的后根;同一节段的前根和后根在椎间孔处汇合成脊神经(共有31对)。
后根在与前根汇合之前,于椎间孔处有膨大的脊神经节。
(3).脊髓节段,与每对脊神经的前、后根相连的脊髓节段为脊髓节(共有31节)。
注意观察从脊髓各节段发出的脊神经根在椎管内不是平行地穿出相应的椎间孔,其中颈上段为横行,颈下段和胸段为斜下行,然后走向相应的椎间孔,而腰、骶、尾部的脊神经根在出相应椎间孔之前,先在椎管内向下行,围绕终丝集聚成马尾。
3、观察脊髓的内部结构(1).在脊髓横断面标本或模型上观察,可见位于中央颜色较深,呈蝶形的灰质,它纵贯脊髓全长,中央有中央管。
辨认每侧灰质前端膨大部分的前角、后端较窄细部分的后角和在脊髓胸段灰质的前后角之间一有个向外突出的侧角。
脑干(1)

一、 脑干概述及典型断面 1. 脑干外形 2. 内部构造特点 3. 典型断面
上丘平面 下丘平面 三叉神经根平面 面丘平面 下橄榄中部平面 丘系交叉平面 锥体交叉平面
锥体交叉平面
主要结构: 主要结构:
1. 锥体交叉 2. 薄束和楔束 3. 三叉神经脊束及核 4. 脊髓丘脑束 5. 脊髓小脑束
要点: 七个典型断面的主要内部构造 (核团、神经、传导束路) ——会识认、会画图
脑干( 脑干( Br经 三、 脑干传导路及重要结构
一、 脑干概述及典型断面 1. 脑干外形 2. 内部构造特点 3. 典型断面
一、 脑干概述及典型断面 1. 脑干外形 2. 内部构造特点 3. 典型断面
传导路—丘系带 * 传导路 丘系带 * 脑神经核团 * 与小脑的联系纤维 * 网状结构
丘系交叉平面
主要结构: 主要结构:
1. 内侧丘系交叉 2. 薄束、楔束及其核 薄束、 3. 三叉神经脊束及核 4. 孤束及核,迷走神经背核,疑核 孤束及核,迷走神经背核, 5. 舌下神经核及舌下神经 6. 脊髓丘脑束,脊髓小脑束 脊髓丘脑束,
下橄榄中部平面
主要结构: 主要结构:
1. 舌下神经核,迷走神经背核,孤束核 舌下神经核,迷走神经背核, 2. 三叉神经脊束及核 疑核 三叉神经脊束及核, 3. 前庭核 4. 下橄榄核 5. 内侧丘系,脊髓丘脑束,脊髓小脑束 内侧丘系,脊髓丘脑束, 6. 绳状体
下丘平面
主要结构: 主要结构:
1. 下丘 2. 中央灰质 3. 滑车神经核 4. 三叉神经中脑核 5. 丘系带 6. 大脑脚
上丘平面
主要结构: 主要结构:
1. 上丘 2. 动眼神经核,动眼神经副核 动眼神经核, 3. 三叉神经中脑核 4. 中央灰质 5. 丘系带 6. 红核,黑质 红核,
解剖脑与脑神经详

一般内脏运动 柱
在躯体运动柱 的背外侧
Ⅲ动眼神经 副核
内脏感觉柱 (一般+特殊)
在一般内脏运动 柱的外侧
一般躯体感觉柱
在内脏感觉柱的 腹外侧
特殊躯体感觉 柱
在最外侧(前 庭区深方)
Ⅴ三叉神经中 脑核
上部
脑
神 经 脑 中部 核桥
Ⅴ三叉神经运 动核
界 沟
Ⅴ三叉神经脑 桥核
所 在 代 表 性 横 切 面
延 髓
New words-sense organ
