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级博士生生物医学研究论文导读与写作考试方式

2018级博士生生物医学研究论文导读与写作考试方式
2018级博士生生物医学研究论文导读与写作考试方式

2018级博士生《生物医学研究论文导读与写作》考试方式

Examination for SCI paper introduction and writing

Format: Writing a mini research proposal

Note: The Abstract should be written in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Chinese can be used in other sections. Plagiarism is NOT allowed. The research proposal will not be graded if > 30% is similar to

existing documents.

1. Purpose:

1)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reading and understanding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selected topic in

biological sciences.

2)To test students’ ability to identify an important question or problem in biological sciences.

3)To test students’ ability to design logical experimental approaches to advanc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blem.

4)To train students’ ability to present their idea and reasoning clearly and logically.

5)To practice writing a grant proposal.

These abilities will be critical for students who want to become a productive and independent

researcher in the future.

2. Topic selection

Choose any topic in biological sciences that you are interested in or related to your research field.

3. Requirement

A typical mini proposal will be limited to ~ 6 pages (not including figures and references) in text (Times New Roman 12 pt fonts, 1.5 line space). The proposal is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seven sections.

1) Abstract (~300 words)

Specify the importance of the problem, the hypothesis, the key approaches you will use, the goals, and the impact of the work. Each contains 1~2 sentences.

2)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1.5~2 pages)

Briefly sketch the background leading to the selected topic, critically evaluate existing knowledge, and specifically identify the gap that the proposal is intended to fill. State concisely the importance and health relevance of the research described in this proposal by relating the specific aims to the broad and long-term objectives. If the aims of the application are achieved, state how scientific knowledge or clinical practice will

be advanced. Describe the effect of these studies on the concepts, methods, technologies, treatments, services or preventative interventions that drive this field.

In this section, you should show the reviewers your familiarity with the field and knowledge about research being done by referring to all relevant scientific literature. Make sure you cite the important work in the field. Make sure the literature you cite here is also in the Reference section.

Please do your best to include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

(1)State concisely the significance and health relevance of the research described in this proposal.

(2)Provide the most important background information about the topic. Clearly state what is known and

what is unknown in the field. Make sure the reviewers can understand the logic of your hypothesis, the major principle and terms you use in the proposal. Please use logic reasoning during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3)Propose your hypothesis. The proposed hypothesis will be based on the published studies or

unpublished discoveries in your lab and would advance the field of study in a significant way.

(4)Provide a simple clear diagram to show the main idea of your hypothesis, principle, method, etc.

3) Specific aims (< 1/2 page)

List the specific aims of the research proposal, e.g., to test a hypothesis, solve a specific problem, challenge an existing paradigm, address a critical barrier, or develop a new technique. (2~3 specific aims for your mini proposal, 1~2 sentences for each aim, no more than 3 lines/aim). Do not make your aims too ambitious. Design your specific aims so they answer the question posed by the hypothesis.

4)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2~3 pages)

Describe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procedures, and analyses to be used to accomplish the specific aims of the project. Include why the experiments are planned, how the experiments are designed, how the data are collected, analyzed, and interpreted. Describe any new methodology and its advantage over existing methodologies. Describe any novel concepts, approaches, tools, or technologies for the proposed studies. Make sure the experiments are in a logical sequence.

(1)Divide this part into sections based on the number of specific aims. List sets of experiments in the

same order as specific aims.

Specific Aim 1 ….

Experiment 1.A …

Experiment 1.B …

Specific Aim 2 …

Experiment 2.A …

Experiment 2.B …

(2)Provide a short description of the reasoning that you plan the experiments.

(3)Describe the experiments in a logical fashion to test your hypothesis.

(4)Provide any controls you need to clarif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5)Use flow charts and decision trees to show paths of experiments and how they progress.

(6)Explain how would the positive or negative results prove or disprove your hypothesis

(7)Discus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possible outcomes.

(8)Discuss the potential difficulties and limitations of the proposed procedures.

(9)Provide a brief alternative strategy if your designed experiments are not working or if you get

negative results.

(10)Provide a tentative timetable for the proposed experiments.

5) Innovations (<1/3 page)

Clearly specify the innovations of your research proposal. Use bulletin points or short paragraphs (~2 points or paragraphs) to describe the innovations.

6) Preliminary data (from literature or your own study if you have)

(1)List the related data from literature or your unpublished data if you have.

(2)Organize them in a sequential way similar to your proposed research.

(3)Provide a short description of the experiments, results, data, and conclusion.

(4)Specifically state which data are published, which data are not published if you have. You can

divided this into two sections.

7) References (~30 references)

(1)Use Endnote or other literature management software.

(2)Cite reference in a format consistent with a specific style for a journal or a grant proposal.

Note: Sometimes Endnote also makes mistake. Check the reference before you hand in your research proposal.

4. Checklist

1) Checklist for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1)Have I written in clear, non-technical terms (not full of jargon) that all reviewers will understand?

(2)Did I include enough background information for the reviewers to understand the field?

(3)Have I shown that I know the gaps, discrepancies, or roadblocks in the field?

(4)Did I show whether my research is innovative?

(5)Did I explain why my proposal is worth funding?

(6)Have I conveyed the significance of my research and how it will increase knowledge in the field?

(7)Did I identify the next logical research beyond this proposal?

2) Checklist for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1)Does each experiment correspond to one of the specific aims? Are they stated in the same order as

the specific aims?

(2)Do the experiments follow a logical sequence?

(3)Did I show why each experiment is important or how it is relevant to the hypothesis?

(4)Is my proposed model system appropriate?

(5)Did I include all relevant controls? Did I design the experiments correctly?

(6)Did I use flow charts and decision trees to show paths of experiments and how they progress?

(7)Did I outline the key methods in detail?

(8)Did I justify my choice of methods in detail? Are the methods I chose appropriate to achieve the

specific aims?

(9)Have I included sufficient detail to show I understand and can carry out the research?

(10)Did I state the expected outcome of my research?

(11)Did I provide solutions for potential problems?

(12)Did I address difficulties I may encounter with the proposed approaches? Did I propose alternative

solutions?

(13)Did I consider how the limitations of the approaches may affect my results and data?

(14)Did I provide a timetable showing how and when I will accomplish my aims, including any overlap

of experiments, estimated delays, and alternative paths?

(15)Have I cited references wherever needed?

3) Checklist for possible experimental results

(1)Did I show the value of the results I expect?

(2)Have I discussed statistical methods to be used?

(3)Did I define the criteria for evaluating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a specific test?

(4)Did I state th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my experimental data would support or contradict my

hypothesis?

(5)Did I state the limitation I will observe in interpreting results?

Note:

1) Please do NOT write what you do NOT want to share with reviewers.

2) You are encouraged to write topics unrelated to your current study.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第一章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一、无脊椎动物类群: 无脊椎动物:身体内没有 脊椎骨 组成的 脊柱 的动物。 1.腔肠动物:——低等的多细胞动物 (1)常见的腔肠动物: 生活在海洋中(4个): 生活在淡水中(1个):水螅 (2)水螅形态结构 身体只能分出 上下 ,分不出前后、左右和背腹,经过身体纵轴可以 有多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这种体形称为 辐射对称 。 A.食物由 口 进入,在 消化腔 内消化,食物残渣由 口 排出。 B.水螅的口周围伸展着 触手 ,用于探寻和捕捉食物。 C.体壁由 内胚层 和 外胚层 两层细胞构成。 水螅的生殖方式是 出芽生殖 。 (3)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肝门 (4)与人类的关系 珊瑚虫分泌的 石灰质物质,堆积构成 珊瑚礁,为海地的鱼类等海洋生物提供了重要的 栖息场所和 庇护地。 扁形动物 (1)常见的扁形动物(4种): (2)涡虫的形态结构 A.形态特征:身体扁平,呈 左右 对称,也称 两侧 对称。 B.两侧对称的特点:身体可以分出前后、左右和背腹,前端 感觉器官集中, 能够最先感受外界的刺激,使身体定向运动,身体的两侧和腹 面通常有专门的运动器官。这样的体形,使得运动更加准确有效,有利于动 物 运动 、 捕食 和 防御 。 涡虫是自由生活的,非寄生。 (3)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 有口无肝门 3.线形动物 (1)常见的线形动物(6: (2)蛔虫的形态特征: A.身体 细长 ,呈 圆柱 形,体表有 角质层 ,起到 保护 作用。 蛔虫、蛲虫、钩虫、丝虫、线虫、秀丽隐杆线虫 涡虫、血吸虫、绦虫、华枝睾海葵、海蜇、水母、珊瑚虫

医学生物化学各章节知识点及习题详解

医学生物化学各章节知识点习题详解 单项选择题 第一章蛋白质化学 1. .盐析沉淀蛋白质的原理是( ) A. 中和电荷,破坏水化膜 B. 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溶性蛋白盐 C. 降低蛋白质溶液的介电常数 D. 调节蛋白质溶液的等电点 E. 使蛋白质溶液的pH值等于蛋白质等电点 提示:天然蛋白质常以稳定的亲水胶体溶液形式存在,这是由于蛋白质颗粒表面存在水化膜和表面电荷……。具体参见教材17页三、蛋白质的沉淀。 2. 关于肽键与肽,正确的是( ) A. 肽键具有部分双键性质 B. 是核酸分子中的基本结构键 C. 含三个肽键的肽称为三肽 D. 多肽经水解下来的氨基酸称氨基酸残基 E. 蛋白质的肽键也称为寡肽链 提示:一分子氨基酸的α-羧基和一分子氨基酸的α-氨基脱水缩合形成的酰胺键,即-CO-NH-。氨基酸借肽键联结成多肽链。……。

具体参见教材10页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3.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和空间结构决定于( ) A. 分子中氢键 B. 分子中次级键 C. 氨基酸组成和顺序 D. 分子内部疏水键 E. 分子中二硫键的数量 提示:多肽链是蛋白质分子的最基本结构形式。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按一定排列顺序以肽键相连形成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具体参见教材20页小结。 4. 分子病主要是哪种结构异常() A. 一级结构 B. 二级结构 C. 三级结构 D. 四级结构 E. 空间结构 提示:分子病由于遗传上的原因而造成的蛋白质分子结构或合成量的异常所引起的疾病。蛋白质分子是由基因编码的,即由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上的碱基顺序决定的……。具体参见教材15页。 5. 维持蛋白质三级结构的主要键是( ) A. 肽键 B. 共轭双键

医学生物化学试题集

医学生物化学试题集 目录 第一章.蛋白质结构与功能 (1) 第二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15) 第三章.酶 (22) 第四章.糖代谢 (32) 第五章.脂类代谢 (42) 第六章.生物氧化 (55) 第七章.氨基酸代谢 (60) 第八章.核苷酸代谢 (67) 第九章.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 (72) 第十章.DNA的生物合成(复制) (77) 第十一章.RNA的生物合成(转录) (85) 第十二章.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 (93) 第十三章.血液的生物化学 (97) 第十四章.肝的生物化学 (99)

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本章要点 一、蛋白质的元素组成:主要含有碳、氢、氧、氮及硫。各种蛋白质的含氮量很接近,平均 为16%,即每mgN对应6.25mg蛋白质。 二、氨基酸 1.结构特点 2.分类:根据氨基酸的R基团的极性大小可将氨基酸分为四类 3.理化性质: ⑴等电点(isoelectric point,pI) ⑵紫外吸收 ⑶茚三酮反应 三、肽键与肽链及肽链的方向 四、肽键平面(肽单位) 五、蛋白质的分子结构: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可人为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结构等层次。 一级结构为线状结构,二、三、四级结构为空间结构。