brain 脑 medulla oblongata 延髓 pons 脑桥 midbrain 中脑 cerebellum 小脑 diencephalon 间脑 cerebrum 大脑 telencephalon 端脑 brain stem 脑干 fourth ventricle 第四脑室 pyramid 锥体 decussation of the pyramids
中脑横切面
(二)小脑
1. 位置: 颅后窝内 脑桥和延髓后方 大脑枕叶的下方
2.外形: 小脑半球 小脑蚓 小脑扁桃体
小脑扁桃体疝
上面观 下面观
3. 内部结构:
• 小脑皮质 • 小脑髓质(白质) • 小脑核:顶核、中间核(球状核、栓状核)、齿状核
小脑功能失常: • 共济失调 • 自发性眼震 • 意向性震颤
(一) 数目: (二)顺序和名称: (三)纤维成分: (四)分布: 1、嗅神经(Ⅰ): 2、视神经(Ⅱ): 3、动眼神经(Ⅲ): 4、滑车神经(Ⅳ): 5、三叉神经(Ⅴ): 6、展神经(Ⅵ):
7、面神经(Ⅶ):
8、前庭蜗神经(Ⅷ):
9、舌咽神经(Ⅸ):
10、迷走神经(Ⅹ):
11、副神经(Ⅺ):
17脑干和脑神经

(六)、前庭蜗神经(位听神经)
前庭神经传导平衡觉,神经元胞体位于内 耳道底的前庭神经节(双极神经元)
蜗神经传导听觉,神经元胞体位于内耳蜗 轴内的蜗神经节(双极神经元)
(七)、迷走神经
是脑神经中行程最长、分布最广的混合性神经。有四种纤 维成分,主要纤维是内脏运动纤维和内脏感觉纤维。 迷走神经的主要分支有: (1)在颈部的分支
菱形窝:为第四脑室
底呈菱形凹陷。由延髓上 部背面和脑干下部背面共 同构成。其上外侧界为小 脑上脚,下外侧界为薄束 结节、楔束结节和小脑下 脚。
(3)中脑的外形
连于脑桥和间脑之间,其中间的管腔称中脑水管。 前面观:大脑脚、脚间窝 后面观:四叠体——上丘、下丘
3、脑干的内部构造
白质
网状结构
Thank you
二、脑神经
(一)脑神经的数目、名称、总的纤维成分
1、名称: Ⅰ嗅Ⅱ视Ⅲ动眼,Ⅳ滑Ⅴ叉Ⅵ外展, Ⅶ面Ⅷ听Ⅸ舌咽,迷副舌下神经全。
2、连脑部位: Ⅰ端Ⅱ间Ⅲ、Ⅳ中,中四脑桥后四延。
3、纤维成分: 主要有躯体运动、躯体感觉、内脏运动
和内脏感觉四种纤维成分。
小结 脑神经连脑部位及其规律:
A.十二对脑神经中除Ⅰ、Ⅱ对外均与脑干相连; B.与脑干相连的10对脑神经的排列规律一般是 按其序号,从上至下,从内侧向外侧或从前(腹侧) 向后(背侧)排列 C.注意:Ⅻ舌下神经是唯一的例外
2、脑神经的躯体成分多分布于头颈部,而脊神经大部分 分布于躯干和四肢。
3、脊神经中的内脏运动纤维既有交感纤维(每队脊神经 都有),又有副交感纤维(只存在于骶丛),而脑神经中只有 副交感纤维,并且只存在于Ⅲ、Ⅶ、Ⅸ、Ⅹ四对中。
4、脑神经和脊神经的感觉纤维的胞体都在中枢外聚集成节。但脊神 经只有脊神经节一种,内含假单极神经元;而脑神经除有与脊神经节相似 的三叉神经节、膝神经节等,也有由双极神经元聚集成节的前庭神经节和 蜗神经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脑神经-位听神经
脑桥:蜗神经核、前庭神经核
特殊躯体感觉: 听觉、平衡觉
5.脑神经-舌咽神经