结构概念及稳定的力。 六、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1.一级结构是空间构象的基础,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决定其高级结构 2.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3.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4.变构效应(allosteric effect) 5.协同效应(cooperativity) 七、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1.两性解离与等电点 2.蛋白质的胶体性质 3.蛋白质的变性(denaturation) 4.蛋白质的沉淀 5.蛋白质的复性(renaturation) 6.蛋白质的沉淀和凝固 7.蛋白质的紫外吸收 8.蛋白质的呈色反应 八、蛋白质的分离和纯化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必修课程介绍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必修课程介绍 (2014版) 2015年9月

目录 学科基础必修课 (1) 《大学物理1》 (1) 《高等数学1》 (1) 《大学物理2》 (1) 《大学物理实验》实验 (1) 《高等数学2》 (1)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2) 《电路原理》 (2) 《电路原理实验》 (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2) 《模拟电路》 (3) 《模拟电路实验》 (3) 《人体解剖生理学》 (3)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 (3) 专业教育必修课 (4) 《生物医学测量与传感器》 (4) 《生物医学测量与传感器实验》 (4) 《专业英语与论文写作》 (4) 《数字电路》 (4) 《数字电路实验》 (4) 《生物医学信号处理》 (5) 《生物医学信号处理实验》 (5)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5)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 (5) 《临床医学仪器》 (6) 《临床医学仪器实验》 (6)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 (6)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实验》 (6) 实践教学环节 (7) 《医院信息技术课程设计》 (7)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7) 《医学数据挖掘课程设计》 (7) 《金工实习》 (7) 《毕业设计(论文)》 (7) 《毕业实习》 (8)

学科基础必修课 《大学物理1》 课程编码:43071B01 开课学期:2 课程学时:48 课程学分:3 先修课程:无要求 课程简介:物理学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大学物理1》主要包括质点运动学、质点动力学、刚体的转动、气体动理论和热力学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经典力学对质点和质点系的运动规律,以及能量转换的分析、处理方法;掌握气体动理论和热力学的基本规律和分析、处理方法。为学习《大学物理2》和其他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高等数学1》 课程编码:43081B01 开课学期:2 课程学时:48 课程学分:3学分 先修课程:无要求 课程简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使学生获得微积分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运算技能,为学习后继课程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本课程主要内容为函数与极限、导数与微分、导数的应用、不定积分、定积分及应用、微分方程。 《大学物理2》 课程编码:43071B03 开课学期:3 课程学时:48 课程学分:3 先修课程:《大学物理1》、《高等数学1》 课程简介:课程主要研究电荷和电流产生电场和磁场的规律,电场和磁场的相互联系,电磁场对电荷和电流的作用,电磁场对实物的作用及所引起的各种效应,振动分析,振动的合成,波的产生和传播等。 《大学物理实验》实验 课程编码:43071B04 开课学期3 课程学时:24 课程学分:1.5 先修课程:《大学物理1》 并修课程:《大学物理2》 内容简介:《大学物理实验》是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学生入学后的第一门学科基础实验课程。通过实验训练,使学生熟悉力学、热学、电学等领域的基本实验方法,学会应用误差理论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正确的分析。 《高等数学2》 课程编码:43081B02 开课学期:3 课程学时:48 课程学分:3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1 》 课程简介:高等数学是理工科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生物化学实验指导

生物化学实验须知 一、实验目的 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独立工作能力及科学的思维方法。 2.学习基础的生物化学实验方法,为今后的学习与研究准备更好的条件。 3.培养学生爱护国家财物、爱护集体、团结互助的优良道德品质。 4.培养学生的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 二、实验的总要求 1.按教研室予先公布的实验进度表,了解各次实验的具体内容,并认真做好预习。弄清各步骤的意义,避免教条或机械式做实验。 2.进行实验不仅要求结果良好,而且要求敏捷高效。为达到此目的,实验者应注意:①一切步骤都按正规操作法进行;②样品与试剂勿过量取用;③宜粗者勿细(例如粗天平称量物品即足够准确时,不用分析天平,用量筒取液足够准确时,不用吸量管);④试剂、仪器防止污染及破损,保持实验环境的整洁。⑤注意力集中,避免差错。 3.实验中观察要仔细,记录要详尽、及时与客观,不得于实验后追记,应直接记在实验报告本中,而且无论实验成功与失败,都应记下。对于失败的实验,要分析其原因。 4.实验室是集体学习与工作的场所,实验时应保持肃静,不得大声喧哗,以免影响他人的工作与思考。对师长尊敬,对同学要团结友爱。实验后应清洗整理用过的仪器及清理自己的实验场所。 三、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的书写是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和科学作风的重要手段之一,实验者应该重视。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下列各项:实验名称、实验日期、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记录、计算(定量测定、解释)、讨论或小结。实验记录除应包括“实验总要求”的第3项要求外,还应包括原始记录。原始记录是随做随记的第一手记录,应由指导教师签字认可。书写实验报告要字迹工整,语句通顺。书写工整的实验报告,是尊师的重要表现之一。 四、组织与分组 1.每一个班学习委员负责①实验报告的收集与分发;②安排清扫值日名单; ③反映同学学习情况及对教学工作的意见;④其它临时性的工作。 2.一般实验都为两个学生单独进行。有的实验要4人一组,由相邻两学生组成固定小组。小组的成员在指导教师的同意下,可作适当的调整。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生物知识点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一、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一)腔肠动物 (1)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名称:水螅、海蛰、海葵、珊瑚虫等。 (3)水螅体壁由外胚层和内胚层构成,内胚层细胞所围成消化腔, (4)水螅的生殖:出芽生殖。 (二)扁形动物 (1)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名称:涡虫、华枝睾吸虫、血吸虫(水域感染)、绦虫。 (三)线形动物 (1)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状;体表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有口有肛门。 (2)代表动物名称:蛔虫、线虫、钩虫是寄生生活;秀丽隐杆线虫是自由生活。 (3)消化管结构简单,生殖器官发达,无专门的运动器官。 (四)环节动物 (1)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状,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2)代表动物名称:蚯蚓、水蛭、沙蚕等 (3)有环带的一端为前端,用手触摸蚯蚓腹面粗糙不平,是蚯蚓的刚毛,它靠肌肉和刚毛配合使蚯蚓向前蠕动。用手触摸蚯蚓背面有黏滑感觉,有黏液,蚯蚓依靠湿润的体壁呼吸,生活在潮湿阴暗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 (五)软体动物(动物界第二大类群) (1)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蜗牛的是腹足,河蚌的是斧足)。 (2)常见的软体动物有:河蚌、蜗牛、乌贼和章鱼(贝壳退化)等。 (3)外套膜及贝壳—保护作用,足—运动;鳃—气体交(呼吸),出水管和入水管—食物和气体进出的通道。 珍珠在外套膜形成,贝壳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的 (六)节肢动物(动物界第一大类群) (1)主要特征: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外骨骼作用--保护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气体进出的门户是气门,呼吸器官是气管。 (2)代表名称:虾、蟹、蜘蛛、蜈蚣、苍蝇、蝗虫等。 (3)昆虫(地球上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动物)蜜蜂、蜻蜓、蝉、瓢虫、螳螂、 菜粉蝶、家蚕 蝗虫---头部、胸部、腹部(一对触角、三对足,有两对翅) 二、脊椎动物——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一)鱼类 (1)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被有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 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2)代表动物:四大家鱼(草鱼、青鱼、鲢鱼、鳙鱼),海马。 (3)体形:呈流线型(梭形),减少水的阻力。 (4)体表:鳞片覆盖,黏液减少阻力;侧线鱼的感觉器官,感知水流、测定方向 (5)鱼在游泳时主要靠身体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背鳍、胸鳍和

武汉科技大学615医学生物化学2019(B卷)年考研真题

第 1 页 共 5 页姓名 :               报 考 专 业:                       准考证 号码: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写题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试题 科目名称:医学生物化学(□A 卷 B 卷)科目代码:615考试时间: 3 小时 满分 150 分可使用的常用工具:√无 □计算器 □直尺 □圆规(请在使用工具前打√)注意:所有答题内容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一律无效;考完后试题随答题纸交回。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1、根据氨基酸的理化性质可分为 , , 和 四类。2、氨基酸处在pH 大于其pI 的溶液时,分子带净 电,在电场中向 极游动。3、结合蛋白酶类必需由 和 相结合后才具有活性,前者的作用是 后者的作用是 。4、操纵子由 、 、 共同组成。5、肝脏经 循环将有毒的氨转变成无毒的 ,这一过程是在肝细胞的 和____中进行的。6、膜受体包括 , 和 等三类。二、单项选择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 30 分)1、关于Km 值得意义不正确的是( ) A.Km 值是酶的特征性常数 B.Km 值与酶的结构有关 C.Km 值与酶所催化的底物有关 D.Km 值等于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酶的浓度2、下列哪种胆汁酸是次级胆汁酸?( ) A.甘氨鹅脱氧胆酸 B.牛磺鹅脱氧胆酸 C.甘氨胆酸 D.脱氧胆酸3、下列哪种碱基只存在于RNA 而不存在于DNA 中?( ) A.腺嘌呤 B.鸟嘌呤 C.尿嘧啶 D.胸腺嘧啶4、决定酶专一性的是( ) A.辅酶 B.酶蛋白 C.金属离子 D.辅基 5、下列哪种氨基酸不在肝内进行活跃代谢?( ) A.酪氨酸 B.缬氨酸 C.鸟氨酸 D.苯丙氨酸

临床生物化学实验原理方法及检测介绍

临床生物化学实验原理、分析方法及检测技术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临床检测中心 生物化学实验——是把化学(分析技术)和生物化学(实验反应原理)的方法应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监控的实验分支。 一个生化实验的最后测定结果应包括四大部分来完成。 一、实验反应原理及分析方法(理论依据) 二、实验检测技术(手段)生化仪的分析技术。 三、质量控制程序(质量保证)室内质控、室间质评、仪器、试剂、人员五要素。 四、临床意义(目的)咨询服务、异常结果的解释。 实验反应原理及分析方法(理论依据) 一个生物化学实验的反应原理设计,首先要找出所检测的化学特性,如测定体液(首先是血液)中酶的含量血液中除少数酶(如凝血溶血酶、铜氧化酶及假性胆碱脂酶等)含量较多外,血液正常生理状况下含量微乎其微。一般每毫升含微微克(Pg)水平,要直接测定如此微量物质是相当困难的。用免疫化学方法可测定全部酶蛋白分子含量(不论其有无活性)而用化学方法测定只能测定酶的催化活性,间接计算出酶的含量。目前利用酶具有催化活性这一特性,在临床上已普遍应用测定酶蛋白,同时还可以测定三大代谢的产物,如糖、脂类、蛋白质、这样也就建立起利用酶促反应的一级反应测定代谢物的方法。一级反应—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成正比,因此只有当酶反应为一级反应时,才能准确测定底物含量,(如测定血糖、总甘油三脂、总胆固醇等)。从此在临床试剂盒的方法中出现了以酶为试剂测定各种代谢产物。 临床化学方法的分类 特别是自动生化仪方法的特点 以往临床化学实验都采用比色法进行各个项目的测定,这是因为比色法具有微量、迅速、准确的优点,特别适合于微量的生物体体液中各项物质测定。 在一般比色法中,手工使用比色计或分光光度计可以测定各种反应溶液的吸光度,但由于很难控制测定时间和反应温度,很难准确记录反应过程中吸光度变化,因此,毫不奇怪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所使用的方法,都是在呈色反应达到完全或者反应达到平衡时,吸光度达到稳定时才进行测定。即所谓平衡法或终点法。 但自从自动生化仪出现后,从根本上改变了上述情况。通过各项先进技术,人们可以精确测定反应的动态过程。并可以准确计算任何一段反应时间内的反应速率,这样大大开阔了临床化学家对方法选择。除经典的终点法外还可以进行动态测定。这样不仅缩短了操作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可进行一些用常规比色方法不能进行的测定。如测定酶反应的初速 度(V o )等等。测酶初速度(V o )只能用分光光度法。 因此,用好自动生化仪一个重要前提必须对自动生化仪可以提供的测试方法类型有所了解。 生化自动分析仪特点: 1 精确测定反应的动态过程; 2 准确计算任何一段反应时间内的反应速率; 3 除经典的终点法外还可以进行动态测定。 分析方法的分类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全面