特殊内脏运动:茎突咽肌 一般内脏运动:腮腺 特殊内脏感觉:舌后1/3味觉 一般内脏感觉:咽、咽鼓管、 中耳鼓室、舌后1/3黏膜 一般躯体感觉:耳后皮肤
延髓:疑核、下泌涎核、 孤束核、三叉神经脊束核
5.脑神经-迷走神经
躯体运动柱 支配眼外肌和 舌肌
特殊内脏运动柱 咀嚼肌、表情肌、 软腭、咽喉肌
一般内脏运动柱 平滑肌、心肌、腺体
一般躯体感觉柱 头面部皮肤、口、 鼻粘膜的初级感觉
特殊躯体感觉柱内 耳听觉、平衡觉
内脏感觉柱 一般——脏器和心血管 特殊——味觉
4.脑神经
Ⅰ 嗅神经 Ⅱ 视神经 Ⅲ 动眼神经 Ⅳ 滑车神经 Ⅴ 三叉神经 Ⅵ 展神经 Ⅶ 面神经 Ⅷ 前庭蜗神经 Ⅸ 舌咽神经 Ⅹ 迷走神经 Ⅺ 副神经 Ⅻ 舌下神经
运动性
延髓
舌下神经管
➢脑神经的七种纤维成分
(1)一般躯体感觉纤维 皮肤、肌、腱、口鼻大部分粘膜
(2)特殊躯体感觉纤维 视器、前庭蜗器
(3)一般内脏感觉纤维 头、颈、胸、腹脏器
(4)特殊内脏感觉纤维 味蕾、嗅器
(5)一般躯体运动纤维 肌节演化的眼外肌、舌肌
(6)特殊内脏运动纤维 鳃弓演化的咀嚼肌、面肌、咽喉肌
蓝斑
最后区 闩
3.脑干内部结构
脑神经核 ➢ 中脑:4对 ➢ 脑桥:8对 ➢ 延髓:6对
➢ 神经核
➢ 上下、水平走行的
传导束
三叉神经脊束核
➢ 网状结构
3.脑干内部结构
1.感觉核(6对) 躯体感觉:一般,特殊 内脏感觉:一般,特殊 2.运动核(12对) 躯体运动: 内脏运动:一般,特殊
➢脑神经核机能柱
运动性
中脑
眶上裂
Ⅳ 滑车神经
运动性
中脑
眶上裂
Ⅴ 三叉神经
混合性
脑桥
眼神经经眶上裂 上颌神经经圆孔 下颌神经经卵圆孔
Ⅵ 展神经
运动性
脑桥
眶上裂
Ⅶ 面神经
混合性
脑桥
内耳门→茎乳孔
Ⅷ 前庭蜗神经 感觉性
脑桥
内耳门
Ⅸ 舌咽神经
混合性
延髓
颈静脉孔
Ⅹ 迷走神经
混合性
延髓
颈静脉孔
Ⅺ 副神经
运动性
延髓
颈静脉孔
Ⅻ 舌下神经
附录
脑 干 的 腹 侧 面 观
➢脑干位置
脑 干 的 背 外 侧 面 观
➢脑干位置
➢ 包括中脑、脑桥和延髓 ➢ 上接间脑、下连脊髓
脑 干 的 内 侧 面 观
脑神经名称、性质、连脑部位及进出颅腔部位
顺序名称
性质
连脑部位
进出颅腔部位
Ⅰ 嗅神经
感觉性
端脑
筛孔
Ⅱ 视神经
感觉性
间脑
视神经管
Ⅲ 动眼神经
2.脑桥 脑桥基底部 基底沟 小脑中脚(脑桥臂)
3.延髓 延髓脑桥沟 锥体 锥体交叉 橄榄
2.脑干外形
1.延髓 薄束结节 楔束结节 小脑下脚 (绳状体)
2.脑桥 小脑上脚(结合臂) 小脑中脚(脑桥臂)
3.中脑 上丘 下丘 上丘臂 下丘臂
四叠体
4.菱形窝:正中沟、界沟、髓纹、内侧隆起、 面神经丘、舌下神经三角、迷走神经三角、 最后区、前庭区、听结节 、蓝斑、闩
特殊内脏运动:
舌下神经
咽喉肌、斜方肌、 胸锁乳突肌
延髓:疑核、副脊神经核
5.脑神经-舌下神经
一般躯体运动:舌肌 延髓:舌下神经核
四.实验小结
➢ 1.脑干由脑的哪几部分组成? ➢ 2.后十对脑神经分别与脑干的哪一部分相联系? ➢ 3.每对脑神经是由哪些成分构成的?一般有几个分支?