一、知识结构 1 2 病毒 3、微生物 细菌 真菌 知识点归纳 动物(第五单元第一章至第三章) 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第一节 水中生活的动物---鱼 1、运动器官:尾鳍——控制并保持前进方向) 胸鳍和腹鳍——保持平衡 尾部和躯干——产生前进的动力 2、呼吸器官:鳃,鳃丝(内布满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口与鳃盖交替张合。 3、 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 ①能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来取食和避敌。 ②用鳃在水中呼吸。(08中考) 4、鱼离不开水的原因:呼吸器官是鳃,鳃丝在水中时能展开来,离开了水就不能展开,就得不到充足的氧气而死亡。 5、模拟实验:科学研究过程中,在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就可以用模仿实验某一对象制作模型,用模型来做实验,或者模仿某些条件来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就叫模拟实验。 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 1、陆地环境特点与陆生动物对环境的适应:(08中考) (1)气候干燥→有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结构,如角质的鳞或甲,昆虫有外骨骼. (2)缺少水的浮力→具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觅食和避敌。 (3)气态氧供呼吸→具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呼吸器官,如气管和肺 (蚯蚓例外,靠体表呼吸) (4)昼夜温差大,环境变化复杂→有发达的感官和神经系统,对多变环境及时作出反应。 2、环节动物 (1)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的动物叫环节动物,如蚯蚓、沙蚕、水蛭。 (2)蚯蚓: 生活环境:蚯蚓生活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昼伏夜出。食性:枯枝落叶、垃圾 运 动: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 呼 吸: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呼吸.,黏液溶解氧气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到达蚯蚓全身。(07、09中考) 3、哺乳动物: (1)主要特征:体表被毛,胎生,哺乳。如兔、大熊猫(07、08中考) 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 呼吸:用肺呼吸; 循环:心脏有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 体腔:有膈分为胸腔和腹腔, 藻类 如水绵 无种子 苔藓 如地钱 孢子植物 植物的分类 蕨类 如肾蕨 裸子植物 如油松、银杏 被子植物 玉米、向日葵 有种子 种子植物 注:(1)对动物的分类,除比较外部形态结构 还要比较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 (2)细菌真菌等的分类也是根据它们的 形态结构特征进行 腔肠动物:珊瑚 软体动物:河蚌 环节动物:蚯蚓 节肢动物:蜘蛛 鱼类 两栖类:大鲵 有脊柱 爬行类:龟 鸟类 哺乳类 无脊柱 动物的分类 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

医学生物化学题库

医学生物化学题库 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 二〇〇九年五月 医学生物化学题库 第二章蛋白质化学 一、选择题 1、在寡聚蛋白质中,亚基间的立体排布、相互作用以及接触部位间的空间结构称为 A、三级结构 B、缔合现象 C、四级结构 D、变构现象 2、形成稳定的肽链空间结构,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肽键中的四个原子以及和它相邻的两个α-碳原子处于 A、不断绕动状态 B、可以相对自由旋转 C、同一平面 D、随不同外界环境而变化的状态 3、甘氨酸的解离常数是pK=2.34, pK=9.60 ,它的等电点(pI)12 是 A、7.26 B、5.97 C 、7.14 D、10.77 4、肽链中的肽键是: A、顺式结构 B、顺式和反式共存 C、反式结构 5、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稳定的主要因素是 A、静电作用力 B、氢键 C、疏水键 D、范德华作用力 6、蛋白质变性是指蛋白质 A、一级结构改变 B、空间构象破坏 C、辅基脱落 D、蛋白质水解 7、哪种氨基酸可使肽链之间形成共价交联结构,

A、Met B、Ser C、Glu D、Cys 8、在下列所有氨基酸溶液中,不引起偏振光旋转的氨基酸是) A、丙氨酸 B、亮氨酸 C、甘氨酸 D、丝氨酸 9、天然蛋白质中含有的20种氨基酸的结构 A、全部是L,型 B、全部是D型 C、部分是L,型,部分是D,型 D、除甘氨酸外都是L,型 1 +’ 10、谷氨酸的pK(-COOH)为2.19,pK’(-NH)为9.67,pK’r(-COOH)1233为4.25,其pI是 A、4.25 B、3.22 C、6.96 D、5.93 11、在生理pH情况下,下列氨基酸中哪个带净负电荷, A、Pro B、Lys C、His D、Glu 12、天然蛋白质中不存在的氨基酸是 A、半胱氨酸 B、瓜氨酸 C、丝氨酸 D、蛋氨酸 13、破坏α,螺旋结构的氨基酸残基之一是 A、亮氨酸 B、丙氨酸 C、脯氨酸 D、谷氨酸 14、当蛋白质处于等电点时,可使蛋白质分子的 A、稳定性增加 B、表面净电荷不变 C、表面净电荷增加 D、溶解度最小 15、蛋白质分子中-S-S-断裂的方法是 A、加尿素 B、透析法 C、加过甲酸 D、加重金属盐 16、下列关于Ig G结构的叙述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生物医学工程 (学科代码:0831 )

生物医学工程 (学科代码:0831 )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生物医学工程及信号处理等方面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了解本学科发展前沿和动态,具有独立开展本学科科学研 究工作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学位获得者应能承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高科技企业的教学、科研及开发管理等工作。 二、研究方向 1. 生物医学信号处理、 2. 生物医学超声工程、 3. 神经肌肉系统及控制、 4. 生物信息学、 5. 医学影像图像处理、 6. 智能医疗仪器 三、学制及学分 1. 对于按硕—博一体化课程体系培养的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一般需要3年。研究生在申请硕士学位前,必须取得总学分不低于35分(含开题报告2学分)。获得博 士学位一般需要5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7年。研究生在申请博士学位前,必须取得总学分不低于45分(含开题报告2学分、专业综合知识答辩2学分;博士层 次课程不低于8学分)。 2. 对于通过我校博士生入学考试的普通博士生,获得博士学位一般需要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研究生在申请博士学位前,

必须取得总学分不低于10分(含开题报告2学分;博士层次课程不低于8学分)。 四、课程设置 英语、政治等公共必修课和必修环节按研究生院统一要求。 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如下所列。 基础课: BM05101★生物医学信号处理★(4) BM05102★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系统设计★(4)ES25201 信息传输与现代通信(4) ES25203 先进电子线路(4) ES25204★图像分析与处理★(4.5) ES25205 随机过程与随机信号处理(3) ES25206 模式识别(3) BI05101 细胞分子生物学(4) 专业课: BM05110 生物医学工程若干前沿(3) BM05113 富里叶超声成像(3) ES25208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其应用(4)ES25211 工程数据库(3) ES25213 智能优化方法(2) BI74201 生物信息学(2) CS05141 机器学习与知识发现(3) PH65201 生物医学超声工程(3) PH65211 现代医疗仪器(3) BM06101生物医学信号与信息处理(2) BM06102 生物医学工程前沿专题(2) BM06103生物信息学文献阅读与分析(2)BM06104 系统生物学研究进展(2) 备注:带★号课程为博士生资格考试科目。 五、科研能力要求 按照研究生院有关规定。 六、学位论文要求 按照研究生院有关规定。

生物化学实验内容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 适用专业:本科临床学专业 课程总学时:实验学时:32 实验指导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程 开课实验室名称:生化实验室 一、目的和任务 生物化学是一门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的学科,也是一门重要的实验性较强的基础医学课程.随着医学的发展,该学科已渗透到医学的各个领域。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生命科学各个领域和医学实验的研究工作。生物化学实验是生物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理论教学既有联系,又是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系统。我们根据国家教委对医学生物化学课程基本技能的要求,开设了大分子物质的常用定量分析法、酶活性分析、电泳法、层析技术、离心技术及临床生化,使学生对生物化学实验有一个比较系统和完整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科学思维的形成,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基本要求 1.通过实验过程中的操作和观察来验证和巩固理论知识,加深学生对理论课内容的理解。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逐步培养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分析和综合各种现象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操作的能力。 3.通过对各类实验的操作和总结,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4.进行本学科的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能够熟练各种基本实验方法和实验技术的操作。 三、考试方法及成绩评定方法 四、说明 实验教材及参考书: 1.揭克敏主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程(第2版)。科学出版社,2010 参考资料: 1..袁道强主编:生物化学实验(第1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五、实验项目数据表

2)要求:0:必修1选修 3)类型:0:演示1:验证2:综合3:设计 4)每组人数:指教学实验项目中一次实验在每套仪器设备上完成实验项目的人数。 六、各实验项目教学大纲 实验一蛋白质的沉淀反应 【预习要求】 预习四个小实验的具体实验原理和操作内容。 【实验目的】 1. 加深对蛋白质胶体溶液稳定因素的认识; 2. 了解沉淀蛋白质的几种方法及其实用意义。 【实验内容】 (一)蛋白质的盐折 1. 原理 大量中性盐类如硫酸铵((NH4)2SO4)、硫酸钠(Na2SO4)和氯化钠(NaCl)等加入到蛋白质溶液后,可引起蛋白质颗粒因失去水化膜和电荷而沉淀。各种蛋白质分子的颗粒大小和电荷数量不同,用不同浓度中性盐可使各种蛋白质分段沉淀。例如血清中的球蛋白可在半饱和硫酸铵溶液中沉淀。当硫酸铵浓度达到饱和时血清中的白蛋白使沉淀下来。盐析沉淀蛋白质时能保持蛋白质不变性,加水稀释降低盐浓度,能使沉淀的蛋白质重新溶解,并保持其生物活性。因此,利用盐析法可达到分离提纯蛋白质的目的。 2. 操作步骤 ①取小试管1支、加入5%鸡蛋清溶液20滴,饱和硫酸铵溶液20滴,充分摇匀后静置5min,记录结果。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全册)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全册)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第一节 水中生活的动物 【教学目标】: 1.说出动物的生活环境的种类和特点。 2.说出水生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常见种类和主要结构特点。 3.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4.归纳出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共同特点。 5.关注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变化情况。 【重点和难点】: 重点:1、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2、说明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难点:探索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CAI课件(展示不同生活环境中的动物、水中生活的各种动物类群、水中自由生活的鱼和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水域污染 对水生动物的影响,增强直观性);鱼缸、金鱼、气球、吸管、 塑料板、剪刀、橡皮筋、针线、钢尺等、鱼鳃结构挂图。 学生:预习探究鱼鳍在游泳中作用的模拟实验;查找出水体环境的恶化情况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师:录像展示不同环境中生活的各种动物,带领学生进入那绚丽多彩的动物王国,去领略大自然的神奇。然后,组织学生填表总结。 生:填表总结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总结。 师:请根据生活环境和运动方式的不同,给它们找个家,然后相互交流。 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交流。 师:通过交流,我们不难发现动物种类繁多,而且生活环境和运动方