各分支一般分布于何处? ➢ 4.脑干的内部是怎样构成的? ➢ 5.脑神经核和脑神经各有什么功能?
5.脑神经-面神经
膝神经节
特殊内脏运动: 一般内脏运动: 特殊内脏感觉: 一般躯体感觉:
脑桥:面神经核 延髓:上泌涎核、孤束 核、三叉神经感觉核
5.脑神经-面神经
特殊内脏运动: 支配面部表情肌 一般躯体感觉: 表情肌深感觉
5.脑神经-面神经
一般内脏运动: 泪腺、腭腺、鼻腔 黏膜腺体、舌下腺、 下颌下腺 特殊内脏感觉: 舌前2/3的味觉
五.参考资料
➢ 1.周美娟、段相林主编《人体组织解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1999 ➢ 2.郭光文、王序主编《人体解剖学彩色图谱》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2008年 ➢ 3.北京医科大学,7年制人体解剖学课件 ➢ 4.北京军医学院,生理学课件 ➢ 5.Seely,Stephens&Tate,<Anatomy and Physiology> Times Mirror/Mosby
(优选)实验脑干与脑神经源自一.目的要求➢ 3.了解脑神经的构成、分支和分布,连脑出颅的部位。 ➢ 4.掌握脑干中脑神经核与脑神经的关系
实验材料:
①颅骨标本 ②脑神经的分支、分布模型 ③脑神经的分支、分布标本
二.实验内容
1.脑干位置
端脑 间脑 小脑 脑 中脑 脑桥 脑干 延髓
2.脑干外形
1.中脑 大脑脚 脚间窝
(7)一般内脏运动纤维 平滑肌、心肌、腺体
一、嗅神经 性质 —— 特殊内脏感觉性 嗅粘膜中嗅细胞 —— 嗅丝(嗅神经)
穿筛板 嗅球
二、视神经
性质——特殊躯体感觉性 视网膜节细胞轴突 —— 视神经 视神经管 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辐射—距状沟周围
College Publishing, 1989 ➢ 6.美国虚拟医院显微解剖学解剖图象数字数据库系统
(/adult/provider/anatomy/MicroscopicAnatomy/Microsc opicAnatomy.html )中的图片 ➢ 7.北京医科大学,七年制人体解剖学电子教案 ➢ 8.艾洪滨主编,《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程》,科学出版社,2004年
特殊内脏运动:咽喉肌 一般内脏运动:颈、胸、腹脏器 一般内脏感觉:颈、胸、腹脏器 一般躯体感觉:耳郭、外耳道皮肤
延髓:疑核、迷走神经背 核、孤束核、三叉神经脊 束核
5.脑神经-迷走神经
左迷走神经
右迷走神经
左肺丛和 食管前丛
右肺丛和 食管后丛
迷走神经前干 迷走神经后干
胃前支、肝支 胃后支、腹腔支
5.脑神经-副神经
4.脑神经连脑出颅部位
颅内底
颅外底
5.脑神经-嗅神经
5.脑神经-视神经
5.脑神经-动眼、滑车、外展神经
动眼神经副核
动眼神经核
滑车神经核
展神经核
5.脑神经-三叉神经
脑桥:三叉神经运动核 三叉神经感觉核
上颌神经 下颌神经
下颌舌神经
下牙槽神经
眶上神经 眶下神经
特殊内脏运动:咀嚼肌
一般躯体感觉:头面部、耳前、眼、口鼻 腔、舌前2/3黏膜的浅感觉,咀嚼肌深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