式也各不同。 质疑:这些动物都是怎样适应各自的生活环境的? 生: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师:播放录像,水中自由生活的鱼。质疑:鱼为什么能在水中自由的生活呢?我们人类为什么不能像鱼那样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水中呢? 生:开动脑筋,阐述自己的观点。(相互补充、完善) 师:大家的观点正确吗?就让我们先看一看鱼是怎样生活的。组织学生观察鱼缸里的活鱼,然后提出观察问题。(CAI展示) 问题l:鱼的外形有什么特点?是否有利于克服水中运动的阻力? 问题2:鱼的运动器官是什么?胸鳍、腹鳍、尾鳍在运动中各起什么作用? 生:以小组为单位,认真观察,根据提示问题积极动脑思考。然后,表述交流、补充完善,最后得出正确结论。 a.体型呈梭形、鳞片; b.外有黏液,可减少水中运动的阻力; c.鳍:鳍是运动的器官,胸鳍、腹鳍起平衡作用,尾鳍保持前进的方向。 师: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有些问题仅凭观察是难以得出结论的。这就需要通过实验或模拟实验来探究。接下来,就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的探究方案。 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讨论研究,提出本组想要探究的问题,作出假设。 师:组织学生汇报交流,相互质疑,补充完善本组设计方案。 生:修改自己的实验方案。 师:教师引导学生参照书(P5~P6)中的方法步骤和老师提供的实验材料(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模拟探究。 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 师:巡视指导。 生:体色的观察:鲫鱼背面呈__色,腹面呈__色。 师:这种体色对鲫鱼在水中生活有什么意义? 生:体形的观察:鲫鱼的身体(圆形、侧扁),体呈___。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医学生物化学》2027-2028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21)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医学生物化学》2027-2028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21)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同工酶 在不同组织细胞内存在一组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而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和免疫学性质不同的酶,称同工酶。如乳酸脱氢酶可分为LDHi、LDH2直至LDH。 2.限速酶 是指在整条代谢通路中催化反应速度最慢的酶,它不但可以影响整条代谢途径的总速度,而且还可改变代谢方向。 3.一碳单位 一碳单位是指某些氨基酸代谢产物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如甲基(-CH3)、亚甲基(-CH2-)、次甲基(-C H=),羟甲基(-CH2 0H)、亚氨甲基(-CH=NH2)、甲酰基(-CHO)等。 4.逆转录 一些病毒分子中,RNA也可以作为模版,指导DNA的合成,这种遗传信息传递的方向与转录过程相反,称为逆转录。 5.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 非营养性物质在肝脏内经过氧化、还原、水廨和结合反应,使其极性增强,易溶于水,可随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这一过程称为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5分) 1.联合脱氨基作用主要由转氨基作用和氧化脱氨基作用组成。 2.血钙中能发挥生理作用的只有钙离子,使血钙降低的激素是降钙素。 3.调节血糖浓度的最重要的器官是肝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选择_个最佳答案,填写在括号中。每小题2分,共40分) 1.各种蛋白质的等电点不同是由于( )。 A.分子量大小不同 B.蛋白质分子结构不同 C.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不同 D.溶液的pH值不同 E.蛋白质的来源不同 2.有关cAM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cAMP是环化的二核苷酸 B.cAMP是由ADP在酶催化下生成的 C.cAMP是激素作用的第二信使

生物医学工程课程介绍

课程介绍 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Engineering,BME)是一门高度综合的学科,它综合了工程学、生物学和医学的理论和方法,从工程学的角度,在多层次上研究人体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揭示其生命现象。 现代医学基本上是构建在生物医学工程的基础上。四大影像设备,各种生物电和器官压力流量监测等功能检查设备,各种自动化分析仪器,是现代临床诊断的基础。另外,生物材料,生物系统建模与模拟,生物信号的监测处理等等方面的发展,更促进了本学科及医学的进一步发展。 生物医学工程的分支包括:1)化学生物学,生物信息等,主要攻读生物、计算机信息技术和仪器分析化学等。2)微流控技术。3)系统生物技术。4)生物力学。5)医用信号检测与处理。 教学大纲(初稿)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生物医学工程导论 学时:36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使医检专业高年级本科生能对前沿学科-生物医学工程学的概念内容以及该学科在临床医学的各个方面的应用有所掌握和了解。 三教材:自编教材《生物医学工程导论》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一掌握BME的概念。 二了解BME的发展历史。 三了解BME研究目标及内容。 四了解BME与生物医学的进步;现代BNE研究的重大课题及其研发趋势。(4 学时) 第二章生物医学传感技术 一掌握生物医学信息获取的意义及相关概念 二了解各种生物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 三生物芯片的原理,技术特点和应用基础(8学时) 第三章生物动力学概要(血液动力学为主)一掌握生物动力学基本概念。 二了解血液流动力学相关的基本概念和本原理及其在心血管生理机能和疾病检测中的应用。(6学时) 第四章生物医用材料 一了解生物医用材料的发展概况和发展趋势,生物医用材料的分类。二掌握生物相容性概念,了解生物医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学评价。 三掌握可降解与吸收材料概念,掌握组织工程材料的概念 四了解生物医用口腔材料,控制释放材料,仿生智能材料。(6学时) 第五章人工器官 一了解人工器官定义,分类及临床应用和发展方向。 二了解人工心脏,人工肝等几个主要人工器官的研究。

生化实验报告模版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 姓名:郭玥 学号: 3120100021 专业年级: 2012级护理本科 组别:第8实验室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报告第一部分(预习报告内容):①实验原理、②实验材料(包括实验样品、主要试剂、主要仪器与器材)、③实验步骤(包括实验流程、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评分(满分30分):XX】 实验目的:1、掌握盐析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和基本方法 2、掌握凝胶层析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和基本方法 3、掌握离子交换层析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和基本方法 4、掌握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法的原理和基本方法 5、了解柱层析技术 实验原理:1、蛋白质的分离和纯化是研究蛋白质化学及其生物学功能的重要手段。 2、不同蛋白质的分子量、溶解度及等电点等都有所不同。利用这些性质的差别, 可分离纯化各种蛋白质。 3、盐析法:盐析法是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无机盐至一定浓度或达饱和状态,可 使蛋白质在水中溶解度降低,从而分离出来。蛋白质溶液中加入中性盐后,由 于中性盐与水分子的亲和力大于蛋白质,致使蛋白质分子周围的水化膜减弱乃 至消失。中性盐加入蛋白质溶液后由于离子强度发生改变,蛋白质表面的电荷 大量被中和,更加导致蛋白质溶解度降低,蛋白质分子之间聚集而沉淀。

4、离子交换层析:离子交换层析是指流动相中的离子和固定相上的离子进行可逆 的交换,利用化合物的电荷性质及电荷量不同进行分离。 5、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原理:血清中各种蛋白质的等电点不同,一般都低于pH7.4。 它们在pH8.6的缓冲液中均解离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由于血清中 各种蛋白质分子大小、形状及所带的电荷量不同,因而在醋酸纤维素薄膜上电 泳的速度也不同。因此可以将它们分离为清蛋白(Albumin)、α1-球蛋白、α 2-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5条区带。 实验材料:人混合血清葡聚糖凝胶(G-25)层析柱 DEAE纤维离子交换层析柱饱和硫酸铵溶液 醋酸铵缓冲溶液 20%磺基水杨酸 1%BaCl 溶液氨基黑染色液 2 漂洗液 pH8.6巴比妥缓冲溶液 电泳仪、电泳槽 实验流程:盐析(粗分离)→葡聚糖凝胶层析(脱盐)→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纯化)→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纯度鉴定) 实验步骤: (一)盐析+凝胶柱层析除盐: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目前己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这些动物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有脊柱;另一类是无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没有脊柱。(植物种类大约30万种) 一、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1、腔肠动物(1)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名称:水螅、海蛰、海葵、珊瑚虫等。 2、扁形动物(1)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名称:涡虫、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 3、线形动物(1)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名称:蛔虫、蛲虫、丝虫、线虫。 4、环节动物(1)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2)代表动物名称:河蚌、扇贝,文蛤;石鳖、蜗牛、乌贼和章鱼等。 6、节肢动物(1)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二、脊椎动物----身体内有由脊柱骨组成的脊柱,包括: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哺乳动物。 1、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1)体色:体色背深腹浅保护色)。 (2)体形:梭形,游泳时减少水的阻力。 (3)体表:有鳞片保护身体,有黏液减少阻力。 (4)鳍是鱼的运动器官。 (5)用鳃呼吸,鳃主要部分是鳃丝,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因此鳃是鲜红色的。呼吸时,水由口进入,由鳃流出。水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6)鱼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有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鱼能生活在水中的特点:一、靠游泳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二、能在水中呼吸。) (7)鱼在游泳时,靠躯干部和尾部的左右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靠背鳍、胸鳍、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必读详解

山东中医药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学分制培养方案 (四年制) 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一)总体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具有健全人格;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受到扎实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训练,系统地掌握生物医学工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医工复合型专业人才。毕业后可在医疗器械,医疗保障等相关行业的企事业单位从事工程技术开发、服务、管理和教育等工作,或攻读研究生。 生物医学工程学是理、工、医高度交叉的学科,本专业应以培养高层次,医、工复合型高级人才为目标,毕业生应对生物医学具有较深的理解,对工程技术具有较扎实的实践能力,以及在特定专业领域中具有系统深入的专业技能。 (二)基本培养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协作的思想品质,具有良好的社会主义公德和职业道德。 2、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精神,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业务工作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具有适应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 3、掌握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接受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健康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二、业务培养目标及要求 (一)业务培养目标

医学生物化学基本实验

医学生物化学基本实验 第一节蛋白定量分析实验 蛋白质是一切活细胞和有机体的最重要组成成分,它是构成人体及所有动物机体组织的主要部分。蛋白质是由二十种氨基酸以肽键相互连接而成的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含量可通过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质,如折射率﹑比重﹑紫外吸收﹑染色等测定而得知,或用化学方法,如微量凯氏定氮﹑folin-酚试剂、双缩脲反应等方法来测定,表2-1为五种蛋白质的测定方法的比较。 表五种蛋白质测定方法比较 方法灵敏度原理干扰物质 凯氏定氮法(Kjedahl法) 0.2~1.0mg 将蛋白质转化为氮,用 酸吸收后滴定 非蛋白氮(可用三氯乙 酸沉淀蛋白质而分离) 双缩脲法(Biuret法) 1~20mg 多肽键加碱性铜离子 生成紫色络合物 硫酸铵;Tris缓冲液; 某些氨基酸 Folin-酚试剂法(Lowry法) 5μg 磷钼酸-磷钨酸试剂被 Tyr和Phe还原 硫酸铵;Tris缓冲液; 甘氨酸;各种硫醇 考马斯亮蓝法(Bradford法) 1~5μg 考马斯亮蓝染料与蛋 白质结合时其λmax由 465nm变为595nm 强碱性缓冲液; TritonX-100; SDS 紫外吸收法50~100μg 蛋白质中的酪氨酸和 色氨酸残基在280nm 处的光吸收 各种嘌呤和嘧啶;各种 核苷酸 实验一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实验目的】 掌握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浓度的原理和标准曲线的绘制。 【实验原理】蛋白质分子中含有许多肽键,与双缩脲结构类似,在碱性溶液中能与铜离子结合成紫色的化合物(称双缩脲反应)。在一定浓度范围,颜色的深浅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故可用比色法测定蛋白质的含量。含有两个以上肽键的物质才有此反应,故氨基酸无此反应。 【实验内容与方法】 1. 标准曲线的制作 (1) 取小试管7支,编号,按表2-2操作 表2-2 双缩脲法操作步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